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4.18.52)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4 03:0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瓊慧
研究生(外文):HUANG CHIUNG HUI
論文名稱:藝術團體與企業合作方案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Art Groups-Industry Cooperation
指導教授:林曼麗林曼麗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與藝術教育學系碩士班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應用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25
中文關鍵詞:藝企合作藝企平台藝術團體社會藝術活動
外文關鍵詞:Art-Business CooperationArt-Business PlatformArt groupsSocial Art Activiti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2
  • 點閱點閱:96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4
藝術團體與企業組織的合作關係,給予社會藝術活動強而有力的創意展現,同時也帶動台灣藝術文化市場。本研究經過實際訪談後,歸納國內藝企合作的型態約有六種,分別為藝術尋求企業贊助模式、企業贊助藝術活動的模式、企業舉辦藝術活動的模式、扶植藝術團隊的雙向模式、企業通路的藝術介入、企業設立專案平台的模式。分析國內外合作案例,發現成功的模式是需要經過雙方不斷的溝通與協調,在禮讓的步伐中找到合作的機會點,才能締造彼此雙贏的現象。而合作模式的建立在於計畫的完善,是站在共同的理念整合各種資源,並以回饋社會為宗旨。
目前國內發展藝企合作的發展現況:一為國內藝文環境設立藝術行政專業部門尚未普及,應增加藝術行政人才與藝術管理資源;二為藝術團體過於依賴政府補助形成弱勢團體,導致營運收入不穩定;三為台灣人才流動率高缺乏經驗的累積,應有不同領域的專業分工;四為企業組織追求利益與效率,藝術團體追求創作與品質,導致雙方領域時間表不同;五為台灣社會受到大量政治與外交干涉,使藝術文化發展深受限制,國內外演出皆受到許多政治因素影響;六為台灣企業與藝術團體觀念普遍差異大,應找出合作平衡點。最後,因應國際間各國相繼成立藝企合作平台,提出國內設置A&B平台的建議:累積國內外藝企平台經驗設置台灣藝企平台、找出台灣社會文化特質形塑藝企合作型態、善用藝術與企業的語言情感相互溝通與交流、媒合企業與藝術合作以呈現多元化模式、建立企業與藝術合作案例獎勵的完善機制,以提供未來國內發展藝企合作之參考。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art groups and business provides a powerful presentation of creativity for social art activities and also stimulates the art and cultural market in Taiwan. Through interviews, this study induced 6 types of art-business cooperation models in Taiwan, including art group seeking sponsorship from businesses, businesses sponsoring art activities, businesses holding art activities, the bi-directional cultivation of art groups, the intervention of business channels, and businesses setting up a project platform.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cases, it was discovered that a successful model depends on constant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The opportunity for cooperation has to be obtained through reconciliation so that a win-win situation can be created.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operation model is based on the wholeness of a project. The two parties should share the idea of integrating various resources and aim at feeding back to the society.
As to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art-business cooperation in Taiwan: (1) an exclusive art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not been prevalent in Taiwan, and the human resources for art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should be increased; (2) art groups excessively rely on the financial aid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us become under-advantaged groups and receive unstable income; (3) the high fluidity of human resources in Taiwan has resulted in the insufficient accumulation of experiences, and professional task division is required; (4) business only pursue profits and efficiency, while art groups seek creation and quality, so the time tables of the two parties are different; (5) The Taiwan society has been intervened politically and diplomatically, so the development of art and culture has been deeply confined, and many overseas performances have been affected by political factors; and (6) The perceptions from the Taiwanese businesses and art groups are generally divergent. It is necessary to look for a balance point. At last, as many art-business cooperation platforms have been established in many countries, this study proposed suggestions for establishing an A&B platform. These suggestions include: accumulate the experiences from the domestic or international art-business platforms to establish a Taiwanese Art-Business Platform, find out the cultural features of the Taiwanese society to shape the model of art-business cooperation, make use of lingual affections of art and business for communications and interchanges, mediate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art and business to present plural models, and establish a well-planned rewarding mechanism for art-business cooperation cases. These suggestions were expected to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art-business cooperation.
目 次
博碩士論文授權書 ⅱ
學位考試委員審定書 ⅲ
謝誌 ⅳ
中文摘要 ⅴ
英文摘要 ⅵ
目次 ⅷ
表次 xii
圖次 .xiv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9
第四節 研究架構 12
第五節 研究對象與工具 13
第六節 名詞解釋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國內相關論文研究 24
第二節 藝術與企業合作之概念與發展 28
第三節 藝術管理理論之內涵與基礎 36
第四節 非營利組織之意義與定位 41
第五節 藝術與企業行銷策略 46
第六節 國內藝術文化政策與法規 53
第三章 國外藝術與企業合作平台發展
第一節 英國藝術與企業組織(A&B) 63
第二節 美國藝術和企業協會(ABC) 69
第三節 澳洲藝術與企業基金會(ABAF) 74
第四節 日本社團法人企業贊助藝術協議會(KMK) 78
第五節 國外藝術與企業媒合組織之效益 83
第四章 國內案例分析與描述
第一節 從藝術團體探討與企業合作的關係 85
第二節 從企業組織探討與藝術合作的關係 114
第三節 藝術團體與企業合作案例之分析 151
第四節 藝術團體與企業合作模式與平台分析 18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國內藝企合作發展之問題與期待 197
第二節 國內藝企合作的建議與未來展望 218
第三節 國內藝企合作平台建置之建議 223

參考書目 226

附錄 231
附錄一 藝術團體訪談紀錄
(一)訪談紀錄-台北愛樂室內及管絃樂團 233
(二)訪談紀錄-朱宗慶打擊樂團 231
(三)訪談紀錄-舞鈴劇場 237
(四)訪談紀錄-台北曲藝團 245
(五)訪談紀錄-果陀劇場 254
附錄二 企業組織訪談紀錄
(一)訪談紀錄-富邦藝術基金會 269
(二)訪談紀錄-家樂福文教基金會 277
(三)訪談紀錄-樂彩股份有限公司 282
(四)訪談紀錄-台積電文教基金會 295
(五)訪談紀錄-建華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307
(六)訪談紀錄-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312
(七)訪談紀錄-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316
附錄三 藝術與企業平台訪談紀錄
訪談紀錄-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322
參考書目
一、參考書目
(一)學位論文
陳嬋娟(2003)。《企業成立文教基金會及美術館之組織管理研究-以「山集團」為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美芝(2003)。《第三部門在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中的角色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鄧淑玲(2002)。《企業投資文化藝術產業之利基與建言》。元智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昱美(2002)。《企業贊助活動之相關程度、配套之行銷管理組合及贊助活動個數對於品牌權益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管系碩士論文。
劉怡芳(2001)。《藝文活動行銷傳播策略之研究-以報社贊助大型展覽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明和(2001)。《九0年代台灣文化產業生態之研究》。南華大學美術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瑞聲(2000)。《非營利組織行銷策略之研究-以企業基金會為例》。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瓊英(2000)。《臺灣現代劇團行銷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展瑋(1999)。《企業贊助文化藝術事業之研究》。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瑩滋(1999)。《台灣企業贊助藝文活動的動機與決策模式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期刊
謝慧青(2003)。〈搭建A&B平台開源、節流、企業界求才!〉。《典藏今藝術》,第127期 頁60-64。台北:典藏。
鄭功賢(2003)。〈輸人不輸陣-國內企業收藏及贊助藝術將蔚為風潮〉。《典藏今藝術》,第128期 頁128-132。台北:典藏。
王玉齡(2003)。〈企業贊助,一種高尚品味的象徵—談法國企業贊助文化藝術〉。《典藏今藝術》,第128期 頁126-127。台北:典藏。
呂佩怡(2003)。〈企業與藝擕手共進的新時代〉。《藝術家》,第335期 頁 370-375。台北:藝術家。
文建會(2003a)。《二OO二年文建會文化論壇系列實錄:文化創意產業及地方文化館》。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建會(2003b)。《2003年全球思考台灣行動:文化創意產業國際研討會論文暨會議實錄》。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劉怡汝(2000)。〈文化事業如何尋求企業贊助〉。《文化視窗》第19期 頁36-42。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三)著作
William J. Byrnes,桂雅文、閻惠群譯著(2004)。《藝術管理這一行》。台北:五觀。
陸蓉之(2004)。《超連結:從贊助到經營─從日本企業的藝術文化支援活動十年心得談起》。台北:典藏。
Liz Hill、Catherine O’Sullivan、Terry O’Sullivan著,林潔盈譯(2004)。《如何開發藝術市場》。台北:五觀。
Ruth Rentschler編,羅秀芝譯(2003)。《文化新形象─藝術與娛樂管理》。台北:五觀。
洪惠瑛(2002)。《藝術管理》。台北:揚智文化。
夏學理、鄭美華、陳曼玲、周一彤、方顗茹、陳亞平編著(2002)。《藝術管理》。台北:五南。
黃俊英(2002)。《行銷學的世界》。台北:天下遠見。
Philip Kotler Joanne Scheff 著,高登第譯(1998)。《票房行銷》。台北:遠流。
馮久玲(2002)。《文化是好生意》。台北:臉譜。
Bruno S.Frey著,蔡宜貞、林秀玲譯(2003)。《當藝術遇上經濟─個案分析與文化政策》。台北,典藏家庭。
林資敏(2002)。《視覺行銷─抓住怪怪粉司(FANS) 》。台北:奧林。
江明修編(2000)。《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台北;智勝。
Steven Wood Schmader&Robert Jackson,陳惠美譯(2000)。《特別節慶活動企劃與管理》。
蕭新煌(2000)。《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頁402-403。台北市:巨流。
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遠見。
江明修(1997)。《非營利組織公共服務功能之研究》。台北:政大公行所。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鄭功賢(2003)。〈輸人不輸陣-國內企業收藏及贊助藝術將蔚為風潮〉。《典藏今藝術》,第128期 頁128-132。台北:典藏。
2. 謝慧青(2003)。〈搭建A&B平台開源、節流、企業界求才!〉。《典藏今藝術》,第127期 頁60-64。台北:典藏。
3. 王玉齡(2003)。〈企業贊助,一種高尚品味的象徵—談法國企業贊助文化藝術〉。《典藏今藝術》,第128期 頁126-127。台北:典藏。
4. 呂佩怡(2003)。〈企業與藝擕手共進的新時代〉。《藝術家》,第335期 頁 370-375。台北:藝術家。
5. 劉怡汝(2000)。〈文化事業如何尋求企業贊助〉。《文化視窗》第19期 頁36-42。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6. 王正華(2001)。藝術史與文化史的交界:關於視覺文化的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三十二期,76-89。
7. 高千惠(1995)。從補破網到三叉路-台灣文化論述與美術史觀的省思。台灣視覺文化。台北市:藝術家,224-225。
8. 陳瓊花(1998)。試探愛麗克森設計之課程範例:在世界上我們的地方之特色與意識。美育,95,35-44。
9. 陳瓊花(1999)。兒童與青少年描述藝術作品時的觀念傾向。美育,106,10-23。
10. 陳瓊花(2004e)。從美術教育的觀點探討課程統整設計之模式與案例。視覺藝術教育。台北市:三民。
11. 郭禎祥(1989)。蓋迪藝術教育中心對於DBAE理論之研究、實驗和推廣。師大學報,第三十四期,389-410。
12. 郭禎祥(1990)。談藝術鑑賞教學與評量的某些理論與實務。師大學報,第35期,311-324。
13. 郭禎祥(1994)。多元文化觀與藝術教育。師大學報,第三十九期,545-582。
14. 曾少千(2002)。藝術與社會學的交會:哈克與布赫迪厄的自由交流。歐美研究。32卷1期,45-105。
15. 趙惠玲(2000)。「她」在那兒?:尋找中學美術教育中的性別議題。美育,117期,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