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王振川(1996)。建構式電腦輔助學習系統對國小學童的直流電路概念轉變之探討。國
立台南師範學院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王靖璇(2000)。專題導向科學學習之教學研究:以國中學生學習「彩虹」為例。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鴻儒(2005)。在設計與製作歷程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並持續學習動機之行動研
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牛頓開發教科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課
本、習作和指引(四上)。台北:牛頓。
石敏嘉(2004)。由成功智慧的觀點探究國小科學教室性別差異的表現。國立台北師範
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全中平(1996)。以教材發展形成性評量的觀點探討國民小學二年級的學童學習自然科
學有關簡單電路之通路及電流概念,國教學報,8,165-172。
朱韻婷(2002)。應用網路專題導向式學習於國小課程統整之行動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余民寧(1997)。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台北:商鼎。
余俊樑(2004)。二階段專題導向探究模式對國小科研社學生進行探究活動之影響。台
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何俊彥(2002)。合作學習的探究式實驗對實驗室氣氛的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何善明(2003)。專題學習在國小自然科實施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在職進修自然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吳明清(2002)。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台北:五南。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台北:松崗。
吳紀蓉(2003)。偏遠小學專題式學習之行動研究-以蝴蝶養殖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
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李坤崇(1999)。多元化教學評量。台北:心理。
李隆盛(1999)。台灣科技與技職課程發展。
AV:http://www.ite.ntnu.edu:.tw/~TendC/ref5.html
李登隆(2003)。資訊融入專題導向學習對國小學生自然科學習態度與問題解決能力之
影響。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姿嬅(2000)。以專題為基礎的教學與學習對國小六年級學生自然科學習成就與班級
氣氛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
東市。
李華隆(2004)。國小自然科行動專題式學習教學設計之行動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李賢哲、張蘭友(2001)。國小學童「電池」概念之探究-理論與實證,科學教育學刊,9(3),253-280。
邱永平(2001)。國小四、五年級學童電池另有概念之探討。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邱美虹、林靜雯(2002)。以多重類比探究兒童電流心智模式之改變,科學教育學刊,10(2),109-134。
周鳳文(2002)。以專題導向的教學來提升國小學童基本能力的行動研究。國立屏東師
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林生傳(1998)。建構主義的教學評析。課程與教學季刊,3(1),1-14。林怡伶(2003)。國小實施資訊科技融入「以專題為基礎之教學與學習」:以高年級自
然科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林育沖(2002)。在國小自然科利用資訊融入STS專題式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
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花蓮市。
林清山(1999)。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
林靜雯(2000)。由概念改變及心智模式初探多重類比對國小四年級學生電學概念學習
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課本、
習作和指引(四下)。臺南:南一。
洪金洲(2003)。專題本位的教學與學習對國小五年級學生科學創造力之影響。國立台
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施秋梅(2004)。由成功智慧的觀點探究一位專家科學教師的教學風格。國立台北師範
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凡凡(2002)。以迷思概念研究為基礎之電腦輔助教材開發─以國小電路為例。國立
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新逸(2001)。如何利用網路幫助孩子成為研究高手?網路專題式學習與創新。台灣
教育,607,25-34。
高玉娟(2005)。探究專題本位教學策略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天文課程學習之影響。國立
台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高汶旭(2003)。專題本位教學與學習對國小學童進行科學展覽活動之研究。國立台北
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高德義(2003)。國小學童以電腦模擬學習電路概念之學習成效分析研究。國立台北師
範學院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桑地牙哥.拉蒙卡哈原著。程樹德譯(2000)。研究科學的第一步~給年輕探索者的建議。
台北:究竟。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課本、
習作和指引(四下)。台北:康軒。
張仁全(2003)。強調親師合作之專題學習-以國小「探索昆蟲世界」之主題為例。國
立台南師範學院敎師在職進修自然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張世忠(1998)。社會建構教學與科學概念。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24,30-35。張杏妃(2001)。國小生態問題導向學習行動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張美玉(2000)。歷程檔案評量的理念與實施。科學教育學刊,231,58-64。張美玲(2000)。以專題為基礎之教學與學習對國小學生自然科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
影響。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張政義(2001)。一位國小教師指導「光和像」科學展覽作品的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
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2)。「九年一貫課程各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許 素(2002)。專題導向教學在國小六年級自然科實施之行動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
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金發(2004)。國小「設計與製作」教學設計模式之發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怡今(2003)。應用專題導向學習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學習成效-以水動力火箭和
火藥式火箭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榮得(2004)。專題本位的教學與學習對國小四年級學童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奇妙
的光」單元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忠照(2003)。科學遊戲創意教學。台北:心理。
陳采霙(2004)。以DAPA探究國小四年級學童電路概念之概念學習。國立台北師範學
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建宏(1999)。專題導向的高中基礎地球科學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建良(2003)。資訊科技融入國小科學專題式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英豪、葉懋、李坤崇、李明淑、邱美華(1991)。國小學生科學態度量表及其相關因
素之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4,1-26。
陳運正(2001)。在國小自然科教學入專題導向的科學學習活動-兩個個案之探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龍川(1992)。花蓮師院學生簡單直流電路迷思概念類型及分布調查。花師數理教育
學報,1,65-80。
陳惠媛(2004)。以「專題本位教學與學習」策略探究國小四年級學童「運輸工具與能
源」科學與技術認知之概念學習。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北市。
陳義勳(1995)。電學電腦軟體在國小自然科學學習成就之評估。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
學報,26,55-90。
陳義勳(2003)。國小學童物理科學迷思概念研究-----電學部份(Ш)。國科會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91-2511-S-133-005),未出版。
陳義勳(2004)。國小五年級學童電學概念改變之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37,13-33。
曾育芬(2004)。國小四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實施專題導向學習之研究。台北市立
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耀霆(1998)。以專題為基礎的教學與學習在國小高年級自然科實施之研究(1)。
(NSC87-2511-S-153-008)。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黃明信(2002)。國小網路專題式教學模式之設計。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黃美慧(2004)。融入專題本位的教學與學習策略探究國小四年級學童「月亮」單元的
概念學習。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台北:五南。
黃淑卿(2004)。利用探究教學提升國一學生科學探究能力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黃朝琴(2003)。國小中年級兒童電學想法類型與概念改變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錫培(2003)。一位國小教師實施專題式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楊龍立(1997)。建構主義評析:在課程設計上的啟示。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8,
41-56。
莊豐松(2004)。國小六年級學童網路專題本位教學與學習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司維(2003)。資訊融入以專題為基礎之教學與學習對批判思考能力與意向影響之研
究-以國小六年級自然科教學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屏東市。
賈伶悌(2005)。問題引導學習對國小四年級學童科學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台北師範
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甄曉蘭、曾志華(1997)。建構教學理念的興起與應用。國民教育研究學報,3,179-208鄒慧英(1997)。實作評量的品管議題-兼談檔案評量之應用。教育測驗新近發展趨勢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市: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鄒慧英(2000)。專題學習的概念介紹與評量設計示例。新世紀優質學習的經營研討會
論文集,35-52。
鄒慧英(2001)。課程、教學、評量三位一體的專題學習。台南師院學報,34,155-194。
熊召弟、甘漢銧、張政義、許金發、施秋梅、石敏嘉(2003)國民小學生活化之自然
與生活科技課程發展與評鑑「設計與製作」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
究計畫(計畫編號:NSC-91-2511-S152-010)。
趙金婷(1999)。專題導向式電腦輔助學習策略在國小自然科教學上的應用。國立政
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志宏(2002)。以實作評量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童電路學習歷程創新表現之行動研究。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紹廷(2003)。一位國小教師實施合作學習歷程之研究~以修辭、句型為例。國立台
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俊豪、陳瓊森(1995)。利用定性與定量測驗來探究高二學生對直流電路的知識結
構。科學教育,6,156-178。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94)。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課本、習作和指
引(四上)。台北:翰林。
賴佳賢(1999)。重塑合作學習環境的群體支援系統。資訊與教育雜誌,41(1),20-29。賴慶三(2002)。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專題本位教學之探討。國民教育,43(1), 59-64。賴慶三、高汶旭(2004)。專題本位教學與學習對國小學童進行科學展覽活動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5(2),259-284。
賴慶三、郭榮得(2005)。國小四年級學生光的專題本位科學學習之研究。台北市立
師範學院學報,36(1),202-206。
盧雪梅(1998)。實作評量的應許、難題和討戰。教育資料與研究,20,1-5。謝忠豪、范振龍(2001)。花蓮縣國小學童簡單直流電路迷思概念調查。國立花蓮師
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花蓮市。
蔡錫濤(2001)。九年一貫生活科技課程實踐。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4(10),1。蔡錫濤(2002)。九年一貫「生活科技」課程教學活動設計-以「設計與製作」為例
(上),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5(1),19-27。
魏明通(1997)。科學教育。台北:五南。
魏炎順(2002)。設計與製作創造思考問題解決教學模式探討。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4(6),8-18。
英文部分
Airasian, P. W. (1991). Classroom assess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Ausubel, D. P. (1960). The use of advance organizer in the learning and retention of meaningful verbal materi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51,167-272.
Blumenfeld, P. C, Soloway, E., Marx, R.W., Krajcik, J.S.,Guzdial,M., &Palincsar, A.(1991). Motivat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Sustaining the doing supporting thelear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6 (3),369-398.
Clement, J. (1983). Use of analogies and spatial transformations by experts in solving
mathematics problems.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Group for the Psycholog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North American Chapter, 5,
101-111.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94).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ve,
Comper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 (4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90). Cooperation in classroom. Edina, MN:Interational Book Company.
Katz, L.G., & Chard, S. C. (1989). Engaging children's minds:The project approach.
Norwood, NJ: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Krajcik, J.S., Blumenfeld, P. C. , Marx, R. W., & Soloway, E. (1994). A collaborative
Model forhelping middle grade science teachers learn project- based instruction.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4 (5), 483-497.
Krajcik, J. S., Czeniak, C., & Berger C. (1999). Teaching children science: a project-based
approach. Boston: McGraw-Hill College.
Lazear, D. G. (1994). Multiple intelligence approaches to assessment:Solving the
Assessment .Conundrum. Zephyr Press.
Marx﹐R.W.﹐Blumenfeld, P.C.,Krajcik, J.S.,Blunk﹐M.﹐Crawford﹐B.﹐& Kelly﹐
(1994). Enacting poject-based science:experiences of four middle gradeteachers.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94 (5), 517-538。
Marx, R. W., Blumenfeld, P.C.,Krajcik, J.S., & Soloway, E. (1997). Enacting project-based
science.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7 (4), 341-358.
Magnusson, S. J., Boyle, R. A., & Templin, M. (1997). Dynamic science assessment: A
new approach for investigating conceptual change.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 6 (1), 91-143.
Osborne, R. J. (1983). Toward modifying of children's ideas about electric current. Journal
of Reasearch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ical Education﹐1﹐73-82。
Parker, R. E. (1985). Small-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improving academic, social gains
in the classroom.NASSP Bulletin, 69 (479), 48-57.
Peterson, S. E. , & Myer, R. A. (1995). The use of collaborative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counselor education. Counselor Education and Supervision, 35 (2), 150-158.
Scott, C. A. (1994). Project-based science:Reflection of a middle school teacher.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5 (1), 75-94.
Slavin, R. E. (1995). Cooperative learning-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nand Bacon.
Shepardson,D. P., & Moje, D. B. (1994). The nature of fourth graders’understandings of
electric circuits. Science Education, 78 (5), 489-514.
Shipstone, D. M. (1985). A study of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electricity in simple DC
circuits. European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6 (2), 185-198.
Tasker, R., & Osborne, R. (1985). Science teaching and science learning. In R.Osbome
(Ed), Learning in science(12nd), 15-27﹐NY:Heinemann.
Thomas , J. W., Mergendoller, J. R., & Michaelson , A. (1999). Project- based learning : A
handbook for middle and high school teachers. Novato, CA: The Buck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Thomas, J. W. (2000). A review of research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San Rafael, CA:
AutoDesk Foundation. Available: http://www.autodesk.com/foundation.
Tobin, K. G. (1990). Research on science laboratory activities: In pursuit of better question and
answers to improve learning.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0(5), 403-418.
Tolsby, H. (2000). Digital portfolios:a tool for learning, self-reflection, sharing and
collaboration. Retrieved April 15, 2003, from
http://www.hum.auc.dk/~hakont/papers/portfolios.htm
Vosniadou, S., & Brewer, W. F. (1992). Mental models of the earth: A study of conceptual
change in childhood. Cognitive Psychology, 24, 535-585.
Wolk, S. (1994). Project-based learning:pursuits with a purpose. Educational Leadership
, 52 (3), 42-45.
Yamall, L., & Kafai, Y. (1996). Issues in project-based science activities: Children’s
constructions f ocean software gam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95819).
Yamzon, A. (1999). 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 choice in project
-based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3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