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份
王立行(民81)。電腦輔助教學的理論與實務探討。資訊與教育雙月刊,30,24-33。王世全(民89)。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雜誌,80,23-31。
王雪真、林翠湄、黃俊豪、連廷嘉譯(民94)。發展心理學。臺北:學富文化出版社。
王銘銖(民92)。多媒體運用於英語教學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李鴻亮(民89)。數位媒體與教材交法的結合(上)。教學科技與媒體,50, 37-41。李堅萍(民87)。美術教育教學運用電腦教學媒體之探討。教學科技與媒體,42,32 -37 。李麗蘋(民91)。壓縮的童年~提早入學兒童的自我概念之探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J. Canfield & H. C.Wells (民75)。增進自我概念(呂勝瑛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1976)
呂燕卿(民85):兒童繪畫發展之認識與實際。美育,69,11-26。吳惠琴(民93)。幼兒繪畫表現形式與自我概念之研究-以原住民及一般幼兒為例-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吳宗立(民87)。中小學資訊教育之規劃—以多媒體電腦系統提昇教學品質。菁莪,10(1),12-28。
吳明隆(民90)。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
吳明清(民87)。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五南出版社。
吳淑珠(民87)。國小學童自我概念、數學學習動機與數學成就的關係。國力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邱志鵬(民90)。臺灣幼兒教育百科辭典。臺北:五南出版社。
邱惠芬(民92)。多媒體介面對國小學童學習動機、學習成就及學習保留的影響。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林鶯譯/Walter, J. D. 著 (民88) Education for Life, Preparing Children to Meet the Challenges. USA. Crystal Clarity。生命教育:與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戰。台北:張老師文化。
林玉山(民79)。Piaget認知發展理論與兒童繪畫發展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思伶(民89)。高級中學實施生命教育課程方法與成果調查研究。生命教育與教育革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頁145─182。輔仁大學教育學程中心。
林敏宜(民89)。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臺北,心理。
林文寶、徐守桃、陳正治、蔡尚志(民87)。兒童文學。臺北:五南出版社。
林文昌(民93)。融合網路多媒體在國小數學領域教學之學習成效與態度影響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碩士班數學組研究所碩士論文。周佑玲(民91)。國小學童自我對話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卓石能(民91)。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洪福財(民89)。幼教教師專業成長:教師反省策略及其應用。臺北:五南。
范瓊方(民84)。幼兒繪畫心理分析與輔導-家庭動力繪畫的探討。臺北:心理出版社。
侯雅齡(民87)。自我概念理論新趨向:多向度階層化建構。輔導季刊34卷1期,11-23。高士瑛(民90)。電腦多媒體教學在國中藝術教育上的應用。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熏芳、徐新逸( 民88)。教育科技在大學教育上之應用,教學科技與教育革新,29 -44 。臺北, 師大書苑。
孫效智(民89)。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載於生命教育與教育 革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輔仁大學。
孫劍秋(民93)。製作e世代多媒體簡報-魅力四射。多媒體語文教學任課講義。民國93年7月20日。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教育部國教司(民81)。國民小學教學媒體手冊。台北市:教育部國教司。
教育部(民89)。全國兒童閱讀運動實施計畫。教育部第四○五次部務會報紀要。民國92 年5 月10 日,取自:http://www.edu.tw/。
黃德祥(民89)。小學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載於生命教育與教育革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輔仁大學。
黃雅文(民94)。生命教育核心概念、系統架構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教育部委託研究計畫報告摘要。民國94年7月18日取自http://www.edu.tw/。
黃政傑(民88):課程改革(四版)。台北:漢文。
黃麗花(民90)生命教育方案對學童攻擊行為與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碩士論文。許坤成(民89)。〈後立體主義(Post-Cubisime)宣言〉。《藝術家雜誌》。第302期。曾志朗(民88)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聯合報4版,1月3日。
曾琬雯 (民92)。台中市幼稚園教師運用圖畫書之調查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曾佩宜(民93)。應用資訊科技融入音樂科教學設計之實證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陳伯璋(民87)。教育研究方法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臺北:南宏。
陳杭生(民82)。視聽媒體與教學正常化。視聽教育,34,1-10。
陳彥智(民93)兒童電腦輔助繪畫空間表現教學之教材發展-以風景繪畫主題為例。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陳煒琳(民89)。幼兒多媒體環境的建立。逢甲大學數學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龍安(民93)。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心理出版社。
崔夢萍(民88)。電腦程式語言Logo和電腦多媒體教學對台灣省國小五年級學童的創造思考力之影響。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0 . 209-228
郭為藩(民85)。自我心理學。臺北:師大書苑。
郭麗玲(民80)。教學媒體在教學上的重要性。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教系,社會教育學刊。20. 61-88游恆山譯(民90)。發展心理學。臺北:五南。
溫嘉榮(民88)。網路科技對教學的影響,載於新時代資訊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運用。1.13。松崗
張湘君、葛琦霞(民89)。以童書在國小推行「生命教育」之可行性探討。載於生命教育與教育革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輔仁大學。
張霄廷(民86)。淺談「教學媒體」與「教學科技」的「定義、領域範疇」發展台灣教育,560. 2-7
Jihn B.Thomson、廖鳳瑞(民85)。幼兒教育模式 -世界幼教趨勢與台灣本土經驗。臺北:光佑。
廖衾儀(民93)。資訊科技融入幼稚園教學之研究 -以台北市一所公立幼稚園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蔡子瑜(民90)。故事討論對幼兒道德推理的影響之研究~以”分享”的故事主題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蔡慧玉(民90)。幼兒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蔡清田(民89)。教育行動研究。臺北:五南。
歐用生(民85)。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盧美貴(民89)。來自童書的生命之歌。載於「與生命有約-幼兒生命教育統整教學」。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錢永鎮(民89),中等學校生命教育課程內涵初探,輔仁大學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89.3.24。
顏妙純(民92)。國中學生使用資訊科技融入學習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謝美玲(民92)。幼兒多媒體光碟檢核表之研究--以數學教學軟體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謝瑜萱(民93)。河川生態工法之網路化互動式多媒體教學。中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蘇振明(民75)。幼兒線畫教學研究。臺北:中華色研出版社。
饒見維(民92)。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西文部份
Altrichter, H. & Posch, P. & Somekh, B. (1993). Teachers investigate their work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s of action research.
Freud,R.(1996).Community Colleges and Virtual Community,ERIC:ED397871.
Hubbard, G. (1989). Hypermedia: Cause for optimism in art curriculumdesign. Art Educa tion, January 1989,58-64.
Lamers.E.P,(1995)Children, death,and fairy tales.Omega, 31(2),p151-167.
Marsh,H.W.,Craven,R.G.,&Debus,R.,(1991).Self-concepts of young children 5 to 8 years of age:Measurement and multidimensional structur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83,377-392.
Macintyre,C.(2000).The art of action research in the classroom.London:David Fuiton Publishers.
Pualine Davey Zeece (2000) Books About Feelings and Feelings About Books: Literature Choices That Support Emotional Development.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Vo l,28,No.2.
Terry & Thomas M. (1999). Weaving the web into biology teaching. Bioscience,49, (9) ,733.
Young, S. C. ( 1996) . A study of learner' interactions with andperceptions of a CD -ROM-based instructional program on interactive-writing. Ph. D. dissertatio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