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方美珠(2003)。生活教育一級棒,班級事務一籮筐。學生輔導(84),30-37。毛連塭、吳清山、林佩蓉、幸曼玲、劉春榮(1994)。當前幼稚園教育問題及意見之調查研究。國立教育資料館。
王永炘(2001)。生活教育從小做起。蒙特梭利(35),43-44。
王立杰、田育芬、段慧瑩(1998)。托育機構性管理與實務。台北:永大。
王美惠(2005)。外籍配偶家庭及其幼兒學校生活適應之個案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王淑如(1994)。國民中學實施親職教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王淑敏(1999)。職業性別與職業聲望研究。景文技術學院學報(9:2),57-73。王恭志(2003)。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實務之探析。教育研究資訊8(2),84-98。王嘉陵(2004)。杜威課程論對國民教育實施課程統整之啟示。教育論壇(45:1),70-77。
王靜珠(1994)。幼稚園實施生活教育落實生活輔導之我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年刊,第七期,1-14。加強生活教育措施(2005)。網址:http://www.mhps. cyc.edu.tw/fd/new/_page_1-3-1.htm 檢索日期:94.12.28
幼兒教育改革研究會(2003)。來!說我們的故事—幼教師的專業成長。台北:心理。
幼稚教育法案(1981)。立法院秘書處。
朱進財(1994)。以「生活教育為主」的幼兒教育計畫暨單元教學活動設計舉例。國教天地(103),7-19。江桂珍(2002)。試論金門地區歷史考古之意義。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23),99-115。呂玉瑕(1982)。現代婦女之角色態度的價值延伸現象。思與言20(2),135-150。吳玉明(2002)。談有效的教學—由教師教學信念的角度探討。教師之友(43),39-42。吳育東(1999)。多變量統計方法應用於行動電話消費者購買行為與滿意度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吳佳蓉(2003)。隔代教養學生與非隔代教養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花蓮師院學報(16),109-134。
吳珍珠(2005)。生活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重心。研習資訊16(1),17-22。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數位科技。
吳松樺(2002)。教師教學信念之個案研究:以國小一年級教師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吳柏姍(2004)。外籍配偶子女幼稚園學校適應師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吳雅玲(2004)。新台灣之子的學前教育契機。師友(441),13-16。
吳蘭若(2002)。幼兒性別角色認同發展與兩性平等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0),91-99。
李俊賢(1999)。日漸失落的生活教育。師友,73-76。
李雯佩(2005)。幼稚園教師教學信念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李麗君(2004)。提升未來師資的教學品質。教師之友(45:4),2-11。
沈劍平譯(1999)。學校的職能。原著:John. I. Goodlad。台北:桂冠。
谷瑞勉(1999)。幼稚園班級經營:反省性教師的思考與行動。台北:心理。
周克華(2002)。家庭生活教育內涵的省思。南投報導,70-73。
周淑惠(1999)。幼兒教材教法:統整性課程取向。台北:師大書苑。
林月琴(2004)。兒童安全教育小百科。財團法人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
林佩蓉、歐姿秀(1995)。幼稚園教學實務中反應的兒童發展觀點。教育資料與研究(4),教育資料館。林歐貴英(2003)。家庭教育新紀元。建構代間關係的橋樑-幼兒與老人代間方案之概念和發展。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台北:師大書苑。
林清財(1990)。我國國民小學教師教育信念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林萬億(1992)。台北市單親家庭問題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市政建設專輯研究報告度233輯。
林鎮坤(1998)。陶行知與杜威教育思想的比較。訊育研究(37:1),42-47。
林寶山、康春枝譯(1990),Dewey, J (1971)著。The School and Society and The Child and the Curriculum。台北:五南。
邱于霖(2002)。幼兒環境生活教育教材教法—5-6足歲學期教學計畫。台北:五南。
邱珍琬(2004)。變化中的家庭-隔代教養。台北:學富文化。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施奈良(2004)。異文化交融的危機?基隆市外籍配偶婚生子女國民學校適應之研究。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柯淑慧(2004)。外籍母親與本籍母親之子女學業成就之比較研究-以基隆市國小一年級學生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洪玉真(2001)。一位幼稚園教師的教師信念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倪鳴香等譯(1987)。幼兒行為觀察與評量。台北:信誼基金出版社。
孫澈(1996)。生活教育的意義與實施的淵源。台灣教育。
徐宗林(1996)。生活教育析論。台灣教育,2-5。
徐美鈴(2005)。生活教育從學校情境設計做起。北縣教育(53),78-84。徐韶良(2003)。金門傳統聚落遊憩衝擊使用管理策略探討-以山后為例。金門(74),4-15。徐澄清(1987)。嬰幼兒發展測驗(再版)。台北:杏文。
翁毓秀(2004)。外籍配偶家庭服務。社區發展季刊(105),109-115。翁麗芳(2004)。「新台灣之子/女」的托教問題:多元教養文化研究。北縣成教(23),25-30。高淑清(2005)。同心協力共創佳績-外籍配偶及其子女的教育問題與資源介入。教師天地(135),26-34。許維民(1995)。金門之旅。台北:設計家文化。
康才媛(2-004)。金門戰地文化—從酒瓶談起。歷史文物(14),62-69。
張火木(1995)。兩岸關係與金門前途。台北:培英出版社。
張孝筠(1994)。生活教育活動內涵目錄。
張明松,張韶霞(2001)。國小學童家庭結構及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3:1),61-77。
張春興(2000)。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台灣東華。
張清富(1995)。單親家庭現況及其因應對策之探討。行政院研究發展委員會。
張蕊苓(1993)。國小教師工作滿意影響因素之分析研究。國際人文年刊,248-269。
張錦弘(2003.3.16)。課本教得再多…教出生活白癡。聯合報。第六版。
張慧芝譯(2001)。人類發展-兒童心理學。原著:Diane E. Papalia, Sally Wendkos Olds, Ruth Duskin Feldman。台北:桂冠。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資料來源: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E0001/EDUION001/menu01/sub04/930526.htm 檢索日期:94.12.28
梁雅舒(2003)。祖父母的孩子-隔代教養家庭輔導。學生輔導(88),34-41。莫藜藜、賴珮玲(2004)。台灣「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55-65。莊玉旋(2004)。金門縣金城幼稚園簡介。金門:金城幼稚園。
郭碧唫、呂錘卿、尤淑純(1996)。幼稚園教師專業知覺、教育信念與工作動機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郭靜晃(2005)。中華民國九十四年臺閩地區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分析
網址:http://www.cbi.gov.tw/chinese_version/2/displayContent. do?method=displayContent&menuName=1&publishWeb=1&targetNo=1&displayType=2&publishVersion=1&contentNo=21140.檢索日期:95.05.24
郭靜晃、吳幸玲(2004)。台灣社會變遷下之單親家庭困境。社區發展季刊(102),144-161。許文龍(2002)。金門人文采風:金門國家公園人文史蹟調查。內政部營建署暨所屬單位員工消費合作社金門分社。
陳水在(2001)。今日新金門。金門縣政府。
陳竹水(1996)。適應社會變遷,加強國民中小學生活教育之我見。台灣教育(545),44-50。
陳春吟(1996)。淺談今日的嬰幼兒教育。蒙特梭利雙月刊,40-42。
陳貞妃(2002)。祖父母對親職教育需求與參與意願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淑敏、張玉倫(2004)。幼兒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探討。屏東師院學報(21),1-36。陳淑琴,謝明昆,薛婷芳,林佳慧,謝瑩慧,戴文青,魏美惠(2001)。幼兒活動課程設計-理論與實務。台北:偉華。
陳淑琦(2001)。幼兒教育課程設計。台北:心理。
陳琦瑋(2002)。幼教工作者的親職教育知能。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碩士論文。陳婷芳(1995)。幼稚園教師教育信念與教學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雪玉(2005)。發展新移民文化,談外籍配偶及其子女教育輔導措施。教師天 地(135),35-42。
陳詩炎(2003)。金門文化資產保存困境與對策之研究。金門,7532-39。陳誠文(2002)。國中生活科技實習教師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陳嘉成(1999)。實施生活教育的反思。研習資訊16(1),23-29。陳麗欣,翁福元,許維素,林志忠(2000)。我國隔代教養家庭現況之分析。成大教育通訊(4),37-40,51-66。
單偉儒(1999)。讓孩子成為生活高手。蒙特梭利雙月刊,18-20。
曾嫦嫦、蘇淑貞、劉瓊瑛、施欣欣、張秀如、溫世真(1992)。親職教育。台北:匯華圖書。
游福生(2003)。教育孩子嘗試生活的各種滋味。國教世紀,206,105-106。湯仁燕(1993)。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湯碧鳳(1994)。幼稚園實施生活教育落實生活輔導之我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年刊(7),1-14。
程鈺菁(1994)。幼兒生活探討。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年刊(7),59-72。陽琬譯(2004)。學前教育。原著:Stephanie Feeney, Doris Christensen, Eva Moravick。台北:台灣培生。
黃上芙(2005)。影響國小學童體位因素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所碩士論文。黃迺毓(1999)。親職教育。發表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幼兒際遇的昨日、今日與明日研討會。
黃志雄(2003)。特殊兒童家庭支持與家長參與。特教園丁(19),8-175。黃政吉(2000)。社會變遷中隔代教養與少年非行之關係實務調查研究。警學叢刊,31(3),97-109。黃俐婷(2004)。家庭支持的結構與功能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05),367-380。黃郁婷,紀幸妙,黃佳儀(2004)多元化的家庭教育。隔代教養對祖孫兩代之影響-省思與親職教育之實施。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台北:師大書苑。
黃振良(2003)。文化復甦,風華再現—從十年來的出版概況看金門的文化動態。全國新書資訊月刊,36-51。黃啟仁(2004)。從阿祖的兒子談隔代教養問題。師友(446),43-45。
黃琬玲(2004)。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的家庭環境與學習適應情形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楊國賜(2002),全國幼兒教育普查計畫。國立嘉義大學論文。
楊清國(2000)。博士牆,進士壁。金門(67),62-69。
楊淑芳(2002)。國中生參與家務之現況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楊碧雲(2001)。家庭教育與性別角色。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6),43-45。
葉宗青、陳玫良(2000)。九年一貫生活科技課程實施現況與對策分析。218-228。
葉肯昕譯(2004)。Robert E. Rockwell,Lynda C. Andre,Mary K. Hawley。親師合作。台北:桂冠。
詹智慧(2002)。家長動起來。台北:聯經。
趙時恒(1993)。公立幼稚園教師的待遇與福利。成長幼教季刊,4(4),7-9。
劉明松、張韶霞(2001)。國小學童家庭結構及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3),61-77。劉威德(2002)。教師教學信念系統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中州學報(15),171-186。劉修全(2000)。落實「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輔導通訊(60),13-16。劉曉芳、張珮玟、宋佩玟、李心瑜、涂喜鈴(2003)。探討幼教師專業倫理對其工作態度的影響。中台醫護技術學院,33-46。
蔡文山(2002)。兩性性別角色與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探討。教育論壇(43:1),8-14。
蔡文芳(2001)。沈默的島,飛離的鳥—離島地區教師流動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奇璋(2004)。外籍配偶參與國小子女學習的障礙及其解決途徑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鄭作彧(2004)。登陸離島的「國幼班」。立報專題報導。
網址:http://publish.lihpao.com/Education 2004/08/03/04e08021
檢索日期:95.6.4
鄭崇趁(19996)。生活教育的節奏。台灣教育,19-24。
鄭清榮,諶悠文(1997)。另類家庭—多樣的親情面貌。台北:天下文化。
鄭義融(2001)。高雄、台南地區教師與藝文類職業群之聲望調查。就業與訓練(19),61-67。盧美貴(1993)。夏山學校「潛在課程」之分析。載於陳伯彰與盧美貴和著,開放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盧美貴(2003)。我國五歲幼兒基本能力與學力指標建構研究。教育部國民教育司。
蕭永奇(2003)。金門族譜文化產業的展望。全國新書資訊月刊(59),15-19。蕭彩琴(2004)。台中縣外籍配偶之國小低年級子女同儕社會地位與學業成就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錢宗忻(2004)。澎湖縣外籍配偶子女學習態度現況調查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戴麗娟(2002)。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務參與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薛光祖(1996)。談生活教育—兼對教改會建言。台灣教育,6-10。
薛承泰、劉美惠(1998)。單親家庭研究在台灣。社區發展季刊(84),31-38。謝信堯(2002)。「古寧頭戰役」與「八二三戰役」之比較研究。黃埔學報(42),97-125。謝慶皇(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極其相關因素探討。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特殊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鍾文悌(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瞿海源(1985)。台灣地區職業地位主觀測量之研究。中央研究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18),121-140。
簡楚瑛(1995)。我國幼稚園教師教育信念與教學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簡楚瑛(2005)。我國幼稚園教師教育信念與教學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顏銘志(1996)。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教學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羅瑞玉(2005)。多元文化觀點談外籍配偶的親職教育。屏縣教育季刊(22),4-7。二、英文部分
Baranowski, M. D. (1982). Grandparent-adolescent relations : Beyond the nuclear family. Adolescence, 17 (67). 575-584.
Benin, M. H. & Barenett, R. C. (1990). Adolescents’ chor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ual-and single-earner famili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2), 361-373.
Blunt, R. J. S. (1995). Waldorf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A Background to the Educational Thought of Rudolf Steiner. Cape Town: Novalis Press.
Burnette,D.(1997) Grandparents raising grandchildren in the inner city. Family in Society. Th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uman Services,78(5),498-499.
Clark, C. M. & Peterson, P. L. (1986). Teachers’ thought processes. In M. C. Wittroc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3rdrd ed. ) New York : Macmillan.
Cogle, F. L. & Tasker, G. E. (1982). Children and hosework. Family Relations(32), 395-399.
Creasey, G. L., & Koblewski, P. J.(1991). Adolescent grandchildren’s relationships with maternal and paternal grandmothers and paternal lgrandfather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4(4), 373-378.
Dawson, D. A. (1991). Family structure and children’s health and wellbeing: Data from the 1988 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 on Child Health. J.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3), 573-584.
Edmunds L. F. (1992). Rudolf Steiner Education: The Waldorf School (4th ed. ). Sussex: Rudolf Steiner Press.
Floge, L. (1985). The dynamics of child-care use and some iplications for women’s employ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February), 143-154.
Goodnow, J. J. (1988). Children’s household: Its nature and functions. Psychological Bulletin(103), 5-26.
Green, K. (1995). The woman of reason:feminism, humanism, and political thought. Cambridge:Polity Press.
Hirshorn, B.A.(1998).Grandparents as caregivers. In M. E. Szinovacz(Ed.), Handbook on grandparenthood, P200-214. Westport, CT:Greenwood.
Lewis, J. W. (1995). Self-evaluation as mediators of the effects of parenting on children’s adjustment. Paper from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Degree :PHD. (DAO No. AAC9531058)
Meyers, M. K., & Leuwen, K. V. (1992). Child care preferences and choices: Are AFDC recipients unique? Social Work Research and Abstracts, 28(1), 28-34.
Nespor, J. (1987). The role of beliefs in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19(4), 317-328.
Pinson-Millburn, N. M., Fabian, E. S., Schlossberg, N. K., & Pyle, M. (1996). Grandparents raising grandchildren.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4, 548-554.
Robert J. Sternberg、Wendy M. Williams;周甘逢、劉冠麟和譯(2002)。教育心理學。台北:華騰。
Rutter, M. (1980). Maternal Deprivation, 1972-1978: New findings, new concepts, new approaches. In S. Chess & A. Thoman (EDs.), (pp. 44-81) Annual progress in child psychiatry and child development. New york: Brunner/Mazel.
Solomon, J. C., & Marx, J. (1995). To grandmother’s house we go: Health and school adjustment of children raised solely by grandparents. The Gerontologist, 35, P386-394.
Spitze, G. & Ward, R. (1995). Household labor in intergenerational household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ghe Family(57), 355-361.
Sternberg, R. J. (1985). Beyond IQ: A triarchic theory of human intelligen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orm, R. D., & Storm, S. K. (2000).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raising grandchildr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 Human Development, 51(3), 183-198.
Stuart, C., & Thurlow, d. (2000). Making it their own: {reservice teachers; experiences, beliefs and classroom practice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51(2), 113-121.
Tabachnick B. R., & Zeichner, K. M. (1984). The impact of the student teaching experi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5(6), 25-35.
Watson, J. A., & Koblinsky, S. A. (1997). Strengths and needs of working-class African-American and Anglo-American grandpar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 Human Development, 44(2), 149-165.
Wetzel, J. R. (1990). American Families: 75 years of change. Monthly Labor Review (March):4-13.
White, H. L. & Brinkerhoff, D. B. (1981). The sexual division of labor: Evidence from childhood. Social Forces(60), 170-181.
Wilcoxon, S. (1987). Grandparents and grandchildren: An often Neglec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significient others.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65, 2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