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600:1f28:365:80b0:1742:3a1e:c308:7608)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8 08:4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晉忠
研究生(外文):Chin-chung Chang
論文名稱:學習障礙學生在融合式體育課之行為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Behavior Analysis on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in Inclusive Physical Education
指導教授:卓俊伶卓俊伶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ank Junling Jw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5
中文關鍵詞:學習障礙融合式體育體育課學生行為觀察系統運動參與時間
外文關鍵詞:learning disabilitiesinclusive physical educationbehavior of student in physical educationmotor engagement tim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51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研究採用體育課學生行為觀察系統,觀察學習障礙及一般學生在融合式體育課之行為表現,進而探討學生在課堂中參與運動時間的情形。拍攝融合有學習障礙學生之八年級資源班級上課之教學實況,教材為六節籃球運球上籃課程,採用五秒大數間歇紀錄法,觀察記錄兩位學習障礙學生及四位一般學生在融合式體育課中的行為表現。觀察員內信度各為89.6%、91.8%,觀察員間信度為88.5%;以描述統計方法,計算百分比,結果顯示:一、在融合式體育教學中,學習障礙學生在等待、接受訊息、整隊的行為表現上較一般學生為多;在練習、比賽、安排器材、溝通、分心、發出訊息、協助、不見了的行為表現上較一般學生為少;而在體能活動及探索行為上與一般學生沒有差異;二、在融合式體育教學中,學習障礙學生的運動參與時間表現較一般學生為少。
This study utilized the system of Behavior of Student in Physical Education (BESTPED)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of behavior between students with and without learning disabilities (LD). Students』 motor engagement time (MET) in PE class was also calculated. With six-class basketball dribbling and shooting, this study, using the five-second interval coding, videotaping 2 students with LD and 4 students without disabilities in the PE class of a resource class of 8th grade by the BESTPED. By mean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with observers』 intra-rater reliabilities 89.6% and 91.8%, observers』 inter-rater reliability 88.5%. The percentage calculation,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In inclusive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compared with students without disabilities, scores were higher in awaits, receives input and position, and scores less in practice, game-playing, equip, communicate, diverge, gives output, assist and off-monitor; while both scores the same in exercise and explore behavior. (2) In inclusive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compared with students without disabilities, scores were lower in motor engagement time.
授權書…………………………………………………………………i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證書…………………………………………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iv
謝誌……………………………………………………………………v
目次……………………………………………………………………vi
圖次……………………………………………………………………ix
表次……………………………………………………………………x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說……………………………………………4
第三節 研究的重要性………………………………………………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6
第五節 名詞界定……………………………………………………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學習障礙學生特質分析……………………………………11
第二節 融合式適應體育教學………………………………………16
第三節 體育課學生行為觀察系統…………………………………26
第四節 系統觀察的紀錄方法………………………………………29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 研究架構……………………………………………………34
第二節 研究對像……………………………………………………35
第三節 研究工具……………………………………………………36
第四節 實施過程……………………………………………………44
第五節 資料處理……………………………………………………47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觀察員內與間的信度………………………………………48
第二節 學生上課行為類目百分比…………………………………49
第三節 學生參與運動時間分析……………………………………53
第四節 討論…………………………………………………………54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63
第二節 建議…………………………………………………………64

引用文獻
一、中文部份…………………………………………………………66
二、英文部份…………………………………………………………69

附 錄
附錄一 參加者須知及家長、監護人同意書………………………71
附錄二 籃球運球上籃教學教案……………………………………72
附錄三 體育課學生行為觀察系統…………………………………88
附錄四 學生行為類目定義及舉例一覽表…………………………89
附錄五 體育課學生行為分析記錄表………………………………90
附錄六 拍攝場地佈置及攝影角度圖………………………………92
附錄七 學習障礙學生各節課行為表現觀察記錄統計表…………93
附錄八 一般學生男生各節課行為表現觀察記錄統計表…………94
附錄九 一般學生女生各節課行為表現觀察記錄統計表…………95

圖 次
圖1 紀錄法選擇指引 ………………………………………………31
圖2 觀察員訓練流程 ………………………………………………33
圖3 研究架構圖 ……………………………………………………34
圖4 學生在十三個行為類目中時間的百分比 ……………………52

表 次
表1 學習障礙學生基本資料 ………………………………………35
表2 學生行為類目觀察順序表 ……………………………………39
表3 觀察員間與內的信度 …………………………………………49
表4 學生行為類目百分比 …………………………………………51
表5 學生行為表現百分比 …………………………………………54
一、中文部分
王志文(2002)。體育與特教教師之教學行比較-以啟智適應體育。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王瓊珠、林美玉、周瑞倩、殷春梅、徐慧美、陳冠杏(2000)。學習障礙個案綜合診斷報告。國小特殊教育,30,30-65。
何華國(1987)。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市:五南。
李偉清(1998)。國中教師對特殊體育的態度與適性教學實施方式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學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高雄市。
杜正治、陳弘烈、卓俊伶、闕月清(譯)(2000)。融合式適應體育教學。台北市:友聯。 (Peter, D., 1995)
周台傑(1993)。學習障礙。載於特教園丁雜誌社(主編),特殊教育通論-特殊兒童的心理及教育(頁119-158)。台北市:五南。
周台傑(1999)。學習障礙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說明。載於張蓓莉(主編),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說明手冊(頁75-91)。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柯華葳(2000)。學習障礙學生輔導手冊。載於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主編),身心障礙學生輔導手冊。台南市: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洪儷瑜(1995)。學習障礙者教育。台北市:心理。
胡永崇(2000)。學習障礙者之教育。載於王文科(主編),特殊教育導論(頁347-390)。三版。台北市:心理。
範文良(1995)。台北市啟明學生體能活動現況與展望。殘障體育運動會刊,3,24-26。
席行蕙(譯)(1998)。聰明孩子壞成績。台北市:遠流。 (Priscilla L. V.,198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1998)。適應體育導論。台北市:作者。
張蓓莉、洪儷瑜、董媛卿、鄭偉琪(1993)。台北市國中學習困難資源班訪視報告。台北市:臺灣師大特殊教育中心。
教育部(1996)。各級學校特殊體育教學現況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教育部(2003)。九十二年度特殊教育統計年報。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特殊兒童普查執行小組(1993)。中華民國第二次特殊兒童普查報告。台北市: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1996)。身心障礙學生鑑定與就學輔導工作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莊美鈴(1992)。有效教學的自我評量。台灣省學校體育。2(6),15-21。郭為藩(2002)。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四版。台北市:文景。
陳玉枝(1996)。體育課學生行為之描述分析-以臺北縣國民小學開放教育之體育教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玉枝(2000)。系統觀察法。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主編),學校體育教學研究方法(頁34-46)。台北市:台北市師大體研中心。
陳勇祥(2002)。從融合教育的觀點談資源教室的定位與走向。特殊教育季刊,85,24-26。
陳素勤、尚憶薇、蔡育佑(譯)(2001)。適應體育。台北市:麥格羅希爾。 (Sherrill, C. 1998)
陳瑞郎(譯)(1997)。學習障礙。台北市:心理。(高野清純,1989)
焦嘉誥(1992)。體育分科教材教法。台北市:開明。
趙麗雲(1984)。有效體育教學。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八十二學年度輔導區國民小學體育學術研討會報告書,9-12。
潘裕豐(1997)。殘障者適應體育運動的演進及發展趨勢。特殊教育季刊,62,1-5。
潘瀅方(1997)。台北市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學習障礙學生運動能力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蔡長啟(1977)。特殊體育應有的措施。國民體育季刊,6(4),4-9。
蔡貞雄(1994)。如何提昇國民小學體育教學效果。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八十二學年度輔導區國民小學體育學術研討會報告書,9-12。
鄭麗媛、謝錦城、吳淑美(2002)。融合式體育教學對健康體能之影響。體育學報,32,125-132。
蕭秋祺(1998)。系統觀察法之紀錄法簡介(一)-事件紀錄法及期程紀錄法。學校體育,8(2),17-23。
蕭秋祺(1999)。系統觀察法之紀錄法簡介(二)-間歇紀錄法及時間取樣紀錄法。學校體育,9(3),4-14。
闕月清(1996)。特殊體育專業師資培育與在職進修。國民體育季刊,26(3),38-42。
闕月清、游添燈(1998)。適應體育的理論與基礎。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主編),適應體育導論。台北市:師大體研中心。二、英文部份
Beyer, R. (1999). Motor proficiency of boys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boy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 16, 403-414.
Block, M. E. (1998). A teacher’s guide to including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regular physical education (3th ed.). Baltimore, ML: Paul H. Brookes.
Block, M. E., & Zeman, R. (1996). Including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regular physical education: Effects on nondisabled children.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 13, 38-49.
Bruininks, V. L., & Bruininks, R. H. (1977). Motor proficiency of learning disabled and nondisabled students.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44, 1131-1137.
Costello, J., & Laubach. S. A. (1978). Student behavior. In W. G. Anderson, & G. T. Barrette (Eds.), What’s going on in the gym : descriptive students of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 (pp. 11-24). Monograph 1.
Haubenstricker, J. L. (1982). Motor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53, 41-43.。
Laubach, S. (1989). The BESTPED system. In P. W. Darst, V. H. Mancini, & D. B. Zakrajsek (Eds.), Systematic observation instrument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pp. 242-262).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Lazarus, J. C. (1994). Evidence of disinhibition in learning disabilities: The associated movement phenomenon.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 11, 57-70.
Powell, J., Martindale, A., & Kulp, S., (1975). An evaluation of time-sample measures of behavior.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8, 463-469.
Rizzo, T. L., & Kirkendall, D. R. (1995). Teaching students with mild disabilities: What affects attitudes of future physical educators?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 12, 205-216.
Shapiro, D. R., & Ulrich D. A. (2002). Expectancies, values, and perceptions of physical competence of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learning disabilities.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 19, 318-333.
Sherrill, C. (1998).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recreation and sport: crossdisciplinary and lifespan (5th ed.). IA: McGraw-Hill.
Siedentop, D. (1983). Developing teaching skills in physical education (2nd ed.). Palo Alto, CA: Mayfield.
Silverman, D. (1991). Research on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62(4), 352-365.
van der Mars, H. (1989). Basic recording tactics. In P. W. Darst, D. B. Zakrajsek, & V. H. Mancini, (Eds.), Analyzing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instruction (pp. 19-52).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陳春富(2002),「探討商業行銷與政治行銷之異同」,南亞學報,第22期,pp.75-88。
2. 31. 蔡秀卿,行政程序法制定之意義與課題,月旦法學雜誌第50期,1999年7月。
3. 闕月清(1996)。特殊體育專業師資培育與在職進修。國民體育季刊,26(3),38-42。
4. 28. 楊松齡,財產權保障與公用徵收補償之研究,經社法制論叢第9期,1992年1月。
5. 鄭麗媛、謝錦城、吳淑美(2002)。融合式體育教學對健康體能之影響。體育學報,32,125-132。
6. 17. 陳立夫,行政程序法施行後對土地行政之衝擊(一)(二),現代地政241、241期,2001年7月、8月。
7. 16. 陳立夫,評「土地徵收條例草案」,月旦法學雜誌第42期,1998年11月。
8. 12. 許宗力,基本權程序保障功能的最新發展-評司法院釋字第四八八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第54期,1999年11月。
9. 蔡長啟(1977)。特殊體育應有的措施。國民體育季刊,6(4),4-9。
10. 潘裕豐(1997)。殘障者適應體育運動的演進及發展趨勢。特殊教育季刊,62,1-5。
11. 陳勇祥(2002)。從融合教育的觀點談資源教室的定位與走向。特殊教育季刊,85,24-26。
12. 王瓊珠、林美玉、周瑞倩、殷春梅、徐慧美、陳冠杏(2000)。學習障礙個案綜合診斷報告。國小特殊教育,30,30-65。
13. 6. 周信燉,土地徵收程序中被徵收人之陳述意見機會,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第三卷第二期,2004年6月。
14. 5. 周信燉,對台灣耕者有其田政策之若干疑問-從憲法財產權保障之觀點出發,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第二卷第三期,2003年9月。
15. 鄭麗嬌(1995),「社會行銷理論在科技政策之應用:美國太空總署太空梭發射計畫之個案研究」 ,政治科學論叢,第6期,1995年5月,pp.23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