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專書
丁念金(2004)。研究方法的新進展。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丁鼎(2001)。材料作文教學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于漪(2004)。我和語文教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小明、沈國明、陳元新(2004)。語文學習與教學設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尚文(2004)。語文教學對話。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王松泉、董百志(2004)學科素質教育藝術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王培光(2005)。語感與語言能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焱明(2001)。教學創新與創造思維的培養。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王萬清(1999)。多元智能創造思考教學—國語篇。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王耘、葉忠根、林崇德(1995)。小學生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燦明(2004)。兒童創造教育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毛連塭等(2000)。創造力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
方洲(2005)。我的第一本作文書—學寫一段話。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方洲(2005)。我的第一本作文書—手把手教你寫作文。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仇小屏(2003)。小學「限制式寫作」之設計與實作。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
公司。
布裕民、陳漢森(1993)寫作語法修辭手冊。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白學軍(2004)。智力發展心理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朱作仁(2004)。朱作仁語文教育文集(三)。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朱曼殊等(1990)。心理語言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朱德熙(1984)。語法、修辭、作文。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江惜美(1995)。小學語文教學論叢。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江惜美(2005)。國語文教學論集。桃園:欣德複印社。
杜淑貞(1986)。國小作文教學初探。台北:台灣學生出版社。
李心瑩譯,Howard Gardner著(2000)。再建多元智慧:21世紀的發展前景與實際應用。台北:遠流出版社。
李丹(1989)。兒童發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李立平(1977)。如何指導兒童寫作。台北: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李平譯,Thomas Armstrong著(1997)。經營多元智慧: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台北:遠流出版社。
李宇明(2004)。兒童語言的發展。湖北:華中師範大學。
李吉林(2003)。小學語文情境教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建榮、陳吉林(2002)。小學作文教學大全。成都:四川大學。
李漢偉(1995)。國小語文科教學探索。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李錫津(1987)。創造思考教學研究。台北:台灣書店。
李麗霞(1987)。看圖作文教學法與創造性主動作文教學法對國小學童早期作文發展之影響。台南:久洋出版社。
呂叔湘(2002)。呂叔湘全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何永清(2005)。現代漢語語法新探。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沈致隆譯,加德納著 (1999)。多元智能。北京:新華出版社。
沈添鉦(1997)。鷹架在語言發展中的角色:母語學習和第二語言教學之實況分析與比較。國民教育研究學報,3,1-24,嘉義:國立嘉義師範學院。
沈惠芳(1997)。寫作遊戲真好玩。台北:螢火蟲出版社。
吳立崗(1992)。當代小學語文教學名家文選。河南:文心出版社。
吳立崗(1993)。小學作文教學記。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吳志宏、郅庭瑾等(2004)。多元智能:理論、方法與實踐。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吳為章、田小琳(2002)。漢語句群。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當(1987)。作文種籽(1)(2)。高雄:愛智圖書公司。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燈山(1997)。造句常見的毛病。台北:光復書局。
林美玲(2001)。多元智力理論與課程統整。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林美珍(1996)。兒童認知發展。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明進(2003)。理解與分析的寫作。台北:國語日報社。
林明進(2005)。創意與整合的寫作。台北:國語日報社。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林建平(1989)。創意的寫作教室。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淑英等(1991)。國語科作文指導示例(一年級及二年級)。台北:台北市國語實驗小學。
林淑英(1993)。作文新苗看圖說和寫。台北:華一書局。
林淑英(2000)。創意作文真好玩。台北:螢火蟲出版社。
林國樑(1986)。語文教學研究。台北:童年書店。
林鍾隆(1985)。造句指導的新方向。台北:國語日報社。
周念麗、張春霞(2004)。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周國光、王葆華(2001)。兒童句式發展研究和語言習得理論。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柯振盛(1987)。國小看圖作文:提早寫作指導。台北:大展出版社。
郅庭瑾(2001)。教會學生思維。北京:教育科學。
洪嘉惠(1983)。小朋友圖說作文(一-六)。台北:華視文化公司。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胡鍊輝(1997)。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台北:國語日報社
施建農、徐凡(2004)。超常兒童發展心理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紀斌雄等(1984)。華一國小圖說作文(一~五)。台北:華一書局。
原來(1994)。如何啟發聯想力。台北:林鬱出版社。
高惠瑩、麻鳳鳴(1990)。小學語文教學法。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高敬文(1999)。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翁萃芝(1985)。看圖作文引導。高雄:愛智圖書公司。
徐守濤(1996)。兒童作文評鑑的探討。載於黃正傑主編的國語科教學法。台北:師大師苑。
徐瑞蓮(1978)。提早寫作指導經驗談。台北:國語日報社。
盛子明(1999)。中國小學生看圖作文大全。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
張文新、谷傳華(2004)。創造力發展心理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張光珞(1994)。小學生作文寶庫。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張水金(1981)。攝影作文。台北:樹人出版社。
張玉成(1988)。開發腦中金礦的教學策略。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玉成(1993)。思考技巧與教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春榮(1991)。修辭散步。台北:東大出版社。
張春榮(1995)。一扇文學的新窗。台北:爾雅出版社。
張春榮(1996)。修辭行旅。台北:東大出版社。
張春榮(2001)。修辭新思維。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張春榮(2002a)。作文新饗宴。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張春榮(2003b)。創意造句的火花。台北:螢火蟲出版社。
張春榮(2005a)。看圖作文新智能。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春榮(2005b)。國中國文修辭教學。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張鼎工作室編著(1993)。有趣的看圖作文。台北:陽明出版社。
許世瑛(1998)。中國文法講話。台北:台灣開明書店。
國立編譯館(1989)。語文科教學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國家考試國文科專案小組(2002)。國家考試國文科命題參考手冊。台北:考選部。
郭俊賢、陳淑惠譯(1999)。Linda Campbell,Bruce Campbell & Dee Dicknson著。多元智慧的教與學。台北:遠流出版社。
郭俊賢、陳淑惠譯(2000)。David Lazear著。落實多元智慧教學評量。台北:遠流出版社。
陳正治(1996)。國小語文教學論集。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陳正治(2003)。修辭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弘昌(1999)。國小語文科教學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育慧、陳淑慎主編(1993)。趣味看圖作文。台北:長圓圖書出版公司。
陳佩正等(1999)。帶孩子走出教室。台北:世茂出版社。
陳衍麟(1991)。如何實施說話教學。有效的說話策略,7-9,台北: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陳惠邦、李麗霞(2001)。行行重行行:協同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榮華(1987)。個案實驗法在教育上的應用。載於中國教育協會(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陳龍安(1990)。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龍安(2000)。創造思考教學。載於毛連塭等合著,創造力研究,pp. 212-262,台北:心理出版社。
教育部(1993)。國語科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黃永和、莊淑琴(2004)。圖形組體-視覺化教學工具的探討與應用,載於深耕與創新-九年一貫課程之有效教學策略。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黃永武(2002)。字句鍛鍊法。臺北 : 洪範出版社。
黃光雄、簡茂發(1991)。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黃基博(2003)。看圖作文新方法。台北:螢火蟲出版社。
黃瑞琴(1993)。幼兒的語文經驗。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慶萱(2002)。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
曾信雄(1983)。提早寫作指導。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曾坤暘(1988)。怎樣教好作文。台北:水牛圖書出版公司。
湯廷池(1981)。語言學與語文教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楊如雪(2005)。文法ABC-給你一把解開國文文法教學的鑰匙。台北:萬卷樓圖
書股份有限公司。
萬永富(2000)。小學生語文手冊。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
賈馥茗(1976)。英才教育。台北:台灣開明書局。
鄭同元、鄭博其(1992)。國小看圖作文指導。台南:華淋出版社。
鄭昆(1991)。華一國小看圖記敘文。台北:華一書局。
鄭昆(1991)。華一國小看圖議論文。台北:華一書局。
鄭素雯、王先炯(1994)。如何遣詞造句。新店市:人類出版社。
鄭發明(1979)。看圖作文引導。台北:青少年出版社。
鄭發明、曾信雄等(1987)。圖畫作文與提早寫作。台北:作文出版社。
鄭博真(1999)。台灣地區寫作及其教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民國以來國民小學語文課程教材交法學術研討會。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鄧海珠譯,早川 (Hayakawa, S. I.)著(1994)。語言與人生。台北:遠流出版社。
歐慧敏(2004)。運用多元智慧的課程與教學-以生活課程為例。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明利(2002)。教學小偏方—作文教學。台北:康軒文教事業。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潘慧玲(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劉曉陵、曾守錘譯(2003)。(美)A. J. 斯塔科著。創造能力教與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劉寶珠(2002)。作文運材教學設計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閻立欽(1996)。語文教育學引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賴慶雄(1999)。作文起步好幫手(1)。台北:螢火蟲出版社。
賴慶雄(1999)。作文起步好幫手(2)。台北:螢火蟲出版社。
賴慶雄(2002)。句子柔軟操。台北:螢火蟲出版社。
賴慶雄(2004)。一步一步學句子。台北:螢火蟲出版社。
鍾聖校(1990)。認知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戴維揚(2003)。多元智慧與英語文教學—認知、建構、創新導向。台北:師大書苑。
戴寶雲(2004)。新課程小學語文實用教學90法。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謝秀芬(2005)。九年一貫國小低年級各版看圖教材之比較研究。台北:臺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研究著作。
簡紅珠(1990)。陶倫斯的教學理論。載於黃光雄主編,教學理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繆胤譯,David G. Lazear著(2003)。智慧的課程—利用多元智力發掘學生的全部潛力。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羅玉圃等(1993)。作文百科全書。作文基礎訓練。台北:人類出版社。
羅秋昭(1999)。國小語文科教材教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羅楠(2004)。批判性思維。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譚達士(1975)。作文教學方法革新。台中:台灣省教育廳。
(二)九年一貫國小語文科教材
王義良等(2005)。九年一貫國小國語課本第三冊(2上)。台南:南一書局。
王義良等(2005)。九年一貫國小國語習作第三冊(2上)。台南:南一書局。
車崇珍等(2005)。九年一貫國小國語課本第三冊(2上)。台南:翰林出版社。
車崇珍等(2005)。九年一貫國小國語習作第三冊(2上)。台南:翰林出版社。
馬景賢等(2004)。九年一貫國小國語課本第三冊(2上)。台北:康軒文教事業。
馬景賢等(2004)。九年一貫國小國語習作第三冊(2上)。台北:康軒文教事業。
(三)期刊論文
王玉川(1970)。國語的核心句型與變換句型(上)。中國語文。王玉川(1970)。國語的核心句型與變換句型(中)。中國語文。王玉川(1971)。國語的核心句型與變換句型(下)。中國語文。王志成(1995)。海峽兩岸小學語文科看圖作文之比較。第一屆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教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37-460。
江素卿 (2005年11月2日)。看圖造句淺說。國語日報,十三版。
江素卿 (2005年12月7日)。看圖造句的評量與實作。國語日報,十三版。
李永吟(1998)。維高斯基的認知發展學說在教學的應用。教師天地,93,17-22。
李麗霞(1990)。新竹縣國小教師實施作文教學之現況調查。國教世紀,25(4),11-18。陸又新(1995)。「看圖說話」教學的探討。第一屆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教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79-95。
陳弘昌(1991)。如何指導低年級作文。國教輔導,30(5),4-6。張春榮(1996)。敲開小朋友寫作的心扉─讀黃基博《低年級作文指導》。文訊雜誌,96,18-19。張春榮、顏藹珠(2006)。西洋電影口語修辭的特色。第七屆中國修辭學會國際學術研討會,1-11。
張春榮(2006)。修辭學設計。國文天地,252,4-10。邱憶惠(1999)。個案研究法:質化取向。教育研究,7,113-127。
黃自賢(2000)。看圖作文五步法。寧夏教育,2000:5,23。
彭森明(1995)。語文結構分析與評量規範。第一屆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教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875-879。
楊如雪(2004)。九年一貫國語文寫作基本能力「句型及語法」階段指標規劃專案研究(NSC92-2411-H-003-066)。國科會專題研究。
賈馥茗(1970)。創造能力發展之實驗研究。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12,149-240。
鄭博真(2002)。多元智能理論的教學理念與應用。翰林文教雜誌,第二十八期。鄭博真(2003)。為國語文教學尋找創新之路-《九年一貫國語學習領域課程綱要》評析。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3,5,20-33。霍克林(1999)。用「三想法」指導學生看圖說話寫話。小學各科教學,1999:5,40-42。
蔡雅琳(1983)。句型練習舉例。華文世界,29,58-63。劉芳純(1999)。國小低年級寫作教學由「繪畫」到「寫作」。民國以來國民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教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63-385。新竹:新竹師院主編。
劉瑩(1995)。創造思考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作文能力之影響。第一屆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教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567-597。台東:台東師院主編。
謝雄龍(1998)。看圖說話訓練的思路與程序。小學語文教師,1998:3,82-85。
關之英(1997)。香港小學低年級學生寫作句子的初步研究。第五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379-395。
(四) 學位論文
白麗娜(2001)。國小低年級國語教材句型教學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朱美如(2002)。國小一年級看圖說話提升口語表達能力之實踐。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李玉鳳(2001)。運用多元智能理論改善學生學習態度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李新民(2001)。學校本位經營推動多元智慧教學的研究─以高雄市獅甲國小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林金慧(2003)。國小低年級編序式寫作教學研究-以平安國小為對象。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邱翠珊(2003)。故事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生語文能力的影響。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邱麗雅(2000)。多元智慧理論在國小英語科教學運作歷程之探討。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怡靜(2002)。國小低年級實施視覺空間智慧取向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麗櫻(2005)。創意造句教學研究-以國小四年級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陳靜嫻(2004)。多元智慧童詩教學及寫作歷程之研究—以國小三年級為例。國立
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靜萩(2001)。童心話童年─國小低年級兒童詩歌教學歷程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曾瑞雲(2002)。國小三年級實施看圖做文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蔡米凌(1997)。國小三年級學童作文句型結構之分析研究─以嘉義地區為例。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盧金漳(2002)。創造性童詩寫作教學之探究-以國小五年級一班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五) 英文部分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Basic Book.
Gardner, H. (1993).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 New York: Basic
Book.
Lazear, D. G. (2000). The intelligent curriculum: Using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o develop your students’ full potential. U.S.A.: Zephyr.
Vygotsky, L. S. (1987). Thought and language. Cambridge: MIT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