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4 10:3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楊易蕙
研究生(外文):Yi-hui Yung
論文名稱:國小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among Behavior of Using Interne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 Self-concept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林正文林正文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9
中文關鍵詞:人際關係網路使用行為自我概念
外文關鍵詞:Self-concept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Behavior of using Interne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03
  • 點閱點閱:462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7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7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南市國小學童的網路使用行為,並期望能分析網路使用的行為與其人際關係、自我概念的關係。希冀從本研究之描述與探討中,俾能提供國小老師及輔導工作人員、學校和政府單位參考。
以九十四學年度在台南市就讀的六年級和四年級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採分層叢集抽樣,依照大、中、小型學校取樣,共計30班,回收率87.6%。而本研究使用之研究工具為「國小學童網路使用行為及基本資料之調查」及「真實與網路人際互動問卷」、「自我概念量表」,並根據調查結果採用敘述統計分析、卡方考驗、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和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得到以下的研究發現:
一、 國小學童接觸網路的年資都在1-2年,主要上網的地點在家裡,每週上網2-3次和每次上網2小時以內者最多,使用的活動以玩線上遊戲、教育學習和使用搜尋引擎尋找資料為最。
二、 男生的每週上網次數和每週上網時間多於女生;且不論男女其上網的地點都以家中為主;僅有在資訊學習類的使用活動上有顯著差異,沒有使用的男生比例較女生高。
三、 六年級學童的網路使用年資較四年級長;六年級學童的網路使用活動以通訊使用類為主,而四年級學童的網路使用活動以資訊學習類和休閒娛樂類為主。
四、 管教態度為「准許使用」者的網路使用年資較長,每週上網次數和每次上網時間較多,上網地點也以家中為主,網路使用活動以沒有使用資訊學習類和有使用休閒娛樂類較多;但「不准許使用,但特殊情形時可以使用」和「家中沒有網路可以使用」的管教態度則與其相反之。
五、 國小女生的真實人際關係優於男生;國小六年級學童的人際關係比四年級學童來得好;父母對學童使用網路的管教態度為「准許使用,並加以指導」者的人際關係優於「家中沒有網路可以使用」者。
六、 國小學童的自我概念並不會因為性別和年級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准許使用,並加以指導」的管教態度其自我概念較「准許使用,但放任不過問」和「家中沒有網路可以使用」者良好。
七、 網路使用年資長者的人際關係較網路使用年資短者良好;每週上網平均次數多者的網路人際關係優於少者,但真實人際關係則較差;上網時間為2小時以上至4小時的國小學童其網路人際關係比1小時以內的更為良好;使用通訊交友類活動和沒有使用資訊學習類、工具使用類活動的學童,其網路人際關係較好,有使用休閒娛樂類和通訊交友類的學童其真實人際關係則優於沒有使用者的。
八、 不同網路使用行為之國小學童在自我概念上並無顯著差異。
九、 國小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間的交互作用並不顯著。
依據本研究所得之主要發現,提出以下的建議:
一、 對政府及相關單位之建議
(一) 成立網路咖啡廳之法則和管理,給予學童安全的網路使用環境
(二) 落實網路規範之執行和宣導,建構良好的網路虛擬世界
(三) 加入網路使用相關項目於課程中,提供資訊訊息的價值判斷
二、 對學校及教師之建議
(一) 落實教師輔導之相關知能,引導學童適切的網路倫理內涵
(二) 親職教育講座的宣導,鼓勵家長學習資訊相關知能
(三) 教導學童拓展多元的人際關係,釐清生活的目標
三、 對家長及學生之建議
(一) 家長應用尊重和鼓勵的態度,指導學童良好的網路使用行為
(二) 家長應具備基本的網路使用常識,指導學童正確的網路使用行為
(三) 學童應做好自我管理,善用網路資源以充分發揮網路的功能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behavior of using Internet of Tania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n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behavior of using Interne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elf-concept.
Personal variables such as sex , grade and Parents use the attitude of disciplining of the network to the pupil us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among behavior of using Interne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elf-concept.There are 876 samples chosen from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ania county area in the study. Ones that adapt questionnaires are used in this study.The data obtained is analyzed with frequency distribution, percentage,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 t-test , Side tests the card and one-way ANOVA,glm.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pupil of primary school is exposed to history of the network all in 1-2, the place to surf the Net mainly is at home, most within surf the Net 2-3 times every week and surf the Net for 2 hours each timing, the activity used regards play on-line game、education and study the top and use the Search engine to look for the materialsing as.
2. The ones that used behavior of using Internet virginly in studying because of sex , grade and parents use the attitude of the network to the pupil that the network uses have difference of showing differently.
3.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of the pupil of primary school have difference of showing because of sex , grade and parents use the attitude of the network to the pupil.
4. The self- concept of the pupil of primary school do not have difference of showing because of sex and grade,but parents use the attitude of the network to the pupil to cause the difference.
5. The behavior of using Internet to make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of the pupil of primary school have difference of showing, but the self- concept is denied.
According to above findings, suggestions are offered for school guide and advanced researche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三節 待答問題……………………………………………… 7
第四節 名詞釋義……………………………………………… 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網路使用行為概論………………………………………13
第二節 人際關係與其相關研究…………………………………34
第三節 自我概念與其相關研究…………………………………58
第四節 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7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83
第二節 研究假設………………………………………………84
第三節 研究對象………………………………………………87
第四節 研究工具………………………………………………88
第五節 實施程序………………………………………………91
第六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93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國小學童在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現況分析……………………………………………… 95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學童在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自我概念之差異情況…………………………… 102
第三節 不同網路使用行為之國小學童在人際關係上的差異情形……………………………………………………129
第四節 不同網路使用行為之國小學童在自我概念上的差異分析……………………………………………………140
第五節 國小學童是否在網路上聊天交友對人際關係和自我概念的差異比較………………………………………148
第六節 國小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間的交互作用分析…………………………………………152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主要發現……………………………………………163
第二節 結論…………………………………………………169
第三節 建議…………………………………………………174
一、中文部分
丁思惠(2000)。 E 世代的網路交友面面觀。取自http://www.tcpc.gov.tw/package/electric-book/40/40-5.htm
天下雜誌(2000)。華人網路使用大調查,Online Availa。【http://archive.cw.com.tw/Ecw/E 天下雜誌第245 期.doc/122563591.22.htm】
王志仁(1997)。網路大調查:族群分析-上班族領先台灣網路。天下雜誌。198:124-129。
王秀燕(2002)。國中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柏壽(1985)。父母與同儕對青少年做決定的影響之比較研究。嘉義師專學報,15,47-198。
王盈惠(2002)。國中生電子遊戲經驗與學習參與、人際關係、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王郁文(2001)。大學生網際網路使用行為、性別、社會焦慮與網路諮商意願、生活適應問題接受網路諮商意願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瑋等人(1991)。人類發展學(上)-人生過程整體探討。台北:華杏出版社,。
王澄華(2001)。人格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成癮的影響。私立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燦槐、羅惠筠(1998)。我國大學生BBS 族的網路人際溝通初探。應用倫理研究通訊,5,5-6。
台北市教育局(1998)。資訊教育白皮書。台北市:台北市教育局。
台南市教育局(2005)。台南市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台南市:台南市教育局。取自http://www.tn.edu.tw/news
石培欣(2000)。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交通部統計處(2005)。台灣地區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摘要分析。台北:交通部。取自http://www.motc.gov.tw/hypage.cgi?HYPAGE=stat.asp。
伍至亮(2001)。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電視收視行為、偶像崇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向陽公益基金會(2001)。E 世代青少年網咖經驗調查報告。2003 年7 月25 日
朱美慧(1999)。我國大專學生個人特性、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私立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朱惠瓊(2003)。從網路成癮談青少年網路人際互動的特質。諮商與輔導,206,35-40。
朱經明(1981)。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友伴關係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錦鳳(1997)。大學生電腦網路的使用極其相關因素的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0,297-312。
何英奇(1986)。自我觀念評量的檢討。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8,75-97。
余紫瑛(2000)。探索教育活動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怡靜(2000)。資訊教育家長信心調查。天下雜誌,頁233。
吳明燁(199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少年初期同儕團體的形成與影響。東吳社會學報,8,1-33。
吳姝蒨(1996)。電腦中介傳播人際情感親密關係之研究:探訪電子佈告欄(BBS)的「虛擬人際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淑玲(1999)。台南市國小學生家庭因素、性別角色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吳統雄(2000)。台灣網路使用者系列調查研究:現況、前景、策略、方法。民意研究季刊,214,41-77。
吳雅玲(2003)。高職學生人格特質對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相關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齊殷(1998)。虛擬社區的「生活經驗」對個人真實生活的影響:社會學研究的新領域。Net’98台灣網路新世紀研討會。
吳錦鳳、許秀源、何素珍、王碧蓮、魏渭堂(1985)。心理學與心理衛生。高雄:復文。
吳瓊汝(1997)。國中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美枝(1991)。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運用。台北:大洋。
李茂興、余伯泉譯(1995)。社會心理學。台北:揚智文化。
李財星(1987)。犯規與無犯規國中生之自我概念,親子關係、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逢堅(2000)。中學生網際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雅萍(2002)。2003 年第二季我國寬頻用戶數達245 萬戶。線上檢索日期:2003年8月29日。網址:http://www.find.org.tw/0105/howmany/howmany_disp.asp?id=57
卓美玲(2001)。中小學網路學習之使用與滿足。國立清華大學2001網路與社會研討會。取自http://www.tosun.org.tw/database/database.htm
周佑玲(2001)。國小學童自我對話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周冠中(1998)。「我國Internet應用現況調查」。資策會推廣服務處。
林世欣(1999)。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與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邦傑(1970)。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之修訂。測驗年刊,27,71-78。
林宗鴻譯 (1997)。人格心理學(Burger, J. M.)。台北:揚智。(原作出版於西元1993 年)
林美蓉(1995)。寂寞與自我坦露。輔導季刊,31(1),58-63。
林家屏(2002)。青少年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林淑華(2002)。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翠湄譯(1995)。社會與人格發展。台北:心理。
邱文彬、林美珍(1999)。大學生發展成熟的人際關係中親密性能力的發展:自我揭露與自主性之年級與性別差異的探討。教育心理學報,31(1),37-62。
邱招婷(2002)。國民中學青少年次級文化、同儕關係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邱秋雲(2002)。透過網路建立愛情關係者之網路使用行為、個人依附型態、自我揭露之初探。[ 線上資料] 。取自http://mozilla.hss.nthu.edu.tw/iscenter/conference2002/
邱霓敏(2001)。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氣質、自我概念與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侯雅齡(1998)。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編製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施玉鵬(2002)。出生序、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施香如(2002)。迷惘、迷網—談青少年網路使用與輔導。學生輔導,74,18-25。
柯舜智(1992)。電子佈告欄使用者之媒介行為與時間分配的關聯性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若和(1995)。國小兒童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台東師院學報,6,91-134。
洪瑞璘譯(1999)。納森尼爾•布雷登著。工作自尊心— 開創事業版圖新秘訣。台北:時報文化。
洪錚蓉(1992)。高中僑生與本地生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比較暨團體諮商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胡玲玲譯(2001)。誰說網路讓現代人更疏離?!電腦家庭,68,60-62。
苗廷威譯(1996)。人際關係剖析。台北:巨流。
夏鑄九等譯(1998)。網路社會之崛起(Castells,M. ,1997.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coiety.)。台北:唐山出版社。
孫秀英(2001)。網路使用者溝通才能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論文,未出版,新竹。
翁淑媛(1985)。青少年的自尊以及相關變項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第8 期,79–114 頁。
高雄市教育局(1998)。資訊教育白皮書。高雄市:高雄市教育局。
涂秀文(1999)。國民中學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張仁獻(2002)。台南縣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對網路沈迷現象的影響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酒雄、陳枝烈、簡慶哲、張淑美(1993)。國中學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教育學刊,10,261-322。
張淑美(1996)。從自我概念談青少年的自我追尋與其輔導,學生輔導通訊,36,88-95 頁。
張慧芝譯,Diane E.Papalia,Sally W.olds & Ruth D.Feldman原著(2001)。人類發展---兒童心理學。台北:桂冠。
教育部(2001)。中小學資訊教育藍圖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梁朝雲(2001)。在學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分析及輔導方案。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9,43-69。
莊千慧(1993)。出生序與父母管教態度對兒童的社會興趣及人格適應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怡安(2001)。兒童網路使用與網路媒體素養之研究--以台北縣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勝雄(1980)。如何促進良好的人際關係。台灣教育,354,31-34。
郭欣怡、林以正(1998)。網路使用者的心理特性與人際關係。教育資料文摘,42,66-80。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陳正文等人譯(1997)。人格理論(Schultz, D., & Schultz, S. Y.)。台北:揚智。(原作出版於西元1994 年)。
陳玉統(1997)。多維智力理論模式的檢驗與國小學生多維智力成份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李綢(1996)。青年生活適應量表之編製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青輔會。
陳怡君(2003)。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與同儕關係、自我概念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美靜譯(1999/2001)。網路心理講義(Wallace,P.M. The psychology of the internet.)。台北市:天下出版社。
陳英豪、汪榮才、李坤崇(1991)。學習心事誰人知?--國中國小學生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國教之友,44,5-14。
陳淑萍(2000)。大學生電子郵件的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之探討。私立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皎眉(1993)。如何作自己的公關?談人際關係。載於吳靜吉、林邦傑(主編),與年輕談心:青年人的自我追尋(頁97-118)。台北:遠流。
陳皎眉(1997)。人際關係。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陳雪芬(2000)。網路春色蕩漾,學子難以抗拒。取自http://www.tcc.gov.tw/~tcco/42/news890602.htm
陳增穎(2000)。開啟或封閉?網際網路對青少年人際關係的影響。師友,392,27-30。
陳靜宜(1997)。國小五年級學童性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相關之研究。傳習,15,1-20。
陳嬿竹(2001)。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與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陶振超(1996)。台灣地區全球資訊網使用者調查。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游康婷(2001)。網路友誼的形成與維繫:電子佈告欄使用者交友行為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森期(2001)。E 世代青少年網路成癮及網路使用之輔導策略。學生輔導,74,34-43。
游森期(2002)。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馮燕、王枝燦(2002)。網路交友與青少年虛擬社會關係的形成。2003 年10 月20 日,取自http://mozilla.hss.nthu.edu.tw/iscenten/conference2002/
黃少華、陳文江(2002)。重塑自我的遊戲:網路空間的人際交往。嘉義縣:南華大學社會所。
黃文瑛(1977)。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人際關係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117-142。
黃玉蘋(2004)。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有志(2001)。網路上兩性互動的輔導。學生輔導,74,26-33。
黃希庭(1998)。人格心理學。台北:東華出版社。
黃拓榮(199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牧仁譯(1999)。兒童到青少年的友誼發展。台北:五南。
黃厚銘(2000)。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刊,28,117-154。
黃厚銘(2001)。面具與人格認同:網路上的人際關係。2002 年6 月9 日,取自http://www.glps.ptc.edu.tw/simon
黃昭烈(2000)。親子互動關係與電腦網路態度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高中高職學生及其父親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淑玲(1995)。國民小學學生人際關係、學業成就與自我觀念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煜峰、雷靂(1995)。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德祥(1988)。國中與國小班級中影響學生社會行為與社會關係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麗滿(1992)。山地、平地國中生自我概念與校園疏離感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妙芬(1995)。單親兒童非理性信念、父母管教態度、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8,71-110。
楊孝嶸、孫秀蕙、吳嫦娥、汪季參、曾桂玲、謝仁春(2001)。台北市少年網路交友行為之研究。犯罪學期刊,7,37-98。
楊佳幸(2001)。高雄區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心理需求與網路沉迷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楊牧貞、黃光國(1980)。自我揭露的楔型模式及其相關變項。中華心理學刊,26(1),51-70。
楊國樞(1974)。小學與初中學生自我概念的發展及其相關因素。載於楊國樞、張春興主編,中國兒童行為的發展(頁417-463)。台北:環宇。
楊國樞(1984)。青年的人際關係。中國論壇,204,10-26。
楊期泰(2003)。高中職學生網路使用動機、需求滿足與疏離感之相關研究—以台中縣市為例。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溫世頌(1986)。教育心理學。台北:三民。
詹明欽(2003)。不同取向生命教育對國小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國立南華大學生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資策會(1999)。「88年網際網路應用調查」。 Find 網際網路資訊情報中心。取自http://www.find.org.tw/survey/survey1999.asp
壽旭霞(2001)。面對網路交友熱輔導人員應有的準備。學生輔導,74,68-81。
廖鳳池、王文秀、田秀蘭(1997)。兒童輔導原理。台北:心理出版社。
廖鳳池、陳美芳、胡志芬、王淑敏、黃宜敏等編譯(1992)。教育心理學。台北:心理。
趙學信譯(1998/2000) 。NET &NET(Kelly,K., New rules for the new economy:10 radical strategies for a connected world.)。台北:大塊文化出版社。
趙曉美(2001)。自我概念多層面階層結構之驗證暨增進自我概念課程之實驗效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守信(2000)。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與輔導方案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私立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劉安彥、陳英豪(1994)。青年心理學。台北:三民。
劉奕蘭(2002)。網路社會支持的探討。[線上資料]。取自http:// mozilla.hss.nthu.edu.tw/iscenter/conference2002/
劉家儀(2001)。以人際關係論與計畫行為論探討網路交友之現象。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劉蕙如(2004)。台北市在學青少年網路使用動機、使用行為與幸福感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佩(1995)。電子布告欄使用行為與社會臨場感研究—以台大計中BBS 站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蔡青青、劉雪娥(1996)。自尊的概念。護理雜誌,第四十三卷,第一期,90–94頁。
蔡姿娟(1999)。國中生社會支持、生活適應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鄭美芳譯(1998)。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台北市:駿馬出版社。
盧怡秀(2001)。高雄市高中生網路素養及網路使用現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盧強(1986)。山地國中學生自我觀念、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盧欽銘(1979)。我國兒童及青少年自我觀念的發展。教育心理學報,12,123-132。
盧欽銘(1981)。我國兒童及青少年自我觀念縱貫三年發展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4,115-124。
蕃薯藤(2000)。青少年及兒童最常在網路上作些什麼?2002 年11 月11 日取自http://kids.yam.com/help/yam_news_1999mar15.htm。
蕃薯藤(2002)。台灣網路使用調查:一般電腦及網路行為。取自:http://survey.yam.com/index.html。
蕃薯藤(2005)。台灣網路使用調查:一般電腦及網路行為。2005年1月20日,取自:http://survey.yam.com/index.html。
蕭文(1977 )。國中學生人際關係欠佳之輔導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218-223。
蕭銘鈞(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廣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戴怡君(1998)。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之探索。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薛淑如(2002)。青少年母親電腦網路使用與母子(女)互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韓佩凌(2002)。台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沈迷現象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顏映馨(1999)。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顏美如(2004)。影響大學生網路人際吸引之因素。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顏裕峰(1993)。國中生的社會興趣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嚴增虹(2002)。國小學童網際網路使用者背景、行為與心理特質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蘇建文(1978)。親子間態度一致性與青少年生活適應。教育心理學報,11,25-35。

二、英文部分
Arkoff, A. (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 McGraw-Hill.
Berndt T. J.(1982). The features and effects of friendship in early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53, 1447-1460.
Byrne, B. M. & Shavelson, R. J. (1987). Adolescent Self-Concept: Testing the Assumption of Equivalent Structure across Gender.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4(3), 365-385.
Bruckman A. (1992). “Identity workshop: Emergent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phenomena in text-based virtual reality”. ftp://pub/MediaMoo/Papers/identity-workshop.
Boeree.(1998). Personality theories. Retrieved August, 26, 2002, http://www.ship.edu
Burger J.M. (1993). Personality, ch5, California, Brooks.
Burns,R.B.(1979), The self-concept :Theory,measurement,development,and behavior.
Clough, J. R.(1979). Development of a self- Concept Scale for Use in Pre- 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88763).
Cooley, C. H. (1902). Human nature and social order. New York: Scribner.
Dekovic, M.& Messue, W.(1997). Peer relations in adolescence:Effects of parenting and adolescents’self-concept.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163-176.
Ebersole, S.(2000).Use and Gratifications of the web among Student. JCMC 6(1),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ascuse.org/jcmc/vo16/issuel/ebersole.html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
Fitts, W. H. (1965). Tennessee self concept scale :Manual. Los Angeles : Western Psychological Services.
Garramone, G. M., Harris, A. C. & Anderson, R.(1986). Uses of political computer bulletin board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VOL 30(3): 325-339.
GUV.(1998).GUV''s Tenth WWW User Survey (October 1998). Retrieved August 25,2002, http://www-survey@cc.gatech.edu.
Goldberg, I.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Electronic message posted to Research Discussion List. http://www.cmhc.com/mlists/ research/ and http://www1.rider.edu/~suler/psycyber/supportgp.html
Heider, F. (1959).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Hurlock, E. B.(1974). Adolescent develop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James,W.(1890),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New 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
Jennifer, R. F. (1996).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Causes, Symptoms,and Consequences.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chem.vt..edu/ chem~dept / dessy/honors/papers/ferris.html.
Joinson, A. (1998). Causes and implications of disinhibited behavior on the internet.In J. Gackenbach (ED.).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ent: 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San Diago: Academic Press.
Lissa, K. J.(1990). The stability of self-concept during adolescence and early adulthood: a six-year follow-up study.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 14-43.
Mary A.L.(2001).Networked seduction: A test-bed for the study of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on the internet. 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4(1),75-99.
McKenna K.Y.A., and Bargh J.A. (1998). ”Coming out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identity demarginalization through virtual group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3, P681~694.
Mead, G. h. (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eyers D. (1987). “Anonymity is part of magic: Individual manipulation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ontexts,” Qualitative Sociology, 10, P251-226.
Monge, R. H.(1984).Developmental Trends in Factors of Adolescent Self-Concept.Development Psychology, 8(3), 382-393.
National Prentice-Dunn, S. & Rogers, R. W. (1982). Effect of public and private self-awareness on deindividuation and agg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 657-670.
Parks, M.R., Floyd K. (1996). “Making Friend in Cyberspac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Reingold, H. (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 :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School Boards Foundation With generous support from Children''s Television
Rice ,R. E.& Love, G.(1987). Electronic emotion: Sociaemotional content in a com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Research,14(1),85-108.
Richands,M.H.,&Larson,R(1989)The life space and socialization of the self :Sex differences in the young adolescent.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18(6),P617-626.
Reisberg, L.(2000).10% students may spend too much time online.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46,43-50.
Shavelson,R.J.,Hubner,J.J.,&Stanton,G.C.(1976).Self-concept: Validation of construct interpret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46,407-441.
Sproull, L., & Kiesler, S. (1991). Computer,networks and work. Scientific American , 84-91.
Suler, J. (1996). Why is this thing eating my life ? Computer and cyberspace addicition at the “ Palace “. Retrieved August 25, 2002, from http://www.rider.edu/user/suler/psycyber/eatlife.html
Suler, J. (1998).Adolescents in cyberspace. Retrieved August 25, 2002, from
http://www. rider.edu/user/suler/psycyber/adoles.html
Suler, J. (2000).Ident Management in cyberspace. Retrieved August 25, 2002, from
http://www. rider.edu/user/suler/psycyber/identity management.html
Sullivan, H. S. (1953).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ew York: Norton.
Theodorson, G. A. (1970). Modern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Manufactured in the U. S. A. Apollo Edition, Reprinted in Taiwan, 213. Workshop and Microsoft Corporation .Retrieved August 25,2002, http://www.nsbf.org/safe-smart/full-report.htm
Walther, J. B. (1992).Interpersonal effects in 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 A relational perspec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1),52-90.
Young, K. S. (1998). What makes the internet addictive ? Retrieved August 25, 2002,
http://www. netaddiction. com/addictive.ht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吳明燁(199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少年初期同儕團體的形成與影響。東吳社會學報,8,1-33。
2. 李卓倫 (民74)。健康的定義與假說。公共衛生,12(2),146-159。
3. 朱錦鳳(1997)。大學生電腦網路的使用極其相關因素的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0,297-312。
4. 朱惠瓊(2003)。從網路成癮談青少年網路人際互動的特質。諮商與輔導,206,35-40。
5. 王燦槐、羅惠筠(1998)。我國大學生BBS 族的網路人際溝通初探。應用倫理研究通訊,5,5-6。
6. 王柏壽(1985)。父母與同儕對青少年做決定的影響之比較研究。嘉義師專學報,15,47-198。
7. 王志仁(1997)。網路大調查:族群分析-上班族領先台灣網路。天下雜誌。198:124-129。
8. 黃翠紋 (民89)。警察工作壓力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7,99-124。
9. 陳明傳 (民82)。論警察的工作壓力。警學叢刊,24(2),22-59。
10. 陳石定 (民82)。警察心理壓力與危機調處之探討。警專學報,6,33-59。
11. 吳統雄(2000)。台灣網路使用者系列調查研究:現況、前景、策略、方法。民意研究季刊,214,41-77。
12. 林邦傑(1970)。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之修訂。測驗年刊,27,71-78。
13. 林美蓉(1995)。寂寞與自我坦露。輔導季刊,31(1),58-63。
14. 邱文彬、林美珍(1999)。大學生發展成熟的人際關係中親密性能力的發展:自我揭露與自主性之年級與性別差異的探討。教育心理學報,31(1),37-62。
15. 施香如(2002)。迷惘、迷網—談青少年網路使用與輔導。學生輔導,74,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