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許樹淵(1976)。人體運動力學。台北市:協進圖書公司。
日本體育協會(1978)。運動指導法(中華民國體育協進會)。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邱慶宏(1980)。水平偏差對投藍命中之影響。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阮如鈞(1981)。競技運動訓練的理論與方法。台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許樹淵(1982)。籃球原地跳投的技術分析。現代體育革新版,第六期,現代體育雜誌社,46頁。
日本體育協會(1983)。運動訓練科學(中華民國體育協進會)。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吳忻水(1991)。籃球基本訓練與實戰技術 。台北市 : 台灣珠海出版 : 淑馨總代理。
曹建仲、張延飛(1994)。籃球比賽成績的攻防技術代表性項目之編製。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第十八輯,113-124頁。
鹿島進(1997)。NBA個人球技入門。臺灣廣夏,39-59頁。
王順正(1997)。運動技術分析-運動生物力學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游正忠、洪得民(1997)。籃球中鋒球員遠距離投籃定性分析。國立體院論叢,38(8),40-47。
梁嘉音、簡曜輝及卓俊伶(1998)。距離對籃球投籃動作型式的影響:個案研究。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第二十五輯,199-208頁。李誠志(1998)。教練訓練指南。北京:北京體育科學學會。
馬特維邦夫(1998)。體育訓練新方向(毛鵬)。台北市:浩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師正(2001)。怎樣才能提高投籃命中率。蕃薯藤運動網,2001年12月16日於http://sports.yam.com/show.php?id=0000005061。
Tudor O. Bompa(2001)。運動訓練法(林正常、蔡崇濱、劉立宇、林政東、吳忠芳)。台北市:藝軒。
潛思勁(2002,8月19日)。籃球的簡介─籃球技術。蕃薯藤運動網。資料引自http://sports.yam.com/show.php?id=0000002202。
覃素莉(2002)。不同距離及不同動作投籃分析。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東方介德及李雲光(2004)。男子籃球比賽攻守技術發展之探討。大專體育,70期,143-148頁。
羅興梁(2004)。不同方式的疲勞對投籃命中率之影響。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FIBA國際籃球規則中文版(2004)。台北市:中華民國籃球協會。
二、外文部分
Thorndike, E.. (1935). Fundamentals of learning. New York: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Krestonikov, A. (1951). The physiological basis of physical education.
Moscow: Fizkultura I Sport.
Astrand, P., & K. Rodahl.( 1970). Textbook of work physiology.
New York: McGraw-Hill.
Ozolin, N. (1971). Souremennaia systema sportivnoi
trenirouky(Athlete’s training system for
competition ).Moscow:Fizkultura I Sport.
Mathews, D., & Fox, E. (1976). The physiological basi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thletics. Philadelphia:Saunders.
John. R. Wooden.(1988). Practical Modern Basketball. New York.
New York.
Scott W. John(1989). Step-by-step. Basketball fundamentals for the
player & coach, 3-21, prencite Hall.inc.
Stuart, M. & Rroger, B.(1992). The effect of increased shooting
distance in the basketball jump shot. Journal of Sport Medicine, 285-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