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20.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4 23:4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徐長春
研究生(外文):HSU CHANG-CHUN
論文名稱:大陸台資企業協會組織角色功能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of Role and Function of Organization of Taiwan Capital Enterprises Association of Mainland
指導教授:張世賢張世賢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ANG SHIH-HSI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42
中文關鍵詞:台商企業協會組織角色功能結構洞
外文關鍵詞:embeddednessrolefunctionmainland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54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本文研究大陸台資協會組織角色與功能,從網路結構關係中的角色,探討其功能。由於兩岸政府間沒有直接聯繫管道,兩岸政府必須經由另一個組織(例如:台資企業協會)才能聯繫。於是這個組織便在兩岸關係網絡中佔有重要的角色地位。這種在關係網絡中佔有重要角色地位。稱為「結構洞」。顯然,組織在關係網路中的「結構洞」越多,它在這個關係網絡中的角色就越重要,所能發揮的功能亦就越大。

自1988年中共國務院頒布〈關於大陸和台灣同胞投資的規定〉,鼓勵台灣的公司、企業和個人在大陸投資及規定在台商集中的地方可以成立台資企業協會以來,而設置於大陸地區的台資企業協會,為大陸政府認定為台商的社團組織,需經於大陸地方政府民政部門登記,而當地台辦部門視台商組織為涉台工作的一部份,同時台灣與台商主管單位等亦需經台商組織之管道進行有效管理,另在1996年海基、海協兩會中斷連繫以來迄今,台資企業協會有時更肩負為兩岸間之另一管道,因此已體現出其各組織間的鑲嵌角色及產出「結構洞」的功能。

本文研究方法係採用文獻分析法,探討中國社團組織(NGO)的角色及從「鑲嵌」到「結構洞」、制度的組織與網絡關係,輔以大陸地區台資協會重要成員進行深入訪談,佐證在理論下台資協會所發揮的最大功能。

台商能對大陸溝通協調,其政治影響的根源的權力基礎,應來自三個層面。首先為台商掌握的管道,透過何種溝通管道,最有益於立益的表達。其次台商「組織化」程度,因為唯有透過適當的組織,方能達成共識,協調行動。換言之,「組織」本身便是極其關鍵的政治資源。最後為組織的「正當性」(legitimacy)。因為若以台商代言人的身份出面,立場必然堅強有力,訴求必然義正詞嚴。由上述討論可知,對中共而言,台商雖具有巨大的經濟影響,但若將其有效轉化為政治影響力,則必須具備滿足「管道」、「組織」、「正當性」三項要件。因此,對於台商是否能夠發揮相當的政治影響,扮演角色的便是滿足上述條件的「台資企業協會」。理論上,「台資企業協會」為台商組成,目在維護台商權益,具備固定的組織,理所當然代表台商,更方便與中共政權接觸表達台商的利益與關切。由此可見台商一旦「群眾團結」,所能發揮的力量將十分顯著,若能有計劃的培育、開發,用以影響或轉變中共對台政策或為可行。
This article is about a research in which we can find out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Taiwan Capital enterprises association through its network structure relationship. Because there is no direct communication channel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governments, they need another organization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such as the Taiwan Capital enterprises association. Therefore, the Taiwan Capital enterprises association plays quite important role in cross-strait relationship, and that is what we called “structure hole”. Obviously, the more structure holes that one organization have in its relation network, the more important role that it plays . Also, it can bring more functions, too.

From the Stat Council of China enacted “the rule of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countrymen’s investment” in 1988, it has encouraged the companies, business and individual from Taiwan to invest Mainland China, and allowed them to establish Taiwan Capital enterprises association in the Taiwan businessmen centers. The Taiwan Capital enterprises association has become Taiwan businessmen’s social organization accepted by the government of mainland China. Because Local Taiwan affairs office took Taiwan businessmen’s organization as part of Taiwan-involving work, it should be registered in civil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of 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and our country and the executive institution have to implement effective management through the channel of Taiwan businessmen’s organization. Besides, from the time when the relationship of Straits Exchange Foundation and Association for Relatio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broke off, sometimes Taiwan Capital enterprises association become another communication channel of cross-strait government, therefore, it reveal its role of “embeddedness” among organizations and the function of structure hole.

The research method adopted in this article is document analysis. It discuss the role of Chinese social organizations (NGO), as well as the network relation from embeddedness to structure hole, from the system to organization. It proved the greatest function of Taiwan Capital enterprises association under the theory by means of deep interviews to the important members in Taiwan Capital enterprises association of mainland China.

The capacity of Taiwan businessmen to communicate with mainland China come from political power foundation, including three aspects. First, it’s the channel they use to express their benefits. Second, it’s the level of organization. Because only the proper organization can reach the common view and coordinated action. In other words, organization itself is a crucial political resource. The final is the legitimacy of the organization. If the organization is behalf of Taiwan businessman, it needs powerful standpoint. Due to the three points above, we can make a conclusion that if Taiwan businessmen want to change its giant economic influence to China into political influence efficiently, they must have three important conditions: channel, organization, and legitimacy. Therefore, Taiwan Capital enterprises association is just the one which could reach the three conditions. In theory, Taiwan Capital enterprises association consist of Taiwan businessmen, its purpose is to maintain their advantages, and it also have stable organization, as a matter of course, it stands for Taiwan businessmen to contact with China government and express their benefits and concern. Thus it can be seen that once Taiwan businessmen get together and pool the wisdom and efforts of everyone, their power will be remarkable. If our government plan for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it is possible to change the Taiwan policy of China.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題目界定 ........................  1
第二節 問題探討 ........................  7
第三節 文獻探討 ........................ 12
第四節 研究方法 ........................ 34
第五節 分析架構 ........................ 35

第二章 台資企業協會組織分析 .................. 37
第一節 台資企業協會成立背景 .................. 38
第二節 中國大陸的管理機制 .................. 43
第三節 台資企業協會組織規範 .................. 48
第四節 台資企業協會組織結構 .................. 61
第五節 台資企業協會組織的鑲嵌結構 ........ ...... 64

第三章 台資企業協會功能分析 ................... 71
第一節 塑造觀點的功能分析 ................... 73
第二節 人員產生的功能分析 ................... 87
第三節 溝通協調的功能分析 ................... 95
第四節 過程功能分析 ................... 104
第五節 政策功能分析 ................... 111

第四章 台資企業協會角色分析 .................... 115
第一節 觀點面向 .................... 118
第二節 組織面向 .................... 124
第三節 服務面向 .................... 129
第四節 鑲嵌角色關係 .................... 142
第五節 角色關係的因素 .................... 150

第五章 質化研究 .................... 159
第一節 訪談設計 .................... 159
第二節 訪談資料分析 .................... 163
第三節 研究結果 .................... 17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181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18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189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 .................... 192

參考書目 .................... 193



附錄一 各地台資企業協會名錄 ................... 209
附錄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實施細則 .......... 223
附錄三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 ................... 229
附錄四 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管理暫行辦法 ............ 233
附錄五 訪談說明書及訪談大綱 ................... 237
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部分
丁元竹主編(2005),《非政府公共部門公共服務》。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編(2001),《處於十字路口的中國社團》,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頁10。
毛磊、范小方(1996),《國共兩黨談判通史》。蘭州,蘭州大學。
王功安、陳奇文、曾憲林(1996),《國共兩黨係關係概論》。武漢:武漢出版社。
王名(2001)《中國社團改革-從政府選擇到社會選擇》。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頁12。
王名(2002),《非營利組織管理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王名、劉國翰、何建宇(2001,12),《中國社團改革-從政府選擇到社會選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229。
王家英、孫同文(1996),《兩岸關係的矛盾與出路》。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
王紹光,多元與統一(1999),《第三部門國際比較研究》。杭州,江人民出版社。
王珍一(2005),〈台商投資與地方政府互動:談判面向〉。發表於,《中國經濟型與地方治理學術研討會》,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第四所,台北市兩岸經貿文教交流協會等主辦。2005年4月24日。
王逸舟(1998),《西方國際攻治學:歷史與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穎、折曉葉、孫炳耀(1993),《社會中間層:改革與中國的社團組織》。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
丘宏達、任孝琦(1987),《中共談判策略研究》。台北,台北聯合報出版社。
丘昌泰(2000),《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台北,元照出版。
包宗和(1993),《台海兩岸互的理論與政策面向》。台北:三民出版社。
包宗和(2000),《後冷戰時期國家發展的見證與評析》。台北,翰蘆出版社。
包宗和、吳玉山(2004),《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司徒達賢(1997),《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修粹要》。台北,洪建全基金會出版。
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文化。
石之瑜(1998),《兩岸關係概論》。台北,楊智出版社。
石之瑜(1999),《中國大陸的國家與社會》。台北,五南圖書。
石冀平(1995),《談判謀略》。北京,經濟學科出版社。
任進(2003),《政府組織非政府組織》。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朱新民(1992),《衝突整合海峽兩岸統一政策之研究》。台北,永然文化出版公司。
朱寧譯,Barry Buzan、Ole Waever原著,《新安全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朱燕華、張維安編(2001),《經濟與社會﹕兩岸三地社會文化的分析》,台北:生智。
江明修(1997),《非營利組織公共服務功能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國科會。
江明修主編(1999),《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台北,智勝文化。
江明修主編(2003),《志工管理》。台北,智勝文化。
何思因、陳德昇、耿曙等主編(2003),《中國大陸研究方法與成果》。台北,政治大學國關研究中心。
何增科(2000),《公民社會與第三部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吳介民(1996),〈同床異夢﹕珠江三角洲外商與地方之間假合資關係的個案研究〉,載《中國區域經濟發展面面觀》,李思名等編,台北/香港:臺大人口中心及浸會大學林思齊東西交流所,頁174-217。
吳介民(2000),〈虛擬產權與台商的「關係政治學」〉,載《台商與兩岸關係論文集》,鄭赤琰、張志楷編,香港﹕嶺南大學族群與海外華人經濟研究部、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頁220-40。
吳玉山(1997),《抗衡與扈從,兩岸係新詮釋》。台北,正中出版社。
吳忠澤、陳金羅(1996),《社團管理工作》。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吳英明、林德昌(2001),《非政府組織》。台北,商鼎文化。
吳錦良(2001),《政府改革與第三部門發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呂育誠、陳恆鈞、許立一等譯,David H. Rosenbloom、Robert S. Kravchuk原著(2002)《行政學》。台北,學富文化。
呂風太主編(2002),《社會中介組織研究》。上海,1998年。
李明寰譯,William N. Dunn原著(2002),《公共政策分析》。台北,時英出版社。
李威龍、王葳(2001),前進中國的10堂必修課臺北:先覺出版社)。
李炳南(1993),《政治協商會議與國共談判》。台北,永業書局。
李珍刪(2004),《當代中國政府與非營利組互動關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英明(1996),《中共研究方法論》。台北,楊智出版社。
李英明(2002),《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五南書局。
李英明(2003),《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台北,生智文化。
李英明(2003),《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台北,生智文化。
李英明(2003),《閱讀中國:政策、權力與意識形態的辯證》。台北,生智出版社。
李英明(2004),《全球化時代下台灣和兩岸關係》。台北,生智書局。
李英明、張亞中(2003),《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台北,生智書局。
李偉成、譚溯澄合譯,K.J.Holsti著(2000)《國際政治解析的架構》。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出版,。
李新春(2000),《企業聯盟與網絡》,廣州:廣東人民。
李道成、徐秀美(2001),《經商中國》,台北:商訊文化,頁97-121。
杜正春(1995),《非政府論壇在北京》。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
周建(2002),《戰略聯盟與企業競爭力》,上海:復旦大學。
周敏、王笑天(1990),《東方談判謀略》。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周雪光(2003),《組織社會學十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官有垣(2000),《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台灣本土的個案分析》。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林文程(2000),《中共談判理論與實務-兼論台海兩岸談判》。高雄,麗文出版社。
林南、恩塞爾、沃恩(2002),〈社會資源和關係的力量:職業地位獲得中的結構性因素〉,《中國社會學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頁199-219。
林彩梅(1994),《多國企業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彩梅(1995),《美日國籍企業經管理策略》。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碧炤(1997),《國際政治與外交關係》。台北,五南出版社。
林鍾沂(2003),《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
林鐘沂、林文彬譯(2005),Owen E. Hughes原著《公共管理的世界》。台北,韋伯文化。
法務部調查局(2002),《中國大陸大世紀》。台北,法務部調查局。
法務部調查局編(2004),《中共對台工作組織體系概論,修訂二版》。台北,法務部調查局。
法務部調查局編印(2001),《中國大陸綜覽》,台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
邵宗海(1998),《兩岸關係:兩岸共識與兩岸岐見》。台北,五南出版社。
邵金榮(2003),《非營利組織與免稅:民辦教育等社會服務機構的免稅問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兵(2001),《國家利益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秋楓、向陽(2003),《國家安全公民手冊》。北京市,時事出版社。
郁建興、黃紅華、方立明等著(2004),《在政府與企業之間—以溫州商會為研究對象》,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倪世雄等(2001),《當代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孫蘭芝、胡啟生譯,Carl V. Patton、David S. Sawicki原著(2001),《政策分析和見劃的初步方法》。北京,華夏出版社。
浦文昌,〈富有市場經濟特色的民間商會—浙江溫州行業商會調查報告〉,載《市場經濟與民間商會》,浦文昌、榮敬本等著,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頁150-159。
袁安照,《企業聯盟﹕規制結構理論導論》,上海:上海人民,2002。
馬維野(2003),《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安全》,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高希均(1995),《台商經驗:投資大陸現場報導》。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高長(1994),《大陸經改兩岸經貿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國務院(1998,10:1),《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中國法制出版社
張世賢等著(2005),《公共政策分析》。台北,五南書局。
張亞中、李英明(2001),《中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台北,生智文化。
張其仔(1997),《社會資本論:社會資本與經濟成長》,北京:社科文獻。
張笠雲編(1999),《網絡台灣:企業的人情關係與經濟理性》,台北:遠流。
張靜(1998),《法團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纓(2004),《信任、契約及其規則》,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曹榮湘編(2003),《走出囚徒困境﹕社會資本與制度分析》,上海:上海三聯。
許明主編(1997),《關鍵時刻-當代中國亟待解決的27個問題》。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
郭崇武、王國枝、翁祖焯編撰(2003),《中國大世紀-2001年》。台北,法務部調查局。
郭瑞華(2002),《中共對台工作組織體系概論》,台北,法務部調查局
郭瑞華(2004),《中共對台工作組織體系概論》。台北。共黨問題研中心(法務部調查局)。
陳介玄(1994),《協力網絡與生活結構:臺灣中小企業的社會經濟分析》,台北:聯經。
陳向明(2004),《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書局。
陳守明,《現代企業網絡》(2002),上海:上海人民。
陳怡坤等譯,Robert Gilpin原著(2004),《全球政治經濟》。台北,桂冠圖書。
陳德昇(1994),《九十年代中共對台經政策》,兩岸政經互動:政策解讀運作分析,台北:永業出社。
陸委會編(1995),台商投資大陸人身保障問題。臺北,陸委會。
彭文賢(2002),《組織結構》。台北,三民書局。
彭勃等譯,Thomas R. Dye原著(2005),《理解公共政策》。北京,華夏出版社。
童振源(2003),《全球化下的兩岸經濟關係》。台北:生智文化企業公司,。
費孝通(1998),《鄉土中國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黃仁德(1990),《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台北,三民書局。
楊中芳編(2001),《中國人的人際關係﹑情感與信任﹕一個人際交往的觀點》,台北:遠流。
楊開煌(1996),《縱論兩岸尋雙贏》。台北:歷史智庫。
楊開煌(2001),《崢嶸-兩岸關係之鬥爭與對策》。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經濟部投審會編(2000),《台商赴大陸投資法律須知及自身權益保障手冊》,台北:經濟部投審會,頁138
董安琪譯,Mancur Olson(1989),《集體行動的邏輯》,台北:遠流出版社。
詹芳旻(1992),《國際貿易原理與政策》。台北,前程企管管理公司。
賈西津、沈恆超、胡文安等著(2004),《轉型時期的行業協會:角色、功能與管理體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齊炳文(2001),《民間組織:管理、建設、發展》。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劉林平(2002),《關係﹑社會資本與社會轉型》,北京:中國社科。
慮鋒(2004),《中國經濟轉型與經濟政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蔡宏明(2001),《台資企業協會管理辦法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台北,歐亞研究通訊。
鄭也夫編(2003),《信任﹕合作關係的建立與破壞》。北京,中國城市。
鄭伯壎、姜定宇、鄭弘岳編(2003),《組織行為研究在台灣》。台北,桂冠。
鄧國勝(2001),《非營利組織評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鄧國勝、趙秀梅譯,Fisher, Julie原著,《NGO與第三世界的政治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盧現祥著(2000),《尋租經濟學導論》,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蕭新煌(2000),《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出版社。

二、期刊部分
于曉虹、李姿姿(2001),〈當代中國社團官民二重性的制度分析—以海淀區個私協會為個案〉,《開放時代》,第九期,頁90-96。
王信賢(2004,12,18),〈將社會帶回?中國大陸中介組織的發展與理論省思:以W市商會與行業會為例〉,發表於台灣政治學年會「關鍵年代與多元政治研討會」,高雄義守大學。
王信賢、王占壐(2005),《夾縫求生:中國大社會組織發展與困境》,公共行政的變遷與挑戰學術研討會資料,〈中國大陸政府與社會〉,頁1-19。
王美惠(2003),《台商大陸投資政治效應,引發中共當局高度警覺》,工商時報。
王連常福(1995),〈鄧後大陸經濟情勢與兩岸經貿關係〉,《經濟情勢暨評論》,創刊號,頁89。
王博平(2001),〈台商協會內幕-陳水扁走向開放台商會長有功〉,《投資中國》。第26卷5期。
江明修、鄭勝分(2003),<全球治理與非營利組織>,《2003年全球化下的全球治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
吳介民(1998,12),〈中國鄉村快速工業化的制度動力:地方產權體制與非正式私有化〉,《台灣政治學刊》,第三期,頁3-63
李書良(2001),〈上海台商協會會長葉惠德〉,《投資中國雜誌》,第88 期。
林明傑(1995,8),〈大陸台商對台資企業組織績效滿意之研究—以北京、天津、上海、崑山等四地區投資台商及台資企業協會為例〉,《中國行政》,第58期,頁1-17。
林修卉(2006),〈地頭蛇撒潑放刁 台商唱三聲無奈〉,《新台灣周刊》521期
洪美華、曾建元(2000),〈兩岸關係問題與台商-以1988-1998為為核心〉>,《立法院院聞》,第28卷第1期,頁19-45。
夏樂生(2004),<台商赴大陸投資狀況及其對台灣經濟之影響>,《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4期,頁23-40。
耿曙(2005,3),<全球化背景下的兩岸關係與台商角色>,《中國大陸研究》第48卷第1期,頁1-23。
耿曙、林琮盛(2005),〈屠城木馬?全球化背景下的台商與兩岸關係〉,《中國大陸研究》,第四十七卷第四期。
康曉光(1999,10),〈轉型時期的中國社團〉,《中國青年科技》,第六十四期,頁11-14。
張世賢(2000),〈國家機關鑲嵌自主理論之探討:國家機關與中小企業鑲嵌關係之分析〉,《行政暨政策學報第二期》,頁147-194
張家銘(2001),〈中國大陸蘇州的經濟發展與台商投資研究〉,《東吳社會學報》,第11期,頁175-201。
張家銘(2002,12),〈全球化下的勞資關係與工作生活品質研究—台灣機電產業的國際比較〉,《東吳社會學報》,第13期,頁85-110。
張家銘、吳翰有(2001,10),企業外移與根留台灣:從蘇州台商的經驗論起,《中國事務季刊》,第2期,頁55-71。
張家銘、邱釋龍(2002,12),〈蘇州外向型經濟發展與地方政府:以四個經濟技術發展開發區為例的分析〉,《東吳社會學報》,第13期,頁27-75。
許光泰(2003),〈兩岸角力場浮上枱面-「台資企業協會」〉,《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5期,法務部調查局,頁1-3。
許淑幸(2003),〈大陸台商協會圶兩岸互動的角色研究〉,《展望與探索》第一卷第九期,法務部調查局,頁35-54。
陳明祺,〈從空間經濟學到地方社會學:台灣自行車產業廠商存活率的事件史分析,1980-1996〉,發表於2002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陳明璋(1996),<大陸台商協會的組織與運作功能(上)>,《貿易週刊》,第1713期,頁4-28。
陳偉鴻(2000),〈東莞台資企業協會會長張漢文〉《兩岸經貿》,期98,頁31。
陳偉鴻(2001),〈追求卓越 永續發展-專訪上海台資企業協會會長葉惠德先生〉,《兩岸經貿月刊》,第120 期,頁38。
陳偉鴻2000),〈江衍雄與深圳台商協會〉《兩岸經貿》,期97,頁16。
陳麗茹(2001),〈天津台資企業協會會長現身說法-丁鯤華:保守的環境也能安分發展〉,《投資中國》,第90 期。
彭思舟(2000.6.25),〈大陸台商協會淪為政治樣版台商卻步〉,《中央通訊社大陸新聞部》。
曾建元(2000),〈以商圍政、以民逼官?-兩岸政經關係與台商政策〉,《共黨問題研究》,第26卷,第5期,頁9-13。
程浩、黃衛平、汪永成,〈中國社會利益集團研究〉,《戰略與管理》,第四期,2003年4月,頁63-74。
賀力行、李陳國,(2000,6),〈臺商網絡在中國大陸競爭優勢初探〉,《 經濟情勢暨評論》,第6卷1期,
楊國樞(1992),〈中國人的社會取向〉,《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科技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
萬同軒,王立華(2002)〈組織內人際關係類型與類型轉換之研究〉,《2002兩岸管理科學暨經營決策學術研究會論文集》,淡江大學、北京清華大學、南華大學主辦,頁163-182。
劉雅靈,〈經濟轉型的外在動力:蘇南吳江從本土進口替代到外資出口導向〉,《台灣社會學刊》,第三十期,2003年6月,頁89-133。
劉道成、徐秀美(2001),《經商中國:大陸各地台商的賺錢經驗》,台北,商訊文化出版社,頁104-106。
蔡宏明(2002,6),〈CEPA對兩岸經貿關係的啟示〉,《中國評論》(香港),第63期。
蔡宏明(2003,11),〈2003年台商大陸投資及SARS對台商大陸投資之影響調查報告〉,《工業雜誌》。
鄭伯壎(1992),〈組織文化價值觀數量衡鑑〉,《中華心理學刊》,第32期,頁30-49。
鄭伯壎(1995.2),〈差序格局與華人組織行為〉,《本土心理學研究》,第3期,頁142-219。
鄭陸霖(1999.9),〈一個半邊陲的浮現與隱藏﹕國際鞋業市場重組下的生產外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5期,頁1-46。
蕭新煌等,(2004),〈台北、香港、廣州、廈門的民間社會組織:發展特色比較〉,《第三部門學刊》,第一期,頁1-60。
謝文(1997.10.11),〈許勝發籲兩岸致力經貿合作〉,《工商時報》。
邊燕傑(2003),〈找回強關係:中國的間接關係、網絡橋樑和求職〉,載於《中國社會學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頁219-245。
邊燕傑(1999),《社會網路與求職過程》,《國外社會學》第4期,頁6-7。

三、論文部分
王筑韻(2003),《環境不確定性與組織策略性回應:大陸東莞地方政府與中小型台商的互動》,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維元(2001),《台商海外營運環境不確定性之認知與因應風險管理策略之研究-以資訊電子業與紡織業赴大陸投資為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王麗園(2003),《台資企業大陸員工本土化之研究》,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榮錄(1998),《台商赴大陸投資政治風險探討─風險評估、風險意識及因應策略》。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牟鍾福(2002)「國中體育教師組織正義與組織信任對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序先(1998),《企業網路關係管理之研究-以大陸投資台商為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李佩儒(2004), 《檢視我大陸政策中國家安全憲基本權利保障之平衡-以以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三十三條為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麗山(1990),《中共對台政策之研究》。政治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志慎(2002),《外來動力的「制度創新」:「東莞台商協會」成立「台商學校」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瑞華(2005,1),《國家與網絡環下的台資企業協:協會參與動力之探討》,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論文。
林賢光(2001),《探討台商企業赴大陸投資之環境與遭遇困難-以長江三角洲高科技產業為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學程碩士論文。
唐志維(2002),《大陸台商之經營環境認知、競爭策略、技術移轉層次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慶先(2002),《一個解析台灣經濟安全的分析架構》,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
康智凱(2002),《東莞的崛起:台商的企業群集與地方政府研究》,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家銘、江聖哲(2004),《蘇州台商政企關係:社會鑲嵌觀點的考察》,(計畫編號:NSC93-2412-H031-001)研究論文。
張興隆(2000),《台商中小企業赴大陸投資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以江蘇省為例》。靜宜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志昕(2002)《,大陸台商創立期與成長期關鍵成功因素之比較研究 - 以大上海地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思銘(2002),《大陸環境變遷與台商經營管理之研究》。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素慧(1995),《政治風險管理之研究:以台商海外投資為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蔚尚(1997),《大陸台商投資問題之經貿管制政策分析》。中興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怡甄(2002),《風險知覺之於投資模式及因應策略之相關因素探討--以大蘇州IT產業台商為例》。嘉義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怡菁(2001),《台商赴大陸投資關鍵成功因素與績效之研究-以資訊電子業為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
葉定國(2003),《論台灣的國家安全-一個國際關係建構主義觀的研究》。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靜怡(2002),《大陸地區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角色與功能之研究:以天津市、上海市及東莞為例》,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雷政儒(2000),《兩岸經貿互動與台商投資之演變分析》,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系碩士論文。
劉生仁(2002),《兩岸經貿關係發展之研究(1979∼2001)-整合理論觀點》。中國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麟書(2001)「人際信任整合模型之研究」,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宏明(2005.9),《台商在大陸之適應障礙與解決之道》,<第四屆「兩岸遠景論壇」兩岸交流的回顧與展望會議論文>。
蕭平薇(2002),《台資企業於中國市場決策錯誤影響因素之研究》。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啟良(1995),《兩岸經貿關係之評析》。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達泰(2000),《大陸台商的投資風險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東華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勝棠(2002),《台商家具工業在大陸經營策略與成長策略研究:以東莞地區為例》。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福庭(2002),《台商赴大陸投資之現況探討-以資訊硬體產業為例》。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鐘志明(1999)「企業文化、員工工作價值觀及組織承諾之關聯性研究-以台灣地區主要集團企業為例」,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報紙
人民大會 (1994.3.6),〈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人民日報》,1994。
中央社(1990.2.17),〈工總擬在大陸成立「台商協會」 並透過港韓籌設三邊仲裁機構〉,《經濟日報》,版2。
王美惠(1992.6.19),〈台商大陸投資政治效應,引發中共當局高度警覺〉,《工商時報》,版1。
余素月(1992.11.12),〈台商協會被中共官員各色人等把持,起不了作用,此種掛名機構比比皆是,台商避之唯恐不及、自力救濟聯誼會〉,《自由時報》。
經濟日報社論(2004.3.4),〈注視大陸崛起引發世界經貿的改變〉,《經濟日報》,版2
劉秀珍(1996.7.18),〈部分台資企業協會改選風風雨雨 台辦介入,台商派係相爭,選舉過程,一波三折〉,《經濟日報》。



網頁部份
中山市人民政府,〈中山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局〉,http://www.zs.gov.cn/taiban/Untitled-4-1.htm,2002.06.11
中山市人民政府,〈中山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局〉,http://www.zs.gov.cn/taiban/Untitled-4-1.htm,
中國知識網,〈社會角色〉http://ckrd.cnki.net/grid20/XSearch.aspx?KeyWord=%e7%a4%be%e4%bc%9a%e8%a7%92%e8%89%b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2004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http://www.mca.gov.cn/111/gongbao04.htm
台商對大陸投資金額統計表,http://www.chinabiz.org.tw/chang/Eco/155-2005-09/155-10.xls
東莞台商子弟學校,http://www.td-school.org.cn/,
東莞台資企業協會,http://www.dgtba.org/index.htm,
海基會(2002),〈北京台資企業協會概況〉,http://www.seftb.org/mhypage.exe?HYPAGE=/01/01_1_1_info.asp&tbid=1。
海基會兩岸經貿網,http://www.seftb.org/mhypage.exe?HYPAGE=/01/01_1_2.asp
崔開雲,〈近年來我國非政府組織研究述評」,21世紀(網路版),第八期,2002年11月30日,查閱http://www.cuhk.hk/ics/21c/supplem/essav/0209082.htm
康曉光、韓桓,〈分類控制:當前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係研究〉,http://kxg1963.nease.net/fenlei.htm
賀力行、李陳國,《台商網絡在中國大陸競爭優勢之初探》,
http://www.moea.gov.tw/~ecobook/season/8906/htm/sag6-1-b2.htm
新歐亞大陸橋國際信息網(2000),〈台灣知名企業踴躍參展上海“台博會”〉,http://www.landbridge.gov.cn/invest/tradestate/2010/101906.htm。
嘉興政府在線(2002),〈嘉興市台辦主要職責〉,http://www.jxi.gov.cn/xxzx/bmzc11/index.asp
蔡宏明(2004,2,26),〈兩岸速簽租稅協議〉,《經濟日報》http://ckrd.cnki.net/grid20/XSearch.aspx?KeyWord=%e7%a4%be%e4%bc%9a%e8%a7%92%e8%89%b2

貳、西文部分
Allen, N. J. Meyer, J. P, and Smith, C. A.(1991), “Commitment to Organizations and Occupations: Extension and Test of A Three-Component Conceptualiz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78:538-551.
Almond Gabriet A. , Powell G. Bingham, Strom Kaare, Dalton Russell J.(2003), Comparative Politics Today: A world view: 39-43
Walder Andrew,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 : 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Chatman, J.A.(1989), “Improving Interactional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A Model of Person-Organization Fi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4(3): 333-349.
Easton David,(1965)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50.
Evans, Peter (1995) Embedded Autonomy: 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Granovetter, M.(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A Theory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481-510.
Granovetter, M.(1992), “Problems of Explanation in Economic Sociology,” in Nohria, N., and Eccles, R. G.,. (Eds.),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 Structure, Form and Acti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Hofstede. G., Neuijen, B., Ohayv, D. D., and Sanders, G.(1990), “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s: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udy Across Twenty Case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5:286-316.
Irving, P. G., Coleman, D. F., and Cooper, C. L.(1997), “Further Assessments of A T hree-Component Model of Occupational Commitment: Generalizability and Differences Across Occu-Pa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2(3):444-452.
Lincoln, J.(1982 )Intra- Organizational Networks,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Local Capital in Brazil.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ph Linton(1936) ,The Study of Man, D. Appleton-Century, New York.
Mead, H, Mind(1934) , Self and Society, University on Chicago Press, Chicago.
Meyer and Allen’s(1991) “Three-Component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Turnover Intention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51:319-337.
Mitchell, T.R., Holtom, B.C., Lee, T.W., and Erez, M.(2001), “Why People Stay: Using Job Embedded ness to Predict Voluntary Turnover,”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4:1102-1121.
Mobley, W. H.(1997), “Intermediate Linka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2:237-240.
Nicholson, N., and Johns, G.(1985), “The Absence Culture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Who's in Control of Abse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0, 3, 397-407.
O’Reilly, C. A., Chatman, J. A., and Caldwell, D.(1991), “People 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 Profile Comparison Approach to Assessing Person-Organization Fi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4(3):487-516.
Polanyi, K(1957)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Boston: Beacon Press,.
Li Shun-de,( Octoberl3, 1991) TlEs Are United Powerful, Jingji; Ribao Economic Daily:7.
Thomas Risse- Kappen (1997), Bringing;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Bock I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33.
Yang Dali L. (1999:173) ”Economic Crisis and Market Transition in the 1990s,”in Edwin A. Winckler (ed.), Transition from Communism in China: Institutional and Comparative Analyses, (Bouder: Lynne Rienner).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夏樂生(2004),<台商赴大陸投資狀況及其對台灣經濟之影響>,《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4期,頁23-40。
2. 謝文全(1993)。教職員考績制度探討。教師天地雙月刊,64,32-36。
3. 王連常福(1995),〈鄧後大陸經濟情勢與兩岸經貿關係〉,《經濟情勢暨評論》,創刊號,頁89。
4. 張德銳(1999)。現代教師在學習型學校應扮演的角色。教育資料與研究,27,13-16。
5. 14.張仲岳、邱士宗,2001,經濟附加價值與公司股價之關聯性研究,東吳經濟商學學報,第三十二期,頁1-26。
6. 耿曙、林琮盛(2005),〈屠城木馬?全球化背景下的台商與兩岸關係〉,《中國大陸研究》,第四十七卷第四期。
7. 張世賢(2000),〈國家機關鑲嵌自主理論之探討:國家機關與中小企業鑲嵌關係之分析〉,《行政暨政策學報第二期》,頁147-194
8. 張家銘(2001),〈中國大陸蘇州的經濟發展與台商投資研究〉,《東吳社會學報》,第11期,頁175-201。
9. 張家銘(2002,12),〈全球化下的勞資關係與工作生活品質研究—台灣機電產業的國際比較〉,《東吳社會學報》,第13期,頁85-110。
10. 張家銘、吳翰有(2001,10),企業外移與根留台灣:從蘇州台商的經驗論起,《中國事務季刊》,第2期,頁55-71。
11. 張家銘、邱釋龍(2002,12),〈蘇州外向型經濟發展與地方政府:以四個經濟技術發展開發區為例的分析〉,《東吳社會學報》,第13期,頁27-75。
12. 許光泰(2003),〈兩岸角力場浮上枱面-「台資企業協會」〉,《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5期,法務部調查局,頁1-3。
13. 許淑幸(2003),〈大陸台商協會圶兩岸互動的角色研究〉,《展望與探索》第一卷第九期,法務部調查局,頁35-54。
14. 陳明璋(1996),<大陸台商協會的組織與運作功能(上)>,《貿易週刊》,第1713期,頁4-28。
15. 陳偉鴻(2001),〈追求卓越 永續發展-專訪上海台資企業協會會長葉惠德先生〉,《兩岸經貿月刊》,第120 期,頁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