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 中文資料
白怡娟(2004)。雙生涯家庭中的父親對父職角色與實踐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淑滿 (2003)。東南亞婦女在台之生活適應與親職教育。外籍配偶子女生活適應研討會。內政部兒童局。
潘淑滿 (2004)。婚姻移民婦女、公民權與婚姻暴力。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8(1)。彭懷真(1986)。男性角色的變遷與困境。現代化研究,7,16-26。彭懷真 (1996) 。婚姻與家庭。巨流圖書公司。
馬藹屏(1987)。馬藹屏(1987 )。家庭社經地位、父母 教養方式與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友伴關係之調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
莫藜藜、王行(1996)。已婚男性家庭價值觀及其對家庭的需求之探索。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57-114。莫藜藜(1997)。已婚男性家庭事務分工態度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3,117-156。莫藜藜、賴佩玲 (2004)。台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55-65。
方思文(1999)。影響台灣地區男女兩性家務參與因素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杜娟娟等(2003)。外籍新娘生活適應之因應策略與社會支持研究。兒童人權與福利學術研討論文集。內政部兒童局、屏東科技大學主辦。
戴鎮州 (2004)。大陸與外籍配偶問題與可能出路:社會人文觀點省思。
唐文慧、蔡雅玉(2000)。全球化下的台灣越南配偶現象初探。全球化下的社會學想像:國家、經濟與社會論文集。台大社會系。林生傳(1979)。現代變遷中的父親角色期望。教育文萃,8,51-57。
林震雯(1992)。雙生涯家庭親職角色與兒童性別角色態度的關係。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慧雅/劉惠琴/王叢桂主編(2000)。父母親的面貌。促進參與父職因素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6期,頁131-171。
林慧芬(2001)。「讓媽媽鬆綁」新世紀應賦予母職角色新的詮釋與支持。中央日報是非集。5/12/2001。
林月霞(2002)。從「外籍配偶」談「新台灣之子」學校生活適應~以富台國小為例。10/21/2005,取自http://www.ftes.tyc.edu.tw/40period/new_page_54/htm
林君諭(2003)。外籍新娘識字教育之觀察與省思。社教雙月刊,2,46-53。
林秀美 (2003) 。外籍新娘適應不良影響下一代教育。民生報,CR2版。
林照真 (2004)。普查顯示外籍之子健康的很(民國九十三年一月二十八日),中國時報,A10版。
林蓉敏(2004)。新台灣移民與新台灣之子的現況、困境及其解決途徑。北縣成教,23,14-19。羅瑞玉(2005)。屏東地區外籍母親親職角色知覺與親職教育需求之相關研究。國立教育資料館「現代教育論壇」~外籍配偶與子女教育問題。
呂美紅(2001)。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與婚姻滿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劉仲冬 (1998)。女性醫療社會學。台北:女書文化。
劉惠琴(2000)。母女關係的社會建構。應用心理學,6,97-130。
劉美芳(2001)。跨國婚姻中菲籍女性的生命述說。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劉美芳、鍾信心、徐敏桃(2001)。台灣外籍配偶之文化適應-護理專業省思。護理雜誌,48(4),85-89。
劉貴珍(2001)。外籍配偶跨文化適應與現行管理制度態度之探討。大業大學工業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劉慈惠(2001)。現代幼兒母親的教養信念-以大學教育程度者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新竹師院學報」,14,355-405。劉慈惠(2000)。社經地位與教養相關文獻的評析與再思。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新竹師院學報」,13,359-374。劉秀燕(2003)。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中正大學。劉珠利 (2004)。婦女主義理論的觀點對大陸及外籍配偶現況之啟示。社區發展。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105。
陸洛(1997)。已婚成人不同角色滿意度對幸福感之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
陸洛(2001)。「初為人母」之適應衝突──小樣本連續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
李紹嶸、蔡文輝合譯/Mary Ann Lamanna/Agnes Riedmann原著(1987)。婚姻與家庭。巨流圖書公司。
李美華等譯/Earl Babbie 原著(198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下)。台北,時英。
李佳桂 (2002)。未成年的母親的小孩在國一、二年級智力、行為與學習成就表現,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李玫臻 (2002)。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萍(2002)。飄洋過海的鄰國女兒-YMCA的越梅計劃。
李瑞金、張美智 (2004)。從文化觀點探討東南亞外籍配偶在台灣之生活適應。社區發展。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105。
廖雪貞等(2003)。給「台灣新婦」一個友善的居住環境—遭受加 報跨國女性配偶需求調查告。台北市龍山婦女中心。
廖雪貞(2004)。跨國台灣媳婦的婚姻。
高敬文 (1996)。質性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高淑貴 (1998)。雙生涯家庭親職功能的實施。社區發展,35,31-36。
高淑清 (2002)。外籍配偶家庭之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教授。
高淑清 (2004)。外籍配偶在台現象對社區家庭教育與政策之啟示。社區發展。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105。
郭玉生 (1990)。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
郭嘉華 (2002)。父親參與父職教育方案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靜晃、薛慧平 (2004)。外籍配偶母質角色轉換困境與需求之探析──以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為例。社區發展。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105。
古君智(1993)。雙生涯家庭父母親職角色態度的關係。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燕翎、尤詒君 (2004)。建立之持系統及倡導多元文化──台北市政府外籍與大陸配偶輔導政策。社區發展。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105。
柯里斯、林為正譯(1995)。父愛不缺席:心理衛生剖析父親的十二種模式(原著:Stoop,D)台北,智庫。
何青蓉 (2003)。跨國婚姻移民教育初探---從一些思考陷阱談起,成人教育,75,2~10。何金針(2003)。多元文化社會與新女性移民---外籍配偶的社會關懷。北縣成教。韓嘉玲(2003)。傭人抑或太太?婦女勞動力的跨境遷移-大陸新娘在台灣案例研
究。社區發展季刊,101。
江亮演、陳燕禎、黃稚純 (2004)。大陸與外籍配偶生活適應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5,66-89。簡太郎 (1995)。兩岸婚姻之若干特性與問題。海峽兩岸人口現象分析─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255─285。
邱淑雯(2003)。性別與移動──日本與台灣的亞洲新娘。台北:時英。
邱方晞 (2003)。東南亞外籍配偶家庭問題與協助需求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1,176-181。邱世明 (2004)。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與外籍配偶教育實務的激盪。北縣成教,23,4-13。邱汝娜、林維言 (2004)。邁向多元與包容的社會──談現階段外籍與大陸配偶的照顧輔導措施。社區發展。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105。
錢宗祈 (2004)。澎湖縣外籍配偶子女學習態度現況調查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薛承泰(2003)。台灣地區婚姻的變遷與社會衝擊。國家政策論壇季刊秋季號。薛承泰/林慧芬(2004)。台灣家庭變遷──外籍新娘現象。
薛家欣(2004)。外籍幫傭對雇主家庭親職角色與親子關係之影響。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孫敏芝(1985)。教師期望與師生交互作用:一個國小教室的觀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孫敏芝(1995)。國民小學教師對班級常規觀點之質化研究。
許雅惠(2004)。 東南亞外籍配偶家庭兒童生活狀況之研究。內政部兒童局委託研究。
許雅惠(2004)。台灣媳婦越南情:一個質性角度的觀察。社區發展。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105。
許學政(2003)。我的媽媽是外籍新娘─跨國婚姻的親職協助與輔導。8,74-78。
許殷誠(2004)。從國小教師觀點探討影響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因素。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政傑(1993)。臺灣的大陸教育研究。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比較教育通訊,31 期,頁32-40。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慧森(2001)。高職男生父職角色知覺與認同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慧真譯(1994)。兒童發展(原著:S.W.Old&P.Diane)台北:桂冠。
黃淑惠(2004)。談現代父親參與子女教養的重要性。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黃怡瑾(2001)。「私」領域中的女性困境:生育、教養與照顧工作之分工。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社會教育學系。「台南師範學報」,34,341-365。
黃迺迪(2001)。兩性與家庭中夫妻之家庭價值觀、家務分工、親職角色、婚姻滿意度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補助專案NSC89-2413-H003-064,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
黃森泉、張雯雁(2003)。 外籍新娘婚姻適應與子女教養問題之研究。社會科教育研究第八期。黃琬玲(2004)。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的家庭環境與學習適應情形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謝臥龍 (1995)。國際婚姻中婚姻本質與性別權力關係的探討:以台灣受暴外籍配偶及其配偶為例。
謝曉雯(2001)。變中找序—初為人父母之生活經驗。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謝淑敏/黃啟賓(2004)。想要有個家─「論跨國婚姻在台之管理政策」。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34,165-194。
謝麗玉等著(1990)。中國人的教養觀:付出與期待。台北:張老師出版社,25-54。
謝慶皇 (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特殊碩士學位碩士論文。謝淑敏、黃啟賓(2004)。想要有個家─論跨國婚姻在台之管理政策。中央警察大學警學護刊,34,4,頁165~194。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蕭春媚(2001)。當爸爸是怎麼一回事?大學教育程度之幼兒父親對父職角色及教養的看法。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徐麗賢(2004)台商家庭父職實踐需求之研究-以大陸台商家庭為例。兩岸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廿一世紀的親職教育論文集,439-463。
夏曉鵑(1997)。女性身體的貿易─台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段、族群關係與性別分析。騷動,4,頁10-21。夏曉鵑(1997)。在美濃外籍新娘面前,一個客觀主義死亡的過程。聯合報,3/18/1997,41版。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頁45-9 2。
夏曉鵑(2001)。「外籍新娘」現象之媒體建構。頁154-193。
夏曉鵑(2002)。資本主義國際化下婦女人權的新戰場-「外籍新娘」為例。台灣婦女人權發展與弱勢婦女關懷國際會議,3/8/2002
張貴英(1996)。買賣的婚姻─東南亞新娘的交叉剝削圖像。女誌,8,頁37-39。
張瀞文(1997)。女性的母職:社會學觀點的批判分析。社教雙月刊,77 ,22-25。張娟芬 (1999)。「人盯人」式的父權。載於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二版)(48-75)。台北:女書文化。
張慧芝(2001)。人類發展-兒童心理學(原著:Diane E. Papalia/Sally Wendkos Olds/Ruth Duskin Feldman)台北:桂冠。
張春興(200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書銘(2002)。台越跨國婚姻市場分析:「越南配偶」仲介業之運作。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張淑芬(2002)。國小學童家長參與親職活動需求動機與阻礙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張齡友(2004)。父權體制下女性單親家庭致貧因素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張瀛之(2004)。疼惜「新台灣之子」師長要加把勁。中國時報。「新台灣之子」教育篇。
張芳全(2005)。外籍配偶子女的教育問題及其政策規劃。國民教育,45:4,32-37。莊慧秋(1994)。樂在工作之外上班族的休閒生活。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詹三源(2004)。84%「新台灣之子」寫功課有困難。聯合報。11/17/2004。
周蔚譯(1995)。當男人,做爸爸。台北:美商賣格羅﹒希爾。
周麗端、吳明樺、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空大。
鍾思嘉(1999)。親職適應:幼兒前期親職角色之心理發展(I)(I I)。行政院國科會補助專案NSC88-2413-H004-001,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
鍾重發(2003)。支援協助涉入外籍配偶家庭子女學齡前之兒童發展。兒童福利期刊,4,251-257。
鄭雅雯(2000)。南洋過台灣: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婚姻與生活探究─以台南市為例。碩士論文。鄭瑞娟(2003)。外籍新娘在台面面觀。新聞深度分析簡訊,107。
朱玉玲(2002)。澎湖縣外籍配偶生活經驗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朱岑樓(1979)。現代家庭的父親角色。中央月刊,11(8),36-42。陳政見(2000)。談父職角色。教師之友,41(1),54-60。陳美惠(2002)。彰化縣東南亞外籍配偶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曉慧(1999)。國小兒童父親性別角色態度、親職角色與親職教育需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庭芸(2002)。澎湖地區國際婚姻調適之研究:以印尼與越南配偶為例之比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貞(1993)。父親涉入子女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淑芬 (2003)。「大陸新娘」的擇偶、受虐與求助歷程──兼論服務提供者對「大陸新娘」的假設及其服務提供的影響。社區發展季刊,101,182-199。陳嘉誠(2001)。台灣地區外籍配偶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惠娟、郭丁熒(1998)。「母職」概念的內涵之探討—女性主義觀點。教育研究集刊,7(41),73-101。陳源湖 (2003)。外籍新娘識字教育實施之探析。成人教育,68,25-34。陳源湖 (2003)。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論述外籍配偶教育之實踐。成人教育,75,20-30。
陳青青(1986)。現代父母與親職教育。社區發展,35,27-30。
陳麗惠、湯火聖 (2003)。就外籍配偶及其子女之生活照顧與教育問題。委員諮詢摘要。
陳小紅(2000)。婚配移民:台灣海峽兩岸聯姻之研究,亞洲研究,34,35-68。釋自淳、夏曉鵑(2003)。識字與女性培力-以「外籍新娘識字班」為例。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3(2),41-84。
施奈良 (2004)。意文化交融的危機?基隆市外籍配偶婚生子女國民學校適應之研究。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沈倖如(2002)。天堂之梯?──台越跨國商品化婚姻中的權力與抵抗。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蔡淑芳譯/Anderson and Carter原著(1990/1991)。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灣:大中國出版社。
蔡淑昭(1996)。台灣地區父親家庭角色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明璋(1996)。台灣的貧窮:下層階級的結構分析。台北:巨流。
蔡佳宜(2000)。兒童知覺父親角色涉入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蔡雅玉(2001)。台越跨國婚姻現象之初探。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文瑜(2004)。外籍新娘現象的解析及省思。社區發展。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105。
蔡奇璋(2004)。外籍配偶參與國小子女學習的障礙及其解決途徑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蘇容瑾 (2004)。外籍配偶對母職之角色覺察與子女教養態度之研究。南台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宋秉忠(2003)。台灣新臉譜:大陸移民—新外省人?新台灣人?下雜誌,271,117-120。
陽琪、陽琬譯(1995)。婚姻與家庭(原著:Norman Goodman)台北:桂冠。
楊國樞主編(1991)。兒童發展/莎莉‧溫德寇絲.歐茲(Sally Weddkos Olds),黛安娜‧巴巴利亞(Diane E.Papalia)原著;黃慧真譯。台北:桂冠。
楊艾俐(2003a)。台灣變貌—新移民潮。天下雜誌,271,94-99。楊艾俐(2003b)。台灣變貌:下一代衝擊—新台灣之子。天下雜誌,271,101-102。
楊艾俐(2003c)台灣新臉譜:東南亞配偶—外籍新娘嫁錯台灣郎?天下雜誌,271,105-112。
楊金寶(2003)。未成年人網路媒介性侵害受害歷程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楊詠梅(2003)。外籍新娘的優生保健與健康。回饋會訊,69期。
楊聰榮 (2004)。越南族群分類的反思,中央大學;
楊秋蘋、楊樹煌、陳界良(2004)。外籍新娘子女上學,教育輔導啟動。中國時報。「新台灣之子」教育篇。
葉肅科 (2004)。外籍配偶家庭:社會凝聚力初探。社區發展。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105。
葉光輝 (2000)。家庭共親職互動文化類型之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4),33-76。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配偶在台生活經驗與適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伊慶春(1987)。已婚職業婦女職業取向、工作狀況、工作滿意和子女照顧方式之研究。中國社會學刊,11,93-120。尹業珍﹙1994﹚。施虐父母與非施虐父母之童年經驗、社會支持、親職壓力與虐待兒童傾向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王麗容 (1992)。台北市婦女就業與兒童福利需求之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王珮玲(1993)。父親角色與兒童發展之探討。研究教育,32,52-57。
王舒芸(1996b)。奶爸難為-雙薪家庭之父職角色初探。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行(1997)。父權、自權與成長——心理諮商中的男性工作,高雄醫學院主辦「性別與兩性研討會」。
王行(1997)。回家的路也太長——男性研究兩年雜感,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NO.41,台北,台大婦女研究室。
王叢桂(1997)。父職與母職認知基模及其與生涯承諾關係的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王叢桂(1998)。父職的實踐級影響因素的研究—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分析。行政院國科會補助專案計劃PC8704-1055,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
王叢桂(2000)。促進參與父職因素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6,131-170。王大為(2000)。「父職參與」或「參與親職的父親」應用心理研究,7,12-18。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1,頁90-127。
王宏仁、張書銘(2001)。商品化的跨國婚姻市場:以台越婚姻仲介業運作為例。
王宏仁(2002)。十字路口的越南配偶:性別、階級與移民。《亞太研究通訊》,18,頁3-23。王秀紅、楊詠梅(2002)。東南亞跨國婚姻婦女的健康。護理雜誌,49:35~41。王佳煌等譯/W. Lawrence Neuman 原著(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學富。
王明鳳 (2004)。對東南亞外籍新娘婚姻組成及運作方式之探討。社區發展。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105。
王光宗 (2004)。台南縣東南亞外籍母親在子女入學後母職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院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王良芬 (2004)。台北縣外籍配偶生活適應之探析---以板橋中山社區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05,246-257。吳美雲(2001)。識字教育作為一個賦權運動:以「外籍新娘生活適應班」為例探討。台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舒靜 (2003)。外籍新娘分布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吳芝儀、李奉儒 (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原著:Michael Quinn Patton ),台北,桂冠。
吳秀照(2004)。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對於發展遲緩子女的教養環境與主題經驗探視-從生態系統觀點及相關研究分析。社區發展,105,159-175。
吳黛宜 (2003)。已婚男性父職態度與實踐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吳淑裕(2004)。非本國婦女婚姻暴力特質與警察處理經驗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魏慧美(1998)。高雄市高中高職學生家庭因素、親子溝通及同儕關係對其婚前性性行為 與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魏毓瑩(2003)。在台女性大陸配偶之親職角色適應研究。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翁毓秀 (2004)。外籍配偶家庭服務。社區發展。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105。
翁慧雯 (2004)。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生活適應之經驗探究。社區發展。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105。
元庚鮮(1998)。非營利民間團體推動社區成人教育之研究。台北:國科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
元庚鮮(2003)。從「外籍配偶」談「新台灣之子」學校生活適應。聯合報社論(9/19/2003)關心外籍配偶及其子女教養問題。加強外籍配偶成人教育促進多元文化學習。
淡江大學東南亞所3/10/2003 newsletter第一期: http://www2.tku.edu.tw/~tibx/publication/92-03.pdf
東森人力仲介有限公司:http://manpower.port5.com/new_page_14htm、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2001)。社會階層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41,頁99-127。
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2002)。外籍新娘面臨問題分析。賽珍珠簡訊,41:6。
內政部(2003)。外籍配偶在台生活相關資訊簡冊。
內政部(2004)。社區發展。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105。
內政部(2004)。台閩地區各縣市外籍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
內政部統計處(2004)。93年第6週內政統計通報,92年外籍配偶人數統計。11/21/2005,取自http://www.moi.gov.tw/W3/stat/home.asp.
內政部統計處(2005)。外籍配偶人數按國籍別。11/21/2005,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week/list.htm
內政部戶政司(2005)。台閩地區人口統計。11/21/2005,取自http//www.ris.gov.tw/docs/f4a-l.html
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http://www.moi.gov.tw/W3/stat/home.asp
內政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moi.gov.tw/
國情統計通報:http://www.dgbas.gov.tw/
國際婚姻與外籍新娘座談會:http://www.wrp.org.tw/Conf/index3a8.htm
教育部(2003)。全國教育會議。11/21/2005,取自http//www.edu.tw/secretary/2003index.htm
教育部統計處(2004)。93學年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國小人數統計,外籍配偶子女學習及生活情形。
家庭教育導報(2004)。新世紀的父親角色如何扮演。
新華網(2004)。異域新娘多,重構婚姻版圖。胡創偉/顧錢江報導。
中國外語人才網:http://www.jobeast.com/lanbuage/vietnam.htm
中文網:http://www.nihao.com/travel.phtml
陳玉緘(2004)。大紀元據中廣新聞專題8/10/報導。
神州http://www.zhongguook.com/public/web/yzsi/yuenan/2003-12/1072015003.html
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
外籍新娘生活資訊:http://www.sld.gov.tw/外籍新娘/生活資訊.htm
外籍新娘在台灣系列報導之十二(2004)。外籍新娘熱中媽媽教室,心台灣人多需正音。中央社記者趙宏進台中縣專題報導。
外交部越南駐台商務代表處(2004)。
越南旅遊商務網:http://www.yuenantour.com/
愛家雜誌(2004)。異國夫妻相處的挑戰。9(10),頁2-10。
二、 英文資料
Allison Thompson (2002). Role of Father’s Love in Child Development Deserves more Attention. http://www.advance.uconn.edu/02021114.htm
Anderson and Carter (1990/1991) Human behavio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a social systems approach.
Bernard, H. R. (1988). Rearch Methods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204-205.
Bowlby, J. (1973). Attachment and Loss: Vol.2. Separation: Anxiety and Anger.
Chodorow, N. (1978).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ommunings and O’ Reilly (1997). Fathers in family context: Effects of marital quality on child adjustment. In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edited by M. E. Lamb, New York: Wiley, 49-65.
Daly, K. (1996). Spending time with the kids. Family Relations, 45(4), 466-476.
Eisenberg, N., and Mussen, P. H. (1989). The Roots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Children. 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eng, D., R., V.L. Giarrusso., V. L. Bengtson, and Feye, N. (1999).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Marital Quality and Marital Instabilit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1, 451-463.
Gallin, R. S. (1984). The entry of Chinese women into the nural labor force :a case study from Taiwan. Signs: Journal od Wamen in Cuture and Socity, 9(3),383-398.
Giveans, D. L., and M. K. Robinson (1985). In The Fathers and Preschool-age Child, edited by Hanson and Bozett . Dimensions of fatherhood, 115-140. CA: Sage
Gorey, K.M. (2001).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 meta-analytic affirmation of the short- and long-term benefits of educational .
Ispa, J. M., K. R. Thornburg and H. L.Chen.(1999). Relation between Mother-father
Continuity and Young Children’s Behavior. Journal of National Taipei Teachers
College, 12, 515-534.
Kimberly A Updegraff, Susan M McHale, Ann C Crouter, Kristina Kupwnoff. (2001).
Parents’ Involvement in Adolescent’s Peer Relationships: A Comparison of
Mothers’ and Famil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3, 655-667。
Lamb, M. E. (1981).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New York: Wiley.
Lamb, M. E., Pleck, J., Charnov, E. L., & Levine, J.A. (1985). Paternal behavior in
Humans.American Zoologist 25, 883-894.
Lamb, M. E. (1987). Paternal influence and the father’s role : A personal perspective. In Zigler, E. F., M. E. Lamb, & I. Child (Eds.), Socialization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New York: OXFORD.
Lamb, M. E. (1987).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3rd ed.). New York: Wiley.
Losh-Hesselbart, S. (1987). The development of gender roles. In M. Sussman & S. Steinmetz(Eds.), 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pp. 535-563). New york:Plenum.
Lin, jingling. (2001). Parenting strategies:based on traditional Taiwanese parental values and practices and current parental attitudes.台南女子技術學院學報 20, 89-95.
LaBorde, Pamela , MD (2002). Vietnamese Health and Social Service Resource Listing, Seattle, WA.
Lamb, M. E.&Tamis-Lemonda, C. S. (2003).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4th ed.). New York: Wiley.
Laura Sabattini, Campbell Leaper (2004). The relation between mothers’ nd fathers’
parenting styles and their division of labor in the home: young adults retrospective
reports. Ses Roles:A journal of Research.
Milkie, M. A. ,Peltola, P. (1999). Parental conflict and marriages are dissolv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1,626-803。
Morrison, D. R., Coiro, M. J. (1999). Parental conflict and marital disruption : Do
children benefit when high-conflict marriages are dissolv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1, 626-637。
Morris Zelditch (2002). Role Differentiation in the Nuclear Family.
Maccoby, E. E., & Jacklin, The development of gender role. In M. B. Sussman & S. Steinmets (Eds.), 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pp. 535-563). New york: Plenum.
Narayan (1995). “Male-order” brides:Immigrant Women, Domestic Violence and Immigration law.
Patton , Michael Quinn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Second Edition ). London:Sage.
Paula Y. Goodwin (2003). African American and European American Women’s Marital Well-Being.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5, 550-560。
Patricia M Mccomack (2004). A Parent’s Guide to Whole-Person Development.Today’s Catholic Teacher.2, 48-49.
Pete Nelson. (2004). Parents & Parenting, Anatomy & physiiiology, child development. Parenting. 10, 305-306.
Population Council (2002). Asia,Vietnam,Gender and Family Dynamic
http://www.popcouncil.org/genfam/fam_dynamics.html
R. Kelly Raley (2002).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ial Undercount on Survey Estimates of Race Differences in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64,774-779。
Ronald M. Sabatelli (2002). Family-of-Origin Experiences and Adjustment in Married
Coupl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5, 159-169。
Scott Coltrane (1998). Fathers’ role at home is under negotiation.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6, 8-9.
W. Lawrence Neuman (2000/2002). Social Research Methods: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Wenk, D., Hardesty, C. L. ,Morgan, C. S.,Blair, S. L. (1994). The influence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on the well-being of sons and daughters. Journal of Marrige and the Family, 56, 229-234.
Yang, W. G., and C.Y. Fan. (1999). Parenting rejection and parenting inconsistency: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children’s knowledge of social. Journal of National Taipei
Teachers College ,12,22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