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本
王瑞賢(民91)。結構主義、符碼理論與柏恩斯坦。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2(1),25-55。
卯靜儒(民93)。從新馬克斯主義到後結構主義—課程社會學研究的再概念化。教育研究集刊,50(1),119-142。李咏吟(民76)。認知/行為的學習策略對國中生學業成績的影響。輔導學報,10,299-320。李咏吟.張德榮.陳慶福.林本喬.韓楷檉(民82)。國中生學習與讀書策略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58-71。李仁豪(民94)。以結構方成模式探討並驗證成就目標與學習行為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28(3),551-580。吳秋鋒(民90)。在父母的教育程度、職業與教養信念及參與子女學習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汪履維(民70)。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價值觀念及其對學校疏離傾向的關係。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吳耀明(民93)。家庭場域對兒童學習成效之影響。師友,439,31-34。
吳靜吉、程炳林(民80)。國民中小學學生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績之相關研究。政大學報,66,122-149。
邱上真(民80)。學習策略教學的理論與實際。特殊教育與健康學報,1,1-49。
邱天助(民91)。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
林義男(民61)。我國國中學生智能分配與學業成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義男(民82)。國中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及其學業成就關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報.16. 157-212。林義男.王文科(民87)。教育社會學。台北:五南。
林清江(民70)。教育社會學新論。台北:五南。
林生傳(民89)。教育社會學。台北:巨流。
林湘慧(民91)。家庭社會空間與學童習性關聯性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周新富(民87)。國中生家庭背景、家庭文化資源、學校經驗與學習結果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洪寶蓮(民81)。學習策略之探討與應用。諮商與輔導,81,19-21。洪明財(民78)。學習策略影響學業成就之探討。特教園丁,5(1),25-29。范信賢(民84)。文化霸權的運作機制:對國小教師學校生活世界的探討。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姜添輝(民86)。反思批判教學對社會科教師在理論與實務的啟發性。花蓮師院主辦之八十六學年度教育學術研討會。
姜添輝(民91)。資本社會中的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批判教育社會學的分析。台北:高等教育。
胡幼慧、姚美華(民85)。一些質性方法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138-158。台北:巨流。
高宣揚(民80)。論布爾迪厄的「生存心態」概念。思與言,29(3):21-76。高宣揚(民91)。布爾迪厄。台北:生智。
高博銓(民90)。再製理論與課程。課程與教學季刊,4(2),131-146。高敬文(民91)。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陳小娥.蘇建文(民66)。父母教養行為與少年生活適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10, 91-106。陳李綢(民77)。學習策略的研究與教學。資優教育季刊,29,15-24。陳李綢(民84)。有效學習策略的研究與應用。學生輔導,38。陳奎憙(民69)。教育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陳奎憙(民79)。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奎憙.高強華.張鐸嚴 編著(民84)。教育社會學。出版地:國立空中大學。
陳伯璋(民74)。潛在課程研究。台北:五南。
陳伯璋(民77)。意識型態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陳江水(民91)。國中學生家庭環境.人格特質.社會技巧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陳志強(民92)。文化再製過程中教師教育信念的成因與影響之分析。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建州(民90)。重探學校教育功能-家庭背景因素影響力變化之研究。嘉義:私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陳麗如(民92)。國民小學學生家庭背景、家庭資源與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麗如(民94)。父母對子女學習的影響-家庭資源之探討。教育與社會研究,9,121-152。郭生玉(民74)。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
許美瑞(民65)。次級文化影響因素與兒童教養態度之關係。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許嘉猷(民75)。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台北:三民書局。
許宏儒(民93)。Bourdieu的「文化資本」概念及對教育機會均等的解釋。教育研究資訊,12(3),75-102。許誌庭(民89)。國小教師對「文化再製」現象的知覺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許誌庭(民91)課程內容「階級意識型態」研究架構與可能主題之探討。南師初等教育學報,15,頁361-389。
張新仁(民78)。學習策略訓練之初探。教育文粹,18,86-94。張春興(民77)。知之歷程與教知歷程:認知心理學的發展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21,17-38頁。張建成(民88)。課程規劃與社會正義。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高雄:文麗。
張建成(民91)。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學富。
張鐸嚴(民83)。功績主義教育選擇之評析。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張翠倫(民91)。國小學生社會領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章英華(民86)都市化、階層化與生活型態。載於九0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上)。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籌備處專書第一號。
曾枝盛(民79)。阿爾杜塞。台北:遠流。
黃政傑(民82)社會變遷、意識型態與學校課程。載於中國教育學會.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中心主編:文化變遷與教育發展。
黃淑君(民89)。社會階級與青少年性別世界之建構--以台北都會區兩所國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楊文燦.曾予良(民88)。工作型態予遊憩偏好之關係--以台中市居民為例。台灣土地金融季刊 ,36(4),139-155。
楊瑩(民77)。台灣地區教育擴展過程中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受教機會差異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楊深坑(民77)意識型態批判與教育學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第三十輯。
厲以賢.白傑瑞.李錦旭編(民81)。西方教育社會學文選:不平等的教育與社會分工的再製。臺北:五南。
歐用生(民78)。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民88)。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復文。
蔡淑芬(民84)。學習策略及其評量。教師之友,36(2),7-11。潘淑滿(民92)。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戴麗芬(民79)。父母社經地位.管教方式對子女工作價值觀念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譚光鼎(民87)。社會與文化再製理論之評析。教育研究集刊,40,23-50。蘇建文(民65)。國中高、低成就的學生心目中父母教養態度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5,21-32。蘇峰山(民91)。符碼與習性:伯恩斯坦與布爾迪厄論文化與權力。教育社會學通訊,42, 3-12。嚴曉玲(民91)。社會階級與家長教育選擇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二、中譯本
Antonio Gramsci(2000)。獄中札記。(曹雷雨、姜麗、張跣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社。
Basil Bernstein (民81)。社會階級.語言與社會化。(史靜寰、熊志勇譯)。載於厲以賢(主編):西方教育社會學文選,453-469。臺北:五南。
Bowles and Gintis(1989)。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教育改革與經濟生活的矛盾。(李錦旭譯)。台北:桂冠。
Chris Jenks(民87)。文化(王淑燕、陳光達、俞智敏譯)。台北市:巨流。
James Joll(1994)。葛蘭西。(石智青校閱)。台北:桂冠。
Michael Argyle(民86)。社會階級心理學。(陸洛譯)台北:巨流。
Olive Banks (民67)。教育社會學。(林清江譯)。復文書局。
Pierre Bourdieu(1992)文化再製與社會再製。(張輔軍譯)。載於厲以賢(主編):西方教育社會學文選,424-452。台北:五南。
Samuel Bowles(1992)不平等的教育與社會分工的再製。(王曉明譯)。載於厲以賢(主編):西方教育社會學文選,197-217。台北:五南。
三、西文本
Althusser , L. (1972).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In B. R. Cosin (ed.). Education: Structure and Society. Harmondsowrth: Penguin Books. pp.242-280.Apple,M. (1982).Education and Power.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Bourdieu, P. (1977).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Bourdieu, P. and Passeron, C. (1977). Reproduct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London:Sage.Bourdieu, P.(1990). Photography : A Middle-brow Art. California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2000).Pascalian Meditations.Cambridge:Polity.Clarke,J., Hall, S., Jefferson, T. and Roberts B.(1981). Subculture, Cultures and Class. In T. Bennett, G. Martin, C.Mercer and J. Woollacott(eds.).Culture, Ideology and Social Process. London:Batsford Academic and Educational Ltd.DiMaggio,P.& Mohr,J.(1985) Cultural capital,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marital sele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0,1231-1261. Gramsci, A.(1971).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of Antonio Gramsci. N . Y.: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Gintis, H.(1973)Harvard Institute For Econpmic Research,328(October).TheNature of the labor change and the theory of capitalist production.Kohn, M. L(1969) Class and Conformity: A Study in Values, The Dorsey Press.
Posner,G.J(1992). Analyzing the curriculum. N.Y : Mcgraw-Hill.
Young,M. F. D.(1971). 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Curricula as Socially Organized Knowledge. In M.F.D. Young(ed.).Knowledge and Control. London : Collier Macmi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