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51.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9 09:4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乃心
研究生(外文):Nai-Hsin Chang
論文名稱:生命教育課程對國民小學五年級學生生命意義感之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The Effects of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on Meaning of Life for the fifth Grade Elementary students
指導教授:黃雅文黃雅文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a-Wen Hu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其他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9
中文關鍵詞:生命教育課程國小五年級學生生命意義感體驗學習品格教育
外文關鍵詞: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the fifth grade elementary studentsmeaning of lifeexperiential Learningcharacter educ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2
  • 點閱點閱:141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0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3
本研究目的為設計國民小學五年級學生之生命意義感有關的生命教育課程,以探究所設計的生命教育課程對學生生命意義感之影響。
本研究採用準實驗研究法,以台北市某國民小學五年級四個班級共133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學生共66名)分別接受為期八週,每週二節,共16節的生命教育課程,控制組(學生共67名),實驗期間不施予任何實驗處理。研究工具係修定宋秋蓉(1992)的生命意義感量表而成,主要測量學生生命意義感的感受。並進行前、後測,以了解生命教育課程對學生生命意義感之影響。
在研究資料的分析上,其中量化資料以獨立樣本t檢定進行統計分析。在質性資料部份,以單元活動回饋單、單元學習單、及整體活動回饋單,輔助量化資料以分析學生對生命教育課程的評價以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建議。研究結果如下:
1、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五年級學生,生命意義感無顯著差異。
2、實驗組、控制組學生在「生命意義感量表」的前測得分未達顯著差異。
3、生命教育課程在「生命意義感」的教學效果有顯著差異。
4、生命教育課程在「生命意義感」之「對生命的熱誠」、「生活目標」、「自主感」、「逃避」的教學效果有顯著差異。
5、生命教育課程在「生命意義感」之「未來期待」的教學效果無顯著差異。
6、研究對象對生命教育課程有正面的評價。

根據上述的研究結果對生命意義感有影響之生命教育課程教學及未來研究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生命教育課程、國小五年級學生、生命意義感、體驗學習、品格教育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test the effects of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on meaning of life for the fifth grade elementary students. A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was used with 4 classes of pupils (n=133) in Taipei.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66) participated in an eight-week, two hours per week,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 control group (n=67) received no such intervention. The Purpose in Life (PIL) test was used both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Quantitative data was analyzed with independent t test. Qualitative data from participation work and comment sheets was content analyzed to explor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as well as recommendation for future studies. Results are:
1. Background variables had no effect on the students’scores on the PIL.
2. Pre-test scores on the PIL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 were insignificant.
3.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post-test total scor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
4.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 differed significantly on al the 4 post-test scores of the PIL including the “life enthusiasm”, “life purposes”, “sense of autonomy”, “avoidance”.
5.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 didn’t differ significantly on the post-test scores of the PIL including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future”.
6. Outcomes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indicated positive evaluations of the students toward the curriculum.

Results and future research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 fifth grade elementary students, meaning of life, experiential Learning, character education
目次
頁次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問題背景-------------------------------------------- 1
第二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三節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5
第四節研究限制--------------------------------------------- 6
第五節名詞釋義--------------------------------------------- 7
第二章文獻探討------------------------------- 8
第一節生命意義感----------------------------------------- 8
第二節生命教育課程-------------------------------------- 13
第三節國民小學實施生命教育的相關研究---------- 27
第四節生命教育課程對生命意義感影響的相關研究------------------------------------------------------ 36
第三章研究方法與步驟---------------------- 45
第一節研究方法與設計----------------------------------- 45
第二節研究對象-------------------------------------------- 46
第三節研究工具-------------------------------------------- 46
第四節資料處理與分析----------------------------------- 54
第五節生命教育課程教學活動設計-------------------- 56
第六節研究倫理---------------------------------------------- 60
第四章研究結果與討論---------------------- 61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109
第一節結論--------------------------------------------------- 109
第二節建議--------------------------------------------------- 110
參考文獻------------------------------------------ 112
附錄一專家效度專家名單-------------------------------- 122
附錄二「生命意義感」量表(宋秋蓉版本)------- 123
附錄三「生命意義感」預試量表----------------------- 126
附錄四「生命意義感」正式量表----------------------- 131
附錄五生命意義感問卷------------------------------------ 137
附錄六單元活動回饋單------------------------------------ 138
附錄七整體活動回饋單------------------------------------ 139
附錄八生命教育教學活動設計一~八----------------- 141
附錄九黃惠秋量表同意書-------------------------------- 167
附錄十得榮基金會同意書-------------------------------- 168
附錄十一感恩簿--------------------------------------------- 169
附錄十二學習單及整體活動回饋單-------------------- 170
中文文獻
文軒(1998)。實踐人文主義教育理想。師友,375,10-12。
文部科學省(2005)「生きる力』を支える心と体。日本東京。文部科學省。
孔建國(1998)。點燃生命的火炬。輔導通訊,55,11-14。
王煥琛.柯華葳(1999)。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心理。
王如敏(2002)。品格教育教學對國小資優學生情緒適應行為與人際溝通能力之影響。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王文科、王智弘(2005)。教育研究法九版。台北:五南。
趙可式、沈錦惠合譯(1995)弗蘭克著。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七版。台北:光啟。
江慧鈺(2001)。國中生生命意義之探討:比較分析與詮釋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宋秋蓉(1992)。青少年生命意義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李遠哲口述、黃美湄 楊繼敏整理(1999)。我看新世界孩子—再思「新世紀寶寶多元能力的培育」。學前教育,22:4,47-50。
李遠哲等著(1999)。享受生命 生命的教育。台北:聯經。
李坤崇(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材教法。台北:心理。
李憲三(2002)。國民小學中高年級生死教育課程規劃及教學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李月娥(2002)。慈濟教師應用靜思語教學實施生命教育之質性研究---以台北市一所國民小學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麗珠(2003)。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以台中市一所國小為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李錫津(2003)。從體驗中有效學習。教師天地,127,4-5。
李雪莉(2004)從心出發,才是真正幸福。天下雜誌,307,160-161。
李清義(2004)。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載於林治平、潘正德、林繼偉、盧怡君、姜仁圭、林清義、蘇友瑞著,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踐(37-98頁)。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素貞、蔡金鈴(2004)。中小學品格教育之實施與評量。教育研究月刊,120,54-68。
李宣俞(2005)。國小品格教育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學習成效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社會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何英奇(1987)。大專學生之生命意義感及其相關研究意義治療法基本概念之實證性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0,87-106。
何英奇(1990)。意義測驗之修訂:信度與效度之研究。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37,51-72。
何英奇(1990)。生命態度剖面圖之編製:信度與效度之研究。師大學報,35,71-94。
何紀瑩(1994)。基督教信仰小團體對提高大專學生生命意義感的團體歷程與效果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何郁玲(1999)。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教師效能感與生命意義感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何福田(2001)。生命教育的由來與重要性.何福田策畫主編,生命教育論叢(3-10頁).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瓊洳(1999)。生命教育課程的設計.台灣教育月刊,580,12-18。
吳武雄(1999)。推展生命教育回歸教育本質,高中教育,7,10-15。
吳庶深、黃麗花(2001)。生死取向的生命教育--教學成效之初討.教育資料集刊,26,377-392。
吳庶深(2001)。超越生命的困境。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論叢(51-54頁)。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永裕(2001)。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基礎概念。載於何福田策畫主編,生命教育論叢(29-37頁)。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書榆(2001)。自殺的權利。台北市:商周。
吳桃溫(2004)。淺談生命教育.學生輔導,95,82-88。
吳木崑(2004)。國小二年級綜合活動實施體驗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余也魯主編(1989)。聖經。香港:海天書樓。
周芬芳(2005)。臺北市國民小學實施生命教育之調查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生傳(1994)。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林生傳(1999)。教育社會學(增訂版)。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林思伶(2000)。生命教育單元教學設計與實施。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151-170頁)。台北:寰宇出版社。
林思伶(2001)。生命教育的理念與做法。台灣地區國中生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論文集,198-214。彰化:彰化師範大學。
林素霞(2002)。不同取向生命教育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生命意義之實驗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瑞明(2002)。台中縣國民小學教師對生命教育課程意見調查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招蓉(2004)。社區志工參與國民小學生命教育課程服務學習經驗之研究--以嘉義市興仁社區發展協會成員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岳玉玲(2003)。生命教育對中途之家不幸少女生命意義感影響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周麗玉(1996)。勇敢面對「既來的事實」--當你的學生企圖傷害自己時.學生輔導雙月刊,42,56-61。
邱秀娥(2001)。國民小學教師生命教育相關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胡夢鯨(1989)。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學通識教育改革芻議。淡江學報,27,133-155。
紀孟春(2002)。國民小學低年級學生生死教育課程與教學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紀玉足(2003)。生死教育對某技職校院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以商業設計系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紀潔芳(2005a)。生死關懷。第1459期高中生命教育—啟航工作坊研習班課程資料,117-118。三峽: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紀潔芳(2005b)。生命教育教學方法與教學活動之設計與探討。第1459期高中生命教育—啟航工作坊研習班課程資料,119-120。三峽: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范敏雪(2003)。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國小音樂課程對學童學習成效之影響 ~以一國小五年級的班級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范玉玟、黃雅文、鍾美慧、林珊吟、張乃心、賴貞嬌、賴彥君(2005)。生命的彩虹。黃雅文主編,生命的五個階段國小生命教育教案:以世界宗教博物館為設計元素(158-163頁)。台北:宗博館。
洪紫原(2005)。品格教育效能感與學校關懷氣氛之相關研究。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索甲仁波切(1996)。西藏生死書(21-22頁)。台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許秀源(1983)。用意義治療補充架構對違反校規的專科學生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許智香(2003)。論生命意義與生命教育的可能性。教育資料與研究,53,61-67。
許秀霞(2004)。生命教育對高職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以福智生命教育為主軸。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孫效智(2000)。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1-22頁)。台北:寰宇。
孫效智等編著(2004)。歌詠生命的旋律:九年一貫生命教育教案。台北:幼獅。
孫效智(2006)。生命教育與大學通識課程。2006年3月1日取自
生命教育全球資訊
連進福(2001)。引導孩子走出自己的路----談生命教育在國民小學的實施。載於何福田策畫主編,生命教育論叢(155-165頁)。台北:心理出版社。
郭靜晃(2002)。生命教育。台北:揚智。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
張淑美(2000年3月)。生命教育與生死教育在中等學校實施概況之調查研究。生命教育與教育革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縣:輔仁大學教育學程中心。
張淑美(2001)。中學生命教育手冊:以生死教育為取向。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利中(2001)。「尋獲生命意義」的時態與心理歷程。南華大學生死學通訊,5,31-33。
張利中、林志龍、洪栩隆(2001)。醫學系與護理系學生自我概念落差與死亡焦慮之關係。醫學教育,5(1),40-51。
張秀娟(2003)。生命教育對高職夜校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婷怡(2005)。國民小學應用繪本進行生命教育效果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陳珍德(1995) 。癌症病人的生命意義。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未出版)。
陳芳玲(1998)。生命教育課程之探究。輔導通訊,55,29-34。
陳珍德、程小蘋(2002)。癌症病人生命意義之探究。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3,1-48。
陳錫琦(2003)。某大學學生印象深刻的死亡或感覺接近死亡經驗之探討。學校衛生,42,39-58。
陳國雄(2003)。國小生命教育課程實施現況與困境之探討---國小教師觀點。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未出版)。
陳顯明(2003)。快樂是應該的。台北:平安文化。
陳永吉(2004)。生命教育融入國民小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學成效之探討-以台中縣某國小五年級學生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英豪(2005)。安定人心的工作。2005年6月12日取自
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http://210.60.194.100/life2000/indexhome1.asp
陸娟(2002)。生死教育對綜合高中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游恆山譯(1987) 。生命的主題如何從意義分析中獲得自我的實現。台北:書泉出版社。
游恆山譯(1991) 。生存的理由。台北:遠流出版社。
傅偉勳(1993) 。生命的尊嚴與死亡的尊嚴。台北:正中書局。
傅佩榮(2001)。活出自己的智慧。台北:天下遠見。
黃德祥(1998)。生命教育的本質與實施。輔導通訊,55,6-10。
黃德祥(2000)。小學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台北:寰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黃德祥口述,林創栢整理(2000)。青少年身心發展與輔導。輔導通訊,64,43-46。
黃培鈺(2002)生命教育通論。台北:新文京。
黃惠秋(2002)。「認識自我」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中生自我概念及生命意義感之影響。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黃雅文(2002)。「生命教育創意教學活動設計」優良作品專輯。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黃漢龍、黃貞綺(2003)。淺談死亡教育。師友月刋,430,52-55。
黃國城(2003)。高雄市醫院志工幸福感、死亡態度與生命意義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雅文(2005a)。生命教育核心概念、系統架構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編號:PG9301-0167)。臺北市:教育部。
黃雅文(2005b)日本現行之道德教育與生命教育之探究。2006年5月28日取自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http://lifehealth.ntue.edu.tw/6.htm
黃雅文(2005c)。社區、家庭、學校共榮之生命教育。陳金燕(主持人),國民中小學實施生
命教育校內外資源的統整與運用。教育部九十四年度全國生命教育論壇,東海大學宗教研究所、教育研究所。
曾志朗(1999)。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2005年6月12日取自
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http://210.60.194.100/life2000/indexhome1.asp
曾煥棠(2005)。認識生死學---生死有涯。台北:揚智。
董文香(2003)。生死教育對職校護生生命意義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楊慕慈編著(2003)。生命教育。台北:禾楓。
翟文棋(2002)。生死教育團體方案對高中生的生命意義感與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蔡彩霞(2003)。符合綜合活動理念的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三學生建構生命意義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欣懿(2002)。生命的彩虹--高中生死取向生命教育課程介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香妏(2003)。不同取向生命教育課程對高中生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及生命意義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劉德威(1997)。青少年生死態度與自殺危險程度關係之研究。中原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
劉源明(1998)。談生命教育之推展。輔導通訊,55,47-48。
劉翔平(2001)。尋找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說。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歐志華(2001)。讓生命教育的種子開始在孩子的心靈中扎根.何福田策畫主編,生命教育論叢(81-82頁)。台北:心理出版社。
歐素汝(1996)。生命不能承受之重?—青少年自殺意念發展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歐用生(2003)。課程典範再建構。台北:麗文文化。
鄭崇趁(2001)。生命教育的目標與策略.何福田策畫主編,生命教育論叢(11-19頁)。台北:心理出版社。
鄭金川(2005)。生命教育沿革‧2005年6月12日取自
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http://210.60.194.100/life2000/indexhome1.asp
鄧運林(2001)。認識生命教育.何福田策畫主編,生命教育論叢(21-23頁)。台北:心理出版社。
賴怡妙(1997)。死亡教育團體方案對臺灣師大學生死亡態度及生命意義感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錢永鎮(2000)。生命教育之套餐課程。北縣教育,33,53-57。
蕭志明(2004)。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對實施生命教育課程意見之調查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謝志謀(2003)。另類學習方式。教師天地,127,6-13。

英文文獻
Carol C. Molcar&Daniel W. Stuempfig(2001)Effects of World View on Purpose in Life.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22(4),365-371.
Crumbaugh, J. C., &Maholic, L.T.(1964).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existentialism:The psychometric approach to Frankl’s concept of noogenic neurosi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200-207.
Crumbaugh, J. C.(1968). Cross-validation of purpose in life test based on Frankl’s concepts.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24, 74-81.
Crumbaugh, J.C., Raphael, M., &Shrader, R.R.(1970). Frankl’s will to meaning in a religious order.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6,206-207.
Crumbaugh, J. C.(1973). Everything to gain:A guide to self-fulfillment through logoanalysis. Chicago: Nelson-Hall Company.
Crancall, J. E., &Rasmussen, R.D.(1975). Purpose in life as related to specific value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31,483-485.
David R. Francis(2005). MONOGAMY IS GOOD - AND GOOD FOR YOU .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98(7), 15.
Dewey, J. (1938) .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Y : Simon and Schuster..
Doerries, L. E.(1970).Purpose in life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26, 50-53.
Erikson, E. H.(1963).Childhood and society(2nd ed.).New York:Norton.
Erikson, E. H.(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Norton.
Elisabeth Kubler-Ross, M.D.(1998).The Wheel of Life-A Memoir of Living and Dying. Scribner; Touchstone Ed edition.
Frankl, V. E(1986). The doctor and the soul: From psychotherapy to logotherap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 Inc.
Frankl, V. E(1959). Man's search for meaning:An introduction to logotherapy. Boston:Beacon Press.
Ho1lingshead(1957) .Personality in a Communal Societ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2(6), 767-767,
Jean-Jacques Rousseau, Allan Bloom(1979). Emile: Or, On Education. Basic Books.
Kolb, D. A.(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Martin, J. D., & Martin, E. M.(1977).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urpose-in-life test to the POI, the Otis-Lennon Mental Ability test scores, and grade point average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7,1103-1105.
Maslow, A. H. (1955).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11(1), 100.
Maslow, A. H.(1968). Som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of the humanistic psychologies.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38(4), 685-696.
Meier, A. & Edwards, H.(1974). Purpose in life test: Age and sex difference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 30 , 384-386.
Niemi , H .(1987). The meaning in life among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uice ED 280 804)
Padelford, B. L.(1974). Relatioship between drug involvement and purpose in lif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30,303-305.
Pearson, P. R., & Sheffield, B. F.(1975). Purpose in life and social attitudes in psychiatric patient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31,330-332.
Reker , G.. T.(1977).The purpose in life test in an inmate population: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33(3), 688-693.
Reker , G.. T., & Cousins, J. B.(1979).Factor structure construct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eeking of Noetic Goals(SONG)and PIL test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35(1), 85-91.
Reker , G..T.(1984). Meaning and purpose in life across the life span:Across-sectional multivariate analysi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ED 248 450)
Shek, D. T. L., Hong, E. W., & Cheung, M. Y. P.(1986). The purpose-in-life questionnaire in a Chinese comtext.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21(1),77-83.
Sallee, D. T., & Casciani, J. M.(1976).Relationship between sex drive and sexual frustration and purpose in lif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32(2),273-275.
Sarah French & Stephen Joseph(1999).Religiosity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happiness, purpose in life, and self-actualisation.Mental Health, Religion&culture, 2,117-120.
Simmons, D. D. (1980).Purpose in life and three aspects of valuing.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36(4),921-922。
Soderstrom, D., &Wright, E. W. (1977).Religious orientation and meaning in lif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33(1), 65-68.
Szasz, Thomas Stephen,(1990).The untamed tongue : a dissenting dictionary .La Salle, Ⅲ. :Open Court.
Szasz, Thomas Stephen,(1999).Fatal freedom : the ethics and politics of suicide. Westport, Conn. : Praeger.
Tania Ranman & Abdul Khaleque (1996)The Purpose in Life and Academic Behaviour of Problem Students in Bangladesh.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39, 59-64.
Walters, L. H., & Klein, A. E.(1980).A cross-validated investigation of the Crumbaugh purpose in life test.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40, 1065-1071.
Zika, S., & Chamberlain, K.(1987).Relation of hassles and personality to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3(1),155-16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李崇信(民93)。我國身心障礙者就業轉銜暨職業重建服務之發展方向。就業安全,3(1),11-18。
2. 林宏熾(民86)。殘障者就業服務模式的新課題-生涯轉銜模式面面觀。就業與訓練,第15卷第3期,53-64。
3. 林千惠(民87)。影響智能障礙者就業適應相關因素之探討。社會福利,135,1-10。
4. 周台傑、葉瓊華、詹文宏(民92)。啟智學校高職部學生就業轉銜服務現況與需求。特殊教育學報,18,181-211。
5. 吳金花(民86)。智能障礙學生職業教育教學策略之介紹。特教園丁,12,1-3。
6. 李怡倩、陳靜江(民86)。中度智能障礙學生工作社會技能訓練之成效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2,179-209。
7. 李翠玲(民85)。英國殘障者轉銜計畫相關措施之探討。特殊教育季刊,61,13-16。
8. 沈意蘭(民88)。商業經營科學生在統一超商7-ELEVEN門市實習之我見。育達學報,13,70-79。
9. 方韻珠(民87)。智能障礙者職業轉銜問題面面觀。特教園丁,14,28-32。
10. 林宏熾(民90)。身心障礙者工作經驗方案與職場訓練之探討。就業與訓練,第19卷第1期,62-70。
11. 林幸台(民91)。高職特教班智能障礙學生轉銜模式之研究-組織與運作。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2,189-215。
12. 徐享良(民90)。身心障礙者自我決策與就業訓練服務。就業與訓練,第19卷第5期,3-7。
13. 陳飛燕(民89)。智能障礙者的職業訓練與就業輔導之探討。就業與訓練,第18卷第2期,14-17。
14. 陳靜江(民86)。重視高職階段智障青年邁向成人生活的轉銜需求。特教園丁,第13卷第2期,19-22。
15. 陳旭輝(民87)。實習工安全問題與對策初探。工業安全衛生月刊,112,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