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22.21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4 10:0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佳妍
研究生(外文):LIN, CHIA YEN
論文名稱:一位國小三年級學童科學概念學習歷程的個案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Case Study of Elementary School Third Grader’s Concept Learning Process
指導教授:耿筱曾耿筱曾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普通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60
中文關鍵詞:概念構圖概念學習學習策略概念改變
外文關鍵詞:concept mappingconceptual learninglearning strategyconceptual chang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135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9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9
本研究旨在以建構主義理念結合概念構圖學習策略,並以一對一概念診斷性半結構式晤談為研究工具,探究研究對象在科學學習過程中概念的學習歷程。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以一位國小三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針對牛頓版本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神奇的水」、「動物的身體和運動」以及「探索天氣」三個單元,透過多元的學習途徑,以探究研究對象在科學學習過程中概念的學習歷程。
研究結果發現:
一、依據診斷性晤談結果發現,研究對象在課室學習後仍存有另有概念。
二、根據多元學習策略前後所繪製之概念圖及診斷性晤談結果,發現學童之概念架構在學習後有明顯概念增添情形。
三、依據參與觀察,檔案紀錄以及診斷性晤談結果發現,個案之概念來源,多受日常生活經驗、學校教學者、實驗操作及其它相關因素影響。
四、研究對象在科學學習過程中,使用概念構圖的學習歷程,歷經嘗試階段、排斥階段、轉化階段以及精熟階段而達成概念改變。
The holistic case study wa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vism to investigate the elementary school third grader’s concept learning by using the learning strategy of concept mapping. The qualitative methods of the semi-structural diagnostic interview employing in this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concept learning process from subject’ concept mapping.
By investigating the process and the results from subject’ concept mapping as well as diagnostic interviews, the case study selected the Newton text edi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marvelous water” , “animal’s body and movement” , “exploration weather” three units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The conclusions of the research could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Based on diagnostic interview, the subject still had the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2.Based on the concept maps made by subject, before and after multi-learning strategy of the concept learning and interview results, the subject’s concept increase within conceptual framework obviously .
3.Based on the participant-observation, archival records and the diagnostic interview results, the subject was influenced by experience of life, learning environment, teacher and books, network media and so on factor.
4.There were four stag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subject’ science learning : the trial stage, the resistance stage, the learning transfer stage as well as the mastery learning stage in achieving the conceptual change by concept mapping learning strategy.
中 文 摘 要 Ι
英 文 摘 要 II
目 錄 III
表 次 VI
圖 次 X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個案研究理論及相關探討 12
第二節 建構主義的學習理念 22
第三節 科學概念學習 41
第四節 多元學習策略 6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79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設計 80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參與者 85
第三節 研究場域 8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88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9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103
第一節 個案學童「水」相關概念的概念學習 104
第二節 個案學童「動物」相關概念的概念學習 138
第三節 個案學童「天氣」相關概念的概念學習 178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22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222
第二節 研究建議 228
參考文獻 231
中文部分 231
英文部分 241
附 錄 249
附錄一 個案學習前訪談紀錄 249
附錄二 授課教師訪談大綱 253
附錄三 授課教師訪談紀錄 255
附錄四 學童訪談大綱 261
附錄五 研究者校內觀察札記 273
附錄六 「神奇的水」多元策略學習前訪談表 281
附錄七 「神奇的水」多元策略學習後訪談表 289
附錄八 「動物的身體與運動」多元策略學習前訪談表 295
附錄九 「動物的身體與運動」多元策略學習後訪談表 303
附錄十 「探索天氣」多元策略學習前訪談表 309
附錄十一 「探索天氣」多元策略學習後訪談表 313
附錄十二 個案「水」的概念圖 317
附錄十三 個案「動物」的概念圖 319
附錄十四 個案「天氣」的概念圖 321
附錄十五 「神奇的水」多元學習策略研究者札記 323
附錄十六 「動物的身體與運動」多元學習策略研究者札記 331
附錄十七 「探索天氣」多元學習策略研究者札記 337
附錄十八 多元學習策略戶外學習單 343
表 次
表2-1-1 個案研究定義 12
表2-1-2 個案研究類型 15
表2-1-3 個案研究之特色、優點及限制 16
表2-1-4 增進研究可信程度的指標及方法 18
表2-1-5 國內個案研究探討 19
表2-2-1 由人本建構主義的觀點詮釋「瞎子摸象」故事 25
表2-2-2 概念構圖在教學上的功能 33
表2-2-3 國小三年級至七年級建議的概念構圖教學過程 36
表2-3-1 國內外學者「水」的概念相關研究 43
表2-3-2 國內學者「天氣」概念相關研究 47
表2-3-3 國外學者「天氣」概念相關研究 48
表2-4-1 戶外教學之研究概況 65
表2-4-2 科學閱讀相關研究 69
表2-4-3 歷程檔案的意義 74
表3-4-1 多元學習策略設計 93
表3-5-1 資料編碼表 96
表3-5-2 研究設計與資料分析對照表 98
表4-1-1 「水」的概念與訪談題號對照表 104
表4-1-2 「水平面」概念訪談摘要表 106
表4-1-3 「連通管原理」概念訪談摘要表 108
表4-1-4 「水的蒸發」概念訪談摘要表 112
表4-1-5 「水的凝結」概念訪談摘要表 113
表4-1-6 「水的蒸發與凝結」綜合概念訪談摘要表 114
表4-1-7 「水的凝固與融化」概念訪談摘要表 115
表4-1-8 學童概念分類表 116
表4-1-9 「水」的概念分類與題號對照表 117
表4-1-10 多元學習策略與概念學習對照表(水) 118
表4-1-11 「如何觀察量杯的刻度」訪談比較表 122
表4-1-12 「水平面狀態的外觀」訪談比較表 123
表4-1-13 「連通管(透明水管)實驗」訪談比較表 124
表4-1-14 「連通管裝置概念」訪談比較表 125
表4-1-15 「毛細現象」訪談比較表 126
表4-1-16 「虹吸現象」訪談比較表 127
表4-1-17 「水的蒸發與凝結綜合概念」訪談比較表 128
表4-1-18 「雲和雨」訪談比較表 130
表4-1-19 「小水滴從哪來」訪談比較表 131
表4-1-20 「白煙是什麼」訪談比較表 132
表4-1-21 「水的凝固與融化」訪談比較表 132
表4-1-22 個案學童「水」的另有概念及概念改變歷程對照表 137
表4-2-1 「動物」的概念與訪談題號對照表 138
表4-2-2 「動物與植物特徵」概念訪談摘要表 140
表4-2-3 「動物的分類」概念訪談摘要表 141
表4-2-4 「昆蟲是不是動物」概念訪談摘要表 141
表4-2-5 「動物的身體部位」概念訪談摘要表 142
表4-2-6 「動物的居住區域與呼吸方式」概念訪談摘要表 143
表4-2-7 「動物的食性」概念訪談摘要表 144
表4-2-8 「外來動物」概念訪談摘要表 144
表4-2-9 「動物的運動方式與身體部位功用」概念訪談摘要表 146
表4-2-10「尾巴的功用」概念訪談摘要表 147
表4-2-11「爬行類動物」概念訪談摘要表 147
表4-2-12「分辨鳥類」概念訪談摘要表 149
表4-2-13「飛行關鍵」概念訪談摘要表 151
表4-2-14「分辨魚類」概念訪談摘要表 152
表4-2-15「動物」的概念分類與題號對照表 154
表4-2-16 多元學習策略與概念學習對照表(動物) 156
表4-2-17「分辨動植物」訪談比較表 160
表4-2-18「動物的分類」談比較表 161
表4-2-19「人是哪一類」訪談比較表 161
表4-2-20「昆蟲是不是動物」訪談比較表 162
表4-2-21「動物的居住地與呼吸方式」訪談比較表 163
表4-2-22 娃娃魚概念 164
表4-2-23「外來動物」訪談比較表 165
表4-2-24「分辨爬行類」訪談比較表 166
表4-2-25「鳥類特徵」訪談比較表 167
表4-2-26「是不是鳥類」訪談比較表 168
表4-2-27「飛行的關鍵」訪談比較表 169
表4-2-28「分辨魚類」訪談比較表 170
表4-2-29「動物的尾巴」訪談比較表 171
表4-2-30 個案學童「動物」的另有概念及概念改變歷程對照表 176
表4-3-1 「天氣」的概念與訪談題號對照表 178
表4-3-2 「天氣類型」概念訪談摘要表 180
表4-3-3 「形成天氣的原因」概念訪談摘要表 180
表4-3-4 「氣溫造成四季變化」概念訪談摘要表 181
表4-3-5 「觀測天氣」概念訪談摘要表 182
表4-3-6 「雲的變化」概念訪談摘要表 183
表4-3-7 「氣溫變化」概念訪談摘要表 184
表4-3-8 「氣溫與雨」概念訪談摘要表 184
表4-3-9 「濕度」概念訪談摘要表 185
表4-3-10「風的形成」概念訪談摘要表 186
表4-3-11「風的方向」概念訪談摘要表 186
表4-3-12「雨量」概念訪談摘要表 187
表4-3-13「天氣與生活」概念訪談摘要表 188
表4-3-14「天氣」的概念分類與題號對照表 191
表4-3-15 多元學習策略與學習概念對照表(天氣) 192
表4-3-16「天氣狀況」訪談比較表 196
表4-3-17「天氣變化成因」訪談比較表 196
表4-3-18「季節變化」訪談比較表 197
表4-3-19「雲的變化」訪談比較表 198
表4-3-20「氣溫變化」訪談比較表 199
表4-3-21「高山上氣溫」訪談比較表 200
表4-3-22「氣溫和雨」訪談比較表 200
表4-3-23「氣溫與雪」訪談比較表 201
表4-3-24「濕度變化」訪談比較表 202
表4-3-25「預測霧的形成」訪談比較表 202
表4-3-26「風向風力」訪談比較表 203
表4-3-27「風的形成」訪談比較表 204
表4-3-28「風吹的方向」訪談比較表 205
表4-3-29「雨量概念」訪談比較表 206
表4-3-30「觀測天氣」訪談比較表 207
表4-3-31「天氣與生活」訪談比較表 208
表4-3-32 個案學童「天氣」的另有概念及概念改變歷程對照表 214
圖 次
圖2-0-1學童科學概念文獻探討圖 11
圖2-2-1建構主義的學習策略 29
圖2-2-2 Novak教學與學習趨向圖 30
圖2-2-3概念圖之架構與功能 35
圖2-2-4概念圖教學流程 39
圖2-3-1概念改變的分類圖 51
圖2-3-2另有概念與迷思概念圖 60
圖2-4-1戶外學習階層 63
圖3-1-1研究概念架構圖 80
圖3-1-2研究架構圖 81
圖3-1-3研究流程圖 82
圖3-4-1「水」專家概念圖 89
圖3-4-2「動物運動」專家概念圖 90
圖3-4-3「飼養動物」專家概念圖 91
圖3-4-4「天氣」專家概念圖 92
圖3-5-1三角檢測架構圖 100
圖4-0-1分析概念與研究目的對照圖 103
圖4-1-1水管圖 105
圖4-1-2個案學習札記(OLS-941231-11)概念關係圖 120
圖4-1-3個案學習札記(SLS-950102-14)概念關係圖 120
圖4-1-4個案學習札記(RLS-950109-12)概念關係圖 121
圖4-1-5個案「水」的概念圖(一) 134
圖4-1-6個案「水」的概念圖(二) 135
圖4-2-1個案學習札記(RLS-950124-22)概念關係圖 158
圖4-2-2個案學習札記(SLS-950204-21)概念關係圖 159
圖4-2-3個案「動物運動」概念圖(SCM-941214-21) 172
圖4-2-4個案「動物運動」概念圖(SCM-950215-22) 174
圖4-3-1個案學習札記RLS-950207-32概念關係圖 193
圖4-3-2個案學習札記OLS-950208-31 194
圖4-3-3個案學習札記RLS-950224-34概念關係圖 195
圖4-3-4個案「天氣」概念圖(SCM-950116-31) 210
圖4-3-5個案「天氣」SCM-950228-32前概念圖 211
圖4-3-6個案「天氣」概念圖(SCM-950228-32) 212
圖4-3-7個案概念圖內化過程 216
圖4-3-8個案概念改變示意圖 218
圖4-3-9個案學習模式 219
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書目:
丁信中、王雅亮、江世豪、林冠群、洪振方、唐偉成、陳榮祥、葉明達、葉倩亨、羅豪章、蘇明俊等譯(2004)。促進理解之科學評量—人本建構取向觀點(Mintzes, J., Wandersee, J., & Novak, J. D.原著)。臺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99年)
王文科(1991)。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文科(1999)。課程與教學論。臺北:五南。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第七版)。臺北:五南。
王光平(2005)。以概念構圖之動態評量策略探究國小六年級學童「燃燒」概念的概念學習,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美芬、熊召弟(1995)。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臺北:心理。
王美芬、熊召弟(2005)。國小階段自然與生活科技教材教法。臺北:心理。
王美華(1992)。國小兒童有關風之迷思概念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嘉德(2004)。以動態評量探究國小五年級學童「電與磁」的概念學習,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麗芬(2002)。國小學童對物質變化迷思概念的分析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牛頓教科書(2005)。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指引三年級上學期。臺北:牛頓開發教科書
田耐青(1996)。建構論的學習理念—以「瞎子摸象」的故事為例。研習資訊,13(6),89-93。
全中平(1992)。國立臺北師範學院非數理系學生對概念圖學習態度之研究。臺北師院學報,5,299-313。
朱兆霖(2005)。以小組合作的歷程檔案學習模式探討國小五年級學童對「奇妙的水」單元的概念學習,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景生(2004)。以概念構圖之動態評量策略探究國小學童水的「蒸發、凝結」概念的概念學習。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文隆(2004)。利用DAPA探究國小五年級學童「蒸發、凝結」之概念學習。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心塋譯(2000)。再建多元智慧﹙21世紀的發展前景與實際應用﹚(Gardner, H.原著)。臺北:遠流。
李宏輝(1999)。一位國小自然科學實習教師的教師信念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佳玲(2003)。以歷程檔案方式探究國小五年級學童「觀測太陽」教學單元的概念學習。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昭誼(2005)。應用三層次線上測驗探究國小學童「奇妙的水」相關概念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崑山(2005)。築一個戶外教學的夢—國小戶外教學的理念與實務。臺北:創意教材。
李震甌(2002)。高低學習成就學童科學問題解決能力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余民寧(1997)。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臺北:商鼎文化。
余淑君(2002)。以動態評量探究國小五年級學童酸鹼概念的概念改變機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淑女(2003)。學童的花概念:一個國小二年級的個案,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臺北:智勝文化 。
吳慧娟(2001)。利用臨床晤談法探究國小二年級及五年級兒童對地心引力之另有架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慧珠(2002)。國民中小學學生生命概念發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吳麗娟(2002)。國小五年級學童光合作用迷思概念之探討。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九牧(2004)。八里鄉挖仔尾自然保留區戶外環境教育之理論與實務,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志誠(1998)。原住民學童在天氣現象的解釋分析。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秀娟(2004)。國小三年級學童自然學習日誌反思特徵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239-262。
林佩璇、黃政傑(1996)。合作學習。臺北:五南。
林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揚智。
林美馨(2003)。國小學童昆蟲概念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訓民(1992)。給孩子一生的愛—「台英世界親子圖畫書」出版理念。精湛季刊,16,30。
林容妃(2005)。兒童科普讀物的閱讀理解教學對國小學童自然科學習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曉雯、陳珮君(2005)。科學教學評量的反思與實踐:教師行動研究,科學教育學刊,3(1),1-27。
林寶源(2003)。國小中年級學童天氣迷思概念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顯輝(1995)。國小兒童蒸發與凝結概念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NSC-83-0111-S-153-002-N。
邱弘毅(1998)。職前及在職國民小學教師的天氣概念及其相關迷思概念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美虹(2000)。概念改變研究的省思與啟示。科學教育學刊,8(1),1-34。
邱雪媚(2005)。以人本建構主義教學策略探究國小一年級學童「聲音」的概念學習,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唤文(2001) 。利用概念圖探究國中三年級學生「酸與鹼」的概念學習,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照麟(2000)。國小學童「空氣」概念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憶惠(1999)。個案研究:質化取向。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7,113-127。
周淑惠(2003)。幼兒自然科學概念與思維。臺北:心理。
周儒、呂建政譯(1999)。戶外教學(Hammerman ,D. R., Hammerman W. M, Hammerman,E. L.原著)。臺北:五南。(原著出版年﹕1994年)
姚啟九主編(2005)。動物百科。臺北:漢宇國際。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施良方(1996)。學習理論。高雄市:麗文文化。
姜滿、謝秀月(1993)。國小學童地球科學概念之理解。臺南師院學報,26,193-219。
夏林清、洪文柔、謝斐敦譯( 2003)。反映回觀—教育實踐的個案研究(Schön,D.原著)。臺北:遠流。
徐振邦、梁文蓁、吳曉青、陳儒晰譯(2004)。教育研究法(Cohen,L.,Manion,L.,Morrison,K.原著)。臺北:韋伯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年)
耿筱曾(1997)。為什麼概念構圖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科學教育與研究,9,76-78。
耿筱曾(1999)。從建構主義的觀點談診斷性評量的意義,國民教育,39(4),23-27。
耿筱曾(2000)。國小學童概念學習之研究,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科技課程發展研究國際研討會論文集。63-67。
耿筱曾、陳淑蓉(2005)。以後設認知為基礎之動態評量(MBDA)探究國小三年級學童空氣概念的概念改變機制。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8(2),123-156。
張仁全(2002)。強調親師合作之專題學習—以國小「探索昆蟲世界」之主題為例,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自然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世忠(1998)。社會建構教學與科學概念。教育資料與研究,24,30-36。
張宗義(2003)。POE教學對國小學生水溶液概念改變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美玉(1996)。歷程檔案評量在建構教學之應用--一個科學的實徵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27,31-46。
張美玉(2000)。歷程檔案評量的理念與實施。科學教育月刊 ,231,58-63。
張美玉(2003)。歷程檔案評量在概念學習上的應用。教師天地,122,4-10。
張春興(2000)。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
張紋琦(2003)。以建構主義教學策略與網路學習環境探究國小三年級學童空氣概念的概念學習,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凱綸(2002)。國小學童對水的三態變化概念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敬宜(1993)。精熟學習理念對師院非數理系學生化學成就之探討--酸、鹼與鹽。臺北師院學報,6,545-584。
張敬宜(1997)。國小高年級學童蒸發、凝結與沸騰概念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5(3),321-346。
張敬宜(1998)。教師對國小四年級學童蒸發、凝結與沸騰概念之研究。臺北師院學報,11,453-472。
張敬宜(2000)。大臺北地區國小學童對空氣相關概念認知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8(2),141-156。
張鈺雪(2003)。國小學童昆蟲概念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靜儀(2002)。科學迷思概念的研究與概念改變教學。屏師科學教育,16,49-56。
許民陽(1996)。國小學童對天氣變化概念發展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7,133-158。
許民陽(1997)。國小學童對天氣變化概念發展之研究( II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8,57-84。
許民陽、殷炯盛、曾坤輝、鄭紹龍等(1996)。國小中年級學童對雲和雨兩天氣變化概念的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3,12-34。
許建和(2005)。以網路化學習環境探究國小學童「光」之概念學習。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瑛玿、林詩怡(2003)。多元化教學與評量中學生多元智能表現之研究模式,科學教育學刊,11(4),351-372。
莊志彥(1997)。國小學童知覺選擇與動物分類概念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年興(1998)。以網際網路為基礎之學習環境(上)。公教資訊,(2),6-17。
陳李綢(2000)。個案研究(二版)。臺北:心理。
陳均伊、張惠博、郭重吉(2004)。光反射與折射的另有概念診斷工具之發展與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2(3),311-340。
陳忠志(1988)。大一學生物理學錯誤概念之研究(光學部分)。臺北:國科會(NSC77-011-S-017-005-D)。
陳采真(2002)。一個教師的教學改變──國小三年級光概念單元之自我教學研究與省思,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珊珊(1993):我國國三學生酸鹼平衡概念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化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美姿(2000)。以兒童繪本進行幼兒情感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素蓉(2002)。利用晤談方式探究國小低年級學童對運動與力另有概念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景期(2003)。以人本建構教學策略探究國小五年級學童水溶液酸鹼概念改變機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麗珠(2004)。以學習歷程檔案探究國小五年級學童「奇妙的水」教學單元的概念學習。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帼眉、洪福財(2001)。兒童發展與輔導。臺北:五南。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郭重吉(1988)。從認知觀點探討自然科學的學習。國立彰化教育學院學報,13,351-379。
郭重吉(1992)。從建構主義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20(5),548-568。
郭俊賢、陳淑惠譯(2000)。落實多元智慧教學評量(Lazear,D.原著)。臺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99年)。
梁雲霞譯(2000)。多元智慧和學生成就—六所中小學的成功實例(Campbell,L. & Campbell,B.原著)。臺北:遠流。
黃台珠(1984)。概念的研究及意義。科學教育月刊,66,44-5。
黃台珠、熊召弟、王美芬、佘曉清、靳知勤、段曉林、熊同鑫譯 (2002)。促進理解之科學教學—人本建構取向觀點(Mintzes,J.,Wandersee,J.,& Novak,J.D.原著)。臺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98年)
黃光雄、李奉儒、高淑清、鄭瑞隆、林麗菊、吳芝儀、洪志成、蔡清田等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Bogdan, R. & Biklen, S.原著)。嘉義: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年)。
黃皇明(2003)。國小學童對颱風現象及其相關概念認知的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素秋(2003)。國小四年級學生對雲、霧、露、霜、雪等天氣現象概念認知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琬真(2003)。以二段式診斷工具探討國小學童昆蟲概念及其迷思概念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達三(1993)。國小學生分類能力發展初探。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81-0111-S-143-501)。
黃萬居(1994)。國小高年級學生的認知階層與酸鹼概念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5,1-35。
黃鴻博、郭重吉(1999)。STS教育理論的接納與實踐—一個國小教師的個案研究,科學教育學刊,7(1),1-15。
曾志朗(2002)。資訊教育的重要推手。陳德懷、林玉珮編,啟動學習革命:全球第一個網路教育城市亞卓市。臺北:遠流。
曾端真(2001)。個案研究在班級兒童輔導上的運用。諮商與輔導,189,2-8。
靳知勤(1999) 。以博物館情境為例探討國小自然科教師運用社會教育資源充實教學之個案研究,科學教育學刊,7(2), 111-133。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 。
葉宛婷(2005)。互動式繪本教學提升國小學童科學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俊榮(2001)。學習歷程檔案輔助鄉土植物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湯清二(1993)。我國學生生物細胞概念發展研究─迷思概念之晤談與概念圖。彰化師範大學學報,4,141-170。
游寶達、劉明宗(2002)電子化學習之發展趨勢探討與分析。資訊與教育,89,3-9。
楊世麒(2002)。以概念構圖作為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童水循環概念的概念改變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孟麗、謝水南譯(2003) 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Fraenkel, J. R. & Wallen, N. E.原著)。臺北:心理。
詹姆斯.桑伯(2003)。公主的月亮(二版)(劉清彥譯)。新竹:和英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43年)
廖士權(2003)。以建構主義網路化學習環境探究國小六年級學童「地球的運動」概念學習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廖永貴(2004)。國民小學學童閱讀科學類兒童期刊對其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熊召弟(1996)。真實的科學認知環境。教學科技與媒體,29,3-12。
鄭湧涇(1998)。概念學習研究對科學教學與師資培育的啟示。國民中學學生概念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輯,18-32。
鄭麗玉(1998)。如何改變學生的迷思概念。教師之友,39(5),28-36。
蔡孟芬(2006)。國小四年級生物多樣性教學活動設計與教學成效之探討-以基隆紅淡山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明儒(2004)。國小學童光學概念改變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珀伶(2001)。透過教師成長團體促進學校本位教學評量多元化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歐滄和(2002)。教育測驗與評量。臺北:心理。
歐陽鍾仁(1996)。科學教育概論。臺北:五南。
盧靖華(2003)。國三學生地球科學「天氣」單元迷思概念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鍾聖校(1999a)。自然與科技課程教材教法。臺北:五南。
鍾聖校(1999b)。質性研究方法論的認識與再議。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2,159-184。
蕭建嘉(2001)。以概念構圖的動態評量(CMDA)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概念改變-以「地球的運動」單元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魏金財(1992)。兒童對雨量之概念及其概念之改變類型。國教學報,4,1-6。
魏明通(1997)。科學教育。臺北:五南。
羅雅芬譯(2003)。兒童認知(Goswami, U.原著)。臺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98年)。
羅雅芬、連英式、金乃琪譯(2000)。兒童的一百種語文(Edwards,C., Gandini, L.,& Forman,G.原著)。臺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98年)。
蘇育任(1999)。職前及在職國民小學教師的天氣概念及其相關迷思概念之探究。科學教育學刊,7(2),157-176。
蘇振明(1990)。「兒童讀物插畫」的導賞教學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1,389-412。
英文參考書目:
Ailken, L. R. (1985). Psychological testing and assessment (5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
Ausubel, D. P., Novak, J. D., & Hanesian, H. (1968).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2nd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Baird, J. R., & Mitchell, I. (1986).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an Australian case study. Melbourne, Australia: Monish University Printer.
Bar, V. (1989) Children’s vies about the water cycle. Science Education, 73(4),481-500.
Bar, V., & Galili, I. (1994) Stage of children’s views about evapor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6(2), 157-174.
Bar, V., & Travis, A. S. (1991) Children’s views concerning phase chang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8(4), 363-382.
Bloom, J. W. (1991) Contexts of meaning : you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biological phenome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2(5), 549-561.
Bogdan, R., & Biklen, S. (1998/2001).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3rd)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黃光雄、李奉儒、高淑清、鄭瑞隆、林麗菊、吳芝儀、洪志成、蔡清田等譯)。嘉義:濤石文化。
Braund, M. (1991). Children's ideas in classifying animals. Journal of Biological Education,25,103-110.
Campbell, L., & Campbell,B.(2000). 多元智慧和學生成就—六所中小學的成功實例(梁雲霞譯)。台北:遠流。
Carey, S. (1985). Conceptual change in childhoo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Chi, M. T. H., Slotta, J. D., & de Leeuw, N.(1994)From things to processes: A theory of conceptual change for learning science concepts.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4,27-43.
Cohen, L., Manion, L., & Morrison,K.(2000/2004).教育研究法(徐振邦、梁文蓁、吳曉青、陳儒晰譯)。台北:韋伯文化。
Creswell, J. W. (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Cros, D., Chastrette, M., & Fayol, M. (1988). Conceptions of second-year university students of some fundamental notions in chemist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0(3), 331-336
Cros, D., Maurice, M., Amouroux, R., Chastrette, M., Leber, J., & Fayol, M. (1986). Conceptions of first-year university students of the constituents of matter and the notions of acids and bas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8(3), 305-313.
Drive, R. (1985). Beyond appearances: the conservation of matter under physical and chemical transformations. In R. Driver,E. Guesne,& A. Tiberghien. Children’s Ideas in Science. Milton Keynes: 0pen University Press.
Duit, R., Treagust, D. F., & Mansfield, H. (1996). Investigating student understanding as a prerequisite to improv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In D.F.Treaguest, R, Duit & B. J. Fraser (Eds.), Improv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17-31.
Ebel, R. L., & Frisbie, D. A. (1991). Essentials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5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Edmondson, K. M. (1999) Assessing Science understanding through Concept Maps.in Mintzes, J. D. , Wandersee, J. H. ,& Novak, J. D. (Ed.) Assessing Science Understanding: A Human Constructivist View,22-33 .
Edwards, C., Gandini, L., & Forman,G.(1998/2000). 兒童的一百種語文(羅雅芬、連英式、金乃琪譯)。台北:心理。
Fensham, P., Gunston, R. F., & White, R. T.(1994).The content of science:A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its teaching and learning.London:Falmer Press.
Ford, P. M. (1981)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Outdoor .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Fraenkel, J. R., & Wallen, N. E. (2003). 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楊孟麗、謝水南譯)。台北:心理。
Gardner, H. (2000/2000). 再建多元智慧﹙21世紀的發展前景與實際應用﹚(李心塋譯)。台北:遠流。
Goswami, U.(1998/2003). 兒童認知(羅雅芬譯)。台北:心理。
Griffard, P. B. (2001). The two-tier instrument on photosynthesis: what does it diagno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 23(10), 1039-1052.
Gunstone, R. F. (1990). Children''s science: A decade of developments in constructivist views of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ust. Sci. Tea. J.,36(4),9-18.
Gunstone, R. , & Mitchell, I.(1998/2002). 後設認知與概念改變。In Teaching Science for Unerstanding:A Human Constructivist View(pp.145-209)(佘曉清譯)。台北:心理。
Hamel, J., Dufour, S., & Fortin (1993). Case study methods. Newbury Park, CA: Sage.
Hammerman ,D. R., Hammerman W. M., & Hammerman,E. L. (1994/1999). 戶外教學(周儒、呂建政譯)。台北:五南。
Head, J.(1986)Research into 」Alternative Frameworks」 :Promiseand Problems. Research in Technological Education,4(2), 203-211.
Hewitt, G. ( 1995) A portfolio primer: Teaching、collecting、and assessing student writing. Portsmouth,NH: Heinemann.
Hewson, P. W.(1996).Teaching for Conceptual Change.In D. F. Treagust,R. Duit&B. J. Frasew(Eds.) .Improv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New York:Teacher College Press.
Jones, M. G., & Carter, G. (1998). Small Groups and Shared Constructions. In J. J. Mintzes, J. H. Wandersee, & J. D. Novak. (Ed.). Teaching Science for Understanding: A Human Constructivist View (pp. 261-279). San Diego,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
Kovalik, S., & Olsen, K. (1994). Integrated thematic instruction (3rd ed.). WA: Books for Educators.
Kuhn, T. S. (1972).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zear, D. (1999/2000). 落實多元智慧教學評量(郭俊賢、陳淑惠譯)。台北:遠流。
Lincoln,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CA: Sage
Merriam, S. B.(1988).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Thousand Oaks, CA: Jossey-Bass.
Mintzes, J.,Wandersee,J., & Novak,J.D.(1998/2002). Teaching Science for Unerstanding (A Human Constructivist View)促進理解之科學教學—人本建構取向觀點(黃台珠、熊召弟、王美芬、佘曉清、靳知勤、段曉林、熊同鑫譯)。台北:心理。
Mintzes, J.,Wandersee,J.,Novak,J. D.(1999/2004). Assessing Science Unerstanding: A Human Constructivist View.促進理解之科學評量—人本建構取向觀點(丁信中、王雅亮、江世豪、林冠群、洪振方、唐偉成、陳榮祥、葉明達、葉倩亨、羅豪章、蘇明俊等譯)。台北:心理。
Nakhleh, M. B., & Krajcik, J. S. ( 1993). A Protoco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y on Students' Actions, Verbal Commentary, and Thought Processes d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Acid-Base Titr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0(9), 1149-1168 .
Nakhleh, M. B., & Krajcik, J. S. (1994). Influence on Levels of Information as Presented by Different Technologies o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Acid, Base, and pH Concep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1(10), 1077-1096.
Nisbet, J., & Watt,J. (1984). Case study. In Conducting small‐scale investigations i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London : Harper & Row.
Novak, J. D. (1977). A Theory of Educati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Novak, J.D., & Gowin, D.B. (1984).Learning how to learn. New York:Cambridge.
Novak, J. D. (1993). Human constructivism:A unif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and epistemological phenomena in meaning mak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ronal Construct Psychology. 6, 167-193.
Novak, J. D. (1998/2002). 追尋一個美夢:教育是能改進的。In Teaching Science for Unerstanding:A Human Constructivist View(pp.3-33)(段曉林譯)。台北:心理。
Nussbaum, J. (1989). lassroom conceptual change.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1,530-540.
Osborne, R.J., & Cosgrove, M. M.(1983). Chuldren’s conception of the changes of of state of water.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0(9),825-838.
Osborne, R., Schollum, B., & Hill, G.(1981). Force、friction、gravity:notes for teachers:learning in science project.(Working Paper No,33.Waikato Univ.Hamilton, New Zealand:University of Waikato,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 Unit.(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36 016)
Pines, A. L., & West, L. H. T. (1986). Conceptual under- standing and science learning:an interpretation of research with in a sources-of-knowledge framework. Science Education, 70(5), 583-604.
Plotnick, E. (1997). Concept Mapping: A graphical system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epts. Syracuse,N.Y. ERIC Clearinghouse on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7 938).
Posner, G. T., Strike, K. A., Hewson, P. W., & Gertzog, W. A.(1982)Accommodation of a scientific conception:Toward a theory of conceptual change. Science Education,66,211-227.
Prawat, R.S.(1996). Learning community,commitment and school reform.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28(1),91-100.
Reif, F., & Larkin, J. H.(1991). Cognition in scientific and everyday domains: comparison and learning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8(9),733-760.
Ross, H. B., & Munby, H. (1991). Concept mapping and misconception: a study of high-school students’ understandings of acids and bas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3(1), 11-23.
Rumelhart, D. E. (1989). The architecture of mind: A connectionist approach. In M. I. Posner (ed.),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science. Cambridge,Massachusetts: MIT Press.
Sangsupata, S. (1993). Development of a two-tiered multiple choice test to measure misconceptions in physics among school student in Thailand.
Schmidt, H. (1991). A Label as a Hidden Persuader: Chemists' Neutralization Concep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3(4), 459-472.
Schön,D. ( 2003). 反映回觀—教育實踐的個案研究(夏林清、洪文柔、謝斐敦譯)。台北:遠流。
Simmons, D. (1998). Using nature settings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erceived benefits and barrier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9 (3),23-31.
Smith, J.W. ( 1987 ). Outdoor education and its educational objectives. Geography,72(3),209- 216.
Stake, R. E. (1994). The art of case study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Stake, R. E. (2000). Case studies.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Stavy, R. (1990). Conception of changes in the state of matter:from liquid (or solid) to ga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143 Teaching, 27(3), 247-266.
Stenhouse, L.(1975)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ondon : Heineman.
Stepans, J.(1994).Targeting students’science misconceptions : physical science activities using the conceptual change model.FL:Idea Factory.
Sternberg, R. J. (2003). Cognitive Psychology. (3rd ed.). CA: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Tamir, P. (1989). Some is sues related to the use of justifications to multiple choice answers.Journal of Biological Education, 23, 285-292.
Tan, K.C.D., Goh, N.K., Chia, L. S., & Treagust, D. F. (2002).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two-tier Multiple choice diagnostic instrument to access high school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inorganic chemistry qualitative analysi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9( 4), 283-301.
Thagard, P.(1992). Conceptual revolution. 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reagust, D. F . (1988). Development and Use of Diagnostic Tests to Evaluate Students’ Misconceptions in 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0(2),159-169
Treagust, D. F. (1995). Diagnostic assessment of students' science knowledge . In S. M. Glynn,&R.Duit(Eds.)Learning Science in the Schools: Research Reforming Practice,327-346,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Trowbridge,J. E., & Wandersee,J. H. (1994). Using concept mapping in a college course on evolution:Indentifying critical junctures in learn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31,459-475.
Van Zele, E., Lenaerts, J., & Wiem, W.(2004). Improving the usefulness of concept maps as research tool for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6(9),1043-1064.
von Glasersfeld, E. (1995). Radical constructivism: A way of knowing and learning. Washington, D. C.: Falmer.
Vygotsky, L. (1986). Thought & language. Boston,Mass.: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in, R. K. (198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許民陽、殷炯盛、曾坤輝、鄭紹龍等(1996)。國小中年級學童對雲和雨兩天氣變化概念的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3,12-34。
2. 許民陽(1997)。國小學童對天氣變化概念發展之研究( II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8,57-84。
3. 張敬宜(1997)。國小高年級學童蒸發、凝結與沸騰概念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5(3),321-346。
4. 張敬宜(1993)。精熟學習理念對師院非數理系學生化學成就之探討--酸、鹼與鹽。臺北師院學報,6,545-584。
5. 張美玉(2003)。歷程檔案評量在概念學習上的應用。教師天地,122,4-10。
6. 張美玉(2000)。歷程檔案評量的理念與實施。科學教育月刊 ,231,58-63。
7. 張美玉(1996)。歷程檔案評量在建構教學之應用--一個科學的實徵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27,31-46。
8. 張世忠(1998)。社會建構教學與科學概念。教育資料與研究,24,30-36。
9. 耿筱曾(1999)。從建構主義的觀點談診斷性評量的意義,國民教育,39(4),23-27。
10. 邱照麟(2000)。國小學童「空氣」概念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邱美虹(2000)。概念改變研究的省思與啟示。科學教育學刊,8(1),1-34。
12. 林訓民(1992)。給孩子一生的愛—「台英世界親子圖畫書」出版理念。精湛季刊,16,30。
13. 全中平(1992)。國立臺北師範學院非數理系學生對概念圖學習態度之研究。臺北師院學報,5,299-313。
14. 田耐青(1996)。建構論的學習理念—以「瞎子摸象」的故事為例。研習資訊,13(6),89-93。
15. 許民陽(1996)。國小學童對天氣變化概念發展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7,13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