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5 00:0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麗華
研究生(外文):Huang Lee-Hua
論文名稱:台南十二婆姐民俗藝陣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ON THE TWELVE POCHIE FOLK ART PERFORMANCE IN TAINAN
指導教授:許光麃許光麃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su Kuang-Pia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體育學院
系所名稱:體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0
中文關鍵詞:台南婆姐十二婆姐民俗藝陣
外文關鍵詞:TainanNursing Goddessestwelve Pochiefolk art performa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87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在追溯十二婆姐民俗藝陣的源流;分析十二婆姐民俗藝陣表演形式、服裝及道具;考察十二婆姐民俗藝陣發展之困境及展望。本文以台南縣新營、麻豆及台南市灣裡同安宮等團為研究對象,並以文獻蒐集、田野調查及口述歷史方式進行,輔以靜、動態之攝影來記錄,獲得以下之結論:
一、十二婆姐民俗藝陣主要與陳靖姑保護婦孺之民間信仰有關,源於台灣早期的地方廟會,更融合了先民渡海來台開墾的血淚歷程。是台灣農業社會時,人們農閒之娛樂結合了民間的宗教信仰,所發展出的地方民俗活動。最早可溯及中國古代的宗廟社郊制度。
二、十二婆姐民俗藝陣表演形式,藉由「圖像」與「空間」,來建構一種天、神、人三者合一的信念。表演服裝的顏色、式樣,主要在凸顯角色之分。道具各有異同,大抵含面具、傘、扇子、鎮邪虎牌、柺杖、七星寶劍、三角旗、包袱等,具除妖避邪、祈求圓滿及吉慶幸福等。
三、十二婆姐民俗藝陣普遍面臨漸趨沒落與傳承不繼之困境,主要源於社會型態的改變,缺乏政府政策支持,缺少學校的教育助力,團隊自身缺乏自覺等。
未來之發展,應以傳統與創新兼具,建立自身的新定位,進而成為「台灣主體文化」之一環,傳揚國際,迎向開闊的未來。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out the origin of the twelve Pochie Folk Art Performance, analyze its forms, costumes, and props, and discuss it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The research subjects were performance troupes of Hsinyin, Matou, and Wanli Tong-an Temple. The research methods included literature review,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narration, accompanied with photography and video filming.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The twelve Pochie Folk Art Performance was based on folk conviction of Ms. Chen Jing-Gu protecting over women and children. The performance was originated in local temple fairs, and it incorporated the expression of hardship endured by early immigrants to Taiwan. It was a type of folk activity combining recreation and religious belief developed during the agricultural society. It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the ancestral temple system in ancient China.
2.The form of performance constructed a religious belief of the unity of the heaven,
the god and the human by using figures and spaces. The colors and styles of costumes were used to accentuate the differences among characters. The props varied widely, but generally included mask, umbrella, fan, Tiger Tablet, cane, Seven-star Sword, pennant, and cloth wrapper, which symbolize repelling evil spirits and praying for happiness.
3.The twelve Pochie Folk Art Performance faces predicament of downfall and lack of successors, mainly due to change of societal type, lack of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 schools, and recognition of performance troup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should be focused on preserving the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establishing its new position, and entering into the mainstream of Taiwanese culture.
壹、方法類
台灣省政府文化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大家來寫村史─民眾參與式社區史操作手冊》。南投:省文化處,1998。
劉還月,《田野工作實務手冊》。台北:常民文化,1996。
劉還月,《常民文化田野調查速記表》。台北:常民文化,1996。
貳、方志類
高拱乾,《台灣府志 卷七 風土志》,1694。台北:台灣銀行,1960。
郭水潭等,《台南縣志 文化志》。台南:台南縣文獻委員會,1980。
謝金巒、鄭兼才,《續修台灣縣志》,第一冊。台北:台灣銀行,1962。
謝金巒、鄭兼才,《台灣縣志》,卷之五。台北:武陵,1999。
參、理論類
一、專書
王兆祥、劉文智,《中國古代廟會》。台北:台灣商務,1998。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古蹟活化再利用,專題報告》。台南:台南市政府,2002。
台南縣那路灣公司旅遊資訊部,《台灣豐富之旅》。台北:戶外生活,2000。
任常俠,《中國舞蹈史話古》。台北:明文,1987。
吳騰達,《台灣民間藝陣技藝》。台北:台灣東華,1996。
吳騰達,〈撫今追昔話「陣頭」〉,載於王秋桂主編《表演、藝術與工藝》。台北:稻鄉,1996。
吳騰達,〈台灣傳統藝陣博物館的目標與展示內容〉,載於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主編,《南瀛人文景觀:南瀛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3。
李天民、余國芳,《台灣傳統舞蹈》。台北:藝術館, 2001。
李澤厚,《美的歷程》。台北:三民,2002 。
阮昌銳,《傳薪集》。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1987。
門翼華,《易經漫談》。台北:正展,2003 。
林明美,〈台灣的民間舞蹈〉,載於平珩主編《舞蹈欣賞》。台北:三民,1995。
林衡道,《台灣歷史民俗》。台北:黎明文化,1991。
姜義鎮,《台灣的民間信仰》。台北:武陵,1994。
胡友鳴、馬欣來,《台灣文化》。瀋陽:遼寧教育,1991。
凌志四主編,《台灣民俗大觀》第一冊。台北:大威,1985 。
桃園縣政府,《鄉土藝術活動》。桃園:桃園縣政府,1997。
陳丁林,《南瀛藝陣誌》。台南: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7。
陳再富,〈民藝篇〉,載於陳再富主編《柚鄉花香迎暗藝》。台南:久洋企業,1999。
陳郁秀,〈疼惜傳統藝術〉,載於王怡芳主編《傳統藝術在台灣》。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
曾永義、荘伯和、吳騰達、王維真、汪武昌、劉愷俐、徐鳳慈等,《鄉土的民族藝術》。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8。
詹評仁主持兼總編審,《台南縣麻豆鎮耆老口述歷史紀錄》。台南:麻豆鎮公所,2002。
詹評仁,〈明月照家園•暗藝映古今〉,載於《明月、暗藝、家園心》。台南:久洋企業,2006。
莊伯和,《台灣民藝造型》。台北:藝術家,1994。
莊芳榮,〈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未來之展望〉,載於《「傳統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民間藝術保存傳習之理論與實務》。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
張有池,《中國民俗辭典》,永和:智楊,1990。
黃文博,《當鑼鼓響起:台灣藝陣傳奇》。台北:台原,1991。
黃文博,〈風土藝術篇〉,載於《南瀛民俗誌》下卷。台南: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4。
黃文博,《站在台灣廟會現場》。台北:常民文化,1998。
黃文博,《台灣民俗田野現場實務》。台北:常民文化,1999。
黃文博,《台灣民間藝陣》。台北:常民文化,2000。
黃玲玉,〈台灣歌舞小戲(陣頭)在九年一貫課程中的應用-以八家將、水族陣、車鼓陣為例〉,載於曾永義、沈冬主編《兩岸小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1。
黃金財,《台灣鄉土之旅》。台北:時報文化,2000。
董芳苑,《探討台灣民間信仰》。台北:常民文化,1996。
趙郁玲,〈台灣的民間舞蹈〉,載於伍曼麗主編,《舞蹈欣賞》。台北:五南,1999。
楊明,《中華之美2》。台北:漢光文化,1981。
鄭溪和等撰文,郭娟秋專案攝影,《台灣傳統藝術之美》。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3。
劉芹,《中國古代舞蹈》。北京:商務,1997。
謝宗榮,〈台灣廟會文化的持續與變遷-以台南縣王船祭典為例〉,載於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主編,《南瀛人文景觀:南瀛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3。
謝宗榮,《台灣傳統宗教文化》。台中:晨星,2003。
薛若鄰主編《中國巫儺面具藝術》。台北:南天,1996。
二、論文
王雅儀,《臨水夫人信仰與故事研究》。台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方雅玳,《府城開隆宮拜契與做十六歲儀式之研究》。台南: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許光麃《近代中國武術文化之變遷(1910-1937)》。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2002。
郭惠良,〈台灣民間祭儀舞蹈「婆姐」研究〉,載於《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民間藝術、生態與脈絡》。台北: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1999。
張耘書,《台灣十二婆姐陣之研究》。台南: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
三、期刊
謝佳倩,〈同安宮婆姐祖文化藝陣〉,載於陳秀琍主編,《e代府城Tainan City》第八期。台南:台南市政府,2004。
四、網路資料
art.pccu.edu.tw/dance/homepage.htm,2006年3月19日節錄。
content.edu.tw/local/tainan/kunhwa/ten1.htm,2005年7月29日節錄。
copyright©2002-2005fushantang.com,2005年8月3日節錄。
dancing.ntcpe.edu.tw/,2006年3月19日節錄。
news.yam.com/,2006年5月1日節錄。
student.wtuc.edu.tw,2005年7月29日節錄。
weber.tn.edu.tw,2005年7月28日節錄。
www.cca.gov.tw/,2006年3月19日節錄,2006年5月2日節錄。
www.ctcwri.idv.tw/,2005年12月4日節錄。
www.ncfta.gov.tw/,2006年4月16日節錄。
www.twcat.edu.tw/,2006年3月19日節錄。
www.517jh.com/letter/show,2005年12月4日節錄。
163.26.148.131/index.php,2006年4月2日節錄。
五、其他
台南市灣裡同安宮管理委員會,〈同安宮沿革簡介〉。台南:同安宮。〈同安宮重修廟記〉碑文。台南:同安宮。
台南市政府,〈台南市公私立國民中小學藝團統計表〉。台南市政府,2006。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資料,2006年2月20日。
台南市政府教育局提供資料,2006年3月9日。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