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5.16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0 10:2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英國
研究生(外文):Ying-Kuo Liu
論文名稱:家庭社會場域中文化資本影響外籍配偶家庭學童的學習表現之個案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Case Study at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Capital Transmitted within the Social Space of on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whose Mothers came from Philippines
指導教授:姜添輝姜添輝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ien-Hui Chi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教育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12
中文關鍵詞:外籍配偶社會場域文化資本
外文關鍵詞:social spacecultural capitalcultural reproductionForeign spous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2
  • 點閱點閱:114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5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4
異國婚姻在台灣已經日漸普遍化,其下一代也進入學校體系接受教育,對子女教育的探討,既有研究大多著眼於探討家庭環境、父母期望、管教態度等方面對學習的影響;本研究從P. Bourdieu論述的社會空間理論進行分析探討,其要義是文化資本在家庭社會場域中作傳輸,文化資本多寡大幅影響個體的習性,家庭生活型態與文化消費等足以對子女的理解模式產生深遠的影響。

依據研究動機,本研究預期達到以下各目的:
一、瞭解外籍配偶家庭環境特性及對其子女學習表現的影響性。
二、瞭解外籍配偶家庭中文化資本傳遞的過程,對子女學習表現的影響性。
三、瞭解外籍配偶家庭家長管教態度與教育期望,及其對子女學習表現的影響性。
四、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供外籍配偶家庭教養下一代之參考;並讓教育工作人員深入瞭解外籍配偶子女在學校教育過程所面臨的困境。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研究選定一外籍配偶家庭為個案,採觀察、訪談、文件蒐集等方法,進行為期三個月,共二十一次的現場觀察及訪談。依據上述所蒐集的資料進行分析,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外籍配偶家庭經濟資本弱勢影響子女學習環境。
二、外籍配偶家庭缺乏長遠規劃的家庭文化消費特性。
三、外籍配偶家庭語言隔閡的家庭互動形式。
四、外籍配偶家庭缺乏長遠規劃的管教模式與教育期望。
五、外籍配偶家庭結構性弱勢的家庭社會場域。
The theory of cultural reproduction has highlighted the influence of the difference of class cultures on student educational achievements as argued by P. Bourdieu, a French sociologist, who believed that the habitus shaped within a specific social space functions to regulate how the actor views and react unconsciously toward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text in within he/she lives. The habitus theory profiles the fact that due to the lack of cultural capital, the reasoning model of working class children are generally confined within the scope of substantial form. The gap between their habitus and the structure/nature of curriculum knowledge further leads to a much lower level of academic performances than the middle/upper class students. Following the habitus theory, the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interplay among cultural capital, social space, habitus and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In order to examine this interplay, this study employed case-study method. Because the questions which this study were concerned were involved with the operation and delivery of cultural capital within family social space practiced by the parents, this study used a variety of methods to conduct data collection including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terview and documental analysis which last over three months.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is case family displayed a much typical model of working class as witnessed by their much lower academic backgrounds and posts. This low position within the division of labour was not able to produce adequate economic capital and, then functioned to generate appropriate cultural capital. The evidences indicate that the parents of this case study were unable to construct adequate three forms of cultural capital in Bourdieu’s terminology. As a result, their children did not develop academic-oriented habitus but practical-oriented one.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誌謝辭…………………………………………………………………Ⅲ
目 次…………………………………………………………………Ⅳ
表 次…………………………………………………………………Ⅵ
圖 次…………………………………………………………………Ⅶ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6
第三節 名詞釋義…………………………………………………7
第四節 研究限制…………………………………………………8
第二章 文獻探討………………………………………………………10
第一節 社會流動與教育…………………………………………10
壹、社會流動…………………………………………………10
貳、階級再製…………………………………………………23
參、教育成就與影響性………………………………………30
肆、評論………………………………………………………33
第二節 學校教育的文化再製過程………………………………36
壹、學校教育與文化再製……………………………………37
貳、學校教育與文化霸權……………………………………47
參、學校教育與家庭中介角色………………………………52
肆、評論………………………………………………………57
第三節 外籍配偶子女與學校教育………………………………60
壹、外籍配偶家庭現況………………………………………60
貳、外籍配偶子女學習成就相關研究………………………68
參、影響外籍配偶子女學習成就因素探討…………………70
肆、評論………………………………………………………79
第四節 小結………………………………………………………8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85
第一節 研究流程與研究架構……………………………………85
第二節 研究方法…………………………………………………90
第三節 研究對象…………………………………………………94
第四節 資料分析…………………………………………………98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100
第一節 重返農業時代的空間錯覺……………………………100
壹、勞工階級屬性的生活空間……………………………100
貳、不利子女學習的家庭環境……………………………115
第二節 家庭文化資本的特性…………………………………121
壹、立即主義的生活型態與價值觀………………………121
貳、文化材匱乏的環境……………………………………127
參、成人角度的家庭休閒活動……………………………130
第三節 語言隔閡的三代同堂家庭……………………………140
壹、半傳統式的家庭生活分工……………………………140
貳、紛歧的語言表現與傳承………………………………147
參、非教育取向的形式化互動……………………………162
第四節 管教模式與教育期望…………………………………170
壹、非理性思維的直接性行為規訓………………………170
貳、短期主義的教育成就視野……………………………178
第五節 綜合討論………………………………………………18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89
第一節 主要發現與結論………………………………………189
第二節 建議……………………………………………………200
參考文獻……………………………………………………………203
附錄一………………………………………………………………207
附錄二………………………………………………………………208
附錄三………………………………………………………………209
王宏仁(1999)。一九五○年代的台灣階級結構與流動初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6期,1-35
王瑞賢(2002)。結構主義、符碼理論與伯恩斯坦。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2),25-57。
方德隆(2001)。課程改革的社會學分析。中正大學課程與教學論壇會議手冊,1-17。
內政部(2004)。外籍娘易生遲緩兒?中國時報政治新聞,2005年10月27日,取自http://ccms.ntu.edu.tw/~psc/pop_news9306/910716013.htm
江亮演、陳燕禎、黃稚純(2004)。大陸與外籍配偶生活調適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66-89。
社區發展季刊105期(2004)。迎接外籍配偶營造多元台灣。社論。1-5。
朱玉玲(2002)。澎湖外籍新娘生活經驗之探討。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沈姍姍(1995)。臺灣的教育選拔制度與社會流動之探討。新竹師院學報,第8期,95-113。
巫有鎰(1999)。影響國小學童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台北市和台東縣做比較。台灣師大教育研究集刊,第43期,213-242。
何瑞珠(1999)。家長參與子女的教育: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的闡釋。教育學報,第26期,233-261。
林湘慧(2003)。家庭社會空間與學童習性關聯性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
林璣萍(2003)。台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東吳大學虛擬教育學院,現代社會(2004)。2004年11月19日,取自http://vschool.scu.edu.tw/Class01/Title.asp?Data_Code=356
吳乃德(1997)。檳榔和拖鞋,西裝和皮鞋:台灣階級流動的族群差異及原因。台灣社會學研究,第一期,137-167
林生傳(1990)。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出版社。
邱天助(2004)。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
吳耀明(2004)。從再製理論看學校教育的角色。屏東師院學報,第21期,217-242。
吳宜錞(2005)。外籍配偶子女之家庭學習環境對其國語文能力發展的影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義男(1988)。國小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及學業成就的關係。國立台灣教育學院輔導學報,第11期,95-141。
周新富(2003)。家庭社會資本組成構面及其與學習結果之關係。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第3卷第2期,85-112。
林蓉敏(2004)。「新臺灣移民」與「新臺灣之子」的現況、困境及其解決途徑。北縣成教,第23期,14-19。
吳清山(2004)。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及其因應策略。師友,第441期,6-12。
周仁尹(2004)。「新臺灣之子」代溝現象對教育政策與學校行政之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第31期,62-80。
周美珍(2001)。新竹縣「外籍新娘」生育狀況探討。公共衛生,28(3),255-264。
吳秀照(2004)。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對於發展遲緩子女的教養環境與主體經驗初探。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159-175。
姜添輝(2002)。資本社會中的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批判教育社會學的分析。台北:高等。
洪鎌德(1995)。卜地峨社會學理論之析評。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刊,第24期,1-34。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涂金堂(1998)。中等教育選擇功能與中學生家庭背景關係之探討。中學教育學報,第5期,211-244
馬信行(1997)。一九九0年人口普查中教育與職業資料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5(上),29-66。
高宣揚(1991)。論布爾迪厄的「生存心態」概念。思與言,第29卷第3期,21-73。
高淑清(2004)。外籍配偶在台現象對社區家庭教育與政策之啟示。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150-158。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9期,45-92。
夏曉鵑(2001)。「外籍新娘」現象之媒體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3期,153-196。
夏曉鵑(2005)。不要叫我外籍新娘。台北:左岸。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學富。
張維中(2005)。外籍配偶國小高年級兒童父母教養態度、同儕關係及自我效能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誌庭(2000)。國小教師對「文化再製」現象的知覺性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茂松(2001)。從專業倫理探討國小教師專業發展中在職進修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志強(2004)。文化再製過程中教師教育信念的成因與影響之分析。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諭陵(1994)。社會流動的影響因素及對教育的啟示。教育研究雙月刊,第35期,47-51
許嘉猷、黃毅志(2002)。跨越階級界限?:兼論「黑手變頭家」的實證研究結果及與歐美社會之一些比較。台灣社會學刊,第27期,1-59
陳家輝(1993)。古典社會學理論與社會變遷:馬克思、涂爾幹及韋伯。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奎�t、高強華、張鐸嚴編著(1997)。教育社會學。國立空中大學。
陳雅雯(2005)。外籍配偶子女在國小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宜蘭縣蘇澳鎮某國小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鐸嚴(1994)。功績主義教育選擇之評析。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張鐸嚴(1995)。社會主義觀點下的教育批判與超越──談教育的私有、再製與解放──。社會科學學報,第3期,107-120。
張鐸嚴(1996)。文化霸權與開放教育。社會科學學報,第4期,31-42。
許宏儒(2004)。Bourdieu的「文化資本」概念及對教育機會均等的解釋。教育研究資訊,第12卷3期,75-102。
許靜芳(2004)。淺談外籍配偶子女的班級輔導。94年10月28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3/43-19.htm。
許雅惠(2004)。東南亞外籍配偶家庭兒童生活狀況之研究。內政部兒童局補助研究報告。
郭丁熒、許峻維(2004)。不同社經背景小學生的數學科學業成就、文化資本、經濟資本與財物資本及社會資本關係之差異。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誌,第17期,77-119。
陳湘淇(2004)。國小一年級外籍配偶子女在智力、語文能力及學業表現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建甫(2003)。邁向多元族裔社會的教育願景與情節分析:外籍新娘與其下一代所面臨的同化迷思。教育研究月刊,第110期,135-143。
莫藜藜、賴珮玲(2004)。台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55-65。
莊聖瓔(2005)。外籍配偶的家庭及其國小子女的家庭生活經驗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靜晃、薛慧平(2004)。外籍配偶母職角色轉換困境與需求之探析─以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為例。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116-132。
教育部統計處(2005)。外籍配偶就讀國小子女學習及生活意向調查結果摘要分析。94年9月21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
CS/EDU7220001/publish/foreign_parent_student_in_basic/brief.pdf
黃政傑(1996)。質的教育研究法: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
黃芳銘(1998)。社會階級在家庭教育中控制結構與資源分配差異的探究。中大社會文化學報,第6期,43-73。
黃富順(1973)。影響國中生學業成就的家庭因素。教育研究所集刊,第16期,383-486。
黃瑞琴(200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婉玲(2005)。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的家庭環境與學習適應情形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肅科(2004)。外籍配偶家庭:社會資本與社會凝聚力初探。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133-149。
楊淑朱、刑清清、翁慧雯、吳盈慧、張玉巍(2004)。雲林縣外籍女性配偶子女在校情況之調查。國立嘉義大學,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49-178。
楊艾俐(2003)。台灣變貌:下一代衝擊新台灣之子。天下雜誌,第271期,101-102。
翟本瑞(2002)。家庭文化資本對學校教育影響之研究:以農業縣山區小學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第4期,181-195。
鄭淵全(1998)。社經地位、能力、學校教育與國小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功能典範與衝突典範之探究。新竹師院學報,第11期,421-448。
鄧守娟(2005)。國小教師與外籍配偶家長互動經驗之探究。94年度南區九縣市「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方式研討會」論文集,1-23。
蔡榮貴、楊淑朱、賴翠媛、黃月純、余坤煌、周立勳(2004)。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民中小學學習表現與學校輔導措施現況調查。國立嘉義大學,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8-239。
蔡奇璋(2004)。外籍配偶參與國小子女學習的障礙及其解決途徑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潘彥妃(2003年1 月12 日)。越南勸新娘 別嫁台灣郎。聯合報,第3 版。
劉秀燕(2003)。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骨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駱明慶(2002)。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經濟論文叢刊,30:1,113-147
薛承泰、林慧芬(2003)。台灣家庭變遷-外籍新娘現象。94年8月30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SS/092/SS-B-092-019.htm
謝孟穎(2001)。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慶皇(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探討。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特殊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鍾鳳嬌、王國川(2004)。外籍配偶子女的語文、心智能力發展與學習狀況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第23期,231-258。
戴鎮州(2004)。大陸與外籍配偶問題與可能出路:社會人文觀點省思。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90-100。
譚光鼎(1992)。中等教育選擇功能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譚光鼎(1998)。社會與文化再製理論之評析。教育研究集刊,第40輯,23-50。
鄭淵全(1996)。學校教育是偉大的平衡器或不公平的再製者。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初等教育學報,第4期,127-167。
魏宗明(2001)。學校在文化再製中的角色─Bourdieu觀點。國民教育研究學報,第7期,85-106。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蘇峰山(2002)。符碼與習性:伯恩斯坦與布爾迪厄論文化與權力。教育社會學通訊,第42期,3-12。
蘇容瑾(2004)。外籍配偶對母職之角色覺察與子女教養態度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學技職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鐘重發(2004)。台灣男性擇娶外籍配偶之生活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中譯本
Bowles and Gintis(1989)。資本主義美國學校教育。(李錦旭譯)。台北:桂冠。
Emile Durkheim(2002)。社會分工論。(渠東譯)。台北:左岸。
Patrice Bonnewitz(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孫智綺譯)台北:麥田。
Yin, R. K.(1994)。個案研究。(尚榮安譯)。台北:弘智。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涂金堂(1998)。中等教育選擇功能與中學生家庭背景關係之探討。中學教育學報,第5期,211-244
2. 周美珍(2001)。新竹縣「外籍新娘」生育狀況探討。公共衛生,28(3),255-264。
3. 周仁尹(2004)。「新臺灣之子」代溝現象對教育政策與學校行政之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第31期,62-80。
4. 林蓉敏(2004)。「新臺灣移民」與「新臺灣之子」的現況、困境及其解決途徑。北縣成教,第23期,14-19。
5. 林義男(1988)。國小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及學業成就的關係。國立台灣教育學院輔導學報,第11期,95-141。
6. 吳耀明(2004)。從再製理論看學校教育的角色。屏東師院學報,第21期,217-242。
7. 巫有鎰(1999)。影響國小學童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台北市和台東縣做比較。台灣師大教育研究集刊,第43期,213-242。
8. 沈姍姍(1995)。臺灣的教育選拔制度與社會流動之探討。新竹師院學報,第8期,95-113。
9. 江亮演、陳燕禎、黃稚純(2004)。大陸與外籍配偶生活調適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66-89。
10. 馬信行(1997)。一九九0年人口普查中教育與職業資料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5(上),29-66。
11. 高宣揚(1991)。論布爾迪厄的「生存心態」概念。思與言,第29卷第3期,21-73。
12. 高淑清(2004)。外籍配偶在台現象對社區家庭教育與政策之啟示。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150-158。
13. 郭諭陵(1994)。社會流動的影響因素及對教育的啟示。教育研究雙月刊,第35期,47-51
14. 許宏儒(2004)。Bourdieu的「文化資本」概念及對教育機會均等的解釋。教育研究資訊,第12卷3期,75-102。
15. 陳建甫(2003)。邁向多元族裔社會的教育願景與情節分析:外籍新娘與其下一代所面臨的同化迷思。教育研究月刊,第110期,13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