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184.6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1 02:1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智賢
研究生(外文):Lee Chih-Hsien
論文名稱: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在國民小學組織再造實踐策略之運用
論文名稱(外文):Applying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by Habermas to the Practice Strategy of Elementary School Organization Reengineering
指導教授:陳碧祥陳碧祥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Bea-Sha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教育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36
中文關鍵詞: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學校組織再造組織溝通模式學校組織再造實踐策略
外文關鍵詞:Habermas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school organization reengineering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modepractice strategy of school organization reengineer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2
  • 點閱點閱:96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5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9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教育人員對組織溝通模式與學校組織再造實踐策略的知覺現況,並從現況資料中,分析出國小教育人員在學校組織再造實踐時可能面臨的困境和解決的策略。
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法及問卷調查法為主。透過文獻分析歸納出組織溝通模式--「對話情境」、「溝通能力」、「理性討論」、「反省及批判」、「策略性行動」與學校組織再造實踐策略--「教育溝通策略」、「資訊整合策略」、「理性批判策略」、「激勵促動策略」、「目的協商策略」、「情境發展策略」,對學校的改革的實施有極大助益且可推動實施,據而發展出知覺問卷工具,再利用問卷調查方式進行統計分析。擇取研究對象以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進行,抽取臺北縣60所公立小學的校長、行政人員及教師共900人,其中有效樣本663人,可用率為73.67%。調查所得資料以SPSS 10.0 For Windows 電腦統計套裝軟體進行描述統計分析、積差相關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處理。
歸納實證研究的發現,本研究獲致以下結論:
一、國小教育人員知覺組織溝通模式整體及各向度均屬於「高」程度的表現,就組織溝通模式現況而言:以「對話情境」的知覺最高、「反省及批判」的知覺最低。
二、個人變項與學校情境變項中,在組織溝通模式的整體上皆有顯著差異,但在「性別、學校歷史、是否為組織再造學校」分項內涵的知覺上則較無明顯差異。
三、國小教育人員知覺學校組織再造實踐策略整體及各向度均屬於「高」程度的表現,就學校組織再造實踐策略現況而言:以「目的協商策略」的知覺最高、「情境發展策略」的知覺最低。
四、個人變項與學校情境變項中,在學校組織再造實踐策略整體上「性別、年齡、最高學歷、服務年資、現任職務、學校規模、學校位置」有顯著差異,但在「學校歷史、是否為組織再造學校」上較無明顯差異。
五、國小教育人員知覺組織溝通模式與學校組織再造實踐策略具有高度正相關(r=.810)。
六、國小教育人員知覺組織溝通模式對學校組織再造實踐策略整體及各向度具有中高度的解釋力(聯合預測力達68.5%),其中「策略性行動」(預測力達32.18%)為主要的預測力。
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本研究提出下列建議:
一、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一)學校組織再造不應只著重於架構層級的調整,應兼重組織文化內涵,以整體組織生態進行規劃。
(二)校長的儲備的訓練上,應加強溝通協調能力的培養,以因應未來教育改革的需求。
(三)中型學校在溝通模式與組織再造策略的實施上是較理想的學校規模設計,各型學校的規模大小應妥予調整。
(四)提供進修管道,鼓勵參加教育人員專業認證,提升教育人員的專業素養,以確保教育品質。
(五)進行教師教學專業評鑑的試辦與教師分級的研擬,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六)對於校齡較久的學校,應主動補助更新資訊設備,以消彌逐漸形成的數位落差的現象。
(七)對於組織再造的試辦學校,應進行專案研究,審慎評估實施效益,以獲取再造的最大效益。
二、對學校行政單位的建議:
(一)提供女性教育人員參與學校行政事務的機會,建立學校內行政職務輪值的制度
(二)學校應營造理想的溝通情境,並從目的協商策略著手,以符應同仁對校務參與的需求。
(三)建立校園新進人員輔導機制,借重資深人員現場經驗進行校園文化深耕工作。
(四)鼓勵行政與教師參加進修與研習,以提升個人理性思維、反省批判和整體溝通的能力。
(五)學校組織文化扎根愈深,則學校理性論辯的組織氣氛愈成熟。
(六)聘請資深教師擔任行政幹部,可擴大教學與教育改革的影響力。
(七)建立完善的學校制度,實踐組織再造的策略性行動,有助於學校組織再造實踐策略的落實。
三、對未來相關研究的建議:
(一)在研究範圍方面,可增加私立小學及其他縣市小學的樣本。
(二)在研究對象方面,可擴增蒐集家長及其他不同身分的意見。
(三)在研究工具方面,可依實際研究需要增減評量項目的內容。
(四)在研究方法方面,可採質量兼具的研究方式進入現場訪談。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current consciousness of elementary educators toward 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mode and practice strategy of school organization reengineering and to analyze the difficulties and solving strategies that possibly faced by the educators when practicing school organization reengineering.
The investigation was based on literary analysi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mode was inducted through literary analysis—”conversation situation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rational discussion”, “reflecting and judging”, “strategical action”, and practice strategies for school organization reengineering—“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strategy”, “information integrating strategy”, “rational judging strategy”, “motivating strategy”, “goal setting strategy”, “situation setting strategy” that are beneficial and applicable to school reform. A conscious questionnaire was designed and the statistic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Through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the subjects of 900 people, including principals, administration staffs and teachers from 60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County were selected. Questionnaire were administered to the selected subjects among returned questionnaires, 663 were valid, with a 73.67% valid percentage. The data obtained by questionnaire was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one-way ANOVA, MANOVA and multiple enter regression, at α=.05 significant level.
The study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The whole and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conscious 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mode of elementary educators were rated “high” in performance. To 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mode, “conversation situation” has the highest conscious; “reflecting and judging” has the lowest conscious.
2.Among personal variants and school situation variants, i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whole of 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mode, whereas on the conscious of individual content, “gender, school history, organization reengineering or not” showed les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3.The whole and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conscious of elementary educators on practice strategy of school reengineering showed “high” performance.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actice strategy for school reengineering, “goal setting strategy” has the highest conscious; “situation setting strategy” has the lowest conscious.
4.Among personal variants and school situation variants, “gender, age, highest education, seniority, current position, school scale, school location”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whole practice strategy of school organization reengineering; whereas “school history, organization reengineering or not” showed les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5.Conscious 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mode of elementary educators show affirmative relations to practice strategy of school organization reengineering (r=.810).
6.Conscious 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mode of elementary educators was rated mid high level toward the whole and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practice strategy of school organization reengineering (with collective projective rate of 68.5%), particularly “strategical action” (with projective rate of 32.18%). It is the main prediction forc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re presented in the final report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1.Suggestions to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s:
(1)School organization reengineering should not focus only on the adjustment of structural hierarchy, but also on organization culture; and should be planned with the organization as a whole.
(2)The training of the reserves of principals should focus on communication and negotiation skills to adapt to the needs for future reform.
(3)Mid-size school is the ideal school design for the communication mode and the execution of practice strategy for organization reengineering. The size of schools should be adjusted.
(4)Provide venues for advance in study and encourage educators to participate i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to elevate professional capacity and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education.
(5)Plan on the try out of Teacher Appraisal and Teacher Grading to promote professional growth of the teachers.
(6)Take the initiative to subsidize aged schools for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s to eliminate digital gap.
(7)Perform case study on those schools that experimenting organizing reengineering and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acticing to obtain the optimal reform effectiveness.
2.Suggestions to school administrations:
(1)Provide female educators opportunities to participate in school administration. Set up rotation systems for administration duties in school.
(2)The school should build up ideal communication situations and start with purposeful negotiation strategy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eds for school colleagues to participate in school administration.
(3)Set up guiding system for new teachers by utilizing senior teachers’ hands-on experience for building school culture.
(4)Encourage administration and teachers to participate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o elevate personal ability in rational thoughts, reflecting and judging, and team communication.
(5)The deeper the root of school culture is, the riper the rational discursive atmosphere will be in the school.
(6)Inviting senior teachers to be administrative staffs will expand the influence of teaching and education reform.
(7)Set up a complete school system and practice strategical action of school organization reengineering are helpful in carrying out practice strategy for school organization reengineering.
3.Suggestions to related future studies:
(1)In the scope of study range, samples from private schools and schools in other counties can be included.
(2)In the scope of study subjects, opinions from parents and other identities can be collected.
(3)In the scope of study tools, evaluation items can be added or deleted according to the needs for actual study.
(4)In the scope of study methods, both descrip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can be adapted to live interviews.
目 次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2
第二節 待答問題.............................................6
第三節 名詞釋義.............................................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五節 研究流程與研究進度....................................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15
第一節 哈伯瑪斯生平事略及溝通行動理論思想體系脈絡...............16
第二節 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的內涵、特色與評析...................32
第三節 學校組織再造的意義、模式與相關研究.......................48
第四節 以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發展國民小學組織溝通
模式和學校組織再造實踐策略..............................72
第三章 研究方法..............................................87
第一節 研究架構..............................................88
第二節 研究對象..............................................89
第三節 研究工具..............................................96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11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113
第一節 組織溝通模式現況分析及在不同變項的差異情形................114
第二節 學校組織再造實踐策略現況分析及在不同變項的
差異情形..............................................132
第三節 組織溝通模式與學校組織再造實踐策略的相關分析...............153
第四節 組織溝通模式對學校組織再造實踐策略的多元迴
歸情形.................................................156
第五節 綜合討論...............................................16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79
第一節 結論..................................................180
第二節 建議..................................................187
參考文獻......................................................194
壹、中文部分..................................................194
貳、英文部分..................................................200
附 錄......................................................200
附錄一 臺北縣九十四學年度國民小學班級數及核定學校
類型..................................................200
附錄二 臺北縣九十四學年度國民小學學校規模序列表..................204
附錄三 臺北縣九十四學年度偏遠國民小學一覽表......................207
附錄四 臺北縣九十四學年度國民小學參與組織再造一覽表...............208
附錄五 國民小學組織溝通模式和學校組織再造實踐策略
知覺與需求調查問卷......................................209
附錄六 國民小學組織溝通模式和學校組織再造實踐策略
知覺與需求調查問卷(初稿)...............................213
附錄七 國民小學組織溝通模式和學校組織再造實踐策略
知覺與需求調查問卷(專家效度用)..........................217
附錄八 國民小學組織溝通模式和學校組織再造實踐策略
知覺與需求調查問卷(預試)...............................228
附錄九 專家效度問卷請託函(教授用).............................232
附錄十 專家效度問卷請託函(校長用).............................233
附錄十一 專家效度問卷審閱學者名錄...............................234
附錄十二 預試問卷請託函........................................235
附錄十三 正式問卷請託函........................................236
壹、中文部分
天下雜誌編輯部(1996)。風雲—世界掀起教改風。載於1998教育特刊,14。
方永泉(2002)。當代思潮與比較教育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方雅漣(2004)。完全中學教師組織變革知覺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貴蘭、韓慈穎(1999)。組織再造意涵與各國之經驗。公務人員月刊,40,31-42。
白麗美、張輝雄(1999)。面臨學校組織再造談重組學校行政組織結構。學校行政雙月刊,1,38-44。
光復書局大美百科全書編輯部(1991)。大美百科全書(初版,第8、9、12、16、22冊)。臺北市:光復書局。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1)。政府組織再造。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1)。政府組織再造。2002.12.08,取自:http://www.rdec.gov.tw/home/reform.htm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未出版。
吳定(2004)。公共政策辭典。臺北:五南。
吳明清(1998)。學校教育改革的趨向與課題。教育資料與研究,22,1-7。
吳明清(2001)。教育向前跑。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明隆、塗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1998)。教育改革中學校組織再造之研究。北縣教育,24,11-15。
吳清山(1999)。跨世紀學校組織再造之重要課題及其策略。教師天地,98,4-9。
吳清男(2002)。國民小學組織再造實踐策略之研究—傅柯(M.Foucault)權力觀點的運用。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慧蘭(2004)。臺北縣立國民中學組織再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生源(2000)。國民小學行政組織再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玉惠(2000)。重塑新的校園權力運作結構。臺灣教育,594,12-23。
李再長譯(1999)。組織理論與管理。臺北市:華泰。
李英明(1986)。哈伯馬斯。臺北市:東大。
李超宗(1989)。新馬克思主義思潮。臺北市:桂冠。
林金祥(2005)。臺東縣小型偏遠學校國民中學行政組織重整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威志(2004)。國民中小學組織再造政策述評。現代教育論壇,72-97。
林海清(2002)。知識管理與教育發展。臺北市:元照。
林海清(無日期)。跨世紀教育組織再造。教育政策論壇,三(1)2003.08.12,取自:http://www.epa.ncnu.edu.tw/epforum/vo13no1/5-4.htm
林淑梨‧王若蘭‧黃慧真譯(1991)。人格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林善樑(2004)。國民小學教師覺知學校組織變革對校園倫理關係影響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祖賢(1996)。哈伯瑪斯的批判理論在我國教育政策制定的應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施壽椿(2004)。政府再造與員工工作態度之研究—以精省後併入中央之中部辦公室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柯志平(2003)。臺北市國民小學組織溝通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孫志麟(2000)。教育改革的新議題:學校自主管理。學校行政雙月刊,10,34-40。
孫志麟(2000)。學校自主管理的理念與實踐。載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八十九年度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319-342)。臺北市: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孫志麟(2004)。教育政策與評鑑研究—追求卓越。臺北市:學富。
孫翠莉(2003)。國民中小學組織再造策略之研究—以臺灣北部五縣市試辦「國民中小學組織再造與人力規劃試辦方案」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翁志宗(1997)。哈伯瑪斯批判理論的探討與人文社會學科教學模式的建立。樹德學報,20,249-272。
高宣揚(1991)。哈伯瑪斯論。臺北市:遠流。
高博銓(2000)。以學校為基礎的教育改革。載於高強華(主編),前瞻廿一世紀新教育(33-51)。臺北市:南宏。
張世賢等(1983)。論文寫作研究。臺北市:三民。
張玉成(2002)。知識管理與教育發展(序文)。載於林海清著,知識管理與教育發展。臺北市,元照。
張明輝(1999)。企業組織的革新對學校組織再造的啟示。教師天地,98,10-16。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鈿富(1998)。新世紀學校改造的策略。北縣教育,24,16-23。
張嘉進(2004)。「國民中小學組織再造及人力規劃方案」執行情形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德銳(1997)。學校組織的變革及其因應策略。教育研究集刊,38,2-21。
張德銳(2000)。我國中小學學校組織變革的新方向。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刊,8,279-296。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組織再造及人力規劃方案」(草案)。2002.12.08,取自:http://www.eje.ntnu.edu.tw/k-search/kmain-frame.asp
曹衛東(無日期)。學術造反與制度緊張––關於霍克海默與哈貝馬斯之間的衝突。2006.2.27,取自:http://www.booker.com.cn/big5/paper54-/1/class005400040/ hwz125230.htm
曹衛東等譯(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臺北市:聯經。
許繼籐(2000)。學校權力重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文團(1996)。論人類之合理性--哈伯瑪斯之共識理論。哲學雜誌,18,72-103。
陳伯璋(1982)。哈伯瑪斯的批判解釋學及其對課程研究的啟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4,73-134。
陳伯璋(1988)。辨證與批判--哈伯瑪斯社會科學方法論評析。文星,118,18-27。
陳惠敏(2001)。從組織變革、文化更新與學校組織再造談學校教育改革。教師之友,42(3),2-10。
陳榮灼等編譯(1986)。當代社會政治理論對話錄。臺北市:巨流。
陳碧祥(1992)。嘉達美理解概念及其在教育上之蘊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彭添星(2004)。我國中小學學校組織再造的實施現況。現代教育論壇,65-71。
彭富源(2000)。校園權力結構重組中「教師會」角色的分析—期待與實際的差距及融通。臺灣教育,594,47-53。
曾慶豹(1999)。哈伯瑪斯。臺北市:生智。
程志民(2005)。康德:近代第一大哲。臺北:康德。,
黃乃熒(1998)。學校行政管理敵對內涵的方法評析。中等教育,49(5),8-20。
黃文三(1991)。哈伯瑪斯的哲學及其對教育的啟示。國教天地,90,87-94。
黃宗顯(1999)。學校行政對話研究—組織中影響力行為的微觀探討。臺北市:五南。
黃金茂(2005)。國小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組織氣氛及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俊斌(2000)。哈伯瑪斯的民主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意義。2003.08.12,取自:http://www.sophia.tcu.edu.tw/frontpage/report1.htm
黃瑞祺(1980)。溝通與批判--哈伯瑪斯社會溝通理論初探。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瑞祺(1996)。批判社會學—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楊宗仁(1991)。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對於校園倫理的啟示。教育資料文摘,161,158-179。
楊深坑(1997)。溝通理性‧生命情懷與教育過程~哈伯瑪斯的溝通理性與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溫明麗(1986)。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及其德育涵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溫明麗(1999)哈伯瑪斯思想凸顯的人文教育理念。輯於曾慶豹、溫明麗主編,現代哲學理論與批判,(141-156)。臺北市:師大書苑。
詹森源(2003)。國軍軍事教育組織再造之研究—以國防大學軍事學院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鄒川雄(1990)。哈伯瑪斯的新社會運動理論。思與言,28(4),29-46。
靳希平(2001)。「哈貝馬斯(Juergen Habermas)簡介」。2006.2.27,取自:http://www.booker.com.cn/big5/paper54/1/class005400040/hwz125205.htm
廖仁義譯(普塞著)(1989)。哈柏瑪斯。臺北市:桂冠。
廖春文(1990)。哈伯瑪斯的溝通行動理論及其在教育行政上的啟示。彰化師範大學學報,1,59-86。
廖春文(1991)。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及其在教育行政的適用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管彥康(1997)。顧客導向與服務觀念之企業型政府建構:成功民營企業改造之借鏡。2003.10.28取自:http://www.moea.gov.tw/~ecobook/season/sp031.html。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2)。臺北市九十一學年度全面推動「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教學、訓導、輔導三合一方案」實施計畫。2002.12.08,取自:http://www.edunet.taipei.gov.tw/edu2/2-3/91臺北市教訓輔三合一推動計畫.doc
臺北縣政府(2002)。「臺北縣國民中小學組織再造及人力規劃試辦方案」。臺北縣政府。
趙慶宜(2002)。國民小學教師對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認同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鎮寧(1999)。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在行政決定合理性歷程應用之研究—以高雄市國民小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耀明譯(Giddens著)(1987)。哈伯瑪斯。思與言,25(4),79-94。
鄭宏財(2002)。良好的學校行政溝通—從哈伯瑪斯的溝通行動理論談起。教育資料與研究,45,88-96。
鄭奇芳(2004)。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國民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蕭立應(1999)。溝通與詮釋—從哈伯馬斯與高達美論戰看哈伯馬斯對語言與理解的反思途徑。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文全(1991)。學校行政。臺北市:文景。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欣如(2002)。哈伯瑪斯溝通理論初探。哲學與文化,29(3),272-291。
簡淑彬(2003)。國民小學組織再造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嚴平(1997)。高達美。臺北市:東大。
蘇維新(2003)。國小教師知覺學校組織變革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貳、英文部分
Doll,W.E.,(1999).A Post Modern Perspective On Curriculum.(後現代課程觀,王紅宇譯)。臺北市:桂冠。
Habermas,J.(1979).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trans by McCarthy,T.(1987).Boston:Beacon Press.
Habermas,J.(1981).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 trans by McCarthy,T.(1987).Boston:Beacon Press.
Hargreaves,A.(1993).Changing teachers,Chapter4 times:teachers’ work and culture in the postmodern age.Lodon:Chassell.
Hrebiniak,L. & Joyce,W.(1984).Implementing Strategy.New York:Macmillan.
Jackson,J.H. & Morgan,C.P.(1978).Organization Theory:A macro perspective for management.NJ:Peentice-Hall.
Outhwaite,M.(1996).The Habermas Reader.Cambridge:Polity Press.
Pusey,M.(1987).Judge Habermas.London:Ellis Horwood Limited.
Robbins,S.P. & Coulter,M.(1999).Management(6thed.).New Jersey:prentice-Hall.
Senge,P.M.(1990).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郭進隆譯)。臺北市:天下文化。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彭富源(2000)。校園權力結構重組中「教師會」角色的分析—期待與實際的差距及融通。臺灣教育,594,47-53。
2. 黃文三(1991)。哈伯瑪斯的哲學及其對教育的啟示。國教天地,90,87-94。
3. 楊宗仁(1991)。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對於校園倫理的啟示。教育資料文摘,161,158-179。
4. 陳惠敏(2001)。從組織變革、文化更新與學校組織再造談學校教育改革。教師之友,42(3),2-10。
5. 陳伯璋(1988)。辨證與批判--哈伯瑪斯社會科學方法論評析。文星,118,18-27。
6. 陳伯璋(1982)。哈伯瑪斯的批判解釋學及其對課程研究的啟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4,73-134。
7. 陳文團(1996)。論人類之合理性--哈伯瑪斯之共識理論。哲學雜誌,18,72-103。
8. 張鈿富(1998)。新世紀學校改造的策略。北縣教育,24,16-23。
9. 張明輝(1999)。企業組織的革新對學校組織再造的啟示。教師天地,98,10-16。
10. 翁志宗(1997)。哈伯瑪斯批判理論的探討與人文社會學科教學模式的建立。樹德學報,20,249-272。
11. 孫志麟(2000)。教育改革的新議題:學校自主管理。學校行政雙月刊,10,34-40。
12. 林海清(無日期)。跨世紀教育組織再造。教育政策論壇,三(1)2003.08.12,取自:http://www.epa.ncnu.edu.tw/epforum/vo13no1/5-4.htm
13. 李玉惠(2000)。重塑新的校園權力運作結構。臺灣教育,594,12-23。
14. 吳清山(1999)。跨世紀學校組織再造之重要課題及其策略。教師天地,98,4-9。
15. 吳清山(1998)。教育改革中學校組織再造之研究。北縣教育,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