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
卡特•布利斯著。王笑東譯(2003)。創造力激發訓練。台中:晨星。
白靈(1991)。一首詩的誕生。台北:九歌。
任純慧、陳學志、練竑初、卓淑玲(2004)。創造力測量的輔助:中文遠距聯想量表的發展。應用心理研究,第21期,春,195~217頁。江之中(2002)。創造性兒童詩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童創造力之影響─以台中縣太平市一所國小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吳宗立(1999)。創造思考的激發與教學。高雄:高市文教。
吳明隆、涂金堂(2006)。SSPS與統計應用分析(二版)。台北:五南。
吳裕益(2004)。線性結構模式的理論與應用。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線性結構模式上課講義。
吳靜吉(1976)。分歧式和連鎖式的聯想原則對創造思考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學報。33,45-71。吳靜吉、陳甫彥、郭俊賢、林偉文、劉士豪、陳玉樺(1998)。新編創造思考測驗研究。台北:教育部。
吳靜吉、陳嘉成、林偉文(1999):創造力量表簡介。國科會研究結案報告。
宋篠蕙(1994)。兒童詩歌的原理與教學。台南:五南。
李慕如(1998)。兒童文學綜論。高雄:復文。
杜榮琛(1987)。拜訪童詩花園。台北:蘭亭
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台北:心理。
林建平(1997)。創意寫作教室。台北:心理。
林政華(1989)。古典兒童詩歌精選賞讀。台北:富春文化。
林偉文(2002)。國民中小學學校組織文化、教師創意教學潛能與創意教學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林淑娟(1995)。童詩語言研究─語義學角度的探討。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姚慧磯(2004)。高雄市大同國小資優班語文教材。
洪志明(1999)。用新觀念學童詩。台北:螢火蟲出版社。
孫藝泉(2004)。童詩意象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徐守濤(1990)。認識兒童詩。兒童文學研究叢刊。台北:中華兒童文學學會。
張玉成(1983)。教師發問技巧及其對學生創造思考能力影響之研究。台北:教育部教育計畫小組編印。
張春榮(2003)。創思教學與童詩。台北:螢火蟲出版社。
張清榮(1990)。兒童詩歌的形式。東師語文學刊4,頁31-35。台東:台東師院語文教育學系。郭有遹(1983)。創造心理學。台北:正中。
郭有遹(1992)。發明心理學。台北:遠流。
陳正昌(2004)。行為及社會科學統計學統計軟體應用第三版。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陳學志 (2001):中文遠距聯想量表(CRAT)。創造力相關量表研討會。台北:政大科管所。
陳學志(1999)。 中文詞彙聯想常模的建立及分析。中國心理學會。台北: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陳學志、任純慧、練竑初(2000)。中文遠距聯想量表的編製:新策略的嘗試。中國心理學會第三十九屆年會。台北: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陳學志、任純慧、簡馨瑩(2002)。中文字的聯想造詞之歷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心理系。
陳龍安(2001)。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許淑婷(2003)。國一學生學習動機創造傾向師生互動與科學創造力之關係。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曾望超(2004)。國小教師創意教學與學生後設認知能力、創造力、及問題解決能力之關係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詹志禹(2002)。創造力教育白皮書─小學教育,第3頁。台北:教育部。
輕輕(2004)。天下文壇。 http://ys.sun126.com/tx/ccb/index.cgi
劉昆夏(2005)。國小科學創意教材發展與教學效果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蔡宏明(2001)。創造力內外在動機量表與創造力環境量表之初步發展。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教育處。
鄭英耀(1985)。系統檢敏感法與認知行為治暸法對國中學生的焦慮、自我觀念與生活適應的效應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鄭昭明(1997):什麼是創造力?。台大校訊(台灣)。台北:台灣
大學。
盧金漳(2002)。創造性童詩寫作教學之探究─以國小五年級一班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羅秋昭(2004)。語文的創造力與教學。創造力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教育部。
英文參考
Amann. Theresa(1986) Teaching poety in elementary Grades: A Review of Related Literature. ERIC NO: ED276032
Amabile, T. M.(1983)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Amabile, T. M.(1986) Social influences on creativety:The
effects of contracted-forrewar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14-23.
Amabile,T.M.,Goldfarb,P., & Brackfield,S.(1990).Social influences on creativity: Evaluation and surveillance.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3,6-21.
Amabile, T. M.(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 CO: Westview Press.
Csikszentmihalyi, M.(1996).Social,culture,and person:A
system view of creativity.InR.J.Sternberg(Ed.),The nature
of creativity(pp.325-339).N.Y.:Cambrigge University
Press.
Eysenck, H. J. (1994). The measurement of creativity. In M. A. Boden (ed.). Dimensions of creativity. 199-242.
Hocevar,D.&Bachelor,P.(1989).A Taxonomy and critique of measurements used in the study of creativity. In J.A.Glover,R.R.Ronning, &C.R.Reynold(Eds.),Handbook of Creativity,(pp.53-70).N.Y.:Plenum.
Hullfish, H .G. & Smith,P.G.(1961) Reflective thinking: the
method of education. New York: Dodd, Mead and Company.
John R. Anderson.(2000).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 New York:New York.Pp.196-197.
Mayer, R.E.(1999). Fitfty years of creativity research. In R.J.Sternberg(1999).Handbook of Creativity. NY: Cambridge.Pp.449-460.
Mednick, S. A.(1962).The associative basis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Psychological Review,69,(2)220-232.
Mednick, S. A., Mednick, M. T. (1967).Examiner’s manual, Remote Associates Test. Bosten, MA:Houghton Mifflin.
Sternberg, R.J., & Lubart, T.I.(1995) Defying the crowd: Culticating creativity in a culture of conformity. New York: Free Press.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I. (1996). Investing in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1,(7), 677-688.
Torrance, E.P. (1965) Rewarding creative behavior:Experiments in classroom creativity.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Wallas,G. (1926). The art of thought . New York: Harc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