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王連生(1988)。《幼兒教育研究》,增訂版。台北:五南。
王文純(1988)。〈色彩的美感發展之研究—相關文獻之回顧),《美育月刊》,第94期,頁23-32。台北:國立談灣藝術教育館。
王文姬(2004)。《生命的美感體驗~以艾瑞.卡爾圖畫書為引導的美術教學》,頁9,26。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靜珠(1880)。《幼稚教育》,增十版,頁41–42。台北︰王靜珠。
王淑娟(2002)。《兒童圖畫書創造思考教學提升學童創造力之行動研究》,頁8,頁30。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王秀雄(2002)。〈美學與藝術教育〉。藝術教育研究編輯委員會 編《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冊》,頁123。台北:桂冠。
王春暉(2005)。《藝術故事教學影響四年級兒童色彩運用能力之實驗研究-從美術史的藝術故事導入色彩的學習》。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天下雜誌編輯(2001)。《2001年天下教育特刊–美的學習》。台北:天下雜誌。
呂燕卿(1996)。〈兒童繪畫發展之認識與實際〉。《美育月刊》第69期,頁12–15。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朱伶莉(2004)。《幼兒對圖畫書回應行為之探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何應傑(2003)。《兒童閱讀圖畫書意義建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李培鈴(2002)。《兒童圖畫書應用在幼稚園相鄉土教學之行動研究》,頁3。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李宜賢、李翰林、黃志祥 等(200)。《兒童發展─理論與實務》,頁3。台北市:永大書局。
李坤珊(1998)。〈非書不可—圖畫書對嬰幼兒成長的重要性〉。《學前教育,1998.08第二十一卷》第8期,頁65。台北。︰信誼基金會。李蕭錕(1996)。《色彩學講座》。台北:藝術家。
巫春子(2005)。《提昇兒童繪畫中色彩表現之課程與教學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清(2002)。《教育研究》,版17。台北:五南。
吳昭宜(2001)。《走入幼兒戲劇教學的殿堂:一個幼稚園大班之行動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吳仁芳(1992)。《色彩的理論與實際》。頁169,台北:中華色研。
吳仁芳(1993)。《兒童繪畫造形與色彩表現特徵》,國教月刊,第40期,頁9-17。吳淑玲(2001)。《繪本與幼兒心理輔導》。台北:心理。
吳淑玲主編(2003)。《讀繪本,遊世界-著名繪本教學與遊戲》。台北:心理。
吳淑玲主編(2004)。《繪本主題教學資源手冊》,頁367。台北:心理。
吳淑玲(2005)。(繪本的視覺藝術與語文閱讀以兒童繪本閱讀指導為主)。《幼教
資訊》,第175期,頁36-45。台中:母子鳥專業發展學會。
吳惠娟(2001)。《以圖畫書引導兒童審美與表現的教學研究》。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佳蓉(2005)。《圖畫故事書欣賞與拼貼教學之研究---以三位插畫家為例》。屏
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阮佳瑩(2004)。《兒童創造性繪本教學模式之行動研究》。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幸佳慧(1999)。《圖畫故事書的藝術探討》,頁31。台南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幸佳慧(2000)。(而同圖畫故事書的藝術散步─藝術風格介紹)。《美育》,第113期,頁19-30。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周淑慧(2006)。《幼兒園課程與教學-探究取向之主題課程》,頁99,台北:心
理。
岡田正章(1989)。《幼稚園繪本‧童話教學設計》,頁148,336。台北:武陵。
林敏宜(2001)。《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頁5–10。台北:心理。
林真美(1999)。《在繪本花裡–和孩子共享繪本的樂趣》。台北:遠流。
林育瑋(1996)。(幼教教師專業成長歷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9期,頁
803-832。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林千鈴(2003)。《藝術基因改造》,頁34–57。台北:青林國際。
林曼麗(1990)。《台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台北:雄獅。
林曼麗(1990)。《藝術、人文、新契機––視覺藝術教育課程理念之思考》。美育,113,71–80。林敏娟(2003)。〈兒童繪本閱讀完全手冊〉。《聰明寶寶雜誌,2003.2》,頁48。台北︰階梯數位科技。
林佳燕(2003)。《運用「故事」統整國小三年及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林琬蓉(2002)。〈好奇與想像發揮創造力〉。《學前教育,2002.09》,頁71。台北:信誼基金會。
林寶山(1991)。《教學原理》。台北:五南。
林秀芬(2003)。《應用社區文化的幼兒視覺藝術教學研究》。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佑靜(2005)。《運用遊戲策略進行色彩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林鶴貞(2002)。《國小五年級視覺藝術色彩教學研究-建構主義教學理念之應 用》。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胡郁珮(1997)。〈我的世界只有你最懂—從童書暢遊孩子的美麗「心」世界〉。《學前月刊,1997.02第十九卷》第11期,頁58。台北:信誼基金會。
姜文如(2002)。《兒童圖畫融入國小低年級「生活」課程之延伸教學研究—
以桃園新屋鄉永安國小一年級學生為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碩士論文。
洪福財(1990)。《幼教教師專業成長—教學反省策略及其應用》,頁9。台北:五南。
洪文瓊(1994)。《兒童圖書的推廣與應用》。台北:聯經。
洪 雲(2005)。《鷹架理論對國小學童色彩運用能力之影響》。國立新竹教育大
學。碩士論文。
洪嘉慧(2005)。《無字圖畫書應用於幼稚園視覺藝術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樹木
之歌」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美菁(2005)。〈幼兒視覺藝術創作過程中語文與情感表達〉。《幼教資訊》,第174期,頁21–24。台中︰母子鳥專業幼教發展學會。
高傳正 主編(1992)。《學前教育》,頁13–20。台北:婦幼家庭。
郝廣才(1998)。〈油炸冰淇淋─繪本在台灣的觀察〉。《美育》,第91期,頁70。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袁汝儀主編(1995)。《荷蘭視覺藝術教育與師資訓練:一個西方案例的教育民族
誌研究》。台北:五南。
徐素霞(2001)。《台灣兒童圖畫書導賞》,頁6,14,28,41–42,70。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徐素霞(2001)。〈接近藝術從圖畫書開始〉。《學前教育,2001. 1》,頁70。台北︰信誼基金會。徐素霞(1998)。〈圖像語言藝術與純藝術之創作探討〉。《美育》,第91期,頁31–36。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徐素霞(2000)。〈我的「畫」也有「話」說—波隆納插畫展之歐美作品風格探討〉。《美育》,第113期,頁3–12。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徐季筠(2003)。《圖畫書在藝術與人文領域上的應用—以康樂國小四年級學童為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孫孟儀(2004)。《美術圖畫書應用於國小四年級視覺藝術鑑賞教學之行動研究:以《三角湧村的梅樹阿公》和《克力的繪本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郭博洲(2001)。〈發現四季台灣之美—關於「色彩」的主題〉。《藝術、人文、新契機—視覺藝術教育改革論文集》,頁18–28。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郭麗玲(1991)。〈在畫中說故事「圖畫書」〉。《社教雙月刊》,第46期,頁20–33。台北:社教館。郭靜一(2006)。《幼稚園教師運用圖畫書發展教學活動歷程之個案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陸雅青(1998)。〈繪畫記錄孩子的成長軌跡〉。《學前教育1998、05》,第二十一卷,頁66。台北:信誼基金會。
陸雅青(1998)。〈兒童畫中用色現象之探討〉。《色彩人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北藝術館。
粘瑞蘭(2004)。《國小高年級視覺藝術色彩教學策略研究》。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曹俊彥(1998)。〈圖畫.故事.書〉。《美育》,第91期,頁12–19。台北:國立台北藝術館。陳璐茜(2004)。《趣味繪本教室》。台北:雄獅。
陳璐茜(2004)。《繪本發想教室》。台北:雄獅。
陳柏達(1982)。《如何促進兒童智力發展》。台北:世界文物。
陳朝平(1986)。《繪畫欣賞與欣賞教學之研究》。高雄:復文。
陳瓊花(2002)。《藝術概論》,版5,頁185。台北:三民。
陳瑤華(1996)。《兒童美術教學講座》。台北:藝術家。陳淑鈺(2003)。《寫實性圖畫書與想像性圖畫書對大般幼兒想像力的影響》。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文菁(2001)。《一位國小教師美感教育學決定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勇仁(1999)。《以美術鑑賞教學增進國小學童繪畫表現中色彩運用能力之實驗
研究》。台中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惠邦 (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海泓(2001)。(如何利用圖畫故事書發展兒童的創造力)。《語文教育通訊》第23期,頁64-76。
張純子(2003)。《圖畫書在幼兒元智能發展之運用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
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淑媛(2001)。《色彩遊戲在先先幼稚園教學上的應用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
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如鈞(1980)。《幼兒圖畫書在幼稚園教學上的運用》。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
張秀娟(2003)。《圖畫書導賞教學對幼兒創造力影響之研究》。朝陽大學幼兒保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夏勳(1979)。《設計的基礎練習》。台北:世界文物出版。
教育部(1987)。《幼稚園課程標準》,頁五。台北:正中。
許信雄(1979)。《幼兒藝術性發展與輔導》。台北:台北市立師院。
黃迺毓、李坤珊、王碧華合著(1995),《童書非童書》版4。台北:宇宙光。
黃瑞琴(200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版九。台北。心理。
黃意舒(1994)。《幼稚園教師教學角色認同及踐行研究》,頁61。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黃淑瑛(2005)。〈孩子最愛─圖畫故事書的欣賞與創作教學〉。《美育》,第143期,頁4–17。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趙敏雲(2003)。《學齡前幼兒色彩認知能力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蔡汶錡(2005)。《國小學童色彩混色辨識能力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歐用生(1999)。(統整課程爭議平議)。《自主與卓越:九年一貫課程的變革與展望》。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編印。
葛承調編著(1946)。《師範學校幼稚教育》,頁129。台北:正中。
游淑燕(2002)。《國小低年級教師圖畫銓釋與教學設計》。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鄔時雯(2002)。《以故事教學增進兒童同儕友誼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
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千惠(2001)。〈繪本團體共享親密時光〉。《學前教育,2001.02》,頁41。台北:信誼基金會。鄭明進(1987)。《世界傑出插畫家》。台北:雄獅美術。
鄭明進(1998)。《圖畫書的美妙世界》,頁85。台北:國藝館。
鄭明進(1996)。《兒童圖書大事記》。台北:雄獅美術。鄭榮珍(1996)。〈3–5歲孩子可以看什麼書〉。《學前教育,1996、5》,頁25。台北:信誼基金會。劉振源(1996)。《兒童畫教材教法》。台北:藝術家。
劉婉珍(1996)。〈從普遍到特殊:人類的審美發展〉。《美育雙月刊》,第130期,頁86。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潘元石(1987)。《幼兒畫教學》。台北:上誼。
臧瑩卓編著(2004)。《幼兒學習環境—理論與實務》。台北:群英。
簡楚瑛主編(1999)。《幼教課程模式》。台北:心理。
蘇振明(1991)。《看圖、欣賞與學習—認識兒童讀物插畫及其教育性。輯於馬景賢主編的「認識兒童讀物插畫」》,16–27頁。台北:中民國兒童學學會。
蘇振明(1989)。《啟發孩子的繪畫潛能》,版2。台北:時報文化。
蘇振明(1986)。《幼兒線畫教學研究》。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頁35。
蘇振明(1998)。〈認識圖畫書及其在兒童教育的功能〉。《兒童藝術教育學術研討
會》,頁23-37。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教中心。
鐘兆慧(2002)。《國小兒童色彩排序能力之研究》,新竹師範學院美勞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正瑜(2004)。《兒童圖畫書的圖像語言表現賞析教學對兒童繪畫表現影響之研
究》,新竹師範學院美勞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美慧(2006)。《圖畫書創意教學策略對兒童藝術創造力表現之影響》,頁43,
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藤守嶤(1997)。《審美心理描述》,頁49。四川:人民。
嚴淑女(2003)。〈圖畫書的藝術世界〉。《幼教資訊》,第148期,頁26-31。台中:母子鳥專業幼教發展學會。
二、譯文部份:
余若君 譯(1998)。《彩繪童年:華德福學校的水彩教學》,頁21。台北:光佑。
Brunhild Miiller(1996),Malen mit Wasserfarben(Painting with children),P21.
林麗雪 譯(1981)。瑪琳‧勒菲爾(1981)原著。《啟發孩子的創作力》。台北:中國主日學。
林憲正 譯(1997)。《及早開發孩子的天賦與才能》。台北:新苗。
夏林清 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遠流。
Altrichter﹐Posch & Somekh(1997),Teachers investigate their work: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s of action research。
桂冠編譯室 譯(1999)。《幼教課程:當代研究的回顧》。台北:桂冠。
Carol Seefeldt(1992),The Early Curriculum:A review of current Research .
賴碧慧、吳亮慧、劉冠麟 譯(2004)。《幼兒藝術與創作性發展》,頁6-9。台北:華騰。
Robert Schirrmacher(2002),Art and Creative Development for Young Children.
陳瓊森 譯(1997)。《MI開啟多元智能新世紀》。台北:信誼。
Howard Gardner(1997),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
陳武鎮 譯(1991)。《幼兒創造力與美術》。台北:世界文物。
W.Lambert Brittain(1991)Creativity, Art, and the Young Child.
郭禎祥 譯(2000)。《藝術視覺的教育》,頁111-116。台北:文景。
Elliot.W.Eisner (1972),Educating Artistic Vision.
郭俊賢、陳淑惠 譯(1999)。《多元智慧的教與學》。台北:遠流。
Linda&Bruce Campbell Dee Dickinson(1998),Teaching & Learning through
Multiple Intelligences。
許信雄 編譯(民88)。《幼兒藝術》,頁7,17,36。台北市:華騰文化。
Brenda Siegel(1995).Considering Children's Art:Why and how value their works.
黃秋玉等譯(民93)。Rebecca T.Lsbell Shirley Raines,(2003)原著。《幼兒創造力與藝術》,頁111。台北:洪葉文化。
樊琦 譯 張玲霞 主編(民90)。Szekely, George 著。《藝術的創意教學=the art of teaching art》。台北:洪葉。
劉滌昭 譯。松居直(Tadashi Matsui)(1981/1995)原著。《幸福的種子:親子共讀圖畫書》,頁9。台北:台灣英文雜誌社。
鄭端榮、林秀地 譯(民69)。石原慎太郎 原著。(1970)《兒童心智的啟發》。台北:巨流。
三、西文部份:
Ayesha, C. (2002, March 28). Reading to little kids works like magic. USA Today, pg. 07d.
Anderson, C. L.(1998a).Now I think like an artist:responding to picturebooks.In J. Evans edited. What's in the Picture?Responding to lustrations in Picture Books(146-165). Great Britain:Paul Chapman.
Bader﹐B.(1976).American Picture Books︰From Noah’s Art to the Beast within. New York:Macmillan.
Burke, Eileen M. (1990). Literature for the Young Child (2nd ed.)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lly and Bacon.
Day. M. (1974). The use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in the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27(2).3-7.
Gardner, H., & Gardner, J. (1970a). Developmental trends in sensitivity to painting style and subject matter.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12(1), 11-6. Gardner, H. (1970b). Children's sensitivity to painting styles. Child Development, 41(3), 813-821.
Huck,C.S&Hepler,S.&Hickman,J.(1993).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5th ed.).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Muller,B(1986)Painting with Children.Floris Books.
四、網路資源部分: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http://www.lcenter.com.tw/reading/reason.asp(2005.3.5瀏覽)
青林學習樂園。http://www.012book.com.tw/story/travel/book03.html(2005.6.25瀏覽)
林育瑋。http://ec.hs.yzu.edu.tw/project/creative/c020106.html(2005.7.3瀏覽。)
林以凱。http://w3.sce.pccu.edu.tw/preschool/15th/p_topics/p_content.htm(2006.6.1瀏覽)
謝智玲。http://w3.sce.pccu.edu.tw/preschool/15th/p_topics/p_content.htm(2006.6.1瀏
覽)
柯倩華。http://www.eslitebooks.com/exhibition/picture/info01.shtml#01(2005.7.15瀏
覽)
陳澤麗。http://www.fx.edu.sh.cn/jxzyk/yeqmcz/53.htm (2005.7.3瀏覽)
張麗華。http://www.es.nccu.edu.tw/teacher/%B1i%C4R%B5%D8/index.htm(2005.8.12
瀏覽)
鄭美珍。http://w3.sce.pccu.edu.tw/preschool/15th/p_topics/p_content.htm#3(2006.6.1瀏覽)
歐用生。《提升教師的行動研究能》。http://content.edu.tw/societ8/ksck/nine/n4.htm (2004.8.1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