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1、Wheeler、Muller、Fik著,李梅(1999)譯,「經濟地理」,台北:台灣西書出版社。
2、中央氣象局(1996),「中華民國氣候資料年報:地面資料」,中央氣象局。
3、內政部營建署(2001),「市區道路工程規劃及設計規範之研究」,台北:內政部營建署。
4、王如意、易任(1989),「應用水文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5、行政院經濟部水資源局(1997),「台灣水文年報─民國84年」,台北:經濟部水資源局。
6、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1989),「地理資訊系統應用於整體土地規劃利用之研究─以基隆河集水區及內湖區為例」。
7、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2002),「水土保持法暨相關法規水土保持技術規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8、李軒志(2003),「台灣北部水利開發與經濟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博士班碩士學位論文。9、吳兆章(2003),「鄉村居民對於河川環境價值認知與河川機能偏好之研究─以苗栗縣新店溪流域為例」,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劃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10、吳金枝(2002),「都市發展之系統機制研究-能量理論與都市生態經濟系統」,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1、吳嘉琳(1997),「以能量之空間階層特性探討河川與都會土地使用間之關係」,國立中興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2、林士弘(2002),「結合宮格自動機與地理資訊系統在台北盆地土地使用變遷模擬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3、林奕岑(2004),「應用能量分析探討河川與都市發展變遷之關係─以淡水河流域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4、高偉傑(2002),「都市發展之系統機制研究--能量理論與都市空間型態變遷」,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5、陳明業(2001),「淡水河水資源系統動力模式與永續管理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暨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6、陳癸月(2003),「蘭陽平原土地利用與海岸變遷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7、陳建勛(1997),「應用地理資訊系統於土地使用配置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8、陳維斌(1991),「都會區生態經濟系統與環境品質之研究--以台北都會區污水處理為例」,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程二文(1997),「淡水河流域親水策略體系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郭祝瑛(2003),「應用能值分析方法探討水庫集水區整治策略-以德基水庫為例」,國立台北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1、馮君君(1988),「應用土地分類於河川水質管理之研究─以淡水河流域為個案」,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2、黃書禮、林素貞(1988),「淡水河流域土地使用規劃與河川水質管理之研究─土地分類之應用與土地管理策略之研擬」,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NSC77-0301-H005-03Z。
23、黃書禮、楊重信(1991),「整合生態與經濟-應用能值分析於公共政策評估」,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0-0301-H005-03Z。
24、黃書禮、李佳倫、賴曉瑩(1998),「台北盆地生態能量流動與土地使用之關係─(Ⅰ)土地使用能量階層分析」,都市與計畫,25(2):205-221。
25、黃書禮、賴曉瑩(1999),「台北盆地生態能量流動與土地使用之關係─(Ⅱ)生態能量分析」,都市與計畫,26(1):1-17。
26、黃書禮(2004),「都市生態經濟與能量」,台北:詹氏書局。
27、黃莉芬(1991),「應用生態能量分析於土地分類之研究-以台北都會區為例」,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8、黃敏郎、劉守恆、仲琦科技(2005),「地理資訊系統基礎操作實務」,松崗出版社。
29、溫振華、戴寶村(1998),「淡水河流域變遷史」,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30、楊凱鈞(2002),「陽明山國家公園園區聚落潛在土砂災害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暨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31、賴曉瑩(1997),「台北盆地都市空間結構與生態能量階層之應用」,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32、蔡靜如(1998),「台北盆地土地利用變遷趨勢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33、鍾旻修(2003),「應用地理統計於土壤重金屬污染物之空間分佈探討」,逢甲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學系碩士學位論文。二、英文部分
1、Forman, R. T. T.(1995),”Land Mosaics─The ecology of landscapes and regions”,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2、Odum, H. T. and Odum, E. C. (1981),”Energy Basis for Man and Nature”,2nd.ed. New york:McGraw-Hill。
3、Odum, H. T. (1983),“Systems Ecology”.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4、Odum, H. T., Brown, M. T. and Christianson, R. A. (1986),”Energy Systems Overview of the AMAZON BASIN”,Center for Wetlands,University of Florida Phelps Lab。
5、Odum, H. T. , Diamond, C. and Brown, M. T. (1987),”Energy Systems Overview of the MISSISSIPPI RIVER BASIN”,Center for Wetlands,University of Florida Phelps Lab。
6、Odum, H. T. (1988),”Self-organization,Transformity,and information”,Science,242:1132-1139。
7、Odum, H. T. (1996),“Scales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Ecological Engineering. 6:7-19。
8、Odum, H. T. (1998),“Emergy Evaluation”,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iences,University of Florida。
9、Wu, Jianguo , David, John L. (2002),”A spatially explicit hierarchical approach to modeling complex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Ecological Modelling,153:7-26。
三、網站資料
1.水文水資源管理供應系統
http://gweb.wra.gov.tw/wrweb/ 〈2005/9〉
2.水文資料網路查詢系統─水文年報例年電子書
http://gweb.wra.gov.tw/wrhygis/ 〈2005/9〉
3.台灣地區主要河川環境背景與水質水量分析
http://www.cy1000.com.tw/waterana/main.htm 〈2006/3〉
4.台灣地區河川流量站資料庫
http://water.hre.ntou.edu.tw/~river/cgi-bin/query.pl 〈2005/9〉
5.台灣地區氣象測站位置查詢
http://e-service.cwb.gov.tw/i-sales-web2/class/observation/state.htm 〈2006/1〉
6.行政院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網站:http://egip.taneeb.gov.tw/ct.asp?xItem=17471&ctNode=2809 〈2006/3〉
7.行政院經濟部水利署水文資訊申請網站:
http://gweb.wra.gov.tw/WebApplication2/ 〈2006/1〉
8.行政院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局網站:
http://www.wra10.gov.tw/ 〈2005/9〉
9.全國戶政網站
http://www.leadware.com/search/hrwebs.html 〈2006/1〉
10.致遠管理學院網路通訊學系 全省雨量站位置查詢
http://cee.dwu.edu.tw/~ftyang/geo/rain.html 〈2006/1〉
1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網站
http://www.geo.ntnu.edu.tw/ 〈2005/8〉
12.國立中興大學環境復育研究室網站:
http://water.nchu.edu.tw/main/ler_ebook/soilwater4/method.htm 〈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