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49.7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4 05:5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石昇瓚
研究生(外文):Cheng-tzan Shih
論文名稱:《法言》聖人思想分析比較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Comparative Research on Sage Idea of “Fa Yan”
指導教授:陳一峯
指導教授(外文):I-feng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普通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3
中文關鍵詞:論語法言聖人揚雄
外文關鍵詞:Fa YanYang XiongConfucian AnalectsSag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49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是以「聖人思想」為核心來展開《法言》中的思想體系。首先藉由「聖人思想」及「君子觀」架構出本文的核心思想;其次透過核心思想進一步引申彰顯於外的「德行」。除了以由核心而外化的思想體系架構來探討外,本研究亦從「君子與小人」之別的概念來重新審視《法言》所呈現的聖人之學;最後則是以「人皆可以為聖人」來肯定人皆有成聖之可能。
成聖活動亦有其「客觀的實踐與開展」,於此面向中,除了針對《法言》的「教育思想」與「政治思想」予以陳述外,並將探究這些思想與聖人之學彼此間的關係。揚雄著書的目的除了徵聖與宗經之外,另一個動機在於糾正《史記》知人論事上的謬誤,是以本研究除了略述揚雄對於所處時代的批判外,亦會整理並比較《法言》與《史記》於「人物品評」與「史觀」上的異同。
分析了《法言》之後,本研究將焦點放在《論語》。但為了與《法言》相比較,本研究對於《論語》的陳述採取與《法言》相同的架構方式;首先針對君子思想進行分析,亦即將「仁」予以闡明;從而將「禮樂」、「論士」等概念予以鋪陳;在德行方面,則是透過君子的「行誼」、「處世」加以呈現;在客觀層面的言說上,則藉由「教育理念」、「理想政治探究」來說明。
最後,本研究由「外部比較」以及「思想分析」兩方面著手,將《法言》與《論語》予以通盤的分析比較。外部比較方面,除了略述「名義」與「各篇標目」之外,在「編纂者、編纂過程」和「版本、注疏」上,對於二書亦會加以考證;思想分析上則是依照本研究由內而外的鋪陳方式,從思想核心到客觀層面進行比較,以釐清二書彼此之間的傳承與異同。
透過本研究能夠發現,揚雄以發揚聖人之道作為著《法言》動機,期能對紛亂的時局有所撥正;此書雖呈現其核心思想,然此思想又與欲模仿的《論語》有著一段差距。而《法言》與《論語》的和而不同之處不僅展現出漢儒和而不同的精神,也顯示了揚雄的貼近時代,縱使這些創見多有不周全之處,然作為批判時弊的先驅者,這些不周全是可以被包容的,最後,若從兩漢學術發展史的觀點視之《法言》的承先啟後之成就,更應與以高度的肯定。
The core idea of “Fa Yan” is Sage. First of all, we constitute fundamental issue by ‘sage idea’ and ‘the thought of moral personality’. Then, we figure out ‘the moral behavior’ (Virtue). Above discussions could be analysis by another conceptual structure- ‘the person of virtue and the mean person’. To be a saint also has objective practice, namely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political thought’.

In order to comparative research, we analyze “Confucian Analects” by the same procedure. The procedure include: Sage, the moral behavior, objective practice.

At last we compare “Fa Yan” and “Confucian Analects” in external criticism and internal criticism. We conclude that Yang Xiong’s “Fa Yan” learn from “Confucian Analects” ,but doesn’t achieve the completeness.
第一章 緒論..............................................3
一、西漢末年的時代背景與《法言》的寫作動機................3
二、研究動機..............................................5
三、研究主旨..............................................6
四、文獻回顧..............................................6
五、論文大綱..............................................9

第二章 聖人思想與君子觀..................................11
第一節 聖人之所以為聖人..................................11
第二節 進退與言行 .......................................23
第三節 君子與小人 .......................................36
第四節 人皆可以成為聖人..................................45

第三章 客觀的實踐與開展..................................48
第一節 教育思想..........................................48
第二節 政治思想..........................................56
第三節 學術批判..........................................63
第四節 人物品評..........................................73
第五節 史觀..............................................85

第四章 聖人思想的淵源與傳承比較..........................92
第一節 君子思想分析......................................92
第二節 行誼處世.........................................108
第三節 教育理念.........................................124
第四節 外王—理想政治探究...............................135
第五節 《法言》與《論語》分析比較.......................143

第五章 結論.............................................153
一、聖人思想.............................................153
二、君子行誼之論述.......................................155
三、君子之道與小人之道...................................157
四、教育論...............................................158
五、「泰和」--政治理想.................................159
六、人物品評.............................................160
七、史觀.................................................161
八、《法言》與《論語》分析比較...........................163
九、結語.................................................165

參 考 書 目..............................................167
一、古籍 (依成書年代排序)
1.《十三經注疏—左傳》(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六十六年)。
2.《十三經注疏—詩經》(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六十六年)。
3.王先謙,《荀子集解》(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十一年)。
4.呂不韋,《呂氏春秋》(台北:中華書局,民國七十一年)。
5.董仲舒,《春秋繁露》(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六十四年)。
6.司馬遷著、裴因集解,《史記》(香港:中華書局,2000年)。
7.揚雄著、汪榮寶疏,《法言義疏》(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七十年六月)。
8.桓譚,《桓子新論》(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十二年)。
9.班固著、顏師古注,《漢書》(香港:中華書局,2000年)。
10.許慎著、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十年六月)。
11.朱熹,《四書集注》(台北:中華書局,民國七十二年)。

二、專書 (依作者姓名排序)
1.王書林,《論語研討與索引》(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九年)。
2.李威熊,《董仲舒與西漢學術》(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
3.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
4.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台北:谷風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
5.牟宗三,《中國哲學思想史論集--兩漢魏晉》(台北:牧童出版社,民國六十五年)。
6.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學生書局,民國六十七年)。
7.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七十二年)。
8.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學生書局,民國六十七年)。
9.任繼愈,《中國哲學發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10.周桂鈿,《中國傳統哲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91年)。
11.周桂鈿,《中國歷代思想史—秦漢卷》(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
12.周紹賢,《兩漢哲學》(台北:文景出版社,民國六十一年)。
13.韋政通,《中國思想史》(台北:水牛出版社,民國八十年)。
14.韋政通,《中國哲學思想批判》(台北:水牛出版社,民國六十三年)。
15.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學生書局,民國六十八年)。
16.唐君毅,《人文精神之發展》(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七十七年)。
17.唐君毅,《中華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八年)
18.唐宇光,《中國倫理思想史》(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五年)。
19.邱為君,《自然與名教--漢晉思想的轉折》(台北:木鐸出版社,民國七十年)。
20.邱鎮京,《論語思想體系》(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
21.徐復觀,《兩漢思想史--第二卷》(香港:中文大學,1975年)。
22.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七十九年)。
23.蔡仁厚,《孔孟荀哲學》(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七十三年)。
24.蔡仁厚,《論語人物論》(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八十五年)。
25.陳福濱,《揚雄》(台北:東大圖書,民國八十二年。)
26.陳福濱,《兩漢儒家思想及其內在轉化》(台北:輔大出版社,民國八十三年。)
27.勞思光,《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九年)。
28.勞思光,《思辯錄》(台北:東大圖書,民國八十五年)。
29.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台北:藍燈文化,民國七十八年)。
30.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台北:里仁出版社,民國八十四年)。
31.顧頡剛,《漢代學術史略》(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32.龔鵬程、蘇淵雷,《中國思想文化論稿》(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89年)。
33.龔鵬程,《思想與文化》(台北:業強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
34.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台北:三民出版社,民國六十年)。
35.錢穆,《秦漢史》(台北:東大圖書,民國七十六年)。
36.孫廣德,《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想》(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八十二年)。
37.孫寶琛,《知識理性與生命》(台北:東大圖書,民國七十三年)。
38.陶慶鴻,《讀諸子札記》(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六十年)。
39.夏甄陶,《中國認識論思想史稿--上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2年)。
40.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台北:里仁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
41.賀凌虛,《西漢政治思想論集》(台北:五南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
42.葛承雍,《儒生、儒臣、儒君》(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43.鄺士元,《中國學術思想史--第四冊》(台北:里仁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
44.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兩漢篇》(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七十四年)。
45.賈順先、戴大祿,《四川思想家》(四川:巴蜀書社,1988年)。
46.黃開國,《一位玄靜的儒學理論大師-揚雄思想初探》(四川:巴蜀書社,1989年)。
47.藍秀隆,《揚子法言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
48.張豈之,《中國儒學思想史》(台北:水牛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
49.鍾肇鵬,《孔子研究》(台北:淑馨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
50.黃朴民,《董仲舒與新儒學》(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
51.黃錦鋐,《秦漢思想研究》(台北:學海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
52.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87年)。
53.陳啟雲,《漢晉六朝文化、社會、制度》(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八十六年)。
54.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魏晉南北朝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55.龔鵬程,《漢代思潮》(嘉義:南華大學,民國八十八年)。
56.劉蔚華、越宗正,《中國儒家學術思想史》(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
57.謝祥皓、劉宗賢,《中國儒學》(台北:水牛出版社,民國八十四年)。

三、期刊論文(依作者姓名排序)
(一)期刊
1.石曉寧,〈試談揚雄《法言》的思想傾向〉(《瀋陽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1994年第3期)。
2.李鍌,〈法言學術思想之體系〉(《國文學報》第1期,民國六十一年六月)。
3.李鍌,〈揚雄人格評議〉(《國文學報》第2期,民國六十二年四月)。
4.李鍌,〈揚雄的儒家思想〉(《孔孟學報》第31期,民國六十五年四月)。
5.李鍌,〈揚雄生平考述〉(《東海學報》第17期,民國六十五年六月)。
6.李鍌,〈博學思維的揚雄〉(《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3卷6期,民國六十九年六月)。
7.李威熊,〈董仲舒獨尊儒術與儒學更化〉,《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九十二年)。
8.李英華,〈第二部《論語》--《法言》述評〉(《孔子研究》,1997年6月第2期)。
9.陳立夫,〈君子與小人〉(《孔孟學報》第32期,民國六十五年九月)。
10.周桂鈿,〈揚雄研究的新進展—讀鄭萬耕《太玄校釋》和黃開國《揚雄思想初探》〉(《社會科學研究》,1990年第5期)。
11.黃建一,〈揚雄人性論〉(《國教世紀》16卷5期,民國六十九年十一月)。
12.黃開國,〈揚雄《法言》的人論及意義〉(《江西社會科學院學報》,1989年第4期)。
13.陶希聖,〈揚雄論道〉(《食貨月刊》10卷10期,民國七十年一月)。
14.鄔昆如,〈西漢社會哲學之研究〉(《台大哲學評論》第8期,民國七十四年一月)。
15.鄭萬耕,〈揚雄無神論思想的幾個範疇〉(《中國哲學史研究》,1984年第4期)。
16.傅樂成,〈漢儒與漢法〉《漢唐史論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77)。
17.謝明陽,〈揚雄的文道觀〉(《孔孟月刊》34卷4期,民國八十四年十二月)。
18.譚繼和,〈「西道孔子」揚雄的大一統觀與儒風在巴蜀的流布〉(《中華文化論壇》,2001年第1期)。
19.許結,〈論揚雄融合儒道對其文論的影響〉(《學術月刊》,1986年第4期)。
20.劉為博,〈揚雄《法言》中的君子觀〉(《孔孟月刊》38卷5期,民國八十九年一月)。
21.蕭濱,〈評徐復觀對儒家道德政治理想的現代轉變〉(《學術研究》,1997年第9期)。

(二)學位論文
1.李周龍,《揚雄學案》(台灣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六十八年)。
2.石啟瑤,《揚雄的實踐哲學》(台灣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五年)。
3.田富美,《法言思想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
4.許時珍,《揚雄、桓譚的反讖緯神道思想》(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三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