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22.21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4 10:1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葉淑敏
研究生(外文):Shu-Min YehShu-Min Yeh
論文名稱:喜樂保育院志工的參與動機、照護經驗與生命價值觀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the Erhlin Happy Christian Homes Volunteers’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s ,Care Experience and Life values.
指導教授:李麗日李麗日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Jih Le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7
中文關鍵詞:長期照護工作服務學習成長生命價值觀
外文關鍵詞:Long Term CareService LearningLife Valu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1
  • 點閱點閱:133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9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8
本研究旨在探討喜樂保育院志工的參與動機、照護經驗及參與服務工作後價值觀的轉變與對生命意義之體認。資料的蒐集採質性研究中的深度訪談法,期能了解志工實際的工作經驗及內心想法。本研究目的在探討:
一、喜樂志工的參與動機。
二、志工在服務過程中的工作內涵及工作態度的轉化與心理調適。
三、志工們持續參與志願服務工作的因素。
四、志工從事身心障礙照護工作後本身的成長以及在生命價值觀上所產生的影響或轉變。


本研究的研究結論如下:
一、志工的參與動機可歸納為四種,分別為社會型、利己型、他人影響型及利他型等四大類型。
二、志工在從事長期照護服務時,在復健、餵食、看顧與院生指導等經驗、工作態度及心理調適上,得到成長。
三、志工持續服務的動力來自他人鼓勵、對服務機構的感念、個人內在滿足感及正常生活不受干擾等因素。
四、從事志願服務後,志工本身的成長包括:所長得以發揮、親職能力提升、照護知識的學習、時間管理、健康身心的養成及服務定位點的認清。
五、志工在生命價值觀方面的轉變包括:自我價值觀、人際價值觀以及志願服務價值觀三方面。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volunteers’ motives for participation、care experience、transition in values and awareness of life meanings.
In order to accomplish the goals listed above, a qualitative study method was used. According to this purpose, the research questions were :
(1) What’s the motive for the volunteers?
(2) What’s the content of the work? How was volunteers’ attitude transformed?
How did they adjust their mentality in volunteers’ service course?
(3) What’s the reason that volunteers participate abidingly?
(4) What’s the influence or transition in volunteers’ growth and life values during the participation?

Eight volunteers who have served over four years were interviewed and observed in their service setting. Each interview was audio-taped and transcribed word by word. The thematic analysis was used to identify and clarify the themes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meaning of the text.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ing:
(1) There are four types of the volunteers’ motives for participation, such as social motivation, egoistic motivation, affected motivation and altruistic motivation.
(2) Volunteers learn the skills of physiatrics, feeding, care and handicapped children education. Besides, Volunteers are aware of the change of their work attitude and mentality adjustment.
(3) The reasons of Volunteers’ abiding participation were encouragement from others, their appreciation for the organization, individual inner contentment and their lives going on unaffected.
(4) The experiences that these volunteers gained throughout the serving process were developing professional specialties, promoting parents education skills, learning care knowledge and time management, developing healthy condition and understanding service viewpoint.
(5) There are aspects of the volunteers’ life value transition: the value of self、the value of relationship and the value of voluntary service .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三節 研究限制-----------------------------------------------------------------------5
第四節 名詞釋義-----------------------------------------------------------------------6
第二章 文獻探討--------------------------------------------------------------------------8
第一節 身心障礙者的社會福利服務---------------------------------------------8
第二節 志願服務概念----------------------------------------------------------------18
第三節 志工參與動機之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27
第四節 志工照護經驗之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34
第五節 志工生命價值觀之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47
第一節 方法論的選擇----------------------------------------------------------------47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流程-------------------------------------------------------49
第三節 研究對象-----------------------------------------------------------------------53
第四節 研究工具-----------------------------------------------------------------------59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61
第六節 研究信效度--------------------------------------------------------------------66
第七節 研究倫理-----------------------------------------------------------------------68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70
第一節 喜樂志工的參與動機-------------------------------------------------------70
第二節 喜樂志工的工作內涵與學習經驗的轉化------------------------------83
第三節 喜樂志工持續服務的動力-------------------------------------------------96
第四節 擔任喜樂志工後的成長--------------------------------------------------112
第五節 喜樂志工參與服務後在生命價值觀上的轉變--------------------12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40
第一節 結論----------------------------------------------------------------------------140
第二節 省思----------------------------------------------------------------------------143
第三節 建議----------------------------------------------------------------------------146

參考文獻---------------------------------------------------------------------------------152
附錄一------------------------------------------------------------------------------------164
附錄二------------------------------------------------------------------------------------165
附錄三------------------------------------------------------------------------------------166
一、中文部分
丁仁傑(1999)。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
    金會個案研究。台北:聯經。
內政部社會司(1994)。我國殘障福利工作執行概況—政府對殘障者生活之照護與扶持。社區發展季刊,67,201。
內政部社會司志願服務資訊網,網路資料。日期:92年10月25日。網址:http:///vol.moi.gov.tw
內政部社會司志願服務資訊網,網路資料。日期:94年2月20日。網址:http:///vol.moi.gov.tw
內政部統計處。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網路資料。日期:92 年 5 月 29日。網址:http//www.moi.gov.tw/w3/stat/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本榮(1994)。日本早期發現及早期療育制度之介紹。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發現早期療育國際研討會論文。台北: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19。
王永慈(1987)。我國志願福利機構環境與角色之探討。台灣大學社會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金利 (1999)。建構周延合理的社會福利制度。臺北市:國民黨政研會。
王宗媛(2001)。醫院志工訓練成效評估之研究----以嘉義基督教醫院志工隊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
王嘉琪(2003)。超級媽媽的拉鋸戰場~工作媽媽參與志願服務時所經歷的
家庭壓力。輔仁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台北。
王麗容(1992)。婦女參與志願服務之行為動力分析。婦女參與志願服務研討會論文。
白秀雄(1980)。志願(義務)服務的理論基礎。見蔡漢賢主編:志願服
務的理論。
江文瑜(1996)。口述史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249-269。
江東亮、吳淑瓊 (1995)。台灣地區長期照護的問題與對策。中華公共衛生雜誌,14(3),246-255。
江明修、陳定銘(1999)。台灣非營利組織政策遊說的途徑與策略。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報,4,153-192。
江季蓁、駱麗華(2002)。新診斷白血病兒童住院期間主要照顧者之生活品質。護理雜誌, 49(2),42-49。
江亮演、洪德旋、林顯宗、孫碧霞(2000)。社會福利與行政。台北:五南出版社。
李政恩(2000)。宗教性志願事奉與非營利組織研究:以台灣慈濟功德會和韓國純福音教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未出版,台北。
李進霖(2004)。國民小學義工組織之個案研究-以屏東縣某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東。
宋世雯(2000)。成人參與志願服務之工作投入與滿足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何郁玲 (1999)。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教師效能與生命意義感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吳芝儀、李奉儒譯 (1995)。Patton,M.Q.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出版社。
吳美慧等(1995)。義工制度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心理出版社。
余德慧(1995)。中國人的心理系列---中國人的生命轉化。張老師文化。
社會工作辭典(2000)。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呂寶靜、陳景寧(1997)。女性家屬照顧者之處境與福利建構。見劉毓秀(編)女性、國家、照顧工作。台北:女書文化,59-88。
呂寶靜 (2001) 。我國長期照護服務之評估。內政部委託台灣醫學大學研究報告書。
周月清(2001)。障礙福利與社會工作。臺北:五南出版社,5。
邱汝娜(1994)。殘障福利執行面的探討。社區發展季刊,67,229。
林妙香(2000)。社區義工參與社區問題解決的學習及其影響之探討
--以嘉義市王田里社區義工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東泰(1997)。青年對志願服務之看法。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林秀英(2004)。婦女參與志願服務動機與工作滿足之研究-以花蓮地區祥和計畫志工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林美珠(1994)。家庭主婦參與志願服務對家庭關係之影響。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未出版,台中。
林梅雅 (2004)。探討新型服務模式照顧住宅發展之研究-以嘉義實驗社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未出版,嘉義。
林啟鵬(1987)。志願服務的動力過程。社區發展季刊,39,97-104。
林勝義(1990)。建立社教機構義工制度之研究。教育部社教司。
林勝義(1994)。國內志願服務整體規劃—全國性義工調查綜析。社區發展,65,11-16。
林勝義(2001)。服務學習指導手冊。青輔會,10-33。
林鳳榆(2004)。佛教生死服務志願工作者之生命意義追求歷程。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范美翠(2004)。志工管理:以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為例。南華大學
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嘉義。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的如何採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44-158。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涂秀妮(1996)。接近死亡經驗:經驗內容及生活價值態度改變狀況。國立台灣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秦文力(1994)。殘障家庭的生涯福利服務需求。社區發展季刊,67,218。
徐永年、蔡素玲(1995)。 台灣長期照護系統之現況及發展趨勢。60-74。
郭金池(1989)。國民小學教師價值觀念、進修態度與教學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郭為藩(1993)。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文景書局,149-150。
郭煌宗(1994)。談德國嬰幼兒發展遲緩整合性早期介入模式之沿革,「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發現早期療育」國際研討會。中華民國智障家長總會,24-25。
郭騰淵(1991)。國中教師工作價值觀、角色壓力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許傳雄(1991)。台北市民福利需求意向之研究。台大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梁福鎮(2000)。詮釋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已出版,高雄:麗文文化。221-238。
莊錫欽(2004)。高級職校教師心靈特質、生命意義感與生命教育態度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彰化。
陳定銘(1999 )。非營利組織志工招募與甄選的探討。社區發展季刊,85 ,22。
陳佳銘(1998) 。Frankl意義治療的人生觀與王陽明的聖人觀。應用倫理研究通訊,11,49-54。
陳金貴(2002)。志願服務的內涵。志願服務基礎訓練教材,29-30。
陳美杏(1992)。殘障福利政策與措施應有的取向。社區發展季刊,58,230-231。
陳珍德(1995) 。癌症病人生命意義之研究。彰化師大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建松(2002)。志願服務整合模式建立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元智大學
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陳迺臣(1992)。教育哲學。台北:心理。
陳泰元(2003)。國人參與志願服務之決定性因素。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蕙英(2003)。家庭主婦參與服務學習經驗之研究以高雄市家庭教育志
工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
陳瑞麟譯(1997)。波伊曼著。今生今世。台北:桂冠出版社。
陳麗如(2004)。居家照護病患主要照顧者人格韌性、健康狀況與生活品質相關性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高雄。
陸金竹(2003)。安寧療護志願服務人員服務動機及其服務現況之探討。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嘉義。
淨心長老(1994)。生命的價值。日期:2004年11月10日,取自臨濟宗淨覺山光德寺,http:/www.chingjou.org.tw/。
黃志成、王麗美(2000)。身心障礙者的福利服務。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黃志弘(2004)。成人參與志願服務工作其人格特質、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未出版,高雄。
黃政傑著(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市:漢文出版社。
黃國城(2003)。高雄市醫院志工幸福感、死亡態度與生命意義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未出版,高雄。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喜樂志工隊(2001)。喜樂保育院志工手冊。
張英陣(2000)。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台北:洪葉文化。
張德聰(1996)。志願服務助人者之態度與精神。台北:台北市社教館。
張錫東(2004)。志工選擇志願服務機構行為之探討。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花蓮。
曾華源(2003)。社會福利概述,社會福利類志工特殊訓練教材。台北:內政部及中華民國志願服務協會出版。
曾華源、曾騰光(2003)。志願服務概論。台北:揚智文化。
曾華源、郭靜晃(2000)。志工人力資源的開拓與整合 —以美國志工中心的做法為借鏡。社區發展季刊,89,128-144。
傅秀媚(2001)。早期療育之介紹。「伯利恆會訊」第四期。日期:2004年11月25日,取自http://disable.yam.com/resource/medical/early
/early02.htm。
詹火生.林萬億(1991)。台北市整體社會福利硬體建設需求先期規劃。台北: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楊明磊(2001)。資深諮商工作者的專業發展詮釋學觀點。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楊建源(2004)。身心障礙者父母的生活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
楊國樞(1995)。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市:東華出版。
楊勝任(2003)。醫院志願服務對志工生命價值觀的影響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未出版,高雄。
楊曙銘(1999)。少年殺人犯罪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葉旭榮(1997)。「志工參與行為意向模式」的建構及其在志工人力資源招募的應用-以老人福利機構志工招募為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詹秀雅(2002)。女性參與學校父母成長團體其增能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廖俊松(2003)。身心障礙者保護法之執行檢討與修訂建議。社區發展季刊,101,429。
廖芳華、張梅蘭 (1996)。幼兒保育概論。台北:揚智文化公司。
廖宮凰(2004)。婦女志工服務學習經驗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
蔡承恩(1998)。遺傳諮詢定義。自由時報。1998年6月22日37版。
蔡美玉(2001)。高齡志工參與服務學習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蔡啟源(1995)。影響高齡者持續參與志願服務之因素探討。國科會研究計畫。
蔡淑美(2003)。智障兒母親之照顧者緊張、社會支持與憂鬱的相關性。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未出版,高雄。
潘依琳、田聖芳、張媚(1998)。居家臥床病人其主要照顧者之壓力源、因應行為與身心健康之探討。公共衛生, 24(4),219-233。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劉仲冬(1996)。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載於胡幼慧主編(1996 ),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121-139。
劉佩榕(2004)。聽障兒媽媽之生活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
劉春年、李孟智、胡月娟(1998)。住院中風病患主要照顧者負荷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公共衛生, 25(3),197-208。
劉梅君(1997)。建構「性別敏感」的公民權:從女性照顧工作本質之探析出發。見劉毓秀(編)女性、國家、照顧工作,187-220。台北:女書文化。
賴學仕(2001)。志願服務人員工作生活品質之研究--以台北地區公立社教機構為對象。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未出版,台北。
賴兩陽(2002)。志願服務的內涵,志願服務基礎訓練教材。內政部中華民國志願服務協會,17-21。
謝文亮(2002)。志工教育訓練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高雄。
謝碧珠(1993)。台灣地區心臟移植後病患的心理暨社會適應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鍾任琴(1990 )。救國團基層社會團務組織氣氛與義務工作同志工作滿足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鍾昌宏(1995)。癌症末期安寧照顧-簡要理論與實踐。中華民國安寧照顧基金會。
鍾佩蓁(2004)。雲嘉地區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投入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
羅一中(2003)。華人母親的人際義務-以罕見疾病兒童的家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未出版,嘉義。
藍忠孚、熊惠英(1993)。台灣地區長期照護服務之現況及其問題。護理雜誌,40(3),15-24 。
蘇孟秋(1999)。我國美術館志工管理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蘇信如 (1984)。 志願服務組織運作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蘇秋雲(2002)。安寧照顧志工照護經驗及其生命意義之探討。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未出版,花蓮。
蘇瑞琴(1998)。志工領導。台北:稻田出版社。

二、西文部分
Berg,B.L.(1998).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Boston :Allyn and Bacon.
Bogdan, R. C. & Biklen, S. K. (1992).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s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2n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radshaw,J.(1977). The concept of social need. In N.Gilbert & H.Specht(Eds.).Planning for social welfare:Issues, tasks, and models(pp.290-296).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Brody, Stanley J.(1982) .The Hospital Role in Providing Health Care to the Elderly: Coordination with Other Community Services. The hospital’s role in caring for the elderly: Leadership issue (pp.20- 37). Chicago: The Hospit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Trust.
Cnaan , Ram A., Handy ,Femida. & Wadsworth , Margaret .(1996). Defining Who Is a Volunteer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siderations.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5(3), 364-383.
Cross, P. (1986). Adults as learner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Darling ,L.L.& Stavole,R.D.(1992). Volunteers:the overlooked and undervalued asset. The journal of volunteer administration
,11(1),25-26。
Dunn,P.C.(1995).Volunteer management. In R.L. Edwards (Ed).In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19th ed).
Ellis,S.J.& Noyes,K.K.(1990 ). By the people:A history of American as volunteers (revised Ed.).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
Erikson,E.(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Norton.
Fabry(1980). Use of the transpersonal in logotherapy. In S. Boorstein(Ed.).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Plao Alto, CA : Science and Beheavior Books.
Frankl,V.E.(1984).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logotherapy.New York: Simon & Schuster,Inc.
Gallagher, J. J., Beckman, P. A., & Cross, A. H. (1983). Families of handicapped children: Sources of stress and its amelioration. Exceptional Children, 50 (1),10-19.
Garner, J.D. and S.O. Mercer(1982). Meeting the Needs of the Elderly: Home Health Care or Institutionalization? . Health and social work, 7(8), 183-191.
Hedlund,D.E(1977). Personal Meaning: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 for wisdom.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55(10), 602-604.
Hurlock,E.B.(1980).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Huttman, E.D.(1985).Social service for the elderl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Kadushin, A. & Martin,J.A(1988).Child welfare services(4th Ed.). 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
Kane, R. A., Kane, Robert L., and Ladd, Richard C.(1998). The heart of long-term ca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ane, R. A. and Kane, R. L.(1987). Long-term care: Principles, programs, and policies. New York: Springer.
Koff,T.H.(1982). Long-term care: An approach to serving the frail elderly.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Inc.
Lammers, J. C. (1991). Attitudes, motives, and demographic predictors of volunteer commitment and service duration.
Journal of social servise research ,14 (3) ,125-139.
Lincoln, Y.S.(1990).The making of a contractivist. In Guba,E.G.(Ed.).The Prardigm Dialog.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ipson,J.G.(1994).Ethical Issues in Ethnography.In Morse.J.M.
(Ed.).Critical issue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
Maslow, A.H.(1970).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2nd ed.).New York:Harper & Row.
Mishler,E.G.(1986).Research interviewing: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Neuman,W.L.(1997).Social research methods: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oraoches. Boston:Allyn and Bacon.
Patton,M.Q.(1990).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USA:SagePublications,Inc.
Powell, D.H(1983).Human adjustment-normal adaptation through the life cycle. 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Rokeach, M. (1973).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Sainsbury,E.E. (1994). Working with children in need :studies in complexity and challenge. London:Bristol & Pa.
Schlerermacher, F. D. E.(1985). General Hermeneutics. Grammatical and TechnicalInterpretation in Mueller-Vollmer K.(ed), The hermeneutics reader, texts of the German tradition from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present(pp.72-97).New York:Balckwell.
Spradley,J.P.(1979).The ethnographic interview.New York:Holt,
Rinehart & Winston.
Thomas,C.(1993).De-constructing concepts of care ,sociology.
27(4),649-669.
Weenolsen.P.(1986).Life and self meaning:The process of their cre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274913)
Yalom, I. D.(1980).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New York:Basic Book.
Yin, R. 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 (2nd ed.). Thousand Oaks : Sage Publication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