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部分
丁元竹主編(2005),《非政府公共部門公共服務》。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編(2001),《處於十字路口的中國社團》,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頁10。
毛磊、范小方(1996),《國共兩黨談判通史》。蘭州,蘭州大學。
王功安、陳奇文、曾憲林(1996),《國共兩黨係關係概論》。武漢:武漢出版社。
王名(2001)《中國社團改革-從政府選擇到社會選擇》。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頁12。
王名(2002),《非營利組織管理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王名、劉國翰、何建宇(2001,12),《中國社團改革-從政府選擇到社會選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229。
王家英、孫同文(1996),《兩岸關係的矛盾與出路》。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
王紹光,多元與統一(1999),《第三部門國際比較研究》。杭州,江人民出版社。
王珍一(2005),〈台商投資與地方政府互動:談判面向〉。發表於,《中國經濟型與地方治理學術研討會》,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第四所,台北市兩岸經貿文教交流協會等主辦。2005年4月24日。
王逸舟(1998),《西方國際攻治學:歷史與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穎、折曉葉、孫炳耀(1993),《社會中間層:改革與中國的社團組織》。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
丘宏達、任孝琦(1987),《中共談判策略研究》。台北,台北聯合報出版社。
丘昌泰(2000),《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台北,元照出版。
包宗和(1993),《台海兩岸互的理論與政策面向》。台北:三民出版社。
包宗和(2000),《後冷戰時期國家發展的見證與評析》。台北,翰蘆出版社。
包宗和、吳玉山(2004),《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司徒達賢(1997),《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修粹要》。台北,洪建全基金會出版。
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文化。
石之瑜(1998),《兩岸關係概論》。台北,楊智出版社。
石之瑜(1999),《中國大陸的國家與社會》。台北,五南圖書。
石冀平(1995),《談判謀略》。北京,經濟學科出版社。
任進(2003),《政府組織非政府組織》。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朱新民(1992),《衝突整合海峽兩岸統一政策之研究》。台北,永然文化出版公司。
朱寧譯,Barry Buzan、Ole Waever原著,《新安全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朱燕華、張維安編(2001),《經濟與社會﹕兩岸三地社會文化的分析》,台北:生智。
江明修(1997),《非營利組織公共服務功能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國科會。
江明修主編(1999),《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台北,智勝文化。
江明修主編(2003),《志工管理》。台北,智勝文化。
何思因、陳德昇、耿曙等主編(2003),《中國大陸研究方法與成果》。台北,政治大學國關研究中心。
何增科(2000),《公民社會與第三部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吳介民(1996),〈同床異夢﹕珠江三角洲外商與地方之間假合資關係的個案研究〉,載《中國區域經濟發展面面觀》,李思名等編,台北/香港:臺大人口中心及浸會大學林思齊東西交流所,頁174-217。
吳介民(2000),〈虛擬產權與台商的「關係政治學」〉,載《台商與兩岸關係論文集》,鄭赤琰、張志楷編,香港﹕嶺南大學族群與海外華人經濟研究部、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頁220-40。
吳玉山(1997),《抗衡與扈從,兩岸係新詮釋》。台北,正中出版社。
吳忠澤、陳金羅(1996),《社團管理工作》。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吳英明、林德昌(2001),《非政府組織》。台北,商鼎文化。
吳錦良(2001),《政府改革與第三部門發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呂育誠、陳恆鈞、許立一等譯,David H. Rosenbloom、Robert S. Kravchuk原著(2002)《行政學》。台北,學富文化。
呂風太主編(2002),《社會中介組織研究》。上海,1998年。
李明寰譯,William N. Dunn原著(2002),《公共政策分析》。台北,時英出版社。
李威龍、王葳(2001),前進中國的10堂必修課臺北:先覺出版社)。
李炳南(1993),《政治協商會議與國共談判》。台北,永業書局。
李珍刪(2004),《當代中國政府與非營利組互動關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英明(1996),《中共研究方法論》。台北,楊智出版社。
李英明(2002),《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五南書局。
李英明(2003),《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台北,生智文化。
李英明(2003),《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台北,生智文化。
李英明(2003),《閱讀中國:政策、權力與意識形態的辯證》。台北,生智出版社。
李英明(2004),《全球化時代下台灣和兩岸關係》。台北,生智書局。
李英明、張亞中(2003),《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台北,生智書局。
李偉成、譚溯澄合譯,K.J.Holsti著(2000)《國際政治解析的架構》。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出版,。
李新春(2000),《企業聯盟與網絡》,廣州:廣東人民。
李道成、徐秀美(2001),《經商中國》,台北:商訊文化,頁97-121。
杜正春(1995),《非政府論壇在北京》。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
周建(2002),《戰略聯盟與企業競爭力》,上海:復旦大學。
周敏、王笑天(1990),《東方談判謀略》。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周雪光(2003),《組織社會學十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官有垣(2000),《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台灣本土的個案分析》。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林文程(2000),《中共談判理論與實務-兼論台海兩岸談判》。高雄,麗文出版社。
林南、恩塞爾、沃恩(2002),〈社會資源和關係的力量:職業地位獲得中的結構性因素〉,《中國社會學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頁199-219。
林彩梅(1994),《多國企業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彩梅(1995),《美日國籍企業經管理策略》。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碧炤(1997),《國際政治與外交關係》。台北,五南出版社。
林鍾沂(2003),《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
林鐘沂、林文彬譯(2005),Owen E. Hughes原著《公共管理的世界》。台北,韋伯文化。
法務部調查局(2002),《中國大陸大世紀》。台北,法務部調查局。
法務部調查局編(2004),《中共對台工作組織體系概論,修訂二版》。台北,法務部調查局。
法務部調查局編印(2001),《中國大陸綜覽》,台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
邵宗海(1998),《兩岸關係:兩岸共識與兩岸岐見》。台北,五南出版社。
邵金榮(2003),《非營利組織與免稅:民辦教育等社會服務機構的免稅問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兵(2001),《國家利益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秋楓、向陽(2003),《國家安全公民手冊》。北京市,時事出版社。
郁建興、黃紅華、方立明等著(2004),《在政府與企業之間—以溫州商會為研究對象》,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倪世雄等(2001),《當代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孫蘭芝、胡啟生譯,Carl V. Patton、David S. Sawicki原著(2001),《政策分析和見劃的初步方法》。北京,華夏出版社。
浦文昌,〈富有市場經濟特色的民間商會—浙江溫州行業商會調查報告〉,載《市場經濟與民間商會》,浦文昌、榮敬本等著,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頁150-159。
袁安照,《企業聯盟﹕規制結構理論導論》,上海:上海人民,2002。
馬維野(2003),《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安全》,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高希均(1995),《台商經驗:投資大陸現場報導》。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高長(1994),《大陸經改兩岸經貿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國務院(1998,10:1),《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中國法制出版社
張世賢等著(2005),《公共政策分析》。台北,五南書局。
張亞中、李英明(2001),《中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台北,生智文化。
張其仔(1997),《社會資本論:社會資本與經濟成長》,北京:社科文獻。
張笠雲編(1999),《網絡台灣:企業的人情關係與經濟理性》,台北:遠流。
張靜(1998),《法團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纓(2004),《信任、契約及其規則》,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曹榮湘編(2003),《走出囚徒困境﹕社會資本與制度分析》,上海:上海三聯。
許明主編(1997),《關鍵時刻-當代中國亟待解決的27個問題》。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
郭崇武、王國枝、翁祖焯編撰(2003),《中國大世紀-2001年》。台北,法務部調查局。
郭瑞華(2002),《中共對台工作組織體系概論》,台北,法務部調查局
郭瑞華(2004),《中共對台工作組織體系概論》。台北。共黨問題研中心(法務部調查局)。
陳介玄(1994),《協力網絡與生活結構:臺灣中小企業的社會經濟分析》,台北:聯經。
陳向明(2004),《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書局。
陳守明,《現代企業網絡》(2002),上海:上海人民。
陳怡坤等譯,Robert Gilpin原著(2004),《全球政治經濟》。台北,桂冠圖書。
陳德昇(1994),《九十年代中共對台經政策》,兩岸政經互動:政策解讀運作分析,台北:永業出社。
陸委會編(1995),台商投資大陸人身保障問題。臺北,陸委會。
彭文賢(2002),《組織結構》。台北,三民書局。
彭勃等譯,Thomas R. Dye原著(2005),《理解公共政策》。北京,華夏出版社。
童振源(2003),《全球化下的兩岸經濟關係》。台北:生智文化企業公司,。
費孝通(1998),《鄉土中國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黃仁德(1990),《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台北,三民書局。
楊中芳編(2001),《中國人的人際關係﹑情感與信任﹕一個人際交往的觀點》,台北:遠流。
楊開煌(1996),《縱論兩岸尋雙贏》。台北:歷史智庫。
楊開煌(2001),《崢嶸-兩岸關係之鬥爭與對策》。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經濟部投審會編(2000),《台商赴大陸投資法律須知及自身權益保障手冊》,台北:經濟部投審會,頁138
董安琪譯,Mancur Olson(1989),《集體行動的邏輯》,台北:遠流出版社。
詹芳旻(1992),《國際貿易原理與政策》。台北,前程企管管理公司。
賈西津、沈恆超、胡文安等著(2004),《轉型時期的行業協會:角色、功能與管理體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齊炳文(2001),《民間組織:管理、建設、發展》。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劉林平(2002),《關係﹑社會資本與社會轉型》,北京:中國社科。
慮鋒(2004),《中國經濟轉型與經濟政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蔡宏明(2001),《台資企業協會管理辦法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台北,歐亞研究通訊。
鄭也夫編(2003),《信任﹕合作關係的建立與破壞》。北京,中國城市。
鄭伯壎、姜定宇、鄭弘岳編(2003),《組織行為研究在台灣》。台北,桂冠。
鄧國勝(2001),《非營利組織評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鄧國勝、趙秀梅譯,Fisher, Julie原著,《NGO與第三世界的政治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盧現祥著(2000),《尋租經濟學導論》,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蕭新煌(2000),《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出版社。
二、期刊部分
于曉虹、李姿姿(2001),〈當代中國社團官民二重性的制度分析—以海淀區個私協會為個案〉,《開放時代》,第九期,頁90-96。
王信賢(2004,12,18),〈將社會帶回?中國大陸中介組織的發展與理論省思:以W市商會與行業會為例〉,發表於台灣政治學年會「關鍵年代與多元政治研討會」,高雄義守大學。
王信賢、王占壐(2005),《夾縫求生:中國大社會組織發展與困境》,公共行政的變遷與挑戰學術研討會資料,〈中國大陸政府與社會〉,頁1-19。
王美惠(2003),《台商大陸投資政治效應,引發中共當局高度警覺》,工商時報。
王連常福(1995),〈鄧後大陸經濟情勢與兩岸經貿關係〉,《經濟情勢暨評論》,創刊號,頁89。王博平(2001),〈台商協會內幕-陳水扁走向開放台商會長有功〉,《投資中國》。第26卷5期。
江明修、鄭勝分(2003),<全球治理與非營利組織>,《2003年全球化下的全球治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
吳介民(1998,12),〈中國鄉村快速工業化的制度動力:地方產權體制與非正式私有化〉,《台灣政治學刊》,第三期,頁3-63
李書良(2001),〈上海台商協會會長葉惠德〉,《投資中國雜誌》,第88 期。
林明傑(1995,8),〈大陸台商對台資企業組織績效滿意之研究—以北京、天津、上海、崑山等四地區投資台商及台資企業協會為例〉,《中國行政》,第58期,頁1-17。
林修卉(2006),〈地頭蛇撒潑放刁 台商唱三聲無奈〉,《新台灣周刊》521期
洪美華、曾建元(2000),〈兩岸關係問題與台商-以1988-1998為為核心〉>,《立法院院聞》,第28卷第1期,頁19-45。
夏樂生(2004),<台商赴大陸投資狀況及其對台灣經濟之影響>,《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4期,頁23-40。耿曙(2005,3),<全球化背景下的兩岸關係與台商角色>,《中國大陸研究》第48卷第1期,頁1-23。
耿曙、林琮盛(2005),〈屠城木馬?全球化背景下的台商與兩岸關係〉,《中國大陸研究》,第四十七卷第四期。康曉光(1999,10),〈轉型時期的中國社團〉,《中國青年科技》,第六十四期,頁11-14。
張世賢(2000),〈國家機關鑲嵌自主理論之探討:國家機關與中小企業鑲嵌關係之分析〉,《行政暨政策學報第二期》,頁147-194張家銘(2001),〈中國大陸蘇州的經濟發展與台商投資研究〉,《東吳社會學報》,第11期,頁175-201。張家銘(2002,12),〈全球化下的勞資關係與工作生活品質研究—台灣機電產業的國際比較〉,《東吳社會學報》,第13期,頁85-110。張家銘、吳翰有(2001,10),企業外移與根留台灣:從蘇州台商的經驗論起,《中國事務季刊》,第2期,頁55-71。張家銘、邱釋龍(2002,12),〈蘇州外向型經濟發展與地方政府:以四個經濟技術發展開發區為例的分析〉,《東吳社會學報》,第13期,頁27-75。許光泰(2003),〈兩岸角力場浮上枱面-「台資企業協會」〉,《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5期,法務部調查局,頁1-3。許淑幸(2003),〈大陸台商協會圶兩岸互動的角色研究〉,《展望與探索》第一卷第九期,法務部調查局,頁35-54。陳明祺,〈從空間經濟學到地方社會學:台灣自行車產業廠商存活率的事件史分析,1980-1996〉,發表於2002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
陳明璋(1996),<大陸台商協會的組織與運作功能(上)>,《貿易週刊》,第1713期,頁4-28。陳偉鴻(2000),〈東莞台資企業協會會長張漢文〉《兩岸經貿》,期98,頁31。
陳偉鴻(2001),〈追求卓越 永續發展-專訪上海台資企業協會會長葉惠德先生〉,《兩岸經貿月刊》,第120 期,頁38。陳偉鴻2000),〈江衍雄與深圳台商協會〉《兩岸經貿》,期97,頁16。
陳麗茹(2001),〈天津台資企業協會會長現身說法-丁鯤華:保守的環境也能安分發展〉,《投資中國》,第90 期。
彭思舟(2000.6.25),〈大陸台商協會淪為政治樣版台商卻步〉,《中央通訊社大陸新聞部》。
曾建元(2000),〈以商圍政、以民逼官?-兩岸政經關係與台商政策〉,《共黨問題研究》,第26卷,第5期,頁9-13。程浩、黃衛平、汪永成,〈中國社會利益集團研究〉,《戰略與管理》,第四期,2003年4月,頁63-74。
賀力行、李陳國,(2000,6),〈臺商網絡在中國大陸競爭優勢初探〉,《 經濟情勢暨評論》,第6卷1期,楊國樞(1992),〈中國人的社會取向〉,《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科技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
萬同軒,王立華(2002)〈組織內人際關係類型與類型轉換之研究〉,《2002兩岸管理科學暨經營決策學術研究會論文集》,淡江大學、北京清華大學、南華大學主辦,頁163-182。
劉雅靈,〈經濟轉型的外在動力:蘇南吳江從本土進口替代到外資出口導向〉,《台灣社會學刊》,第三十期,2003年6月,頁89-133。
劉道成、徐秀美(2001),《經商中國:大陸各地台商的賺錢經驗》,台北,商訊文化出版社,頁104-106。
蔡宏明(2002,6),〈CEPA對兩岸經貿關係的啟示〉,《中國評論》(香港),第63期。
蔡宏明(2003,11),〈2003年台商大陸投資及SARS對台商大陸投資之影響調查報告〉,《工業雜誌》。
鄭伯壎(1992),〈組織文化價值觀數量衡鑑〉,《中華心理學刊》,第32期,頁30-49。鄭伯壎(1995.2),〈差序格局與華人組織行為〉,《本土心理學研究》,第3期,頁142-219。鄭陸霖(1999.9),〈一個半邊陲的浮現與隱藏﹕國際鞋業市場重組下的生產外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5期,頁1-46。
蕭新煌等,(2004),〈台北、香港、廣州、廈門的民間社會組織:發展特色比較〉,《第三部門學刊》,第一期,頁1-60。
謝文(1997.10.11),〈許勝發籲兩岸致力經貿合作〉,《工商時報》。
邊燕傑(2003),〈找回強關係:中國的間接關係、網絡橋樑和求職〉,載於《中國社會學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頁219-245。
邊燕傑(1999),《社會網路與求職過程》,《國外社會學》第4期,頁6-7。
三、論文部分
王筑韻(2003),《環境不確定性與組織策略性回應:大陸東莞地方政府與中小型台商的互動》,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王維元(2001),《台商海外營運環境不確定性之認知與因應風險管理策略之研究-以資訊電子業與紡織業赴大陸投資為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王麗園(2003),《台資企業大陸員工本土化之研究》,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江榮錄(1998),《台商赴大陸投資政治風險探討─風險評估、風險意識及因應策略》。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牟鍾福(2002)「國中體育教師組織正義與組織信任對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吳序先(1998),《企業網路關係管理之研究-以大陸投資台商為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李佩儒(2004), 《檢視我大陸政策中國家安全憲基本權利保障之平衡-以以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三十三條為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沈麗山(1990),《中共對台政策之研究》。政治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志慎(2002),《外來動力的「制度創新」:「東莞台商協會」成立「台商學校」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林瑞華(2005,1),《國家與網絡環下的台資企業協:協會參與動力之探討》,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論文。林賢光(2001),《探討台商企業赴大陸投資之環境與遭遇困難-以長江三角洲高科技產業為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學程碩士論文。唐志維(2002),《大陸台商之經營環境認知、競爭策略、技術移轉層次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慶先(2002),《一個解析台灣經濟安全的分析架構》,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康智凱(2002),《東莞的崛起:台商的企業群集與地方政府研究》,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張家銘、江聖哲(2004),《蘇州台商政企關係:社會鑲嵌觀點的考察》,(計畫編號:NSC93-2412-H031-001)研究論文。
張興隆(2000),《台商中小企業赴大陸投資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以江蘇省為例》。靜宜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陳志昕(2002)《,大陸台商創立期與成長期關鍵成功因素之比較研究 - 以大上海地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思銘(2002),《大陸環境變遷與台商經營管理之研究》。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陳素慧(1995),《政治風險管理之研究:以台商海外投資為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陳蔚尚(1997),《大陸台商投資問題之經貿管制政策分析》。中興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馮怡甄(2002),《風險知覺之於投資模式及因應策略之相關因素探討--以大蘇州IT產業台商為例》。嘉義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怡菁(2001),《台商赴大陸投資關鍵成功因素與績效之研究-以資訊電子業為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葉定國(2003),《論台灣的國家安全-一個國際關係建構主義觀的研究》。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詹靜怡(2002),《大陸地區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角色與功能之研究:以天津市、上海市及東莞為例》,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雷政儒(2000),《兩岸經貿互動與台商投資之演變分析》,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系碩士論文。劉生仁(2002),《兩岸經貿關係發展之研究(1979∼2001)-整合理論觀點》。中國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劉麟書(2001)「人際信任整合模型之研究」,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蔡宏明(2005.9),《台商在大陸之適應障礙與解決之道》,<第四屆「兩岸遠景論壇」兩岸交流的回顧與展望會議論文>。
蕭平薇(2002),《台資企業於中國市場決策錯誤影響因素之研究》。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蕭啟良(1995),《兩岸經貿關係之評析》。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達泰(2000),《大陸台商的投資風險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東華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謝勝棠(2002),《台商家具工業在大陸經營策略與成長策略研究:以東莞地區為例》。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謝福庭(2002),《台商赴大陸投資之現況探討-以資訊硬體產業為例》。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鐘志明(1999)「企業文化、員工工作價值觀及組織承諾之關聯性研究-以台灣地區主要集團企業為例」,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四、報紙
人民大會 (1994.3.6),〈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人民日報》,1994。
中央社(1990.2.17),〈工總擬在大陸成立「台商協會」 並透過港韓籌設三邊仲裁機構〉,《經濟日報》,版2。
王美惠(1992.6.19),〈台商大陸投資政治效應,引發中共當局高度警覺〉,《工商時報》,版1。
余素月(1992.11.12),〈台商協會被中共官員各色人等把持,起不了作用,此種掛名機構比比皆是,台商避之唯恐不及、自力救濟聯誼會〉,《自由時報》。
經濟日報社論(2004.3.4),〈注視大陸崛起引發世界經貿的改變〉,《經濟日報》,版2
劉秀珍(1996.7.18),〈部分台資企業協會改選風風雨雨 台辦介入,台商派係相爭,選舉過程,一波三折〉,《經濟日報》。
網頁部份
中山市人民政府,〈中山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局〉,http://www.zs.gov.cn/taiban/Untitled-4-1.htm,2002.06.11
中山市人民政府,〈中山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局〉,http://www.zs.gov.cn/taiban/Untitled-4-1.htm,
中國知識網,〈社會角色〉http://ckrd.cnki.net/grid20/XSearch.aspx?KeyWord=%e7%a4%be%e4%bc%9a%e8%a7%92%e8%89%b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2004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http://www.mca.gov.cn/111/gongbao04.htm
台商對大陸投資金額統計表,http://www.chinabiz.org.tw/chang/Eco/155-2005-09/155-10.xls
東莞台商子弟學校,http://www.td-school.org.cn/,
東莞台資企業協會,http://www.dgtba.org/index.htm,
海基會(2002),〈北京台資企業協會概況〉,http://www.seftb.org/mhypage.exe?HYPAGE=/01/01_1_1_info.asp&tbid=1。
海基會兩岸經貿網,http://www.seftb.org/mhypage.exe?HYPAGE=/01/01_1_2.asp
崔開雲,〈近年來我國非政府組織研究述評」,21世紀(網路版),第八期,2002年11月30日,查閱http://www.cuhk.hk/ics/21c/supplem/essav/0209082.htm
康曉光、韓桓,〈分類控制:當前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係研究〉,http://kxg1963.nease.net/fenlei.htm
賀力行、李陳國,《台商網絡在中國大陸競爭優勢之初探》,
http://www.moea.gov.tw/~ecobook/season/8906/htm/sag6-1-b2.htm
新歐亞大陸橋國際信息網(2000),〈台灣知名企業踴躍參展上海“台博會”〉,http://www.landbridge.gov.cn/invest/tradestate/2010/101906.htm。
嘉興政府在線(2002),〈嘉興市台辦主要職責〉,http://www.jxi.gov.cn/xxzx/bmzc11/index.asp
蔡宏明(2004,2,26),〈兩岸速簽租稅協議〉,《經濟日報》http://ckrd.cnki.net/grid20/XSearch.aspx?KeyWord=%e7%a4%be%e4%bc%9a%e8%a7%92%e8%89%b2
貳、西文部分
Allen, N. J. Meyer, J. P, and Smith, C. A.(1991), “Commitment to Organizations and Occupations: Extension and Test of A Three-Component Conceptualiz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78:538-551.
Almond Gabriet A. , Powell G. Bingham, Strom Kaare, Dalton Russell J.(2003), Comparative Politics Today: A world view: 39-43
Walder Andrew,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 : 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Chatman, J.A.(1989), “Improving Interactional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A Model of Person-Organization Fi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4(3): 333-349.
Easton David,(1965)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50.
Evans, Peter (1995) Embedded Autonomy: 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Granovetter, M.(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A Theory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481-510.
Granovetter, M.(1992), “Problems of Explanation in Economic Sociology,” in Nohria, N., and Eccles, R. G.,. (Eds.),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 Structure, Form and Acti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Hofstede. G., Neuijen, B., Ohayv, D. D., and Sanders, G.(1990), “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s: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udy Across Twenty Case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5:286-316.
Irving, P. G., Coleman, D. F., and Cooper, C. L.(1997), “Further Assessments of A T hree-Component Model of Occupational Commitment: Generalizability and Differences Across Occu-Pa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2(3):444-452.
Lincoln, J.(1982 )Intra- Organizational Networks,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Local Capital in Brazil.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ph Linton(1936) ,The Study of Man, D. Appleton-Century, New York.
Mead, H, Mind(1934) , Self and Society, University on Chicago Press, Chicago.
Meyer and Allen’s(1991) “Three-Component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Turnover Intention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51:319-337.
Mitchell, T.R., Holtom, B.C., Lee, T.W., and Erez, M.(2001), “Why People Stay: Using Job Embedded ness to Predict Voluntary Turnover,”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4:1102-1121.
Mobley, W. H.(1997), “Intermediate Linka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2:237-240.
Nicholson, N., and Johns, G.(1985), “The Absence Culture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Who's in Control of Abse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0, 3, 397-407.
O’Reilly, C. A., Chatman, J. A., and Caldwell, D.(1991), “People 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 Profile Comparison Approach to Assessing Person-Organization Fi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4(3):487-516.
Polanyi, K(1957)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Boston: Beacon Press,.
Li Shun-de,( Octoberl3, 1991) TlEs Are United Powerful, Jingji; Ribao Economic Daily:7.
Thomas Risse- Kappen (1997), Bringing;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Bock I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33.
Yang Dali L. (1999:173) ”Economic Crisis and Market Transition in the 1990s,”in Edwin A. Winckler (ed.), Transition from Communism in China: Institutional and Comparative Analyses, (Bouder: Lynne Rie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