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04:0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魯志玉
研究生(外文):LU, CHIH-YU
論文名稱:科博館教師研習分析與國小教師偏好及意見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Preferences and Opinions for NMNS’ Teacher Workshops
指導教授:葉蓉樺葉蓉樺引用關係許良榮許良榮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普通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9
中文關鍵詞:科博館教師研習教師偏好
外文關鍵詞:NMNSteacher workshopteachers’ preferenc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112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6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教師研習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簡稱科博館)持續推廣的教育活動之一。本研究旨在針對科博館2000年至2004年舉辦的教師研習資料進行文件分析,以了解其主題、內容與授課方式之類別與特徵;並藉由訪談26名台中市國小教師,以探討其對科博館教師研習的觀感、偏好、教學運用以及影響參加研習與否的因素。
研究發現主要為下列四部份:(一)科博館教師研習的特徵:在2000年至2004年科博館舉辦的教師研習中,研習主題可區分為七類,其中以「博物館教育推廣」類的主題最多;研習內容區分為三類,以「教育資源」與「教學策略」的內容較多;研習方式區分為五類,以「演講」的方式進行為最多;(二)教師對科博館教師研習的偏好:教師最偏好「自然與生活科技」類主題、「教育資源」與「教學策略」的研習內容以及「資源體驗」的研習方式;(三)教師對教學運用之意見:科博館教師研習對教學有助益,且應與學校課程連結;(四)影響參加研習與否的因素:研習訊息發布管道影響教師獲知訊息、研習舉辦時間以週三下午與寒暑假最合乎教師需求、研習師資的「演講內容」與「表達方式」最受教師重視、教師任教科目影響其參加科博館教師研習意願。
經由本研究之發現,對科博館未來辦理教師研習提出下列建議:(1)應針對教師的偏好與需求舉辦教師研習;(2)研習課程可適度與學校課程連結;(3)儘可能排除不利教師參加研習的因素;(4)未來可朝向以學校為單位規劃科博館教師研習或建立科博館教師研習學程以符合教師的需求。
The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NMNS] develops workshops for practicing school teachers as part of its ongoing educational programs.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teacher workshops that NMNS conducted during year 2000 to 2004, and then interviewed 26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ho work in Taichung City. In this study tried to figure out the subjects, contents and methods that NMNS teacher workshops used to conduct. And investigated how teachers work in the same city perceived about those teacher workshops.
There were four main findings described as follow: (1)The main character of NMNS teacher workshops: The subjects inducted into 7 main themes, and the “promotion of museum education” as the majority. With reference to the content of workshop, three categories can be identified with “education resource” and “instructional strategy” being the most dominant categories. Finally, “lecture” is the most popular among the five different instructional methods. (2) Teachers’ preferences about the workshops were the theme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ontents about “educational resource” and “instructional strategy”, and the most popular instructional method was “experiencing the museum resources”. (3) Most teachers positively consider these workshops beneficial to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and should be linked to curriculum development. (4) Finally, factors such as sources of announcement of the workshop, most teachers prefer to attend workshops held on Wednesday afternoon and summer vacation, the topic of lectures, ways of presentation, and teaching assignment all play roles in influencing teachers’ intention in participating the workshops.
Several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findings above. (1) The design of the museum’s teacher workshop should meet teachers’ preference. (2) The contents of the workshops should link to schools’ curriculums moderately. (3) Eliminate possible factors that may hinder their participation. (4) Future direction of workshop development can target individual school or the museum can develop a dedicated workshop program to meet the various needs of teacher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3
第三節 研究範圍……………………………………………………………4
第四節 名詞釋義…………………………………………………………....5
第二章 文獻探討………………………………………………………6
第一節 博物館與學校教育的合作關係……………………………………6
第二節 教師研習與教師專業發展………………………………………..20
第三節 教師應用博物館資源的相關研究………………………………..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43
第一節 研究架構…………………………………………………………..43
第二節 研究對象…………………………………………………………..44
第三節 研究方法…………………………………………………………..49
第四節 研究工具…………………………………………………………..51
第五節 研究流程…………………………………………………………..58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60
第四章 研究結果之分析與討論…………………………..………………...63
第一節 科博館教師研習類別與教師對其偏好之探討…………………..63第二節 教師對科博館教師研習輔助教學之看法………….…………….87
第三節 影響教師參加研習之因素………………………………………107
第四節 教師對科博館教師研習的建議事項……………………………12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32
第一節 結論………………………………………………………………132
第二節 建議………………………………………………………………137
參考文獻………………………………………………………………………….141
中文部份……………………………………………………………………141
英文部分……………………………………………………………………147

表次
表2-1-1 博物館教育與學校教育之比較表………………………………………13
表2-3-1 教師利用博物館資源從事教學之障礙一覽表…………………………35
表2-3-2 教師參加博物館研習進修的消極因素一覽表…………………………39
表2-3-3 教師對博物館研習的期望與建議一覽表………………………………41
表3-2-1 科博館2000年至2004年教師研習活動一覽表…….…………………45表3-2-2 受訪教師分布行政區一覽表…………………………………….………48表3-4-1 研習主題分類說明表…………………………………………………….52
表3-4-2 研習內容類別勾選表…………………………………………………….53
表3-4-3 研習內容分類說明表…………………………………………………….53
表3-4-4 科博館教師研習內容勾選結果表……………………………………….54
表3-4-5 研習方式分類說明表…………………………………………………….55
表4-1-1 研習主題分類統計表…………………………………………………….64
表4-1-2 研習內容分類統計表…………………………………………………….66
表4-1-3 研習主題與研習內容對照統計表……………………………………….68
表4-1-4 研習方式分類統計表…………………………………………………….69
表4-1-5 研習主題與研習方式對照統計表……………………………………….70
表4-1-6 教師偏好的研習主題統計表…………………………………………….72
表4-1-7 教師偏好的研習內容統計表………………………………………….74
表4-1-8 教師偏好的研習方式統計表…..………………………………………...75
表4-1-9 科博館教師研習特色之意見統計表……………………………………77
表4-1-10 認為科博館教師研習具「具有資源優勢」特色之教師統計表………78
表4-1-11 認為科博館教師研習具「提供實用教學策略」特色教師統計表…….83
表4-1-12 認為科博館教師研習具「體驗式的研習方式」特色教師統計表…….85
表4-2-1 科博館教師研習有助教師教學之意見統計表………………………….88
表4-3-1 教師參加校外研習的時間偏好統計表………………………..…….…111
表4-3-2 科博館教師研習舉辦時間統計表……………………………………...116
表4-3-3 教師對研習師資的偏好統計表………………………………………...117
表4-3-4 教師任教科目是否影響研習意願統計表……………….……………..119

圖次
圖3-1-1 研究架構圖……………………………………………………………….43
圖3-5-1 研究流程圖……………………………………………………………….59
圖4-2-1 教師參與研習動機統計柱狀圖………………………………………….8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于瑞珍(1998)。博物館為學校做些什麼。蔣中柱(主持人),學校利用博物館資源網絡之建立。博物館與學校合作實務研討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87-93。
于瑞珍(2001)。教育理論在博物館教育上的應用。博物館學季刊,15(2),15-24。
于瑞珍(2004)。校外教學與科學博物館。教學科技與媒體,70,15-28。
王維梅譯(1987)。博物館是未來教育的新工具。博物館學季刊,1(1),31-38。
王以仁、陳芳玲、林本喬(1992)。教師心理衛生。台北:心理。
王嘉慧(1998)。博物館研習班方案規劃之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永志(2001)。「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師運用美術館資源之研究-以高雄市八十九學年度試辦學校為案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台中市太平國小班級課表查詢,檢索日期:2006.2.28,取自:台中市太平國小網站:http://www.tpes.tc.edu.tw/
台中市忠孝國小94學年度週三進修活動計畫表,檢索日期:2006.2.28,取自:台中市忠孝國小網站:http://140.128.183.3/
台中市教育局研習線上報名系統,檢索日期:2006.3.31,取自:台中市教育局網站:http://www.tceb.edu.tw/study_new/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市:行政院教改會。
何福田、羅瑞玉(1996)。教育改革與教育專業化。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1-30)。台北:師大書苑。
吳清基(1995)。教師與進修。台北:師大書苑。
吳芝儀、李奉儒譯(Michael Q. Patton)(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市:桂冠。
吳國淳(1998)。博物館中的學習。徐天福(主持人),學校利用博物館資源網絡之建立。博物館與學校合作實務研討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61-78
吳曉菁(2003)。高雄市國民小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師研習活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呂木琳(1991)。博物館教育剖析。博物季刊,1(1),41-42。
呂秀玉(1998)。故宮博物院學生文物教育的理念與實務。徐天福(主持人),學校利用博物館資源網絡之建立。博物館與學校合作實務研討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35-60。
呂錘卿(1991)。談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與現況。國教輔導,30(4),11-21。
呂錘卿(200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的指標及其規劃模式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文仰(1996)。提升「教師專業」增進教學效能之我見。教育資料與研究,10,77。
李坤燕(2002)。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海洋教育教師研習活動之成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海洋資源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麗芳(1997)。博物館學習與學校教育的互動。博物館學季刊,11(3),3-9。
李小芬(2000.12.12)。別怪我在博物館亂跑─因為我有看沒有懂。中國時報,第38版。
周水珍(1996)。學校本位的國小在職教育探討。國教天地,55,4-7。
沈珊珊(1998)。教育專業。現代社會學研究(251-256頁)。台北:師大書苑。
周延鑫(1998)。開幕式致詞。周延鑫(主持人),學校利用博物館資源網絡之建立。博物館與學校合作實務研討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17-18。
林仲剛譯(1991)。博物館與學校教師之對話─學校教師如何利用博物館資源。博物館學季刊,5(4),9-17。
林生傳(1996)。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林勝義(1997)。博物館功能與民眾之終身學習。博物館學季刊,11(4),7-11。
邱兆偉(1992)。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輔助中小學教育功能之整體規劃。高雄市: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施明發(2000)。如何規劃博物館教育活動。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范賢娟(2002)。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與教師社群的關係。博物館學季刊,16(1),63-67。
洪瓊芳(2004)。國小教師專業成長現況與需求之研究—以澎湖縣與台南市為例。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秦裕傑(1996)。現代博物館。台北市: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
高強華(1992)。教師社會化研究及其在師資培育上的意義。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53-88頁)。台北:師大書苑。
高強華(1996)。變遷社會中的教師在職進修。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師範教育的挑戰與展望。台北:師大書苑。
高強華(1997)。明日的教師與明日的學校。高中圖書館館訊,21,12-18。
高慧芬(1997)。從教師的社會角色檢視博物館的成人教育功能─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1(4),71-83。
高慧芬(1998)。博物館資源、學校教師與多元化的教育。于瑞珍(主持人),學校利用博物館資源網絡之建立。博物館與學校合作實務研討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孫國華(1997)。國民中學小學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1991)。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事服務手冊。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1997)。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簡介。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張美珍、朱耀明(2004)。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活動方案的發展:以博物館為學習的場域。科技博物,8(2),15-27。
張清濱(1996)。教師進修─邁向專業化的途徑。研習資訊,3(6),2-9。
張鈿富(1996)。教育專業問題與展望。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349-365頁)。台北:師大書苑。
張譽騰(1987)。科學博物館教育活動之理論與實際。台北市:文史哲。
張譽騰(1994)。博物館的教育功能。載於張譽騰(編譯),全球村中博物館的未來(79-89頁)。台北市:稻鄉。
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台北市:教育部。
教師進修研究獎勵辦法,檢索日期:2006.1.15,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網頁: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1A.asp?no=1H0020038&K1=研習&K2=進修
陳慧娟(1996)。需求評估在我國成人教育活動設計上的應用分析。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金山(1997)。從終身教育的理念談教師進修的專業成長與發展。台灣教育,553,53-58。
陳慕迪(2001)。國小教師利用科學博物館教育發展學校本位課程的合作模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曾榮華(1996)。談如何提升教師專業能力。教育資料與研究,10,76。
黃政傑(1996)。從課程的角度看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天地,83,13-17。
黃淑芳(1997)。現代博物館教育─理念與實務。台北市:台灣省立博物館。
黃光男(1998)。美術館廣角鏡。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黃達三(2002)。科學課程設計和科學博物館資源應用。博物館學季刊,16(3),108。
楊亮功(1971)。教育學研究。台北市:台灣商務書局。
楊惟曾(1995)。台灣地區成人教育活動行銷策略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楊思偉(1996)。在職進修的趨勢與作法。研習資訊,13(6),24-27。
楊裕琦(2003)。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對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資源運用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葉蓉樺(2004)。社會變遷中的博物館教育功能反思。博物館學季刊,18(1),55-62。
靳知勤、段曉林、高慧芬(1997)。科學博物館實施教師研習之理論探討與規劃研究。科學教育學刊,5(1),85-110。
靳知勤(1997)。教師對科學博物館教學資源認知、運用之現狀與障礙。教育研究資訊,5(4),101-118。
靳知勤(2000)。教師參與科學博物館短期環境教育專題研習的影響─三位國小自然科個案教師的比較研究。科學教育學刊,8(3),287-316。
漢寶德(1987)。博物館是開放的學校。博物館學季刊,1(3),1。
劉德勝(1990)。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老師意見調查報告。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劉婉珍(1994)。博物館成人教育特性與實踐。博物館學季刊,8(4),58。
劉婉珍(1997)。美術館教育的特質與發展。博物館學季刊,11(4),55-61。
劉智雄(2001)。教師在職多元進修與認證初探。教師天地,115,20-26。
歐用生(1994)。教師成長與學習。台北市: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歐用生(1996)。師範教育的挑戰與展望。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蔡秀媛、呂錘卿(1995)。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現況及影響因素之研究。台北市: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蔡芸(1997)。學校本位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以台灣省國民中學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培村(1997)。中小學校長生涯專業進修之規劃與發展策略。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主編),教學專業與師資培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蔡幸伶(2003)。國小教師與美術館導覽互動之理論與實務~以高雄市立美術館為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薛平海(1998)。台灣省立美術館教育推廣活動概述。徐天福(主持人),學校利用博物館資源網絡之建立。博物館與學校合作實務研討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79-85。
謝文和譯(1997)。紐約市立博物館學校─一個學習過程。博物館學季刊,11(3),55-59。
謝文和(2000)。博物館與學校教育的夥伴關係。博物館學季刊,14(2),15-21。
蘇瑜琪(1998)。博物館與學校教學互動之研究—以台北市區博物館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羅清水(1998)。教育專業成長與教師進修制度─談國小在職進修。國教天地,130,43-48。
顧啟賢(1999)。國中美術教師對美術館教師研習活動需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二、英文部分
Al-Shaer, A. (1991). Museum utilization as an aid to classroom instru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Media, 18(3), 283-293.
Ambrose, T. (1987). Education in museums, museum in education. Edinburgh: Scottish Museums Council.
Ambach, G. M. (1986). Museums as places of learning. Museum News, Dec., 35-41.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1992). Excellence and equity: Education and the public dimension of museums. Washington, DC: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Bedworth, J. (1985).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at museum: A resource guide. Washington, DC: The Association of Science-Technology Center.
Burke, P. J. (1987). Teacher development. New York: The Falmer.
David, H. (1990). The right connection: A case for collaboration between museum and university continuing educators. In J. W. Solinger, (Ed. ), Museum and universities new paths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 (pp.117-131). NY: Collier Macmillan Publishers.
Falk, J. H., & Dierking, L. D. (2000). Learning from museums. Walnut Creek: Rowman & Littlefield Pub.
Heimlich, J., & O’Neill, A. (2001). At the table-A classroom teacher and informal educator. In P. Katz (Ed.), Community connections for science education, Volume Ⅱ: History and theory you can use (pp. 89-95). Arlington, VA: National Science Teacher Associ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55106)
Hooper-Greenhill, E. (1992). Museum education. In J. M. A. Thomposon, (Ed.), Manual of curatorship: a guide to museum practice (pp.670-689). Oxford, UK: Butter-worth-Heinman Ltd.
Hudson, K. (1987). Museums of influence.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2001) . ICOM definition of a museum. Available from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Service Web site, http://icom.museum/definition.html
Mason, J. L. (1980).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field trip research.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80, 155-166.
Robert, A. (1989). Children don’t like museum. Museum, 41(2), 72-75.
Sheppard, B. (1997). The perfect mix : Museums and schools. In B. Sheppard, (Ed.), Building museum and school partnership (pp.1-5). Washington, DC :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Simpson, M. (1991). Museums in education: A course for teachers at Warwick University. Journal of Education in Museums, 12, 18-21
Sorsby, B. (1985). Teaching science teachers to use museums. Journal of Education in Museums, 6, 24-27.
Stec, G. (1997). The teacher as partner. In B. Sheppard, (Ed.), Building museum and school partnership (pp.23-31). Washington, DC :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Walsh-Piper, K. A. (1989). Teachers and resource centers. In N. Berry, & S. Mayer, (Eds.), Museum education: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pp.194-203). Reston, VA: The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NAEA)
Westbrook, V. D. (2001). My changing view of field trips. In P. Katz (Ed.), Community connections for science education, Volume Ⅱ: History and theory you can use (pp. 41-44). Arlington, VA: National Science Teacher Associ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5510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張清濱(1996)。教師進修─邁向專業化的途徑。研習資訊,3(6),2-9。
2. 張美珍、朱耀明(2004)。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活動方案的發展:以博物館為學習的場域。科技博物,8(2),15-27。
3. 高慧芬(1997)。從教師的社會角色檢視博物館的成人教育功能─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1(4),71-83。
4. 高強華(1997)。明日的教師與明日的學校。高中圖書館館訊,21,12-18。
5. 范賢娟(2002)。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與教師社群的關係。博物館學季刊,16(1),63-67。
6. 林勝義(1997)。博物館功能與民眾之終身學習。博物館學季刊,11(4),7-11。
7. 李麗芳(1997)。博物館學習與學校教育的互動。博物館學季刊,11(3),3-9。
8. 李文仰(1996)。提升「教師專業」增進教學效能之我見。教育資料與研究,10,77。
9. 呂錘卿(1991)。談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與現況。國教輔導,30(4),11-21。
10. 呂木琳(1991)。博物館教育剖析。博物季刊,1(1),41-42。
11. 于瑞珍(2004)。校外教學與科學博物館。教學科技與媒體,70,15-28。
12. 于瑞珍(2001)。教育理論在博物館教育上的應用。博物館學季刊,15(2),15-24。
13. 曾榮華(1996)。談如何提升教師專業能力。教育資料與研究,10,76。
14. 黃政傑(1996)。從課程的角度看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天地,83,13-17。
15. 黃達三(2002)。科學課程設計和科學博物館資源應用。博物館學季刊,16(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