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英文部分
Brookfield. S.(1985). Community adult educat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29 (2), 232-239
Hiemstra. A.(1972) The educative community: Linking the community, school and family. Lincoln Nebraska: professional Educators Publications.
Knowles. M .S and Associates (1984). Andragogy in action: Applying modern principles of adult learning. San Francisco: J ossey-Bass Publishers.
Knowles. M .S (1980). 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From andragogy to pedagogy.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Regents, Englewood cliffs.
Knowles. M .S (1980).The adult learner: A neglected species. Houston: gulf Publishing Company.
Lyons,M.,SmutsC.,&Stephens,A.(2001)Participation,Empowermentand
Sustainability:(How) Do the Link Work? Urban Studies, 38(8), 1233-1251.
Lackey, A. S., & Dershem, L. (1992). The process pedagogy: What does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teach?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 27(3), 220-234.
Mathbor, G. M. (1997)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ty
Maslow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New York: Harper & Row.Participation in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A Bangladesh Perspective.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 32(2), 124-132.
Nisbet. J. (1980). Towards community education. British: Aberdeen University
Paul, S.(1987)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ment Projects: The Bank Discussion Paper6. Washington, D. C.
Peterson. D. A (1983).Facilitating education for older learners.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
Poplin, D. E. (1979) Community: A survey of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research. New York:Macmillan.
Tough. A. M (1978) The adult’s Learning Projects : A fresh approach to theory and practice in adult Learning. Toronto : 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
貳、中文部分
王政彥(1998,3月)。終身學習的應然與實然。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舉辦之『終身學習年-國際終身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26。
丘昌泰、陳金貴、洪鴻智(2001) 。臺北市社區參與制度之研究。台北:臺北市研究發 展考核委員會。
林淑蓉(2003)志工管理-以高雄市立美術館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振春(1994)。如何凝聚社區意識、整建社區社會。理論與政策,8(4),117-129。林振春(1998)。社區營造的教育策略。台北:師大書苑。
吳汪易(2000)。社會福利社區化中社區居民參與社區福利服務之行為意向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吳坤良(1998)老人的社區參與動機、參與程度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出版社。
洪秀容(1989)屏東縣山地鄉居民社區教育需求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施教裕(1996)。社會參與的理論與實務。社會福利,129,2-8。柯素月(2001)。國民小學學校教師會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徐震(2001)。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市:正中書局。
黃富順(2002)。台灣地區社區大學的發展與省思。教育資料集刊。黃富順(1996)。推展社區成人教育,加強社區意識。成人教育雙月刊,30,5-11黃武雄 (1998)。我們要辦怎麼樣的社區大學:兼地方政府設置社區
黃瑞琴(1991)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許坋妃(1997)。高齡者社會參與動機、參與行為及參與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老人活動場所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怡如(2000)社區成人教育活動參與及其社區意識之關係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陳伯彰(1989)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台北:南宏圖書。
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朝霖(2002)。外推.對話與連結 社區大學課程定位與規劃。教育研究月刊,100,51-56 。楊國德(1996)。成人教育發展策略。台北:師大書苑。
蔡宏進(1985) 。社區原理。台北巿:三民。
鄧運林(1996)成人教育專題研究。高雄,復文。大學計畫通案。成人的夏山。台北:左岸。魏惠娟(2001)。成人教育與方案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成人及社區教育學系(2000)。大學發展與社區參與。高雄:復文,27,105-126 。
顧忠華(2001)。社區力量的躍升從在地學習開始。載於第三屆社區大學研討會研討手冊,社區大學從普及到深化,7-9。
監察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2003)。社區大學總體檢調查報告彙編。台北: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