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
方世榮(1996),《行銷學》,台北:三民。
丘昌泰(1995),《公共政策:當代科學理論之研究》,台北:巨流。
朱鎮明(2003),《政治管理》,台北:聯經。
吳定(1998),《公共政策辭典》,台北:五南。
吳定(1999),《公共政策》,臺北:中華電視公司。
吳定(2003),《政策管理》,台北:聯經。
李宗儒(2004),《行銷管理》,台北:三民。
李長晏(1995),〈行銷觀念在公共組織管理上之應用〉,於張家洋主編,《公共行政的知識議題與新趨勢》,頁383-428,台北:三民。
林水波、張世賢(1996),《公共政策》,臺北:五南。
林妏純、詹建富(2002),《菸草戰爭》,董氏基金會。
林祥金(1994),《行銷策略》,臺北:聯經。
林鍾沂(2002),《行政學》,台北:三民。
思紋 譯(Kotler, Philip & Eduardo L. Roberto著)(1995),《顛覆大未來-社會行銷完全手冊(Social Marketing)》,臺北:商周文化。
翁興利(2004),《政策規劃與行銷》,台北:華泰。
寇勒(Kotler, Philip)、安德森( Andreasen, Alan R. )著,張在山譯(1991),《非營利事業的策略性行銷》,臺北:授學。
張世賢(2005),〈政策行動的行銷〉,《公共政策分析》頁309-355,台北:五南。
張永誠(2000),《行銷新反思》,台北:遠流。
張國雄(2004),《行銷管理》,台北:雙葉。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曾柔鶯(1998),《現代行銷學》,台北:華泰。
黃昌宏(1995),〈政策議程運用策略性行銷模式之探討〉,於張家洋主編,《公共行政的知識議題與新趨勢》,頁479-516,台北:三民。
黃俊英(2000),《行銷管理:策略性的觀點》,臺北:華泰。
黃俊英(2003),《行銷學的世界》,臺北:天下文化。
黃榮護(1998),《公共管理》,台北:商鼎。
楊新生(1988),《行銷策略與應用》,臺北:育達週刊社。
榮泰生(1992),《策略管理學》,臺北:華泰。
榮泰生(1997),《行銷管理學》,台北:五南。
趙政岷主編(1992),《90年代行銷新挑戰》,台北:工商時報。
蕭富峰(1997),《內部行銷》,臺北縣:天下文化。
二、期刊
丘昌泰(1998),〈市政府政策的宣導:行銷管理〉,《公訓報導》,第80期,頁33-40。
吳定(1998),〈政策行銷的時代意義〉,《公訓報導》,第80期,頁5-6。
吳定、林潔瑜(1998),〈公共組織行銷的策略性規劃〉,《公訓報導》,第80期,頁14-22。
吳嘉玲(2000),<淺談以社會行銷方法推動環保政策>,《環保檢驗》,第二十八期,頁66 - 68。
林東泰(1996),<社會行銷的理論與實務>,《社會教育學刊》,第25期,頁49~75。林信和(2004),〈我國菸害防制法的回顧與展望--兼憶董氏基金會故前董事長嚴道先生〉,《律師雜誌》,第294期,頁2-5。林建山(1998),〈政府政策行銷〉,《公訓報導》,第80期,頁7-13。
洪英正(1992),〈行銷觀念的擴大-社會行銷理論得整理與啟示〉,《思與言》,第30卷第3期,頁87-105。紀俊臣(1998),〈精省政策之規劃與行銷〉,《公訓報導》,第80期,頁23-27。
孫本初(1995),〈『顧客導向』對當前行政管理之意涵〉,《人事月刊》,第21卷第2期,頁41-51。耿筠、黃俊英(1996),〈社會行銷之起源及發展〉,《文大商管學報》,第1卷第1期,頁1-21。馬藹屏、衛博一(1997),〈字裏行間皆拒菸--簡介「菸害防制法」〉,《健康教育》, 第79期,頁43-53。高玉泉(2004),〈世界衛生組織菸草管制架構公約評析〉,《律師雜誌》,第294期,頁48-58。張世賢(2002),〈電子化的政府政策行銷〉,《國政研究報告》,內政(研)091-059號。
張重昭(1985),〈探討社會行銷的意義、內涵與未來發展〉,《社會科學論叢》,第33期,頁295-310。張福榮(1983),<政府政策之制定與推行—行銷理論之應用>,《研考月刊》,第七十八期,頁67。
張耀仁(1998),〈政策行銷〉,《公訓報導》,第80期,頁28-32。
第7卷第3期,頁38-40。
許士軍(1980),<非營利事業行銷>,《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41期,頁1-17。許全義(2004),〈反菸戰爭〉,《中一中學刊》第10期,頁153-160。許績天(1996),〈吞雲吐霧後的代價何其大!--談菸害及其防治〉,《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9卷第1期,頁59-64。湯京平(2004),〈淺談我國「保護胎兒與嬰幼兒免於二手菸菸害」立法的民意基礎〉,《律師雜誌》,第294期,頁28-36。黃俊英(1986),〈市民就是顧客─行銷觀念與市政建設〉,《研考月刊》,第112期,頁53-60。
黃俊英、耿筠(1996),〈社會行銷的成功案例:慈濟功德會骨髓捐贈活動〉,《企銀季刊》,第19卷第3期,1─12頁。黃建銘(2000),〈公部門行銷:模式與策略探討〉,《人力發展月刊》,第75期,29-38。溫啟邦(2003),〈一個比公投進入WHO更好的路--落實非菸家園及執行全球菸害防制公約(FCTC)〉,《國家衛生研究院簡訊》,第8卷第6期,頁2-7。劉從葦(2004),〈臺灣民眾對於二手菸防制政策態度之探索--立法保護孕婦與嬰幼兒免於二手菸之個體資料分析〉,《律師雜誌》,第294期,頁37-47。鄭麗嬌(1995),〈社會行銷理論在科技政策方面之應用-美國太空總署太空梭發射計劃之個案研究〉,《政治科學論叢》,第6期,頁223-258。謝啟瑞(1999),〈香菸健康福利捐的課徵與分配〉,《國家衛生研究院簡訊》,第4卷第4期,頁17-20。三、碩士論文
王信之(1998),《政府行銷的理論與應用-以行政院新聞局為例》,私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論文。王崇儀(2005),《從整合性的行銷溝通談法務部二○○四年總統大選之反賄選宣導》,國立中山大學國際高階經營管理碩士班論文。朱雅群(2005)《客家桐花祭之政策行銷暨滿意度分析》,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論文。李季縈(2006),《新竹市『五米以下巷道禁止停放汽車』政策行銷策略之行動研究》,私立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李承諺(2004),《公部門政策行銷理論於菸害防制法執行面之運用》,私立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論文。李昭儀(1992),《政府機構的策略性行銷規劃─家庭計畫研究所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論文。李涴汝(2000),《符號學運用於政策行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論文周鴻騰(2002),《社會行銷於政策決策過程中之應用-以推動購物用塑膠袋及免洗餐具限制使用政策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論文。林宏城(2002),《澎湖觀光事業開發政策之行銷策略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論文。林昆宏(1986),《行銷觀念在非營利機構之應用--以戒煙運動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論文。林采虹(1998),《桃園市國中生健康認知知覺因素與拒吸二手菸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論文。林潔瑜(1998),《行銷理念應用於公共組織之研究-「全民健康保險方案」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論文。胡龍騰(1997),《政策行銷之理論與實踐:"野生動物保育政策"個案分析》,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研究所論文。高培修(2006),《行銷公關在都市行銷推廣中之運用研究─以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為例》,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論文。張秀珍(2005),《政策行銷之研究-以取消國民中小學教師免稅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張金鳳(1997),《社會行銷公益活動之傳播效果個案研究--以臺北地區大學生對1996「把愛 找回來」公益活動之認知、態度及行為為例》,私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論文。張美慧(2006),《花蓮縣政策行銷之研究—以「洄瀾2010-創造花蓮永續發展願景規劃案」為例之分析》,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論文。張桂森(2004),《孕婦暴露二手菸與其新生兒結果關聯性之研究》,中國醫藥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論文。張廣福(1971),《非營利事業行銷之應用--臺北市國民消費協會之實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論文。曹常鴻(1987),《行銷在非營利機構應用--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實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論文。梁迦翔(2006),《我國教育政策行銷之研究-以「九年一貫課程」為個案》,私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論文。陳宜棻(2001),《整合行銷傳播在公共政策上之推廣研究-以臺北市新制垃圾收費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論文。陳芳玲(2003),《教育政策行銷之研究─以台北縣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之推動為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論文。陳耘盈(2002),《台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行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論文。陳詠詩(2005),《健康議題採用整合行銷傳播策略之績效研究--以無菸餐廳之推廣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論文。陳義賢(2003),《我國立法審議過程之分析-以民國九十一年公務人員任用法修正草案為例兼論政策行銷概念的運用》,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曾逸珍(2001),《行銷概念運用在我國工業自動化政策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論文。黃美珍(1994),《公共政策創新擴散之研究—臺北市資源垃圾回收計畫之個案分析》,中興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研究所論文。黃敦硯(1999),《我國菸害防制法執行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論文。黃進福(2004),《募兵政策行銷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論文。黃鈞銘(1985),《行銷觀念在非營利事業之應用:以捐血協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論文。黃碩勛(2005),《悠遊卡政策行銷之研究》,私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論文。黃顺意(2005),《客家文化產業行銷之研究-以客家桐花祭為例》,國立台北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楊秀敏(2005),《政策行銷策略之研究:以限用塑膠袋政策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楊晴宇(2003),《台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行銷之研究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 政治學研究所論文。楊慧菁(2004),《無菸餐廳與業者特性影響業者是否採用無菸餐廳之探討》,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論文。劉政容(2002),《官僚體制之研究─以後現代主義的觀點》,國立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論文。劉珮吟(2004),《職場無菸政策對員工採行菸害防制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影響研究-以雲林縣餐飲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論文。劉淑娟(2003),《教育政策行銷之研究-以中投地區教育人員推動高中職社區化政策為例》,私立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論文。蔡岳展(2004),《政策行銷之研究:以限制使用購物用塑膠袋及塑膠類免洗餐具為例》,私立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論文。魯允文(1996),《行銷觀念應用於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研究所論文。謝季芳(2001),《政策行銷溝通程序之探討:以台北市推行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所論文。叢萍(1995),《社會行銷在台灣捐血事業的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論文。四、報章雜誌
大家健康雜誌,2004年6-8月號 董氏基金會出版。
施曉光、王孟倫,〈立院初審,餐飲店、KTV、旅館全面禁煙〉,《自由時報》,民
施曉光,〈開架式賣菸將絕跡〉,《自由時報》,民94.11.10,版A4。
94.11.10,版A1。
李欣芳、王孟倫、王貝林,〈春節前菸品每包漲十元〉,《自由時報》,民95.1.4,版A7。
王昶閔,〈室內不吸菸,名媛帶球聲援〉,《自由時報》,民95.4.4,版B4。
王昶閔,〈戒菸就贏,缺錢缺力缺人氣〉,《自由時報》,民95.4.22,版A9。
五、網站
http://www.bhp.doh.gov.tw/BHP/do/chinese/home國民健康局
http://www.jtf.org.tw/(董氏基金會)
http://health99.doh.gov.tw/(健康九九衛生教育中心)
http://health99.doh.gov.tw/media/eat/(國民健康局無菸餐廳網頁)
http://www.24drs.com(國際厚生健康園區)
http://www.health.gov.tw/(台北市政府衛生局)
http://www.tobaccocontrol.org.tw/(菸商監測網)
http://www.breastfeeding.org.tw/(台灣母乳協會網站)
http://www.travel-web.com.tw/(大台灣旅遊網)
http://www.epochtimes.com/(大紀元電子報)
http://www.cdns.com.tw/(中華日報新聞網)
http://www.ettoday.com/(東森電子報)
http://www.newtaiwan.com.tw/(新台灣週刊)
六、光碟
〈反菸創廣告計劃-誰在冒「菸」互動式電子書〉,2004,主辦單位/國民健康局;承製單位/民視文化。
〈反菸創廣告計劃-逃離與武裝教學光碟〉,2004,主辦單位/國民健康局;承製單位/民視文化。
貳、西文部分
Andreasen﹐A. R.,(1995), Marketing Social Change:Changing Behavior to Promote Health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
Arndt (1978)," How Broad Should the Marketing Concept Be? " , Journal of Marketing,January,pp.101-103.
Arndt (1978),“How Broad Should the Marketing Concept Be?”, Journal of Marketing, January,pp.101-103.
Bloom,Paul N.& Nkhilesh Dholaka(1973), ”Marketer Behavior and Public Policy.”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37, No.4,Chicago,pp.38-47.
Bloom,Paul N.& William D. Novelli(1981),“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social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45, No.2,Chicago,pp.79-88.
Bloom,Paul N. (1997),“Field of Marketing and Public Policy: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16(1),Chicago, pp.126-128.
Bovaird Tony(2003),“Marketing in Public Sector Organization”,Public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London:Routledge.
Bozeman,Barry&Jeffrey D.Straussman(1990), Public Management Strategies:Guidelines for Managerial Effectiveness.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
Brenkert,George G.(2002),“Ethical challenge of social marketing”,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rketing, 21(1),pp14─25.
Buurma,Hans,(2001),“Public Policy Marketing:Marketing exchange in the public sector”,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vol 35,p1287-1300.
Chapman, David, (1999), Marketing for the public services, in Aidan Rose & Alan Lawton (eds.), Public Service Management, Essex: Pearson Education.
Coffman,Larry(1986 ),Public-Sector Marketing:A Guide for Practitioners . N. Y:John Wiley&Sons,Inc. Crompton,John L.&Charles W.Lamb,Jr.Marketing Government and Social Service.N.Y:John Wiley&Sons,Inc,1986.
Ferber,R.(1970)," The Expanding Role of Marketing in the 1970's ",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34,pp.29-30.
Fox, Karen F.A. & Philip Kotler(1980),“The marketing of Social Causes:The First 10 Years.”Journal of Marketing,44(4),Chicago, pp.24-33.
Graham, Peter(1994),“Marketing in the public sector; inappropriate or merely difficult?”,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10(5),pp361─375.
Grether,E.T. (1974),“Marketing and Public Policy: A Contemporary View.” Journal of Marketing,38(3),Chicago,pp.2-7.
Hunt,Shelby B.(1976),“The Nature and Scope of Marketing”,Journal of Marketing,40,pp17-28.
Jones, Sue (2001),“Social marketing: Dimensions of power and politics.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16(6),46─53.
Kotler , P. and Roberto, E. L.(1989), Social Marketing:Strategies for Changing Public Behavior , N.Y.:A. Division of Macmillan Inc.
Kotler, Alan R. Andreasen(1996) Strategic Marke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5th ed. N. J:Prentice-Hall.
Kotler, Philip,(1972),“A generic concept of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36(2),pp46─54.
Kotler, Philip.(1982) Marke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N. J:Prentice-Hall.
Kotler,Philip & Gerald Zaltman. (1971),“Social Marketing :An Approach to Planned Social Change.”,Journal of Marketing ,Vol.35,No.3, Chargo,pp.3-12.
Kotler,Philip and Armstrong, Gary (2001), Principle of marketing(9th ed.). New Jersey: Prentic-Hall.
Kotler,Philip and Murry, Michael (1975),“Third sector management─The role of market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9/10). 467─472。
Kotler,Philip&Sidney Levy.“Broadening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33(1),1969, Chargo, pp.10-15.
Lamb, Charles W.(1987), Public sector marketing is different, Business Horizons, 30(4),pp56─60.
Luck, K. J.(1969),“ Marketing Notes and Communication : Broading the Concept of Concept of Marketing-Too Far ", Journal of Marketing , vol.33, pp.53-63.
Michael, B.M.(1997),“ Marketing and public policy: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rketing, 16(1),pp139─143。
Mokwa, Michael P. & Steven E. Permut eds., Government Marketing:Theory and Practice. N. Y: Praeger Publishers,1981.
Murphy,Patrick E.& William L.Wilkie eds.(1990),Marketing and Advertising Regulation: 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in the 1990’s. I.N :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Nutley,S.& S.P Osborne(1994),The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Handbook , Harlow : Longman Group Ltd.
Scrivens, E.(1991)," Is There A Role For Marketing In the Public Sector ? " , Public Money & Management,vol.11,no.2,pp.17-23.
Scrivens, Ellie, (1991), Is there a role for marketing in the public sector, Public Money & Management,11(2),pp17─23.
Smith, Gareth, (1988), Applying marketing to the public sector: The case of local authority leisure cent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1(3),36─45.
Smith, William A., (2002),Social marketing and its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a modern synthesis of social change, Social Marketing Quarterly, 8(2), 46─48.
Snavely ,Keith,(1991),“Marketing in the Government Sector:A Public Policy Model”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21(4),311-326.
Wilkie, William L. & David M. Gardner.“ The Role of Marketing Research in Public Policy Making.”Journal of Marketing, Vol.37, No.1, 1974, Chicago, pp.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