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國文教科書
李振興等著 《高中國文》(一)~(六)冊,臺北:三民,2001年8月~2004年2月
邱燮友等著 《高中國文》(一)~(六)冊,臺北:南一,2001年8月~2004年2月
羅聯添等著 《高中國文》(一)~(六)冊,臺北:翰林,20001年8月~2004年2月
何寄澎等著 《高中國文》(一)~(六)冊,臺北:龍騰,2001年8月~2004年3月
董金裕等著 《高中國文》(一)~(六)冊,臺北:康熙,2001年8月~2004年3月
蔡宗陽著 《文法與修辭》下冊,臺北:三民,2002年2月
二、古典文獻
陸機著 《陸士衡文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12月
葛洪著 《抱朴子》,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12月
曾國藩著 《曾文正公日記》,臺北:臺灣啟明書局,1951年9月
仇兆鰲著 《杜詩詳註》,臺北:廣文書局,1962年3月
方東樹著 《昭昧詹言》,臺北:廣文書局,1962年8月
過商侯著 《古文評註全集》,臺北:第一文化社,1963年7月
劉熙載著 《藝概‧文概》,臺北:廣文書局,1964年3月
曾國藩著 《經史百家雜鈔》,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3月
姚鼐著,王文濡評校 《古文辭類纂評註》,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7年4月
林景亮著 《詳註古文讀本》,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年11月
沈德潛著 《唐詩別裁集》,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1月
吳楚材評註、王文濡校勘 《精校評注古文觀止》,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11月
焦循著 《雕菰集》,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9月
李扶九著 《古文筆法百篇》,臺北:文津出版社,1978年11月
王充著 《論衡》,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12月
吳訥著 《文章辨體序說》,臺北:長安出版社,1978年12月
姚鉉著 《唐文粹》,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11月
呂祖謙著 《宋文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11月
程敏政著 《皇明文衡》,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11月
鍾嶸著,楊祖聿校注 《詩品校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1月
林雲銘著 《古文析義》,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9月
王夫之著 《薑齋詩話》,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4月
林雲銘著 《古文析義》,臺北:廣文書局,1984年1月
黃民裕著 《辭格匯編》,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
釋皎然著 《詩式》,收於《古漢語修辭學資料彙編》,臺北:明文書局,1984年9月
司空圖著 《詩品》,收於《古漢語修辭學資料彙編》,臺北:明文書局,1984年9月
歸有光著 《文章指南》,臺北:廣文書局,1985年10月
嚴羽著,郭紹虞校釋 《滄浪詩話校釋》,臺北:里仁書局,1987年4月
沈祥龍著 《論詞隨筆》,收於唐圭璋編《詞話叢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2月
曹丕著 《典論‧論文》,臺北:廣文書局,1988年5月
方以智著 《通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9月
李重華著 《貞一齋詩說》,收於《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7月
東陽无疑著 《齊諧記》,收於《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7月
薛雪著 《一瓢詩話》,收於《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7月
杜甫著,楊倫淺注 《杜詩鏡銓》,臺北:天工書局,1994年10月
劉勰著 《文心雕龍》,香港: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1995年3月
陳騤著 《文則》,收於《傳世藏書》,海南:海南國際新聞出版,1996年8月
姚鼐著 《惜抱軒文集》,收於《叢書集成三編》,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2月
樂史著 《宋本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1月
十三經注疏本 《周易》,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
十三經注疏本 《詩經》,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
十三經注疏本 《禮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
三、專著
陳望道著 《修辭學發凡》,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57年11月
章微穎著 《中學國文教學法》,臺北:蘭臺書局,1969年9月
徐仲玉等著 《修辭學論叢》,臺北:樂天出版社,1970年5月
徐芹庭著 《修辭學發微》,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3月
羅君籌著 《文章筆法辨析》,香港:上海印書館,1971年6月
蔣伯潛著 《體裁與風格》,臺北:世界書局,1971年9月
呂叔湘著 《中國文法要略》,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5年
黃永武著 《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77年4月
鄭子瑜著 《中國修辭學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2月
沈謙著 《文心雕龍與現代修辭學》,臺北:益智書局,1980年6月
王萬清著 《創造性閱讀與寫作教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0年7月
蔡謀芳著 《表達的藝術-修辭二十五講》,臺北:三民書局,1980年12月
趙元任著 《國語語法-中國話的文法》,臺北:學海出版社,1981年10月
余光中等編 《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年10月
黃美鈴著 《唐代詩評中風格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2月
廖蔚卿著 《六朝文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2月
謝无量著 《實用文章義法》,臺北:華正書局,1983年9月
周振甫著 《詩詞例話》,臺北:長安出版社,1983年10月
陳望道著 《美學概論》,臺北:文鏡文化事業公司,1984年12月
王力著 《中國現代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年6月
夏丏尊、葉紹鈞著 《文章講話》,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85年6月
許恂如著 《作文百法》,臺北:廣文書局,1985年5月
杭永年著 《古文快筆貫通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10月
黃永武著 《字句鍛鍊法》,臺北:洪範書局,1986年1月
張夢機著 《公無渡河》,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3月
朱榮智著 《文氣論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3月
林慧文等著 《中國現代散文理論》,臺北:蘭亭書店,1986年10月
鄭頤壽著 《辭章學概論》,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年10月
楊子嬰等著 《文學和語文裡的修辭》,香港:麥克米倫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未標示月份)
楊牧編選 《中國近代散文選》,臺北:洪範書店,1987年5月
劉禹昌、熊禮匯著 《唐宋八大家文章精華》,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5月
丁曉昌編著 《中學古詩文鑑賞辭典》,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年5月
任興聲著 《作文能力訓練》,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8年8月
馬建忠著,章錫琛校注 《馬氏文通校注》,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8年9月
鄭明娳著 《現代散文類型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88年11月
賀新輝主編 《古詩鑑賞辭典》,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88年12月
陸稼祥著 《辭格的運用》,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
林雲銘著 《古文析義合編》,臺北:廣文書局,1989年1月
陳望道著 《修辭學發凡》,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1月
錢鍾書著 《宋詩選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4月
吳應天著 《文章結構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8月
賀新輝主編 《元曲鑑賞辭典》(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89年9月
楊辛、甘霖、劉榮凱著 《美學原理綱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11月
李元洛著 《詩美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2月
浙江省修辭研究會編著 《修辭方式例解詞典》,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5月
馬美信、賀聖遂主編 《中國古代詩歌欣賞辭典》,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1990年6月
黎運漢著 《漢語風格探索》,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6月
陳植鍔著 《詩歌意象論》,秦皇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8月
錢谷融、魯樞元主編,《文學心理學》(臺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1990年9月
李丕顯著 《審美教育概論》,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1年1月
沈謙先生著 《修辭學》上冊,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1年2月
胡楚生編著 《柳文選析》,臺北:華正書局,1991年3月
沈謙著 《修辭學》中冊,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1年4月
張少康著 《中國古代文學創作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6月
朱智賢、林崇德等著 《思維發展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9月
黎運漢、張維耿編著 《現代漢語修辭學》,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9月
張春榮著 《修辭散步》,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9月
陳師滿銘著 《國文教學論叢》,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1年11月
馬乃騮等著 《詩詞曲賦名作鑑賞大辭典》,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1991年12月
張新仁著 《寫作教學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2年3月
譚永詳著 《漢語修辭美學》,北京:北京語言學院,1992年5月
呂淑湘著 《中國文法要略》,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9月
王凱符、張會恩主編 《中國古代寫作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9月
周元主編 《小學語文教育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10月
蔡宗陽著 《文燈──文章作法講話》,臺北:國語日報社,1992年11月
王宏喜著 《文體結構舉要》,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2年12月
宋文蔚著 《評註文法津梁》,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3年2月
邱明正著 《審美心理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年4月
張春榮者 《一把文學的梯子》,臺北:爾雅出版社,1993年7月
鄭頤壽著 《文藝修辭學》,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8月
張定遠、程漢杰著 《中學生作文例話》,臺北:萬卷樓,1993年9月
黎運漢、張維耿著 《現代漢語修辭學‧修辭方式》,臺北:書林出有限公司,1994年2月
葉慶炳著 《高中國文教材鑑賞分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4月
王立著 《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7月
陳師滿銘著 《詩詞新論》,臺北:萬卷樓,1994年6月
陳達凱編著 《宋詩選》(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8月
童慶炳 《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臺北:萬卷樓,1994年8月
郭開平、姚文通等編著 《中學語文教學論》,北京:語文出版社,1994年11月
朱艷英主編 《文章寫作學-文體理論知識部份》,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1月
陳慶輝著 《中國詩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12月
董奇著 《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2月
劉勰著 《文心雕龍》,香港: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1995年3月
朱伯石主編 《寫作概論》,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4月
王更生著 《文心雕龍讀本》下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6月
駱小所著 《現代修辭學》,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
葉蜚聲等著 《語言學綱要》,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11月
成偉鈞等著 《修辭通鑑》,臺北:建宏書局,1996年1月
余應源等著 《語文教育學》,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月
張春榮著 《修辭行旅》,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月
劉世劍主編 《文章寫作學-基礎理論知識部份》,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4月
教育部編訂 《高級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1996年5月
王更生著 《歐陽脩散文研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5月
王基倫著 《韓柳古文新論》,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6月
木齋著 《宋詩評譯》,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
陳友冰、楊福生著 《宋代絕句賞析》,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8月
張春榮著 《修辭萬花筒》,板橋:駱駝出版社,1996年9月
陳子典、顧興義著 《寫作知識辭典》,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
張紅雨著 《寫作美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6年10月
周來祥著 《再論美是和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11月
陶佳珞編著 《精妙寫作技巧》,臺北:漢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3月
黃錦鋐著 《國文教學法》,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7月
陳師滿銘著 《作文教學指導》,臺北:萬卷樓,1997年10月
馮永敏著 《散文鑑賞藝術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2月
陳師滿銘著 《國文教學論叢續編》,臺北:萬卷樓,1998年3月
熊琬著 《文章結構學──文章運思結構之藝術》,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3月
王更生著 《韓愈散文研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9月
張學波著 《中學國文教學理論研究》,臺北:明文書局,1998年10月
仇小屏著 《文章章法論》,臺北:萬卷樓,1998年11月
許世瑛著 《中國文法講話》,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98年11月
邱燮友著 《新譯唐詩三百首》,臺北:三民書局,1999年2月
王立著 《心靈的圖景──文學意象的主題史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2月
王更生著 《柳宗元散文研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2月
黃麗貞著 《實用修辭學》,臺北:國家出版社,1999年3月
陳師滿銘著 《文章結構分析》,臺北:萬卷樓,1999年5月
林淑貞著 《詩話論風格》,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7月
王弼、韓康伯、朱熹著 《周易兩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7月
周慶華著 《思維與寫作》,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9月
陳師滿銘、顏瑞芳、邱燮友、范宜如等合撰 《階梯作文2》,臺北:三民書局,1999年10月
張春榮著 《極短篇的理論與創作》,臺北:爾雅出版社,1999年11月
仇小屏著 《篇章結構類型論》(上、下冊),臺北:萬卷樓,2000年2月
林瑞景著 《創意作文批改範例》,臺北:萬卷樓,2000年6月
王長俊主編 《詩歌意象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0年8月
蔡宗陽、余崇生主編 《中國文學與美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9月
陳師滿銘著 《章法學新裁》臺北:萬卷樓,2001年1月
王更生著 《蘇軾散文研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2月
仇小屏著 《深入課文的一把鑰匙──章法教學》,臺北:萬卷樓,2001年2月
蔡宗陽著 《修辭學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4月
顧祖釗著 《文學原理新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5月
彭聃齡主編 《普通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5月
張春榮著 《修辭新思維》,臺北:萬卷樓,2001年9月
仇小屏著 《章法新視野》,臺北:萬卷樓,2001年9月
江錦珏著 《詩詞義旨透視鏡》,臺北:萬卷樓,2001年9月
蒲基維、涂玉萍等者 《散文‧新詩義旨古今談》,臺北:萬卷樓,2002年1月
林保淳、殷善培等著 《創意與非創意表達》,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2月
馮瑞龍等著 《寫作教學遊戲手冊》,香港:中華書局,2002年6月
陳師滿銘著 《章法學論粹》,臺北:萬卷樓,2002年7月
張春榮著 《作文新饗宴》,臺北:萬卷樓,2002年8月
仇小屏著 《詩從何處來:新詩習作教學指引》,臺北:萬卷樓,2002年9月
沈謙著 《修辭方法析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10月
喻守真編著 《唐詩三百首詳析》,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11月
劉寶珠著 《習作新視窗》,臺北:萬卷樓,2002年12月
顏瑞芳、溫光華著 《風格縱橫談》,臺北:萬卷樓,2003年2月
蔡宗陽著 《應用修辭學》,臺北:萬卷樓,2003年3月
林士敦著 《中學語法教學》,臺北:萬卷樓,2003年3月
陳師滿銘著 《章法學綜論》,臺北:萬卷樓圖,2003年6月
徐基儒主編 《現代文章寫作教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陳智弘、范曉雯等著 《新型作文瞭望臺》,臺北:萬卷樓,2003年9月
楊如雪著 《文法ABC》,臺北:萬卷樓,2003年10月
仇小屏、藍玉霞等著 《小學「限制式寫作」之設計與實作》,臺北:萬卷樓,2003年11月
黃慶萱著 《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1月
仇小屏著 《世紀新詩選讀》,臺北:萬卷樓,2004年3月
仇小屏、黃淑貞著 《國中國文章法教學》,臺北:萬卷樓,2004年10月
鄭頤壽主編 《大學辭章學》,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范曉雯著 《含英咀華》,臺北:萬卷樓,2005年7月
仇小屏編著 《限制式寫作之理論與應用》,臺北:萬卷樓,2005年10月
四、期刊論文
蔡宗陽著 〈論譬喻的分類〉,《中國學術年刊》13期,1992年4月王更生著 〈簡論我國散文的立體、命名與定義〉,《孔孟月刊》25卷11期,1986年11月林義烈著 〈談文體的分類〉,《中國語文》63卷1期,1988年1月
王希杰著 〈什麼是修辭格〉,《中國語文》,69卷4期,1991年10月
陳啟知著 〈散文寫作的技巧〉,《國文天地》7卷10期,1992年3月
陳品卿著 〈從現行高中國文教學目標看國文教學的任務〉,《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992年10月陳思著 〈中國古典風格理論的演進〉,《求索》3期,1993年5月
陳師滿銘著 〈談幾種非傳統的作文命題方式〉,《國文天地》9卷11期,1994年4月
曾昭旭著 〈談散文的分類及雜文〉,《文訊》14期,1994年8月呂武志著 〈「文眼」與國文教學〉,《中等教育》,1994年12月
楊鴻銘著 〈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等文描景論〉,《孔孟月刊》35卷11期,1996年7月方元珍著 〈從蘇轍「黃州快哉亭記」看蘇軾〈水調歌頭〉〈落日繡簾捲〉〉,《空大人文學報》8期,1999年6月徐家友著 〈談中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教學月刊》,1999年9月
徐慧波著 〈利用語文教材培養想像力七法〉,《教學月刊》,2000年4月
余昭閔著 〈蘇軾黃州時期的人生轉變與散文創作〉,《語文教育通訊》,2000年6月
王敬波著 〈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語文教育通訊》,2000年9月
陳惠齡著 〈現代散文教學情境設計(上)〉,《國文天地》16卷4期,2000年9月陳惠齡著 〈現代散文教學情境設計(下)〉,《國文天地》16卷5期,2000年10月蒲基維著 〈談兩宋臺閣名勝記──以高中國文課文為例(上)〉,《國文天地》16卷5期,2000年10月蒲基維著 〈談兩宋臺閣名勝記──以高中國文課文為例(下)〉,《國文天地》16卷6期,2000年11月張春榮著 〈現代散文的觀察〉,《臺北師院語文集刊》,2001年6月
仇小屏著 〈非傳統作文命題探析〉,《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2卷4期,2001年8月溫光華著 〈唐宋八大家之散文及其風格──以現行高中國文課文為例〉,《國文天地》17卷4期,2001年9月仇小屏著 〈非傳統作文命題探析〉,《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2卷4期,2001年12月張春榮著 〈擴寫與創造性思考〉,《國文天地》18卷2期,2002年6月鍾添騰著 〈閱讀與寫作整合的教學研究〉,《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3卷4期,2002年12月陳佳君著 〈論章法之族性〉,《辭章學論文集》,2002年12月
仇小屏著 〈「限制式寫作」題組之設計與實作〉,《國文天地》19卷11期,2004年4月
陳師滿銘著 〈辭章學在「讀」與「寫」教學中的運用〉,《國文天地》20卷4期,2004年9月
張春榮著 〈修辭學在「讀」與「寫」教學中的運用〉,《國文天地》20卷4期,2004年9月楊如雪著 〈文法學在「讀」與「寫」教學中的運用〉,《國文天地》20卷4期,2004年9月仇小屏著 〈章法學在「讀」與「寫」教學中的運用〉,《國文天地》20卷4期,2004年9月陳師滿銘著 〈語文能力與辭章研究──以「多」、「二」、「一(○)」的螺旋結構作考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國文學報》39期,2004年12月
陳忠信著 〈電視廣告在國中情意教學之應用〉,《國文天地》20卷7期,2004年12月
陳師滿銘著 〈層次邏輯與辭章意象系統〉,《國文天地》20卷7期,2004年12月
王昌煥著 〈作文診療室〉,《國文天地》20卷7期,2004年12月
徐國能著 〈淺探中學生寫作能力之提升-從九十四年大考學測國文非選擇題的一些問題談起〉,《國文天地》20卷10期,2005年3月陳師滿銘著 〈辭章意象論〉,《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50卷1期,2005年4月
陳師滿銘著 〈論章法與邏輯思維〉,收於《第四屆中國修辭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5月
陳師滿銘著 〈意象學研究的新方向(上)〉,《國文天地》22卷1期,2006年6月
五、學位論文
金容杓著 《柳宗元散文研究》,國文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7月諸海星著 《中國文體分類學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林承坏著 《辛稼軒詠物詞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12月顏瑞芳著 《中唐三家寓言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5月謝奇懿著 《五代詞中山的意象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7月夏薇薇著 《文章賓主法析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5月陳宇詮著 《引導兒童作文教學之探究──自修辭的角度切入》,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仇小屏著 《古典詩詞時空設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2月江錦玨著 《古典詩詞義旨教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陳佳君著 《虛實章法析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5月黃淑貞著 《主旨(綱領)安置於篇腹的結構類型析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12月丁鼎著 《材料作文教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蒲基維著 《章法風格析論──以蘇軾詞、姜夔詞為考察對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6月 郭祖珮著 《「高層思考寫作教學方案」對國中生「非傳統作文」寫作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涂碧霞著 《凡目章法析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7月高敏馨著 《平側章法析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5月陳佳君著 《辭章意象形成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