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王秀燕(2002)。國中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澄華(2001)。人格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成癮的影響。私立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燦槐、羅惠筠(1998)。我國大學生BBS 族的網路人際溝通初探。
中小學教師網路素養與認知http://eteacher.edu.tw/default.asp
向陽公益基金會(2001)。E 世代青少年網咖經驗調查報告。2003年7月25日取自
http://www.tosun.org.tw/database/database.htm
李坤崇( 1996)。我國大學生心理需求之評量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吉育(1997)。全球資訊網上的多人情境學習遊戲。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昭溶(1998 年)。國中生親子衝突歷程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怡靜(2000)。資訊教育家長信心調查。天下雜誌,233。
東森新聞報記者陳曉藍╱台北報導: 線上遊戲好吸引人
http://tw.news.yahoo.com/051028/195/2guu1.html
胡幼慧主編(1996 年)。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施香如(2002)。迷惘、迷網—談青少年網路使用與輔導。學生輔導,74,18-25。施香如( 1998)。中學生父母對子女網路沈迷現象之態度與行為研究。國家科學委員會
專題研究計畫。
孫春望(1998)。童話幻想曲-合作式電腦遊戲設計。教學科技與媒體,37,2-9。陳淑惠(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沈迷現象的
心理病理之初探2/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陳嬿竹(2001)。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
範學院教育與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增穎(2000)。開啟或封閉?網際網路對青少年人際關係的影響。師友,392,27-30。
- 140 -
陳倩慧(1998 年)。家庭扥育服務的品質:家庭保母的角色、家庭系統,及與家長互
動關係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君(2003)。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與同儕關係、自我概念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
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淑萍(2000)。大學生電子郵件的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之探討。私立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欣怡、林以正(1998)。網路使用者的心理特性與人際關係。教育資料文摘,42,66-80。
郭欣怡(1997)。網路世界的我與我們:網路使用者之心理特性與網路人際關係特性
初探。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昭烈(2000)。親子互動關係與電腦網路態度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高中高職
學生及其父親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
程桂英(2004 年)。教養型態五大類型資料來源:文化交流道第90 期。
張智超、虞孝成(2001)。網咖•連線遊戲異軍突起。
張仁獻(2002)。台南縣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對網路沈迷現象的影響之調查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游森期(2001)。E 世代青少年網路成癮及網路使用之輔導策略。學生輔導,74,34-43。游森期(2002)。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廣梅芳譯(2001)。艾瑞克森-自我認同的建構者。台北:張老師文化。
樊聯仁(1999 年)。不同年齡子女對父母教養方式之比較。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怡秀(2001)。高雄市高中生網路素養及網路使用現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蕃薯藤全球資訊網(1999)。第四次台灣網際網路使用調查。
http://taiwan.yam.org.tw/99/99result_01.htm
鍾秀華(1997 年)。桃園地區國中生之心理健康研究:親子關係、社會支持對心理健
康之影響。私立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文全( 1995)。中等教育。台北:文景。
戴怡君(1998)。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之探索。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 141 -
論文,未出版,嘉義。
韓佩凌(2002)。台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沈迷
現象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北。
Boeree.(1998). Personality theories. Retrieved August, 26, 2002, http://www.ship.ed
Creasey,G.L., & Myers, B.J. (1986). Video games and childre: Effects on leisure
activities, schoolwork, and peer involvement.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32,
251-262.
Csikszentmihalyi, M.(1988).Social, culture, and person:a system view of creativity,
in R.J. Sternberg(ED.),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pp.325-339).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pbell,J.(1990) Transformations of Myth Through Time. Harpercollins.(李子寧譯
(1998),神話的智慧:時空變遷中的神話,臺北縣新店市:立緖文化出版)
Campbell,J.(1995) 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St Martins Pr.(朱侃如譯
(1997)。千面英雄。臺北縣新店市:立緖文化)
Campbell,J.,Moyers, B. (1991) The Power of Myth. Random House Inc.(朱侃如譯
(1995),神話,臺北縣新店市:立緖文化出版)
Erikson, E. H. (1950).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 Norton.
Kraut, R.(1997). A study of Residential Internet Use.
http://homenet.hcii.cs.cmu.edu/progress/homenettalk/inde x.htm (2001.3.09)
Maslow, A.H.(1970).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New Yo rk: Harper &
Row.
National School Boards Foundation.(2000). Research and guidelines for children''s
use of the internet.
Rowan, J.(1998).Maslow amended.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38(1), pp.81-
92.
Suler, J. (1998).Adolescents in cyberspace.Retrieved August 25, 2002, from
http://www.rider.edu/user/suler/psycyber/adoles.html
Suler, J. (1996). Why is this thing eating my life ? Computer and cyberspace
addicition at the“ Palace“. Retrieved August 25, 2002, from
http://www.rider.edu/user/suler/psycyber/eatlife.html
Suler, J. (1998).Adolescents in cyberspace. Retrieved August 25, 2002,
from http://www. rider.edu/user/suler/psycyber/adoles.html
Suler, J. (2000).Ident Management in cyberspace. Retrieved August 25, 2002,
from http://www. rider.edu/user/suler/psycyber/identity
management.html
Turkle, S.(1995).Life behind the screen: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New
York:Simon&Schu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