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7)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00:1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梁仲偉
研究生(外文):Liang jung wei
論文名稱:登山攀岩在學校本位課程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N action Research on Integrating Moutainneering and Rock climbing into School-based Curriculum
指導教授:闕月清闕月清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eh Nyit Ch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在職碩士班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運動休閒及休閒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9
中文關鍵詞:登山體育課程探索教育學校本位課程
外文關鍵詞:mountaineering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adventure educationSchool-based curriculum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6
  • 點閱點閱:43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0
登山攀岩在學校本位課之行動研究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在體育課實施登山攀岩學校本位課程,透過行動研究的方式了解本校具有哪些發展登山攀岩課程的條件、建立課程的教學方式、瞭解教學的成效與對學生休閒運動的影響、探討進行登山攀岩課程所面臨的困境與問題。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的方式,透過文獻探討,蒐集探索教育、經驗教育、建構主義等相關理論,編擬登山攀岩課程計畫,並對兩個年級的學生實施登山攀岩課程,透過學生心得、教師日誌、訪談、照片、觀察、問卷等多種資料蒐集,交叉驗證以提高本行動研究之信度。主要研究結果如下:(一)以全學年進行班群課表規劃可以解決學校本位課程的排課問題。(二)登山攀岩讓運動場地延伸到校外及立體使用,紓解場地不足的壓力。(三)登山路線規劃的應考慮氣候、地形、難度、體力需求與新奇性進行規劃。(四)學校人工攀岩場地的興建,應注意安全性與高使用率。(五)課程的進行方式應提供不同難度的挑戰選擇,讓學生可以依自己的能力,選擇合適的挑戰。(六)本課程能夠讓學生獲得運動技能、增進運動休閒的參與、從活動中獲得樂趣,增進團隊與人際間的互動。(七)、應提供課程設計發展評鑑獎勵制度,鼓勵教師研發學校本位課程。根據本研究結果,針對登山攀岩學校本位課程,對教育主管單位、學校行政單位、教師及後續研究者分別提出建議。

關鍵字:登山、體育課程、探索教育、學校本位課程
An Action Research on Integrating Mountaineering and Rock climbing into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study the integration of mountaineering and rock climbing activities into school-based sports curriculum. The goals of the study were: 1. To determine the resources and conditions of this school for integrating mountaineering and rock climbing activities into school-based physical education; 2. To establish the methodology and model for such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3.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ects of such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on the students; 4. To appraise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of integrating such courses into school-based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s.The methodology of this research was based on action research and study of various education theories such as adventure education, experience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constructism. Data were collection frome students’ feedback, teacher’s class logs, interviews, photos, observations and questionnaires. The credibility of this action research had been cross-examined and verified through various data.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overall course plans, if worked out on semester basis for school-based physical education, would overcome class scheduling problems. (2) Because rock climbing course could make use of off-campus sites,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in-campus sites could be overcome, and this helped to expand the “virtual physical education site” to off-campus sites. (3) While planning mountaineering courses, the teacher should consider such factors as weather, trail topography, physical capability of students, skill levels, and students’ tendency toward learning new mountaineering and rock climbing experiences. (4) Schools should place top priority on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high facility utilization rate while building rock-climbing facilities. (5) Courses requiring different skill levels and physical capability should be planned and offered to students, enabling students to select the courses which they could cope with. (6) The mountaineering and rock climbing courses not only enable students to develop new sports skills, but also become more enthusiastic in sports and leisure participation. Students obviously enjoyed such activities, and these activities helped students fster better team spiri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7) The national school education authority should work out an appraisal policy encouraging teachers to develop innovativ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the thesis presents suggestions were made t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choo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Key words: mountaineering,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 adventure educatio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目 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 誌 ………………………………………………………………III
目 次 ……………………………………………………………… V
附錄次……………………………………………………………… VI
圖 次……………………………………………………………… VII
表 次………………………………………………………………VI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名詞定義 ………………………………………………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學校本位課程的發展…………………………………… 7
第二節 登山攀岩攀岩應用的教育理論…………………………16
第三節 登山攀岩的探索教育模式………………………………23
第四節 登山攀岩課程的教育價值………………………………34
第五節 登山攀岩教育的休閒功能………………………………40
第六節 登山攀岩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4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流程…………………………………………………51
第二節 研究對象…………………………………………………52
第三節 研究工具…………………………………………………53
第四節 研究步驟…………………………………………………55
第五節 資料搜集…………………………………………………56
第六節 資料分析…………………………………………………59

第四章 結果討論
第一節 學校社區情境分析………………………………………62
第二節 教學場地的規劃…………………………………………66
第三節 課程活動的進行方式……………………………………76
第四節 登山攀岩課程的體育教學價值…………………………88
第五節 登山攀岩課程對學生休閒運動傾向的影響……………96
第六節 學校本位課程的規劃………………………………… 11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24
第二節 建議…………………………………………………… 128

參考文獻.............................................130
附 錄 ..............................................135

附錄次
附錄一 國中生休閒運動傾向問卷………………………………135
附錄二 休閒運動項目一覽表……………………………………141
附錄三 專家效度名單……………………………………………142
附錄四 攀岩課程教案……………………………………………143
附錄五 登山教學路線圖…………………………………………146
附錄六 休閒運動傾向問卷調查結果……………………………147
附錄七 台灣地區攀岩場地分布狀況……………………………154
附錄八 照片資料…………………………………………………156
附錄九 學生心得…………………………………………………158
附錄十 教師日誌…………………………………………………169
附錄十一 訪談資料…………………………………………………175





圖 次
圖 1 冒險經驗典範……………………………………………… 26
圖 2 研究流程圖………………………………………………… 51
圖 3 格致國中攀岩場……………………………………………156
圖 4 中正路攀岩場………………………………………………156
圖 5 不同型態的攀岩結構對教師視野的影響………………… 71
圖 6 震前校舍建築………………………………………………156
圖 7 震後校舍建築………………………………………………156
圖 8 樓梯間的攀岩場地…………………………………………156
圖 9 主繩支點……………………………………………………156
圖 10 平面雕塑岩板………………………………………………156
圖 11 立體曲雕塑岩板、活動岩塊………………………………156
圖 12 安全的支點及固定點………………………………………157
圖 13 指導員固定點………………………………………………157
圖 14 確保者固定點………………………………………………157
圖 15 三公尺的警示線……………………………………………157
圖 16 實施台階信任倒的場地……………………………………157
圖 17 實施有氧登階測驗場地……………………………………157
圖 18 台階信任倒…………………………………………………143
圖 19 高階信任倒…………………………………………………143
圖 20 台階雙繩垂降………………………………………………144
圖 21 五米雙繩垂降………………………………………………144
圖 22 十八米雙繩垂降……………………………………………145
圖 23 十八米雙繩垂降……………………………………………145


表 次

表 1 各年級彈性學習節數占學習總節數百分比 ……………… 13
表 2 彈性課程表示例 …………………………………………… 14
表 3 台灣地區的天然攀岩場地 …………………………………154
表 4 台灣地區的人工攀岩場地 …………………………………155
表 5 台灣地區攀岩場地分布統計情況 …………………………154
表 6 各年齡層休閒活動參與前三個項目 ……………………… 44
表 7 學生體型、校隊、學業狀況 ……………………………… 97
表 8 不同日期之空閒時間與運動時間表 ……………………… 99
表 9 不同日期之空閒時間次數分配表 …………………………100
表 10 非假日的運動時間次數分配表 ……………………………101
表 11 週六日的運動時間次數分配表 ……………………………102
表 12 寒暑假的運動時間次數分配表 ……………………………102
表 13 實驗組非假日的空閒時間與運動時間交叉次數分配表 …103
表 14 對照組非假日的空閒時間與運動時間交叉次數分配表 …103
表 15 實驗組週六日的空閒時間與運動時間交叉次數分配表 …104
表 16 對照組週六日的運動時間與運動時間交叉次數分配表 …104
表 17 實驗組寒暑假的空閒時間與運動時間交叉次數分配表 …105
表 18 對照組寒暑假的空閒時間與運動時間交叉次數分配表 …105
表 19 運動休閒場地 使用頻率表…………………………………106
表 20 在山野戶外運動頻率的次數分配表 ………………………107
表 21 在運動場館運動頻率的次數分配表 ………………………108
表 22 在社區運動公園運動頻率的次數分配表 …………………108
表 23 在縣立運動公園運動頻率的次數分配表 …………………109
表 24 在學校運動頻率的次數分配表 ……………………………109
表 25 國中學生休閒運動實際參與情況 …………………………147
表 26 休閒運動實際參與前10 名排序表…………………………148
表 27 國中學生休閒運動期望參與情況 …………………………149
表 28 運動休閒期望參與前10 名排序表…………………………150
表 29 國中學生體育課開課需求情況 ……………………………151
表 30 開課需求前10名排序表 ……………………………………152
表 31 休閒運動項目體育課開課需求排序表 ……………………153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份

王文科(1999)。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文崇一(1980)。台灣居民的休閒生活。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2000)。休閒活動專書。台北市:體育委員會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台灣省教育廳(1994)。中小學體育教師手冊。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主編。
李素馨、蘇群超(1999)。大坑登山步道遊憩環境與選擇行為關係之研究。戶外遊憩研
究,12 (4) ,21-42。
金車教育基金會(1996)。新新人類休閒生活調查問卷報告,台北市︰作者。
沈易利(1995)。台中地區勞工休閒運動需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桃園市。
林佩璇(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個案研究—台北縣鄉土教學活動的課程發展,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欣慧(2001)。登山健行的休閒效益之研究。第一屆運動與休閒管理研討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周儒、呂建政 (譯) (1999)。戶外教學。台北市:五南圖書。(Donald R. Hammerman,
William M. Hammerman,&Elizabeth L. Hammerman.,1996)
周曉虹 (譯)(1995)。社會學習理論。台北市:桂冠。(Bandura, A.,1992)
青輔會(1995)。青少年白皮書。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
馬布雷(1990)。休閒運動的重要性。師友月刊,277,8-9。
夏林清與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 (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
研究。台北市:遠流。(Altrichter, H., Posch, P. & Somekh, B.,1994)
教育部 (1994)。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 (1997)。中學生運動休閒參與模式研究 。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課程總綱綱要。11-14。台北市:作者。
高新建(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理念與實務。教育研究月刊,88,15-23。
郭為藩著、伍振鶩主編(1992)。教育哲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秀娟 (譯)(1997)。生命的心流。台北市:天下文化。(Csikszentmihalyi,M.,1994)
陳伯璋(1999)。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及內涵。教育研究資訊,7 (1),1-13。
陳佩正(2000)。從心教學─行動研究與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市:心理。
陳皆榮(1993)。不同教育程度青年參與休閒活動態度之影響。台北技術學院學報,
28(1),413-440。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修訂版)。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敬能(1998)。週休二日對運動休閒教育之啟示。大專體育,40,131-135。
陳顯宗(1983)。台北市蘭雅國民中學七十一學年度應屆畢業生體育意向調查。
體育學報,5,127-144。
張定綺 (譯)(1993)。著。快樂,從心開始。台北:天下文化。(Csikszentmihalyi,M.,1990)
張嘉育(1999)。國民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少熙(2000)。台北市不同層級學生休閒運動之研究。台北市:漢文書店。
張少熙(1994)。青少年自我概念與休閒活動傾向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程紹同(1994)。現代體育發展的新趨勢-運動休閒管理。中華體育,7(4),25-30。
程紹同(1998)。大學生運動休閒參與指標研究。台北市:漢文書店。
黃定國(1993)。從都會區居民休閒生活傾向研究社區開放空間設計指標。台北市:行政院國科會。
黃金柱(2001)。學校體育課活動選擇的原理,研習資訊 ,18 (5),24-31。
黃彬彬(1996)。大學生對體育運動之態度與實施概況的研究。大專體育總會學術研
討會專刊。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市:東華。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台北市︰漢文。
黃瑞琴(1997)。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嘉宗(1987)。休閒何物-休閒的涵義與概念。高市文教,28,12-14。
曹正、李瑞瓊(1989)。觀光地遊憩活動設施規劃設計準則研究報告。台中市:東海大學環境規劃暨景觀研究中心。
歐用生(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1999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
蔡居澤(1995)。探索教育與心療活動之探討,公民訓育學報(4)。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五南。
蔡清田(1997)課程改革之另類思考:從「教師即研究者」論歷程模式之課程設計。載 於歐用生主編新世紀的教育發展(p.89-108)。台北市:師大書苑。
蔡清田(1999)。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之行動探究。台灣教育,1999 (581),9-21。
蔡培村(1992)。教師休閒生活的價值與規劃。教師實習輔導通訊,3,16-24。
鄭金昌(1995)。如何推展我國休閒活動。台灣體育,84,12-14。
潘義祥(1998)。論運動性休閒參與之內涵及其價值。東師體育,5,21-28。
薛銘卿(1996)。臺北市國小學童課餘時間休閒活動興趣取向、參與狀況及影響因素之
研究。桃園市: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清水(2001)。九年一貫課程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研習資訊,15(5),1-8。
體委會(1999)。我國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需求暨發展對策之研究。台北市:作者。
體委會(1997)。青少年價值觀之研究。台北市:作者。
體委會(1990)。休閒活動專書。台北市:作者。
體委會(2001)。國民體育白皮書。學校體育發展現況。台北市:作者。






貳、 英文部分

Dewey, J.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Donaldson, G. W., & Vinson, R. (1979). William James, Philosophical Father of Experience-based Education the Knower is an Actor.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6-8.
Ellmo, W., & Graser, J. (1995). Adapted Adventure Activities: A Rehabilitation Model for Adventure Programming and Group Initiatives. Dubuque, IA: Kendall/Hunt.
Elliot, J. (1991). Action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hange. Milton Keynes, UK: Open University.
Elliot, J. (1997).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action research in the United Kingdom. In S. Hollingsworth (Ed.), International action research: A casebook for educational reform, (pp. 17- 29). London: Falmer Press.
Fueyo, V., & Koorland, M. (1997). Teacher as researcher: A synonym for professionalism.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8(5), 336-344.
Garvey, D. (1990). A History of the AEE. In J. Miles, & S. Priest (Eds.), Adventure Education
(pp. 75-82).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Gass, M. A. (1993). Adventure Therapy: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of Adventure Programming. Dubuque, IA: Kendall/Hunt.
Henson, K. (1996). Teachers as researchers. In J. Sikula, T. Buttery, & E. Guyton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2nd ed.), (pp. 53-64). New York: Macmillan.
Henton, M. (1996). Adventure in the classroom: Using Adventure to Strengthen Learning and Build a Community of Life-Long Learners. Dubuque, IA: Kendall/Hunt.
Hollingsworth (Ed.) (1997). International action research: A casebook for educational reform. London: Falmer Press.
Kelly, J.R., & Godbey, G. (1992). The soci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Kimball, R. O. (1980). Wilderness/adventure programs for juvenile offender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School of Soci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the Assessment of Alternative to Juvenile Justice.
Kraft, R. J., & Sakofs, M. (1985). The theory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Boolder, CO: Association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
Marsh, C., Day, C., Hannay, L., & McGutcheon, G. (1990). Reconceptualiz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Moote, G. T., & Wodarski, J. S. (1997). The acquisition of Life Skills through Adventure-Based Activities and Program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dolescence, 32 , 143-167.
Noffke, S. (1997). Themes and tensions in US action research: Towards historical analysis. In S. Hollingsworth (Ed.), International action research: A casebook for educational reform, (pp. 1-16). London: Falmer Press.
Priest, S. (1990a). The Semantics of Adventure Education. In J. Miles, & S. Priest (Eds.). Adventure Education. (pp.113-114).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Inc.
Priest, S. (1990b). The Adventure Experience Paradigm. In J. Miles, & S. Priest (Eds.), Adventure Education (pp.157-161).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Sale, P. L. (1992). Ego and self-concept development among juvenile delinquent participants in
adventure-based programming. NJ :Peabody College for Teachers of Vanderbilt
University.
Schoel, J., Prouty, D., & Radcliffe, P. (1988). Islands of Healing: A Guide to Adventure Based Counseling. Hamilton, MA: Project Adventure.
Selye, D., & Hans, M. (1978). On the Real Benefits of Eustress. Psychology Today, 2, 60-70.
Simpson, M. (1986). School-based and centrally direct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The uneasy middle ground. Scottish Educational Review, 18(2), 76-85.
Zook, L. R. (1986). Outdoor adventure programs build character five ways. Parks and Recreation. 54-5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66、陳連禎,〈淺談線民〉,刊載於《警光雜誌》第五五五期,民國91年10月。
2. 98、蕭龍吉、吳芳富,〈警察職權行使法之犯罪偵防功能評析〉,刊載於《警察法學》第二期,民國92年12月。
3. 95、鄭善印,〈警察職權行使法之解釋架構〉,刊載於《警察法學》第二期,民國92年12月。
4. 92、蔡震榮,〈警察職權行使法之評析〉,刊載於《法學講座》第十九期,民國92年7月。
5. 91、蔡震榮,〈警察職務執行條例草案之探討〉,刊載於《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四十四期,民國九十二年三月。
6. 86、蔡茂寅,〈行政委託與法律保留原則〉,刊載自《月旦法學雜誌》第83期,民國91年4月。
7. 85、蔡茂寅,〈比例原則之界線與問題性〉,刊載於《月旦法學雜誌》第五十九、期,民國89年4月。
8. 83、蔡宗珍,〈公法上之比例原則初論-以德國法的發展為中心〉,刊載於《政大法學評論》第六十二期,民國88年2月。
9. 82、蔡宗珍,〈人性尊嚴之保障作為憲法基本原則〉,刊載於《月旦法學雜誌》第四十五期,1999年2月。
10. 75、程明修,《國家透過公共場所的監視器對人民基本權利的干預》,〈法學講座〉第三期,2002年3月號。
11. 71、陳愛娥,〈相關警察執行職務法律草案是否已提供警察明確且有效的執法權限規範?--評論「警察職權行使法草案」與「警察職務執行條例草案」〉,刊載於《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四十四期,民國92年3月。
12. 陳伯璋(1999)。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及內涵。教育研究資訊,7 (1),1-13。
13. 羅清水(2001)。九年一貫課程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研習資訊,15(5),1-8。
14. 潘義祥(1998)。論運動性休閒參與之內涵及其價值。東師體育,5,21-28。
15. 蔡居澤(1995)。探索教育與心療活動之探討,公民訓育學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