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68)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3 11:3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璟揚
研究生(外文):Chang Jing-Yang
論文名稱:台中市大專校院體育館設施設置與經營管理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FACILITIES SETTING AND MANAGEMENT OF GYMNASIUMS IN UNIVERSITIES IN TAICHUNG CITY
指導教授:沈易利沈易利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hen I-L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體育學院
系所名稱: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運動休閒及休閒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4
中文關鍵詞:經營管理體育館大專校院
外文關鍵詞:managementgymnasiumsport faciliti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4
  • 點閱點閱:66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6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本研究旨在於探討台中市12所大專校院體育館設施設置與經營現況,研究方法為訪談法與內容分析法,透過訪談的方式針對台中市12所大專校院體育室主任或體育館相關管理人員進行訪問,輔以觀察等方法,蒐集各受訪學校體育館之數量、內涵、經營管理等資料,並分析比較各校之異同。
  研究結果發現台中市12大專校院中,仍有4所學校未設置體育館,其餘8所學校之體育館多數存有場地狹小、設備老舊、悶熱及管理人員不足的問題。另外,在開放使用方面,僅有逢甲大學在教學之外的時間對外開放個人使用,其餘各校雖具備對外開放民眾使用之基本條件,惟受到政策、場地、人力、經費等因素限制,實際執行仍有困難,因此目前並未提供對外開放使用的服務。
  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下列相關建議:各校應增建大型綜合體育館以改善場地與設備的缺失,並提升學校體育館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能,在課餘時間另聘請專業的運動管理人員或利用工讀的方式,落實使用者付費的觀念,適度對外開放場地,才能充分發揮各校體育館的使用效益。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quantity of sport facilities of gymnasiums among 12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aichung city, and to compare their management. Interview and content analysis were the primary method used in this study. Sport facility managers and administrators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fice were interviewed in order to collect information about both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se sport facilities of gymnasiums.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4 out of 12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d not have gymnasiums. Most gymnasiums had problems of limited space, worn-out facilities, stuffy environment and manager shortage. Besides, only the facilities in Feng-Chia University was open to the applied members during non-school hours. Although the rest of universities have the basic condition to open the facility to the public, it is difficult to practice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policy, place, human resource and budget. Therefore they don't offer public service at presen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several suggestions were made. First, schools should build large gymnasiums to solve the shortage problem of place and facilities, and promote manager’s knowledge and ability. Second, professional sport managers or part-time trainers should be more during non-school hours to fully make use of gymnasiums.
中文部份: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
王凱立(2001)。台北市市立國民中學學校游泳池設施經營模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王宗吉(1999)。台灣地區運動參與人口調查。台北:行政院體委會。
王慶堂(2004)。從三生概念談提升台灣運動建築之品質。國民體育季刊,33(4),53-58。
王建台(1993)。學校體育設施的開放與管理。國民體育季刊,22(1),101-102。
石之瑜(2003)。社會科學方法新論。台北:五南。
田文政(1991)。運動場地規劃與管理-教育部委託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專題研究報告。台北:教育部體育司。
田文政(1993)。大專校院運動場地使用規劃之研究。體育學報,16,115-132。
台北市立體育場(1994)。台北市體育場設施整體規劃-天母、關渡與大台北地區運動場之體育設施由民間投資興建及經營管理之可行性。台北:台北市立體育場。
行政院體委會(1999)。中華民國體育白皮書。台北:行政院體委會。
行政院體委會(2000)。八十九年體育統計。台北:行政院體委會。
宋維煌(1993)。運動場地設施經營之探討。體育與運動,88,103-106。
宋維煌(1997)。學校運動設施開放的法令探討與對策。國民體育季刊,26(1),40-47。
洪大程(1998)。實踐大學台北校區現有及未來運動設施規模的研究。實踐學報,29,233-252。
莊美鈴(1994)。中小學體育教師手冊。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官文炎(1995)。巨蛋(Dome)的探索。台北:一品文化。
官文炎(2003)。運動場地設施管理入門-運動管理學。台北,華格納。
官文炎(1992)。論體育場的組織、功能與運作。國民體育季刊,21(1),53-62。
吳永祿(1997)。臺北市高中以下各級學校校園開放問題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26(1),65-73。
林國棟(1996)。學校體育之運動設施事業。大專體育學刊,28,29-45。
李宗鴻(2002)。全國大專校院運動場館現況調查與學生使用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體育系研究所。
許禎元(1997)。政治研究方法與統計-SPSS for Windows 的實例操作。台北:五南。
何友鋒(1993)。綜合體育場之整體規劃。國民體育季刊,22(1),4 -9 。
牟鍾福(2001)。台灣地區民眾運動休閒設施需求研究。台北:行政院體委會。
邱金松、葉公鼎、牟鍾福、朱文忠、李應麟(1993)。桃園縣北區體育園區企業化管理之規劃研究-期中報告。桃園縣政府。
邱金松(1992)。體育設施的概念與問題之探討。建築師雜誌,18(6),45-48。
許士軍(2002)。管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周中勛、唐恩江、蔡長啟、劉仲華(1985)。體育行政。台北:健行文化。
郭慧龍(1997)。社區教育與學校運動場地設施開放。國民體育季刊,26(1),21-29。
郭生玉(1999)。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書局。
許裕陞(1997)。學校運動設施開放問題與解決途徑。國民體育季刊,26(1),48-64。
歐用生(1991)。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229-253)。台北:師大書苑。
教育部(1992)。台灣地區各級學校運動場地設施調查。台北:教育部體育司。
黃金柱(1997)。體育管理。台北:師大書苑。
黃聖惠(2002)。台北市中等學校運動場地設施對外開放影響因素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黃瑞琴(1997)。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啟誠(2003)。台北市立國中生使用校內運動場地設施滿意度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
楊孝榮(1989)。內容分析-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台灣東華。
楊志顯(1997)。運動場館之整建與經營管理。國民體育季刊,26(3),107-114。
葉公鼎(2001)。學校體育運動設施之經營管理,二十一世紀體育人文社會科學國際研討會研習手冊。台南市:台南師範學院,57-77。
葉公鼎(2005)。提升台灣公共運動設施營運人員專業知能的策略。國民體育季刊,34(2),24-30。
鄭光慶(1997)。學校運動設施開放的問題與對策。國民體育季刊,26(1)18-20。
鄭貞銘(1982)。大眾傳播學理。台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
鄭良一(2002)。全球運動場館建築-涵蓋100個國家的田野調查。台北:加斌。
鄭志富(1997)。學校運動場地設施經營管理策略之研究。台北:國科會。
鄭志富等(1999)。我國運動場地設施的現況及發展策略。台北:行政院體委會。
鄭志富等(1998)。全國各級學校運動場地設施調查研究。教育部、中華民國大專校院體育總會委託研究。台北:教育部、中華民國大專校院體育總會。
廖運正(1998)。學校體育館潛在的危險與安全管理。體育與運動,105,21-4。
廖尹華(1997)。臺灣地區大專校院運動場地設施開放與經營管理考量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
劉麗雲(1997)。學校運動設施開放與社區發展。國民體育季刊,26(1),5-10。
劉田修(1986)。我國大專校院運動場地之調查研究。國民體育季刊,15(1),78- 83。
劉田修 (1991)。學校室內外運動場地規劃參考要點。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202,54- 57。
蔡長啟(1992)。運動設施的規劃及流程簡介。國民體育季刊,21(4),4-9。
蔡長啟(1983)。體育建築設備。台北:體育出版社。
蔡培村(1996)。學校經營與管理。台北:麗文文化公司。
蔡秀華(2001)。大學運動場地設施管理的新趨勢-健康產業化的規劃。國民體育季刊,30(1), 34-43。
蔡厚男等(2001)。體育運動園區規劃設置之研究。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蔡長清(1993)。如何提升校園運動休閒設施的經營績效。中華體育季刊,25,1-7。
錢紀明(1997)。運動場館之整建與經營管理。國民體育季刊,26(3),107-114。
錢紀明(2001)。大專體育運動場館經營管理。國民體育季刊,30(1),18-22。

英文部分:
John, G., Sheard, R.(2000). Stadia. Oxford:Architectural Press.
LaRue, R. J., Walker, M. L., Krogh, D. B.(1997).Programming and scheduling. In M.L. Walker&D.K. Stotlar(Eds.), Sport facility management(pp.51-70). London:Jones and Bartlett.
Merton, R. K. & Kendal, P. L.(1946). The focus interview. Amera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51, 541-557.
Olson, J. R.(1997). Facility and equipment anagement for sport directors. Champaign, Ill: Human Kinetics.
Patton, M. Q.(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台北:桂冠圖書。
Patton, R. W., Grantham, W. C., Gerson, R. F., and Gettman,L. R.(1989). Developing and managing health/fitness facilities(p.202). Champaign, Ill: Human Kinetics.
Stotlar, D. K., Walker, M. L.(1997). Sport facility management. London:Jones and Bartlett.
Turner, E.(1993). Indoor facilities. In R.B. Flynn(Ed.), Facility planning for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athletics(pp.15-63). Reston, VA:AAHPERD.
White, H. R., Karabetsos, J. D.(1993). Facility planning prcoess:factors to consider. In R.B. Flynn(Ed.), Facility planning for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athletics(pp.1-14). Reston, VA:AAHPERD.

網路部份:
行政院主計處(2004)。社會發展趨勢調查。上網時間:2005年10月6日。資料來源: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57159372371.doc
行政院主計處(2004)。社會指標統計。上網時間:2005年9月27日。資料來源:http://www.stat.gov.tw/public/Data/59151627171.xls
教育部(2004)。大專校院概況。上網時間:2005年11月8日。資料來源: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overview/common/overview.files/slide0001.htm?open
行政院體委會(2003)。國民體育法。上網時間:2005年12月28日。資料來源:http://www.ncpfs.gov.tw/law/law-2.aspx?No=17&q=國民體育法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6a)。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十章公共建築殘障者使用設施。上網時間:2006年5月28日。資料來源: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Lcode=D0070115&LCC=2&LCNO=167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6b)。身心障礙者保護法。上網時間:2006年5月28日。資料來源: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所有條文&Lcode=D005004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吳永祿(1997)。臺北市高中以下各級學校校園開放問題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26(1),65-73。
2. 官文炎(1992)。論體育場的組織、功能與運作。國民體育季刊,21(1),53-62。
3. 洪大程(1998)。實踐大學台北校區現有及未來運動設施規模的研究。實踐學報,29,233-252。
4. 宋維煌(1997)。學校運動設施開放的法令探討與對策。國民體育季刊,26(1),40-47。
5. 宋維煌(1993)。運動場地設施經營之探討。體育與運動,88,103-106。
6. 田文政(1993)。大專校院運動場地使用規劃之研究。體育學報,16,115-132。
7. 王慶堂(2004)。從三生概念談提升台灣運動建築之品質。國民體育季刊,33(4),53-58。
8. 林國棟(1996)。學校體育之運動設施事業。大專體育學刊,28,29-45。
9. 何友鋒(1993)。綜合體育場之整體規劃。國民體育季刊,22(1),4 -9 。
10. 郭慧龍(1997)。社區教育與學校運動場地設施開放。國民體育季刊,26(1),21-29。
11. 許裕陞(1997)。學校運動設施開放問題與解決途徑。國民體育季刊,26(1),48-64。
12. 葉公鼎(2005)。提升台灣公共運動設施營運人員專業知能的策略。國民體育季刊,34(2),24-30。
13. 鄭光慶(1997)。學校運動設施開放的問題與對策。國民體育季刊,26(1)18-20。
14. 廖運正(1998)。學校體育館潛在的危險與安全管理。體育與運動,105,21-4。
15. 劉麗雲(1997)。學校運動設施開放與社區發展。國民體育季刊,26(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