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181.180)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0 06:0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珮瑜
研究生(外文):Pei-yu Wu
論文名稱:苗栗縣後龍鎮聚落發展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Settlement Development in Houlong,Miao-li
指導教授:王志明王志明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Zhih-ming W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普通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3
中文關鍵詞:歷史地理聚落發展後龍鎮
外文關鍵詞:historical geographythe Settlement DevelopmentHoulo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250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後龍鎮為早期西部著名的港口市鎮之一,後壠港更曾為重要的吞吐港,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討後龍鎮聚落發展之情形,並透過歷史地理學之觀點、文獻資料蒐集、地圖分析及實際田野調查,分為明清時期、日治時期、國民政府時期等三個時期來討論其不同時期所展現出的聚落形成與發展的特色。
1636-1895年明清時期,後龍鎮為道卡斯族新港社和後壠社的主要分布地,除了採取游耕狩獵的維生方式外,並擁有石滬產業。康熙末年為漢人入墾後壠的開始,直到雍正九年後壠港正式開港後,閩人才逐漸移墾後壠地區,從事土地水利、農漁業等開發工作,也發展新的聚落,乾隆末年後壠港口市街的出現,具有輸出入貨物的集散、分配及消費功能。此時期,自然環境、維生方式、地理位置等因素,是促使聚落形成的主要因素。
1895-1945年日治時期,因後壠被指定為特別輸出入港,加上海線鐵路的設置,港口和鐵路車站形成相輔相成的關係,維持相當的貿易量及商業,商店、行政、交通金融、文教等設施皆分布在後壠街上,各街庄人口逐漸增多,而居民以沿海漁業及農業維生,延續石滬產業與牽罟漁業活動,並有漁業組合的成立,農業方面則大力推動稻米與甘藷種植,此時期的聚落發展受政策因素之影響,如港口建設、鐵路建置,加上當地環境資源,維持了後龍鎮繁榮之景象。
1945-2005年國民政府時期,受當地的自然環境、都市及港區計劃、經濟政策、永續發展等影響,二、三級產業人口明顯增加,商家及主要公共設施多位在鎮中心市街上;此外,因整頓公司寮舊港以及興建外埔新港,故居民持續從事漁業活動,民國八十年代以後因國民所得提高、休閒時間增加,休閒觀光漁業的興起,後龍鎮在既有產業上發展觀光,漁業的經營手段也轉向觀光體驗漁業,政府公部門積極推動許多觀光發展計畫,包括硬體設施及舉辦各項活動,如「外埔漁港港區周邊景觀美化實施工程」、「公司寮港傳統聚落景觀風貌塑造工程」。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以當地居民及遊客之見,探討後龍鎮之未來觀光發展的可能性,並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解決對策。
Houlong is a important port of town in early , so the main topic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probe settlements development and exploitation in Houlong. The research is made by collecting documents, analyzing maps, and investigating fields. I aim at finding out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existing in different periods in Houlong, and the critical factors behind the scenes resulting in the change.
From 1636 to 1895 , Houlong was located on a sandbank peninsula where Houlong tribe and Hsinkang tribe lived. They made a living by hunting, and have stone of fishing industry called Shanghai. During Chien-Long era of Chi Dynasty, there were persistent trading transactions between Houlong and Mainland China, so Houlong had become a prosper port city in the end of Chien-Long era. During this period, natural environment, geographical position, the changes of ways of life, and reclamation system affected settlements’ development.
From 1895 to 1945 , when Houlong served as a special trading port for the Mainland China, and add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ea-line railway , Houlong street was very flourishing with lots of ship companies and stores on it. Along the street were also major public facilities such as town hall, the police office, the traditional market, the public school, and the post office. The population increased gradually, and residents supported the family with coast fisheries and agricultu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rt under the influences from external relationships is the main factor determ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Houlong during this period,besides railway construction and the local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are also the factors .
From 1945 to 2005,as a result of local natural environment , city and harbor plans, economic policy, most of the people in Houlong changed their occupations to those in second- or third-level industry. The business section, having old Houlong Street as its center, wa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ern area of the city for the most part. This town center was the core district of Houlong nowadays, with demography of higher density and most of the major public facilities. In addition, residents were engaged in the fishery activity continuously by restructuring the old port and building new port.In 1990’s, becase of the rise of tour sightseeing fishery, Houlong had an amazing development and more flourishing streets. This research adopts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in the discussion of the inhabitants and visitors and seek for the possibility of Houlong ‘s settlement development in future.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誌謝...................................................IV
目次...................................................V
表次...................................................VII
圖次...................................................X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研究概念、方法、與架構...........................5
第三節文獻回顧.........................................10
第四節研究區環境概況...................................14
第二章 明清時期聚落形成................................18
第一節平埔族的石滬產業.................................18
第二節漢人開墾與拓墾的過程.............................27
第三節港口市街的形成...................................40
第三章 日治時期聚落演變................................45
第一節特別輸出入港與海線鐵路的設置.....................45
第二節沿岸漁業與農業土地的開發.........................62
第三節市街的發展與空間配置.............................77
第四章 國民政府時期聚落發展............................89
第一節人口結構的改變...................................89
第二節生產環境變遷與農、近沿海漁業的發展...............100
第三節市街及漁港特定區計劃的實施.......................117
第五章 結論及後續研究..................................153
參考文獻...............................................155
中文部份...............................................155
外文資料...............................................159
附錄一.................................................160
附錄二.................................................162
中文部份
(一)專書
1.沈蔭茂(1953):苗栗縣志,苗栗文獻委員會,苗栗。
2.黃叔璥(1957):臺海使槎錄,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北。
3.郁永河(1959):裨海遊記,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北。
4.周元文(1960):重修台灣府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北。
5.陳朝龍(1960):新竹縣采訪冊,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北。
6.六十七(1961):番社采風圖考,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北。
7.高拱乾(1960):灣府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北。
8.周鍾瑄(1962):諸羅縣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北。
9.陳培桂(1963):淡水廳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北。
10.陳正祥(1964):台灣地誌上、中、下冊,南天書局,台北。
11.林士偉等編(1967):苗栗縣志─卷四,苗栗縣文獻委員會,苗栗。
12.連雅堂(1973):臺灣通史,古亭書屋影印本,台北。
13.胡振洲(1977):聚落地理學,三民書局,台北。
14.陳紹馨(1978):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聯經出版社,台北。
15.戴炎輝(1979):清代台灣之鄉治,聯經出版社,台北。
16.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二),台灣省文獻會,台中。
17.陳芳惠(1984:村落地理學,五南出版社,台北。
18.李阿成、陳運棟、彭富欽等主編(1988):苗栗縣寺廟文化之研究,苗栗縣政府文復會,苗栗縣。
19.後龍鎮公所(1991):苗栗縣後龍鎮農業暨農地利用綜合規劃,後龍鎮公所,苗栗。
20.潘英(1992):臺灣拓殖史及其族姓分布研究(上),南天書局,台北。
21.台灣省文獻會(1993):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漁業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南投。
22.蔡宏進、廖正宏(1993):人口學,巨流圖書公司,台北。
23.何信昌(1994):苗栗-台灣地質圖說明書,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台北。
24.陳國川(1995):地理教材設計的理論與實踐,師大書苑,台北。
25.伊能嘉矩(1996):台灣踏查日記上,遠流出版社,台北。
26.林玉茹(1996):清代台灣港口的空間結構,知書房出版,台北。
27.林文進主編(1996):漁豐米足後龍鎮,苗栗縣政府,苗栗。
28.陳憲明(1996):運用漁港、漁村之產業與景觀資源發展觀光體驗漁業》,漁業經營管理研討會,頁108-119。
29.潘英著(1996):台灣平埔族史,南天書局,台北。
30.中村孝志(1997):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上卷,稻鄉出版社,台北。
31.林滿紅(1997):茶、糖、樟腦業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聯經出版社,台北。
32.藍鼎元(1997):平臺紀略,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北。
33.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97):淡新檔案選錄行政篇初集第406號,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南投。
34.郭肇立(1998):聚落與社會,田園城市文化出版,台北。
35.湯慧敏(1998):再見道卡斯-苗栗縣後龍鎮新港東、西社之調查研究,苗栗縣政府,苗栗。
36.黃鼎松(1998):苗栗的開拓與史蹟,常民文化出版社,台北。
37.祝平一編(1998):台灣漁業史資料編,臺灣省漁業局,台北。
38.陸傳傑(2001):新注裨海紀遊,秋雨文化出版社,台北。
39.王啟仁(2001):後龍鎮-海埔里鄉土史,海埔社區發展協會,苗栗。
40.顏義芳編譯(2002):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殖產史料彙編-明治28-35年,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南投。
41.陳朝棟(2002):戀戀後龍鄉土情(上),苗栗縣文化局,苗栗。
42.胡興華(2002):遠洋台灣,農委會漁業署,台北。
43.黃炳煌主修,尹章義總編(2002):後龍鎮志,後龍鎮公所,苗栗。
44.傅學鵬(2002):新貓�媞捕~誌:苗栗縣沿近海漁業資源保育手冊,苗栗縣政府,苗栗。
45.陳朝棟(2003):戀戀後龍鄉土情(下),苗栗縣文化局,苗栗。
46.林澄清主編(2003):迴游貓�堮�─苗栗縣休閒漁業暨古老漁業旅遊手冊,苗栗縣政府,苗栗。
47.王珊珊(2004):近代台灣縱貫鐵路與貨物運輸之研究,新竹縣政府,新竹。
48.行政院主計處普查局(1976-1996年):台閩地區工商調查普查報告書,台北。
49.苗栗縣政府主計室(1952年-2003年:苗栗縣統計要覽,苗栗縣政府,苗栗。
50.後龍鎮公所建設課(1995):第二次都市計劃通盤檢討書,後龍鎮公所,苗栗。
51.後龍鎮公所建設課(1996):第二次變更後龍外埔漁港特定區通盤檢討書,後龍鎮公所,苗栗。

(二)期刊論文
1.富田芳郎(1943):台灣鄉鎮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7期第3卷,頁85-109。
2.宇驥(1970):從生產形態與聚落景觀看台灣史上的平埔族,台灣文獻,第21卷第1期,頁1-18。
3.陳漢光(1972):日據時期臺灣漢族祖籍調查,台灣文獻,第23卷第1期,頁85-104。
4.施添福(1980):地理學中的人地傳統及其主要的研究主題,台灣師大地理學研究報告,第6期,頁226-235。
5.姜人偉(1980):台北縣三峽鎮聚落型態研究(上)(下),台灣文獻,第30卷第1期,頁65-90;第2期,頁31-59。
6.盛清沂(1980),〈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台灣文獻,第31卷第4期,頁154-176。
7.洪燦楠(1981):台灣地區聚落發展之研究,台灣文獻,第29卷第2期,頁13- 47;第3期,頁187-265。
8.盛清沂(1981):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下),台灣文獻,第32卷第1期,頁136-157。
9.賴麗玉(1986):後龍小鎮訪古,台灣文獻,第37卷第2期,頁109-131。
10.陳憲明(1992):一個珊瑚礁漁村的生態-澎湖島嶼的研究,台灣師大地理學研究報告》第18期,1992年,頁109-158。
11.陳憲明(1994):一九九O台灣農業區域劃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第21期,頁156-169。
12.林玉茹(1995):清代臺灣中港與後龍港口市鎮之發展與比較,臺北文獻,直字111期,頁59-107。
13.王秋原、趙建雄、何致中(1997):區域地理研究的探討,台灣大學地理系地理學報,第22期,頁89-90。
14.姜道章(1998):甚麼是歷史地理學?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7卷第3期,頁168-187。
15.張嘉慧(1998):臺灣甘藷食物供需特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第28期,頁53-82。
16.吳連賞(1998):紅毛港的聚落發展與社會變遷,環境與世界,第2期,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頁85~136。
17.李鳳華、吳幸玲、李叔芬、陳肅容(1999):田野研究的理論與實務,地理教育,第25期,頁41-54。
18.吳連賞(1999):三民區聚落商街空間發展與鄉土環境問題調查研究,環境與世界,第3期,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頁137~161。
19.張致遠(1999):道卡斯族調查報告,苗栗文獻,第14期,頁180-203。
20.施雅軒(2000):地理學的歷史取向,台灣大學地理系地理學報,第27期,頁71-84。
21.陳源在(2001):新區域地理學的概念與解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第32期,頁362-365。
22.鄭喜夫(2001):清代道卡斯族後龍社群姓名資料,台灣史蹟,第38期,頁57-73。
23.謝英從(2001):外埔石滬與平埔族、澎湖移民─外埔朱家石滬契書談起,台灣文獻,第52卷第2期,頁341-351。
24.陳朝棟(2002):後龍史蹟地理文化文物地情懷,苗栗文獻,第19期,頁30-45。

(一)博碩士論文
1.潘朝陽(1979):後龍溪谷地村落民房的形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論。
2.戴寶村(1988):近代台灣港口市鎮之及發展-清末至日據時期,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
3.江麗英(1991):彰化縣沿海地區養殖漁業的發展過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論。
4.張耀元(1998):新港人文景觀之歷史地理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論。
5.陳肅容(1999):七股潟湖區漁業生態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論。
6.楊宗穆(2000):卓蘭地方的拓墾與聚落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論。
7.謝美華(2001):台南市安南區聚落發展演變與居民生活空間調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論。
8.潘惠珠(2002):梧棲鎮的空間發展與演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論。
9.方淑吟(2003):台南市安平區聚落發展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進修班碩論。
10.周麗娜(2003):台南縣佳里鎮的土地開發與聚落發展,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論。
11.石佳惠(2003):高雄縣永安鄉沿海地區養殖漁業時空變遷,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論。
12.莊雅婷(2004):屏東縣滿洲鄉港口村居民生活方式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論。
13.卓淑儒(2004):彰化縣和美鎮聚落發展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進修班碩論。
14.陳宣伊(2004):彰化縣王功地區居民維生方式變遷與聚落發展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研究碩論。

(二)輿圖
1.大輿出版編輯群(1999):十萬分之一台灣地圖全集,大輿出版社,台北。
2.莊展鵬總策劃(1996):台灣堡圖,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遠流出版社。


外文資料
1.臺灣總督府交通局編(日昭和五年):臺灣の港灣,臺灣總督府交通局。
2.臺灣慣習研究會(1902):台灣年表─附形勢便覽。
3.Barrows,H.H(1923):Geography as human ecology,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No.13,pp.1-14.
4.Catton Jr.,W. R. (1994):Fundations of Human Ecology,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Vol.37:1,pp.75-95.
5.Darby,H.C.(1987):On the writing of historical geography.In:Steel,R.W.(ed.)British Geography:In Progress and Prospect,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117-137.
6.Duncan,O.D.(1959):Human Ecology and Population Studies,in Havser,P.M.and Ducan,O.D.eds.,The Study of Population – an Inventery and Appraisal,the Univ . of Chicago Press,pp.678-716.
7.Gregory(1994):Humanistic geography,Johnston,R.J.,Gregory,D. and Smith,D.M.(eds.)3rd edition,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Oxfoed:Blackwell,pp.263-266.
8.Gregory(1994):Structuralism,Johnston,R.J.,Gregory,D. and Smith,D.M.(eds.)3rd edition,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Oxfoed:Blackwell,pp.599.
9.Hawley,A.H.(1986):Human Ecology – A Theoretical Essay,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Ltd.,London.
10.Johnston,R. J.,D.Gregory,and D.M.Smith eds.(1986):human ecology,The Dictionary of Geograhy,Blackwell,Oxford,pp.204.
11.Johnston,R. J.(1983):Philosophy and Human Geography,London,Edward Arnold,pp. 76.
12.Overton,M.(1994):Historical geography,Johnston,R.J.,Gregory,D. and Smith,D.M.(eds.)3rd edition,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Oxfoed:Blackwell,pp.246-250.
13.Sauer,C.O.(1925):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Leighly,J.(ed)Land and Life:Selections from the Writings of Carl Ortwin Sauer,1974,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