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丁仁傑(1999)。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
金會個案研究。台北:聯經。
內政部社會司(1994)。我國殘障福利工作執行概況—政府對殘障者生活之照護與扶持。社區發展季刊,67,201。
內政部社會司志願服務資訊網,網路資料。日期:92年10月25日。網址:http:///vol.moi.gov.tw
內政部社會司志願服務資訊網,網路資料。日期:94年2月20日。網址:http:///vol.moi.gov.tw
內政部統計處。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網路資料。日期:92 年 5 月 29日。網址:http//www.moi.gov.tw/w3/stat/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本榮(1994)。日本早期發現及早期療育制度之介紹。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發現早期療育國際研討會論文。台北: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19。
王永慈(1987)。我國志願福利機構環境與角色之探討。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金利 (1999)。建構周延合理的社會福利制度。臺北市:國民黨政研會。
王宗媛(2001)。醫院志工訓練成效評估之研究----以嘉義基督教醫院志工隊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王嘉琪(2003)。超級媽媽的拉鋸戰場~工作媽媽參與志願服務時所經歷的
家庭壓力。輔仁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台北。
王麗容(1992)。婦女參與志願服務之行為動力分析。婦女參與志願服務研討會論文。
白秀雄(1980)。志願(義務)服務的理論基礎。見蔡漢賢主編:志願服
務的理論。
江文瑜(1996)。口述史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249-269。
江東亮、吳淑瓊 (1995)。台灣地區長期照護的問題與對策。中華公共衛生雜誌,14(3),246-255。江明修、陳定銘(1999)。台灣非營利組織政策遊說的途徑與策略。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報,4,153-192。
江季蓁、駱麗華(2002)。新診斷白血病兒童住院期間主要照顧者之生活品質。護理雜誌, 49(2),42-49。
江亮演、洪德旋、林顯宗、孫碧霞(2000)。社會福利與行政。台北:五南出版社。
李政恩(2000)。宗教性志願事奉與非營利組織研究:以台灣慈濟功德會和韓國純福音教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未出版,台北。李進霖(2004)。國民小學義工組織之個案研究-以屏東縣某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東。宋世雯(2000)。成人參與志願服務之工作投入與滿足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何郁玲 (1999)。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教師效能與生命意義感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吳芝儀、李奉儒譯 (1995)。Patton,M.Q.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出版社。
吳美慧等(1995)。義工制度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心理出版社。
余德慧(1995)。中國人的心理系列---中國人的生命轉化。張老師文化。
社會工作辭典(2000)。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呂寶靜、陳景寧(1997)。女性家屬照顧者之處境與福利建構。見劉毓秀(編)女性、國家、照顧工作。台北:女書文化,59-88。
呂寶靜 (2001) 。我國長期照護服務之評估。內政部委託台灣醫學大學研究報告書。
周月清(2001)。障礙福利與社會工作。臺北:五南出版社,5。
邱汝娜(1994)。殘障福利執行面的探討。社區發展季刊,67,229。林妙香(2000)。社區義工參與社區問題解決的學習及其影響之探討
--以嘉義市王田里社區義工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東泰(1997)。青年對志願服務之看法。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林秀英(2004)。婦女參與志願服務動機與工作滿足之研究-以花蓮地區祥和計畫志工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未出版,台北。林美珠(1994)。家庭主婦參與志願服務對家庭關係之影響。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未出版,台中。林梅雅 (2004)。探討新型服務模式照顧住宅發展之研究-以嘉義實驗社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未出版,嘉義。林啟鵬(1987)。志願服務的動力過程。社區發展季刊,39,97-104。林勝義(1990)。建立社教機構義工制度之研究。教育部社教司。
林勝義(1994)。國內志願服務整體規劃—全國性義工調查綜析。社區發展,65,11-16。
林勝義(2001)。服務學習指導手冊。青輔會,10-33。
林鳳榆(2004)。佛教生死服務志願工作者之生命意義追求歷程。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范美翠(2004)。志工管理:以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嘉義。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的如何採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44-158。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涂秀妮(1996)。接近死亡經驗:經驗內容及生活價值態度改變狀況。國立台灣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秦文力(1994)。殘障家庭的生涯福利服務需求。社區發展季刊,67,218。徐永年、蔡素玲(1995)。 台灣長期照護系統之現況及發展趨勢。60-74。
郭金池(1989)。國民小學教師價值觀念、進修態度與教學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郭為藩(1993)。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文景書局,149-150。
郭煌宗(1994)。談德國嬰幼兒發展遲緩整合性早期介入模式之沿革,「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發現早期療育」國際研討會。中華民國智障家長總會,24-25。
郭騰淵(1991)。國中教師工作價值觀、角色壓力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許傳雄(1991)。台北市民福利需求意向之研究。台大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梁福鎮(2000)。詮釋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已出版,高雄:麗文文化。221-238。
莊錫欽(2004)。高級職校教師心靈特質、生命意義感與生命教育態度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彰化。陳定銘(1999 )。非營利組織志工招募與甄選的探討。社區發展季刊,85 ,22。陳佳銘(1998) 。Frankl意義治療的人生觀與王陽明的聖人觀。應用倫理研究通訊,11,49-54。陳金貴(2002)。志願服務的內涵。志願服務基礎訓練教材,29-30。
陳美杏(1992)。殘障福利政策與措施應有的取向。社區發展季刊,58,230-231。
陳珍德(1995) 。癌症病人生命意義之研究。彰化師大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陳建松(2002)。志願服務整合模式建立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陳迺臣(1992)。教育哲學。台北:心理。
陳泰元(2003)。國人參與志願服務之決定性因素。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陳蕙英(2003)。家庭主婦參與服務學習經驗之研究以高雄市家庭教育志
工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
陳瑞麟譯(1997)。波伊曼著。今生今世。台北:桂冠出版社。
陳麗如(2004)。居家照護病患主要照顧者人格韌性、健康狀況與生活品質相關性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高雄。陸金竹(2003)。安寧療護志願服務人員服務動機及其服務現況之探討。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嘉義。
淨心長老(1994)。生命的價值。日期:2004年11月10日,取自臨濟宗淨覺山光德寺,http:/www.chingjou.org.tw/。
黃志成、王麗美(2000)。身心障礙者的福利服務。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黃志弘(2004)。成人參與志願服務工作其人格特質、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未出版,高雄。黃政傑著(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市:漢文出版社。
黃國城(2003)。高雄市醫院志工幸福感、死亡態度與生命意義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未出版,高雄。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喜樂志工隊(2001)。喜樂保育院志工手冊。
張英陣(2000)。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台北:洪葉文化。
張德聰(1996)。志願服務助人者之態度與精神。台北:台北市社教館。
張錫東(2004)。志工選擇志願服務機構行為之探討。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花蓮。曾華源(2003)。社會福利概述,社會福利類志工特殊訓練教材。台北:內政部及中華民國志願服務協會出版。
曾華源、曾騰光(2003)。志願服務概論。台北:揚智文化。
曾華源、郭靜晃(2000)。志工人力資源的開拓與整合 —以美國志工中心的做法為借鏡。社區發展季刊,89,128-144。傅秀媚(2001)。早期療育之介紹。「伯利恆會訊」第四期。日期:2004年11月25日,取自http://disable.yam.com/resource/medical/early
/early02.htm。
詹火生.林萬億(1991)。台北市整體社會福利硬體建設需求先期規劃。台北: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楊明磊(2001)。資深諮商工作者的專業發展詮釋學觀點。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楊建源(2004)。身心障礙者父母的生活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楊國樞(1995)。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市:東華出版。
楊勝任(2003)。醫院志願服務對志工生命價值觀的影響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未出版,高雄。楊曙銘(1999)。少年殺人犯罪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葉旭榮(1997)。「志工參與行為意向模式」的建構及其在志工人力資源招募的應用-以老人福利機構志工招募為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詹秀雅(2002)。女性參與學校父母成長團體其增能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廖俊松(2003)。身心障礙者保護法之執行檢討與修訂建議。社區發展季刊,101,429。廖芳華、張梅蘭 (1996)。幼兒保育概論。台北:揚智文化公司。
廖宮凰(2004)。婦女志工服務學習經驗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蔡承恩(1998)。遺傳諮詢定義。自由時報。1998年6月22日37版。
蔡美玉(2001)。高齡志工參與服務學習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蔡啟源(1995)。影響高齡者持續參與志願服務之因素探討。國科會研究計畫。
蔡淑美(2003)。智障兒母親之照顧者緊張、社會支持與憂鬱的相關性。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未出版,高雄。潘依琳、田聖芳、張媚(1998)。居家臥床病人其主要照顧者之壓力源、因應行為與身心健康之探討。公共衛生, 24(4),219-233。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劉仲冬(1996)。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載於胡幼慧主編(1996 ),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121-139。
劉佩榕(2004)。聽障兒媽媽之生活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劉春年、李孟智、胡月娟(1998)。住院中風病患主要照顧者負荷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公共衛生, 25(3),197-208。
劉梅君(1997)。建構「性別敏感」的公民權:從女性照顧工作本質之探析出發。見劉毓秀(編)女性、國家、照顧工作,187-220。台北:女書文化。
賴學仕(2001)。志願服務人員工作生活品質之研究--以台北地區公立社教機構為對象。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未出版,台北。賴兩陽(2002)。志願服務的內涵,志願服務基礎訓練教材。內政部中華民國志願服務協會,17-21。
謝文亮(2002)。志工教育訓練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高雄。謝碧珠(1993)。台灣地區心臟移植後病患的心理暨社會適應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鍾任琴(1990 )。救國團基層社會團務組織氣氛與義務工作同志工作滿足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鍾昌宏(1995)。癌症末期安寧照顧-簡要理論與實踐。中華民國安寧照顧基金會。
鍾佩蓁(2004)。雲嘉地區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投入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羅一中(2003)。華人母親的人際義務-以罕見疾病兒童的家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未出版,嘉義。藍忠孚、熊惠英(1993)。台灣地區長期照護服務之現況及其問題。護理雜誌,40(3),15-24 。蘇孟秋(1999)。我國美術館志工管理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蘇信如 (1984)。 志願服務組織運作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蘇秋雲(2002)。安寧照顧志工照護經驗及其生命意義之探討。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未出版,花蓮。蘇瑞琴(1998)。志工領導。台北:稻田出版社。
二、西文部分
Berg,B.L.(1998).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Boston :Allyn and Bacon.
Bogdan, R. C. & Biklen, S. K. (1992).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s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2n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radshaw,J.(1977). The concept of social need. In N.Gilbert & H.Specht(Eds.).Planning for social welfare:Issues, tasks, and models(pp.290-296).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Brody, Stanley J.(1982) .The Hospital Role in Providing Health Care to the Elderly: Coordination with Other Community Services. The hospital’s role in caring for the elderly: Leadership issue (pp.20- 37). Chicago: The Hospit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Trust.
Cnaan , Ram A., Handy ,Femida. & Wadsworth , Margaret .(1996). Defining Who Is a Volunteer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siderations.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5(3), 364-383.
Cross, P. (1986). Adults as learner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Darling ,L.L.& Stavole,R.D.(1992). Volunteers:the overlooked and undervalued asset. The journal of volunteer administration
,11(1),25-26。
Dunn,P.C.(1995).Volunteer management. In R.L. Edwards (Ed).In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19th ed).
Ellis,S.J.& Noyes,K.K.(1990 ). By the people:A history of American as volunteers (revised Ed.).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
Erikson,E.(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Norton.
Fabry(1980). Use of the transpersonal in logotherapy. In S. Boorstein(Ed.).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Plao Alto, CA : Science and Beheavior Books.
Frankl,V.E.(1984).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logotherapy.New York: Simon & Schuster,Inc.
Gallagher, J. J., Beckman, P. A., & Cross, A. H. (1983). Families of handicapped children: Sources of stress and its amelioration. Exceptional Children, 50 (1),10-19.
Garner, J.D. and S.O. Mercer(1982). Meeting the Needs of the Elderly: Home Health Care or Institutionalization? . Health and social work, 7(8), 183-191.
Hedlund,D.E(1977). Personal Meaning: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 for wisdom.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55(10), 602-604.
Hurlock,E.B.(1980).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Huttman, E.D.(1985).Social service for the elderl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Kadushin, A. & Martin,J.A(1988).Child welfare services(4th Ed.). 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
Kane, R. A., Kane, Robert L., and Ladd, Richard C.(1998). The heart of long-term ca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ane, R. A. and Kane, R. L.(1987). Long-term care: Principles, programs, and policies. New York: Springer.
Koff,T.H.(1982). Long-term care: An approach to serving the frail elderly.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Inc.
Lammers, J. C. (1991). Attitudes, motives, and demographic predictors of volunteer commitment and service duration.
Journal of social servise research ,14 (3) ,125-139.
Lincoln, Y.S.(1990).The making of a contractivist. In Guba,E.G.(Ed.).The Prardigm Dialog.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ipson,J.G.(1994).Ethical Issues in Ethnography.In Morse.J.M.
(Ed.).Critical issue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
Maslow, A.H.(1970).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2nd ed.).New York:Harper & Row.
Mishler,E.G.(1986).Research interviewing: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Neuman,W.L.(1997).Social research methods: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oraoches. Boston:Allyn and Bacon.
Patton,M.Q.(1990).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USA:SagePublications,Inc.
Powell, D.H(1983).Human adjustment-normal adaptation through the life cycle. 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Rokeach, M. (1973).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Sainsbury,E.E. (1994). Working with children in need :studies in complexity and challenge. London:Bristol & Pa.
Schlerermacher, F. D. E.(1985). General Hermeneutics. Grammatical and TechnicalInterpretation in Mueller-Vollmer K.(ed), The hermeneutics reader, texts of the German tradition from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present(pp.72-97).New York:Balckwell.
Spradley,J.P.(1979).The ethnographic interview.New York:Holt,
Rinehart & Winston.
Thomas,C.(1993).De-constructing concepts of care ,sociology.
27(4),649-669.
Weenolsen.P.(1986).Life and self meaning:The process of their cre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274913)
Yalom, I. D.(1980).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New York:Basic Book.
Yin, R. 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 (2nd ed.). Thousand Oaks : Sage Pub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