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47.15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5 08:2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鍾一哲
研究生(外文):I-che Chung
論文名稱:小組成就異質程度對學生科學學習行為的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Effects of Group Achievement Heterogeneity on Pupils’ Learning Behavior in Science
指導教授:蔣佳玲蔣佳玲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a-Ling Chi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普通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2
中文關鍵詞:學業成就小組科學學習行為異質分組
外文關鍵詞:achievementlearning behaviorgroup heterogenei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
  • 點閱點閱:49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生科學學習行為在不同小組異質程度的狀況下,是否有所不同。研究對象為南部地區一所國小四年級二個班級共卅六位學生,研究的進行為期一個半學期,並於不同時期移出小組內高成就╱低成就學生。本研究透過教室觀察與個別晤談的方式,採用「小組科學學習檢核表」進行觀察登錄,在經過量化與質化分析後,提出以下幾項結果:
一、從高異質小組移出一名低成就組員後,留在原小組內的高成就學生依然是小組的領導者,且其科學學習行為得分有明顯的提升(p < .001)。中/低成就學生都更專注於小組活動且其科學學習行為得分有明顯的提升(p < .001, p < .01),在移出一名低成就組員後的中異質小組內,全體組員的科學學習行為得分也有明顯的提升(p < .001)。
二、從高異質小組移出一名高成就組員後,留在原小組內的高成就學生轉而與中成就學生互動,且其科學學習行為並無顯著改變(p > .05)。中/低成就學生的科學學習行為得分均沒有顯著改變(p > .05),而低成就學生依然常與低成就的學生為伍。在移出一名低成就組員後的中異質小組內,全體組員的科學學習行為得分也無明顯的差異(p > .05)。
三、低成就學生在低異質組內的科學學習行為得分比在中異質組內來得高,達顯著差異(p < .01),但因低成就學生在低異質組內全體組員對討論活動投入較少,所以整體科學學習行為得分比同時期中異質小組的整組得分來得低(p < .01)。
四、高成就學生在低異質組內的科學學習行為得分與在中異質組內並無差異(p > .05),但高成就學生在低異質組內整體的科學學習行為得分比同時期中異質小組的整組得分來得高(p < .001)。

最後,針對上述研究發現,本研究提出相關討論與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pupils’ learning behavior in various heterogeneity groups. Thirty six pupils of the 4th grade in two classe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and the study lasted for 8 months. In this study, a student with high/low academic achievement was moved from his/her group. With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classroom observation, individual interviews and the use of observation checklist, named: “the Checklist of Groupworks in Science Learning, CGSL”,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After moving a student with low ability from a highly heterogeneous group, the students with high ability staying in the previous groups were still the leaders whose scores of CGSL were significantly raised as a consequence (p < .001). The mid- and the low–ability students engaged themselves more in group activities, and their scores of CGSL were also raised significantly (p < .001, p < .01). In addition, for the group after moving one student with low ability, pupils’ scores of CGSL were raised significantly as well (p < .001).
2. After moving a student with high ability from a highly heterogeneous group, the pupils with high ability staying in the previous groups became to interact with mid-ability pupils and their learning behavior was similar to before (p > .05). The mid- and the low-ability students’ learning behavior was also as usual (p > .05). For the group after moving one student with high ability, pupils’ scores of CGSL were not affected significantly (p > .05).
3. The low-ability pupils’ scores of CGSL in the homogeneou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mid-heterogeneous groups (p < .01). The students with low ability in the homogeneous group discussed less, so their scores of CGSL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mid-heterogeneous groups (p < .01).
4. The high-ability pupils’ scores of CGSL in the homogeneous groups were not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mid-heterogeneous groups (p > .05), but the scores of CGSL of high-ability students in homogeneou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mid-heterogeneous groups (p < .001).
Finally,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further avenues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were discussed and suggested.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目 次 ……………………………………………………………… iii
表 次 ……………………………………………………………… iv
圖 次 ……………………………………………………………… v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小組學習活動中的同儕互動……………………………… 7
第二節 小組合作學習……………………………………………… 12
第三節 異質分組的標準及相關研究……………………………… 20
第参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對象的選取…………………………………………… 25
第二節 研究流程…………………………………………………… 26
第三節 研究工具選取的考量……………………………………… 29
第四節 任課教師的背景…………………………………………… 30
第五節 研究者的角色……………………………………………… 31
第六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32
第七節 研究限制…………………………………………………… 34
第肆章 研究結果…………………………………………………… 37
第一節 小組成就異質程度對高成就學生學習行為的影響……… 37
第二節 小組成就異質程度對中成就學生學習行為的影響……… 57
第三節 小組成就異質程度對低成就學生學習行為的影響……… 68
第四節 小組成就異質程度對小組學生學習行為的影響………… 82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93
第一節 結論………………………………………………………… 93
第二節 建議………………………………………………………… 97


參考文獻 ……………………………………………………………… 99
中文部份 ……………………………………………………………… 99
英文部分 ……………………………………………………………… 101
中文部份
王千倖(1997)。讓合作學習增進班級的向心力。國民教育,38(1),49-53。
王春龍(1998)。合作學習對電機控制模擬互動式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之學習成效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7-2511-S-018-023)。
王金國(2000)。簡介小組討論教學法。教育研究,8,137-147。
李詠吟(1994)。合作學習的技術層面。教育研究所集刊,35,153-168。
李雯婷(1997)。國二數學科合作中配對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在學習成效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常貴(1998)。組織行為。台北:華泰。
李嘉祥(1999)。合作學習對國中學生生物學習動機之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怡英(2002)。探討意見衝突在小組互動中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佘曉清(1998)。科學教育與性別差異的省思。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51-57。
沈文蓓(1997)。小學高年級學生小組討論之歷程分析。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堯文(2005)。國小高年級學生科學學習行為、對科學的態度與學習成就之關係。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立勳(1992)。從團體表現的理論探討班級分組教學的效果。嘉義師院學報,6,129-156。
周立勳(1994)。國小分班分組教學現況調查。教師之友,35(1),56-61。
邱旻昇(1999)。從期望地位的觀點探討學生在科學小組討論中互動的平等性。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琬茜(2004)。性別與國小自然教室中的教學互動。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振春(1987)。團體動力的來源(上)。諮商與輔導,22,31-36。
林達森(2001)。合作學習與認知風格對科學學習之效應。教育學刊,17,255-279。
林佩曇(2002)。國小三年級自然科分組情境下小組學習歷程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惠瑩(2004)。國小學生在不同科學學科中小組同儕互動之比較。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韋金龍、陳玉美(1994)。突破常態編班教學困境之途徑:合作學習。教育研究雙月刊,35,59-65。
郝靜明(1996)。合作學習中小組性質之研究—以錨式情境教學法教材為例。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教學科技組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新逸(1998)。情境教學中異質小組合作學習之實證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6(1),30-52。
許志逸(1999)。淺談合作學習。建構與教學,14,9。
陳淑絹(1997)。「指導——合作學習」策略應用於國小閱讀教學之理論探討。臺中師院學報,11,65-111。
陳素貞(1994)。電腦合作與個別學習對概念學習效果及社交、互動之影響。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3-0111-S-153-004-CL)。
葉蓉樺(2000)。國小高年級自然科學習小組組織之結構及其互動模式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黃俊儒(2000)。從社會互動與認知投入的觀點探討理化實驗課中學習機會之分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台北市:五南。
黃建瑜(1998)。國中理化教師試行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宏珩(1998)。行動研究:以高中化學教學試行合作學習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文金(2000)。同儕友伴關係對六年級學生科學問題組對討論的影響分析。科學教育學刊,8(2),123-140。
劉 香(2003)。探討不同學習風格的國小中年級學童過程技能表現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熊召弟等譯(2002)(J.J.Mintzes,J.H.Wandersee & J.D.Novak 著)。促進理解之科學教學-人本建購取向觀點。台北:心理。
蔣佳玲(1999)。從權力的觀點探討學生在小組互動中科學知識的建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蔣佳玲(2002)。學生小組互動檢核表之發展(一):國小學生對小組職務與小組工作核心性知覺之研究。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90-2511-S-024-009)。
蔣佳玲(2004)。學生小組互動工作核心性檢核表之效化與小組互動分析。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91-2511-S-024-001)。
駱芳美(1983)。團體人數多寡對團體互動的影響之討論。輔導月刊,19(2),14-21。
駱芳美(1984)。從凝聚力的詮釋談凝聚力在團體動力中的角色。輔導月刊,20(2),1-9。
盧富美(1992)。談合作學習及其教學流程。教師之友,33(4),3-8。
蕭月穗(2000)。國小教室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國教之聲,33(4),14-21。


英文部份
Ben-Ari, R. & Keden-Friedrich, P.(2000). Restructuring heterogeneous classes for cognitive development : Social interactive perspective. Instructional Science, 28, 153-167.
Hertz-Lazarowitz, R.(1992). Understanding interactive behaviors: Looking at six mirrors of the classroom. In R. Hertz-Lazarowitz, & N. Miller( Eds.) , Interaction in Cooperative Groups.: Theoretical Anatomy of Group Learning( pp. 71-101) , Cambride Univerity Press.
Hacker, R. G.(1993).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an Organization Change from Streamed to Mixed-Ability Classes upon Science Classroom Instruc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30(3), 223-231.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1990).Cooperative Learning:Theory and Research.(pp.23-37).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Jones, M. g. & Carter, G. (1994). Verbal and nonverbal behavior of ability-grouped dyad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1(6), 603-619.
Nancy, B. K.(1993). Logo and Transfer of Geometry Knowledge :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Student Ability Groping.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3(7), 360-368.
Roth, W-M (1995) . Authentic School Science. Boston :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Scott, B. W.(1995). Effects of Cooperative Incentive and Heterogeneous
Arrangement on Achievement and Interac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s in College Life Science Cours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32(3), 291-29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駱芳美(1984)。從凝聚力的詮釋談凝聚力在團體動力中的角色。輔導月刊,20(2),1-9。
2. 盧富美(1992)。談合作學習及其教學流程。教師之友,33(4),3-8。
3. 駱芳美(1983)。團體人數多寡對團體互動的影響之討論。輔導月刊,19(2),14-21。
4. 許麗芳 〈性別與書寫之錯置與超越--以「女才子書」與「再生緣」作者自序為中心之分析〉,台北:《國文學誌》第5期,2001年12月。
5. 許麗芳 〈試論「再生緣」之書寫特徵與相關意涵〉,《中山人文學報》第5期,1997年1月。
6. 楊文金(2000)。同儕友伴關係對六年級學生科學問題組對討論的影響分析。科學教育學刊,8(2),123-140。
7. 許志逸(1999)。淺談合作學習。建構與教學,14,9。
8. 陳哲三 〈清代革命書刊中有關女權運動的記述〉,台北:《近代中國》第15期,1980。
9. 陳俊啟 〈重估梁啟超小說觀及其在小說史上的意義〉,《漢學研究》20卷1期,2002年6月,頁309-338。
10. 左景清 〈清代女作家和韻文小說〉,《自由談》第29卷第3期,頁16-18,1978年3月。
11. 許麗芳 〈女性於書寫中之自我定位與詮釋─以陳端生之「再生緣」序文為例〉,《大陸雜誌》104卷4期,2002年4月。
12. 徐新逸(1998)。情境教學中異質小組合作學習之實證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6(1),30-52。
13. 韋金龍、陳玉美(1994)。突破常態編班教學困境之途徑:合作學習。教育研究雙月刊,35,59-65。
14. 林達森(2001)。合作學習與認知風格對科學學習之效應。教育學刊,17,255-279。
15. 林振春(1987)。團體動力的來源(上)。諮商與輔導,22,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