一、中文書目
王曾才,1994。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
王詩琅,2003。台灣文學重建的問題,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
王詩琅譯,1988。台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臺北市:稻鄉出版社。
王曉波,1986。被顛倒的台灣歷史,臺北市:帕米爾出版社。
王曉波,1997。台灣抗日五十年,臺北市:正中書局。
王曉波,2001。台灣意識的歷史考察,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
方孝謙,2001。殖民地台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臺北市:巨流出版社。
石之瑜、黃競涓,2001。當代政治學的新範疇——文化、性別、民族,臺北市:翰蘆出版社。
古繼堂,2003。簡明台灣文學史,臺北市:人間出版社。
矢內原忠雄,1999。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臺北市:海峽學術,初版。
江寶釵、施懿琳、曾珍珍編,1996。台灣的文學與環境,高雄市:復文出版社。
向山寬夫,1999。日本統治下的台灣民族運動史,臺北市:福祿壽出版社。
呂正惠,2002。台灣文學問題:殖民地的傷痕,臺北市:人間出版社。
周英雄、劉紀蕙編,2000。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後現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
周婉窈,2002。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市:允晨出版社。
吳三連、蔡培火等著,1979。台灣民族運動史,臺北市:自立晚報社,六版。
林梵,1978。楊逵畫像,筆架山出版社。
林瑞明主編,2004。台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台南市:國家台灣文學館。
林瑞明,1996。台灣文學的本土觀察,臺北市:允晨出版社。
林衡哲,2001。廿世紀台灣代表性人物(上),臺北市:望春風文化事業。
林載爵,1996。台灣文學的兩種精神,臺南市: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梁明雄,2002。張深切與《台灣文藝》研究,臺北市:文經社。
梁明雄,1996。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研究,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陳映真、曾健民編,1999。臺灣文學問題論議集:1947-1949,臺北市:人間出版社。
陳芳明編,1994。楊逵的文學生涯——先驅先覺的台灣良心。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陳芳明,1992。台灣史觀探究。臺北市:遠景出版社。
陳芳明,2005。孤夜獨書。臺北市:麥田出版社。
陳芳明,1998。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臺北市:麥田出版社。
陳芳明,2002。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市:麥田出版社。
陳建忠,2004。日據時期臺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許南村編,2002。反對言偽而辯:陳芳明台灣文學論、後現代論、後殖民的批判,臺北市:人間出版社。
黃惠禎,1994。楊逵及其作品研究。臺北市:麥田出版社。
彭瑞金,1991。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臺北市:自立晚報出版部。
游勝冠,1997。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葉石濤,1987。台灣文學史綱,高雄市:文學界雜誌社。
葉石濤,1979。台灣鄉土作家論集,臺北市:遠景出版社。
葉啟政,1991。社會、文化和知識份子。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
張炎憲、陳美蓉、黎中光編輯,1995。台灣史與台灣史料(二)。臺北市:吳三連基金會出版。
張炎憲,1995。馬關條約一百年—台灣命運的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自由時報主辦,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協辦。
張�睇里s,1990。楊逵集。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曾健民主編,1999。噤啞的論爭,臺北市:人間出版社。
曾健民主編,1998。清理與批判:台灣鄉土文學、皇民文學的。臺北市:人間出版社。
曾健民主編,2001。那些年,我們在台灣…,台北市:人間出版社。
曾健民主編,2000。復現的星圖,臺北市:人間出版社。
曾健民、橫地剛、藍博洲合編,2004。文學二二八,臺北市:台灣社會科學出版社。
楊逵,1986。壓不扁的玫瑰,臺北市:前衛出版社,三版。
楊渡,1994。日據時期台灣新劇運動(1923-1936),臺北市:時報出版社,初版。
蔡培火,許良雄譯。1974。與日本國民書。學術出版社。
趙遐秋、曾慶瑞,2003。台獨派的台灣文學論批判,臺北市:人間出版社。
趙遐秋、呂正惠,2002。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臺北市:人間出版社。
盧修一,1989。日據時代台灣共產黨史(1928-1932)。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蕭新煌,1989。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臺北市:中國論壇雜誌社。
二、學術期刊
王明珂,1993。〈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頁6-19。王學玲,2002。〈日據時期「皇民論述」的身份認同策略——以陳火泉〈道〉為主的討論〉,《中外文學》30:10,頁172-195。方生,2001。〈楊逵與台灣學生民主運動〉,《新文學史料》1期,頁68-71。
方孝謙,2001。〈日據時期本島人的兩極認同:庶民小說與知青文本的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2期,.頁183-228。
石一寧,2004。〈楊逵的文學品格〉,《南方文壇》2期,頁70-73。
金炳華,2004。〈在楊逵作品研討會上的開幕詞〉,《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期。
何義麟,1986。〈皇民化期間之學校教育〉,《臺灣風物》36:4,頁47-88。李文卿,2002。〈穿越皇民化運動時期的動員表像:《決戰台灣小說集》編輯結構析探〉,《台灣文學學報》3,頁169-208。
李瑞騰,〈《橋》上爭論的前奏〉,《新文學史料》1期,2001年,頁52-58。
朱立立,2002。〈台灣的台灣現代派文學研究管窺〉,《華僑大學學報》3期,頁112-119。
朱立立、劉登翰,2005。〈論楊逵日據時期的文學書寫〉,《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看》3期,頁49-65。
姜建編輯,1999。〈學人檔案——白舒榮〉,《世界華文文學論壇》1期,頁29。
呂正惠,1988。〈評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1,頁225。
杜維明,1999。〈當代台灣的文化認同與爭取承認的政治〉,《中國文哲研究通訊》9:2,頁215-238。雨萌,2000。台灣新文學思潮 (1947—1949)研討會召開。世界華文文學論壇3期,頁80。
河原功,葉石濤譯。1992。〈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日本統治下在臺灣的文學運動〉,《文學臺灣》3, 頁225-264。沈慶利,2003。〈政治高壓下的智性求索——從呂赫若《鄰居》看日据時期台灣作家抗拒“皇民化”的策略〉,《華文文學》6期,頁28-33。
林瑞明,〈國家認同衝突下的台灣文學研究〉,《文學台灣》7,頁14-32。
林瑞明,1993。〈騷動的靈魂——決戰時期的臺灣作家〉,《臺灣文藝》63:16,頁20-43。
若林正丈,1987。〈日據時代台灣籍民的中國結〉,《當代雜誌》九期,頁44-55。若林正丈,1987。〈台灣抗日運動中的「中國座標」與「台灣座標」〉,《當代雜誌》十七期,頁40-51。
曹惠民,2000。〈橋與路——1947-1949年台灣新文學思潮論議略評三則〉,《世界華文文學論壇》4期,頁15-17。
莊若江,2001。〈輝映海峽兩岸的散文雙峰──余光中、余秋雨散文比較〉,《江南學院學報》16:1,頁30-40。
施淑,2000。〈台灣社會主義文藝理論的再出發〉,《世界華文文學論壇》4期,頁20-22。
秦志法,2000。〈在台灣新文學思潮 (1947-1949)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講話〉,《世界華文文學論壇》4期,頁3-4。
陸卓寧,2005。〈歷史的遺漏:深入楊逵文學精神〉,《長江大學學報》1期,頁38-41。
陳春美,1983。〈追求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的社會——訪人道的社會主義者楊逵〉,《前進廣場》期十五。
陳芳明,1999。〈台灣新文學史•第一章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聯合文學》15:10,頁162-173。陳芳明,1999。〈台灣新文學史•第五章文學左傾與鄉土文學的確立〉,《聯合文學》16:4。陳芳明,2000。〈皇民化運動下的四零年代文學〉,《聯合文學》16:7,頁156-165。
陳奕麟,1999。〈解構中國性:論族群意識作為文化作為認同之曖昧不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3,頁103-131。
陳建忠,2001。〈未癒的殖民創傷:再論台灣文學史上的「皇民文學」議題〉,《現代學術研究〈專刊XI〉》9:11,頁53-69。陳建忠,2001。〈發現台灣:日據到戰後初期台灣文學史建構的歷史語境〉,《台灣文學評論》1:1。
陳建忠,2002。〈戰後初期現實主義思潮與台灣文學場域的再構築--文學史的一個側面(1945-1949)〉,「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成功大學主辦,2002年11月22-24日。
陳映真,1984。〈西川滿與台灣文學〉,《文季》1:6,.頁1-11。
張克輝,2004。〈在「楊逵作品研討會」上的開幕詞〉,《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期,頁3-4。
黃惠禎,1999。〈抗議作家的皇民文學─楊逵戰爭期小說評論〉,《中華學苑》53期,頁167-189。曾慶瑞,2002。〈藝術事業、文化產業與大眾文化的混沌和迷失(下)——略論中國電視劇的社會角色和文化策略並與尹鴻先生商榷〉,《現代傳播》3期,頁13-18。
葉芸芸,1985。〈試論戰後初期的台灣智識份子及其文學活動(一九四五年—一九四九年)〉,《文季》2:5,頁3-5。
葉石濤,1995。〈新文學作家的民族認同和階級意識〉,《文學臺灣》13,頁9-11。葉石濤,1985。〈日據時期的楊逵—他的日本經驗與影響〉,《聯合文學》1:8,頁18-21。
彭瑞金,1948。〈記一九四八年前後的一場台灣文學論戰〉,《文學界》,夏季號,頁2-14。彭瑞金,1977。〈試論鍾理和的社會參與〉,《台灣文藝》,卷十四,革新第一期,台北:台灣文藝雜誌社,頁18-30。
彭瑞金,2004。〈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路向之爭」的真相探討〉,《文學台灣》51期,頁230-259。
楊逵,1983年。〈台灣新文學的精神所在——談我的一些經驗和看法〉,《文季》卷一期一。楊逵,1985。〈台灣文學對抗日運動的影響——十一年前一項文藝座談會上的書面意見〉,《文季》2:5。
楊逵,1985。〈台灣老社會運動家的回憶與展望—楊逵關於日本、台灣、中國大陸的談話記錄〉,《文季》2:5。
楊祖珺,1984。〈楊逵談二二八——心願未了,老兵不死!〉,《前進時代》期七。
黎湘萍,2004。〈「楊逵問題」:殖民地意識及其起源〉,《華文文學》5期,頁11-18。
樊洛平,2000。〈台灣新文學重建的歷史見証——關于40年代后期台灣文學問題的討論〉,《世界華文文學論壇》4期,頁8-13。
趙遐秋,2005。〈當前大陸學界台灣文學研究與教學中的幾個問題〉,《世界華文文學論壇》1期,頁3-8。
趙遐秋,2000。〈從文學大眾化到人民的文學——二十世紀四O年代末台灣文壇關於台灣新文學路線、方向的論爭〉,《世界華文文學論壇》4期,頁23-27。
趙遐秋,2001。〈從「文學大眾化」到「人民的文學」──二十世紀四O年代末關于台灣新文學的論爭〉,《新文學史料》1期,頁4-11。
趙遐秋,2000。〈台灣新文學史上一場不該遺忘的文學論爭〉,《新文學史料》3期,頁107-113。
蔡哲仁,2003。〈我始終是純潔的——從「一九四七∼一九四九如何建立台灣新文學」的議論中看楊逵〉,《台灣文學評論》3:4,頁158-176。
劉紅林,2000。〈呼喚統一的盛會─台灣新文學思潮(1947─1949)研討會綜述〉,《世界華文文學論壇》1期,頁50-53。
劉紅林,2004。〈楊逵小說藝術辯〉,《學海》6期,頁120-122。
劉紅林,2004。〈論「皇民文學」的本質及其表現〉,《世界華文文學論壇》4期,頁25-30。
劉紅林編,2004。〈楊逵作品研討會論點摘編〉,《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期,頁19-27。
劉登翰,1999。〈華文文學:世紀的回眸〉,《東南學術》6期,頁4-6。
韓嘉玲,1988。〈台灣農民組合一九二五—一九二七〉,《台灣史研究會論文集》第一集,台北:台灣史研究會主編、出版。
戴國煇、內村剛介訪問,陳中原譯。1983。〈楊逵的七十七年歲月——一九八二年楊逵先生訪問日本的談話記錄〉,《文季》1:4,頁18-19。
蕭阿勤,2003。〈認同、敘事、與行動:台灣1970年代黨外的歷史建構〉,《台灣社會學》期五。
蕭阿勤,2002。〈抗日集體記憶的民族化:台灣一九七零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學〉,《臺灣史研究》9:1,頁181-239。三、碩博士論文
趙勳達,林瑞明教授指導。2003。《台灣新文學》〈1935-1937〉的定位及其抵殖民精神研究,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洪韶翎,何思慎教授指導。2002。日本普羅文學研究,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碩士論文。四、報紙
王世勛,〈最後的•永遠的期願〉,《自立晚報》,1985年3月29日。
古遠清,〈臺灣文壇的「統獨論爭」〉,《光明日報》,2001年4月4日。
向陽,〈問題不在政治,問題在文化——民進黨三合一選舉大敗之後黨內紛擾的癥結在哪裡?〉,《自由時報》,2005年12月18日。
馬英九,〈紀念台灣光復一甲子——重溫先賢典範 再造台灣精神(一)〉,《中國時報》,2005年10月25日。
班那迪克•安德森,〈安德森:東方與西方的民族主義〉,《中國時報》14版,2000年4月23日。
陳映真,〈思想的荒蕪——讀「苦悶的台灣文學」敬質於張良澤先生〉,《中國時報》1981年2月22日副刊。
陳彥斌,〈泛藍又喊「政治迫害」!〉,《台灣日報》,2004年8月16日。
葉石濤,〈新文學家的雙重性民族結構〉,《中時晚報》副刊〈文學筆記〉,1992年4月12日。
楊逵,〈日殖民統治下的孩子〉,《聯合報》,1982年8月10日。
楊逵,〈沈思•振作•微笑〉,《自立晚報》,1985年3月13日。
戴國煇,〈最後的見證〉,《中國時報》,1985年3月13日。
五、網路資料
陳映真。駁陳芳明再論殖民主義的雙重作用—(六)一九四七年到一九四九年的台灣新文學思潮。2003年8月26日。人間網網址:http://www.ren-jian.com/index.asp?act=ViewEachArticle&ArticleID=15
陳映真。關於台灣「社會性質」的進一步討論——答陳芳明先生(3)。夏潮網站:http://www.xiachao.org.tw/?act=page&repno=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