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金環(2003)。台中縣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領域實施情形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王素涼(2002)。台北縣國小兒童戲劇發展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王文玲(2003)。國小教師資訊融入視覺藝術教學網路進修需求調查-以台中縣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王涵儀(2002)。教師使用戲劇技巧教學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王有福(2003)。創作性戲劇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兒童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曾于珍、談玉儀、李文珊、洪麗珠、劉美玲、桂雅文譯。艾德蒙.惠特曼著(2000)。藝術教育的本質。台北:五觀藝術管理有限公司。
呂燕卿(1996)。兒童繪畫發展之認識與實際。美育69期,頁11-26。呂燕卿(1999)。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綱要與統整性互融性課程設計之觀念。國教世紀,185,頁98-106
呂燕卿(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之特色與實施策略。2004年4月15日。取自http://www.aerc.nhtct.edu.tw/。
呂燕卿(2001)。落實人文精神在藝術領域的教學。2004年9月10日。取自http://www.aerc.nhtct.edu.tw/。
呂佳真(2003)。高雄縣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實施現況調查與分析。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音樂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吳明隆(2002)。視窗版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台北:知城數位科技。
吳國淳(1997)。戰後50年台灣地區中小學美術教育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李雅婷(2003)。課程美學探究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之研究—以國小藝術統整課程之教育批評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李雅琴(2003)藝術與人文領域議題取向統整課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李品頤(2000)。國小中年級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以視覺藝術為主之教學實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巫曙穎(2002)。因應藝術與人文課程實施—國中音樂教師專業能力需求之調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曼麗 (1995)。解構視覺藝術教育知識體─探討台灣視覺藝術教育之主體性(上)(下)美育,62期,頁32-47,美育,63期,頁38-49。林曼麗(2000)。台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台北:雄獅圖書公司。
林惠敏(2002)。國小教師美術教學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翠鈴(2001)。國小一年級教師對表演藝術概念認知、實施活動類型與實施困難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林雯芬(2003)。國小六年級視覺藝術與音樂統整課程設計及實施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林意梅(2002)。國小六年級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合作學習教學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洪翠霞(2002)。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設計與實施的行動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袁汝儀(1999)。國民教育階段「藝術與人文」領域的思考。現代教育論壇「藝術與人文」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馬中峰(2003)。國中視覺藝術教師在職進修與專業能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莊佩螢(2000)。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統整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孫嘉玟(2000)。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統整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倪明和(2003)。國民中學視覺藝術課程實施現況研究-以中部五縣市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陳建伶(2003)。以藝術教育為核心之統整課程設計與實施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陳亞苹(2001)。國民小學九年一貫統整課程藝術與人文領域—以視覺藝術為核心之課程設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郭禎祥(1992)。中美兩國藝術教育鑑賞領域實施現況之比較研究。台北:文景書局。
郭禎祥(1993)。當前我國國民美術教育新趨勢。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
郭禎祥(1994)。多元文化觀與藝術教育。美育,49期,頁41-46。郭禎祥(1999a)。描繪新世紀藝術教育藍圖。美育,110期,頁1-9。郭禎祥(1999b)。21世紀藝術教育的展望。載於中華民國藝術教育研究發展學會舉辦之「1999藝術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8-137)。彰化市。
郭禎祥(2001)。新世紀藝術教育的變動(頁33-48)。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舉辦之「新世紀藝術教育理論與實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
郭禎祥(2002)。當代藝術教育的新方向。未出版手稿,p1-15。彰化:中華民國藝術教育研究發展學會。
郭生玉(2005)。教育測驗與評量。台北:精華書局。
陳箐繡(2000)。九年一貫課程「社區本位藝術課程」研究方案。載於郭禎祥(主編),九年一貫課程「藝術與人文」-社區取向藝術教育。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
陳榮瑞(2002)。社區取向藝術教育統整課程設計研究-以台北市北投地區公共藝術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張全成(1998)。後現代主義中的國小美術教育發展趨勢研究。研究資訊,15(6),頁9-29。
張雅雯(2001)。國民中學階段九年一貫課程試辦情況與成效評估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張育瑄(2003)。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實施現況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張美艷(2002)。當前國民中小學藝術教育改革主要議題之探討。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黃嘉倫(2001)。國民中小學實施統整課程之難題與解決對策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葉芷嫻(2001)。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政策執行研究 國民中小學教育人員觀點之分析。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楊益風(2001)。國民中小學教師在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中之角色衝突及其因應。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劉豐榮(1989)。艾斯納藝術教育思想研究。台北:水牛出版社。
劉筱琳(2001)。國小教師對統整課程實施之意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趙惠玲(2001,9月)。視覺文化統整課程初探-從惠玲檳榔與荷莉的例子談起。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舉辦之「新世紀藝術教育理論與實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11-433),台北市。
管淑華(2002)。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設計與實施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歐用生(1998)。從「課程統整」的概念評九年一貫課程。教育研究資訊,7(1)頁22-32。鄭明憲(2003)。藝術領域課程整合的模式。美育,132期,頁65-69。鍾惠娟(2001)。教師對統整課程的認知與實施統整課程問題知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二、西文部份
Anderson, T. (1999). The Guernica Children's Peace Mural Project :A Paradigm .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in Art Education, 242-247 . The Prospects of Art In The 21st Century-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Executive Yuan Office in Taichung.
Kindler, A. M. (2001). Visual Culture and the Visual Brain : Exploring Possibilities of Visu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in Art Education , 7-14 . Taipei :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Dep. of Art.
Barbosa, A. M. (1999). Art of the Everyday life. The prospect of Art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in the 3rd World: 96-106 . 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Executive Yuan Office in Taichung.
Efland, A. D.(1999). The Future of Art Education, 78-85. 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Executive Yuan Office in Taichung.
Boughton, D. (1999). The Future of Art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in Art Education, 78-85 . The Prospects of Art In The 21st Century-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Executive Yuan Office in Taichung.
Graeme, C.(2004). Art Education in a World Where Old Boundaries, Old Truth, and Old Certainties Are No Longer Valid.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s Education. Volume 2 Number 2 September 2004, 8-15. Taipei : Nation Taiwan Arts Education Center.
Manifold, M. C .(2001). A Vision of Art Education for the Information Ag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in Art Education, 61-71. Taipei :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Dep. of Art.
Erickson, M.(2004). Artworlds: Avenues For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s Education. Volume 2 Number 2 September 2004, 43-60. Taipei : Nation Taiwan Arts Education Center.
Parsons, M.(1999). What we learn through art: habits of mind and multiplicity.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in Art Education, 22-31. The Prospects of Art In The 21st Century-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Executive Yuan Office in Taichung.
Daniel, Vesta A .H . (2001). Art Education as a Community-Act: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the Community.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in Art Education, 49-60. Taipei: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Dep. of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