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王受之,2000,世界現代平面設計,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王秀雄,1994,美術心理學,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林品章著,1990,基礎設計教育
林書堯,1995,色彩認識論,台北,三民書局
林品章著,1998,造型原理
田昆玉 董光璧,2002,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米歇爾·柯樊著 阮若缺譯,2202,法國新戲劇,台北,麥田出版社
佐口七朗,1991,設計概論,台北,藝風堂出版社
杉浦康平,1997,造型的誕生,台北,雄獅出版社
李幼蒸著,1997,文化符號學,台北,唐山出版社
李幼蒸著,1997,哲學符號學,台北,唐山出版社
長谷川純雄.小林茂二著,1998,彩色商標與企業識別,台北,美工圖書出版社
邱永福,1992,造型原理,台北,雄獅出版社
楊裕富,2000,創意活力 - 產品設計方法論,台北,田園城市
陳俊宏 楊東民,1998,視覺傳達設計概論,台北,全華科技圖書
俞建章、葉舒憲著,1990,符號:語言與藝術,台北,久大文化
張輝明,1990,平面廣告設計編排與構成,台北,藝風堂出版社
簡政珍,1993,電影閱讀美學,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羅文坤,1996,行銷傳播學,台北,三民書局
虞舜華,1995,廣告企劃與設計,台北,雄獅出版社
視覺研究所編,1990,最新彩色配色圖鑒,台北,世茂出版社
羅蘭·巴特著 董學文、王葵譯,1992,符號學美學,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羅蘭·巴特著 孫乃修譯,1994,符號禪意東洋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羅蘭·巴特著 洪顯勝譯,1988,符號學要義,台北,南方叢書出版社
勵忠發著,1996,記號.藝術.情報,台北,正中書局
鄭國裕 林盤聳編著,2000,色彩計劃,台北,藝風堂出版社
鄭建華,「符號學理論研究與應用之初探」,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博士班論文
莊維明,「由電影畫面中之電腦影像處理探討攝影之影像合成」
台南女子技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影像藝術養成與現代科技之應用研討會」論文集
陳國良著,2000,「形象識別設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俊嘉,「以符號學角度探討設計物意義建構及解讀之差異 - 以轉換機能為生活意義之設計物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所論文陳美蓉,「應用符號學理論探討圖像符號的意義建構與解讀之特質」,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論文游蕙瑜,「以符號學角度探討設計過程中意義與物品轉換的作用與模式 - 以轉換機能為生活意義之設計物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所論文郭秀娟著,2004,「視覺圖像記號之應用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Advertising FLYER Collection,2003
Brand Leadership,2002出版 ,品牌領導,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hristian Metz著 劉森堯譯,電影語言 - 電影符號學導論
(譯自Essais sur la signification an cinema)
IDN國際設計家連網,數位設計專業雜誌,第31期,2001年1-2月
IDN國際設計家連網,數位設計專業雜誌,第32期,2001年3-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