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丁思惠(2000)。 E 世代的網路交友面面觀。取自http://www.tcpc.gov.tw/package/electric-book/40/40-5.htm
天下雜誌(2000)。華人網路使用大調查,Online Availa。【http://archive.cw.com.tw/Ecw/E 天下雜誌第245 期.doc/122563591.22.htm】
王志仁(1997)。網路大調查:族群分析-上班族領先台灣網路。天下雜誌。198:124-129。王秀燕(2002)。國中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王柏壽(1985)。父母與同儕對青少年做決定的影響之比較研究。嘉義師專學報,15,47-198。王盈惠(2002)。國中生電子遊戲經驗與學習參與、人際關係、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王郁文(2001)。大學生網際網路使用行為、性別、社會焦慮與網路諮商意願、生活適應問題接受網路諮商意願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王瑋等人(1991)。人類發展學(上)-人生過程整體探討。台北:華杏出版社,。
王澄華(2001)。人格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成癮的影響。私立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王燦槐、羅惠筠(1998)。我國大學生BBS 族的網路人際溝通初探。應用倫理研究通訊,5,5-6。台北市教育局(1998)。資訊教育白皮書。台北市:台北市教育局。
台南市教育局(2005)。台南市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台南市:台南市教育局。取自http://www.tn.edu.tw/news
石培欣(2000)。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交通部統計處(2005)。台灣地區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摘要分析。台北:交通部。取自http://www.motc.gov.tw/hypage.cgi?HYPAGE=stat.asp。
伍至亮(2001)。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電視收視行為、偶像崇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向陽公益基金會(2001)。E 世代青少年網咖經驗調查報告。2003 年7 月25 日
朱美慧(1999)。我國大專學生個人特性、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私立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朱惠瓊(2003)。從網路成癮談青少年網路人際互動的特質。諮商與輔導,206,35-40。朱經明(1981)。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友伴關係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朱錦鳳(1997)。大學生電腦網路的使用極其相關因素的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0,297-312。何英奇(1986)。自我觀念評量的檢討。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8,75-97。
余紫瑛(2000)。探索教育活動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吳怡靜(2000)。資訊教育家長信心調查。天下雜誌,頁233。
吳明燁(199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少年初期同儕團體的形成與影響。東吳社會學報,8,1-33。吳姝蒨(1996)。電腦中介傳播人際情感親密關係之研究:探訪電子佈告欄(BBS)的「虛擬人際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吳淑玲(1999)。台南市國小學生家庭因素、性別角色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吳統雄(2000)。台灣網路使用者系列調查研究:現況、前景、策略、方法。民意研究季刊,214,41-77。吳雅玲(2003)。高職學生人格特質對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相關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吳齊殷(1998)。虛擬社區的「生活經驗」對個人真實生活的影響:社會學研究的新領域。Net’98台灣網路新世紀研討會。
吳錦鳳、許秀源、何素珍、王碧蓮、魏渭堂(1985)。心理學與心理衛生。高雄:復文。
吳瓊汝(1997)。國中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美枝(1991)。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運用。台北:大洋。
李茂興、余伯泉譯(1995)。社會心理學。台北:揚智文化。
李財星(1987)。犯規與無犯規國中生之自我概念,親子關係、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李逢堅(2000)。中學生網際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李雅萍(2002)。2003 年第二季我國寬頻用戶數達245 萬戶。線上檢索日期:2003年8月29日。網址:http://www.find.org.tw/0105/howmany/howmany_disp.asp?id=57
卓美玲(2001)。中小學網路學習之使用與滿足。國立清華大學2001網路與社會研討會。取自http://www.tosun.org.tw/database/database.htm
周佑玲(2001)。國小學童自我對話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周冠中(1998)。「我國Internet應用現況調查」。資策會推廣服務處。
林世欣(1999)。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與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林邦傑(1970)。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之修訂。測驗年刊,27,71-78。林宗鴻譯 (1997)。人格心理學(Burger, J. M.)。台北:揚智。(原作出版於西元1993 年)
林美蓉(1995)。寂寞與自我坦露。輔導季刊,31(1),58-63。林家屏(2002)。青少年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林淑華(2002)。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林翠湄譯(1995)。社會與人格發展。台北:心理。
邱文彬、林美珍(1999)。大學生發展成熟的人際關係中親密性能力的發展:自我揭露與自主性之年級與性別差異的探討。教育心理學報,31(1),37-62。邱招婷(2002)。國民中學青少年次級文化、同儕關係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邱秋雲(2002)。透過網路建立愛情關係者之網路使用行為、個人依附型態、自我揭露之初探。[ 線上資料] 。取自http://mozilla.hss.nthu.edu.tw/iscenter/conference2002/
邱霓敏(2001)。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氣質、自我概念與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侯雅齡(1998)。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編製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施玉鵬(2002)。出生序、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施香如(2002)。迷惘、迷網—談青少年網路使用與輔導。學生輔導,74,18-25。柯舜智(1992)。電子佈告欄使用者之媒介行為與時間分配的關聯性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洪若和(1995)。國小兒童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台東師院學報,6,91-134。
洪瑞璘譯(1999)。納森尼爾•布雷登著。工作自尊心— 開創事業版圖新秘訣。台北:時報文化。
洪錚蓉(1992)。高中僑生與本地生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比較暨團體諮商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胡玲玲譯(2001)。誰說網路讓現代人更疏離?!電腦家庭,68,60-62。
苗廷威譯(1996)。人際關係剖析。台北:巨流。
夏鑄九等譯(1998)。網路社會之崛起(Castells,M. ,1997.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coiety.)。台北:唐山出版社。
孫秀英(2001)。網路使用者溝通才能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論文,未出版,新竹。
翁淑媛(1985)。青少年的自尊以及相關變項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第8 期,79–114 頁。
高雄市教育局(1998)。資訊教育白皮書。高雄市:高雄市教育局。
涂秀文(1999)。國民中學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張仁獻(2002)。台南縣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對網路沈迷現象的影響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酒雄、陳枝烈、簡慶哲、張淑美(1993)。國中學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教育學刊,10,261-322。張淑美(1996)。從自我概念談青少年的自我追尋與其輔導,學生輔導通訊,36,88-95 頁。張慧芝譯,Diane E.Papalia,Sally W.olds & Ruth D.Feldman原著(2001)。人類發展---兒童心理學。台北:桂冠。
教育部(2001)。中小學資訊教育藍圖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梁朝雲(2001)。在學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分析及輔導方案。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9,43-69。莊千慧(1993)。出生序與父母管教態度對兒童的社會興趣及人格適應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許怡安(2001)。兒童網路使用與網路媒體素養之研究--以台北縣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許勝雄(1980)。如何促進良好的人際關係。台灣教育,354,31-34。
郭欣怡、林以正(1998)。網路使用者的心理特性與人際關係。教育資料文摘,42,66-80。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陳正文等人譯(1997)。人格理論(Schultz, D., & Schultz, S. Y.)。台北:揚智。(原作出版於西元1994 年)。
陳玉統(1997)。多維智力理論模式的檢驗與國小學生多維智力成份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陳李綢(1996)。青年生活適應量表之編製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青輔會。
陳怡君(2003)。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與同儕關係、自我概念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陳美靜譯(1999/2001)。網路心理講義(Wallace,P.M. The psychology of the internet.)。台北市:天下出版社。
陳英豪、汪榮才、李坤崇(1991)。學習心事誰人知?--國中國小學生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國教之友,44,5-14。陳淑萍(2000)。大學生電子郵件的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之探討。私立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陳皎眉(1993)。如何作自己的公關?談人際關係。載於吳靜吉、林邦傑(主編),與年輕談心:青年人的自我追尋(頁97-118)。台北:遠流。
陳皎眉(1997)。人際關係。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陳雪芬(2000)。網路春色蕩漾,學子難以抗拒。取自http://www.tcc.gov.tw/~tcco/42/news890602.htm
陳增穎(2000)。開啟或封閉?網際網路對青少年人際關係的影響。師友,392,27-30。
陳靜宜(1997)。國小五年級學童性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相關之研究。傳習,15,1-20。陳嬿竹(2001)。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與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陶振超(1996)。台灣地區全球資訊網使用者調查。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游康婷(2001)。網路友誼的形成與維繫:電子佈告欄使用者交友行為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游森期(2001)。E 世代青少年網路成癮及網路使用之輔導策略。學生輔導,74,34-43。游森期(2002)。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馮燕、王枝燦(2002)。網路交友與青少年虛擬社會關係的形成。2003 年10 月20 日,取自http://mozilla.hss.nthu.edu.tw/iscenten/conference2002/
黃少華、陳文江(2002)。重塑自我的遊戲:網路空間的人際交往。嘉義縣:南華大學社會所。
黃文瑛(1977)。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人際關係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117-142。黃玉蘋(2004)。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黃有志(2001)。網路上兩性互動的輔導。學生輔導,74,26-33。黃希庭(1998)。人格心理學。台北:東華出版社。
黃拓榮(199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黃牧仁譯(1999)。兒童到青少年的友誼發展。台北:五南。
黃厚銘(2000)。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刊,28,117-154。
黃厚銘(2001)。面具與人格認同:網路上的人際關係。2002 年6 月9 日,取自http://www.glps.ptc.edu.tw/simon
黃昭烈(2000)。親子互動關係與電腦網路態度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高中高職學生及其父親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淑玲(1995)。國民小學學生人際關係、學業成就與自我觀念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黃煜峰、雷靂(1995)。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德祥(1988)。國中與國小班級中影響學生社會行為與社會關係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黃麗滿(1992)。山地、平地國中生自我概念與校園疏離感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楊妙芬(1995)。單親兒童非理性信念、父母管教態度、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8,71-110。楊孝嶸、孫秀蕙、吳嫦娥、汪季參、曾桂玲、謝仁春(2001)。台北市少年網路交友行為之研究。犯罪學期刊,7,37-98。
楊佳幸(2001)。高雄區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心理需求與網路沉迷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楊牧貞、黃光國(1980)。自我揭露的楔型模式及其相關變項。中華心理學刊,26(1),51-70。楊國樞(1974)。小學與初中學生自我概念的發展及其相關因素。載於楊國樞、張春興主編,中國兒童行為的發展(頁417-463)。台北:環宇。
楊國樞(1984)。青年的人際關係。中國論壇,204,10-26。
楊期泰(2003)。高中職學生網路使用動機、需求滿足與疏離感之相關研究—以台中縣市為例。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溫世頌(1986)。教育心理學。台北:三民。
詹明欽(2003)。不同取向生命教育對國小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國立南華大學生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資策會(1999)。「88年網際網路應用調查」。 Find 網際網路資訊情報中心。取自http://www.find.org.tw/survey/survey1999.asp
壽旭霞(2001)。面對網路交友熱輔導人員應有的準備。學生輔導,74,68-81。廖鳳池、王文秀、田秀蘭(1997)。兒童輔導原理。台北:心理出版社。
廖鳳池、陳美芳、胡志芬、王淑敏、黃宜敏等編譯(1992)。教育心理學。台北:心理。
趙學信譯(1998/2000) 。NET &NET(Kelly,K., New rules for the new economy:10 radical strategies for a connected world.)。台北:大塊文化出版社。
趙曉美(2001)。自我概念多層面階層結構之驗證暨增進自我概念課程之實驗效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劉守信(2000)。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與輔導方案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私立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劉安彥、陳英豪(1994)。青年心理學。台北:三民。
劉奕蘭(2002)。網路社會支持的探討。[線上資料]。取自http:// mozilla.hss.nthu.edu.tw/iscenter/conference2002/
劉家儀(2001)。以人際關係論與計畫行為論探討網路交友之現象。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劉蕙如(2004)。台北市在學青少年網路使用動機、使用行為與幸福感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蔡佩(1995)。電子布告欄使用行為與社會臨場感研究—以台大計中BBS 站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蔡青青、劉雪娥(1996)。自尊的概念。護理雜誌,第四十三卷,第一期,90–94頁。蔡姿娟(1999)。國中生社會支持、生活適應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鄭美芳譯(1998)。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台北市:駿馬出版社。
盧怡秀(2001)。高雄市高中生網路素養及網路使用現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盧強(1986)。山地國中學生自我觀念、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盧欽銘(1979)。我國兒童及青少年自我觀念的發展。教育心理學報,12,123-132。盧欽銘(1981)。我國兒童及青少年自我觀念縱貫三年發展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4,115-124。蕃薯藤(2000)。青少年及兒童最常在網路上作些什麼?2002 年11 月11 日取自http://kids.yam.com/help/yam_news_1999mar15.htm。
蕃薯藤(2002)。台灣網路使用調查:一般電腦及網路行為。取自:http://survey.yam.com/index.html。
蕃薯藤(2005)。台灣網路使用調查:一般電腦及網路行為。2005年1月20日,取自:http://survey.yam.com/index.html。
蕭文(1977 )。國中學生人際關係欠佳之輔導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218-223。蕭銘鈞(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廣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戴怡君(1998)。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之探索。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薛淑如(2002)。青少年母親電腦網路使用與母子(女)互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韓佩凌(2002)。台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沈迷現象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顏映馨(1999)。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顏美如(2004)。影響大學生網路人際吸引之因素。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顏裕峰(1993)。國中生的社會興趣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嚴增虹(2002)。國小學童網際網路使用者背景、行為與心理特質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蘇建文(1978)。親子間態度一致性與青少年生活適應。教育心理學報,11,25-35。二、英文部分
Arkoff, A. (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 McGraw-Hill.
Berndt T. J.(1982). The features and effects of friendship in early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53, 1447-1460.
Byrne, B. M. & Shavelson, R. J. (1987). Adolescent Self-Concept: Testing the Assumption of Equivalent Structure across Gender.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4(3), 365-385.
Bruckman A. (1992). “Identity workshop: Emergent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phenomena in text-based virtual reality”. ftp://pub/MediaMoo/Papers/identity-workshop.
Boeree.(1998). Personality theories. Retrieved August, 26, 2002, http://www.ship.edu
Burger J.M. (1993). Personality, ch5, California, Brooks.
Burns,R.B.(1979), The self-concept :Theory,measurement,development,and behavior.
Clough, J. R.(1979). Development of a self- Concept Scale for Use in Pre- 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88763).
Cooley, C. H. (1902). Human nature and social order. New York: Scribner.
Dekovic, M.& Messue, W.(1997). Peer relations in adolescence:Effects of parenting and adolescents’self-concept.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163-176.
Ebersole, S.(2000).Use and Gratifications of the web among Student. JCMC 6(1),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ascuse.org/jcmc/vo16/issuel/ebersole.html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
Fitts, W. H. (1965). Tennessee self concept scale :Manual. Los Angeles : Western Psychological Services.
Garramone, G. M., Harris, A. C. & Anderson, R.(1986). Uses of political computer bulletin board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VOL 30(3): 325-339.
GUV.(1998).GUV''s Tenth WWW User Survey (October 1998). Retrieved August 25,2002, http://www-survey@cc.gatech.edu.
Goldberg, I.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Electronic message posted to Research Discussion List. http://www.cmhc.com/mlists/ research/ and http://www1.rider.edu/~suler/psycyber/supportgp.html
Heider, F. (1959).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Hurlock, E. B.(1974). Adolescent develop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James,W.(1890),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New 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
Jennifer, R. F. (1996).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Causes, Symptoms,and Consequences.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chem.vt..edu/ chem~dept / dessy/honors/papers/ferris.html.
Joinson, A. (1998). Causes and implications of disinhibited behavior on the internet.In J. Gackenbach (ED.).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ent: 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San Diago: Academic Press.
Lissa, K. J.(1990). The stability of self-concept during adolescence and early adulthood: a six-year follow-up study.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 14-43.
Mary A.L.(2001).Networked seduction: A test-bed for the study of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on the internet. 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4(1),75-99.
McKenna K.Y.A., and Bargh J.A. (1998). ”Coming out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identity demarginalization through virtual group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3, P681~694.
Mead, G. h. (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eyers D. (1987). “Anonymity is part of magic: Individual manipulation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ontexts,” Qualitative Sociology, 10, P251-226.
Monge, R. H.(1984).Developmental Trends in Factors of Adolescent Self-Concept.Development Psychology, 8(3), 382-393.
National Prentice-Dunn, S. & Rogers, R. W. (1982). Effect of public and private self-awareness on deindividuation and agg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 657-670.
Parks, M.R., Floyd K. (1996). “Making Friend in Cyberspac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Reingold, H. (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 :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School Boards Foundation With generous support from Children''s Television
Rice ,R. E.& Love, G.(1987). Electronic emotion: Sociaemotional content in a com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Research,14(1),85-108.
Richands,M.H.,&Larson,R(1989)The life space and socialization of the self :Sex differences in the young adolescent.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18(6),P617-626.
Reisberg, L.(2000).10% students may spend too much time online.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46,43-50.
Shavelson,R.J.,Hubner,J.J.,&Stanton,G.C.(1976).Self-concept: Validation of construct interpret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46,407-441.
Sproull, L., & Kiesler, S. (1991). Computer,networks and work. Scientific American , 84-91.
Suler, J. (1996). Why is this thing eating my life ? Computer and cyberspace addicition at the “ Palace “. Retrieved August 25, 2002, from http://www.rider.edu/user/suler/psycyber/eatlife.html
Suler, J. (1998).Adolescents in cyberspace. Retrieved August 25, 2002, from
http://www. rider.edu/user/suler/psycyber/adoles.html
Suler, J. (2000).Ident Management in cyberspace. Retrieved August 25, 2002, from
http://www. rider.edu/user/suler/psycyber/identity management.html
Sullivan, H. S. (1953).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ew York: Norton.
Theodorson, G. A. (1970). Modern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Manufactured in the U. S. A. Apollo Edition, Reprinted in Taiwan, 213. Workshop and Microsoft Corporation .Retrieved August 25,2002, http://www.nsbf.org/safe-smart/full-report.htm
Walther, J. B. (1992).Interpersonal effects in 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 A relational perspec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1),52-90.
Young, K. S. (1998). What makes the internet addictive ? Retrieved August 25, 2002,
http://www. netaddiction. com/addictiv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