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49.7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2 12:4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涂文芳
研究生(外文):TU,WEN-FANG
論文名稱:蔣勳散文研究
指導教授:張春榮張春榮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區域研究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3
中文關鍵詞:蔣勳散文學者散文傳統批評
外文關鍵詞:Jiang Hsunprosescholar prosetraditional criticism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6
  • 點閱點閱:378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54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論文主要探討當代作家蔣勳的散文成就,分析其作品的特色、主題內涵、藝術經營等。用以檢驗蔣勳散文道路的實踐,呈現散文美學思維,試圖標誌蔣勳在現代散文文壇上的地位。
正文共由五章組成。第一章為「緒論」,首先概述動機及目的,說明研究的必要性及預期成果;其次限定研究範圍並說明研究方法;最後回溯文獻,整理迄今研究成果。
第二章「蔣勳散文創作歷程及其理念」。從蔣勳藝術觀出發,尋繹其創作理念,見其文學創作理念,深受西洋與中國藝術觀影響;其次尋索其文學歷程的形成,並依不同創作理念及寫作表現予以分為「形塑期」、「轉變期」及「深化期」三期,以利後續討論。而基於學者與畫家雙重身份,蔣勳散文作品中兼具「學者散文」與「藝術家散文」特徵之優勢,散文中映顯知性與感性,和諧交融。
第三章「蔣勳散文的主題內涵」。探究蔣勳的主體價值及生活面向,除了「人」及「美」二大主軸外,亦有藝術文化的細緻描繪,故能於日常生活發現性靈及品味,呈現哲理與情趣。尤其將關注層面擴大,以積極入世的熱情,關懷芸芸眾生,筆鋒多有社會現象、現實政治、自然生態、藝術文化的探討與反思,得見作者豐沛的批判性與開創性。
第四章「蔣勳散文的藝術經營」。參考章法學、修辭學理論,萃取蔣勳散文的藝術性。蔣勳敏於觀察,加上豐富的聯想,文字充滿視覺意象,暈染鮮豔豐富的色彩。敘述手法採取「獨白式」與「術語式」,不僅形塑其獨特的美感樣態,更兼及豐富文化性。
第五章「結論」。經由以上各章宏觀映照及微觀剖析,掌握蔣勳散文之藝術性及文化性,得以正確評價蔣勳的散文書寫,他從「審美性」與「文化性」建構起當代散文的藝術高度,在當代散文文壇具有一定的地位。
第一章 緒論 …………………………………………………………………5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5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1
第三節 研究方法……………………………………………………………13
第四節 文獻探討……………………………………………………………17

第二章 蔣勳散文創作歷程及其理念………………………………………21
第一節 中西融合的創作境界………………………………………………21
第二節 散文創作的轉變歷程………………………………………………29
第三節 風格特質與個性特徵………………………………………………35

第三章 蔣勳散文的主題內涵………………………………………………45
第一節 人與自己的心靈獨語………………………………………………46
第二節 人與社會的交融互涉………………………………………………55
第三節 人與自然的相生相成………………………………………………67
第四節 人與文化的和諧感發………………………………………………77

第四章 蔣勳散文的藝術經營………………………………………………87
第一節 表現手法生動化……………………………………………………87
第二節 敘述策略多樣化 …………………………………………………105
第三節 意象經營豐富化 …………………………………………………123

第五章 結論 ………………………………………………………………137
第一節 蔣勳散文的評價 …………………………………………………137
第二節 研究困境與展望 …………………………………………………141

參考書目……………………………………………………………………143
一、蔣勳作品
1.《萍水相逢》,台北:爾雅,1985。
2.《美的沉思》,台北:雄師美術,1986。
3.《歡喜讚歎》,台北:林白,1987。
4.《大度‧山》,台北:爾雅,1987。
5.《今宵酒醒何處》,台北:爾雅,1990。
6.《藝術概論》,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5。
7.《人與地》,台北:東潤,1995。
8.《因為孤獨的緣故》,台北:時報,1997。
9.《島嶼獨白》,台北:聯合文學,1997。
10.《新傳說》,台北:聯合文學,1999。
11.《寫給Ly’s M-1999》,台北:聯合文學,2000。
12.《蔣勳精選集》,台北:九歌,2002。
13.《給青年藝術家的信》,台北:聯經,2003。
14.《舞動白蛇傳-看雲門讀經典》,台北:遠流,2004。
15.《吳哥之美》,台北:藝術家,2004。
16.《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台北:圓神文化,2005。
17.《舞動紅樓夢-看雲門讀經典》,台北:遠流,2005。
18.《天地有大美》,台北:遠流,2005。
19. 《解讀達文西密碼》,台北:天下遠見,2006。




二、專書
1.Terry Eagleton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台北:書林,2003增訂二版二刷。
2.丁亞平,《藝術文化學》,北京:文化藝術,2005。
3.王元驤,《審美反映與藝術創造》,浙江:杭州大學,1992。
4.王兆勝,《文學的命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5。
5.王德威編選,《臺灣:從文學看歷史》,台北:麥田,2005。
6.方忠,《20世紀臺灣文學史論》,南昌:百花洲文藝,2004。
7.中國修辭學會、玄奘大學中文系主編,《修辭論叢》第六輯,台北:洪葉,2004。
8.元培科學技術學院國文組主編,《主題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萬卷樓,2002。
9.文訊雜誌社編,《1996臺灣文學年鑑》,台北:文建會,1997。
10.文訊雜誌社編,《1997臺灣文學年鑑》,台北:文建會,1998。
11.文訊雜誌社編,《1998臺灣文學年鑑》,台北:文建會,1999。
12.文訊雜誌社編,《1999臺灣文學年鑑》,台北:文建會,2000。
13.文訊雜誌社編,《中華民國作家作品目錄》,台北:文建會,1999。
14.文訊雜誌社主編,《鄉土與文學:臺灣地區區域文學會議實錄》,台北:文訊雜誌,1994。
15.矛鋒,《同性戀文學史》,台北:漢忠,1996。
16.古繼堂,《簡明台灣文學史》,北京:時事,2002。
17.瓦西列夫著,趙永穆、陳行慧譯,《愛情論》,台北:聯合文學,1990二版。
18.瓦西列夫著,趙永穆、陳行慧譯,《愛情續論》,台北:聯合文學,1988。
19.朱立元,《接受美學》,上海:上海人民,1989。
20.朱光潛《談美》,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0。
21.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台北:揚智,2002。
22.朱棟霖、陳信元編,《中國文學新思維》,嘉義:南華大學,2000。
23.朱雙一,《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台北:揚智,2002。
24.朱壽桐,《文學與人生》,台北:揚智,2004。
25.朱壽桐,《文學與人生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2006。
26.托爾斯泰著,耿濟之譯,《藝術論》,台北:遠流,1989。
27.呂月玉、張榮森編譯,《色彩意象之美》,台北:漢藝色研,1988。
28.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1995。
29.呂正惠,《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台北:九歌,1995。
30.余秋雨,《藝術創造工程》,台北:允晨,2001。
31.何寄澎主編,《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散文批評卷》,台北:正中,1993。
32.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2000。
33.李瑞騰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評論卷(臺灣1970~1989)》,台北:九歌,1990。
34.李瑞騰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評論卷(臺灣1989~2003)》,台北:九歌,2003。
35.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山東(濟南):山東教育,2001。
36.周英雄、劉紀蕙主編,《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雨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
37.周慶華,《語文研究法》,台北:洪葉,2004。
38.吳明益,《臺灣自然寫作選》,台北:二魚,2003。
39.吳明益,《以書寫解放自然:臺灣現代自然書寫的探索(1980-2002)》,台北:大安,2004。
40.吳曉,《詩歌與人生:意象符號與情感空間》,台北:書林,1995。
41.吳曉東,《象徵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安徽:安徽教育,2000。
42.孟樊,《當代台灣新詩理論》(第二版),台北:揚智,1998。
43.孟樊,《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台北:揚智,2001。
44.孟樊、鄭祥福主編,《後現代學科與理論》,台北:生智,1997。
45.孟樊,《台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揚智,2003。
46.孟樊,《文學史如何可能:台灣新文學史論》,台北:揚智,2006。
47.宗白華,《美學的散步Ⅰ》,台北:爾雅 ,1981。
48.林非主編,《中國散文大辭典》,鄭州:中州古籍,1997。
49.林燿德主編,《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現象卷》,台北:正中,1993。
50.林耀福,《生態人文主義:邁向一個人與自然共生共榮的社會》,台北:書林,2002。
51.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系編,「兩岸現代文學發展與思潮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年10月29—30日。
52.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系編,「第二屆兩岸現代文學發展與思潮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10月28—29日。
53.佛克馬、蟻布思著,袁鶴翔等譯,《二十世紀文學理論》,台北:書林,2003五刷。
54.佛洛姆著,孟祥森譯,《愛的藝術》,台北:志文,2003新版一刷。
55.佛斯特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1995修訂版一刷。
56.周慶華,《語文研究法》,台北:洪葉,2004。
57.侯吉諒編,《台灣散文‧地理篇》,台北:未來書城,2003。
58.封德屏主編,《台灣文學中的社會: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一)》,台北:文建會,1996。
59.封德屏主編,《台灣文學發展現象: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二)》,台北:文建會,1996。
60.封德屏主編,《台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三)》,台北:文建會,1996。
61.徐學,《臺灣當代散文綜論》,福州:海峽文藝,1994。
62.Wiffred L. Guerin等,編徐進夫譯,《文學欣賞與批評》,台北:幼獅文化,1991初版十三印。
63.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 ,1974。
64.席慕容主編,《九十一年散文選》,台北:九歌,2003。
65.尉天聰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1980。
66.陳德錦,《中國現代鄉土散文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4。
67.鹿憶鹿,《走看臺灣九0年代的散文》,台北:學生,1998。
68.曾秀萍,《孤臣‧孽子‧臺北人:白先勇同志小說論》,台北:爾雅,2003。
69.董小蕙,《莊子思想之美學意義》,台北:學生,1993。
70.陳滿銘,《章法學綜論》,台北:萬卷樓,2003。
71.陳芳明主編,《九十三年散文選》,台北:九歌,2005。
72.陳信元,《中國現代散文初探》,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0。
73.陳華文,《文化學概論》,上海:上海文藝,2001。
74.陳義芝主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1999。
75.陳義芝編,《散文教室》,台北:九歌,2002。
76.陳義芝主編,《陳芳明精選集》,台北:九歌,2003。
77.陳義芝主編,《阿盛精選集》,台北:九歌,2004。
78.郭懿雯編,「時代與世代:臺灣現代散文學術研究會」論文集,台北:東吳中文系,2003。
79.張春榮,《極短篇的理論與創作》,台北:爾雅,1999。
80.張春榮,《現代散文廣角鏡》,台北:爾雅,2001。
81.張春榮,《修辭新思維》,台北:萬卷樓,2001。
82.張春榮,《作文新饗宴》,台北:萬卷樓,2002。
83.張春榮,《文學創作的途徑》,台北:爾雅,2003。
84.張春榮,《國中國文修辭教學》,台北:萬卷樓,2005。
85.張堂錡,《跨越邊界―現代中文文學研究論叢》,台北:文史哲,2002。
86.張漢良,《文學的迷思》,台北:正中,1992。
87.張智輝,《散文美學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4。
88.張健,《文學概論》,台北:五南,1996初版十一刷。
89.張雙英,《文學概論》,台北:文史哲,2002。
90.彭瑞金總編輯,《2003臺灣文學年鑑》,台北:文建會,2004。
91.張曉風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散文卷(臺灣1970~1989)》,台北:九歌,1990。
92.張曉風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散文卷(臺灣1989~2003)》,台北:九歌,2003。
93.黃淑貞,《篇章對比與調和結構論》,台北:萬卷樓,2005。
94.童慶炳,《文學審美特徵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00。
95.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2002增訂三版一刷。
96.傅修延,《講故事的奧秘――文學敘述論》,南昌:百花洲文藝,1993。
97.游喚,《老子與東方不敗》,台北:九歌,1998。
98.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2000再版。
99.楊牧,《中國近代散文選》,台北:洪範,1989七版。
100.楊牧,《文學知識》,台北:洪範,1986。
101.楊昌年,《現代散文新風貌》,台北:東大,1998。
102.楊宗翰主編,《文學經典與台灣文學》,台北:富春,2001。
103.蔡江珍,《中國散文理論的現代性想象》,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6。
104.蔡倩茹,《王鼎鈞論》,台北:爾雅,2002。
105.劉文潭,《現代美學》,台北:台灣商務 ,1967。
106.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詩學》,台北:幼獅文化,1985五版。
107.劉昌元,《西方美學導論》,台北:聯經 ,1986。
108.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2005二版。
109.廖炳惠,《形式與意識型態》,台北:聯經,1990。
110.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2003。
111.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台北:大安,1994三版一刷。
112.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台北:大安,2001二版五刷。
113.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台北:大安,2001一版二刷。
114.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台北:大安,2001再版三刷。
115.鄭明娳,《現代散文》,台北:三民,2003初版四刷。
116.鄭明娳主編,《當代臺灣都市文學論》,台北:時報,1995。
117.鄭遠漢主編,《藝術語言辭典》,武漢:湖北人民,2001。
118.鄭樹森,《從現代到當代》,台北:三民,1994。
119.鄭樹森、周英雄、袁鶴翔合編,《中西比較文學論集》,台北:時報,1980。
120.黎運漢、肖沛雄主編,《邁向21世紀的修辭學研究》,廣州:廣東人民,2001。
121.隱地,《作家與書的故事》,台北:爾雅,1985。
122.錢芃子,《世界華文文學的新視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5。
123.謝錫金主編,《中文教育論文集第二輯(上冊)》,香港:香港大學課程學系,1994。
124.謝凝高,《山水審美:人與自然的交響曲》,台北:淑馨,1992。
125.龍協濤,《文學讀解與美的再創造》,台北:時報文化,1993。
126.龍協濤,《讀者反應理論》,台北:揚智,1997。
127.龍協濤,《文學閱讀學》,北京:北京大學,2004。
128.蕭瓊瑞,《盡頭的起點:藝術中的人與自然》,台北:東大,2005。
129.顏元叔主譯,《西洋文學術語叢刊(上)》,台北:黎明,1978再版。
130.羅宗濤、張雙英,《台灣當代文學研究之探討(1988-1996)》,台北:萬卷樓,1999。
131.顏崑陽主編,《九十二年散文選》,台北:九歌,2004。
132.龔鵬程,《文學與美學》,台北:業強,1987再版。

三、期刊論文
1.王堯,〈「美文」的「閑話」與「獨語」―關於現代散文話語的一種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11期,1998年9月,頁455-472。
2.方美芬、徐秋香,〈在閱讀長河沉思生命美學的蔣勳〉,《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60期,2003年12月,頁45-51。
3.石曉楓,〈豐子愷散文中的主體世界―社會關懷與批判〉,《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8期,1997年12月,頁595-609。
4.石曉楓,〈楊牧「野櫻」的主題意涵―兼論其散文創作的理論與實踐〉,《國文天地》,第15卷1期,1999年6月,頁85-92。
5.石曉楓,〈楊牧自傳體散文中的虛實鑑照〉,《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15期,1999年9月,頁439-462。
6.李維菁,〈蔣勳―肉身覺醒,心靈自由〉,《藝術家》,第53卷4期,2001年10月,頁186-191。
7.江林信,〈追索的誘拐―評蔣勳《島嶼獨白》〉,《書評》,第34期,1998年6月,頁11-12。
8.任俊,〈瞿秋白的山水畫與他散文的繪畫美〉,《徐州教育學院學報》,第3期,1999年。
9.邱麗文,〈透著光影側看文學味很濃的生命之美―記「蔣勳、席幕蓉雙個展」〉,《新觀念》,第111期,1998年1月,頁82-85。
10.段建軍,〈相似思維與自由創造―散文思維特性論〉,《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1期,2006年1月,頁146-149。
11.郭明福,〈且盡今日之歡—我讀蔣勳《萍水相逢》〉,《文訊月刊》,第17期,1985年4月,頁118-124。
12.康來新,〈水墨風,後院景—評蔣勳《萍水相逢》〉,《聯合文學》,第11期,1985年9月,頁212。
13.廖玉蕙,〈永結無情遊—讀蔣勳《大度‧山》〉,《文訊月刊》,第29期,1987年4月,頁262-265。
14.張春榮,〈每一個生命都是直墜深淵的—談蔣勳《人與地》〉,《文訊月刊》,第91期,1996年7月,頁21-22。
15.張春榮,〈蔣勳《島嶼獨白》〉,文訊雜誌社編,《1997台灣文學年鑑》,台北:文建會,1998年,頁274-275。
16.張堂錡,〈現代散文的新趨向〉,《國文天地》,第13卷1期,1997年6月。
17.張瑞芬,〈鏡象與心影的對話―論陳芳明抒情散文〉,《臺灣文學學報》,第5期,2004年6月,頁85-113。
18.張國俊,〈論當代散文概念的重新界定〉,《陝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3卷2期,1994年6月,頁84-90。
19.蔣勳、朱國珍整理,〈我願是滿山的杜鵑—蔣勳談《島嶼獨白》〉,《聯合文學》,第13卷7期,1997年5月,頁46-53。
20.劉正忠,〈現代散文三題:本色、破體、出位〉,《東吳中文學報》,第9期,2003年5月,頁181-208。
21.魏可風,〈在孤獨裡獨白—蔣勳訪問錄〉《聯合文學》「恍如南朝―蔣勳小說.散文.詩書畫專輯」,第13卷3期,1997年1月,頁75-81。
22.賓靜蓀,〈沈溺在美的悸動中―蔣勳〉《天下雜誌》,第200期,1998年1月,頁150。
23.衛建民,〈漫談蔣勳的散文〉,《文匯讀書週報》,1994年11月5日。
24.歐艶嬋、劉端,〈論散文意象〉,《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6卷3期,2005年7月,頁74-149。
25.蕭美齡,〈蔣勳詩中的生命美―豪縱、悲愴與靜默〉,《臺南師院學生學刊》,第18期,1997年2月,頁55-72。
26.櫳翠尼,〈人間山水的情與愛:談蔣勳的三本書<萍水相逢>、<大度·山>、<多情應笑我>〉,《古今藝文》,第15卷3期,1989年5月,頁85-87。

四、碩士論文:
1.牟方芝,《張曉風散文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年。
2.許瑞秋,《簡媜的自傳體散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2004。
3.許惠耳,《林燿德散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2004。
4.陳秉貞,《余秋雨散文研究》,國立台灣師大國研所碩士論文,2001年。
5.楊子霈,《張讓散文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6.鄭如真,《簡媜散文藝術發微》,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年6月。
7.鍾怡雯,《亞洲現代散文中的中國圖象(1949-1999)》,國立台灣師大國研所博士論文,1999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9. 邱麗文,〈透著光影側看文學味很濃的生命之美―記「蔣勳、席幕蓉雙個展」〉,《新觀念》,第111期,1998年1月,頁82-85。
2. 7. 江林信,〈追索的誘拐―評蔣勳《島嶼獨白》〉,《書評》,第34期,1998年6月,頁11-12。
3. 6. 李維菁,〈蔣勳―肉身覺醒,心靈自由〉,《藝術家》,第53卷4期,2001年10月,頁186-191。
4. 5. 石曉楓,〈楊牧自傳體散文中的虛實鑑照〉,《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15期,1999年9月,頁439-462。
5. 4. 石曉楓,〈楊牧「野櫻」的主題意涵―兼論其散文創作的理論與實踐〉,《國文天地》,第15卷1期,1999年6月,頁85-92。
6. 3. 石曉楓,〈豐子愷散文中的主體世界―社會關懷與批判〉,《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8期,1997年12月,頁595-609。
7. 2. 方美芬、徐秋香,〈在閱讀長河沉思生命美學的蔣勳〉,《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60期,2003年12月,頁45-51。
8. 1. 王堯,〈「美文」的「閑話」與「獨語」―關於現代散文話語的一種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11期,1998年9月,頁455-472。
9. 11. 郭明福,〈且盡今日之歡—我讀蔣勳《萍水相逢》〉,《文訊月刊》,第17期,1985年4月,頁118-124。
10. 12. 康來新,〈水墨風,後院景—評蔣勳《萍水相逢》〉,《聯合文學》,第11期,1985年9月,頁212。
11. 13. 廖玉蕙,〈永結無情遊—讀蔣勳《大度‧山》〉,《文訊月刊》,第29期,1987年4月,頁262-265。
12. 14. 張春榮,〈每一個生命都是直墜深淵的—談蔣勳《人與地》〉,《文訊月刊》,第91期,1996年7月,頁21-22。
13. 17. 張瑞芬,〈鏡象與心影的對話―論陳芳明抒情散文〉,《臺灣文學學報》,第5期,2004年6月,頁85-113。
14. 19. 蔣勳、朱國珍整理,〈我願是滿山的杜鵑—蔣勳談《島嶼獨白》〉,《聯合文學》,第13卷7期,1997年5月,頁46-53。
15. 20. 劉正忠,〈現代散文三題:本色、破體、出位〉,《東吳中文學報》,第9期,2003年5月,頁18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