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47.15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5 08:2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志瑋
研究生(外文):Chen Chih Wei
論文名稱:戰後初期臺灣的語文政策與意識形構(1945.8.15-1949.12.7)──以跨時代臺灣文化人的書寫為考察對象
論文名稱(外文):The language policy and consciousness shape of Taiwan in the initial stage after World War II (August 15, 1945 to December 7, 1949)──The investigation target depends on the records of crossing era Taiwanese cultural workers
指導教授:張春榮張春榮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區域研究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12
中文關鍵詞:戰後初期語文政策意識形構臺灣文化人臺灣意識
外文關鍵詞:Initial stage after World War IILanguage policyConsciousness shapeTaiwanese cultural workersTaiwanese Consciousnes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122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9
本論文旨在探討戰後初期四年間(1945.8.15-1949.12.7),臺灣文化人對官方語文政策的對應,此對應過程是否呈顯重層的臺灣意識與中國意識間,微妙的流動變化。
本論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採歷史情境脈絡與史料印證、文本分析並行的方式,爬梳臺灣文化人隱藏於書寫中的微言大義。全文共計五章:
第一章為緒論。首先敘述研究動機與目的;其次界定研究範圍與闡釋重要名詞;接著說明研究方法與介紹史料;最後回顧當前學界對戰後初期臺灣語文政策的相關研究,並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價值及開展方向。
第二章就語文的政治化進行梳理。探討戰後初期語文如何成為官方權力爭奪的工具,臺灣文化人如何進行語文抗爭,消解中國/「國語」霸權,區分「自我」與「他者」。
第三章探討文學活動如何對應語文政策,反映意識形態。首先探討語文政策對文學活動和臺灣作家心理造成的影響;其次探討臺灣作家作品呈顯的語文問題及言外之意;最後就作品的形式和相關論爭進行闡發,說明臺灣作家如何透過作品呈現其隱而不彰的臺灣意識。
第四章則探討語文政策在國家認同上扮演的角色,說明不當的語文政策非但無助於官方中國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構,反而導向臺灣認同強化的可能。
第五章為結論,說明戰後初期的不當語文政策及其衍生的相關問題,導致與中國對抗的臺灣意識形構。因此,在今日展望臺灣內部各族群團結的同時,「國家語言發展法」的制定有其深刻意義。
The purport of this thesis is to explore and discuss how Taiwanese cultural workers face and manage with the policy of official language during 4 years(August 15, 1945 to December 7, 1949) after World War II. It is also to discuss if this process of managing combined the consciousness of Taiwan and China with delicate change.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is thesis is including the historical situation thread of thought, confirmable historical data and text analysis. It is to discuss the sublime words with deep meaning concealed in texts by Taiwanese cultural workers. The full text adds up 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the introduction. Narrating research motivation and purpose is at first. Secondly, it defines research range and explain the important noun. Then it describes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introduction of historical data. It reviews of related research of Taiwan language policy at initial stage after World War II by present academic circles.
Chapter two arranges politicization of language. It is to discuss how the language in the initial stage after World War II become a tool to scramble for power by officals and how Taiwan cultural workers fight in language policy. How to clear up the hegemony of China(mandarin) and distinguish the self and the other is also been discussed.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how the literature activity tackles language policy, reflecting ideology. It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language policy to literature activity and psychology of Taiwanese writer at first. Secondly, it explores the Taiwanese writer’s works, reflecting the language problems and the meaning between lines. Elucidating on the form of the works and relevant controversy is the last part, explaining how Taiwanese writers present their latent but not apparent consciousness of Taiwan by the works.
Chapter four explores what is the role of language policy in country identification. It describes improper language policy is helpless in official China consciousness shape of nationalism construct. Instead, it leads the possibility of intensification of Taiwan identification.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stating improper language policy of initial stage after World War II and derived relevant problems which resulting in the consciousness shape of Taiwan fighting with China. In addition, it has deep meanings in formulation of “the law of national language development” while looking forward to every ethnicity Taiwan unitedly today.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名詞界定…………………………………………………...….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史料介紹………………………………………………….….14
第四節 文獻探討…………………………………………………………………..19

第貮章 語文問題的政治化……………………………………….… 23
第一節 不同歷史語境下對「國語」的兩種賦義…………………………………..23
第二節 語文政策與「他者」意識形態的建構和解構……………………..………32

第參章 語文政策與臺灣文學的互動……………………………… 69
第一節 語文政策與臺灣作家的文學活動………………………………….…….69
第二節 作品內容呈現的語文問題………………………………………..………76
第三節 「混雜」之創作形式的應用與意義……………………………………..102

第肆章 語文政策與認同的辯證……………………………………129
第一章 「國語文」教材中的中國民族共同體形構……………………………130
第二節 為什麼認同不可能?──「國語文」與政治、文學/文化的矛盾、對立
…………………………………………………………………………....143
第三節 想像性的重構──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的消長……………………....159

第伍章 結論…………………………………………………………169

參考文獻……………..………………………………………………..175

附錄……………………………………………………………………195
一、史料
(一)報紙
《人民導報》1946.1.1-1947.3.10
《力行報》1948.5.17-1948.6.4
《大明報》1946.9-12月
《中央日報》1949.3.12-1949.12.7
《中華日報》1946.2.21-1949.12.7
《公論報》1947.10.25-1949.12.7
《民報》1945.10.10-1947.2.28
《和平日報》1946.7-1947.1和1947.3-1949.4
《國聲報》1947.1、2、5月
《臺灣新生報》1945.10.25-1949.12.7

(二)雜誌
《一陽週報》9號(1945.11.17)。臺中:一陽週報社。
《大同》創刊號(1945.11.12)。臺北:大同股份有限公司文化部。
《中華》創刊號(1946.1.20)。臺北:中華報社。
《文化交流》(1947.1.15)。原出版者臺中:文化交流服務社。使用版本為覆刻本,覆刻出版社: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文化先鋒》8卷8期(1948.4.30)。南京。
《文友通訊》(1957.4.23-1958.7.10)。收入《文學界》5期。1983春季號。頁124─193。
《文藝春秋》6卷4期(1948.4.15)、7卷4期(1948.10.15)。上海:永祥印書館。
《臺旅月刊》創刊號(1949.2.10)、1卷2期(1949.3.15)、1卷3期(1949.4.20)、1卷4期(1949.5.20)、2卷1期(1949.10.15)。臺北:臺灣旅行社。
《正氣月刊》創刊號(1946.10.1)、1卷2期(1946.11.1)、1卷4期(1947.1)。臺北:正氣出版社。
《兩週文摘》3期(1949.10.30)、4期(1949.11.15)、5期(1949.11.30)。臺北:兩週文摘社。
《前鋒》創刊號(1945.10.25)。原出版者臺北:臺灣留學國內學友會。使用版本為覆刻本,覆刻出版社: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南方週報》3期(1948.2.10)。臺南:南方週報社。
《建國月刊》創刊號(1947.10.1)、1卷5期(1948.2)、1卷6期(1948.3)。臺北:建國月刊社。
《政經報》(1945.10.25-1946.7.25)。原出版者臺北:政經報社。使用版本為覆刻本,覆刻出版社: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島星》創刊號(1948.3.21)。臺北:島星月刊出版社。
《海疆》3月號(1946.3.10)。臺北:海疆出版社。
《國語通訊》創刊號(?)、二號(?)、四號(1947.7)。臺北: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
《現代週刊》(1945.12.10-1946.12.15)。臺北:現代週刊社。
《創作》(1948.4.1-1948.8.9)。原出版者臺北:創作月刊社。使用版本為覆刻本,覆刻出版社: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新希望》12期-22期(1949.5.14-1949.7.23)。上海:新希望週刊社。
《新知識》(1946.8.15)。原出版者臺中:中央書局。使用版本為覆刻本,覆刻出版社: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新青年》1卷4號。(1945.11.30)。臺北:新青年雜誌社,。
《新風》1卷1號(1945.11.15)、1卷2號(1945.12.15)。臺北:昌明誌社。
《新新》(1945.11.20-1947.1.5)。原出版者新新月報社。使用版本為覆刻本,覆刻出版社: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新臺灣》(1946.2.15-1946.5.1)。原出版者北平:新臺灣雜誌社。使用版本為覆刻本,覆刻出版社: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臺灣文化》(1946.9.15-1950.12.1)。原出版者臺北:臺灣文化協進會。使用版本為覆刻本,覆刻出版社: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臺灣文學》2輯(1948.9.15)、3輯(1948.12.15)。臺中:臺灣文學社。
《臺灣青年》4期(1946.1.1)。臺北: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直屬臺灣地區團部籌備處。
《臺灣評論》(1946.7.1-1946.10.1)。原出版者臺北:臺灣評論社。使用版本為覆刻本,覆刻出版社: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臺灣雜誌》復刊號2期(1947.7.20)。臺北:臺灣雜誌社連震東。
《奮鬥》創刊號(1947.1.1)。臺北:臺北市文化運動委員會。
《龍安文藝》創刊號(1949.5.20)。原出版者臺北:臺灣省立師範學院龍安文藝社。使用版本為重刊本,載於《文學臺灣》46期。2003夏季號。頁175-251。
陳正茂編(1997)。《中國青年黨史料叢刊第十一輯──剷共、中青、風雲、青年臺灣合刊本》。臺北縣:國史館。

(三)公文檔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1992)。《二二事件資料選輯(二)》。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侯坤宏、許進發編(2002)。《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一)》。臺北縣:國史館。
張博宇編(1974)。《臺灣地區國語運動史料》。臺北:商務印書館。
張博宇編(1987)。《慶祝臺灣光復四十週年臺灣地區國語推行資料彙編(上、中、下)》。臺中縣:臺中省政府教育廳。
陳鳴鐘、陳興唐主編(1989)。《臺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上、下)》。中國:南京出版社。
楊秀菁、薛化元、李福鐘編註(2002)。《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 (七)新聞自由(一九四五~一九六○) 》。臺北縣:國史館。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1946.6.25)。《臺灣省第一次教育行政會議實錄》。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歐素瑛、李文玉編(2002a)。《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七)》。臺北縣:國史館。
歐素瑛、李文玉編(2002b)。《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八)》。臺北縣:國史館。
歐素瑛編(2004)。《臺灣省參議會史料彙編──教育篇(一)》。臺北縣:國史館。
薛月順編(1999)。《臺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三)》。臺北縣:國史館。

(四)專書
朱兆祥編(1948)。《廈門方言符號傳習小冊》。臺北: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
何容等(1948)。《臺灣之國語運動》。臺北:省教育廳。
吳濁流(1947)。《夜明け前の臺灣》。臺北:學友書局。
吳濁流(1948)。《ポッタム科長》。臺北:學友書局。
林忠編著(1945)。《國語廣播教本第一冊》。臺北:臺灣實業公司出版部。
林忠編著(1946)。《國語廣播教本第二冊》。臺北:臺灣實業公司出版部。
林忠編著(1946)。《國語廣播教本第三冊》。臺北:臺灣實業公司出版部。
林忠編著(1947)。《國語廣播教本第四冊》。臺北:臺灣實業公司出版部。
洪炎秋(1948)。《閑人閒話》。臺中:中央書局。
張瑞成編(1990)。《抗戰時期收復臺灣之重要言論》。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陳映真、曾健民編(1999.9)。《1947-1949 臺灣文學問題論議集》。臺北:人間出版社。
臺灣省公民訓練委員會(1946.10.10)。《臺灣省公民訓練課本》。臺北:臺灣省立編譯館。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3)。《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度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工作計畫》。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1946)。《陳長官治臺一年來言論集》。臺北:臺灣新生報。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1946)。《臺灣省行政工作概覽》。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1946.11)。《臺灣一年來之宣傳》。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秘書處編輯室編(1946.2)。《廣播詞輯要》。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秘書處。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1946)。《中等學校暫用國語課本》。臺北:臺灣書店。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1946)。《民眾國語讀本》。臺北:臺灣書店。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1946)。《高級國語文選》。臺北:臺灣書店。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1946.11)。《臺灣一年來之教育》。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1946.5)。《臺灣省教育概況》。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編(1946)。《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職員錄》。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編印(1946)。《國民學校暫用國語課本甲編》。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編印(1946.11)。《初級小學適用國語第六冊》。臺北:臺灣書店。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編印(1946.11)。《高級小學適用國語第四冊》。臺北:臺灣書店。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編(1946)。《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三月來工作概要(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三十五年一月二十四日)》。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編(1946)。《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工作計劃》。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編(1946.12)。《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政報告》。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機要室編(1946)。《陳長官通知輯要》。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機要室。
臺灣新生報社叢書編纂委員會編(1947)。《臺灣年鑑》。臺北:臺灣新生報社。
魏建功等編(1947.12.10)。《大學國語文選》。臺北:臺灣大學教務處。

二、專書、期刊、單篇論文、學位論文
Benedict Anderson(班納迪克.安德森)(1999)。《想像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吳叡人譯)。臺北:時報文化。
Bill Ashcroft, Gare Th Griffiths, & Helen Tiffin(比爾.阿希克洛夫特、嘉雷斯.克里菲斯、凱倫.蒂芬)(1998)。《逆寫帝國:後殖民文學的理論與實踐》(劉自荃譯)。臺北縣:駱駝出版社。
David Crystal(大衛.克里斯托)(2001)。《語言的死亡》。臺北:貓頭鷹(城邦)出版社。
Edward Sapir(愛德華.薩丕爾)(1985)。《語言論:語言研究導論》(陸卓元譯)。香港:商務印書館。
Edward W. Said(艾德華.薩依德)(2004)。《知識份子論》(單德興譯)。臺北:麥田出版社。
Elleke Boehmer(艾勒克.博埃默)(1998)。《殖民與後殖民文學》。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
Eric Hobsbawm(艾瑞克.霍布斯邦)(1997)。《民族與民族主義》(李金梅譯)。臺北:麥田出版社。
Homi K. Bhabha(霍米.巴巴)(2003)。〈他者的問題:刻板印象和殖民話語〉(張萍譯)。《視覺文化讀本》。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頁218-230。
Joshua A. Fishman(1991)。《語言社會學》(黃希敏譯)。臺北:巨流出版社。
Kathryn Woodward等(2004)。《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林文琪譯)。臺北縣:韋伯文化。
Louis Althusser(阿爾都塞)(2003)。〈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研究筆記)〉(孟登迎譯)。《哲學與政治:阿爾都塞讀本》。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頁320-375。
Raymond Williams(雷蒙.威廉斯)(2005)。《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劉建基譯)。北京:三聯書店。
Rober Escarpit(1990)。《文學社會學》(葉淑燕譯)。臺北:遠流出版社。
下村作次郎(1997)。〈戰後初期臺灣文藝界的概觀〉(邱振瑞譯)。《從文學讀臺灣》。臺北:前衛出版社。頁148-175。
巴特.穆爾─吉爾伯特等編撰(2001.6)。《後殖民批評》(楊乃喬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文心(1960.3.1)。〈命運的起點〉。《自由談》11:3。頁42-44。
文訊雜誌社編(2003)。《臺灣文學雜誌展覽目錄》。臺北:文訊出版社。
方師鐸(1965)。《五十年來中國國語運動史》。臺北:國語日報社。
王育德(2000)。《臺灣話講座》(黃國彥譯)。臺北:前衛出版社。
王育德(2002a)。《王育德全集10──我生命中的心靈紀事》(邱振瑞譯)。臺北:前衛出版社。
王育德(2002b)。《王育德全集15──王育德自傳》(吳瑞雲譯)。臺北:前衛出版社。
王建國(2002)。《呂赫若小說研究與詮釋》。臺南:臺南市立圖書館。
王炬編著(1951)。《國語運動的理論與實際》。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
王詩琅(2003)。《王詩琅選集第五卷──臺灣文學重建的問題》(張良澤編)。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王詩琅、朱點人(1991)。《王詩琅、朱點人合集》(張恆豪主編)。臺北:前衛出版社。
丘念臺(1962)。《嶺海微飆》。中華日報社。
史穎君(1984)。《我國國語運動史》。政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生安鋒(2005)。《霍米巴巴》。臺北:生智。
朱宜琪(2002)。《戰後初期臺灣知識青年文藝活動研究─以省立師院及臺大為範圍》。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雙一(2005)。《臺灣文學思潮與淵源》。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何義麟(1997.12)。〈戰後初期臺灣出版事業發展之傳承與移植﹙1945-1950﹚〉。《臺灣史料研究》10期。頁3-24。
何義麟(2000.08)。〈『國語』轉換過程中臺灣人族群特質之政治化〉。《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 播種者文化,頁449-479。亦收入《跨越國境線──近代臺灣去殖民化之歷程》。
何義麟(2006)。《跨越國境線──近代臺灣去殖民化之歷程》。臺北縣:稻鄉出版社。
余昭玟(2003)。《從語言跨越到文學建構──跨語一代小說家研究論文集》。臺南:臺南市立圖書館。
吳三連口述,吳豐山撰記(1991)。《吳三連回憶錄》。臺北:自立晚報。
吳文星(1992)。《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
吳新榮(1977)。《震瀛回憶錄》。自印版。
吳新榮(1997)。《吳新榮選集1》(葉笛、張良澤漢譯,呂興昌編訂)。臺南縣: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吳濁流(1988)。《臺灣連翹》(鍾肇政譯)。臺北:前衛出版社。
吳濁流(1991)。《吳濁流集》(彭瑞金主編)。臺北:前衛出版社。
吳濁流(1993)。《無花果──臺灣七十年的回想》。臺北:前衛出版社。
吳叡人(1999)。〈祖國的辯證:廖文奎(1905-1952)臺灣民族主義思想初探〉。《思與言》37卷3期。頁47-100。
呂正惠(2002)。〈三十年代「臺灣話文」運動平議〉。《殖民地的傷痕──臺灣文學問題》。臺北:人間出版社。頁1-16。
呂正惠(2003)。〈陳芳明「再殖民論」質疑〉(節錄)。《臺獨派的臺灣文學論批判》。臺北:人間。原載於《聯合文學》206期。2001.12。頁138-163。
呂興昌(1992)。〈林亨泰四○年代新詩研究──跨越語言一代的詩人研究之二〉。《鍾理和逝世32週年紀念暨臺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要》。高雄縣:高雄縣政府。頁149-210。
呂興昌(1997)。〈臺語文學的邊緣戰鬥──以八、九○年代臺語文學論爭為中心〉。《「邁向21世紀的臺灣民族與國家」論文集》。臺北:吳三連史料基金會。頁291-305。
呂興昌主編(1999)。《臺語文學運動論文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宋國誠(2004)。《後殖民文學──從邊緣到中心》。臺北:擎松。
尾崎秀樹(2004)。《舊殖民地文學的研究》。臺北:人間出版社。
巫永福(1986)。《風雨中的長青樹》。臺中:中央書局。
巫永福(2003)。《我的風霜歲月──巫永福回憶錄》。臺北:望春風。
志村雅久(1992)。《中華民國臺灣地區推行國語運動之研究》。臺大三民主義研究所。
李西勳(1995.09)。〈臺灣光復初期推行國語運動情形〉。《臺灣文獻》46卷3期。頁173-207。
李良熙(1980)。《臺灣光復後推行國語教育問題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昀陽(2003)。〈論戰後初期魯迅思想在臺灣的轉化〉。《島語臺灣文化評論》5期。頁55-82。
李純青(1993)。《望鄉》,臺北:人間出版社。
李敏勇(2003.11.9)。〈讓新憲法成為臺灣許諾國家的情書〉。《自由時報》。
李筱峰(1986)。《臺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臺北:自立晚報。
李筱峰(1990)。《二二八消失的臺灣菁英》。臺北:自立晚報。
李筱峰(1993.3)。《島嶼新胎記──從終戰到二二八》。臺北:自立晚報。
李筱峰(1994)。〈國家認同的轉向──以戰後臺灣反對人士的十個個案為例〉。《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323-362。
李筱峰(1996.10)。《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臺北:玉山出版社。
李筱峰(2004)。《臺灣全志──卷首〈戰後臺灣變遷史略〉》。南投:臺灣文獻館。
李鴻禧。(1995)。〈支持彭明敏之我見我思〉。《彭明敏旋風》。臺北:大村文化。頁7-17。
杜武志(2005.9.25)。〈臺灣光復六十週年──日治時期之回憶點滴(下)〉。《臺北文獻》153期。頁229-265。
汪彝定(1991)。《走過關鍵年代》。臺北:商周出版社。
阮美慧(1996)。《笠詩社誇越語言一代詩人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周英雄、劉紀蕙編(2000)。《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出版社。
周婉窈(1995.6)。〈臺灣人第一次的「國語」經驗──析論日治末期的日語運動及其問題〉。《新史學》6卷2期。頁113-159。全文亦收入《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
周婉窈(2003)。《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頁33-75
周夢江,王思翔(1995)。《臺灣舊事》(葉芸芸編)。臺北:時報出版社。
岡崎郁子(1994)。〈二二八事件與文學〉。《臺灣文學研究在日本》。臺北:前衛出版社。頁165-238。
岡崎郁子(1996)。《臺灣文學──異端的系譜》(葉笛、鄭清文、涂翠花譯)。臺北:前衛出版社。
林央敏(1997a)。《臺語文化釘根書》。臺北:前衛出版社。
林央敏(1997b)。《臺語文學運動史論》。臺北:前衛出版社。
林至潔(1994)。〈呂赫若最後作品-冬夜之剖析〉。《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家──日據時期臺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
林亨泰(1994.6)。《找尋現代詩的原點》。彰化市: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林亨泰(1998a)。《林亨泰全集1》(呂興昌編訂)。彰化市: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林亨泰(1998b)。《林亨泰全集7》(呂興昌編訂)。彰化市: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林亨泰(1998c)。《林亨泰全集9》(呂興昌編訂)。彰化市: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林春蘭(2002)。《楊雲萍的文化活動及其精神歷程。臺南:臺南市立圖書館。
林梵(1984.5)。〈讓他們出土──臺灣新生報「橋」副刊小說選介〉。《文學界》10期。頁215-223。
林淇瀁(2001)。《書寫與拼圖:臺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臺北:麥田出版社。
林莊生(1992)。《懷樹又懷人──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及那個時代》。臺北:自立晚報社。
林莊生(1999)。《一個海外臺灣人的心思》。臺北:望春風。
林進輝編(1983)。《臺灣語言問題論集》。臺北:臺灣文藝雜誌社。
林瑞明(1993)。《臺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文集》。臺北:允晨。
林瑞明(1996)。《臺灣文學的歷史考察》。臺北:允晨。
林瑞明(2003)。〈現階段臺語文學之發展及其意義〉。《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貮)評論卷(一)》。臺北:九歌出版社。頁437-454。
林瑞祥(2003)。《戰後臺語的發展與論述》。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曙光(1984.5),〈臺灣光復初期日文寫作的回顧〉,《文學界》10期。頁147-150。
林曙光(1994.1)。〈難忘的回憶──記臺語劇運先驅蔡德本〉。《文學臺灣》9期。頁15-24。
林曙光(1994.7)。〈感念奇緣弔歌雷〉。《文學臺灣》11期。頁20-33。
松永正義(2002.2)。〈40年代後半期臺灣文學研究〉。《越浪前行的一代》。高雄:春暉出版社。頁321-340。
祁致賢(1961)。《國語教育》。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國語推行委員會。
邱貴芬(1995)。〈「發現臺灣」──建構臺灣後殖民論述〉。《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出版社。頁169-191。
邱貴芬(1997)。〈性別/權力/殖民論述──鄉土文學中的去勢男人〉。《仲介臺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臺灣閱讀》。臺北:元尊文化。
施正鋒(2003)。《臺灣政治建構》。臺北:前衛出版社。
施正鋒編(2002)。《各國語言政策: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臺北:前衛出版社。
施敏輝編(1995)。《臺灣意識論戰選集──臺灣結與中國結的總決算》。臺北:前衛出版社。
施善繼編(1999)。《噤啞的論爭》。臺北:人間出版社。
施懿琳(1999.6)。《吳新榮傳》。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施懿琳(2003)。〈認同矛盾掙扎下的雙鄉人──試析龍瑛宗長篇小說《紅塵》〉。《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貮)評論卷(二)》。臺北:九歌出版社。頁1051-1065。
施懿琳、楊翠(1997)。《彰化縣文學發展史(下)》。彰化縣: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施懿琳、鍾美芳、楊翠(1993)。《臺中縣文學發展史田野調查報告書》。臺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柄谷行人(2003)。《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趙京華譯)。北京:三聯書店。
柳書琴(2002)。〈張文環生平寫作年表(一九○九~七八)〉。《張文環全集卷8文獻集》(陳萬益主編)。臺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頁120-152。
柳書琴(2003.3)。〈忠義的自問:從《地平線的燈》論張文環的跨時代省思〉。《臺中縣開發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豐原:行政院文建會、臺中縣文化局。頁183-211。
柳書琴(2003.8)。〈跨時代誇語作家的戰後初體驗:龍瑛宗的現代性焦慮(1945-1947)〉。《臺灣文學學報》4期。頁73-105。
洪惟仁(1992a)。《臺語文學與臺語文字》。臺北:前衛出版社。
洪惟仁(1992b)。《臺灣語言危機》。臺北:前衛出版社。
洪惟仁(1999)。《臺灣方言之旅》。臺北:前衛出版社。
胡一貫(1954.10.1)。〈編後語〉。《文藝創作》42期。頁130。
范泉(2000)。《遙念臺灣》。臺北:人間出版社。
唐秉玄(1987)。《教育生涯五十年──秉玄八十自述》。臺北:著者自刊本。
夏金英(1995)。《臺灣光復後之國語運動》,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榮和、林偉盛、陳俐甫譯(1992)。《臺灣.中國.二二八》。臺北:稻鄉出版社。
孫萬國(1998)。〈半山與二二八初探〉。《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臺北:吳三連史料基金會。頁245-272。
徐秀慧(2004)。《戰後初期臺灣的文化場域與文學思潮的考察﹙1945~1949﹚》。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徐秀慧(2004.12)。〈「中國化?臺灣化?或是現代化?」論陳儀政府時期的文化政策﹙1945/8-1947/2﹚〉。《文學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臺南:國家文學館,頁165-191。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編(1982)。《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中文圖書目錄──民國元年至38年》。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張文環(2002)。《張文環全集小說集(三)中、短篇卷3》(陳萬益編)。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張文環(2002)。《張文環全集小說集(五)長篇卷5》(陳萬益編)。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張光正編(2005.3)。《張光直文學作品集》。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張良澤(1988)。《四十五自述:我的文學歷程》。臺北:前衛出版社。
張炎憲(1999.1)。〈黃旺成的轉折──從社會參與到纂寫歷史〉。《竹塹文獻》10期。頁6-28。
張炎憲、胡慧玲、黎澄貴採訪記錄(1996)。《臺北都會二二八》。臺北:臺灣史料中心。
張炎憲等(2006)。《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臺北: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張建隆(1991)。〈生息於斯的「滾地郎」──張文環〉。《張文環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張春榮(2005)。〈西洋電影口語修辭的特色〉。《第七屆中國修辭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張健(1983)。《文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道藩(1954.1.1)。〈四十二年度文藝運動簡述〉。《文藝創作》33期。頁1-17。
張學謙、蔡丕暹(2004.12.18)。〈將語言人權融入語文教學〉。《語言人權與語言復振學術研討會》。臺東:臺東大學語教系。
莊惠惇(1998)。《文化霸權.抗爭論述──戰後初期臺灣的雜誌文化分析》。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紫蓉(2000.4.15)。〈淡水河畔的美麗漣漪──王昶雄專訪〉。《淡水牛津文藝》7期。頁91-98。
莊紫蓉撰(2004)。《廖清秀苦學與寫作》(廖清秀口述)。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
許介鱗(1998)。《戰後臺灣史記.卷一》。臺北:文英堂。
許曹德(1990)。《許曹德回憶錄──一個臺灣人的成長史》。臺北:前衛出版社。
許雪姬(1991.12)。〈臺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思與言》29卷4期。頁155-184。
許雪姬(2000.12)。〈評《臺灣文化再構築一九四五~一九四七の光と影──魯迅思想受容の行方》〉。《國史館館刊》復刊29期。頁229-244。
許極墩(1987)。〈王育德先生研究臺灣話的貢獻〉。《臺灣文化》5期。頁56-58。
許詩萱(1999)。《戰後初期﹙1945.8-1949.12﹚臺灣文學的重建──以《臺灣新生報》「橋」副刊為主要探討對象》。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維育(1998)。《戰後龍瑛宗及其文學研究》。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許寶強、羅永生選編(2004)。《解殖與民族主義》。北京:中央編譯。
陳火泉(1987)。〈踽行四十年──給愛好文藝寫作的青年朋友〉。《活在快樂中》。臺北:九歌出版社。頁228-239。
陳火泉(1990)。〈八十歲學吹鼓手──從日文到中文,寫到地老天荒〉。《悠悠人生路》。臺北:九歌出版社。頁213-222。
陳怡真(2004)。《澄懷觀道──陳奇祿先生訪談錄》。臺北縣:國史館。
陳芳明(1989)。《鞭傷之島》。臺北:自立晚報。
陳芳明(1998)。〈紅色青年呂赫若──以戰後四篇中文小說為中心〉。《左翼臺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臺北:麥田出版社。
陳芳明(1999.8)。〈臺灣新文學史(1)──臺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聯合文學》178期。頁162-173。
陳芳明(2000.8)。〈馬克思主義有那麼嚴重嗎?──回答陳映真的科學發明與知識創見〉。《聯合文學》190期。頁156-165。
陳芳明(2001.3)。〈臺灣新文學史(9)──戰後初期文學的重建與頓挫〉。《聯合文學》197期。頁150-163。
陳芳明(2001.4)。〈臺灣新文學史(10)──二二八事件後的文學認同與論戰〉。《聯合文學》198期。頁162-175。
陳芳明編(1991)。《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陳俐甫(2003)。《臺灣民族主義之研究》。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建忠(1998)。〈被咀咒的文學?:戰後初期(1945-1949)臺灣小說的歷史考察〉。《臺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臺北:聯經。頁31-82。
陳建忠(2000a)。〈自我殖民與「近親憎惡?」──以吳濁流小說〈波茨坦科長〉為中心看臺灣戰後初期的後殖民情境〉。《吳濁流百年誕辰紀念專刊》。新竹縣:新竹縣文化局。頁196-208。
陳建忠(2002b.11.22-24)。〈戰後初期現實主義思潮與臺灣文學場域的再構築──文學史的一個側面(1945-1949)〉。《臺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頁1-33。
陳建忠(2003)。〈後戒嚴時期的後殖民書寫:論鍾肇政《怒濤》中的「二二八」歷史建構〉。《鍾肇政國際學術會議研討會論文集》。
陳建忠(2004.6.19)。〈行動主義、左翼美學與臺灣性:戰後初期(1945-1949)楊逵的文學論述〉。《楊逵文學國際學術研究會論文集〈研討會當日版〉》。
陳映真(2000.12)。〈陳芳明歷史三階段論和臺灣新文學史論可以休矣!──結束爭論的話〉。《聯合文學》194期。頁148-172。
陳映真(2000.7)。〈以意識形態代替科學知識的災難──批評陳芳明先生的〈臺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聯合文學》189期。頁138-160。
陳美如(1998)。《臺灣語言教育政策之回顧與展望》。高雄:復文。
陳恕(2001)。《從《民報》觀點看戰後初期(1945-1947)臺灣的政治與社會》。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陳培豐(2001.2)。《「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本統治下臺灣の國語教育政策の再考》。東京:三元社。
陳培豐(2004.6)。《日治時期的語言.文學.「同化」》。臺南:成功大學。
陳淑容(2001)。《一九三○年代鄉土文學.臺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隆志(2000.12)。〈新世紀臺灣國際地位的展望〉。《新世紀智庫論壇》12期,頁4-14。
陳萬益(1997)。〈蕭條異代不同時──從〈清秋〉到〈冬夜〉〉。《呂赫若作品研究》。臺北:聯合文學。頁7-22。
陳萬益(2005.11.19-20)。〈賴和的臺灣意識與臺灣人意識〉。《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清華大學。
陳翠蓮(1994)。《二二八事件研究》。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彭明敏(1988)。《自由的滋味》。臺北:前衛。
彭瑞金(1997.5)。〈《橋》副刊始末〉。《臺灣史料研究》9期。頁34-47。
彭瑞金(1998)。《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
彭瑞金(2004.6.19)。〈楊逵戰後初期文學發言對臺灣文學的影響〉。《楊逵文學國際學術研究會論文集〈研討會當日版〉》。
彭瑞金(2004.7)。〈戰後初期「臺灣文學路向之爭」的真相探討〉。《文學臺灣》51期。頁230-259。
彭瑞金記錄(1979.3)。〈從鄉土文學到三民主義文學——訪葉石濤先生談臺灣文學的歷史〉。《臺灣文藝》9期,頁5-30。
曾士榮(1994)。《戰後臺灣之文化重編與族群關係(一九四五─一九五○)──以「臺灣大學」為討論例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健民(2001.1)。〈「戰後再殖民論」的顛倒──關於陳芳明的戰後文學史觀的歷史批判〉。《聯合文學》195期。頁128-140。
曾健民研編(2003)。《新二二八史像──最新出土事件小說.詩.報導.評論》。臺北:臺灣社會科學出版社。
游勝冠(1991)。《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勝冠(1994)。〈戰後臺灣的反殖民文學〉。《臺灣史料研究》3期。頁94-113。
游勝冠(1996)。《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臺北:前衛出版社。
游勝冠(2003.9.24-6)。〈誰在隱藏不利其教義的證據?──統派論者對戰後第一場臺灣文學論戰的詮釋的再商榷〉。《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臺北:文鶴出版社。
黃英哲(1992)。〈許壽裳和臺灣(1946-48)兼論二二八前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文化政策〉。《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頁115-139。
黃英哲(1994)。〈魯迅思想在臺灣的傳播,1945-1949:試論戰後初期臺灣的文化重建與國家認同〉。《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301-321。
黃英哲(1997)。〈戰後初期臺灣文化的重編(1945-1947)——臺灣人「奴化」了嗎?〉。《何謂臺灣?——近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建會。頁330-342。
黃英哲(1998)。〈臺灣省編譯館研究﹙1946.8-1947.5﹚──陳儀政府文化重編機構研究之一〉。《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臺北:吳三連史料基金會。頁93-118。
黃英哲(2001.2)。〈黃榮燦與戰後臺灣的魯迅傳播(1945-1952)〉。《臺灣文學學報》2期。頁91-111。
黃英哲(2003.04)。〈一九五○年代臺灣的「國語」運動(上)〉。《文學臺灣》46期。頁318-333。
黃英哲(2003.07)。〈一九五○年代臺灣的「國語」運動(下)〉。《文學臺灣》47期。頁172-188。
黃英哲(2005.10)。〈魏建功與戰後臺灣「國語」運動(1946-1948)〉。《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期。頁79-107。
黃惠禎(2005)。《左翼批判精神的鍛接:四○年代楊逵文學與思想的歷史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黃嘉政(2001)。《戰後以來臺灣臺語教育發展之研究(1945-2000)》。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千鶴(1995)。《人生三稜鏡》。臺北:前衛出版社。
楊逵(2000)。《楊逵全集第四卷.小說卷(一)》(彭小妍主編)。臺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楊逵(2001a)。《楊逵全集第九卷.詩文卷(上)》(彭小妍主編)。臺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楊逵(2001b)。《楊逵全集第十卷.詩文卷(下)》(彭小妍主編)。臺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楊逵(2001c)。《楊逵全集第十三卷.未定稿卷》(彭小妍主編)。臺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楊逵(2001d)。《楊逵全集第十四卷.資料卷》(彭小妍主編)。臺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楊照(2003)。〈「失語震撼」後的掙扎、尋覓──論葉石濤的文學觀〉。《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貮)評論卷(二)》。臺北:九歌出版社。頁1199-1214。
楊聰榮(1992)。《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臺灣的中國化》。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石濤(1983a)。《文學回憶錄》。臺北:遠景出版社。
葉石濤(1984a)。〈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光復初期的臺灣日文文學〉。《文學界》9期。頁2-9。
葉石濤(1987)。《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
葉石濤(1989a)。〈紅鞋子〉。《1988臺灣小說選》。臺北:前衛出版社。頁79-116。
葉石濤(1989b)。〈臺灣鄉土文學史導論〉。《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評論卷(壹)》。臺北:九歌出版社。頁67-92。
葉石濤(1990)。《臺灣文學的悲情》。高雄:派色文化。
葉石濤(1991)。《一個老朽作家的五○年代》。臺北:前衛出版社。
葉石濤(1993)。〈接續祖國臍帶之後:從四○年代臺灣文學來看「中國意識」和「臺灣意識」的消長〉〉。《文學現象: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2》。臺北:正中書局。頁89-120。
葉石濤(1999a)。《從府城到舊城──葉石濤回憶錄》。臺北:翰音文化。
葉石濤(1999b)。《追憶文學歲月》。臺北:九歌出版社。
葉石濤編述(1984b)。〈中華日報日文版文藝欄(包含家庭欄)重要日文作品資料〉。《文學界》9期。頁77-124。
葉石濤總譯(1983b)。〈特輯〉(中華日報日文版文藝欄日文作品翻譯)。《文學界》8期。頁70-87。
葉芸芸(1989.8)。〈試論戰後初期的臺灣智識份子及其文學活動〉。《先人之血,土地之花》。臺北:前衛出版社。頁57-82。
葉榮鐘(2000a)。《半壁書齋隨筆(下)》(葉芸芸主編)。臺北:晨星出版社。
葉榮鐘(2000b)。《臺灣人物群像》(葉芸芸主編)。臺北:晨星出版社。
葉榮鐘(2002),《葉榮鐘日記(上)》,臺北:晨星出版社。
虞義輝(2001)。《臺灣意識的多面向──百年兩岸的民族主義》。臺北:黎明文化。
詹作舟著(2001)。《詹作舟全集(四)傳統詩篇(上)》(張瑞和編)。彰化縣:詹作舟全集出版委員會。
詹瑋(1992)。《吳稚暉與國語運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廖炳惠編著(2003)。《關鍵詞200》。臺北:麥田出版社。
廖清秀(1953.5.1)。〈恩仇血淚記〉。《文藝創作》25期。頁141-163。
廖清秀(1982.5.17)。〈靈感文字〉。《臺灣時報》。
廖清秀(1998.4)。〈學習「國語文」的回憶〉。《中央月刊文訊別冊》。頁5-6。
廖清秀(2000)。〈少年大二三事〉。《望你永遠在我心內──王昶雄先生追思集》(李魁賢編)。臺北縣:臺北縣文化局。
臺灣省文獻會編(1991)。《二二八事件文獻輯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劉明憲(2004.2.28)。〈失敗的種子:論臺灣行政幹部訓練班的成立及其困境〉。《歷史視野中的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研討會當日版)》。
蔡其昌(1996)。《戰後﹙1945-1959﹚臺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蔡真宜(2001)。《臺灣母語教育政策之研究──以閩南語教育為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淑滿(2002)。《戰後初期臺北的文學活動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盛琦(2005.3)。〈戰後初期臺灣的圖書出版──1945至1949年〉。《國史館學術集刊》5期。頁209-251。
蔡錦堂(2004.6)。〈戰後初期(1949─1950)臺灣社會文化變遷初探──以「中央日報」記事分析為中心〉。《淡江史學》15期。頁253-288。
鄭梓(1994)。《戰後臺灣的接收與重建──臺灣現代史研究論集》。臺北:新化。
鄭烱明編(1999)。《點亮臺灣文學的火炬──葉石濤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高雄:春暉出版社。
鄧孔昭等(2005)。《戰後初期臺灣文學與思潮論文集》。臺中:東海大學。
橫地剛、藍博洲、曾健民合編(2004)。《文學二二八》。臺北:臺北社會科學。
盧建榮(2002)。《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臺北:麥田出版社。
盧建榮(2003)。《臺灣後殖民國族認同1950-2000》。臺北:麥田出版社。
賴澤涵等(1994)。《「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臺北:時報出版社。
龍瑛宗(1997)。《紅塵》(鍾肇政譯)。臺北:遠景出版社。
戴國煇、葉芸芸(1992)。《愛憎228》。臺北:遠流出版社。
薛茂松(1983.4)。〈五十年代文藝作家名錄〉。《文訊》9期。頁365-402。
謝國興(2000)。《府城紳士辛文炳和他的志業》。臺北:南天書局。
鍾理和(2003)。《鍾理和全集5》。臺北:行政院客委會。
鍾理和(2003)。《鍾理和全集6》。臺北:行政院客委會。
鍾理和、鍾肇政(1998)。《臺灣文學兩鍾書》(錢鴻鈞編)。臺北:草根出版社。
鍾逸人(1995)。《辛酸六十年(上、下)》。臺北:前衛出版社。
鍾肇政(1979)。《濁流三部曲》。臺北:遠景出版社。
鍾肇政(1984.3)。〈難困孤寂的足跡──簡述四十年代本省鄉土文學〉。《文訊》9期。頁122-134。
鍾肇政(1993)。《怒濤》。臺北:前衛出版社。
鍾肇政(2000a.11)。《臺灣文學十講》(莊紫蓉編)。臺北:前衛出版社。
鍾肇政(2000b.12)。《鍾肇政全集2濁流三部曲(下)》(陳宏銘、莊紫蓉、錢鴻鈞編)。桃園市:桃園縣立文化中心。
藍博洲(1991)。《屍沈.流亡.二二八》。臺北:時報出版社。
藍博洲(2001)。《消失在歷史迷霧中的作家身影》。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魏永竹主編(1992)。《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魏岫明(1984)。《國語演變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
魏貽君(2005)。〈書寫的文字政變或共和?〉。《想像的本邦》。臺北:麥田出版社。頁283-312。
羅鋼、劉象愚主編(1999.4)。《後殖民主義文化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三、網路資料(以下網路資料最後確定日期皆為2006年6月7日)
李麗玲(1994)。《五O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臺籍作家的處境及其創作初探》。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全文上網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l/li-le-leng/li-le-leng.htm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http://www.228.org.tw/index.php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日據時期與光復初期檔案整合查詢系統http://db1.sinica.edu.tw/%7Etextdb/test/twhist/index.php
國家文化資料庫舊版報紙資訊網http://paper.ntl.gov.tw/
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index.hpg
國家臺灣文學館《臺灣文學辭典》檢索資料庫試用版http://taipedia.literature.tw:8090/
陳光興(2001.9)。〈為什麼大和解不/可能?──〈多桑〉與〈香蕉天堂〉殖民/冷戰效應下省籍問題的情緒結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3期。頁41-110。全文上網http://www.ncu.edu.tw/~eng/csa/critic_forum/forum_41.htm
楊雲萍教授藏書暨手稿資料展http://www.lib.ntu.edu.tw/manuscript/yangup/index.html
葉榮鐘全集、文書及文庫數位資料館http://140.114.72.37/jcyeh/
臺灣省政府公報網際網路查詢系統http://www.tpg.gov.tw/stgogweb/chkuser.asp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黃源協(2002),〈從社會政策到社會工作-社會福利體系的挑戰與回應〉,《社區發展季刊》,第98期,頁22-39。
2. 黃世鑫、林志鴻、林昭吟(2003),〈新貧問題與社會福利政策-科學VS.價值&精英VS.普羅〉,《國家政策季刊》,第2卷第4期,頁83-124。
3. 林萬億(2003),〈論我國社會住宅政策與社會照顧的結合〉,《國家政策季刊》,第2卷第4期,頁53-82。
4. 洪惠芬(2002),〈對依賴者的道德責任:另一種詮釋『福利依賴』的觀點〉,《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 14 卷第 3 期,頁409-464。
5. 李安妮(1998),〈性別與貧窮:庭內部資源分配的探討〉,《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0卷第2期,頁169-190。
6. 呂寶靜(2000),〈老人朋友網絡支持功能的初探〉,《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4卷第2期,頁43-90。
7. 呂朝賢(1998),〈社會救助問題:政策目的、貧窮的定義與測量〉,《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1卷第2期,頁233-263。
8. 呂朝賢(1996),〈貧窮女性化與貧窮程度的性別差異〉,《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8卷第2期,頁221-256。
9. 呂朝賢(1995),〈貧窮的性別與婚姻屬性差異〉,《婦女與兩性學刊》,第6期,頁25-54。
10. 王德睦、呂朝賢(2000),〈1960s以降的美國貧窮理論:回顧與整合〉,《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2卷第1期,頁149-195。
11. 王順民(1996),〈貧窮的歷史性解構:以英美兩國為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第8卷第1期,頁77-113。
12. 王永慈(2001),〈社會排除:貧窮概念的再詮釋〉,《社區發展季刊》,第95期,頁72-84。
13. 王方(2000),〈長期照護政策之反省與前瞻:結合福利與勞動政策之新思維〉,《社區發展季刊》,第92期,頁44-54。
14. 孫健忠(2000),〈社會救助制度的新思考〉,《社區發展季刊》,第91期,頁240-251。
15. 章英華(1994),〈台灣的家庭研究:從家戶組成到家人關係〉,《社區發展季刊》,第68期,頁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