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榮彬、李繼閔(1995)。中國古代面積、體積度量制度考。漢學研究,13(2)159-167。王選發(2002)。國小六年級學童面積學習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李調棟(1994)。國小四年級學童對面積問題自發性之解題類型研究。台北市東園國小。
李丹(1997)。兒童發展。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李佳容(2001)。運用網際網路促進國小高年級學生綠色消費行為之介入研究。國立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李國海(2002)。電腦輔助教學對於國小四年級學童科學概念學習和科學態度之影響。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系碩士論文。利亞蒨(2001)。網路輔助教學在國小數學學習領域學習成效、學習態度之影響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清山譯(1990)。教育心理學。遠流出版公司。
林星秀(2001)。高雄市國二函數課程GSP輔助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大學碩士論文。俞筱鈞(1977)。皮亞傑具體運作期認知發展診斷實驗。兒童福利叢書之十七。1-5。
高敬文(1989)。我國國小學童測量概念發展之研究。初等教育研究。1,183-219。
徐照麗(1999)。教學媒體。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郭文金(1999)。國小五年級學生運用電腦軟體GSP學習比例問題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康軒出版社(1999)。國民小學數學第七冊。台北:作者。
康軒出版社(1999)。國民小學數學教學指引第七冊。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作者。
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東華書局。
張宵亭、朱則剛(1998)。教學媒體。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居正講評(2000)資治通鑑皇家讀本。漢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鉪逸(1996)。我國國小高年級學生平面圖形面積概念的研究。八十五年度師範學院校學術論文集,234-295。
陳建誠(1998)。面積表徵的轉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陳雪華(2002)。探討國小四年級學童直觀面積概念在動態診斷教學下之成效。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幸美(1997)。兒童的概念學習、解題思考與迷思概念。教育研究雙月刊,55,55-59。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台北市:教育部。
楊國樞等著(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東華書局。123-124。
楊瑞智(1994)。國小五、六年級不同能力學童數學解題的思考過程。國立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楊美惠(2002)。直觀規律對k-6年級學童面積概念之探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蔡春美(1982)。臺東縣山地兒童面積保留與面積測量概念的發展。
鄭麗玉(1998)。如何改變學生的迷思概念。教師之友,39(5),28-36。劉昭宏(1993)。教科書的選擇與設計。國立編譯館通訊。7(1),28-37。
劉伍貞(1996)。國小學生月相概念學習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劉秋木(1996)。國小數學科教學研究。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謝青龍(1995)。從「迷思概念」到「另有架構」的概念改變。科學教育月刊,180,3-29。戴政吉(2001)。國小四年級學童長度與面積概念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戴錦秀(2002)。國小五年級學生使用電腦軟體GSP學習三角形面積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二、英文部份
Bruner, J.S. & Kenney, H. (1966).Multiple ordering. In J. S.
Bruner, J.S. (1966). Towards a theory of Instruc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9.
Bruner, R. R. Oliver. & P. M. Greenfield (Eds.) , Studies in cognitive growth. New York: Wiley.
Clark & Starr. (1986). Mental representations:A dual-coding approach.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ale, E(1969). Audio-Visual methods in teaching, (3rd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08.
Hoban, Sr., C.F., Hoban, Jr., C.F., & Zissman, S.B. (1937).Visualizing the Curriculum .New York: Dryden, 39.
Hutton, Joyce. (1978).Memoirs of a Math Teacher: 6, Understanding Space Mathematics Teaching, 82, 8-14.
Piaget, J.(1969). 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New York: Basic Book.
Tomei, L. A. (1997).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pedagogy for the future. Technological Horizons In Education, v25, 56.
Vygotsky, L. S. (1962). Thought and language. Cambridge, MA: M. I. T. Press.
Woodward, E. & Byrd F.(1983)Area Included Topic, Neglected Concept.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v83, n7, 34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