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7 02:1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葉貴惠
研究生(外文):Yeh,kuei-hui
論文名稱:博物館到校服務學習系統設計與實施-以故宮博物院嬰戲圖文物資源開發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ervice Reaching School Learning System of Museums—A Case Study of Historic Resource Development for ‘Painting of Children at Play’ of National Palace Museum
指導教授:張世宗張世宗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ang,shih-tsu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與藝術教育學系碩士班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應用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8
中文關鍵詞:學習系統到校服務嬰戲圖文物
外文關鍵詞:Learning systemService reaching school programPainting of Children atPlay (Yingxi Tu)Task for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95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3
中文摘要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變革的時代,不但社會、國家等固有的概念受到重新定義的挑戰;也是價值觀的改變、教育改革的時代。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教育的開放,其中包括:學習管道、學習媒介、學習過程、學習策略、學習方法、學習成果等多方面的開放。
近年來國內博物館與美術館的藝術教育推廣已從過去定點式的導覽,發展成到校服務的主動出擊,故宮博物館也積極地進行這方面的推廣,然而故宮博物院教育推廣人員的學識背景以藝術史和博物館為主,缺乏「教育」專業背景的人才,因此在思維和設計課程內容時多是從博物館的角度出發,以導覽鑑賞和知識性的宣導為主,較容易忽略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特質,也欠缺系統思維的架構概念,往往因推廣活動承辦人的轉換,在下一階段的活動規劃時又要再重新取材和閱讀文獻,環境和人員的變動造成不易傳承的問題,人力資源上的不足也導致到校服務無法做好全方位的普及和永續性的推廣。
本研究欲建構一套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系統,其立場和擬定的方向是希望整合故宮現有的文物資源,並且集結博物館、藝術教育、教學系統各方面的專家學者,以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共同配套出可以和學校課程相輔相成的學習系統,以較低的成本達到較高的學習效益,進而為博物館的文物創造出無限多的可能性以及生命力。
研究方法是採取行動研究法,在整個研究的歷程做不斷的提問、省思及修正循環,並輔以教學系統設計方法針對博物館的資料進行整理和建構,確認主題後才進入到規劃、設計、實施、驗證的過程,在過程中歷經許多評估和修正的階段才繼而推動方案,並且在最後階段提出具體可行的相關建議及配套方向。實施驗證階段運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來觀察師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學習體驗,進而歸納出意義和省思。
到校服務學習系統建構的歷程希望從教育和藝術的連結展開,任務編組團隊是彼此中間中介的橋樑,而學習系統是手上的催化劑,多和少的拿捏考驗著規劃設計者的智慧和功力,藉由故宮博物院獨一無二的嬰戲圖文物資源,以「遊戲」的手法使之合於教育的原則又屬於藝術的,即是情趣的捕捉,彼此相容並進而讓文物學習產生出無比的趣味。
關鍵詞:學習系統、到校服務、嬰戲圖文物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is an era of revolution. It is not only an era where long-standing concept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nation are challenged for redefinition, but also an era where the values and educational reforms are taking place. The first step of educational reform is to liberalize education, which means the liberalization of learning channels, learning media, learning processes, learning strategies, learning methods, learning results, and etc.
In recent years, the promotion of art education by domestic museums and art museums has been developed from onsite guidance to an active service reaching school program, such as the one proactively promoted by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However, the promoters of this program mostly have their academic backgrounds in history of art and museum and have insufficien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bout “education”. As a result, their thinking and designs of the course are usually direc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useum, which focuses more on guidance, appreci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knowledge, and less on the learning needs and qualities of students. The concept of a systematic system is also absent. Sometimes, due to the transfer of promoters, in planning for the activity of the next stage, new-comers have to collect materials and read literatures again. The transi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staff leads to the difficulty of passing down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s, and the lack of human resources also impedes the prevalence and sustainable promotion of the service reaching school program.
This research attempted to construct a student-based learning system, focusing on integrating the resources of historic relics in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s well as the specialists and scholars in the fields of museum, art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yst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sers, a learning system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school education was jointly established to achieve cost-effective learning and create infinite possibility and vitality for the historic relics in museums.
Action research method was adopted in this study. Inquiries, reflections, and revisions were repeatedly conducted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The designing method for teaching systems was also applied to organize and construct the data in the museum. After the topics were confirmed, the research entered the process of planning, designing, implementation, and verification. In this process, evaluations and revisions were constantly made before the program was carried out. Besides, substantial and feasible suggestions were also proposed in the final stage. In the stage of verifica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s were applied to observe teachers’ and students’ experiences in the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the meanings and reflections were further induced.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the service reaching school program was expected to exte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education and art. Task forces served as the bridge, while the learning system was the activator in hand. The control of the activation depends on the wisdom and experiences of the designer. Through the unique historic relic in National Palace Museum, Painting of Children at Play (Yingxi Tu), “games" were integrated into the program. The integration complied with the principles of education and art. It captured the pleasure and also created incomparable enjoyment from the learning historic relics.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期程…………………………………………………………………4
一、研究方法…………………………………………………………………………4
二、研究期程…………………………………………………………………………6
三、研究架構…………………………………………………………………………8
四、研究資料蒐集與分析……………………………………………………………9
第四節 名詞釋義與研究範圍限制………………………………………………………10
一、研究概念界定……………………………………………………………………10
二、研究範圍與限制…………………………………………………………………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16
第一節 學習系統的探討…………………………………………………………………16
一、學習途徑的系統分析……………………………………………………………16
二、本研究故宮到校服務學習系統的概念…………………………………………17
三、教學策略的系統分析……………………………………………………………19
四、建構故宮博物院到校服務學習系統的意義……………………………………21
第二節 社會型態的轉變對教育功能的影響……………………………………………21
一、對學校藝術教育的影響…………………………………………………………22
二、對博物館教育功能的影響………………………………………………………22
三、對故宮到校服務學習內容的啟發………………………………………………24
第三節 到校服務學習內涵探討…………………………………………………………26
一、教育理論的探討…………………………………………………………………26
二、學習目標與方法的探討…………………………………………………………29
三、故宮到校服務的學習內涵………………………………………………………31
第四節 博物館到校服務相關個案探討…………………………………………………32
一、館校合作的模式…………………………………………………………………32
二、國外館校合作的案例探討………………………………………………………34
三、國內到校服務個案探討…………………………………………………………36
四、國內博物館/美術館到校服務問題歸納分析……………………………………38
五、故宮博物院到校服務的前置性案例探討………………………………………40
第五節 故宮文物嬰戲圖………………………………………………………………43
第三章 學習系統規劃過程…………………………………………………………………45
第一節 規劃的緣起與過程……………………………………………………………45
第二節 了解問題和需求………………………………………………………………46
第三節 凝聚共識與確立目的…………………………………………………………48
第四節 需求層面的思量………………………………………………………………50
一、故宮文物資源整合與轉化的思考……………………………………………50
二、模式與內容的思考………………………………………………………………52
三、永續經營系統思維的思考——歸零的概念……………………………………53
四、功能性方面………………………………………………………………………54
第五節 資料庫的整理與蒐集文獻……………………………………………………55
第六節 規劃時的想像與轉折…………………………………………………………56
第四章 嬰戲圖學習系統設計之開展………………………………………………………59
第一節 整體設計流程…………………………………………………………………59
第二節 設計內容的分析與調整………………………………………………………61
一、分析文物…………………………………………………………………………61
二、學習者特性分析…………………………………………………………………65
三、初步內容設計與評估……………………………………………………………66
第三節 嬰戲圖學習站的設計內容………………………………………………………76
一、概念與圖發展的學習內容方案…………………………………………………76
二、活動場地…………………………………………………………………………77
三、小偵探察名畫區學習站說明……………………………………………………77
四、推棗磨體驗區學習站說明………………………………………………………79
五、立體拼圖拼一拼區學習站說明…………………………………………………80
第四節 設計學習單元的產生……………………………………………………………82
第五節 融入學校課程……………………………………………………………………84
一、發展主題課程……………………………………………………………………84
二、連結和配套出多元的學校統整課程……………………………………………86
第六節 製作與驗收………………………………………………………………………89
一、製作………………………………………………………………………………89
二、驗收………………………………………………………………………………93
第五章 實施與驗證……………………………………………………………………………94
第一節 前置課程介紹……………………………………………………………………94
一、教師說明…………………………………………………………………………94
二、課堂解說…………………………………………………………………………94
第二節 嬰戲圖學習站實施過程…………………………………………………………96
一、小偵探察名畫學習區……………………………………………………………97
二、推棗磨學習站……………………………………………………………………100
三、立體拼圖拼一拼學習站………………………………………………………102
第三節 現場參與人員的回饋意見………………………………………………………106
一、參與實施現場班級導師的觀察與意見…………………………………………106
二、北教大研究生的觀察與意見……………………………………………………108
第四節 回饋資料分析與發現……………………………………………………………113
一、資料分析… ………………………………………………………………………113
二、研究生發現的問題與困難………………………………………………………12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24
第一節 結論………………………………………………………………………………124
一、建構學習系統對博物館到校服務意義歸納……………………………………124
二、到校服務學習系統的建構………………………………………………………125
三、到校服務學習系統產生的效益性歸納…………………………………………127
四、合作模式的探討…………………………………………………………………130
五、文物資源建構歷程的探討………………………………………………………131
第二節 建議……………………………………………………………………………132
一、就學習系統來說…………………………………………………………………132
二、對博物館的建議…………………………………………………………………136
三、對中介團隊的建議………………………………………………………………137
四、對學校的建議……………………………………………………………………138
參考書目…………………………………………………………………………………139-146
附錄………………………………………………………………………………………147-188
參考書目
【博物館理論與實務的文獻】
中文部份-書籍類
張譽騰(1987)。科學博物館教育活動之理論與實際。文史哲出版社:台北。
黃光男(1991)。美術館行政。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黃淑芳(1997)。現代博物館教育-理念與實務。臺北:台灣省立博物院。
宋龍飛等(1998)。四季嬰戲圖。台北:故宮寶藏青少年特編編輯小組。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2000)。嬰戲圖特展。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張譽騰(2000)。當代博物館探索。台北:南天書局。
徐純(譯)(2000a)。Timothy Ambrose & Crispin Parine著。博物館實務基礎入門。南投:財團法人台灣省文化基金會。
劉婉珍(2002)。美術館教育理念與實務。臺北:南天書局。
H.JOHN & D. LYNN(2002)。博物館經驗。臺北:五觀藝術管理有限公司。
中文部份-碩博士論文及研究案
王秀雄(1993)。社教機構(美術館)美術鑑賞教育之理論與實際研究。台灣省加強社會美術欣賞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145-306。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
廖敦如(1997)。美術館兒童教育活動之理論與實務。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曼麗(1999)。美術館教育現況之探討。第一屆美術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91-93。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郭美文(2003)。博物館低年級兒童藝術鑑賞教學資源之研究:以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及臺北市立美術館為例。臺北。
周靜儀(2003)。美術館推廣教育之國小課程設計研究。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霍強生(2004)。故宮兒童教育活動評量之個案研究-以陶瓷教學課程為例。
漢寶德(2004)。我們需要一座兒童美術館。於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之「兒童美術教育研討會」, 8/14~8/15。
張世宗(2004)「為台灣的兒童美術館催生」-高雄市立美術館「兒童創意美術館」先導研究計畫,9-12。
西文部份-碩博士論文、書籍及研究案
Hooper-Greenhill,E.(1994). Museum and gallery education. Leicester:Department of Museum Studies,University of Leicester,45.
Pitman-Gelles(1994).Museums magic & Children: Youth education museums. Washington, D.C:The Association of Science-Technology Center.
Hein,G. E. (1998). Educational theory. Learning in the museum. (pp.14-40). by Routledge in London and New York.
Tokar, S. M. (2003).Universal design: An optimal approach to the development of hands-on science exhibits in museums. Excelsior College.
中文部份-刊物類
王維梅(1989)。博物館能為幼兒做些什麼?。博物館學季刊。
安奎(1989)。美國博物館之教育活動研究。台灣省博物館年刊,32,149-150。
羅虞村(1998)。社教文化系統導覽 。師友 ,367,24-31。
黃鈺琴(2004)。教改之下,美術館你的位置在哪裡?博物館學季刊,18(1),41-54。
【館校合作的理論與實務的文獻】
中文部份-碩博士論文及研究案
劉婉珍(1995)。美術館與學校合作關係之現況與展望。1995國際藝術教育協會-亞洲地區學術研討會---文化、社會、藝術教育論文集,45-58。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蘇瑜琪(1998)。博物館與國小教學互動之研究-以臺北市區博物館為例。臺北:台灣師大美研所碩士論文。
呂秀玉(1998)。故宮博物院學生文物教育的理念與實務。博物館與學校合作實務研討會論文集(頁117-128)。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林芳平(2000)。國立台灣美術館「行動美術館」課程設計與執行之個案研究。彰化:彰師藝研所碩士論文。
呂秀玉(2001)。博物館與學校互動與成長。九十年度學校利用博物館教育成果報告(頁137-139)。台東:國立台灣史前博物館。
王永志(2001)。「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師運用美術館資源之研究-以高雄市八十九學年度試辦學校為案例。嘉義: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國華(2002)。美術館教育人員與學校教師合作發展教育活動之探討。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論文。臺南。
陳慕迪(2002)。國小教師利用科學博物館教育發展學校本位課程的合作模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劉婉珍(2003)。國民中小學教師對國立故宮博物院資源運用之調查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中心(國立故宮博物院展覽組委託研究。
呂秀玉(2004)。學校如何應用博物館資源­-學校與兒童美術館間的互動與成長。於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之「兒童美術教育研討會」,2004,8/14~8/15。
廖敦如(2004)。「學校主導」的博物館與學校合作型態之行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博士論文。
陳玉琴(2004)。博物館教學資源與國小課程互動之研究-以鶯歌陶瓷博物館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論文。
西文部份-碩博士論文及研究案
Stapp, C. B. (1984).The quality of visitor’s experiences in art museums,In P. Vergo(Ed.),The new museology(pp.119-148).London:Reakton Books Ltd.
Fredette(1994). Viewpoint creating bridges between schools and museums. School Art,81(8),16-17.Sweney, B. Z. (2003). Student learning in an art museum: A study of docent-led tours and changes in docent training to improve visitors' experience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中文部份-刊物類
劉婉珍(1997)。美術館與學校的合作與互動。博物館學季刊11(3):11-18。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
上野浩道(1999)。社區形成:美術館與學校所扮演的角色。第一屆美術館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20。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劉婉珍(1999)。二十一世紀美術館與中小學校的合作。《美育》,(107),26-31。臺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廖敦如(2003)。社區取向藝術教育—博物館與學校合作之統整課程設計。美育雙月刊,135,35-41。
劉婉珍(2006)。學校與博物館教育資源的結合。http://www.nmp.gov.tw/main/05/5-4/01.htm#
【教育學理論與實務的探討】
中文部份-書籍類
羅季安(1973)。國語文教學研究。臺北:教師之友社。P148-150。
方炳琳(1979)。教學原理。臺北:教育文物出版社。
林玉體(1986)。教育價值論。臺北:文景出版社。
陳伯璋(1990)。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南宏圖書公司。
福祿貝爾(1992)。人的教育(Die Menschenerziehung)。陶明潔譯。台北市:亞太圖書。
崔光宙(1992)。美感判斷發展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林生傳(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p.250。
張霄亭(1997)。教學原理。台北:空大。p.265。
吳明清(1998)。教育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盧梭(1999)。愛彌兒(上)、(下)。李平漚譯。北京:商務。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第七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中文部份-碩博士論文及研究案
鍾邦友(1994)。情境式電腦輔助數學學習軟體製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
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王明慧(1996)。國一數學科活潑化教學模式對提昇學習動機與班級學習氣氛之實驗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薛靜婷 (1999)。環境教育遊戲畫活動中兒童參與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論文。
羅元駿(2003)。以體驗學習為本之戶外教育活動對個人生活效能的影響與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未出版。
西文部份-碩博士論文及研究案
Dewey,J.(1899,1990).The school and society and the child and the curriculum. Combined edition.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ewey,J.(1933).How We Think.修正版Boston:D.C.Heath ,27.Ruth Benedict(1934)Patterns of Culture.Boston:Houghton Mifflin,3.
Dewey,J. (1938b,1963).Experience and education.N.Y.:Collier Books. Comenius, J. A. (1956). The school of infancy (E. M. Eller, Trans.). NY: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632)
Montessori,M.(1964/1994). The Montessori Method.(A. E.George, Trans.).New York:Schocken Books.
Bruner, J. (1966). 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iaget, J. (Ed.). (1967). John Amos Comenius on education.Montessori,M.(1967/2001). The discovery of the child.(M. J. Costelloe Trans.). Notre Dame, Ind.:Fides Publishers.
Montessori,M.(1971).The Montessori elementary material.(A. Livingston, Trans.).Cambridge, Mass.:Robert Bentley, INC.
Briggs,L.J . (Ed.) (1977) .Instructional Design: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Englewood Cliff,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Knowles, M. S. (1980). 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From pedagogy to andragogy. Englewood Cliffs, NJ: Cambridge Adult Education ,p.240.
Norman, D. A. (1982). Learning and memory. San Francisco: Freeman.
Locke, J.( 1983). (A Letter Concerning Toleration, edited by James H. Tully(Indianapolis, Hackett)
Baroody(1987). Children’s mathematical thinking.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Elliott, J.(1991). Action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hange. Open University Press.
Rousseau, J.J. (1992).The Collected Writings of Rousseau Vol.2 (Discourse on the Sciences and Arts.(First Discourse and Polemics), edited by C. Kelly & R. Masters, translated by R. Masters et al (Hanover: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Gardner, H.(1993).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s. New York: Basic Books.
Montessori.M.(1995). The Advanced Montessori Method. Volume Ⅱ.. Bristol,Eng.:Thoemmes Press.
Pestalozzi, J.H.(1995).Letters on early education. Bristol, England: Thoemmes Press
Holmes, J. A. (2003). Museum-based learning: Informal learning settings and their role in student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in science. Louisiana Tech University.
Schneider, B. P. (2004). Making the informal formal: An examination of why and how teachers and students leverage experiences in inform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Stanford University.
中文部份-刊物類
蘇育任(1997)。建構主義式教育的迷思與省思。國民教育研究集刊,5 期,121-139頁。
張世宗(1999)。從開放教育論教學的開發與開放。北縣教育雙月刊,29-35。
洪榮昭(1999)。創造力教育─日本科技博物館體驗學習。文教基金會會訊,467-8。
李錫津(2001)。生活體驗學習方案的課程期望。課程與教學通訊,8,1-4。
陳朝平(2001)。從九年一貫課程「藝術與人文」領域暫行綱要看藝術教育的趨向。國教天地,143,24-31。屏東:屏東師範學院。
張世宗(2003b)。從變革危機到教改轉機-藝術教育教師自主之教材開發。於國立台灣教育館(編)。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
吳清山(2003)。體驗學習的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7,14-22。
李錫津(2003)。從體驗中有效學習。教師天地,127,4-5。
林淑惠(2003)。體驗學習在國民小學教學上的應用。教師天地,127,51-53。
吳清山、林天佑(2004)。體驗學習。教育研究月刊,126,151。
西文部份-刊物類
Suchmon (1987).Plans and situated actions: The problem of human-machine communica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own, J. S., Collins, A., & Duguid, P. (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8(1), 32-41.
Collins, A., Brown, J., & Newman, S. (1989).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Teaching the crafts of reading, writing, and mathematics. In. Resnick(Ed.), Knowing,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Essays in honor of Robert Glaser (pp.453-494).
Lave, J & Wenger, E. (1991).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Cambridge NJ: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 Lave & E. Wenger(Eds.)(1991).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Cambridge NJ: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教學系統課程】
中文部份-書籍類
黃政傑(1979)。課程設計。臺北:東華書局。
黃炳煌(1981)。課程理論之基礎。臺北:文景出版社。
歐用生(1981)。課程論。南投:南投省政府教育廳編印。
歐用生(1985)。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李子建、黃顯華(1996)。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146;188; 265-307;311。臺北:遠流。
中國視聽教育學會主編(1998)。系統化教學設計。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光雄、蔡清田(2002)。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臺北:五南。
中文部份-刊物類
呂燕卿等(1999)。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暫行綱要之研究。教育部。
于瑞珍(2001)。教育理論在博物館教育上的應用。博物館學季刊,15(2),17-23。
吳佳蓉(2002)。美術教科書課程結構理論。美育,125,80-88。臺北:國立藝術教育館。
徐照麗(2003)。系統思維模式在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的運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教師手冊,31-51。台北:教育部。
張世宗(2004)。「達竿」統整課程設計模式初探。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2,80-102。
中文部份-碩博士論文及研究案
黃炳煌(1999)。〈談「課程統整」-以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為例〉。載於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欲創新教學(頁49-53)。高雄:高師大教育學系。
研討會論文集(2000)。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欲創新教學,49-53。高雄:高師大教育學系。
許朝信(2003)。國小教師課程設計能力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張世宗(2003a)。從教師自主課程設計談師培機構的角色與功能。於國立臺北師院(編)國民教育,43(6),頁79-86。
西文部份-刊物類
Romiszowski, A. J. (1981). Designing instructional system: Decision making in course planning and curriculum design. London: Kogan Page.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張世宗(2003a)。從教師自主課程設計談師培機構的角色與功能。於國立臺北師院(編)國民教育,43(6),頁79-86。
2. 吳佳蓉(2002)。美術教科書課程結構理論。美育,125,80-88。臺北:國立藝術教育館。
3. 于瑞珍(2001)。教育理論在博物館教育上的應用。博物館學季刊,15(2),17-23。
4. 林淑惠(2003)。體驗學習在國民小學教學上的應用。教師天地,127,51-53。
5. 李錫津(2003)。從體驗中有效學習。教師天地,127,4-5。
6. 吳清山(2003)。體驗學習的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7,14-22。
7. 陳朝平(2001)。從九年一貫課程「藝術與人文」領域暫行綱要看藝術教育的趨向。國教天地,143,24-31。屏東:屏東師範學院。
8. 蘇育任(1997)。建構主義式教育的迷思與省思。國民教育研究集刊,5 期,121-139頁。
9. 廖敦如(2003)。社區取向藝術教育—博物館與學校合作之統整課程設計。美育雙月刊,135,35-41。
10. 劉婉珍(1999)。二十一世紀美術館與中小學校的合作。《美育》,(107),26-31。臺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11. 劉婉珍(1997)。美術館與學校的合作與互動。博物館學季刊11(3):11-18。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
12. 黃鈺琴(2004)。教改之下,美術館你的位置在哪裡?博物館學季刊,18(1),41-54。
13. 王維梅(1989)。博物館能為幼兒做些什麼?。博物館學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