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22.21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7 06:5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包玉仙
研究生(外文):Yu-hsien Pao
論文名稱:國小高年級學童控制信念、利社會行為與其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n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of High Grade Elementary Students with Locus of Control, and Prosocial Behavior.
指導教授:張進上張進上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n-Sheng C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7
中文關鍵詞:控制信念利社會行為人際關係
外文關鍵詞:Locus of ControlProsocial Behavio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8
  • 點閱點閱:49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3
本研究為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控制信念、利社會行為與其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本調查研究以台南市九十四學年度公立國小五、六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並選用「國小學童控制信念量表」、「國小學生利社會行為調查表」、「國小學童人際關係量表」為研究工具。所得資料經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與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方法加以分析,茲將研究所得結果歸納如下:
一、國小高年級學童控制信念、利社會行為與人際關係之現況良好。
二、不同性別國小高年級學童除了非靠運氣、努力、控制能力、整體控制信念、與同學關係、與家人關係之差異未達顯著水準外;在掌握感、利社會行為表現、利社會行為傾向、與朋友關係、與師長關係、整體人際關係層面上有顯著差異。
三、國小高年級學童控制信念傾向內控者,其人際關係較為良好。
四、國小高年級學童利社會行為愈高者,其人際關係愈好;反之,其人際關係愈差。
五、國小高年級學童控制信念、利社會行為與其人際關係有顯著相關。
六、國小高年級學童控制信念、利社會行為對其人際關係具有良好的預測力。

本研究依據上述之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未來研究或教育輔導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high grade elementary students with locus of control, and prosocial behavior. The participants were the 5th、6th grade elementary students of the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of the 94nd academic year in Tainan City. This study used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cale, the Locus of Control Scale, and the Prosocial Behavior Questionnaire .
All the data were classified by the arithmetic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t 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outcome of the formula indicated the following points :
1. The current levels of locus of control, prosocial behavior, and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high grade elementary students were in good conditions.
2. The current levels of genders, except self-determination , endeavor, controllability, the locus of control, the relation with classmates, and the relation with family were not significantly, manageability, prosocial behavior performance, prosocial behavior tendency, the relation with friends, the relation with teachers, and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high grade elementary students have reached the level of showing.
3.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the high grade elementary students who tended to be internal- control was better than the others .
4.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the high grade elementary students who had higher level of prosocial behavior was better than the others. Meanwhile ,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thosewith lower level of prosocial behavior was worse than the others.
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cus of control, and the prosocial behavior of the high grade elementary students and thei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was significant.
6.The locus of control, and the prosocial behavior of the high grade elementary students predicted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with good accuracy significantly.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the research put forth suggestions to be refered to in studies and applied in educational counseling in the futur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控制信念理論與相關研究 ………………………… 8
第二節 利社會行為理論與相關研究 ……………………… 17
第三節 人際關係理論與相關研究 …………………………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5
第二節 研究假設……………… …………………………… 36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38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39
第五節 研究步驟……………… …………………………… 49
第六節 資料處理……………… …………………………… 5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3
第一節 國小高年級學童控制信念、利社會行為及人際關係之現況分析 ………………………………………… 53
第二節 不同性別國小高年級學童控制信念、利社會行為及人際關係之差異分析 ……………………………… 60
第三節 國小高年級學童控制信念在人際關係各層面之差異分析 ……………………………………………… 65
第四節 國小高年級學童利社會行為在人際關係各層面之差異分析 …………………………………………… 71
第五節 國小高年級學童控制信念、利社會行為及人際關係之相關情形 ………………………………………… 82
第六節 國小高年級學童控制信念、利社會行為對人際關係的預測力分析 ……………………………………… 8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6
第一節 主要發現……………… …………………………… 96
第二節 結論…………………… …………………………… 102
第三節 建議…………………… …………………………… 106

參考 書目 113
壹、中文部份……… ………………………… …………………………… 113
貳、西文部份……… ………………………… …………………………… 120
一、中文部份
于麗萍(民87)。國小學生同儕調解方案之實驗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文玲(民93)。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利社會行為與死亡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論文。
王柏壽(民78)。國小學童受同儕接納的相關因素之研究。嘉義師院學報,2,99-151。
朱經明(民70)。國中學生自我觀念、友伴關係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國樑(民89)。高屏澎地區國小教師自我概念ˋ內外控信念與工作滿足感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武典(民64)。兒童性別、制握傾向與學業成就。教育心理學報,8期,107-114頁。
吳武典(民66)。制握信念與學業成就、自我觀念、社會互動之關係及其改變技術。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19輯,1-13。
吳武典(民66)。制握信念與學業成就、自我觀念、社會互動之關係及其改變技術。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8期,頁7-18。
吳靜吉(民64)。性別差異和內外控取向對語文流暢性之影響。政大學報, 31期,131-141。
吳靜吉、潘養源、丁興祥(民69)。內外控取向與工作滿足及績效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學報,41,61-74。
吳瓊汝(民86)。國中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丹等(民78)。兒童發展。台北:五南。
李文瑄(民88)。客體關係心裡治療。台北:天馬。
李佩怡(民88)。人際關係理論。測驗與輔導,3152-3156。
李昌叡(民80)。幼兒分享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華、蔡瓊月(民88)。非理性信念、父母親教育職業水準、父母管教態度對國小兒童自我概念和人際關係之研究。台南師院學生學刊,20,37-66。
李淑娟(民88)。團體諮商對父母離婚兒童的人際關係及生活適應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駱遜(民85)。利社會行為發展及其在幼兒教育上的應用,研習資訊,13(4),41-48。
李駱遜(民86)。結交新朋友的歷程:貝莉的故事。國教學報,9,117-137。
沈六(民82)。群育的科學基礎─利社會行為之發展。訓育研究,32卷2期,53-63。
周甘逢(民74)。不同制握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行為適應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惟芬(民80)。年級與學習策略對國小兒童利社會行為及利社會道德推理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清財 (民72)。青少年自我統整與心理特質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清湫(民88)。性別、年級、道德推理、同理心與國小學童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華(民91)。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瑞昌(民86)。兒童友誼概念發展、友伴選擇與友誼滿意度之相關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瑞雯 (民92)。國小學童家庭氣氛、內外控信念與同儕衝突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慧蘭(民90)。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內外控信念與情緒智力之相關研究。台中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靜芬(民83)。國小兒童內外控信念與其相關因素暨團體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皓政(民89)。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施宏彥(民85)。縣市教育局行政人員的工作特性、制握信念、對時間管理策略及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
洪有義(民63)。社會文化環境與內外制握的關係。中華心理學刊,16期 ,187-198。
洪有義(民64)。大學生之內外制握與其適應問題的關係。教育心理學報, 8期,81-94。
洪有義(民64)。內外在制握與洛氏制握量表簡介。測驗年刊,22期,99-104。
洪有義(民67)。肢體殘障學生的內外制握信念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1期,113-122。
洪堯群(民88)。故事講述與討論對幼兒助人意願與利社會道德推理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翠玲(民91)。國小兼任行政教師制握信念.工作特性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春蓉(民90)。國小學生的自尊、內外控、父母管教方式與害羞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慶娟(民85)。兒童同儕地位之家庭因素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荊建華(民71)。兒童同伴關係的發展及其對兒童社會化影響問題出探。心理學探新,2,38-41。
高明珠(民88)。國小兒童親子關係、內外控人格特質、社會支持與其生活及學習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涂秀文(民88)。國民中學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來平(民73)。高中、高職學生內外制握與疏離感關係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春敏(民83)。人格自我檢校與人際衝突處理型態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民78)。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民78)。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民81)。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民85)。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春興(民8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民88)。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民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素貞(民81)。情緒經驗、內外控、問題正當性對兒童助人行為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惟亮(民92)。人際關係之班級輔導活動實施效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輔導教學碩士班論文。
許錫珍、蘇建文、邱連煌(民68)。兒童制握信念與父母制握信念以及社經水準的關係。測驗年刊,26輯,37-46頁。
郭怡汎(民92)。屏東縣市國小普通班學童自我概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明德(民83)。國小教師制握信念、參與決定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靜晃、吳幸玲譯 ( Philip & Barbara Newman 著)(1994)。發展心理學---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臺北:揚智出版社。
陳玉統(民86)。多維智力理論模式的檢驗與國小學生多維智力成份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李綢(民80)。認知發展與輔導。台北:心理。
陳宗逸(民84)。家庭背景、教師行為、制握信念與國小學童創造思考相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金水(民77)。國民中學教師制握信念、工作經驗與組織承諾之關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奎熹(民79)。教育社會學。台北市。三民。
陳春美(民93)。生命教育課程融入社會學習領域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知覺表現.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玲玲(民83)。兒童友伴選擇、友誼概念與友誼知覺之相關研究。教育研究資訊,2(1),122-133。
陳若幸(民82)。青少年利社會道德推理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騏龍(民90)。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韻如(民82)。現代教育,31,142-151。
陳嬿竹(民91)。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與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一泓(民65)。國中學生的控制信念與父母的控制信念及教養方式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秀惠(民93)。國小兒童父母依附關係、社會興趣、人格特質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論文。
黃家燊 (民92)。國小高年級學童內外控信念、父母及教師管教方式與與焦慮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堅厚(民68)。國小及國中學生內外控信念之研究。師大教育心理學報,12期,1-14。
黃堅厚(民75)。落實的道德教育「利己」與「利人」。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卷1期,18-24。
黃富源(民76)。親子關係人格適應與內外控取向對少年犯罪傾向影響之研究。警政學報,第12期,293-316。
黃鈺婷(民89)。青少年的自私行為及其相關背景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志賢(民88)。台北市國中生內外控信念、家庭溝通型態與政治參與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葆茨(民88)。寄養兒童社會行為、社工處遇與安置穩定性、內外控信念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錦登(民89)。人際關係相關理論之探討 。學生輔導通訊 ,69,104-113。
詹秀葉(民89)。兒童人際經驗意義化研究--以被拒絕情境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相如(民92)。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教師成就動機、制握信念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宗慈(民75)。父母紀律方式、利他傾向與兒童利社會行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永元(民77)。單親兒童與正常家庭兒童人際關係,行為困擾及自我觀念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金花(主編)(民80)。兒童發展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蔡玉瑟(民84)。資優生的人格特質與其學習行為、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明若(民82)。國小學童人際衝突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悅琪(民86)。國民小學組織氣氛、教師制握信念與教師溝通恐懼之關係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麗鳳(民92)。國中學生內外控信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
賴佳菁(民84)。被同儕拒絕、攻擊行為與兒童內外控信念、自尊之研究─以台中地區國小四、六年級為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所碩士論文。
賴敏慧(民92)。國中童軍利社會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賴靜瑩(民88)。國中生A型行為組型、內外控人格特質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美雲(民93)。情緒智力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屏東縣國小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佳芬(民91)。國小兒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惠筠、陳秀珍譯(民83)。現代心理學:生活適應與人生成長。台北:美亞。
羅瑞玉(民86)。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蘇麗敏(民82)。個人內在衝突、人際衝突與其生涯規劃瞭解程度及生涯發展效能之研究─ ─衝突管理干預技術之介紹。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二、西文部份
Bandura, A. (1982).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7, 122-147.
Bar, E. M.(1993). Intellectual achievement responsibility of junior soccer players. 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16(4),193-208。
Baron, R.A.(1983).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the human side of work..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ar-Tal,D.(1976).Prosocial behavior: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John Wiley.
Blasi,A.(1980).Briding moral cognition and moral action:A critical review of literature. Psychological Bulletin,88,1-45.
Campbell, A. (1976). Subjective measures of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31, 117-124.
Cannella,C.A.(1991).Empathy,affective role taking,and prosocial behavior inconduct disordered and non-conduct disordered boy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52(2),1051B.
Chapman,M., Zahn-Waxler,C.,Cooperman,G.,& Iannotti,R.(1987). Empathy and responsibility in the motivation of children’s helping . Developmental Paychology,23,140-145.
Cho,E.J.(1993).The role of perspective-taking and empathy in preschooler’sprosocial behavior.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53(9),3099A.
Cowan,G.,Drinkard,J.,& MacGavin,l.(1984).The effects of target,age,and gender on use of power.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7,1391- 1398.
Crandall, V. J., Katkovsky, W., & Preston, A. (1962).Motivational and ability determinants of young children''s intellectual achievement behavior . Children Development , 33,643-661.
Eisenberg, N. (1986). Altruistic emotion, cognition, and behavior. Hillsdale, NJ : L.Erlbaum, p190.
Eisengerg,N.,& Fabes,R.A.(1998).Prosocial Development.In W. Damon,(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Vol.3,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New York:Wiley.
Eisengerg,N.,& Mussen, P.H.(1989).The roots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children.
Ekstein.R.(1978). Psychoanalysis. Sympathy .and altruism. In L.G.Wispe(Ed.). Altruism. Sympathy and helping:Psychological and sociological principles(pp.165-175). New York:Academic Press
Falbo,T,& Peplau,L.A.(1980) Power strategies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8,618-628.
Fontana, A.F., Klein,E.V., Lewis,E., &Levine,L.(1968).Presentation of self in mental illnes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32(1), 110-119.
Hall, C. W., Rouse B. D., Bolen L. M. & Mitchell C. C.(1993). Social emotional factors in students with and without learning disabiliti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70 284).
Heider, F. (1959).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Hoffman, M. L.(1975b).Developmental Synthesis of affect and cogni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altruistic motivation. Development Paychology, 11(5)
Hoffman, M. L.(1979). Development of mormal thought,feeling,and behavior. American Psychologist,34,958-966.
Hoffman, M. L.(1983).Affectiv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in moral internalization. In E.T.Higgins,D.N.Ruble, & W.W.Hartup(Eds.),Social cogni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pp.236-274).Cambridge, 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ffman, M. L.,& Sltzstein ,H. D.(1967). Parent discipline and the child’s mor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5, 45-57.
Joe, V. C. (1971). Review of the internal-external control construct as a personality variable. Psychological Reports, 28, 619-640.
Lachman, M. E.(1991). Perceived control over memory aging:Developmental and intervention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47(4), 159-175.
Lewis,O.R.(1996).Emotion and prosocial skills in gifted minority preschoole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56(10)3890A.
Martin,J.M., Head,L.Q., &Lindsey,J.D.(1992). The effects of internal-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and selected demographic variables on rational- irrational belief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Mid-South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Knoxville, T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ED 353 344)
McNamara,C.C(2001) Friend influence on prosocial behavior: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xplanatory role of motivational factors and friendship characteristics, Dissertation Abstract International, 62(3),1619B
Midlarsky,E., & Kahana, E.(1988). Who helps? Attitud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lderly altruis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ED305 523)
Moore,B.S., & Eisenberg,N.(1984).The development of altruism. Annls of Child Development,1,107-174.
Nancy,E & Richard,A.F.(1998 )Prosocial Development .In.W.D.Damon(5th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3, N.Y.:John Wiley
Nowicki,S., & Strickland,B.R.(1973). A locus of control scale for childre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0, 149-154.
Parsons, O.A., Schneider, J. M., &Hansen,A.S.(1970).Internal-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and national stereotypes in Denmark and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35, 30-37.
Quay,L.C., & Jarrett, O.S.(1984).Predictors of social acceptance in preschool children. Development Paychology,20,793-796.
Rotter, J. B. (1954). Social learning and chinical psychology. 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l. Development, 49(2), 263-279.
Rotter, J. B. (1966). 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General and Applied, 80(1), 1-27. (Whole No.609)
Rotter, J. B. (1990).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45, 489-493.
Ryckman,R.M. & Sherman,M.F.(1973).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and internal-external control for men and women. Psychology Reports, 32, 116.
Schutz, W. C. (1960). A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 New York: Holt.
Schutz,W.C.(1958).A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 New York:Rinehart & Company, Inc
Schutz,W.C.(1973).Enocounter,InRaymonlCorsini(Ed).Current psychotherapies.Itasca ,Illinois:F.E.Peacock .
Schutz,W.C.(1996).The Interpersonal Underworld, Palo Alto,Calif: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
Sebanc, A.M(1999) Friendship experiences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Links with prosocial behavior and aggression, Dissertation Abstract International, 60(7), 3597B
Sullivan,H.S.(1953).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ology. New York:Norton.
Underwood,B.,& Moore,B.(1982).Perspective-taking and altruism. Psychological Bulletin,91,143-173.
Weiner, N. C., & Robinson, S. E. (1986). Cognitive abilities, personality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math achievement of gifted adolescent. Gifted Child Quarterly, 30(2), 83-88.
Zahn-Waxler,C.,Radke-Yarrow,M., & Brady-Smith, J.(1977).Social Perspective-taling and prosocial behavior. Development Paychology, 13,87-88
Zahn-Waxler,C.,Radke-Yarrow,M., & Kling, R.A.(1979).Child rearing and children’s prosocial initiations toward victims of distress. Child development,50,319-33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洪有義(民67)。肢體殘障學生的內外制握信念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1期,113-122。
2. 洪有義(民63)。社會文化環境與內外制握的關係。中華心理學刊,16期 ,187-198。
3. 陳學聖(1997)。<理念剖析:從羅蘭巴特看攝影本質的追尋>。《攝影天地,251期》,頁13-15。
4. 陳學聖(1997)。<從羅蘭巴特看攝影的本質及藝術性>。《世新大學學報,7期》,153-163。
5. 陳俊雄(1995)。<攝影作為一種藝術形成>。《當代,113期》,頁18-29。
6. 沈六(民82)。群育的科學基礎─利社會行為之發展。訓育研究,32卷2期,53-63。
7. 李駱遜(民86)。結交新朋友的歷程:貝莉的故事。國教學報,9,117-137。
8. 李駱遜(民85)。利社會行為發展及其在幼兒教育上的應用,研習資訊,13(4),41-48。
9. 李佩怡(民88)。人際關係理論。測驗與輔導,3152-3156。
10. 吳靜吉、潘養源、丁興祥(民69)。內外控取向與工作滿足及績效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學報,41,61-74。
11. 王柏壽(民78)。國小學童受同儕接納的相關因素之研究。嘉義師院學報,2,99-151。
12. 章光和(2000)。<從今以後,繪畫已死?—談攝影在藝術發展的演進>。《典藏今藝術,91期》,頁80-83。
13. 許綺玲(1998)。<事後靜下來,不由自主悟得 — 引向盲域的局部細節? — 談「明室」中「剌點」的幾個定義予盾>。《中外文學,第二十七卷第四期316號》,頁94-112。
14. 吳嘉寶(1997)。<攝影文化的形成與價值判斷的賦型>。《現代美術,74期》,頁33-39。
15. 吳嘉寶(1994)。<遲來的攝影展—「真假之間」與「捏造」>。《雄獅美術,282期》,頁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