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72.250)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30 01:1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鄭靜筠
研究生(外文):CHENG,CHING-YUN
論文名稱:我國交叉持股法律規範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REGULATION OF CROSS-OWNERSHIP IN TAIWAN
指導教授:劉連煜劉連煜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U,LEN-Y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大學
系所名稱:法學系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3
中文關鍵詞:交叉持股控制公司母公司從屬公司子公司相互投資公司交叉表決實質控制力公司法公司治理
外文關鍵詞:cross-ownershipparent corporationsubsidiary corporationcross-votingworking controlcorporation lawcorporate governa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2
  • 點閱點閱:153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0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8
在我國實務上,企業間交叉持股情形頗為盛行,公司常常利用交叉持股之方式鞏固經營權或者拉抬股價,近年來企業發生財務危機之實例,不少都與企業濫用交叉持股手段具有密切關係,交叉持股若遭到濫用,危害不可謂不大,尤其是當公司間有控制從屬關係時,所產生之弊端更是嚴重。當公司間有交叉持股現象時,為了將其弊端降到最低,我國公司法大致上係從表決權行使的限制與資訊揭露兩方面著手。關於表決權行使之限制,二○○五年新增第一七九條第二項第二、三款規定後,我國現行公司法有關交叉持股的規定,已形成以相互投資公司及控制從屬公司為骨幹的雙軌制,此時,各種類型的交叉持股應如何適用法律?而關係企業章中資訊揭露的規範是否恰當?此等問題,皆值得深入探討之,本論文主要即在研究公司法上交叉持股、交叉表決權行使等相關問題,另外,於我國法部分並兼論及其他財經法上與交叉持股相關之規範。
本文係採取文獻分析及比較法探討的方式研究之,除了討論我國公司法目前交叉持股之類型、法律效果等有關規範及學者見解外,並參考美國主要幾州公司法對交叉持股、交叉表決權行使的規範與相關文獻,另外並參酌日本原本商法及新的會社法(二○○五年七月二十六日公布,二○○六年五月一日施行)對於交叉持股的規定,希望藉著比較與分析,能對我國交叉持股體系有所助益,並對其缺失嘗試作出建議。
本文研究架構概述如下:第一章闡明本論文之研究動機與目的、範圍與方法及整篇論文的架構。第二章在說明交叉持股之意義、概述其與庫藏股間之關連及分析公司間交叉持股時可能產生之利弊。第三章先介紹美國公司持股、交叉表決權之問題,除了模範公司法與州法外,亦參酌判決及學者之意見;再來介紹日本商法與新公司法對於交叉持股之相關規範,希望觀察美、日兩國對交叉持股的規定後,能夠作為我國交叉持股法制上之參考。第四章則研究我國法上交叉持股規範體系,主要在探討公司法上交叉持股類型、不同類型的法律效果各為如何以及現行法是否妥當;另外並討論金融控股公司法對交叉持股之規範、法律效果;再者,企業間進行併購時亦可能產生交叉持股的現象,此時應如何處理,本章亦有討論之;最後,並整理出其他法律相關的規定以供參考。第五章係先探討交叉持股規範應如何符合公司治理之要求;再整理出現行公司法與金控法交叉持股相關規定的缺失;最後,將美、日兩國與我國交叉持股規範作出比較後,對我國水平式交叉持股與垂直式交叉持股體系作檢討。第六章則總結各章之研究,提出幾點建議。
In recent years, cross-ownership is prevailing. Corporations often utilize cross-ownership as a measure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and prevent the board from supervision. While mutual shareholdings between two corporations could have some advantages, it does have resulted in some undesired disadvantages. It will reduce the happening of disadvantages when the corporation makes all material matters regarding the corporation disclosed and transparent, including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performance, ownership, and governance of the company.
After the amendment of article 179 of the Corporation Law in 2005, the dual system exists within the rules of cross-shareholding corporations and the rules of parent corporation and subsidiary corporation. This thesis mainly studies cross-ownership and cross-voting. Chapter I of this thesis is a preamble. Chapter II states the meaning of cross-ownership and its relevance to treasury stock. Chapter III introduces the regulation of cross-ownership in America and Japan. Chapter IV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framework of cross-ownership in Taiwan. Chapter V discusses how the regulation of cross-ownership corresponds with the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points out the deficiencies of it. Finally, chapter VI is the conclusion of foregoing chapters and gives some advic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2
第三節 論文架構 2
第二章 交叉持股之意義與利弊 4
第一節 交叉持股之意義 4
第一項 定義 4
第二項 依持股方向與企業數目可區分之態樣 5
第一款 單純之交叉持股 5
第二款 直線型交叉持股 5
第三款 環狀型(循環式)交叉持股 6
第四款 行列式(網狀型、矩陣形式)交叉持股 6
第五款 放射狀(軸射型)之交叉持股 7
第三項 交叉持股與庫藏股之關連 8
第一款 股份回籠禁止 8
第二款 從屬公司收買控制公司股份是否違反股份回籠禁止 10
第一目 公司法關係企業專章制定前實務之見解 10
第二目 公司法關係企業專章制定後,第一六七條修正前 11
第三目 二○○一年修正公司法第一六七條後 12
第三款 現行法規範不對等 12
第二節 交叉持股之利與弊 12
第一項 交叉持股之正面功能 13
第一款 有利企業多角化經營 13
第二款 增進企業策略聯盟間的營運效率 13
第三款 維持公司經營權之穩定 14
第四款 維持或穩定公司股價 14
第五款 靈活集團企業財務操作 15
第六款 風險分擔 15
第二項 交叉持股之負面影響 16
第一款 排除公司監控機制,鞏固經營權 16
第二款 操縱公司股票市場價格,影響證券市場基本機能 18
第三款 公司資本空洞化、美化財務報表 18
第四款 增加公司財務風險 19
第五款 不法利益輸送 20
第三節 小結 20
第三章 外國立法例 23
第一節 美國法 23
第一項 公司持股之問題 23
第一款 未禁止交叉持股 23
第二款 二公司間交叉持股之型態 24
第一目 二公司互相持股皆過半 24
第二目 僅一公司持有對方過半數之股份 24
第三目 二公司互相持股皆未過半 25
第二項 公司交叉表決權之問題 25
第一款 普通法交叉表決之禁止 26
第二款 各州法律交叉表決之禁止 27
第一目 禁止直接或間接行使自己股份之情形 27
第二目 禁止超過半數股份被母公司持有之子公司行使表決權 29
第三目 禁止被持有低於半數股權之子公司行使表決權 31
第三款 適用美國法之相關問題 32
第一目 實質控制力 32
第二目 讓渡表決 33
第三項 集團法之角度 34
第二節 日本法 35
第一項 商法 35
第一款 子公司不得取得母公司股份 35
第二款 一公司持有他公司股份超過四分之一以上時,後者所持前者股份無表決權 36
第三款 學者之批判 37
第二項 公司法(會社法) 38
第一款 子公司不得取得母公司股份 38
第二款 一公司持有他公司股份超過四分之一以上時,不適用一股一表決權 39
第三節 小結 40
第四章 我國法上交叉持股規範體系 41
第一節 公司法 41
第一項 交叉持股之類型 41
第一款 交叉持股類型之相關規定 41
第一目 持股門檻 41
第二目 綜合計算 43
第二款 依持股比例之分類 47
第一目 類型一 47
第二目 類型二 47
第三目 類型三 48
第四目 類型四 48
第五目 類型五 49
第六目 類型六 49
第三款 依是否另存在控制與從屬關係分類 50
第二項 交叉持股之法律效果 51
第一款 通知與公告義務 51
第一目 法條說明 51
第二目 何謂事實發生之日 54
第三目 罰則 57
第二款 公司法上各類型下股東權行使之限制 57
第一目 未達相互投資公司門檻之交叉持股 57
第二目 相互投資公司 58
第三目 相互投資及控制與從屬關係之競合 67
第三項 實質上之控制及從屬公司與交叉持股 94
第一款 概說 94
第一目 實質控制從屬公司不受第一六七條第三、四項與第一七九條第二項之限制 94
第二目 第三六九條之二第二項說明 95
第二款 附有實質控制與從屬關係交叉持股的類型及其法律效果 97
第一目 單純之實質控制從屬關係 97
第二目 單方實質控制從屬關係與相互投資公司之競合 99
第三目 公司法第三六九條之九第二項後段規定之相互控制從屬公司 100
第三款 推定之控制及從屬公司與交叉持股 102
第一目 法條說明 102
第二目 法條文字無認定何者為控制公司或從屬公司之標準 103
第二節 金融控股公司法交叉持股之規範 104
第一項 原則上禁止交叉持股 104
第一款 現行法 104
第一目 交叉持股之禁止 104
第二目 交叉持股禁止之例外 107
第三目 小結 108
第二款 修正草案 109
第一目 交叉持股之禁止 109
第二目 交叉持股禁止之例外 110
第二項 交叉持股之效果 110
第一款 金控股權之管理 110
第二款 股東權行使之限制 111
第三款 不得擔任委託書徵求人 112
第四款 行政罰 112
第三節 企業併購法 112
第一項 交叉持股之規範 112
第一款 現行法 112
第一目 股份轉換之意義 113
第二目 股份轉換與股份交換不同 113
第三目 股份轉換產生交叉持股之情形 114
第二款 修正草案 115
第一目 子公司原已合法取得自己之股份──草案有規定 116
第二目 子公司原已合法取得母公司之股份──草案無規定 116
第二項 交叉持股之效果──表決權行使之限制 117
第四節 其他法律之相關規定 118
第一項 證券交易法規之效果 118
第一款 證券交易法上之申報義務 118
第二款 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營業細則之下市規定 119
第二項 銀行法上大額授信之限制 120
第三項 公平交易法 120
第五章 公司治理與我國交叉持股制度之檢討 123
第一節 概說 123
第二節 公司治理之探討 123
第一項 概述 123
第一款 意義 124
第二款 狹義的公司治理 126
第三款 廣義的公司治理 126
第二項 法制架構 127
第一款 內控機制與外控機制 127
第一目 內控機制 127
第二目 外控機制 127
第二款 國際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所訂準則 128
第一目 確立有效率之公司治理架構 128
第二目 保障公司股東之權利 128
第三目 公平對待所有股東 129
第四目 重視利害關係人之角色 129
第五目 資訊應揭露與維持透明度 129
第六目 董事會(及監事會)應善盡職責 130
第三款 我國之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 130
第三項 公司治理與交叉持股之關係 131
第三節 現行交叉持股相關規定之缺失 132
第一項 公司法 132
第一款 門檻 132
第一目 相互投資公司 132
第二目 第一七九條 136
第三目 小結 136
第二款 第一六七條與第一七九條無禁止實質控制之情形 137
第三款 第一六七條第三項與第四項 138
第一目 無例外規範 138
第二目 投資額計算 139
第四款 相互投資公司與控制從屬公司競合時規範不足 139
第一目 依持股比例分類時 140
第二目 實質控制從屬關係時 140
第五款 資訊揭露方面 141
第一目 第三六九條之八 141
第二目 第三六九條之十二 142
第六款 關係企業章適用主體侷限於公司組織型態 144
第七款 第三六九條之十第二項 146
第二項 金融控股公司法 146
第四節 公司法交叉持股法律制度之檢討 147
第一項 與美、日兩國比較 147
第二項 水平式交叉持股法律制度之檢討 149
第三項 垂直式交叉持股法律制度之檢討 150
第五節 小結 152
第六章 結論 153
參 考 書 目 157
一、中文資料(依姓氏筆畫排列)
(一)專書論著
1.王文宇,公司法論,元照出版,二○○五年八月二版。
2.王文宇,控股公司與金融控股公司法,元照出版,二○○一年十二月。
3.王泰銓,比較關係企業法之研究,翰蘆圖書出版,二○○四年八月。
4.王澤鑑,民法總則,自版,二○○○年十月。
5.林建和,司法院司法行政廳,公司法關係企業專章之研究,司法院秘書處發行,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六月出版。
6.林誠二,民法總則講義(上冊),瑞興出版,民國八十七年十一月。
7.柯芳枝,公司法論(上),三民書局,二○○二年十一月。
8.柯芳枝,公司法論(下),三民書局,二○○三年一月。
9.洪貴参,關係企業法──理論與實務,元照出版,一九九九年三月。
10.陳春山,企業併購及控股公司法實務問題,新學林出版,二○○五年十一月二版。
11.陳峰富,關係企業與證券交易,五南圖書出版,二○○五年五月。
12.黃日燦,法律決勝負——企業併購與技術授權,天下雜誌出版,二○○四年七月。
13.黃銘傑,公開發行公司法制與公司監控──法律與經濟之交錯,元照出版,二○○一年十一月。
14.廖大穎,證券市場與股份制度論,元照出版,一九九九年五月。
15.劉連煜,美國模範商業公司法,五南圖書出版,民國八十三年二月。
16.劉連煜,公司監控與公司社會責任,五南出版,一九九五年九月。
17.劉連煜,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一),自版,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再版。
18.劉連煜,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三),元照出版,二○○二年五月。
19.劉連煜,新證券交易法實例研習,元照出版,二○○六年二月增訂四版。
20.劉渝生、王志誠、洪秀芬、林克敬、羅國華,公司法修正議題論文集,神州圖書出版,二○○二年三月。
21.賴英照,公司法論文集,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市場發展基金會發行,中華民國八十三年三月。
22.賴英照,股市最新遊戲規則——最新證券交易法解析,自版,二○○六年二月。
23.賴源河等,新修正公司法解析,元照出版,二○○二年十月二版第2刷。
24.謝易宏、陳德純,後安隆時代的一線曙光?──論2002年美國企業改革法對公司治理之影響,瑞興圖書,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二月。

(二)期刊論文
1.王文宇,金融控股公司法之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七十七期,二○○一年十月。
2.王志誠,論關係企業章之經營影響範疇與週邊財經立法,會計研究月刊第一四一期,民國八十六年八月。
3.王志誠,關係企業之認定及治理結構,月旦法學教室第三十五期,二○○五年九月。
4.李子文,我國公司法上關係企業相互投資之相關法律問題探討,立法院院聞第三十三卷第六期(第386號),二○○五年六月。
5.吳桂茂,子公司買回母公司股票及交叉持股問題探討,實用稅務第二八九期,一九九九年一月。
6.吳翠鳳、許淑幸、游素素、胡光宇,結合案交叉持股如何計算持股關係,公平交易季刊第八卷第二期,民國八十九年四月。
7.林宜男,關係企業交叉持股之弊端研討,臺大法學論叢第三十二卷第二期,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三月。
8.林國全,控制從屬公司之形式認定基準,月旦法學雜誌第七十七期,二○○一年十月。
9.林國全,現行公司法是否禁止垂直式交叉持股,台灣本土法學第五十九期,二○○四年六月。
10.林國全,二○○五年公司法修正條文解析(下),月旦法學雜誌第一二五期,二○○五年十月。
11.林國全,相互投資公司之規範,台灣本土法學第七十八期,二○○六年一月。
12.林國全,公司法上之關係企業規範,收錄於「跨世紀法學新思維──法學叢刊創刊五十週年」,法學叢刊社發行,二○○六年一月。
13.邱秋芳,我國公司買回自己股份制度之興革與前瞻,收錄於「現代公司法制之新課題──賴英照大法官六秩華誕祝賀論文輯」,元照出版,二○○五年八月。
14.姚志明,論關係企業之結合,月旦法學雜誌第三十二期,一九九八年一月。
15.姚志明,德國股份法關係企業控制關係概念之簡介─以德國股份法第十七條第一項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一期,中華民國八十七年七月。
16.洪秀芬,公司法「關係企業」章之研究,朝陽學報第三期,中華民國八十七年九月。
17.洪秀芬,公司法「關係企業」規範之疑義與缺失,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十七期,二○○二年十二月。
18.洪秀芬,收買控制公司股份之效力?月旦法學教室第二十六期,二○○四年十二月。
19.洪秀芬、陳貴端,交叉持股對公司治理之影響,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十九期,二○○三年十二月。
20.高超陽、盧世勳,日本企業與金融體系危機─企業與金融機構交叉持股問題,中央銀行季刊第二十一卷第一期,中華民國八十八年三月。
21.高靜遠,公司法關係企業專章立法沿革與條文說明,會計研究月刊第一四一期,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八月。
22.章志銘、詹允豪,庫藏股制度說明與母子公司交叉持股問題之探討(上),證券櫃檯月刊第七十二期,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六月。
23.章志銘、詹允豪,庫藏股制度說明與母子公司交叉持股問題之探討(下),證券櫃檯月刊第七十三期,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七月。
24.陳峰富,金融機構對關係企業違法融資之案例研究,台灣本土法學第六十一期,二○○四年八月。
25.陳貴端,公司治理經濟法律制度之探討──以公司內部治理結構及組織運作為中心,律師雜誌第三一○期,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七月。
26.許振明,企業交叉持股與改善之道,證交資料第四五二期,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
27.馮震宇,庫藏股是解決交叉持股的良方?,能力雜誌第五一五號,一九九九年一月。
28.馮震宇,從博達案看我國公司治理的未來與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一一三期,二○○四年十月。
29.商業周刊,第五六六期,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八日。
30.黃銘傑,交叉持股vs.公司監控,臺大法學論叢第三十卷第一期,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
31.黃銘傑,公司法七十二變!(六)──下一階段公司法修正方向之芻議,月旦法學教室第五期,二○○三年三月。
32.楊敏華,公司治理之研究,法令月刊第五十四卷第四期,二○○三年四月。
33.葉新民,由公司法第一七九條之新修正條文論我國有關交叉持股之法律制度,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五十七期,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
34.葉銀華,從公司治理面剖析太電財務困境始末—交叉持股取得高控制權 掩蓋損失危及股東利益,會計研究月刊第二一八期,二○○四年一月。
35.董廣平,關係企業交叉持股之利害與因應,會計研究月刊第一五九期,民國八十八年二月。
36.廖大穎,論交叉持股制度──另類的財務操作與企業結合,月旦法學雜誌第四十五期,一九九九年二月。
37.鄭月遂,公司法關係企業專章的立法與作法,今日經濟第三六○期,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八月。
38.劉連煜,股東表決權之行使與公司治理,收錄於「現代公司法制之新課題──賴英照大法官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元照出版,二○○五年八月。
39.劉連煜,公司轉投資,台灣本土法學第七十七期,二○○五年十二月。
40.劉連煜,股份轉換、股份交換與股份收購,台灣本土法學第八十二期,二○○六年五月。
41.劉紹樑,論關係企業法,經社法制論叢第二十一期,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元月。
42.戴銘昇,金融控股公司法之評析──論交叉持股之禁止,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三十九卷第四期(第459號),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四月。
43.謝碧珠、胡峰賓,公司轉投資與交叉持股問題探討,實用稅務第三○二期,二○○○年二月。

(三)研究報告、研討會論文
1.「前瞻公司法制學術研討會」論文,二○○二年十二月十三日。
2.行政院經濟部九十四年度「企業併購法之法制檢討委辦計劃」期末報告,寰瀛法律事務所,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

(四)學位論文
1.王邁揚,論關係企業法──以關係企業相互持有股份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中華民國八十八年七月。
2.吳秉祐,論關係企業不合營業常規之經營,私立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八月。
3.林盟翔,金融控股公司監理法制之探討與發展動向,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七月。
4.洪志青,公司相互投資問題之法律研究,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
5.施建州,控制公司與從屬公司法律關係規範之研究──以歐洲立法趨勢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八十二年六月。
6.陳俊廷,委託書徵求競爭法律問題之研究──「以開發金控董監改選案」為中心,世新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七月。
7.郭宗雄,我國企業交叉持股法律規範之研究──以市場失靈與政府管制為觀察中心,銘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九十年十二月。
8.鄭富城,公司取得自己股份之研究──兼論母子公司交叉持股,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七月。
9.鍾貴堯,我國企業交叉持股之研究─以健全公司內部監控機制為觀察中心─,私立東海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五月。
10.戴銘昇,金融控股公司之經營規範,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三月。

(五)報紙
1.新聞透視—五項法律爭議,經濟日報,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十月十四日,第三版。
2.台肥案特別報導,聯合晚報,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十月十四日,第四版。
3.交叉持股奏功 台塑集團帳面風光,工商時報,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十三日,A11版。
4.股權集中自家人 確保掌控全局,工商時報,中華民國95年2月13日,A11版。
5.表決權設限 今年董監改選行情熱,經濟日報,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十六日,A3版。
6.交叉持股 當心火燒連環船,經濟日報,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十六日,A3版。
7.上市公司47億股投票權空洞化,工商時報,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二十日,C2版。
8.證券市場遊戲規則剖析(八)──蒸汽、電力、公司─公司治理之一,經濟日報,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A12版。

二、外文資料(依字母順序排列)
(一)書籍
1.Louis Loss & Joel Seligman, Fundamentals of Securities Regulation (2004).
2.Phillip I. Blumberg, The Law of Corporate Groups Procedural Problems in the Law of Parent and Subsidiary Corporations (1983).
3.Robert Charles Clark., Corporate law (1986).
4.Robert W. Hamilton, The Law of Corporations in a Nutshell (1996).

(二)期刊論文
1.Kenneth Scott, The Rol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South Korean Economic Reform, 10 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 8 (winter.1998).
2.Notes, The Voting of Stock Held in Cross Ownership, 76 Harv. L. Rev. 1642(1963).
3.Phillip I. Blumberg,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Corporation Law: The Law of Corporate Groups, 37 Conn. L. Rev. 605(2005).

(三)法院判決
1.CIBC Bank and Trust Co. (Cayman) Ltd. v. Banco Cent. do Brasil, 886 F.Supp. 1105, (S.D.N.Y. 1995).
2.Continental-Midwest Corp. v. Hotel Sherman, Inc., 13 Ill. App. 2d 188, 141 N.E.2d 400 (1957).
3.Italo Petroleum Corp. of America v. Producers' Oil Corp. of America, 20 Del. Ch. 283, 174 A. 276 (1934).
4.Lazenby v. International Cotton Mills Corp., 174 A.D. 906, 160 N.Y.S. 1, N.Y.A.D. 1 Dept. (1916), affirmed 226 N.Y. 645, 123 N.E. 875, N.Y. (1919).
5.Norlin Corp. v. Rooney, Pace, 744 F.2d 255, 262 (1984).
6.O'Connor v. International Silver Co., 68 N.J. Eq. 67, 59 A. 321 (1904), aff'd, 68 N.J. Eq. 680, 62 A. 408 (1905).
7.Pinnacle Consultants v. Leucadia Nat., 727 N.E.2d 543 (N.Y. 2000).
8.U.S. v. E. I. du Pont de Nemours & Co., 177 F. Supp. 1, 39 (N.D. Ill. 1959), rev’d, 366 U.S. 316, 81 S. Ct. 1243, 6 L.Ed.2d 318, (U.S. Ill. 1961).

三、網路資源
1.聯合知識庫 http://www.udndata.com/library/
2.法源法律網 http://www.lawbank.com.tw/index.php
3.Westlaw International資料庫 http://international.westlaw.com/Welcome/LawSchool/default.wl?RS=imp1.0&VR=2.0&SP=NTLTAIPUN&FN=_top&MT=LawSchool&UTid={8CDA6A8E-C95E-429B-827C-10486C488E95}&SV=Split
4.立法院議事暨公報管理系統 http://lci.ly.gov.tw/
5.經濟部 http://2k3dmz2.moea.gov.tw/GNWEB/register/register_01/register01.aspx?menu=5
6.證期局 http://www.sfb.gov.tw/13.asp
7.http://www.findlaw.com/ (美國法)
8.http://www.law.cornell.edu/states/delaware.html#codes (美國法)
9.http://www.abanet.org/buslaw/library/onlinepublications/mbca2002.pdf (美國模範公司法)
10.OECD網站 http://www.oecd.org
11.http://www.moj.go.jp/HOUAN/houan33.html (日本會社法)
12.http://law.e-gov.go.jp/announce.html#miseko (日本法)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14.姚志明,論關係企業之結合,月旦法學雜誌第三十二期,一九九八年一月。
2. 10.林國全,二○○五年公司法修正條文解析(下),月旦法學雜誌第一二五期,二○○五年十月。
3. 6.吳翠鳳、許淑幸、游素素、胡光宇,結合案交叉持股如何計算持股關係,公平交易季刊第八卷第二期,民國八十九年四月。
4. 8.林國全,控制從屬公司之形式認定基準,月旦法學雜誌第七十七期,二○○一年十月。
5. 5.吳桂茂,子公司買回母公司股票及交叉持股問題探討,實用稅務第二八九期,一九九九年一月。
6. 4.李子文,我國公司法上關係企業相互投資之相關法律問題探討,立法院院聞第三十三卷第六期(第386號),二○○五年六月。
7. 1.王文宇,金融控股公司法之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七十七期,二○○一年十月。
8. 15.姚志明,德國股份法關係企業控制關係概念之簡介─以德國股份法第十七條第一項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一期,中華民國八十七年七月。
9. 16.洪秀芬,公司法「關係企業」章之研究,朝陽學報第三期,中華民國八十七年九月。
10. 17.洪秀芬,公司法「關係企業」規範之疑義與缺失,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十七期,二○○二年十二月。
11. 18.洪秀芬,收買控制公司股份之效力?月旦法學教室第二十六期,二○○四年十二月。
12. 19.洪秀芬、陳貴端,交叉持股對公司治理之影響,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十九期,二○○三年十二月。
13. 20.高超陽、盧世勳,日本企業與金融體系危機─企業與金融機構交叉持股問題,中央銀行季刊第二十一卷第一期,中華民國八十八年三月。
14. 25.陳貴端,公司治理經濟法律制度之探討──以公司內部治理結構及組織運作為中心,律師雜誌第三一○期,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七月。
15. 26.許振明,企業交叉持股與改善之道,證交資料第四五二期,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