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2005)。「只有煞車 才能啟動正確的改革」,2005年12月
23日,新聞稿,取自該會網站http://www.nta.org.tw/。
王正(2000a)。「我國公務員退撫基金採確定給付制或確定提撥制?」。公務人員月
刊,第46期,頁4-21。
王正(2000b)。「保險、救助及津貼:老年經濟安全制度財務體系配合之探討」。經
社法制論叢,第26 期,頁1-29。
王靜怡(2001)。「公共退休金制度之發展變遷暨其省思」。經社法制論叢,第27期,頁34-57。古允文(2002)。「世代契約與凝聚--老年經濟安全政策走向的思考」。國家政策
論壇,第2卷,第3期,頁13-21。
辛炳隆(2002)。「由建構老人經濟安全體系談我國勞工保險年金化」。國家政策
論壇,第2卷,第3期,頁47-51。
薛承泰(2002)。「老年福利津貼政策評析」。國家政策論壇,第2卷,第3期,頁38-46。
王順民(2002)。「老年經濟安全保障的迷思與弔詭--幾項初步的考察心得」。國
家政策論壇,第2卷,第3期,頁26-37。
考試院(2006)。「退休撫卹制度的學說」。2006年1月3日取自考試院網站/考銓報告書http://www.exam.gov.tw/ebook/content_show.asp?NO=1755&Rnd=3.742373E-02
行政院經建會(1996)。「中華民國臺灣地區民國84年至125年人口推計」。行政
院經建會。
吳容明(2006)。「從公務人員退休相關數據談退休制度改革」。研習論壇月刊,第65期,頁1-19。
呂明泰(2006)。「公務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改革方案中幾個受關注問題的剖析」。公務人員月刊,第116期,頁18-31。李建良(2004)。「從憲法觀點論軍公教優惠存款的存廢問題」。政大法學評論,第78期,頁1-36。李慶雄(2006)。「評退休制度18%改革」。考選周刊,第1063期,第2版。
周正山(2003)。「公務人員老年經濟安全保障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周潘玲(1974)。「如何改進我國現行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麗芳(2006)。「跨越世代,正視公務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公務人員月刊,第116期,頁1-2。林惠娟(2004)。「台灣公務人員退休給付政策之趨勢研究(中程計劃迄至公元2020 年)」。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未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林靜玟(2004)。「現行公務人員退休制度之研究-公平與管理層面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柯木興、林建成(2005)。「淺談世界銀行多層次老年經濟保障模式」。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5年12月28日取自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http://www.npf.org.tw//國家國政分析。
柯木興(2000)。「社會保險」。中國社會保險學會發行。
孫健忠(2002a)。「優惠存款與老年經濟安全保障」。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分析,2002年7月25日。
孫健忠(2002b)。「台灣老年經濟安全保障試析」。國家政策論壇,第2卷,第3期,頁1-12。徐有守、李震洲等編著(1991)。「中華民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考試院考銓叢書指導委員會出版。台北:正中書局印行。
徐有守(1991)。「我國退休制度的基本概念」。考試院考銓叢書指導委員會主編,中華民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1-12 頁。
郝鳳鳴(2004)。「勞工退休金條例規範基礎分析」。月旦法學,第112期。張金鑑(1973)。「人事行政學」。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
張雅琳(2003)。「公私部門受雇人員的退休決策—兼論退休制度對退休行為的影響」。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碩士論文。符寶玲(1999)。「退休基金制度與管理」。台北:華泰。
莊淇銘(2006)。「老人國…領得到退休金嗎?」。聯合報,2006年6月20日,A15版。
許毓圃(2002)。「軍公教優惠存款利率不應輕言取消或較降」。國政分析。
許濱松(1987)。「人事行政」。台北:華視。
連煌林(2004)。「從信賴保護觀點論我國公務人員退休制度之改革」。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金貴(2001)。「從人力資源發展看教育人員退休風潮」。教育資料與研究,第42期,頁18-20。陳金貴(2002)。「退休公務人力運用之探討」。公務人員月刊,第68期,頁11-12。陳桂華(1988)。「銓敘工作面臨的新情勢與今後努力方向」。銓敘部編印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3輯:145-165。
陳清添(2005)。「公務人員退休制度之檢討與改革」。公務人員月刊,第107期,頁10-17。陳聽安、吳英同(2000)。「台灣年金制度規劃之評析」。財稅研究,頁1-40。單驥(2002)。「世代契約與凝聚--老年經濟安全政策走向的思考」。國家政策論壇,第2卷,第3期,頁22-25。
彭康鎮(1999)。「美國公務員的彈性退休簡介」。公務人員月刊,第34期,頁24-34。曾明發(2003a)。「軍公教退休金優惠存款制度問題研析(上)」。立法院院聞,第31卷,第5期,頁117-122。曾明發(2003b)。「軍公教退休金優惠存款制度問題研析(下)」。立法院院聞,第31卷,第6期,頁82-102。曾明發(2003c)。「取消公務人員退休『五五專案』政策過渡規定之評析」。立法院院聞,第31卷,第12期,頁108-118。黃仁德(2000)。「總體經濟理論與政策」。台北:華泰文化。
黃世鑫(2003)。「由財政觀點評析18%的軍公教退休優惠存款:兼論信賴保護原則」。新世紀智庫論壇,2005年12月6日取自http://www.taiwanncf.org.tw/index-c.htm。黃英忠(1995)。「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華泰。
溫英幹(2005)。「公務員退休福利好,各國皆然」。聯合報,2005年11月17日,A15版。
葉至誠(2003)。「職業年金」。楊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葉長明(1996)。「公務人員退撫制度檢討改進之研究」。公務人員月刊,第6卷。葉長明(2006)。「公務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改革方案簡介」。公務人員月刊,第116期,頁10-17。詹火生、林建成(2005)。「台灣老年經濟安全保障制度-津貼與國民年金分析」。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分析,2005年12月6日引自http://www.npf.org.tw/script-2/tornado/searcher.exe。
趙其文(1996)。「人事行政學:論現行考銓制度」。台北:華泰。
趙揚清(2002)。「軍公教人員存款優惠利率之評析」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分析,2005/12/6引自http://www.npf.org.tw/script-2/tornado/searcher.exe。
銓敘部(1997)。「退休新制與公務人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
銓敘部(2002)。「退休新制施行後公務人員自願退休因素之研究」。銓敘部91年度民意調查專案報告。未出版。
銓敘部(2003)。「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初步構想之研議」。公務人員月刊,第84期,頁4-18。
銓敘部(2005a)。「公務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改革方案」。2005年11月20日取自銓敘部網站http://www.moi.gov.tw/W3/stat/home.asp。
銓敘部(2005b)。「18%改革並未引發公務人員退休潮」。銓敘部,2005年12月26日,2005/12/29取自銓敘部網站http://www.mocs.gov.tw/。
銓敘部(2006a)。「公務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改革方案宣導講習會資料」。銓敘部,2006年1月。未出版。
銓敘部(2006b)。「銓敘部新聞稿:公務人員退休法修正草案重點說明」。2006年1月20日取自銓敘部網站http://www.mocs.gov.tw/class/news_view_1.aspx?news_id=20060220132953505。
銓敘部退撫司(2003)。「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初步構想之研議」。公務人員月刊,第84期,頁4-18。
銓敘部退撫司(2006)。「推動公務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改革方案之理由與研議情形」。公務人員月刊,第116期,頁3-9。
劉玉蘭、陳正民(2005)。「我國的國民年金規劃與未來展望」。「社會暨健康政策的變動與創新趨勢:邁向多元、整合的福利體制」,國際學術研討會編印。
劉玉蘭(2001)。「從教育人員退休風潮談我國教師退撫制度」。教育資料與研究,第24期,頁12-14。劉昊洲(1994)。「論退休與撫卹之異同」。考選周刊,第451期,頁3。
蔡璧煌(2006)。「18%改革的政治與盲點」。中國時報,2006年1月5日,A11版。
蕭麗卿(1997)。「公共年金採行確定提撥制之探討」。保險專刊,頁134-152。聯合晚報(2002)。2002年11月5日,7版。
聯合晚報(2005)。2005年11月11日,A3版。
聯合報(2005)。「全教會:改革要經協商」,2005年12月13日,A3版。
聯合報(2005)。「每月少一萬元,27年的她不退了」,2005年12月10日,A5版。
薛承泰(2002)。「世代契約與凝聚--老年經濟安全政策走向的思考」。國家政策論壇,第2卷,第3期,頁38-46。
關中(1995)。「健全文官制度的理念與作為」。台北:銓敘部。
二、英文部分
Atchley, R.(1989).A continuity theory of aging.Gerontologist,29(1), 183-190.
Blondal, Sveinbjorn and S. Scarpetta(1998), “Retire Early, Stat at Work?” The OECD Observer, 212: 15-19.
Blondal, Sveinbjorn and Scarpetta, S.(1999), The Retirement Decision in OECD Countries. 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s NO.202, Paris: OECD.
Stahl, O. G.(1983)Public Personal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 Harper and Row.Samwich, A.A.(1998)“New Evidence on Pensions, Social Security, and the timing of retirement,”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70, 207-236.
Mackellar, F. L. & Mcgreevey, W. P. (1999), “The Growth and Containment of SocialSecurity Systems”, Development Policy Review Vol. 17, pp. 5-24.
World Bank (1994), Averting the Old Age Crisis: Policies to Protect the Old and Promote Growt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orld Bank (2005) Old Age Income Support in the 21Century. Policy Research Department.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