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方永泉譯(2006)。Freire,P原著。受壓迫者教育學。台北:巨流。
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2000)。質的研究方法。高雄市:麗文文化。
王千倖(1999)。科學教育新趨勢--應用網路建立培養科學創造力的學習環境。創造思考教學,9,25-35。
王文科(2003)。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編譯(2002)。質的教育研究—概念分析。台北:師大書苑。
王英明(1997)。運用創造思考與問題解決模式對科技教育的啟示。中學工藝教育。30(8),2-8。
王振德(1997)。創造力三面模式簡介—兼論創造力的本質與研究取向。資優教育季刊,64,1-5。王恭志(2002)。從團體動力談小學教師班級經營策略。研習資訊,19(5),88-96。王嘉陸(2003)。批判教育學的教學實踐:以社會科台灣開發史為例。國教輔導,42(4),28-33。
毛連塭(1998)。激發組織創造力,提昇國家競爭力。創造思考教育,8,1-5。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台北:心理。
田俊龍(2003)。國小學生同儕團體、性別身份行程與兩性互動探討。新竹師院初等教育學報,9,23-46。
朱則剛(1996)。建構主義知識論對教學與教學研究的意義。教育研究雙月刊,49,39-45。江新合、唐偉成(1999)。開發科學創造力的V-Map教學策略實證研究。科學教育月刊,7(4),367-392。
江雪齡(1995)。創造利於資優生的學習情境。資優教育,55,8-10。任純慧、陳學志、練竑初、卓淑玲(2004)。創造力測量的輔助工具:中文遠距聯想量表的發展。應用心理研究,21,195-217。邱旻昇(1998)。從期望地位的觀點探討學生在科學小組討論中互動的平等性。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邱琬茜(2004)。性別與國小自然教室中的教學互動。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呂金燮(1999)。台北市資優兒童鑑定方式的效度分析。資優教育季刊,73,10-19。呂金燮(2003)。創造力教學的本質和陷阱。資優教育季刊,86,1-9。呂金燮(2004)。給資優生一個展現實力的舞台—問題本位學習。資優教育季刊,92,1-11。何長珠(1999)。班級團體的動力性輔導。學生輔導,64,8-25。吳宗立(1997)。團體動力在班級輔導的應用。學生輔導月刊,51,112-117。吳宗立(1999)。創造思考的激發與教學。高市文教,48,48-52。
吳怡萍(1999)。台灣與美國小學資優鑑定方式之比較。比較教育,26,16-34。吳清山(2004)。教育行政。台北:心理。
吳武典(2004)。以人事智能為核心的多元智能課程對國中學生個人成長與適應行為的影響。資優教育研究,4(1),1-28。吳佩蒨(2004)。小團體領導的科學與藝術。諮商與輔導,224,2-8。吳昆壽(1998)。資優學生領導才能教育之探討。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6,1-14。吳靖國(2002)。教育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吳慧珠、李長燦(2003)。Vygotsky社會認知發展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張新仁(主編),學習與教學新趨勢(頁105-157)。台北:心理。
吳靜吉(1981)。拓弄思語文創造思考測驗乙式的簡介。台灣教育,367,17-21。
李乙明、李淑貞譯(2005)。創造力。台北:五南。
李文富(2003)。海德格的詮釋現象學其在教育學方法論的意涵。花蓮師院學報,16,189-108。李玉惠(2001)。從團體動力談學校行政領導的革新。學校行政雙月刊,11,51-65。李安悌(2004)。團隊成員的認定,領導型態,正義知覺對自我管理行為與創新行為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李坤崇(1998)。班級團體輔導。台北:五南。
李怡英(2003)。探討意見衝突在小組互動中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李郁文(1999)。團體動力學—群體動力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桂冠。
李彥斌(2001)。從科學活動過程技能中增進國小學童科學創造潛力。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李淑雅(2003)。探討國小學童自然科學習自我效能及其對小組教學中同儕互動的影響。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自然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李賢哲、李彥彬(2002)。以科學過程技能融入動手做工藝教材培養國小學童科學創造力。科學教育學刊,10(4),341-372。
宋鎮照(2000)。團體動力學。台北:五南。
余幸怡(2002)。團體發展極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諮商與輔導,194,12-15。余緹湄(2002)。資優學生領導才能之探討。屏師特殊教育,4,44-52。余鑑、上官百祥、葉宗青、王燕超等(2004)。透過生活科技課程培養國中生創造力之研究:STS策略。教育研究資訊,12(3),23-50。佘曉清(1998)。科學教育與性別差異的省思。兩性平等教育學刊,2,51-57。
杜正勝(2005)。教育部2005-2008教育施政主軸:創意臺灣、全球布局-培育各盡其才新國民。2005年5月29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ECRETARY/EDU8354001/931115edumain.doc
周志建(2002)。團體行為與團體動力之解析--以一個團體的觀察為例。諮商與輔導,194,22-24。周淑惠(2004)。建構取向之幼兒自然科學教學之歷程性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9,61-88。林人龍(1996)。中學生活科技教材發展的學習行為理論探討。中學教育,29(1),2-8。
林伯俊(2003)。國小「營養」STS教學模組之開發研究。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林和譯(1991)。渾沌—不測風雲的背後。台北:天下文化。
林芳如(2003)。幼兒領導者與其團體成員的互動—以幼稚園的兩個同儕團體為例。國立新竹師範教育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林幸台(1974)。創造性教學對才賦優異者創造力發展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6,321-382。
林幸台(1995)。資優學生需要特殊教育服務。資優教育季刊,56,1-3。
林幸台(1996)。資優學生鑑定與安置之檢討與改進芻議。資優教育季刊,60,2-7。
林思伶譯(2005)。領導與科學。台北:梅霖文化。
林益興(2002)。建構式領導成長團體動力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林崇熙(2000)。從兩種文化到「科技與社會」。通識教育,7(4),39-58。林寶山(1998)。教學論—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林懿偉(2005)。哇!飛起來的科學魔術。台北:方智。
花敬凱(2002)。資優學障生鑑定上的問題、方法與對策。資優教育季刊,85,1-10。洪文東(1997)。創造性思考與科學創造力的培養。國教天地,123,10-14。洪文東(2002)。創造型兒童之思考特性與科學創造力的關連性。屏東師院學報,16,355-394。洪文東(2003)。創造性問題解決化學單元教學活動設計與評估。科學教育學刊,11(4),407-430。洪素敏、楊德清(2003)。創意教學—「三角形」的創意活動。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32,41-54。洪振方(1998)。科學創造力之探討。高雄師大學報,9,289-302。洪榮昭、林雅玲、林展立(2002)。國中小創意教師教學策略與成效之研究。刊於創造力課程開發國技學數研討會手冊,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洪榮昭(2005)。遊戲的教育意義。國民教育。45(3),9-13。洪榮昭、曾愛晶(1999)。培養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之教學策略探討。台灣教育,584,47-56。
洪蘭(2004)。閱讀決定思想。教師天地,129,4-7。胡幼慧 (2002)。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志強(2004)。在國小自然科實施同儕互評之協同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柯志祥(2002)。電子式腦力激盪在設計創意思考上的應用。商業設計學報,6,193-202。柯志恩(2004)。後設認知導向之創造思考模式在教學上之應用。課程與教學,7(1),15-30。柯靜宜(2002)。統整教學模組下之小組互動及知識共同建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柯靜宜、張文華、郭重吉(2004)。統整教學模組下之小組互動及知識共同建構。科學教育學刊,12(1),1-26。袁長瑞(2003)。思考與創意思考。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
秦夢群(2001)。教育行政—理論部分(二版五刷)。台北:五南。
夏林清等譯(2004)。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遠流。
郭有遹(1999)。創造性的問題解決法。台北:心理。
郭有遹(2001)。創造心理學。台北:正中書局。
郭怡今(2004)。應用專題導向學習來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學習成效—以水動力火箭和火藥式火箭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郭燕黛(2004)。團體歷程。諮商與輔導,224,17-20。郭靜姿(1995)。資優生鑑定效度研究的省思—再談測驗在資優鑑定的運用。資優教育季刊,56,4-12。許雅嵐(2002)。國中班級同儕團體互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論文,未出版,高雄。陳一隆(2003)。在看不見的現在中回嘴:清晰多重失落的預備教師處境。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陳志平、方文熙(2004)。資優生的人事智能。資優教育季刊,91,22-28。陳延興(2000)。國小教師教學倫理之個案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陳忠照(2003)。科學遊戲創意教學。台北:心理。
陳木金(1996)。混沌現象(Chaos)對學校行政的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9 ,69-75。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書苑。
陳政智(2001)。渾沌理論對社會工作的啟示。社區發展季刊,94,384-392。陳惠芬(2000)。「科學趣味競賽」引入國小教學活動成效研究—以水火箭之學習環模組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陳逸芬(2002)。非同步討論中帶領者領導風格與互動技巧對於小組團體歷程影響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陳億貞譯(2003)。普通心理學。台北:雙葉書廊。
陳淑敏(2002)。社會建構取向的幼稚園自然科學教育。屏東師院學報,16,65-98。陳龍安(1995)。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願景。台北市。
教育部(2001)。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創造力教育白皮書。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4)。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莊文祺(2001)。傅科權力理論對教育行政的啟示。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張玉山(1996)。科技教育的創造力發展功能。中學工藝教育,29(10),7-12。
張玉山(2000)。科技創造力教學模式在勞作課程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33(12),20-28。張玉山(2002 a)。技術創造力教學模式的應用—創意陀螺的教學實例引介。生活科技教育,35(12),25-31。張玉山(2002 b)。創造性的科技教學活動設計。生活科技教育,35(2),24-32。張玉成(1989)。如何有效實施創造思考教學。創造思考教育,1,17-28。張玉成(1994)。開發腦中金礦的教學策略。台北:心理。
張玉成(1998)。思考技巧與教學。台北:心理。
張玉佩(2002)。創造力可以教嗎﹖--談影響創造力發展的相關因素。資優教育,84,22-30。張玉燕(2002)。批判性思考教學探討。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刊,12,211-246。
張世慧(2003)。創造力—理論、技法與培育。台北:張世慧。
張春興(1993)。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秋政(2002)。華人學生創造力缺乏之問題與解決之道。應用心理研究,15,78-87。張惠雯(1999)。在生活科技教育中實施創造思考教學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26,74-81。張國松(2001)。國民小學班級團體動力與班級士氣之關係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張舜德(1999)。創造力提升方法之研究。企業管理學報,44,95-129。張瑞村(1997)。如何啟發學生創造力。職教園地,18,34-37。
張德銳(1993)。情境領導理論及其在國小班級領導之應用。新竹師院學報,7,1-15。張麗鳳(2002)。團體結束階段的動力與領導者的介入策略。諮商與輔導,196,32-36。曹志隆(2004)。以科學創意遊戲教學訓練方案激發國小資優班學生創造力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曹俊漢(2002)。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我國行政機制的挑戰。國家政策論壇,2(2)。2006年5月13日取自http://www.npf.org.tw/monthly/00202/theme-089.htm。程樹德、傅大為、王道環、錢永詳譯(2005)。科學革命的結構。台北:遠流。
曾瑞譙(2003)。推行閱讀運動啟發學生的創造力。台灣教育,621,50-55。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科學教育中心編印(2003)。兒童科學創意活動教師指導手冊。台中: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游麗卿(1999)。教室溝通活動的實施:老師如何運用小組成員的互動培養學生溝通智能。班級經營,4(3),10-21。曾玟姝、張詠菁、陳惠梅(2005a)。天旋地轉網。2006年5月10日,取自http://teach.mlc.edu.tw/~a034/new_page_1.htm。
曾玟姝、張詠菁、陳惠梅(2005b)。衝出封鎖線課程設計。2005年5月10日,取自http://teach.mlc.edu.tw/~cc017/first.htm。
黃文慧(2002)。雙重特殊學生(2E)的研究沿流、特質與鑑定之啟示。資優教育季刊,83,10-20。黃光國(2002)。科學哲學與創造力。台北新店:立緒文化。
黃光國(2003)。社會科學的理路。台北,心理。
黃光雄等譯(2002)。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濤石。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台北:五南。
黃信源(2004)。利用合作小組學習實施班級經營。彰化縣九年一貫課程電子報,54。2006年5月10日,取自http://enews.sjses.chc.edu.tw/93Webs/data/study1027.doc。
黃信源(2005)。智力理論在資賦優異兒童鑑定的實踐和分析—以彰化縣和台北市為例。彰化縣九年一貫課程電子報,69。2006年5月10日,取自http://enews.sjses.chc.edu.tw/94Webs/data/study0216.doc。
黃俊儒(2000)。從社會互動與認知投入的觀點探討理化實驗課中學習機會之分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黃俊儒(2003)。傅柯「權力/知識/主體性」與多重課程論述。教育研究月刊,113,91-109。黃嘉雄(1993)。新的權力分配與社會控制原則--論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社會深層意義。教師天地,116,4-11。黃鴻博、成映鴻編(2003)。兒童科學創意活動教師指導手冊。台中師範學院科學教育中心編印。
黃鴻博、郭重吉(1999)。STS教育理論的接納與實踐—一個國小教師的個案研究。科學教育學刊,7(1),1-15。曾瑞譙(2003)。推行閱讀運動啟發學生的創造力。台灣教育,621,50-55。
溫明麗(1997)。批判性思考教學。教育研究月刊,55,49-54。溫明麗(2002)。皮亞傑與批判性思考教學。台北:洪業文化。
溫昇樺(2003)。學校組織的特色—由渾沌理論談在學校行政上之應用與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25,43-52。楊大春(1995)。傅科—Michel-Foucault。台北:生智。
楊文金(1998)。「同儕科學家意象」對訊息合理性判斷的影響分析。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3(1),1-17。
楊文金(1999)。「期望地位」對同儕互動的影響分析。科學教育學刊,7(3),217-232。楊文金(2000)。同儕友伴關係對六年級學生科學問題組對討論的影響分析。科學教育學刊,8(2),123-140。楊坤原(2001)。創造力的意義及其影響因素簡介。科學教育月刊,239,3-12。楊忠樵(2001)。以「製作科學玩具」輔助國小兒童自然科學習之研究--以電磁單元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甄曉蘭、曾志華(2002)。建構教學理念的興起與應用。載於詹志禹(主編),建構論:理論基礎與教育應用(頁116-146)。台北市:正中書局。
葉佳承(2003)。從熱認知觀點探討科學學習小組在權力場之互動與學習。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葉連祺(1995)。社會圖之探析。中華輔導學報,3,58-91。葉連祺(1996)。建構一種以互選關係為基礎的靶狀圖。國教學報,8,73-97。葉連祺(1998)。渾沌理論對國小教師課程設計之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25,36-42。葉連祺(2004)。鳥瞰教育領導理念之叢林—教育領導理念之初步綜觀。教育研究,124,96-108。葉蓉樺(2000)。國小高年級自然科學習小組之結構及其互動模式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劉北成譯(1999)。權力的剖析。台北市:時報文化。
蒲怡靜(2003)。電子腦力激盪術於設計創意值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彰化縣政府(2005)。彰化縣資賦優異教育方案實施要點。2005年4月30日取自http://www.boe.chc.edu.tw/boepage/特教課資料夾/特殊教育資料/特教表單下載/法規要點/彰化縣資賦優異教育方案實施要點.doc
潘正德(1999)。團體動力學。台北市:心理。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劉世南、郭誌光(2001a)。創造力與智慧的關係。資優教育季刊,80,16-21。劉世南、郭誌光(2001b)。創造力的概念與定義。資優教育季刊,81,1-7。劉世南、郭誌光(2002)。創造力理論的發展:一個心理構念演進的省思。資優教育季刊,85,20-30。劉純興(1998)。小組討論的類比學習對物理概念轉變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鄭玲諭(2003)。團體動力的探究—團體歷程的運作。諮商與輔導,210,39-43。
鄭宜真(2002)。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男女有別?。國教輔導,43(2),32-34。鄭鼎耀(1996)。團體互動中兒童領導行為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蔡文標(2000)。資優學生領導才能課程與教學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8(3),91-113。蔡文憲(2003)。前談渾沌理論在學校經營管理上的應用—以塭子國小為例。國教天地,152,84-91。蔡汝青(2003)。開啟教育工作者對話之門—觀看教育渾沌的三部曲。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蔡東鐘(1993)。創造性思考策略及其在技學教學上的運用。中學工藝教育學刊,26(9),10-19。
蔡采秀譯(1998)。傅科。台北:巨流。
蔡麗玲(2003)。科學學習與科學知識是中立的嗎。兩性平等教育月刊,23,91-97。
蔣佳玲(1999)。從權力的觀點探討學生小組互動中科學知識的建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蔣佳玲、郭重吉(2000)。學生小組互動中的應得權及其對科學學習的影響。科學教育(彰師),10,31-45。歐姿妤、梁偉明、黃貞觀(2003)。談科學教育的批判性思考之教學與應用。師說,178,27-31。錢俊譯(2005)。傅科—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台北:桂冠。
盧台華(1996)。特定族群資優教育。資優教育季刊,60,8-17。謝文全(2003)。教育行政學。台北:高等教育。
謝臥龍、駱慧文、吳雅玲(1999)。從性別平等的教育觀點來探討高雄地區國小課堂中師生互動的關係。教育研究資訊,7(1),pp.57-80。謝麗紅(2002)團體發展歷程之分析研究----以結構與非結構成長團體為例。教育與心理研究,25,195-214。顏瓊芬、黃世傑(2003)。學生在開放式科學探究過程中互動模式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1(2),141-169。羅瑞銓(2003)。組長領導風格及組員人格特質對於線上學習成效之影響。靜宜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羅虞村(1986)。領導理論研究。台北:文景。
蘇怡芬(1996)。團體動力學及其在班級教學上之應用。高市文教,57,53-56。饒見維(2005)。創造思考訓練—創造思考的心理策略與技巧。台北:五南。
二、西文部分:
Appleton, K.(1997). Analysis and description of students’learning during science classes using a constructivist-based mode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34(3),303-318.
Arieti, S. (1976). Creativity: the magic synthesis .New York : Basic Books
Atwater, M. M.(1996). Social constructivism:Infusion into multicultural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 Agenda.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33(8),821-837.
Baker, L. L., & Wahlers, K. J., & Watson, K.W.(2001). Group in Process:An Introduction to Small Group Communication(6th ed).Boston:Allyn and Bacon.
Baron, R.S., & Kerr, N. L.(2003). Group process,group decision,group action(2th ed).Philadelphia:Open university press.
Carr, W. & Kemmis, S.(1986). Becoming Critical: Education, Knowledge and Action Research. London: Falmer.
Colangelo, N., & Davis, G. A.(1999). Handbook of Gifted Education(2nd Ed).Need ham Heights,MA:Allyn and Bacon.
Corey, G. (2000).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oup counseling.(5th ed).Wadsworth:The cooper company.
Csikszentmihalyi, M. & Wolfe, R. (2000). New conceptions and research approach to creativity: implications of a systems perspective for creativity in education. In Heller, K. A. & Monk, F. J. & Sternberg, R. J. & Subotnik, R. F. (Eds.) (2000).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 (pp.81-93). New York: Elsevier.
Davis,G. A. & Rimm, S. B. (1988). Education of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Boston: Allyn and Bacom.
Haefner, L. A.(2004). Learning by doing?Prospective elementary teachers’ developing understandings of scientific inquiry and sciecce teaching and learn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26(13), 1653-1674.
Gallagher, J. J(2002). Gifted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Gifte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16,pp100-109.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1994).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ve, competitive,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4th ed).Boston:Allyn and Bacon.
Jone, M. G., & Rua, M. J., & Carter, G.(1998). Science Teachers’ Conceptual Growth within Vygotsky’s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35(9),pp.967-985.
Kieff, J. E., & Casbergue, R. M.(2000). Playful Learning and Teaching—Integrating Play into Preschool and Primary Programs.Boston:Allyn & Bacon.
Lumsden , G. & Lumsden , D.(2000). Communicating in Group and Teams:sharing leadership. (3th ed). Boston:Wadsworth.
Lussier, R. N., & Achua, C. F.(2001). Leadership—Theory.Application.Skill Development.Wise: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Luwrie, T.(1998). Developing metacognitive thinking in young children:a case study.Gifte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13(1),23-27.
Martin, R., Sexton, C., Wanger, K.,& Gerlovich,J.(1998).Science for all Childern:Methods for Constructing Understanding.Boston: Allyn and Bacon.
Nye, B. A., Hedges,L.V., & Konstantopoulos, S.(2000). Do the disadvantaged benefif more form small classes?Evidence form the Tennessee class size experiment.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109(1),1-25.
Parnes,S.J. (1967). Creative Behavior Guideboo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College in Buffalo,Charles Scribner’s Sons.
Paulus, P. B., & Nijstad, B. A.(2003). Group Creativity: Innovation Through Collabor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ichmond, G.,& Striley, J.(1996). Making Meaning in Classrooms:Social Processes in Small-Group Discourse and Scientific Knowledge Building.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33(8),839-858.
Saxon, J. A., Treffinger, D. J., Young, G. C., & Wittig, C. V. (2003). Camp Invention:A Creative,Inquiry-based summer enrichment program for elementary students.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37(1),64-74.
Schmuch, R. A., & Schmuch, P .A.(1992). Group Processes in the Classroom. (6th ed).Wm.C.BrownPublisher.
Schmuch, R. A., & Schmuch, P. A.(2001). Group Processes in the Classroom. (8th ed).Boston:Wm.C.BrownPublisher.
Shirley , Kokot..(1999).Discovery learning:founding a school for gifted children. Gifted education interational.15,269-282.
Sterberg, R. J.(2000).The Theory of Successful intelligence.Gifted Educational International,15,pp.4-21.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I. (1995). Defying the crowd: Cultivating creativity in a culture of conformity. New York: Free Press.
Suzuki, L. A., Meller, P. J., & Ponterotto, J. G.(1996). Handbook of multicultural assessment.California:Jossey-bass Inc.
Tassel-Baska, J, V. (2001).The talent development process: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don`t know.Gifte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16,20-28.
Tobin, K., Kahie, J. B., & Fraser, B. J. (1990 ) . Conclusion:Barriers to higher-level cognitive learning in science. In K. Tobin, J. B. Kahle & B. J. Fraser ( Eds.) , Windows into science classrooms. Bristol, PA:The Falmer Press.
Van Tassel-Baska, J. (1993). Theory and research on curriulum development for the gifted. In K. A. Heller, F. J. Monks, & A. H. Passow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pp. 365-386). NY: Perga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