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1. 統計資料
內政部戶政司(2005.07)。臺閩地區結婚人數按新郎新娘國籍分。
內政部統計處(2004.7.12)。外籍與大陸配偶人數統計。
內政部統計處(2004.6)。內政部九十二年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調查報告。
內政部兒童局(2003)。http://www.cbi.gov.tw臺閩地區結婚人數按新郎新娘國籍分。閩地區嬰兒出生數按生母國籍分。
高雄市教育局(2004)。高雄市九十三學年度國民小學外籍配偶子女人數統計表。
教育部(2004)。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五年計畫草案。
2.報章資料
林倖妃 (2003.12.9)。中國時報。
王珮華(2004.12.26)。中小企協 急徵異國鴛鴦。自由時報。
3.中文參考資料
王孝先(1991)。單親的支持系統及其生活適應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柏元(民1999)。台中縣國小原住民學童家庭因素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王鐘和(1995)。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子女滿意與青少年行為表現。教育部訓委專案研究計畫。
王雅萍(1993)。學童依附關係與社交地位相關性之研究:外籍配偶與本地配偶子女之比較。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余昭(1981)。人格心理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李文欽﹙2003﹚。國民小學單親兒童與雙親兒童行為困擾及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李茂興、余柏泉編譯(1995)。社會心理學。台北:楊智。
李淑娟(1999)。團體諮商對父母離婚兒童人際關係及生活適應輔導效果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李慧賢(1996)。原住民學生創造力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年級、性別、教師、教學創新行為、父母教養態度、社會支持與創意經驗、創造思考能力之關係。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吳新華(1993)。適應的概念分析。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初等教育學報,6,頁169-188。
林璣萍(2003)。台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邱琡雯(1999 b)。在地國際化?外籍新娘在地化:嘉義地區國小補校外籍新娘之社會生活。中央研究院社會問題研究推動委員會主辦「台灣社會問題研究學術研討會」。
洪冬桂(1986):我國大學生生活適應問題、因應行為、求助偏好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凌平(2001)。原住民國小學生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屏東地區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教育部(2002)。創造力教育白皮書。打造創造力國度。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頁6。
夏曉鹃(1997)。女性身體的貿易:台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段、族群關係與性別分析。騷動季刊,4,10-21。
陳美惠(2002)。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烘玉、劉能榮、周遠祁、黃炳勝、黃雅芳(2004)。台北縣新移民女性子女教育發展關注之研究。教育部指導,嘉義大學承辦之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成果報告。陳淑惠(1996)。中小學生創造力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年級、性別、教師教學創新行為、父母教養態度、社會支持與創意經驗、創造思考能力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湘淇(2003)。國小一年級外籍配偶子女在智力、語文能力及學業成就表現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幼教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陳碧雲、魏妙如、郭昱秀(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探討以學前教師的觀點為例。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成果報告。
張春興(1981)。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新仁(1984)。自我心理學說-Allport人格特質論。載為藩編著:人格心理學理論大綱(159-180)。台北:正中。
張嘉芬(1997)。國小高年級學生依附風格、創意教養環境與創造行為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玉臻(1997)。國小學童A型行為、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黃雅芳(2005)。新移民女性親師互動與子女學校生活感受之探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黃德祥(1999)。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圖書出版。頁462-466。
楊承達、歐庭君、洪瑩潔(民92)。以社區為本位之外及配偶輔導計畫。嘉義大學幼教系學生執行教育部深根計畫。教育部指導。嘉義大學承辦之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成果報告。
楊淑朱、邢清清、翁慧雯、吳盈慧、張玉巍(2003)。雲林縣外籍女性配偶子女在校狀況之調查研究。雲林縣政府委託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進行之專案。
楊國樞(1985)。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期1卷,頁7-28。趙富年(1983)。影響國中學生生活適應的家庭因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5期,頁255-273。
熊淑君(2003)。新移民女性子女的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劉士豪(1998)。年齡、性別、成就目標、目標導向與創意生活經驗、創造力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劉秀燕(2003)。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劉焜輝(1985)。師大學生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台灣師大學生輔導中心。
鄭芳怡 (2003)。國小中、高年級學童解釋形態、領域知識及創意生活經驗與科技創造力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鄧秀珍、林昆輝、蔡馥如、鄧秀桃(2003)。國小學童中外籍新娘子女與本籍婦女之子女生活難題及學習問題之比較分析。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成果報告。
蔡奇璋(2003)。外籍配偶參與國小子女學習的障礙其解決途徑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蔡春美(1975)。兒童智慧心理學。台北:文景。
蔡榮貴、楊淑朱、賴翠媛、黃月純、余坤煌、周立勳(2004)。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民中小學之學習表現與學校輔導措施現況調查。教育部指導,嘉義大學承辦之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成果報告。
謝智玲(2004)。異國婚姻家庭的親職型態、家庭參與、與其子女行為適應之研究。93年度中區地方教育輔導。「課程、教學與評量」理論與實務研討會。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魏麗敏(1992)。國小兒童家庭因素、情緒困擾對成就與適應影響之分析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英文部分:
Arkoff, A.(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McGraw-Hill.
Allport, G. W.(1961).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Bandura, A.,& Waters, R. H.(1963). Social learning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New York:Holt, Rinehard & Winston.
Maccoby, E. E., & Martin, J. A.(1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H. Mussen(Ed),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4,(pp.1-101), New York:John Wiley &Sons.
Maslow, A. H.(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Harper and Row.
Mirza, Saima A;Somers, Cheryl L(2004). Future Orientation among Caucasian and Arab-American Adolescents: The Role of Realism About Child-Rearing and Perceptions of Others’ Acception of Adolescent Pregnancy.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25(3),361-372
Morrison Gutman, Leslie;Mcloyd, Vonnie C;Tokoyawa, Teru(2005)Financial Strain, Neighborhood Stress, Parenting Behaviors, and Adolescent Adjustment in Urban African American.
Families.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15(4)425-449.
Phares, E. J.(1988).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 Boston: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Crosnoe, R(2005). Double Disadvantage or Signs of Resilience? The Elementary School Contexts of Children From Mexican Immigrant Families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 Summer 2005, 42(2), 269-303.
Pong, S. , Hao, L.&Gardner, E.(2005). The roles of parenting styles and social capital in the school performance of immigrant Asia and Hispanuc adolescents.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86(4), 925-950.
Chin,T.& Phillips, M.(2004). Social Reproduction and Child-rearing Practices: Social Class, Children’s Agency, and the Summer Activity Gap.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7(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