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史料
(一)報紙
《人民導報》1946.1.1-1947.3.10
《力行報》1948.5.17-1948.6.4
《大明報》1946.9-12月
《中央日報》1949.3.12-1949.12.7
《中華日報》1946.2.21-1949.12.7
《公論報》1947.10.25-1949.12.7
《民報》1945.10.10-1947.2.28
《和平日報》1946.7-1947.1和1947.3-1949.4
《國聲報》1947.1、2、5月
《臺灣新生報》1945.10.25-1949.12.7
(二)雜誌
《一陽週報》9號(1945.11.17)。臺中:一陽週報社。
《大同》創刊號(1945.11.12)。臺北:大同股份有限公司文化部。
《中華》創刊號(1946.1.20)。臺北:中華報社。
《文化交流》(1947.1.15)。原出版者臺中:文化交流服務社。使用版本為覆刻本,覆刻出版社: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文化先鋒》8卷8期(1948.4.30)。南京。
《文友通訊》(1957.4.23-1958.7.10)。收入《文學界》5期。1983春季號。頁124─193。
《文藝春秋》6卷4期(1948.4.15)、7卷4期(1948.10.15)。上海:永祥印書館。
《臺旅月刊》創刊號(1949.2.10)、1卷2期(1949.3.15)、1卷3期(1949.4.20)、1卷4期(1949.5.20)、2卷1期(1949.10.15)。臺北:臺灣旅行社。
《正氣月刊》創刊號(1946.10.1)、1卷2期(1946.11.1)、1卷4期(1947.1)。臺北:正氣出版社。
《兩週文摘》3期(1949.10.30)、4期(1949.11.15)、5期(1949.11.30)。臺北:兩週文摘社。
《前鋒》創刊號(1945.10.25)。原出版者臺北:臺灣留學國內學友會。使用版本為覆刻本,覆刻出版社: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南方週報》3期(1948.2.10)。臺南:南方週報社。
《建國月刊》創刊號(1947.10.1)、1卷5期(1948.2)、1卷6期(1948.3)。臺北:建國月刊社。
《政經報》(1945.10.25-1946.7.25)。原出版者臺北:政經報社。使用版本為覆刻本,覆刻出版社: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島星》創刊號(1948.3.21)。臺北:島星月刊出版社。
《海疆》3月號(1946.3.10)。臺北:海疆出版社。
《國語通訊》創刊號(?)、二號(?)、四號(1947.7)。臺北: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
《現代週刊》(1945.12.10-1946.12.15)。臺北:現代週刊社。
《創作》(1948.4.1-1948.8.9)。原出版者臺北:創作月刊社。使用版本為覆刻本,覆刻出版社: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新希望》12期-22期(1949.5.14-1949.7.23)。上海:新希望週刊社。
《新知識》(1946.8.15)。原出版者臺中:中央書局。使用版本為覆刻本,覆刻出版社: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新青年》1卷4號。(1945.11.30)。臺北:新青年雜誌社,。
《新風》1卷1號(1945.11.15)、1卷2號(1945.12.15)。臺北:昌明誌社。
《新新》(1945.11.20-1947.1.5)。原出版者新新月報社。使用版本為覆刻本,覆刻出版社: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新臺灣》(1946.2.15-1946.5.1)。原出版者北平:新臺灣雜誌社。使用版本為覆刻本,覆刻出版社: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臺灣文化》(1946.9.15-1950.12.1)。原出版者臺北:臺灣文化協進會。使用版本為覆刻本,覆刻出版社: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臺灣文學》2輯(1948.9.15)、3輯(1948.12.15)。臺中:臺灣文學社。
《臺灣青年》4期(1946.1.1)。臺北: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直屬臺灣地區團部籌備處。
《臺灣評論》(1946.7.1-1946.10.1)。原出版者臺北:臺灣評論社。使用版本為覆刻本,覆刻出版社: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臺灣雜誌》復刊號2期(1947.7.20)。臺北:臺灣雜誌社連震東。
《奮鬥》創刊號(1947.1.1)。臺北:臺北市文化運動委員會。
《龍安文藝》創刊號(1949.5.20)。原出版者臺北:臺灣省立師範學院龍安文藝社。使用版本為重刊本,載於《文學臺灣》46期。2003夏季號。頁175-251。
陳正茂編(1997)。《中國青年黨史料叢刊第十一輯──剷共、中青、風雲、青年臺灣合刊本》。臺北縣:國史館。
(三)公文檔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1992)。《二二事件資料選輯(二)》。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侯坤宏、許進發編(2002)。《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一)》。臺北縣:國史館。
張博宇編(1974)。《臺灣地區國語運動史料》。臺北:商務印書館。
張博宇編(1987)。《慶祝臺灣光復四十週年臺灣地區國語推行資料彙編(上、中、下)》。臺中縣:臺中省政府教育廳。
陳鳴鐘、陳興唐主編(1989)。《臺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上、下)》。中國:南京出版社。
楊秀菁、薛化元、李福鐘編註(2002)。《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 (七)新聞自由(一九四五~一九六○) 》。臺北縣:國史館。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1946.6.25)。《臺灣省第一次教育行政會議實錄》。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歐素瑛、李文玉編(2002a)。《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七)》。臺北縣:國史館。
歐素瑛、李文玉編(2002b)。《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八)》。臺北縣:國史館。
歐素瑛編(2004)。《臺灣省參議會史料彙編──教育篇(一)》。臺北縣:國史館。
薛月順編(1999)。《臺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三)》。臺北縣:國史館。
(四)專書
朱兆祥編(1948)。《廈門方言符號傳習小冊》。臺北: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
何容等(1948)。《臺灣之國語運動》。臺北:省教育廳。
吳濁流(1947)。《夜明け前の臺灣》。臺北:學友書局。
吳濁流(1948)。《ポッタム科長》。臺北:學友書局。
林忠編著(1945)。《國語廣播教本第一冊》。臺北:臺灣實業公司出版部。
林忠編著(1946)。《國語廣播教本第二冊》。臺北:臺灣實業公司出版部。
林忠編著(1946)。《國語廣播教本第三冊》。臺北:臺灣實業公司出版部。
林忠編著(1947)。《國語廣播教本第四冊》。臺北:臺灣實業公司出版部。
洪炎秋(1948)。《閑人閒話》。臺中:中央書局。
張瑞成編(1990)。《抗戰時期收復臺灣之重要言論》。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陳映真、曾健民編(1999.9)。《1947-1949 臺灣文學問題論議集》。臺北:人間出版社。
臺灣省公民訓練委員會(1946.10.10)。《臺灣省公民訓練課本》。臺北:臺灣省立編譯館。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3)。《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度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工作計畫》。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1946)。《陳長官治臺一年來言論集》。臺北:臺灣新生報。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1946)。《臺灣省行政工作概覽》。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1946.11)。《臺灣一年來之宣傳》。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秘書處編輯室編(1946.2)。《廣播詞輯要》。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秘書處。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1946)。《中等學校暫用國語課本》。臺北:臺灣書店。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1946)。《民眾國語讀本》。臺北:臺灣書店。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1946)。《高級國語文選》。臺北:臺灣書店。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1946.11)。《臺灣一年來之教育》。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1946.5)。《臺灣省教育概況》。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編(1946)。《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職員錄》。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編印(1946)。《國民學校暫用國語課本甲編》。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編印(1946.11)。《初級小學適用國語第六冊》。臺北:臺灣書店。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編印(1946.11)。《高級小學適用國語第四冊》。臺北:臺灣書店。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編(1946)。《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三月來工作概要(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三十五年一月二十四日)》。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編(1946)。《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工作計劃》。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編(1946.12)。《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政報告》。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機要室編(1946)。《陳長官通知輯要》。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機要室。
臺灣新生報社叢書編纂委員會編(1947)。《臺灣年鑑》。臺北:臺灣新生報社。
魏建功等編(1947.12.10)。《大學國語文選》。臺北:臺灣大學教務處。
二、專書、期刊、單篇論文、學位論文
Benedict Anderson(班納迪克.安德森)(1999)。《想像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吳叡人譯)。臺北:時報文化。
Bill Ashcroft, Gare Th Griffiths, & Helen Tiffin(比爾.阿希克洛夫特、嘉雷斯.克里菲斯、凱倫.蒂芬)(1998)。《逆寫帝國:後殖民文學的理論與實踐》(劉自荃譯)。臺北縣:駱駝出版社。
David Crystal(大衛.克里斯托)(2001)。《語言的死亡》。臺北:貓頭鷹(城邦)出版社。
Edward Sapir(愛德華.薩丕爾)(1985)。《語言論:語言研究導論》(陸卓元譯)。香港:商務印書館。
Edward W. Said(艾德華.薩依德)(2004)。《知識份子論》(單德興譯)。臺北:麥田出版社。
Elleke Boehmer(艾勒克.博埃默)(1998)。《殖民與後殖民文學》。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
Eric Hobsbawm(艾瑞克.霍布斯邦)(1997)。《民族與民族主義》(李金梅譯)。臺北:麥田出版社。
Homi K. Bhabha(霍米.巴巴)(2003)。〈他者的問題:刻板印象和殖民話語〉(張萍譯)。《視覺文化讀本》。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頁218-230。
Joshua A. Fishman(1991)。《語言社會學》(黃希敏譯)。臺北:巨流出版社。
Kathryn Woodward等(2004)。《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林文琪譯)。臺北縣:韋伯文化。
Louis Althusser(阿爾都塞)(2003)。〈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研究筆記)〉(孟登迎譯)。《哲學與政治:阿爾都塞讀本》。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頁320-375。
Raymond Williams(雷蒙.威廉斯)(2005)。《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劉建基譯)。北京:三聯書店。
Rober Escarpit(1990)。《文學社會學》(葉淑燕譯)。臺北:遠流出版社。
下村作次郎(1997)。〈戰後初期臺灣文藝界的概觀〉(邱振瑞譯)。《從文學讀臺灣》。臺北:前衛出版社。頁148-175。
巴特.穆爾─吉爾伯特等編撰(2001.6)。《後殖民批評》(楊乃喬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文心(1960.3.1)。〈命運的起點〉。《自由談》11:3。頁42-44。
文訊雜誌社編(2003)。《臺灣文學雜誌展覽目錄》。臺北:文訊出版社。
方師鐸(1965)。《五十年來中國國語運動史》。臺北:國語日報社。
王育德(2000)。《臺灣話講座》(黃國彥譯)。臺北:前衛出版社。
王育德(2002a)。《王育德全集10──我生命中的心靈紀事》(邱振瑞譯)。臺北:前衛出版社。
王育德(2002b)。《王育德全集15──王育德自傳》(吳瑞雲譯)。臺北:前衛出版社。
王建國(2002)。《呂赫若小說研究與詮釋》。臺南:臺南市立圖書館。
王炬編著(1951)。《國語運動的理論與實際》。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
王詩琅(2003)。《王詩琅選集第五卷──臺灣文學重建的問題》(張良澤編)。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王詩琅、朱點人(1991)。《王詩琅、朱點人合集》(張恆豪主編)。臺北:前衛出版社。
丘念臺(1962)。《嶺海微飆》。中華日報社。
史穎君(1984)。《我國國語運動史》。政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生安鋒(2005)。《霍米巴巴》。臺北:生智。
朱宜琪(2002)。《戰後初期臺灣知識青年文藝活動研究─以省立師院及臺大為範圍》。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朱雙一(2005)。《臺灣文學思潮與淵源》。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何義麟(1997.12)。〈戰後初期臺灣出版事業發展之傳承與移植﹙1945-1950﹚〉。《臺灣史料研究》10期。頁3-24。
何義麟(2000.08)。〈『國語』轉換過程中臺灣人族群特質之政治化〉。《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 播種者文化,頁449-479。亦收入《跨越國境線──近代臺灣去殖民化之歷程》。
何義麟(2006)。《跨越國境線──近代臺灣去殖民化之歷程》。臺北縣:稻鄉出版社。
余昭玟(2003)。《從語言跨越到文學建構──跨語一代小說家研究論文集》。臺南:臺南市立圖書館。
吳三連口述,吳豐山撰記(1991)。《吳三連回憶錄》。臺北:自立晚報。
吳文星(1992)。《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
吳新榮(1977)。《震瀛回憶錄》。自印版。
吳新榮(1997)。《吳新榮選集1》(葉笛、張良澤漢譯,呂興昌編訂)。臺南縣: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吳濁流(1988)。《臺灣連翹》(鍾肇政譯)。臺北:前衛出版社。
吳濁流(1991)。《吳濁流集》(彭瑞金主編)。臺北:前衛出版社。
吳濁流(1993)。《無花果──臺灣七十年的回想》。臺北:前衛出版社。
吳叡人(1999)。〈祖國的辯證:廖文奎(1905-1952)臺灣民族主義思想初探〉。《思與言》37卷3期。頁47-100。呂正惠(2002)。〈三十年代「臺灣話文」運動平議〉。《殖民地的傷痕──臺灣文學問題》。臺北:人間出版社。頁1-16。
呂正惠(2003)。〈陳芳明「再殖民論」質疑〉(節錄)。《臺獨派的臺灣文學論批判》。臺北:人間。原載於《聯合文學》206期。2001.12。頁138-163。呂興昌(1992)。〈林亨泰四○年代新詩研究──跨越語言一代的詩人研究之二〉。《鍾理和逝世32週年紀念暨臺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要》。高雄縣:高雄縣政府。頁149-210。
呂興昌(1997)。〈臺語文學的邊緣戰鬥──以八、九○年代臺語文學論爭為中心〉。《「邁向21世紀的臺灣民族與國家」論文集》。臺北:吳三連史料基金會。頁291-305。
呂興昌主編(1999)。《臺語文學運動論文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宋國誠(2004)。《後殖民文學──從邊緣到中心》。臺北:擎松。
尾崎秀樹(2004)。《舊殖民地文學的研究》。臺北:人間出版社。
巫永福(1986)。《風雨中的長青樹》。臺中:中央書局。
巫永福(2003)。《我的風霜歲月──巫永福回憶錄》。臺北:望春風。
志村雅久(1992)。《中華民國臺灣地區推行國語運動之研究》。臺大三民主義研究所。李西勳(1995.09)。〈臺灣光復初期推行國語運動情形〉。《臺灣文獻》46卷3期。頁173-207。李良熙(1980)。《臺灣光復後推行國語教育問題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李昀陽(2003)。〈論戰後初期魯迅思想在臺灣的轉化〉。《島語臺灣文化評論》5期。頁55-82。
李純青(1993)。《望鄉》,臺北:人間出版社。
李敏勇(2003.11.9)。〈讓新憲法成為臺灣許諾國家的情書〉。《自由時報》。
李筱峰(1986)。《臺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臺北:自立晚報。
李筱峰(1990)。《二二八消失的臺灣菁英》。臺北:自立晚報。
李筱峰(1993.3)。《島嶼新胎記──從終戰到二二八》。臺北:自立晚報。
李筱峰(1994)。〈國家認同的轉向──以戰後臺灣反對人士的十個個案為例〉。《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323-362。
李筱峰(1996.10)。《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臺北:玉山出版社。
李筱峰(2004)。《臺灣全志──卷首〈戰後臺灣變遷史略〉》。南投:臺灣文獻館。
李鴻禧。(1995)。〈支持彭明敏之我見我思〉。《彭明敏旋風》。臺北:大村文化。頁7-17。
杜武志(2005.9.25)。〈臺灣光復六十週年──日治時期之回憶點滴(下)〉。《臺北文獻》153期。頁229-265。
汪彝定(1991)。《走過關鍵年代》。臺北:商周出版社。
阮美慧(1996)。《笠詩社誇越語言一代詩人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周英雄、劉紀蕙編(2000)。《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出版社。
周婉窈(1995.6)。〈臺灣人第一次的「國語」經驗──析論日治末期的日語運動及其問題〉。《新史學》6卷2期。頁113-159。全文亦收入《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周婉窈(2003)。《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頁33-75
周夢江,王思翔(1995)。《臺灣舊事》(葉芸芸編)。臺北:時報出版社。
岡崎郁子(1994)。〈二二八事件與文學〉。《臺灣文學研究在日本》。臺北:前衛出版社。頁165-238。
岡崎郁子(1996)。《臺灣文學──異端的系譜》(葉笛、鄭清文、涂翠花譯)。臺北:前衛出版社。
林央敏(1997a)。《臺語文化釘根書》。臺北:前衛出版社。
林央敏(1997b)。《臺語文學運動史論》。臺北:前衛出版社。
林至潔(1994)。〈呂赫若最後作品-冬夜之剖析〉。《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家──日據時期臺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
林亨泰(1994.6)。《找尋現代詩的原點》。彰化市: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林亨泰(1998a)。《林亨泰全集1》(呂興昌編訂)。彰化市: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林亨泰(1998b)。《林亨泰全集7》(呂興昌編訂)。彰化市: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林亨泰(1998c)。《林亨泰全集9》(呂興昌編訂)。彰化市: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林春蘭(2002)。《楊雲萍的文化活動及其精神歷程。臺南:臺南市立圖書館。
林梵(1984.5)。〈讓他們出土──臺灣新生報「橋」副刊小說選介〉。《文學界》10期。頁215-223。
林淇瀁(2001)。《書寫與拼圖:臺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臺北:麥田出版社。
林莊生(1992)。《懷樹又懷人──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及那個時代》。臺北:自立晚報社。
林莊生(1999)。《一個海外臺灣人的心思》。臺北:望春風。
林進輝編(1983)。《臺灣語言問題論集》。臺北:臺灣文藝雜誌社。
林瑞明(1993)。《臺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文集》。臺北:允晨。
林瑞明(1996)。《臺灣文學的歷史考察》。臺北:允晨。
林瑞明(2003)。〈現階段臺語文學之發展及其意義〉。《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貮)評論卷(一)》。臺北:九歌出版社。頁437-454。
林瑞祥(2003)。《戰後臺語的發展與論述》。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曙光(1984.5),〈臺灣光復初期日文寫作的回顧〉,《文學界》10期。頁147-150。林曙光(1994.1)。〈難忘的回憶──記臺語劇運先驅蔡德本〉。《文學臺灣》9期。頁15-24。林曙光(1994.7)。〈感念奇緣弔歌雷〉。《文學臺灣》11期。頁20-33。松永正義(2002.2)。〈40年代後半期臺灣文學研究〉。《越浪前行的一代》。高雄:春暉出版社。頁321-340。
祁致賢(1961)。《國語教育》。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國語推行委員會。
邱貴芬(1995)。〈「發現臺灣」──建構臺灣後殖民論述〉。《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出版社。頁169-191。
邱貴芬(1997)。〈性別/權力/殖民論述──鄉土文學中的去勢男人〉。《仲介臺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臺灣閱讀》。臺北:元尊文化。
施正鋒(2003)。《臺灣政治建構》。臺北:前衛出版社。
施正鋒編(2002)。《各國語言政策: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臺北:前衛出版社。
施敏輝編(1995)。《臺灣意識論戰選集──臺灣結與中國結的總決算》。臺北:前衛出版社。
施善繼編(1999)。《噤啞的論爭》。臺北:人間出版社。
施懿琳(1999.6)。《吳新榮傳》。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施懿琳(2003)。〈認同矛盾掙扎下的雙鄉人──試析龍瑛宗長篇小說《紅塵》〉。《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貮)評論卷(二)》。臺北:九歌出版社。頁1051-1065。
施懿琳、楊翠(1997)。《彰化縣文學發展史(下)》。彰化縣: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施懿琳、鍾美芳、楊翠(1993)。《臺中縣文學發展史田野調查報告書》。臺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柄谷行人(2003)。《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趙京華譯)。北京:三聯書店。
柳書琴(2002)。〈張文環生平寫作年表(一九○九~七八)〉。《張文環全集卷8文獻集》(陳萬益主編)。臺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頁120-152。
柳書琴(2003.3)。〈忠義的自問:從《地平線的燈》論張文環的跨時代省思〉。《臺中縣開發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豐原:行政院文建會、臺中縣文化局。頁183-211。
柳書琴(2003.8)。〈跨時代誇語作家的戰後初體驗:龍瑛宗的現代性焦慮(1945-1947)〉。《臺灣文學學報》4期。頁73-105。洪惟仁(1992a)。《臺語文學與臺語文字》。臺北:前衛出版社。
洪惟仁(1992b)。《臺灣語言危機》。臺北:前衛出版社。
洪惟仁(1999)。《臺灣方言之旅》。臺北:前衛出版社。
胡一貫(1954.10.1)。〈編後語〉。《文藝創作》42期。頁130。
范泉(2000)。《遙念臺灣》。臺北:人間出版社。
唐秉玄(1987)。《教育生涯五十年──秉玄八十自述》。臺北:著者自刊本。
夏金英(1995)。《臺灣光復後之國語運動》,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夏榮和、林偉盛、陳俐甫譯(1992)。《臺灣.中國.二二八》。臺北:稻鄉出版社。
孫萬國(1998)。〈半山與二二八初探〉。《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臺北:吳三連史料基金會。頁245-272。
徐秀慧(2004)。《戰後初期臺灣的文化場域與文學思潮的考察﹙1945~1949﹚》。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徐秀慧(2004.12)。〈「中國化?臺灣化?或是現代化?」論陳儀政府時期的文化政策﹙1945/8-1947/2﹚〉。《文學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臺南:國家文學館,頁165-191。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編(1982)。《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中文圖書目錄──民國元年至38年》。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張文環(2002)。《張文環全集小說集(三)中、短篇卷3》(陳萬益編)。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張文環(2002)。《張文環全集小說集(五)長篇卷5》(陳萬益編)。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張光正編(2005.3)。《張光直文學作品集》。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張良澤(1988)。《四十五自述:我的文學歷程》。臺北:前衛出版社。
張炎憲(1999.1)。〈黃旺成的轉折──從社會參與到纂寫歷史〉。《竹塹文獻》10期。頁6-28。
張炎憲、胡慧玲、黎澄貴採訪記錄(1996)。《臺北都會二二八》。臺北:臺灣史料中心。
張炎憲等(2006)。《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臺北: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張建隆(1991)。〈生息於斯的「滾地郎」──張文環〉。《張文環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張春榮(2005)。〈西洋電影口語修辭的特色〉。《第七屆中國修辭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張健(1983)。《文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道藩(1954.1.1)。〈四十二年度文藝運動簡述〉。《文藝創作》33期。頁1-17。
張學謙、蔡丕暹(2004.12.18)。〈將語言人權融入語文教學〉。《語言人權與語言復振學術研討會》。臺東:臺東大學語教系。
莊惠惇(1998)。《文化霸權.抗爭論述──戰後初期臺灣的雜誌文化分析》。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莊紫蓉(2000.4.15)。〈淡水河畔的美麗漣漪──王昶雄專訪〉。《淡水牛津文藝》7期。頁91-98。莊紫蓉撰(2004)。《廖清秀苦學與寫作》(廖清秀口述)。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
許介鱗(1998)。《戰後臺灣史記.卷一》。臺北:文英堂。
許曹德(1990)。《許曹德回憶錄──一個臺灣人的成長史》。臺北:前衛出版社。
許雪姬(1991.12)。〈臺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思與言》29卷4期。頁155-184。許雪姬(2000.12)。〈評《臺灣文化再構築一九四五~一九四七の光と影──魯迅思想受容の行方》〉。《國史館館刊》復刊29期。頁229-244。許極墩(1987)。〈王育德先生研究臺灣話的貢獻〉。《臺灣文化》5期。頁56-58。
許詩萱(1999)。《戰後初期﹙1945.8-1949.12﹚臺灣文學的重建──以《臺灣新生報》「橋」副刊為主要探討對象》。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許維育(1998)。《戰後龍瑛宗及其文學研究》。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許寶強、羅永生選編(2004)。《解殖與民族主義》。北京:中央編譯。
陳火泉(1987)。〈踽行四十年──給愛好文藝寫作的青年朋友〉。《活在快樂中》。臺北:九歌出版社。頁228-239。
陳火泉(1990)。〈八十歲學吹鼓手──從日文到中文,寫到地老天荒〉。《悠悠人生路》。臺北:九歌出版社。頁213-222。
陳怡真(2004)。《澄懷觀道──陳奇祿先生訪談錄》。臺北縣:國史館。
陳芳明(1989)。《鞭傷之島》。臺北:自立晚報。
陳芳明(1998)。〈紅色青年呂赫若──以戰後四篇中文小說為中心〉。《左翼臺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臺北:麥田出版社。
陳芳明(1999.8)。〈臺灣新文學史(1)──臺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聯合文學》178期。頁162-173。陳芳明(2000.8)。〈馬克思主義有那麼嚴重嗎?──回答陳映真的科學發明與知識創見〉。《聯合文學》190期。頁156-165。陳芳明(2001.3)。〈臺灣新文學史(9)──戰後初期文學的重建與頓挫〉。《聯合文學》197期。頁150-163。陳芳明(2001.4)。〈臺灣新文學史(10)──二二八事件後的文學認同與論戰〉。《聯合文學》198期。頁162-175。陳芳明編(1991)。《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陳俐甫(2003)。《臺灣民族主義之研究》。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陳建忠(1998)。〈被咀咒的文學?:戰後初期(1945-1949)臺灣小說的歷史考察〉。《臺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臺北:聯經。頁31-82。
陳建忠(2000a)。〈自我殖民與「近親憎惡?」──以吳濁流小說〈波茨坦科長〉為中心看臺灣戰後初期的後殖民情境〉。《吳濁流百年誕辰紀念專刊》。新竹縣:新竹縣文化局。頁196-208。
陳建忠(2002b.11.22-24)。〈戰後初期現實主義思潮與臺灣文學場域的再構築──文學史的一個側面(1945-1949)〉。《臺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頁1-33。
陳建忠(2003)。〈後戒嚴時期的後殖民書寫:論鍾肇政《怒濤》中的「二二八」歷史建構〉。《鍾肇政國際學術會議研討會論文集》。
陳建忠(2004.6.19)。〈行動主義、左翼美學與臺灣性:戰後初期(1945-1949)楊逵的文學論述〉。《楊逵文學國際學術研究會論文集〈研討會當日版〉》。
陳映真(2000.12)。〈陳芳明歷史三階段論和臺灣新文學史論可以休矣!──結束爭論的話〉。《聯合文學》194期。頁148-172。陳映真(2000.7)。〈以意識形態代替科學知識的災難──批評陳芳明先生的〈臺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聯合文學》189期。頁138-160。陳美如(1998)。《臺灣語言教育政策之回顧與展望》。高雄:復文。
陳恕(2001)。《從《民報》觀點看戰後初期(1945-1947)臺灣的政治與社會》。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陳培豐(2001.2)。《「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本統治下臺灣の國語教育政策の再考》。東京:三元社。
陳培豐(2004.6)。《日治時期的語言.文學.「同化」》。臺南:成功大學。
陳淑容(2001)。《一九三○年代鄉土文學.臺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隆志(2000.12)。〈新世紀臺灣國際地位的展望〉。《新世紀智庫論壇》12期,頁4-14。陳萬益(1997)。〈蕭條異代不同時──從〈清秋〉到〈冬夜〉〉。《呂赫若作品研究》。臺北:聯合文學。頁7-22。
陳萬益(2005.11.19-20)。〈賴和的臺灣意識與臺灣人意識〉。《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清華大學。
陳翠蓮(1994)。《二二八事件研究》。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彭明敏(1988)。《自由的滋味》。臺北:前衛。
彭瑞金(1997.5)。〈《橋》副刊始末〉。《臺灣史料研究》9期。頁34-47。彭瑞金(1998)。《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
彭瑞金(2004.6.19)。〈楊逵戰後初期文學發言對臺灣文學的影響〉。《楊逵文學國際學術研究會論文集〈研討會當日版〉》。
彭瑞金(2004.7)。〈戰後初期「臺灣文學路向之爭」的真相探討〉。《文學臺灣》51期。頁230-259。彭瑞金記錄(1979.3)。〈從鄉土文學到三民主義文學——訪葉石濤先生談臺灣文學的歷史〉。《臺灣文藝》9期,頁5-30。
曾士榮(1994)。《戰後臺灣之文化重編與族群關係(一九四五─一九五○)──以「臺灣大學」為討論例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曾健民(2001.1)。〈「戰後再殖民論」的顛倒──關於陳芳明的戰後文學史觀的歷史批判〉。《聯合文學》195期。頁128-140。曾健民研編(2003)。《新二二八史像──最新出土事件小說.詩.報導.評論》。臺北:臺灣社會科學出版社。
游勝冠(1991)。《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游勝冠(1994)。〈戰後臺灣的反殖民文學〉。《臺灣史料研究》3期。頁94-113。游勝冠(1996)。《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臺北:前衛出版社。
游勝冠(2003.9.24-6)。〈誰在隱藏不利其教義的證據?──統派論者對戰後第一場臺灣文學論戰的詮釋的再商榷〉。《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臺北:文鶴出版社。
黃英哲(1992)。〈許壽裳和臺灣(1946-48)兼論二二八前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文化政策〉。《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頁115-139。
黃英哲(1994)。〈魯迅思想在臺灣的傳播,1945-1949:試論戰後初期臺灣的文化重建與國家認同〉。《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301-321。
黃英哲(1997)。〈戰後初期臺灣文化的重編(1945-1947)——臺灣人「奴化」了嗎?〉。《何謂臺灣?——近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建會。頁330-342。
黃英哲(1998)。〈臺灣省編譯館研究﹙1946.8-1947.5﹚──陳儀政府文化重編機構研究之一〉。《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臺北:吳三連史料基金會。頁93-118。
黃英哲(2001.2)。〈黃榮燦與戰後臺灣的魯迅傳播(1945-1952)〉。《臺灣文學學報》2期。頁91-111。黃英哲(2003.04)。〈一九五○年代臺灣的「國語」運動(上)〉。《文學臺灣》46期。頁318-333。黃英哲(2003.07)。〈一九五○年代臺灣的「國語」運動(下)〉。《文學臺灣》47期。頁172-188。黃英哲(2005.10)。〈魏建功與戰後臺灣「國語」運動(1946-1948)〉。《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期。頁79-107。黃惠禎(2005)。《左翼批判精神的鍛接:四○年代楊逵文學與思想的歷史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黃嘉政(2001)。《戰後以來臺灣臺語教育發展之研究(1945-2000)》。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楊千鶴(1995)。《人生三稜鏡》。臺北:前衛出版社。
楊逵(2000)。《楊逵全集第四卷.小說卷(一)》(彭小妍主編)。臺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楊逵(2001a)。《楊逵全集第九卷.詩文卷(上)》(彭小妍主編)。臺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楊逵(2001b)。《楊逵全集第十卷.詩文卷(下)》(彭小妍主編)。臺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楊逵(2001c)。《楊逵全集第十三卷.未定稿卷》(彭小妍主編)。臺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楊逵(2001d)。《楊逵全集第十四卷.資料卷》(彭小妍主編)。臺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楊照(2003)。〈「失語震撼」後的掙扎、尋覓──論葉石濤的文學觀〉。《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貮)評論卷(二)》。臺北:九歌出版社。頁1199-1214。
楊聰榮(1992)。《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臺灣的中國化》。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葉石濤(1983a)。《文學回憶錄》。臺北:遠景出版社。
葉石濤(1984a)。〈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光復初期的臺灣日文文學〉。《文學界》9期。頁2-9。葉石濤(1987)。《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葉石濤(1989a)。〈紅鞋子〉。《1988臺灣小說選》。臺北:前衛出版社。頁79-116。
葉石濤(1989b)。〈臺灣鄉土文學史導論〉。《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評論卷(壹)》。臺北:九歌出版社。頁67-92。
葉石濤(1990)。《臺灣文學的悲情》。高雄:派色文化。
葉石濤(1991)。《一個老朽作家的五○年代》。臺北:前衛出版社。
葉石濤(1993)。〈接續祖國臍帶之後:從四○年代臺灣文學來看「中國意識」和「臺灣意識」的消長〉〉。《文學現象: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2》。臺北:正中書局。頁89-120。葉石濤(1999a)。《從府城到舊城──葉石濤回憶錄》。臺北:翰音文化。
葉石濤(1999b)。《追憶文學歲月》。臺北:九歌出版社。
葉石濤編述(1984b)。〈中華日報日文版文藝欄(包含家庭欄)重要日文作品資料〉。《文學界》9期。頁77-124。
葉石濤總譯(1983b)。〈特輯〉(中華日報日文版文藝欄日文作品翻譯)。《文學界》8期。頁70-87。
葉芸芸(1989.8)。〈試論戰後初期的臺灣智識份子及其文學活動〉。《先人之血,土地之花》。臺北:前衛出版社。頁57-82。
葉榮鐘(2000a)。《半壁書齋隨筆(下)》(葉芸芸主編)。臺北:晨星出版社。
葉榮鐘(2000b)。《臺灣人物群像》(葉芸芸主編)。臺北:晨星出版社。
葉榮鐘(2002),《葉榮鐘日記(上)》,臺北:晨星出版社。
虞義輝(2001)。《臺灣意識的多面向──百年兩岸的民族主義》。臺北:黎明文化。
詹作舟著(2001)。《詹作舟全集(四)傳統詩篇(上)》(張瑞和編)。彰化縣:詹作舟全集出版委員會。
詹瑋(1992)。《吳稚暉與國語運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廖炳惠編著(2003)。《關鍵詞200》。臺北:麥田出版社。
廖清秀(1953.5.1)。〈恩仇血淚記〉。《文藝創作》25期。頁141-163。
廖清秀(1982.5.17)。〈靈感文字〉。《臺灣時報》。
廖清秀(1998.4)。〈學習「國語文」的回憶〉。《中央月刊文訊別冊》。頁5-6。廖清秀(2000)。〈少年大二三事〉。《望你永遠在我心內──王昶雄先生追思集》(李魁賢編)。臺北縣:臺北縣文化局。
臺灣省文獻會編(1991)。《二二八事件文獻輯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劉明憲(2004.2.28)。〈失敗的種子:論臺灣行政幹部訓練班的成立及其困境〉。《歷史視野中的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研討會當日版)》。
蔡其昌(1996)。《戰後﹙1945-1959﹚臺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蔡真宜(2001)。《臺灣母語教育政策之研究──以閩南語教育為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蔡淑滿(2002)。《戰後初期臺北的文學活動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蔡盛琦(2005.3)。〈戰後初期臺灣的圖書出版──1945至1949年〉。《國史館學術集刊》5期。頁209-251。蔡錦堂(2004.6)。〈戰後初期(1949─1950)臺灣社會文化變遷初探──以「中央日報」記事分析為中心〉。《淡江史學》15期。頁253-288。鄭梓(1994)。《戰後臺灣的接收與重建──臺灣現代史研究論集》。臺北:新化。
鄭烱明編(1999)。《點亮臺灣文學的火炬──葉石濤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高雄:春暉出版社。
鄧孔昭等(2005)。《戰後初期臺灣文學與思潮論文集》。臺中:東海大學。
橫地剛、藍博洲、曾健民合編(2004)。《文學二二八》。臺北:臺北社會科學。
盧建榮(2002)。《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臺北:麥田出版社。
盧建榮(2003)。《臺灣後殖民國族認同1950-2000》。臺北:麥田出版社。
賴澤涵等(1994)。《「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臺北:時報出版社。
龍瑛宗(1997)。《紅塵》(鍾肇政譯)。臺北:遠景出版社。
戴國煇、葉芸芸(1992)。《愛憎228》。臺北:遠流出版社。
薛茂松(1983.4)。〈五十年代文藝作家名錄〉。《文訊》9期。頁365-402。謝國興(2000)。《府城紳士辛文炳和他的志業》。臺北:南天書局。
鍾理和(2003)。《鍾理和全集5》。臺北:行政院客委會。
鍾理和(2003)。《鍾理和全集6》。臺北:行政院客委會。
鍾理和、鍾肇政(1998)。《臺灣文學兩鍾書》(錢鴻鈞編)。臺北:草根出版社。
鍾逸人(1995)。《辛酸六十年(上、下)》。臺北:前衛出版社。
鍾肇政(1979)。《濁流三部曲》。臺北:遠景出版社。
鍾肇政(1984.3)。〈難困孤寂的足跡──簡述四十年代本省鄉土文學〉。《文訊》9期。頁122-134。鍾肇政(1993)。《怒濤》。臺北:前衛出版社。
鍾肇政(2000a.11)。《臺灣文學十講》(莊紫蓉編)。臺北:前衛出版社。
鍾肇政(2000b.12)。《鍾肇政全集2濁流三部曲(下)》(陳宏銘、莊紫蓉、錢鴻鈞編)。桃園市:桃園縣立文化中心。
藍博洲(1991)。《屍沈.流亡.二二八》。臺北:時報出版社。
藍博洲(2001)。《消失在歷史迷霧中的作家身影》。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魏永竹主編(1992)。《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魏岫明(1984)。《國語演變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
魏貽君(2005)。〈書寫的文字政變或共和?〉。《想像的本邦》。臺北:麥田出版社。頁283-312。
羅鋼、劉象愚主編(1999.4)。《後殖民主義文化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三、網路資料(以下網路資料最後確定日期皆為2006年6月7日)
李麗玲(1994)。《五O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臺籍作家的處境及其創作初探》。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全文上網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l/li-le-leng/li-le-leng.htm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http://www.228.org.tw/index.php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日據時期與光復初期檔案整合查詢系統http://db1.sinica.edu.tw/%7Etextdb/test/twhist/index.php
國家文化資料庫舊版報紙資訊網http://paper.ntl.gov.tw/
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index.hpg
國家臺灣文學館《臺灣文學辭典》檢索資料庫試用版http://taipedia.literature.tw:8090/
陳光興(2001.9)。〈為什麼大和解不/可能?──〈多桑〉與〈香蕉天堂〉殖民/冷戰效應下省籍問題的情緒結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3期。頁41-110。全文上網http://www.ncu.edu.tw/~eng/csa/critic_forum/forum_41.htm楊雲萍教授藏書暨手稿資料展http://www.lib.ntu.edu.tw/manuscript/yangup/index.html
葉榮鐘全集、文書及文庫數位資料館http://140.114.72.37/jcyeh/
臺灣省政府公報網際網路查詢系統http://www.tpg.gov.tw/stgogweb/chkuser.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