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翻譯書籍
Barthes, Roland著,李幼蒸譯(1991a),《寫作的零度》,台北:時報。
---,汪耀進、武佩榮譯(1991b),《戀人絮語》,台北:時報。
---,董學文、王葵譯(1992),《符號學美學》,台北:商鼎文化。
---,孫乃修譯(1993),《符號禪意東洋風》,台北:商務。
---,許薔薔、許綺玲譯(1997),《神話學》,台北:桂冠。
---,敖軍譯(1998),《流行體系》,台北:桂冠。
---,屠友祥譯(2000),《S/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屠友祥譯(2002),《文之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Baudrillard, Jean著,蔡崇隆譯(1991),〈消費社會與消費慾望〉,《當代》,第 65期,頁48-71。
---,李家沂譯(1995),〈通訊狂歡〉,《中外文學》,第24卷第7期。
---,林志明譯(1996),《物體系》,台北:時報。
---,洪凌譯(1998),《擬仿物與擬像》,台北:時報。
---,吳昌杰譯(1999),《美國》,台北:時報。
---,劉成富、全志鋼譯(2000),《消費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王為民譯(2002),《完美的罪行》,北京:商務印書館。
Bocock, Robert著,張君玫譯(1995),《消費》,台北:巨流。
Cohen, Abner著,宋光宇譯(1987),《權力結構與符號象徵》,台北:金楓出版社。
Davis, D. K. and S. J. Baran著,蘇蘅譯(1995),《大眾傳播與日常生活》,台北:遠流。
Katz Donald 著,麥慧芬譯(1999),《just do it 透視耐吉如何締造運動王國》,台北:智庫文化。
Featherstone, Mike著,劉精明譯(2000),《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南京:譯林出版社。
Fiske, John著,陳明珠譯(1990),〈物質主義的影像研究〉,《當代》,第51期,頁70-83。
---,張錦華等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
---,王曉鈺等譯(2001),《理解大眾文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Lull James 著,陳芸芸譯(2002),《媒介、傳播與文化》,台北:韋伯。
Jhally, Sut著,馮建三譯(1992),《廣告的符碼》,台北:遠流。
Koslowski, Peter著,毛怡紅譯(1999),《後現代文化-技術發展的社會文化效果》,上海:中央編譯出版社。
Matathia, I. and Salzman, M.著,賴慈雲譯(1999),《藍色的承諾》,台北:大塊文化。
McLuhan, Eric著,汪益譯(1999),《預知傳播記事》,台北:商務。
---,何道寬譯(2000),《理解媒介》,北京:商務印書館。
Milton, Shirley F.著,蔡恪森譯(1977),《廣告文案研究》,台北:聯經。
Robert Bocock著,張君玫、黃鵬仁譯(1995),《消費》,台北:巨流。
Simmel, Georg著,費勇等譯(2001),《時尚的哲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Zoonen, Liesbet van (1994),張錦華、劉容玫譯(2001),《女性主義媒介研究》,台北:遠流。
星野美克著,黃恆正譯(1988),《符號社會的消費》,台北:遠流。
李幼蒸譯(1990),《結構主義和符號學》,台北市:桂冠,Eco, U. (1979)。
洪顯勝譯(1989),《符號學要義》,台北市:男方叢書,Bathers, R.(1964). Elements de Semiologie.
張錦華等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個人著作或單篇論文
方孝謙(1996),形象廣告台灣魚的符號學分析:聚合、組合及其應用,新聞學研究,52:149-165。艾迪,《ABA 精神不死歷久彌新》,〈美國職籃聯盟雜誌〉,台北:長昇文化。2002 年8 月,第88 期。
朱元鴻(1991),消費-政治經濟學之外,《當代》,第67期,頁12-23。何凱凌(2004),《以名牌精品消費考察台灣消費社會(1970-2004)》,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李靜怡(2005),《台灣青少年嘻哈文化的認同與實踐》,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李永熾(1991a),消費社會與價值法則(上),《當代》,第67期,頁24-29。---(1991b),消費社會與價值法則(下),《當代》,第70期,頁68-73。
李立行( 2001),《消費者解讀體驗行銷廣告之研究:以Nike“Just Do It”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李天鐸(1991),電視廣告與社會文化關係,《當代》,第63期,頁18-29。李天鐸、黃櫻棻(1993),客廳聲影與感知經驗:電視美學的符號分析,傳播文化,第一期,頁155-172。李天鐸(1995),電視─替代性的文化論述”機器”, 《當代》,第111期,頁42-55。呂景瑗(2004),《幾何構成物的詮釋想像空間-建構童裝形貌之新角度》,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巫貞蕙(2003),《青少年生活風格與流行服飾消費文化之相關研究》,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慶華(2000),中國符號學。台北市:揚智。
林俊良(2002),《閱讀汽車廣告-廣告文本的性別與空間分析》,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林信宏(2003),《運動廣告中的符號消費現象》,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杜佳玲(2002),《炫耀性費行為之省思-以Y世代服飾為例》,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景亭(1992),《炫耀性消費行為之研究- 以建築投資業者之消費行為為例》,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嘉威(2000),《品牌忠誠者之「品牌認同」研究- 以運動鞋品牌NIKE 為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志鴻(2002),《時尚符號的媒體產製與消費:以中國風流行風潮下的本土時尚意識為例》,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邱魏頌正、林孟玉(2000),〈從當代流行文化看消費者從眾行為- 以日本流行商品為例〉,《廣告學研究》,15:115-137。紀佳嫻(2004),《解碼女性雜誌的時尚編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郁碧娟(2004),《布料規格與流行語彙之關聯性探討》,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翁邦鳳(2004),《服裝時間年輪的拼貼-過去、現在、未來》,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孫秀蕙、馮建三(1995),《廣告文化》,台北:揚智。
孫秀蕙、馮建三(1998),廣告文化,台北:揚智文化。
郭力昕 (2000), 文化研究:一種生活態度,傳播研究簡訊,第21期,頁13-14。
張錦華著(2002),《女為悅己者「瘦」?--媒介效果與主體研究》,台北:正中。
張錦華、柯永輝(1995),媒體的女人、女人的媒體(上),台北市:碩人。
張錦華(1994a),媒界文化、意識形態與女性─理論與實例,台北:正中。
張錦華 (1994b),傳播批判研究與符號學分析,傳播批判理論,頁246-262,台北:黎明文化.
張毓吟(1995),圖像符號傳播的語言思考:以符號學詮釋國劇臉譜為例,台北市:市美館。
張慶珍(2002),《從體驗行銷的觀點探討廣告的視覺符號-以女性雜誌服飾廣告為例》,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文豪(2004),《羅蘭‧巴特的符號論之初探-以台灣社區總體營造計畫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陳亭儒(2004),《從符號學角度詮釋傳統吉祥圖案之研究-以蝙蝠吉祥圖案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陳慧玲(2003),《青少女流行音樂團體之研究:形象、身體文化與情慾流動》,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連聖怡(2004),《不同世代男性消費者之自我概念對服裝流行敏感度之關係研究》,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黃艷雲(2004),《品質機能展開應用於成衣設計之研究》,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黃淑惠(2001),《隱喻、明示品牌識別符號之平面廣告圖像對時尚雜誌讀者的品牌識別與記憶影響之研究-以流行服飾品牌為例》,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項曉敏(2003),零度寫作與人的自由—羅蘭巴爾特美學思想研究,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
楊進福(2000),《再讀跨國流行服飾廣告》,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蔡琰著(2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台北:三民。
蕭方瑜(2005),《生活世界的無限衍義:從皮爾斯符號學看消費者對贈品意義的解讀》,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盧葦蓁(2004),《透過品牌要素、廣告代言人形成品牌態度之研究-以少淑女流行服飾業為例》,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鄧敏宏(2003),《從羅蘭‧巴特與布西亞看流行文化的未來發展趨勢》,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未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潘靜中(2001),《流行資訊的形成與影響》,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蘇偉華(2001),《酒類廣告迷思與理解之研究- 以成年學生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蘇嘉鳳(2005),《流體意象於裝置途徑之服裝呈現》,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閻書孝(2004),《論流行的社會基底》,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顧玉珍、周月英(1995),媒體的女人、女人的媒體(下),台北市:碩人。
英文部分
Barnard, Malcolm(1996). Fashion as communication. London: Routledge.
Baudrillard, J. (1981). 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 St. Louis, Mo: Telos Press.
Berger, A. A. (1982). Media analysis techniques. Beverly Hills: Sage.
Catherine, P. (1979). 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the sciences of language .
Ducrot, O. & Todorov, T. (1979). 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the sciences of language.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Currie , D. (1994). “ Going green ” Mythologies of consumption in adolescent magazines. Youth & Society, 26(1), 92-117.
Deely, J. (1982). Introducing semiotic-Its history and doctrin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Fiske, John(1987).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1989).Reading the Popular. London: Routledge.
--- (1990).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Fowles, J.(1996). Advertising and popular culture. Thousand Oaks, CA: Sage.
Fox, Stephen(1984). The mirror maker.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Goldman, Robert(1992). Reading as Social. London: Routledge.
Goldman, R. and Papson, S.(1996). Sign wars: The cluttered landscape of advertising.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Gora, A. & Jardine, A. & Roudiez, L. (Trans.). (1980).Design in languag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Howard, R. (Trans.).(1985). Critical essays.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Howard, R. (Trans.).(1986). The responsibility of forms: critical essays on music, art and representation. New York: Hill and Wang.
Howard, R. (Trans.).(1988). Roland Barthes. Basingstoke, Hampshire : Macmillan Press.
Lavers , A.(1989). Mythologies. New York : Noonday Press.
Lavers, A. & Smith, C. (Trans.). (1977). Element of semiology. New York:
Hill and Wang. Barthes, R. (1964). Elements de semiologie.
Leiss, William, Stephen Klien and Sut Jhally(1990)Social communication in advertising. New York: Routledge.
Lury, Celia(1996). Consumer culture. Cambridge: Polity.
John, Fiske.(1990).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Marttem, W. & Richard, H. (Trans.). (1983). Fashion System. New York: Hill and Wang.
Miller, R. (Trans.). (1975). The pleasure of the text. Oxford, UK : Basil Blackwell.
McCracken, G.(1988). Culture and consumer: New approaches to the symbolic character of consumer goods and activities. Bloomington &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McCracken, G. (1989).Who is the celebrity endorser?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6:3,310-321.
Schudson , M.(1993). Advertising and the uneasy persuasion: Itsdubious impact on American Society. New York: Routledge.
Scott, L. (1994). The bridge from text to mind: Adapting reader-response theory to consumer research.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1:461-480.
Seiter, E. (1992). Semiotics, structuralism, and television. Robert(Ed.), Channels of discourse reassembled: Television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pp.31-36). London: Routledge.
Williamson, J. (1978). Decoding advertisements: Ideology and meaning in advertising. London: Marison Boy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