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中華自然步道協會網頁(無日期)。認識我們。2005年9月16日取自於http://naturet.ngo.org.tw/naturet2/
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佩蓮(1995)戶外教學教師成長團探索。教師天地,75,12-22。王雅珍(2003)。臺北市自來水園區戶外環境教學之研究~以國小四年級學童為對象。國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主婦聯盟(1993)。仙跡岩自然步道解說手冊。臺北: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
主婦聯盟網站(無日期)。生活與休閒~自然步道。2005年9月30取自於http://forum.yam.org.tw/women/backinfo/recreation/nature/trail_.htm
石長泰(2000)。跨進生物權意識的新時代。臺北:教育部。
生物多樣性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推動辦公室網頁(無日期)。各校執行成果。2006年4月30日取自於http://140.127.11.121/diversity/all.htm
朱仙麗(2003)。台灣的自然步道。臺北:遠足文化。
江增雄(2004)。苗栗縣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利用鄉土教學資源實施戶外教學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部數理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行政院農委會(2000)。生物多樣性國家報告草案。臺北:行政院農委會。
行政院農委會(2001)。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臺北:行政院農委會。
何源三(2004)。特有生物中心在生物多樣性保育扮演的角色。自然保育季刊,47,6-18。吳海音(2002)。生物多樣性概念在保育規畫上的落實-以保護區的選取為例。生物多樣性保育策略研討會論文集,1-3。
吳海獅、梁貴梅、金振寧譯(2002)。美國國家生物多樣性手冊。臺北:內政部營建署。
呂光洋(1998)。生物多樣性教育。生物多樣性前瞻性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農委會。
李崑山(2006)。築一個戶外教學的夢 : 國小戶外教學的理念與實務。臺北:創意教材。
周弘昌(1994)。生物多樣性在環境教育中的角色。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83學年度會員大會會議手冊。
周東山(1997)。教育測量與統計。臺北:五南。
周曾銓(2000)。生命科學回歸社會。生物多樣性季刊,1,14-15。
周儒、張子超、黃淑芬譯(2002)。(David C. Engleson & Dennis H. Yockers原著)。環境教育課程規劃。臺北:五南。
林佑倍(2005)。生物多樣性教育內涵架構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林佩舒(2002)。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態保育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以澄清湖與鳥松濕地鄰近地區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林清山(2003)。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東華。
林慧容、盧秀琴(2005)。生物多樣性主題融入戶外教學之研究~以台大農場水生池及傅園為例。環境教育學刊,4,131-158。林曜松(1999)。生物多樣性保育之省思。環境教育季刊,38,1-6。林曜松、趙榮台(1998)。維護生物多樣性與促進資源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前瞻性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農委會。
金恆鑣(1999)。生物多樣性保育概念的形成。環境教育季刊,38,7-16。徐國士(2002)。生物多樣性總論。科學研習,41(3)。6-7。
徐國士、呂勝由(1984)。臺灣的稀有植物。臺北:渡假出版有限公司。
徐國森(2002)。國小高年級學生與家長的環境認知、態度、行為及其相關影響變項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婁序平、謝鼎薰(2005)。生物多樣性教學活動應用。生物多樣性專刊。臺北: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學會。
張安琪(2004)。自然步道戶外教學之研究—以陽明書屋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張憲庭(2005)。融入式環境教育之意義與層面。國教之友,56(2),30-39。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許文聖(1979)。自然步道簡介。台灣林業,5(8),27-28。
許謐穎(2002)。戶外教學對國小學童環境行為意向及其相關因素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郭生玉(1998)。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精華書局。
陳立偉(2004)。從自然科戶外教學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科學能力的改變。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陳根深(1996)。鄉土教材研究專輯。臺北:景興國小。
陳揚文、蔡惠卿、許毅璿(2003)。野生新視界:生物多樣性基礎篇教師手冊。臺北:行政農業委員會。
彭鏡毅譯(2002)。(Peter H. Raven原著)。生物多樣性與永續發展。自然保育季刊,40,6-15。
曾俊明(2003)。田園小學高年級實施校本統整課程戶外教學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自然科學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黃光雄、楊龍立(2000)。課程設計:理念與實作。臺北:師大書苑。
黃炳煌(1999)。談統整課程~以九年一貫社會科為例。邁向課程新紀元下冊。臺北﹕教研學會。
黃運忠、盧秀琴(2004)。環境教育融入國小四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之研究。環境教育學刊,3,87-112。楊仁理、彭玉美(2002)。生物多樣性在北縣~Biodiversity in Taipei。臺北:臺北縣教育局。
楊志文(2004)。貴子坑戶外教學對國小學童環境態度及環境行為之影響。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臺北:明文。
楊冠政(1998)。文海環境科學叢書02~環境教育。臺北:國立編譯館。
臺北市建設局市民休閒網(無日期)。仙跡岩親山步道。2005年9月30日取自於http://www.dortp.gov.tw/rdortp/guide06_02.htm
趙榮台(1998)。「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發展。生物多樣性前瞻性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農委會。
趙榮台(1999)。生物多樣性公約。教師及公務人員生物多樣性及永續發展研習班---海洋生物多樣性。1-12。
趙榮台(2005)。生物多樣性概述。生物多樣性專刊。臺北: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學會。
劉子銘(2002)。台灣原住民與生物多樣性—以雅美人為例。生物多樣性季刊,4,60-61。
劉威男(2004)。一個國小五年級生物多樣性保育課程之試驗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潘才石(2004)。環境教育融入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行動研究-以土壤生態環境教學模組為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蔡輝毅(2004)。國小五年級生物多樣性課程之試驗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盧秀琴(1995)。仙跡岩的植物介紹及教學活動設計。國民教育,36(1),53~61。盧淑妃(主編)(2002)。生物多樣性教學手冊。臺北:內政部營建署。
薛絢譯(1999)。(Kellert, Stephen R. 原著)。生命的價值 :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社會關係。臺北市 : 正中。
薛達元、王禮嬙、周澤江、鄭允文譯(1993)。(McNeely, J. A. , Miller, K. R. , Reid, W. V. , Mittermeierr, R. A. & Werner T. B. 原著)。保護世界的生物多樣性。臺北:地景。
謝水南、楊孟麗譯(2003)。(Fraenkel J. R. & Wallen N. E.原著)。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
龐中培譯(2000)。(Eldredge原著)。生命的危機:人類與生物多樣性的平衡。臺北:寰宇。
二、西文部分
Dobson, A. P. (1998). Conservation and biodiversity. New York : W. H. Freeman & Company.
Dreyfus, A. , Wals, A. E. J. & van Weelie, D. (1999). Biodiversity as a postmordern them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 Education,4,155-175.
Grant, T. (1998). Why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s good education. Retrieved September 30, 2005, from http://www.geoec.org/resources/envedu-
Hungerford, H. R. & Peyton, R. B. (1976). Teach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ortland, Maine: J. Weston Walch.
Lindemann-Matthies, P. (2002). The influence of an educational program on children’s perception of biodiversit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33(2), 22-31.
Wilson, E. O. (1988). The current state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Washington, D.C. Mass : National Academy Press.
Wilson, E. O. (1992). The diversity of life.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ood, P. M. (1997). Biodiversity as the source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 A new look at biodiversity values. Environmental Values. 6, 251-268.
Zedan, H. (2005). Insights : Biodiversity essential for existence of life. Retrieved September 30 ,2005, from http://www.ens-newswire.com/ens/ gooded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