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22.21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7 08:0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溫美芳
研究生(外文):Wen,Mei-Fang
論文名稱:客家族群認同感的經驗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n Ethnic Identity of Haka Ethnic Group
指導教授:蔡明璋蔡明璋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sai,Ming-C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社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0
中文關鍵詞:族群認同感集體記憶社群
外文關鍵詞:Ethnic IdentityCollective memorycommuni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8
  • 點閱點閱:183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2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客家族群透過什麼樣的特徵屬性、共同記憶或儀式活動來激起彼此的認同意識。因此本研究根據集體記憶的概念,及社群活動的參與二個面向來分析客家族群的認同情感,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設籍桃園縣且年滿20歲之客家人,將影響客家族群認同之相關因素予量化分析。
主要研究發現:父親的客家人身份對子女的認同感有顯著影響;其次,年幼時父母教導客家身份的認定、教導使用客語、帶領與客家親友互動及表達對客家文化之關懷有助於個體之族群認同感;第三,經過婚姻這層社會邊界的流動後,愈能在變遷的環境中時時喚醒自己客家認同記憶,對於客家族群之認同感也愈強烈;第四,客語能力愈佳及與客家族群互動愈密切者,其族群認同感亦愈強烈;最後,客家族群透過演唱或欣賞客家歌曲、收看或收聽客家電視與廣播,甚至主動參加客語課程,對於其族群認同感亦有正面的影響。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how Haka ethnic group establish ethnic identity through some character, collective memory or rituals. This research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ollective memory and community rituals to analyze Haka ethnic gorup’s ethnic identity. This research use a questionnaire to examine that above 20 years old in Taoyuan county.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
1.One’s Haka ethnic identity will be effected by the father’s ethnic class.
2.The education of Haka ethnic identity from parents will effect the ethnic identity.
3.To awake self Haka ethnic awareness more frequently after marry will improve Haka ethnic identity.
4.The one who have excellent Haka language ability or more interaction with Haka friends will be high Haka ethnic identity.
5.To participate Haka entertainments more frequently will improve Haka ethnic identity.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3
第一節 族群認同理論………………………………………………………… 3
第二節 認同記憶的重構 …………………………………………………… 13
第三節 社群活動與認同形塑 ……………………………………………… 17
第四節 研究架構及假設 …………………………………………………… 19
第三章 研究設計 ……………………………………………………………… 23
第一節 研究對象及取樣方法 ……………………………………………… 23
第二節 變項說明及變項測量 ……………………………………………… 25
第三節 樣本現況描述 ……………………………………………………… 36
第四節 分析方法 …………………………………………………………… 45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結果討論 ………………………………………………… 46
第一節 樣本結構分析 ……………………………………………………… 46
第二節 客家族群認同感模型分析 ………………………………………… 52
第五章 結論 …………………………………………………………………… 75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 75
第二節 研究限制 …………………………………………………………… 79
參考文獻 ………………………………………………………………………… 81
附錄一 正式問卷 ……………………………………………………………… 86





圖、表次
圖 2-1 研究架構……………………………………………………………… 19
表 3-2-1 「族群認同量表」項目分析 ………………………………………… 27
表 3-2-2 「族群認同量表」各題項之因素負荷量 …………………………… 28
表 3-2-3 認同感各因素特徵值及解釋變異量 ………………………………… 30
表3-3-1 研究樣本之基本資料分佈…………………………………………… 38
表3-3-2 父母親族群別交叉表………………………………………………… 39
表3-3-3 客家族群社會互動統計表…………………………………………… 42
表3-3-4 客家族群社群活動參與狀況………………………………………… 43
表3-3-5 客家族群認同現況…………………………………………………… 44
表4-1-1 客家能力與族群認同感之相關分析………………………………… 49
表4-1-2 客家親友數及互動頻率與族群認同感之相關分析………………… 50
表4-1-3 非客家親友數及互動頻率與族群認同感之相關分析……………… 50
表4-2-1 客家身份自我認定之多元迴歸分析………………………………… 57
表4-2-2 客家族群歸屬感之多元迴歸分析…………………………………… 61
表4-2-3 客家族群自尊之多元迴歸分析……………………………………… 64
表4-2-4 客家文化實踐之多元迴歸分析……………………………………… 69
表4-2-5 客家族群認同感之多元迴歸分析…………………………………… 72
一、中文書目:
王明珂,2001,《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叢刊。
王雯君,2005,《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古慧貞,2004,《原住民與漢族大學生個人背景與校園互動經驗對其族群認同發展之影響:以國立台東大學私立輔仁大學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世新大學民意調查研究中心,2003,《台北都會區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朱全斌,1998,〈由年齡、族群等變項看台灣民眾的國家及文化認同〉。《新聞學研究》56:35-63。
林秀幸,2001,〈臺灣北部客家地區民間社團組織與地方社會發展之關係--以芎林鄉的音樂、武術社團與社會空間之探討為例〉。《台灣文獻》52(4):341-376。
林秀幸,2003,〈以社群概念探討祭祀組織與文化---以大湖鄉北六村的台灣客家聚落為例〉。《民俗曲藝》142:55-102。
林崇熙,2001,〈誰是客家人–作為一種意識型態的族群認同〉。論文發表於「文化山海觀–文化資產維護研討會」,雲林:雲林科技大學。
邱彥貴、吳中杰,2001,《台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
姜明義,2004,《原住民高中學生的文化認同與學校適應---以花蓮高中「原之社」的學生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故鄉市場調查股份有限公司,2002,《全國客家認同與客家人口抽樣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俞可平,1999,《社群主義》。台北:風雲論壇。
夏春祥,1998,〈文化象徵與集體記憶的競逐---從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談起〉。《台灣社會學研究季刊》31:57-96。
徐正光編,1991,《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台北:正中。
凌平,2001,《原住民國小學童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屏東地區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木柱,1990,〈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頁127-156,收錄於徐文光、宋文里合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
許文忠,1998,《山地布農族學童族群認同與自尊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文德,2002,〈試論「社群」(Community)研究的意義:一個卑南族聚落的例子〉。收錄於陳文德、黃應貴主編。《「社群」研究的省思》。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文德,2002,〈導論「社群」研究的回顧:理論與實踐〉。收錄於陳文德、黃應貴主編。《「社群」研究的省思》。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信木,2003,《台灣地區客家人口之婚配模式:世代、地理區域與社經地位比較分析》。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陳錦田,2002,《客語課程與教學之行動研究---從台北縣國小客家籍學生的認同與理解出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所碩士論文。
陳麗華、劉美慧,1999,〈花蓮縣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9:177-226。
陳麗華,1999,〈台北市阿美族學童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9(3):423-447。
曹逢甫,2001,〈新竹市閩南人與客家人語言能力及語言使用調查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訊》4:143-170。
梁世武、胡愈寧,2004,《臺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研究.九十三年度》。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郭佩宜,2002,〈「社群群」(The Community of Communities):所羅問群島Langalanga人「社群」(community)的再思考〉。收錄於陳文德、黃應貴主編。《「社群」研究的省思》。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北:文鶴出版社。
張守仁,2002,《原住民學校「族群認同」課程之個案研究:以一所桃園縣復興鄉國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錦裕,2002,《學校情境中影響原住民族國中生族群認同因素之探究:以花蓮地區阿美族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琇喬,2000,《台灣布農族學生族群認同之相關研究─以南投縣信義鄉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張珣,2002,〈大甲社區的研究:以媽祖進香活動為例〉。收錄於陳文德、黃應貴主編。《「社群」研究的省思》。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張翰璧、柯瓊芳,2005,〈客家如何記憶〉。論文發表於「2005台灣社會學年會暨研討會」,台北:台北大學社會學系,民國94年11月19日至20日。
張鎮炘,2005,〈台灣地區學位論文中有關客家研究之概況(1982-2003)〉。《客家文研究通訊》7:184-210。
曾武清,2004,〈虛擬社群的集體記憶與儀式傳播:一個關於「龍魂不滅」的初探性研究〉。《資訊社會研究》6:199-233。
楊文山、李小玲、陳琪瑋,2004,《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賴慶安,2002,《雙語教學對兒童族語學習與族群認同之影響---以屏東縣一所排灣族國小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秀智,1997,《台北縣市阿美族學童的族群態度、族群文化常識與自我觀念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碩士論文。
盧嵐蘭主持,1996,《國內八點檔國語連續劇與社群意識:一個理論層面的探討》。台北:文化總會電研會。
應奇,1999,《社群主義》,台北:揚智文化。
謝文華,2002,《客家母語運動的語藝歷程(1987-2001)》。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裕玲,1995,《族群社區與族群書寫:當代台灣客家意識展現的兩個面向》。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香林,1981,《客家研究導論》。台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二、英文書目:
Anderson, Benedict Richard O'Gorman著、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 : 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
Berry, J., Trimble, J.& Olmedo, E., 1986, “Assessment of acculturation.” in Field methods in cross-cultural research, edited by Walter J. Lonner, John W. Berry. Beverly Hills : Sage Publications.
Cashmore, Ernest, 1994, Dictionary of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 London : Routledge.
Connerton, Paul, 1989, How societies remember.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nstable, Nicole, 1994, “Histor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akka identity.” p.75-89 in Ethnicity in Taiwan : so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edited by Chen Chung-min, Chuang Ying-chang, Huang Shu-min. Taipei :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Cross,W.E.,Jr., 1995, “The psychology of Nigrescence:Revising the Cross model.” pp.93-122 in Handbook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edited by J.G. Ponterotto, J.M.Casas, L.A.Suzuki, &C.M.Alessander. Thousand Oaks,CA:Sage.
David Crystal著、周蔚譯,2001,《語言的死亡》。台北:貓頭鷹出版。
Halbwachs, Maurice, 1992, On collective memory. Chicago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Helms,J.E., 1990, Black and White racial identity: 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Leach ,Edmund Ronald著、張恭啟、黃道琳譯,1999,《上緬甸諸政治體制克欽社會結構之研究》。台北:唐山出版社。
Marcia, J., 1980,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pp.159-187 in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edited by Joseph Adelson. New York : Wiley.
Nimmi Hutnik, 1991, Ethnic minority identity :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hinney, J. S. & Rotheram, M. J., 1987,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Themes and implications.” in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 pluralism and development, edited by Jean S. Phinney and Mary Jane Rotheram. Beverly Hills : Sage.
Phinney, J.S., 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and research.” Psychology Bulletin 108(3):499-514.
Smith, E. J., 1991,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a
theory within the context of majority / minority status.” Jouran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0:181-188.
Tönnies.F., 1988, Community and Society(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 with a new introduction by John Samples. East Lansing :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Yen, C.J.,& Huang, K., 1996, “The collectivistic nature of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among Asian-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Adolescence 31(123):655-661.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限國圖所屬電腦使用)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