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5 04:3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丁文珊
研究生(外文):wen-shan ting
論文名稱:建築物地震損害評估與地震保險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Earthquake Damage Assessment and Earthquake Insurance of Buildings.
指導教授:張景鐘張景鐘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系所名稱:河海工程學系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河海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0
中文關鍵詞:易損性評估地震保險風險評估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
  • 點閱點閱:77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8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台灣地處於亞熱帶、大陸板塊交界處,近年來多次的地震侵襲著台灣,在九二一集集大地震之後,要如何降低地震所造成的影響成為十分重要的課題,有部分先進國家在面對天然災害時以保險的方式來保障人民的財產安全,以減低政府在財政上的負擔。
  在經過調查後,發現台灣有許多的建築物經不起地震的襲擊,嚴重的倒塌或傾斜不能夠再居住,而倒塌的建築物大多為根據早期規範所建造的。政府為了減輕地震發生而造成財物損失,於91年正式將地震保險強制附加於住宅火災保險,開始實施住宅火災及地震基本保險,新建築物一律使用新制,舊建築物可採自行加保的策略。但是與其他國家的地震保險相比較,國內地震保險制度仍需要改進。本文主要目的為建立一個完善地震保險制度,並參考美國加州、日本、紐西蘭,這些地震保險制度十分先進的國家,了解我國地震保險制度與他國制度的差異,擷取經驗並探討國內可行的政策。
第一章 緒論
1.1 前言
1.2 研究目的及動機
1.3 研究內容
第二章 建築物地震損害評估與保險建議
2.1 回顧與評估流程
  2.1.1 理論分析方面
  2.1.2 經驗統計方面
  2.1.3 本文評估架構
 2.2 建立地震需求曲線(Demand Spectrum Curve)
 2.3 建立建築物能耐曲線(Capacity Curve)
 2.4 求建築物最大反應
 2.5 建立建築物的易損性曲線(Fragility Curve)
 2.6 建築物各損害狀態的累積機率(Probability)
 2.7 建立建築物的地震財物損失
 2.8 減災制度與補強措施的探討
  2.8.1 減災制度
  2.8.2 補強措施
第三章 各國地震保險制度現況與比較
3.1 前言
3.2 各國地震災害管理概況
3.2.1 國內地震保險制度簡介(TREIP)
3.2.2 日本地震保險制度簡介(JER)
3.2.3 美國地震保險制度簡介(CEA)
3.2.4 紐西蘭地震保險制度簡介(EQC)
3.3 各國地震災害管理比較
 3.4 我國地震保險面臨的困難
3.5 地震保險系統完整計畫
第四章 建築物實例分析評估
4.1 建立建築物評估流程
4.2 實例分析
4.2.1 建物一: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行政大樓
4.2.2 建物二: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一館
4.2.3 建物三: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二館
4.2.4 建物四:中船基隆總廠
4.2.5 建物五:中船鑄造廠
4.3 結果與討論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5.2 建議與未來方向
參考文獻
[1] Somaprasad R. Hosahalli, “Seismic Vulnerability of Flat Slab-Core Buildings”,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Vol.120, No.2, pp. 339-359, February 1994.
[2] Takada, Shiro et al., “Taiwan-Japan Workshop on Seismic Disaster Simulation and Loss Estimation”, 2003.
[3] Hwang, H.H.M. , Huo, J.R., Generation of Hazard-Consistent Fragility Curves for Seismic Loss Estimation Studies, Technical Report NCREE-94-0015, 1994.
[4] Singhal , A., Kiremidjian , A.S., “ Method for Developing Motion Damage relationship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s “, Technical Report NCREE-95-0008, 1995.
[5] Hwang, H.M., Jaw, J.W.,“Probabilistic Damage Analysis of Structures”,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Vol.116, No.7, P.1992~ P.2007, 1990.
[6] ATC-13 , Earthquake Damage Evaluation Data for California , Applied Technology Council, 1985.
[7] FEMA , “ NEHP Handbook for the Seismic Evaluation of Existing Buildings”, FEMA-178, 1992.
[8] FEMA , “Earthquake Loss Estimation Methodology - HAZUS97 ” , Technical Manual, Vol.3, 1997
[9] Newmark , N. M., W. J., Hall , Earthquake Spectra and Design ,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akland, California, 1982.
[10] Study and Design of an Earthquake Insurance System for Taiwan:Summary of Final Report , Marsh/ Guy Carpenter , July 24, 2003.
[11] Study and Design of an Earthquake Insurance System for Taiwan:SectionⅠ-Exolore Legal Basic for Establishing an Earthquake Insurance System of Final Report , Marsh/ Guy Carpenter , July 24, 2003.
[12] Study and Design of an Earthquake Insurance System for Taiwan:SectionⅡ-To Evaluate Potential Earthquake and to Conduct an Actuarial Assessment of Final Report , Marsh/ Guy Carpenter , July 24, 2003.
[13] Study and Design of an Earthquake Insurance System for Taiwan:SectionⅢ-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the Earthquake Insurance Program of Final Report , Marsh/ Guy Carpenter , July 24, 2003.
[14] Study and Design of an Earthquake Insurance System for Taiwan:SectionⅣ- Formulation of Financial Planning and Risk Transfer of Final Report , Marsh/ Guy Carpenter , July 24, 2003.
[15] Study and Design of an Earthquake Insurance System for Taiwan:SectionⅤ-Develop a Comprehensive Plan for the Design of Taiwan’s Earthquake Insurance Program of Final Report , Marsh/ Guy Carpenter , July 24, 2003.
[16] 黃承斌,「地震保險制度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17] 張景鐘教授、郭世榮教授,「全校建築物耐震能力初步評估報告書」,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系,2004.12.
[18] 曾新元,「新竹科學園區各類建物之地震損害評估與風險管理策略」,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90.6.
[19] 美商達信保險經紀人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地震保險制度之建立及颱風洪水保險制度之建議」,2004.
[20] 陳森松,「從紐西蘭地震委員會之經驗論我國地震保險制度之建立與管理」,保險資訊,第172期,1999.12
[21] 內政部營建署「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2006
[22] 中央地質調查所全球資訊網
   http://datawarehouse.moeacgs.gov.tw/geo/frame/gsb88.cfm
[23]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http://www.nfa.gov.tw
[24] 廖淑惠,「阪神大地震後日本地震保險制度之修訂」,保險資訊第126期P18-19,1996年。
[25] 白正本,「結構物易損性評估與地震保險之建議」,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26] 羅俊雄、孫志鴻,「HAZ-TAIWAN震害評估分析模式研究-建築物震害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1999年。
[27] 施俊泰,「建築結構地震易曲性曲線之初步研究」,國立台灣科大學營建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28] 蔡昇達,「地震災害風險評估及地震保險風險管理」,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29] 楊宗翰,「巨災債券對規避巨災風險效率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財務金融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30] 許文科,「整合性多目標地震風險評估系統之建立」,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31] 倪雪甄,「九二一集集大地震建物災損評估模式探討」,國立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32] 曾新元,「新竹科學園區各類建物之地震損害評估與風險管理策略」,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33] 羅俊雄等,「HAZ-Taiwan地震災害損失評估系統」,國立台灣大學台大工程學刊第85期,2002年。
[34] 洪嘉玫,「港區建物結構之地震損害評估與風險管理策略」,國立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35] 羅俊雄等人,「台灣地震損失評估系統TELES講席會」,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2003年。
[36]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http://www.ncree.gov.tw
[37] 國家圖書館全國資訊網 http://www.ncl.edu.tw
[38] 廖凰茹,「地震保險與風險評估之探討」,國立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39] 李珍穎,「建立台灣综合天然災害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系碩士論文,2004年。
[40] 許立,「建築物震害損失評估分析-以基隆港建築物為例」,國立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