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6 13:1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許珮馨
研究生(外文):Hsu, Pei-Hsin
論文名稱:五O年代的遷台女作家散文研究
指導教授:柯慶明柯慶明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o, Ching-Min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15
中文關鍵詞:閨秀散文五四文學傳統遷台女作家美文台灣五○年代國語政策文學研究會新月社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文化生產場域
外文關鍵詞:The female prose54 literature traditionsmoved to Taiwan female writersbelles-lettresTaiwan in 1950sNational Language Policy (Mandarin Policy)Literature StudiesCrescent SocietyTaiwan Province of Women Writing Associationsfield of culture produc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6
  • 點閱點閱:245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1
論文摘要

本論文意圖爬梳從五○年代起遷台女作家群起浮現於戰後台灣文壇的社會背景與她們的集體創作呈現高度同質性的原因與特色,以及分析她們的創作與五四美文傳統的脈絡,並分析她們的創作在戰後台灣女性散文史上所扮演的重要位置與呈顯的歷史意義。本論文的研究架構共計分為六章,茲簡述本論文的章節架構:

第一章 緒論
本章旨在說明本論文研究所形成的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以及界定論文的名稱,並為闡述本論文常使用的「閨秀散文」一詞的定義,再說明本論文所篩選的研究對象,並進一步說明章節架構與理論依據,最後梳理台灣五○年代散文史的研究概況和五○年代以降台灣女性散文史的研究展望。

第二章 遷台女作家五○年代筆墨登場的新舞台
本章旨在分析遷台女作家集體湧現五○年代台灣文壇的社會與文化背景。第一節首先分析五○年代的遷台女作家的「習性、氣質」(habitus)(知識養成背景、與出身的家世以及來台的社會位階),以及個別踏進入文人圈的經過。第二節分析五○年代官方文藝主導下的文學環境,探索當時五○年代充斥反共聲浪的文學生態何以容納「閨秀散文」生存空間的內在因素。第三節從文人集團的角度分析遷台女作家崛起五○年代文壇所屬的「文學勢力範圍」(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以及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對鼓吹婦女創作所做的貢獻。第四節探討文人的行業與作品生產的關係,歸納這群遷台女作家在文人以外的編輯角色,並進而探討與文學創作息息相關的編輯副業,對她們攫取文化生產場域的空間有何影響,再分析文人同儕透過沙龍的文人聚會,彼此提攜協助,以形成陣容堅強的班底的過程。

第三章 移植五四美文傳統於台灣文藝新生地
本章旨在分析五○年代文壇的遷台女作家與五四美文傳統的淵源,第一節先論述這批遷台女作家在接受高等教育時,求學的地緣位置多是新文藝發展的重鎮,來談她們所身受的五四新文學風潮,再從她們的散文所自敘閱讀五四新文藝的經驗來佐證其與五四新文學之淵源,並分析她們所承繼的創作路數。第二節則從禁書的方向梳理五○年代女作家與五四新文學選擇性承傳的關係。第三節則以琦君、林海音、張秀亞、艾雯、鍾梅音等五○年代傑出的遷台女作家為研究取樣對象,爬梳她們的散文與五四文學研究會、新月社、語絲社的淵源。

第四章 閨秀散文的書寫主題
本章旨在分析五○年代的遷台女作家散文的創作主題,寫作範圍基本上不脫離懷鄉思親的主題以及書寫故宅新居遷徙的家庭主題,還有賢妻良母的經驗分享,讚詠天地之美、歷覽寶島風光、及環遊世界的旅行主題。第一節是天涯淪落的懷鄉散文,從呼喚親友的書信體散文,和描寫烽火連天的戰亂記憶、歌頌家鄉風物與佳節思親的抒情散文等來概括地論述懷鄉散文的內涵。第二節是以「離鄉背井╱落地生根的家庭散文」為題,探討女性特別喜歡書寫家居空間的特質,並從作品掘發出遷台女作家如何在台灣落地生根,將他鄉當作故鄉的心路歷程與集體書寫台籍女傭群像所呈現出來的省籍族群互動的變化過程。第三節則以「賢妻良母的教戰守策」為研究方向,分析女作家大量書寫相夫教子、經營婚姻、育兒技巧的短文的原因及此類散文的特色。第四節則以「立足寶島、放眼天下」的遊記小品為主題,分析她們書寫遷台初落腳新居的鄉土采風,以及歷覽台灣名勝的「新台灣紀行」和戒嚴時期稀有的海外見聞錄,探討其遊記內容與當時遊記寫作的共通現象。

第五章 各具風姿的閨秀散文
本章旨在深入理解五○年代的遷台女作家的文學成就與創作風格,故從遷台女作家中篩選出作品風格獨特,創作年資長,影響後輩深遠,且在五○年代深受佳評的女作家,對其創作予以完整的評論。將五○年代散文創作質與量均豐的張秀亞、琦君、艾雯、徐鍾珮、鍾梅音等作家列為研究對象,逐一探索分析每位作家的寫作生涯與遷台後創作的變遷,並針對作家的散文觀與作品實踐,關注的題材與寫作方向,探究每位作家獨特的創作風格。

第六章 結論
本章分為兩節,首先點明遷台女作家在散文上的貢獻主要是銜接五四新文學時期美文的傳統,然後在第一節以官方「國語政策」的角度分析遷台女作家在五○年代傳播以中文書寫的「白話散文」上所做的貢獻,並論述其在台灣文學史上的歷史定位。第二節則從五○年代文壇的遷台女作家所建立的美文傳統,來觀察這一支「閨秀散文」的美學主流在往後散文發展史上的傳承與變異的歷程,最後提出台灣女性散文史亟待開發的領域以及未來的研究展望。
Abstract

This paper intended to put in order for the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emale writers moved to Taiwan from mainland China sprouting up in the 1950s post-war Taiwan's literary arena with their social background and highly homogeneous collaborative creativity, and an analysis of their creations with May Fourth Movement belles-lettres traditional vein, and analysi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ir creativity in the post-war Taiwan history of female prose. This research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Here are the summarizations of each chapter.
Chapter 1 Introduction
This paper aims to illustrate the question consciousness arisen from the research and the research goal, as well as the definition of the often used term "the female prose" in this paper. And then describes on the selection of research objects in this research paper, and further explains chapter structure and theory basis. Finally, combs out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file of the prose history of Taiwan in 1950s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prospects of Taiwan's female prose since 1950s.
Chapter 2 Female writers moved to Taiwan in 1950s went on stage inked new arena
This chapter seeks to analyze the social and culture backgrounds in 1950s Taiwan's literary arena that were crowded by the moved to Taiwan female writers. Section I analyzes the habitus of the female writers moved to Taiwan in 1950s (their knowledge incubated background, origin family background as well as to Taiwan's social position and status), and individual experiences into the literati circle. Section II analyses the literary environment leaded by the official literary arts in 1950s, and explores the underneath factors that tolerated the survival of “female prose” under the literature ecology flooded with anti-communism voices. Section III analy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view of writer’s group to the female writers moved to Taiwan in 1950s raised to the literary arena which were belonged to the "literary spheres of influence" (Taiwan Province Association of Women Writing) as well as the contributions of Taiwan Province Association of Women Writing which promoted the creative writing of women. Section IV explores the writer’s profession and the writing production relationship, summed up these 1950s moved to Taiwan female writers in the outside literary editorial role, further to explore the editorial side occupation, which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literature creation, on what kind of influences for them to seize their own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Then, analysis how the writer associated through literati salon meeting, gathered mutual assistances, to the formation of a stronger writing team process.
Chapter 3 Transplant May 4th Movement belles-lettres tradition to the newborn Taiwan literary arts
This chapter seeks to analyze the provenance of the moved to Taiwan female writers back traced to the 54 belles-lettres tradition. Section I elaborates this batch of moved to Taiwan female writers when received their higher education, most of their studying geo-location are at the new literary development regions, discusses their experiences impacted by the 54 new literary wave, from these prose author's narration of reading 54 new literary works experience to support its evidence of 54 new literary provenance, and finally analyzes their creative style which they inherited. Section II takes from the banned books point of view, combs out the 1950s female writers and the 54 new literature selective inheritance relationships. Section III selects Chi Jun a.k.a. Pan Hsi-chen (琦君, 潘希真), Lin Hai-yin (林海音), Zhang Xiu-ya (張秀亞), Ai wen a.k.a. Xiong Kun-chen (艾雯, 熊崑珍), and Zhong Mei-yin (鍾梅音), those are the 1950s outstanding female writers moved to Taiwan as the research sample objects, combs out their prose and the provenance of 54 Literature Research Society, Crescent Society, and Language Silk Society.
Chapter 4 Female prose written subjects
This chapter seeks to analyze the moved to Taiwan female writers prose creative theme in 1950s. Their writing scope basically is not out of the range of mixed feeling of nostalgia and homesickness, family subjects of migration from former dwelling to new home settled abroad, experience sharing of being a good wife and loving mother, chanting the beauty of the world, the travel notes of the scenery of Taiwan and round the world. Section I is the prose of homesickness and nostalgia felt by expatriates, from calling relatives and friends of epistolary style prose, description of ceaseless war chaos from war memory, eulogizing the hometown scenery and remembrance of relatives in Festival of lyrical prose, to sum up the connotations of homesick and nostalgic prose. Section II uses "Relocate from former dwelling, Settle down permanently family prose" as a topic,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omen especially like to write their lives at home and the surrounding spaces, and digs out the changes from the works of these moved to Taiwan female writers on how they settled down to Taiwan, treats Taiwan as their own hometown, migrates process as their experience, and the collective writing of Taiwanese maids as a group portrait by ethnic origin interactive processes. Section III uses "Principle of being a good wife and loving mother" as the research direction, analyzes the reas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female writers’ essays and prose that write massively on supporting husband and teaching children, marriage management, child care and nursling skills. Section IV uses "On Taiwan, At the world" short travel notes and essays as the subject, analyzes their writing on folklore of Taiwan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ir moves to the new homes at Taiwan, and "The new Taiwan Travel Reports" of their visiting to the Taiwan famous landmarks and scenery spots, and rare seen and heard overseas knowledge during the martial law period, discusses its contents and then travel notes writing common phenomenon.
Chapter 5 Female prose with each graceful bearing
This chapter aims to provide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moved to Taiwan female writers’ literary achievements and creative style in 1950s. It gives comprehensive comments to the selected moved to Taiwan female writers in 1950s with the following screening criteria: work style uniqueness, long creation period, far reaching impact on younger generation, and received good reputation in the 1950s. It lists those prose creative quality and quantity meet the criteria are Zhang Xiu-ya, Chi Jun, Ai Wen, Xu Zhong-pei, and Zhong Mei-yin of the 1950s female writers as research objects, by exploring and analyzing each writer’s writing career and changes after moved to Taiwan, and exploring each writer’s unique creative style on each writer’s prose view and the works in practice, concern topics and writing direction.
Chapter 6 Conclusions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two sections. At the first it points out that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moved to Taiwan female prose writers in 1950s mainly linked up the 54 new literary period belles-lettres tradition, and then in the Section I from the official "National Language Policy (Mandarin Policy)" perspective view, analyzes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se moved to Taiwan female writers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writing "The Vernacular Prose", and on its historical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Taiwan literature. Section II from the belles-lettres tradition established by these moved to Taiwan female writers in 1950s to observe that this "female prose" esthetics mainstream in the subsequent inheritance and variations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se, and finally proposes the urgent need to be developed research areas of the Taiwan female prose history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prospects.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閨秀散文的定義與研究範圍 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15
第四節 五○年代散文的研究現況與研究展望 24

第二章 遷台女作家五○年代筆墨登場的新舞台 34
第一節 渡海來台女作家的家世及其學經歷 37
一 五四學潮後的知識女性 37
二 渡海來台的背景--國民黨黨工人士及軍眷 42
三 踏入文壇,初試啼聲的歷程 44
第二節 閨秀散文異軍突起的文學環境 50
一 官方文藝政策的主導與反共文學的誕生 50
(一)文藝政策理念的萌芽與實踐 51
(二)文化清潔活動 56
(三)戰鬥文藝 58
(四)宰制文壇的文學獎 59
二 逃避主義路線與閨秀散文的崛起 60
第三節 女性文藝大軍——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的成立 63
一 婦協成立的宗旨與組織 63
二 壯盛的筆隊伍——宣揚國威的勞軍訪問團 65
三 《婦女文叢》與《婦女創作集》的出版 66
第四節 自己的房間——婦女寫作發表園地 69
一 女性編輯隊伍的大量湧現 69
二 婦女與家庭版面的增置與專屬女性雜誌的誕生 73
三 文學沙龍與姊妹情誼 75

第三章 移植五四美文傳統於台灣文藝新生地 78
第一節 三更有夢書當枕——文化記憶的積澱 82
一 求學的地緣位置 82
二 五四新文學的閱讀經驗 84
第二節 禁書的影響與五四文學的選擇性承傳 91
一 禁書形成的背景與影響 91
二 查禁圖書的法令依據 92
三 盲目檢扣的查緝過程 94
四 遭查禁的三○年代文學作品 95
第三節 五四時期美文風格的流風餘韻 99
一 文學研究會與新月社美文風格的餘緒——張秀亞 102
(一)俞平伯、朱自清、徐志摩的美文風格 102
(二)凌叔華、廬隱、蘇雪林的閨秀風格 105
二 冰心歌頌母愛路線的餘緒——琦君 107
三 豐子愷、夏丏尊質樸文風的餘緒——鍾梅音 109
四 林語堂語絲社小品文風格的餘緒——林海音 113
五 俞平伯晚明小品美文風格的餘緒——艾雯 120

第四章 閨秀散文的書寫主題 124
第一節 天涯淪落的懷鄉散文 126
一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寄不出的家書 128
二 烽火戰亂的集體記憶與流亡文學 131
三 月是故鄉明,水是故鄉甜——家鄉風物與家鄉味的歌頌 134
四 每逢佳節倍思親 138
第二節 離鄉背井/落地生根的家庭散文 141
一 夜來幽夢忽還鄉——老家書寫 144
二 客舍似家家似寄——新居試筆 146
三 總把他鄉當故鄉——發現了川端橋 149
四 家庭內的族群融合?——台籍女傭形象速寫 152
第三節 賢妻良母的經驗分享 154
一 回憶我們的母親 156
二 齊家淑世的理想婚姻觀 158
三 家家有本孩兒經——母職經驗的分享 163
第四節 立足寶島、放眼天下的遊記小品 168
一 落腳新居的鄉土采風錄 168
二 縱覽名勝的新「台灣紀行」 173
三 戒嚴前期海外遊記的風行 180

第五章 各具風姿的閨秀散文 186
第一節 北窗下的尋夢女——張秀亞 189
一 悲歡歲月中的創作變遷 195
二 承繼西方象徵主義的文學傳統 196
(一)幻覺豐富,營造出神秘宛如夢境的氛圍 196
(二)帶有冥想的色彩,追求空靈飄渺的感通經驗 198
(三)以濃郁的感情抒發幽獨的意緒 199
(四)重視文章的音樂性與節奏感 200
三 永遠的田園牧歌 202
第二節 青燈有味似兒時——琦君 206
一 琦君的文學生涯 206
二 以史家之筆為鄉民家族立傳 208
三 仿擬孩童口吻敘事 212
四 新閨怨散文 215
五 採詞之婉約為散文基調 220
第三節 我在台北/我在英倫——徐鍾珮 224
一 「我要採訪人生」 225
二 五○年代女性報導文學的先聲 228
三 春秋筆法,敘事簡潔俐落 230
四 感時憂國,論政不讓鬚眉 233
五 「男主外女主內」之辯 238
第四節 三生芳草夢蘇州——艾雯 241
一 蘇州姑娘的閨秀陶冶 242
二 戰火蔓延,拾筆從戎 243
三 散文時代獨尊美文 246
(一)廣泛引用古典詩詞,有晚明性靈小品之風 247
(二)善用「排比」修辭,營造詩化散文的韻律 248
(三)以幽緩的行文速度,將語彙精雕細琢 251
三 讀寫不倦的四季隨筆 252
四 獨白/傾訴——書簡體與日記體的廣泛運用 256
第五節 從宜室宜家到海天遊蹤——鍾梅音 258
一 「裹傷而戰」的「天堂歲月」 259
二 柴米油鹽的居家記實 263
三 寶島采風╱海天遊蹤 266
(一)台灣印象 267
(二)桃源仙境——台灣東岸寫生 269
(三)「塞上行」 271
(四)浪遊記快 272

第六章 結論 275
第一節 五○年代之遷台女作家的散文在台灣文學的歷史定位 279
第二節 五○年代閨秀散文的餘音與變奏 285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292
英文書目 315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一、文本(五○年代的遷台女作家散文創作)

王文漪,《王文漪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3年。
王文漪,《生命之蓮》,新竹:星閣文化事業,1990年。
王文漪,《花棚下》,台北:聯合出版中心,1961年。
王文漪,《風廊》,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76年。
王文漪,《晚來的明珠》,台北: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1956年。
王文漪,《愛與船》,台北:東方書店,1951年。
王怡之,《王怡之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7年。
王明書,《不惑之約》,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79年。
王明書,《王明書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0年。
王明書,《四海一家春》,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王明書,《那一段可愛歲月》,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76年。
王明書,《磁婚》,台北: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1964年。
王琰如,《心祭》,台北:國華出版社,1958年。
王琰如,《文友畫像及其他》,台北:大地出版社,1996年。
王琰如,《我在利比亞》,台北:三民書局,1969年。
王琰如,《旅非隨筆》,台北:中華書局,1972年。
王琰如,《琰如散文集》,台中:光啟出版社,1963年。
艾雯,《不沈的小舟》,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75年。
艾雯,《生活小品》,台北:國華出版社,1955年。
艾雯,《艾雯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80年。
艾雯,《艾雯散文選》,台北:遠東圖書公司,1956年。
艾雯,《明天,去迎接陽光》,台北:漢藝色研出版社,1990年。
艾雯,《花韻》,台北:雅逸圖書公司,2003年。
艾雯,《青春篇》,台北:爾雅出版社,1987年。
艾雯,《倚風樓書簡》,台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1990年。
艾雯,《浮生散記》,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75年。
艾雯,《漁港書簡》,高雄:大業書店,1955年。
艾雯,《綴網集》,台北:大地出版社,1986年。
艾雯,《曇花開的晚上》,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74年。
孟瑤,《給女孩子的信》,高雄:大業書店,1973年。
林海音,《一家之主》,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8年。
林海音,《冬青樹》,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55年。
林海音,《作客美國》,台北:遊目族文化事業,2000年。
林海音,《兩地》,台北:三民書局,1966年。
林海音,《芸窗夜讀》,台北:遊目族文化事業,2000年。
林海音,《家住書坊邊》,台北:遊目族文化事業,2000年。
林海音,《我的京味兒回憶錄》,台北:遊目族文化事業,2000年。
林海音,《春聲已遠》,台北:遊目族文化事業,2000年。
林海音,《剪影話文壇》,台北:遊目族文化事業,2000年。
林海音,《窗》,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2年(與何凡合著)。
林海音,《隔著竹簾兒看見她》,台北:九歌出版社,1992年。
林海音,《寫在風中》,台北:遊目族文化事業,2000年。
林海音,《靜靜的聽》,台北:爾雅出版社,1996年。
邱七七,《火腿繩子》,高雄:新創作出版社,1952年。
邱七七,《邱七七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5年。
邱七七,《這一代》,高雄:新創作出版社,1953年。
侯榕生,《又見北平》,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81年。
侯榕生,《侯榕生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2年。
侯榕生,《家在永和》,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6年。
侯榕生,《病中吟》,高雄:大業出版社,1956年。
侯榕生,《談貓廬》,高雄:大地出版社,1981年。
姚葳,《姚葳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82年。
姚葳,《籠中讀秒》,台北:三民書局,1970年。
徐鍾珮,《多少英倫舊事》,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85年。
徐鍾珮,《我在台北及其他》,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6年。
徐鍾珮,《英倫歸來》,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5年。
徐鍾珮,《徐鍾珮自選集》,台北:黎民文化公司,1981年。
徐鍾珮,《追憶西班牙》,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6年。
徐鍾珮,《靜靜的倫敦》,台北:大林出版社,1977年。
張秀亞,《人生小景》,台中:晨星出版社,1985年。
張秀亞,《三色堇》,台北:爾雅出版社,1981年。
張秀亞,《凡妮的手冊》,台南:標準出版社,1975年。
張秀亞,《天香庭院》,台北:先知出版社,1973年。
張秀亞,《少女的書》,台北:婦女月刊社,1961年。
張秀亞,《心寄何處》,台中:光啟出版社,1969年。
張秀亞,《水仙辭》,台北:三民書局,1973年。
張秀亞,《北窗下》,台中:光啟出版社,1962年。
張秀亞,《白鴿‧紫丁花》,台北:九歌出版社,1981年。
張秀亞,《石竹花的沈思》,台北:道聲出版社,1980年。
張秀亞,《回到自然》,台北:光啟出版社,1957年。
張秀亞,《我的水墨小品》,台北:道聲出版社,1978年。
張秀亞,《我與文學》,台北:三民書局,1967年。
張秀亞,《杏黃月》,台北:林白出版社,1985年。
張秀亞,《秀亞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75年。
張秀亞,《兩個聖誕節》,台中:光啟出版社,1961年。
張秀亞,《牧羊女》,台中:光啟出版社,1960年。
張秀亞,《書房一角》,台中:光啟出版社,1970年。
張秀亞,《海棠樹下小窗前》,香港,星島出版社,1984年。
張秀亞,《曼陀羅》,台中:光啟出版社,1965年。
張秀亞,《張秀亞全集二‧散文卷一》,台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年。
張秀亞,《張秀亞全集四‧散文卷三》,台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年。
張秀亞,《張秀亞全集五‧散文卷四》,台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年。
張秀亞,《張秀亞全集六‧散文卷五》,台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年。
張秀亞,《張秀亞全集七‧散文卷六》,台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年。
張秀亞,《張秀亞自選集》,台北:皇冠出版社,1970年。
張秀亞,《張秀亞散文選》,台南:標準出版社,1975年。
張秀亞,《張秀亞選集》,高雄:大業書店,1964年。
張秀亞,《湖上》,台中:光啟出版社,1957年。
張秀亞,《湖水‧秋燈》,台北:九歌出版社,1979年。
張秀亞,《愛的輕歌》,台北:論壇出版社,1985年。
張秀亞,《愛琳的日記》,台北:三民書局,1958年。
張秀亞,《與紫丁香有約》,台北:九歌出版社,2002年。
張秀亞,《懷念》,高雄:大業書店,1957年。
張雪茵,《江湖風雨夜》,台北:立志出版社;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75年。
張雪茵,《拾回的夢》,高雄:大業書店,1955年。
張雪茵,《張雪茵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1年。
張雪茵,《雪茵散文集》,台北: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1961年。
張漱菡,《春晨頌》,台北:力行書局,1959年。
張漱菡,《風城畫》,高雄:大業書店,1953年。
畢璞,《春花與春樹》,台北:大地出版社,1984年。
畢璞,《畢璞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7年。
郭晉秀,《地久天長》,台北:遠東圖書公司,1956年。
琦君,《一襲青衫萬縷情》,台北:爾雅出版社,1991年。
琦君,《三更有夢書當枕》,台北:爾雅出版杜,1975年。
琦君,《千里懷人月在峰》,台北:爾雅出版社,1978年。
琦君,《文與情》,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
琦君,《水是故鄉甜》,台北:九歌出版社,1984年。
琦君,《母心‧佛心》,台北:九歌出版社,1990年。
琦君,《母心似天空》,台北:爾雅出版社,1981年。
琦君,《母親的金手錶》,台北:九歌出版社,2002年。
琦君,《母親的書》,台北:洪範書店,1996年。
琦君,《永是有情人》,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
琦君,《此處有仙桃》,台北:九歌出版社,1985年。
琦君,《我愛動物》,台北:洪範書店,1988年。
琦君,《枕著一片書香》,台北:華欣出版社,1978年。
琦君,《青燈有味似兒時》,台北:九歌出版社,1988年。
琦君,《玻璃筆》,台北:九歌出版社,1986年。
琦君,《紅紗燈》,台北:三民書局,1969年。
琦君,《桂花雨》,台北:爾雅出版社,1976年。
琦君,《留予他年說夢痕》,台北:洪範書店,1980年。
琦君,《淚珠與珍珠》,台北:九歌出版社,1989年。
琦君,《細語燈花落》,台北:爾雅出版社,1977年。
琦君,《琴心》,台北:爾雅出版社,1980年。
琦君,《琦君小品》,台北:三民書局,1966年。
琦君,《琦君自選集 》,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75年。

琦君,《琦君寄小讀者》,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5年。
琦君,《琦君說童年》,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
琦君,《琦君讀書》,台北:九歌出版社,1987年。
琦君,《媽媽銀行》,台北:九歌出版社,1992年。
琦君,《溪邊瑣語》,台北:婦友月刊社,1962年。
琦君,《煙愁》,台北:爾雅出版社,1981年。
琦君,《萬水千山師友情》,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
琦君,《夢中的餅乾屋》,台北:九歌出版社,2002年。
琦君,《與我同車》,台北:九歌出版社,1979年。
琦君,《燈景懷故舊》,台北:洪範書店,1983年。
琦君,《讀書與生活》,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8年。
集體創作,《二十年來的台灣婦女》,台北: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1965年。
集體創作,《金門‧馬祖‧澎湖》,台北: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1965年。
集體創作,《婦女創作集第一輯》,台北: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1956年。
集體創作,《婦女創作集第二輯》,台北: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1957年。
集體創作,《婦女創作集第三輯》,台北: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1959年。
集體創作,《婦女創作集第五輯》,台北: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1960年。
集體創作,《婦女創作集第七輯》,台北: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1963年。
葉曼,《春到南天》,台北:三民書局,1972年。
葉曼,《葉曼信箱》,台北:老古出版社,1979年。
葉曼,《葉曼散文集》,台北:大林出版社,1973年。
葉曼,《葉曼隨筆》,台北:文星書店,1964年。
葉蟬貞,《青春》,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6年。
葉蟬貞,《歐洲藝術之旅》,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4年。
葉蟬貞,《燈下》,台北:三民書局,1971年。
葉蟬貞,《懷鄉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葉蘋,《婚姻與家庭》,台北: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1959年。

葉蘋,《梅林花開》,台北:華欣出版社,1979年。

劉枋,《千佛山之戀》,台北:今日婦女社,1955年。
劉枋,《吃的藝術》,台北:大地出版社,1975年。
劉枋,《吃的藝術續集》,台北:大地出版社,1986年。
劉枋,《我及其他》,台北:三民書局,1971年。
劉枋,《故都故事》,台北:大地出版社,1988年。
劉枋,《烹調漫談》,台北:立志出版社,1965年。
劉枋,《劉枋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75年。
蕭傳文,《山與湖》,台中:光啟出版社,1982年。
蕭傳文,《夜行集》,香港,亞洲出版社,1959年。
蕭傳文,《鄉思集》,台北:正中書局,1953年。
蕭傳文,《鄉思樹》,台北:書評書目雜誌社,1986年。
蕭傳文,《蕭傳文自選集》,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2年。
蕭綠石,《松窗憶語》,台北: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1957年。
鍾梅音,《十月小陽春》,台北:文星書店,1953年。
鍾梅音,《小樓聽雨集》,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58年。
鍾梅音,《天堂歲月》,台北:皇冠出版社,1980年。
鍾梅音,《母親的憶念》,台北:復興書局,1959年。
鍾梅音,《冷泉心影》,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51年。
鍾梅音,《我只追求一個圓》,台北:三民書局,1968年。
鍾梅音,《春天是你們的》,台北:三民書局,1973年。
鍾梅音,《昨日在湄江》,香港,半島書樓,1975年。
鍾梅音,《風樓隨筆》,台北:三民書局,1969年。
鍾梅音,《旅人的故事》,台北:大地出版社,1979。
鍾梅音,《海天遊蹤(上、下冊)》,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66年。
鍾梅音,《海濱隨筆》,台北:大華晚報社,1954年。
鍾梅音,《這就是春天》,台北:皇冠出版社,1978年。
鍾梅音,《啼笑人間》,台北:皇冠出版社,1977年。
鍾梅音,《塞上行》,台北:光啟出版社,1964年。
鍾梅音,《夢與希望》,台北:三民書局,1969年。
鍾梅音,《摘星文選》,台北:三民書局,1969年。
鍾梅音,《蘭苑隨筆》,台北:三民書局,1971年。
蘇雪林、琦君等著,《我們的八十年》,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1年。


二、文學類專書(文本以外之散文、兒童文學、小說、傳記、選集)

心岱,《大地反撲》,台北:時報文化,1983年。
王令嫻,《九點多鐘的晚上》,台北:光啟出版社,1969年。
丘秀芷,《驀然回首》,台北:大地出版社,1978年。
平路,《女人權力》,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
平路,《愛情女人》,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
朱天心,《擊壤歌》,台北:三三書房,1977年。
朵思,《斜月遲遲》,台北:黎明文化,1983年。
池上秀畝,《台灣紀行》,台北:前衛出版社,2001年。
呂大明,《這一代的弦音》,台北:光啟出版社,1967年。
李黎,《天地一遊人》,台北:爾雅出版社,1992年。
李藍,《在中國的夜》,台北:晨鐘出版社,1972年。
周芬伶,《女阿甘正傳》,台北:健行文化出版社,1996年。
周芬伶,《花房之歌》,台北:九歌出版社,1989年。
周芬伶,《絕美》,台北:前衛出版社,1985年。
周芬伶,《閣樓上的女子》,台北:九歌出版社,1992年。
於梨華,《愛情像水一樣》,台北:皇冠出版社,1976年。
林少雯,《大地之愛》,台北:業強出版社,1992年。
林文月,《午後書房》,台北:洪範書店,1986年。
林文月,《交談》,台北:九歌出版社,1988年。
林文月,《作品》,台北:九歌出版社,1993年。
林文月,《京都一年》,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1年。
林文月,《遙遠》,台北:洪範書店,1981年。
林文月,《擬古》,台北:洪範書店,1993年。
洪素麗,《十年散記》,台北:時報出版社,1981年。
洪素麗,《守望的魚》,台北:晨星出版社,1992年。
洪素麗,《昔人的臉》,台北:時報出版社,1984年。
胡品清,《不碎的雕像》,台北:九歌出版社,1980年。
胡品清,《玫瑰雨》,台北:文經出版社,1986年。
胡品清,《花牆》,台北:漢藝色研出版社,1991年。
胡品清,《胡品清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1975年。
夏祖麗,《她們的世界——當代中國女作家及作品》,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3年。
席慕容,《成長的痕跡》,台北:爾雅出版社,1982年。
席慕容,《寫給幸福》,台北:爾雅出版社,1985年。
袁瓊瓊,《紅塵心事》,台北:爾雅出版社,1981年。
馬以工,韓韓,《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台北:九歌出版社,1982年。
康芸薇,《粉墨登場》,台北:文建會,1990年。
康芸薇,《覓知音》,台北:爾雅出版社,1994年。
張岱,《陶庵夢憶》,台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8年。
張雪茵,《散文寫作與欣賞》,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7年。
張菱舲,《聽‧聽那寂靜》,台北:阿波羅出版社,1970年。
張愛玲譯,《愛默生選集》,台北:皇冠出版社,1992年。
張道藩,《張道藩先生文集》,道藩文藝中心主編,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
張曉風,《再生緣》,台北:爾雅出版社,1982年。
張曉風,《地毯的那一端》,台北:文星書店,1966年。
張曉風,《你還沒有愛過》,台北:大地出版社,1981年。
張曉風,《我在》,台北:爾雅出版社,1984年。
張曉風,《步下紅毯之後》,台北:九歌出版社,1979年。
張曉風,《花之筆記》,台北:道聲出版社,1980年。
張曉風,《愁鄉石》,台北:晨鐘出版社,1971年。
張讓,《當風吹過想像的平原》,台北:爾雅出版社,1991年。
曹又方,《下個男人會更好》,台北:方智出版社,1991年。
曹又方,《做一個有智慧的女人》,台北:方智出版社, 1992年。
梁丹丰,《天方夜譚之旅》,台北:林白出版社,1984年。
梁丹丰,《北極圈之旅》,台北:北屋出版社,1977年。
梁丹丰,《走過中國大地》,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
梁丹丰,《穿越大峽谷》,台北:大地出版社,1984年。
梁丹丰,《畫跡屐痕》,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75年。
梁實秋,《秋室雜憶》,台北:傳記文學社,1971年。
梁實秋,《雅舍小品續集》,台北:正中書局,1986年。
陳孝全、劉泰隆選評,《中國新文學大師名作賞析》叢書十五《用星火畫夢的大詩人——朱自清》,台北:海風出版社,1996年。
陳幸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台北:爾雅出版社,1986年。
陳幸蕙,《把愛還諸天地》,台北:九歌出版社,1982年。
陳幸蕙,《現代女性的四個大夢》,台北:爾雅出版社,1992年。
陳幸蕙,《群樹之歌》,台北:九歌出版社,1979年。
陳幸蕙,《與你深情相遇》,台北:爾雅出版社,1982年。
陳幸蕙,《樂在婚姻(一)》,台北:九歌出版社,1987年。
陳幸蕙,《黎明心情》,台北:爾雅出版社,1988年。
雪韻,《化蝶飛去》,台北:九歌出版社,1980年
雪韻,《雪韻散文》,台北:林白出版社,1978年。
雪韻,《夢馳琴園》,台中:光啟出版社,1977年。
喻麗清,《千山之外》,台北:光啟出版社,1967年。
喻麗清,《青色花》,台北:光啟出版社,1972年。
琦君,《七月的哀傷》,台北:驚聲文物供應公司,1971年。
琦君,《百合羹》,台北:開明書店,1958年。
琦君,《老鞋匠和狗》,台北:台灣書店,1969年。
琦君,《菁姐》,台北:今日婦女雜誌社,1954年。
琦君,《詞人之舟》,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1年。
琦君,《賣牛記》,台北:台灣省教育廳,1966年。
琦君,《橘子紅了》,台北:洪範書店,1991年。
琦君,《錢埔江畔》,台北:爾雅出版社,1980年。
琦君,《繕校室八小時》,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黃明堅,《女人也想出人頭地》,台北:出版社,1972年。
黃明堅,《女人也想出人頭地》,台北:皇冠出版社,1995年。
黃明堅,《為自己活》,台北:皇冠出版社,1990年。
黃明堅,《單身貴族》,台北:皇冠出版社,1989年。
黃濟華選評,《中國新文學大師名作賞析》叢書七《新文人風格的二位散文大家——夏丏尊、豐子愷》,台北:海風出版社,1992年。
楊牧編,《中國現代散文選》,台北:洪範書店,1981年。
楊牧編,《現代中國散文選I》,台北:洪範書店,1996年。
廖輝英,《女性出頭一片天》,台北:九歌出版社,1990年。
廖輝英,《兩性拔河》,台北:九歌出版社,1989年。
廖輝英,《兩性迷思》,台北:林白出版社,1989年。
廖輝英,《製作多情》,台北:九歌出版社,1986年。
臺靜農,《龍坡雜文》,台北:洪範書店,1988年。
趙淑俠,《故土與家園》,台北:九歌出版社,1983年。
趙淑俠,《海內存知己》,台北:九歌出版社,1981年。
趙淑俠,《異鄉情懷》,台北:九歌出版社,1981年。
趙淑俠,《紫楓園隨筆》,台北:道聲出版社,1977年。
趙淑敏,《屬於我的音符》,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趙雲,《心靈之旅》,台北:文經出版社,1988年。
趙雲,《沈下去的月亮》,台北:文星出版社,1966年。
趙雲,《零時》,台北:大地出版社,1975年。
劉枋,《陋巷天使》,台北:中國婦女寫作協會,1969年。
劉靜娟,《歲月就像一個球》,台北:爾雅出版社,1980年。
歐陽子,《生命的軌跡》,台北:九歌出版社,1988年。
歐陽子,《移植的櫻花》,台北:爾雅出版社,1978年。
蔡珠兒,《南方絳雪》,台北:聯合文學,2004年。
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人‧獸‧鬼》,台北:書林出版社,1989年。
龍應台,《野火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6年。
龍應台,《野火集外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7年。
嶺月,《且聽我說》,台北:聯經出版社,1979年。
嶺月,《快樂的家庭》,台北:國立編譯館,1988年。
嶺月,《和年輕媽媽聊天兒》,台北:信誼基金會,1982年。
嶺月,《做個內行的媽媽》,台北:大地出版社,1986年。
嶺月,《跟小學生的媽媽談天》,台北:國語日報社,1989年。
嶺月,《跟主婦朋友談天》,台北:書評書目雜誌社,1987年。
戴文采,《天才書》,台北:九歌出版社,1989年。
糜文開主譯,《泰戈爾詩集》,台北:三民書局,1963年。
薇薇夫人,《一個女人的成長》,台北:大地出版社,1985年。
薇薇夫人,《一個女人的成熟》,台北:遠流出版社,1993年。
薇薇夫人,《生活裡的詩情畫意》,台北:一葦公司出版社,1996年。
薇薇夫人,《男人背後的女人》,台北:拓荒者出版社,1975年。
薇薇夫人,《情感與人生》,台北:遠流出版社,1975年。
薇薇夫人,《短言集》,台北:皇冠出版社,1970年。
謝冰瀅,《女作家生活與書簡》,台北:慈暉,1973年。
鍾怡雯,《垂釣睡眠》,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
鍾怡雯,《聽說》,台北:九歌出版社,2000年。
鍾梅音,《不知名的鳥兒》,台北:台灣書店,1971年。
鍾梅音,《我從白象王國來》,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68年。
鍾梅音,《到巴黎去玩兒》,台北:台灣書店,1969年。
鍾梅音,《燈》,台北:台灣書店,1970年。
鍾梅音,《遲開的茉莉》,台北:三民書局,1958年。
鍾梅音,《遲開的茉莉》,台北:三民書局,1969年。
隱地編,《琦君的世界》,台北:爾雅出版社,1980年。
簡宛,《地上的雲》,台北:書評書目雜誌社,1977年。
簡宛,《愛與成長》,台北:書評書目雜誌社,1985年。
簡宛,《葉歸何處》,台北:書評書目雜誌社,1971年。
簡宛,《歐遊心影》,台北:書評書目雜誌社,1974年。
簡媜,《月娘照眠床》,台北:洪範書店,1987年。
簡媜,《水問》,台北:洪範書店,1985年。
簡媜,《只緣身在此山中》,台北:洪範書店,1986年。
簡媜,《私房書》,台北:洪範書店,1988年。
簡媜,《胭脂盆地》,台北:洪範書店,1994年。
簡媜,《頑童小蕃茄》,台北:九歌出版社,1997年。
豐子愷著,楊牧編,《豐子愷文選(I、II、III、IV)》,台北:洪範書店,1982年。
蘇雪林,《文壇話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7年。
蘇雪林,《青鳥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38年。
蘇雪林,《風雨雞鳴》,台北:源成文物供應杜,1977年。
蘇雪林,《雪林自選集》,神州書局,1956年。
蘇雪林,《棘心》,台中:光啟出版社,1957年。
蘇雪林,《閒話戰爭》,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0年。
蘇雪林,《綠天》,台中:光啟出版社,1959年。
蘇雪林,《歐遊獵勝》,台中:光啟出版社,1958年。
蘇雪林,《遯齋隨筆》,台北:中央日報社,1989年。
蘇雪林,《歸鴻集》,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5年。
蘇雪林,《蘇雪林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76年。
蘇雪林編,《女作家自傳》,台北:中美文化出版社,1972年。


三、文學史料及文學評論專書

中國文藝協會編輯委員會主編,《中國文藝年鑑》,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年。
中國文藝協會編輯委員會主編,《文協十年》,台北:中國文藝協會,1960年。
尹雪曼,《中華民國文藝史》,台北:正中書局,1975年。
孔范今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中、下)》,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7年。
文訊雜誌社編印,《中華民國作家作品目錄(1~7)》,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1999年。
王集叢,《戰鬥文藝論》,台北:文壇社,1955年。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王鍾陵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文論精華‧散文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古繼堂,《簡明台灣文學史》,台北:人間出版社,2003年。
司徒衛,《五十年代文學評論》,台北:成文出版社,1979年。
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台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北:開明書局,1993年。
何寄澎主編,《當代台灣文學批評大系五‧散文批評》,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余光中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台北:九歌出版社,1989年。
吳組緗序,《中國新文學大系第十集‧散文集一》,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年。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5年。
李瑞騰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評論卷壹》,台北:九歌出版社,1989年。
李曉峰,《快讀台灣史》,台北:玉山社出版公司,2003年。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台北:時報出版社,1993年。
林芳玫,《解讀瓊瑤的愛情王國》,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4年。
林燿德主編,《當代台灣文學批評大系二‧文學現象》,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邱貴芬,《日據以來台灣女作家小說選讀》,台北:女書文化,2001年。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出版社,1997年。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姚春樹、袁勇麟著,《20世紀中國雜文史》,福州:福州教育出版社,1997年。
柯慶明師,《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范松培,《中國現代散文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年。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唐荷,《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台北:揚智文化公司,2003年。
孫康宜,《古典與現代的女性闡釋》,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
高宣揚,《布爾迪厄》,台北:生智出版社,2002年。
高宣揚,《當代社會學理論》,台北:五南出版社,1998年。
張京媛主編,《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張忠棟、李永熾、林政弘主編,《什麼是自由主義》,台北:唐山出版社,1999年。
張堂錡,《從黃遵憲到白馬湖——近現代文學散論》,台北:正中書局,1996年。
張雪茵,《散文寫作與欣賞》,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7年。
張瑞芬,《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張瑞芬,《未竟的探訪——瞭望文學新版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張道藩,《張道藩先生文集》,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台灣小說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梅家玲,《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盛英主編,《二十世紀中國女性文學史》,河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陳紀瀅,《文藝新史程》,台北:改造出版社,1956年。
陳義芝主論,《台灣文學經典研究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聯經出版社,1999年。
章方松,《琦君的文學世界》,台北:三民書局,2004年。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
曾健民主編,《因為是祖國的緣故…》,台北:人間出版社,2001年。
黃永武,《字句鍛鍊法》,台北:洪範書局,1986年。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1992年。
楊昌年,《現代散文新風貌》,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
楊牧,《文學的源流》,台北:洪範書局,1984年。
楊照,《文學、神話與歷史想像》,台北:聯合文學,1995年。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
楊義、中井政喜、張中良合著,《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圖志》,台北:業強出版社,1995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1993年。
齊邦媛,《千年之淚》,台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
齊邦媛,《霧漸漸散的時候》,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
劉心皇編選,《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台北:天視出版社,1981年。
劉雨,《寫作心理學》,高雄:復文圖書,1995年。
劉登翰、莊明萱、黃重添、林承璜合著,《台灣文學史(上、下卷)》,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1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台北:三民書局,1999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欣賞》,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台北:長安出版社,1986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87年。
鄭明娳,《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事業,1993年。
鄭明娳、林耀德,《時代之風——當代文學入門》,台北:幼獅文化事業,1991年。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3年。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3年。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五‧散文批評》,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4年。
盧非易,《台灣電影1949~1994:政治、經濟、美學》,台北:遠流出版社,1998年。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著,《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閻純德,《二十世紀中國女作家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0年。
龍協濤,《讀者反應理論》,台北:揚智文化,1997年。
鍾雷執行編輯,《文協十年》,台北:中國文藝協會,1960年。,
蘇雪林,《二三十年代作家與作品》,台北:廣東出版社,1979年。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台北:女書文化,1999年。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2000年。


四、西洋文集與理論專書

王志弘編譯,《性別、身體與文化譯文選》,台北:譯者自印,1995年。
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La Poétique de l’espace),台北:張老師出版社,2003年。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帕斯隆(Jean-Claude Passeron)著,刑克超譯,《再生產——一種教育系統理論的要點》(La Reproduction),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帕斯隆(Jean-Claude Passeron)著,刑克超譯,《繼承人——大學生與文化》(Les Héritiers),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Premieres lecons sur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劉暉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Les r’egles de l’art),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
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著,吳潛誠校譯,《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Lezzioni Americane (Six Memos For The Next Millennium)),台北:時報文化出版,2004年。
吉辛(George Gissing)著,李霽野譯,《四季隨筆》(The private papers of Henry Ryecroft),台北:志文出版社,1991年。
米歇‧傅柯(Miechel Foucault)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L’archéologie du savoir),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著,楊美惠、歐陽子、楊翠屏合譯,《第二性》(Le deuxieme sexe)第3卷,台北:志文出版社,1992年。
侯伯‧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Sociologie de la Litter acuterature),台北:遠流出版社,1990年。
珍妮特‧榭爾絲(Janet Sayers)著,劉慧卿譯,《母性精神分析》(Mothers of Psychotherapists),台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2001年。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9年。
梭羅(H. D. Thoreau)著,孔繁雲翻,《湖濱散記》(Walden of Life in the Woods),台北:志文出版社,2003年。
惠特曼(Walt Whitman)詩,邱玉玲譯,《惠特曼‧草葉集》(Leaves of Grass),台北:格林文化,1998年。
斐蓮娜.封.德.海登-林許(Verena von der Heyden-Rynsch)著,張志成譯,《沙龍:失落的文化搖籃》(Europaische Salons- Hohepunk Te Einer Vers),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03年。
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感覺結構〉(“Structure of Feeling”, Raymond Williams, 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王志弘編譯,《性別、身體與文化譯文選》,台北:譯者自印,1995年。
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著,張秀亞譯,《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台北:天培文化,2000年。
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著,潘麗珍、王論躍、丁步洲譯,《蒙田隨筆全集(上、中、下)》(Montaigne Essais),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衛姆塞特(William K. Wimsatt, Jr.)、布魯克斯(Cleanth Brooks)著,顏元叔譯,《西洋文學批評史》(Literary Criticism: A Short History),台北:志文出版社,1972年。
羅勃‧赫魯伯(Robert C. Holub)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理論》(Reception Theory),台北:駱駝出版社,1994年。


五、單篇論文

司徒衛,〈五十年代自由中國的新文學〉,《文訊——三十九年至四十八年的文學回顧專輯》第9期,1984年3月。
司徒衛,〈張秀亞的尋夢草〉,《五十年代文學評論》,台北:成文出版社,1979年。
余光中,〈總序〉,《中國現代文學大系散文一、二輯》,台北:巨人出版社,1981年。
呂正惠,〈國民黨與五四新文化傳統〉,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吳氏圖書公司,1995年。
李牧,〈新文學運動歷程中的關鍵時代——試探五○年代自由中國文學創作的思路及其所產生的影響〉,《文訊──三十九年至四十八年的文學回顧專輯》第9期,1984年3月。
李唐基,〈「讀後感」變成了「情書」──琦君,我那作家太座〉,《聯合報》第8版,1980年3月8日。
沈謙,〈我見青山多嫵媚——讀艾雯「萬物皆有情」〉,《幼獅少年》,1985年5月。
沈謙,〈愛的世界──讀琦君的「想念荷花」〉,《幼獅少年》第85期,1983年11月。
孟瑤,〈五四生人談五四〉,《文訊》第43期,1989年5月。
林海音,〈一個抗議〉,《中央日報》第6版,1951年。
林耀德,〈傳統之軸與前衛之輪——半世紀的台灣散文面目〉,《聯合文學》132期。
邱貴芬,〈台灣,女性)小說史學方法初探〉,《中外文學》第27卷第9期,1999年。
邱貴芬,〈從戰後初期女作家的創作談台灣文學史的敘述〉,《中外文學》第29卷第2期,2000年7月。
范銘如,〈「我」行我素——六○年代台灣文學的「小」女聲〉,《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范銘如,〈台灣新故鄉──五○年代女性小說〉,《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秦賢次,〈新文學運動以來的文學社團一九二一~一九四九(上)〉,《文訊》第29期,1987年4月。
秦賢次,〈新文學運動以來的文學社團一九二一~一九四九(中)〉,《文訊》第30期,1987年5月。
張健,〈六十年代的散文〉,《文訊》第12期,1984年8月。
張堂錡,〈《南社叢刻》研究〉,張堂錡,《從黃遵憲到白馬湖——近現代文學散論》,台北:正中書局,1996年。
張雪茵,〈永遠青春的——艾雯怎樣寫散文〉,《青年戰士報》,1975年11月1、2日。
張瑞芬,〈前言‧自己的房間‧她們的文學——寫在《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之前〉,張瑞芬,《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張瑞芬,〈被邊緣化的台灣當代女性散文研究〉,《文訊》,2002年11月。
張道藩,〈戰鬥文藝新展望〉,《文藝創作》第57期,1956年1月。
張漱菡,〈我的文字緣〉,《文訊》第21期,1985年12月。
張誦聖,〈台灣女作家與當代主導文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
郭嗣汾,〈五四新文學運動與我〉,《文訊》第43期,1989年5月。
陳芳明,〈女性詩人與散文家的現代轉折〉,《聯合文學》第220期,2003年2月。
陳芳明,〈五○年代的文學侷限與突破〉,《聯合文學》第200期,2001年6月。
陳芳明,〈六○年代現代小說的藝術成就〉,《聯合文學》第208期,2002年2月。
陳芳明,〈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聯合文學》第199期,2001年5月。
陳芳明,〈現代主藝文學的擴張與深化〉,《聯合文學》第207期,2002年1月。
陳芳明,〈橫的移植與現代主義之濫觴〉,《聯合文學》第202期,2001年8月。
陳紀瀅,〈五四人物的影響與貢獻 胡適‧羅家倫‧傅斯年〉,《文訊》第43期,1989年5月。
陳紀瀅,〈文藝運動二十五年〉,劉心皇編選,《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台北:天視出版社,1981年。
陳淑美,〈女性的版圖〉,《文訊》第41期,1989年3月。
陳誠,〈主臺一年的回憶〉,《中央日報》台灣光復節特刊,1966年10月25日。
鹿憶鹿,〈海峽兩岸的現代散文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3期,1996年9月。
喻麗清,〈北窗下的牧羊女〉,《中央日報》,1989年12月7日。
喻麗清,〈失去的一角──重讀「煙愁」〉,《書評書目》第81期,1980年1月。
曾西霸,〈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簡介〉,《文訊》第32期,1985年4月。
琦君,〈懷念兩位中學老師〉,《文訊》第43期,1989年5月。
黃得時,〈五四對台灣新文學之影響〉,《文訊》第10期,1984年4月。
楊牧,〈留予他年說夢痕〉,《聯合報》第8版,1980年9月13日。
楊照,〈文學的神話‧神話的文學——論五○、六○年代的台灣文學〉,《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台北:聯合文學,1995年。
楊照,〈四十年台灣大眾文學小史〉,《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85年。
楊照,〈末世情緒下的多重時間——再論五○、六○年代的文學〉,《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台北:聯合文學,1995年。
楊照,〈跨越時代的愛情——台灣通俗羅曼史小說中的變與不變〉,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
鳳兮,〈戰鬥過來的日子〉,《文訊》第9期,1984年3月。
齊邦媛,〈二度漂流的文學〉,齊邦媛,《霧漸漸散的時候》,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
齊邦媛,〈從灰濛凝重到恣肆揮灑——五十年來的台灣文學〉,齊邦媛,《霧漸漸散的時候》,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
齊邦媛,〈閨怨之外——以實力論台灣女作家〉,余光中、李瑞騰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評論卷》,台北:九歌出版社,1989年。
劉心皇,〈中國文藝協會〉,劉心皇編選,《當代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台北:天視出版社,1981年。
劉心皇,〈中國文藝獎金委員會〉,劉心皇編選,《當代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台北:天視出版社,1981年。
劉心皇,〈中國婦女寫作協會〉,劉心皇編選,《當代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台北:天視出版社,1981年。
劉心皇,〈五○年代〉,劉心皇編選,《當代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台北:天視出版社,1981年。
劉心皇,〈自由中國五十年代的散文〉,《文訊——三十九年至四十八年的文學回顧專輯》第9期,1984年3月。
劉心皇,〈自由中國初期的文壇〉,劉心皇編選,《當代中國新文學的大系:史料與索引》,頁363,台北:天視出版公司,1981年。
鄭明娳,〈一個女性作家的中性文體——徐鍾珮作品論〉,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3年。
鄭明娳,〈散文意象論〉,《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散文評論卷》,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鄭明娳,〈當代台灣文藝政策的發展、影響與檢討〉,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學出版社,1994年。
鄭明娳,〈當代台灣散文現象觀測〉,林燿德主編,《當代台灣文學批評大系二‧文學現象》,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樸月,〈此情已自成追憶——悼念張秀亞阿姨〉,《文訊月刊》,2001年8月。
應鳳凰,〈《自由中國》《文友通訊》作家群與五十年代台灣文學史〉,《文學台灣》第26期,1998年6月。
薛茂松,〈五十年代文學大事紀要〉,《文訊》第9期,1984年3月。
薛茂松,〈五十年代文學大事紀要〉,《文訊——三十九年至四十八年的文學回顧專輯》第9期,1984年3月。
薛茂松,〈五十年代文學雜誌〉,《文訊》第9期,1984年3月。
薛茂松,〈五十年代文藝作品書目初編〉,《文訊》第9期,1984年3月。
薛茂松,〈五十年代文藝作家名錄〉,《文訊》第9期,1984年4月。
薛茂松,〈近四十年來台灣地區文學社團(上)〉,《文訊》第29期,1987年4月。
薛茂松,〈近四十年來台灣地區文學社團基本資料〉,《文訊》第28期,1987年2月。
鍾玲,〈女性主義與台灣女性作家小說〉,張寶琴等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1994年。
鍾麗慧,〈「雙冠」女作家徐鍾珮〉,《文藝月刊》第194期,1985年。
鍾麗慧,〈不向病魔投降的鍾梅音〉,《文藝月刊》第175期,1984年1月。
鍾麗慧,〈民國三十八年以後台灣地區的文學社團〉,《文訊》第28期,1987年2月。
鍾麗慧,〈民國三十八年以後台灣地區的文學社團〉,《文訊》第29期,1987年4月。
鍾麗慧,〈近三十年來散文選集提要(二)〉,《文訊》第15期,1984年11月。
鍾麗慧,〈近三十年來散文選集提要〉,《文訊》第14期,1984年10月。
鍾麗慧,〈訪談徐鍾珮的一些聯想〉,《文藝月刊》第194期,1985年。
鍾麗慧,〈鍾梅音卷一〉,《文訊》第32期,1987年10月。
鍾麗慧,〈鍾梅音卷二〉,《文訊》第33期,1987年12月。
鍾麗慧,〈鍾梅音卷三〉,《文訊》第34期,1988年2月。
鍾麗慧,〈鍾梅音卷四〉,《文訊》第35期,1988年4月。
歸人,〈讀「曇花開的晚上」〉,《婦友》,1963年4月。
羅蘭,〈五四,創世紀的列車〉,《文訊》第43期,1989年5月。
龔鵬程,〈台灣文學四十年〉,《台灣文學在台灣》,台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
瘂弦,〈張秀亞,台灣婦女寫作的燃燈人——從早期學思生活的發軔到「美文」創作版圖的完成〉,封德屏主編,《張秀亞全集二‧散文卷一》,台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年。


六、學術研討會及學報論文

王小琳,〈青春與家國記憶——論五○年代大陸遷台女作家的憶舊散文〉,《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2003年。
王小琳,〈張秀亞散文論〉,《第五屆兩岸中山大學中國文學學術研討會》,2003年。
王德威,〈五○年代反共小說新論──一種逝去的文學〉,張寶琴、邵玉銘、瘂弦主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1997年。
司徒衛,〈泛論自由中國小說〉,《書評續集》,台北:幼獅書店,1960年。
朱嘉雯,〈推開一座牢固的城門——林海音及同時代女作家的五四傳承〉,《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2003年。
何寄澎,〈當代散文的蛻變〉,《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文建會,2000年。
林慶彰,〈當代文學禁書研究〉,《台灣文學發展現象: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年。
封德屏,〈遷台初期文學女性的聲音——以武月卿主編《中央日報‧婦女與家庭》為研究場域〉,《琦君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2005年。
范銘如,〈京派‧吳爾芙‧台灣首航〉,《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2003年。
張瑞芬,〈鞦韆外的天空——學院閨秀散文的特質與演變〉,《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2期,2001年5月。
張瑞芬〈文學兩「鍾」書——徐鍾珮與鍾梅音散文的再評價〉,《霜後的燦爛——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2003年。
張瑞芬〈建構女性散文在當今台灣文學史上的地位〉,《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2002年。
梅家玲,〈性別vs.家國:五○年代的台灣小說——以《文藝創作》暨文獎會得獎作品為例〉,《台大文史哲學報》第55期,2001年。
淡江大學中文學系主編,《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學生書局,1999年。
陳芳明,〈在母性與女性之間——五○年代以降台灣女性散文的流變〉,《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2年。
鄭明娳,〈當代台灣女作家,散文中的文化形象〉,《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3卷第2期,1992年8月。
應鳳凰,〈五十代年台灣文藝雜誌與文化資本〉,《台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三)》,台北:文訊雜誌,1996年。


七、學位論文

丁幸達,《王鼎鈞及其散文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王怡心,《琦君小說主題內涵與人物刻畫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王明月,《林海音小說研究》,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朱嘉雯,《亂離的自由——五四自由傳統與台灣女性渡海書寫》,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江寶釵,《論《現代文學》女性小說家——從一個女性經驗的觀點出發》(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李麗玲,《五○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台藉作家的處境及其創作初探》,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汪淑珍,《林海音小說敘事技巧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昌麗滿,《梁實秋《雅舍小品》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邱珮萱,《琦君及其散文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邱珮萱,《戰後台灣散文中的原鄉書寫》,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施英美《《聯合報》副刊時期(1953~1963)的林海音研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施家雯,《賢良之路:林海音婚戀小說研究》,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唐玉純,《反共時期女性書寫策略——以「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為中心》,暨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徐秀慧,《戰後初期台灣的文化場域與文學思潮的考察,1945~1949》,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張君慧,《蘇雪林散文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張林淑娟,《琦君橘子紅了敘事美學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張詩宜,《反共文學之外的另類書寫——以五、六○年代三位女作家為分析對象》,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張嘉惠,《林海音小說中的五四接受及影響研究》,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郭淑雅,《國族的魅影,自由的天梯——《自由中國》與聶華苓文學》,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陳秀滿,《散文捕蝶人─王鼎鈞散文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陳姿宇,《琦君散文人物刻畫研究》,玄奘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陳姿風,《林海音及其作品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陳雅芬,《琦君小說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陳瀅如,《琦君兒童散文的傳記性》,台東師範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陶玉芳,《琦君散文在國小教育上的價值與應用》,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2002年。
傅怡禎,《五○年代台灣小說中的懷鄉意識》,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曾鈴月,《女性、鄉土與國族——戰後初期大陸來台三位女作家小說作品之女性書寫及其社會意義》,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黃于貞,《林語堂閒適思想之研究——以《生活的藝術》為據》,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班碩士論文,2004年。
黃玉蘭,《台灣五○年代長篇小說的禁制與想像——以文化清潔運動與禁書為探討主軸》,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黃怡文,《林海音及其散文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黃怡靜,《林語堂中文散文研究》,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楊絢,《林海音與兒童文學》,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詹玉成,《林海音小說人物論》,玄奘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廖秀銀,《梁實秋及其散文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趙惠芬,《林海音小說中的美學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劉信足,《梁實秋《雅舍小品》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蔡其昌,《戰後(1945~1959)台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蔡玫姿,《閨秀風格小說歷時衍生與文學體制研究》,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蔡倩茹,《王鼎鈞散文研究》,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鄭君潔,《論琦君的書寫美學和生活風格》,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鄭雅文,《戰後台灣女性成長小說研究——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班論文,2000年。
鍾怡雯,《亞洲現代散文中的中國圖象(1949~1999)》,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
鍾鳳美,《梁實秋先生的事蹟與散文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簡弘毅,《陳紀瀅文學與五○年代反共文藝體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羅淑芬,《五○年代女性散文的兩個範式——張秀亞、艾雯為中心》,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英文書目

Barry, Peter. “Beginning Theory: 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and Cultural Theory.” 2nd ed. Manchester: Manchester UP, 2002.
Elaine Showalter. “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British Woman Novelists from Brontë to Lessing.”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7.
Julia Kresteva. “Woman’s Time”, in the “Kristeva Reader.” ed. Toril Moi, New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Lillian Herlands Hornstein, G. D. Percy, Calvin S. Brown. “The Companion to World Literature.”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 1973.
M.H. Abrams, Geoffrey Harpham.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7th ed.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1999.
Pierre Bourdieu, 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Randal Johnson.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曾西霸,〈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簡介〉,《文訊》第32期,1985年4月。
2. 鹿憶鹿,〈海峽兩岸的現代散文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3期,1996年9月。
3. 張瑞芬,〈鞦韆外的天空——學院閨秀散文的特質與演變〉,《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2期,2001年5月。
4. 薛茂松,〈近四十年來台灣地區文學社團基本資料〉,《文訊》第28期,1987年2月。
5. 薛茂松,〈五十年代文藝作家名錄〉,《文訊》第9期,1984年4月。
6. 薛茂松,〈五十年代文藝作品書目初編〉,《文訊》第9期,1984年3月。
7. 薛茂松,〈五十年代文學雜誌〉,《文訊》第9期,1984年3月。
8. 薛茂松,〈五十年代文學大事紀要〉,《文訊——三十九年至四十八年的文學回顧專輯》第9期,1984年3月。
9. 薛茂松,〈五十年代文學大事紀要〉,《文訊》第9期,1984年3月。
10. 樸月,〈此情已自成追憶——悼念張秀亞阿姨〉,《文訊月刊》,2001年8月。
11. 劉心皇,〈自由中國五十年代的散文〉,《文訊——三十九年至四十八年的文學回顧專輯》第9期,1984年3月。
12. 楊照,〈末世情緒下的多重時間——再論五○、六○年代的文學〉,《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台北:聯合文學,1995年。
13. 楊照,〈文學的神話‧神話的文學——論五○、六○年代的台灣文學〉,《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台北:聯合文學,1995年。
14. 黃得時,〈五四對台灣新文學之影響〉,《文訊》第10期,1984年4月。
15. 陳紀瀅,〈五四人物的影響與貢獻 胡適‧羅家倫‧傅斯年〉,《文訊》第43期,198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