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季慶(1997)。心內革命-邁入愛與光的新時代。台北:方智出版社。
王鐘和 編譯(1980)。兒童發展(上冊)。台北市:大洋。
江小青(2005)。親身體驗玩出好品格。蒙特梭利雙月刊,60,35-39。
林大豐(2001)。探索與體驗身體智慧的學問-身心學(Somatic)。東師體育,8,42-47。林大豐(2003)。身心學(Somatic)的基本論點。東師體育,9,29-35。林大豐、劉美珠(2003)。身心學(Somatics)的意涵與發展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學報,1,249-272。
林季福(2004)。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開發學童覺察能力與改善脊柱侧彎效果之影響。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季福(2003)。「身心動作教育」教材應用於健康與體育課程之研究-以屏東縣忠孝國民小學四年級為例。教育部中部辦公室教室行動研究成果報書。(未出版)。
全嘉莉(2005)。要瑜珈,不要傷害。健康世界,140-143。
余民寧 (2003) 。心理玉教育統計學。台北市:三民。
李水碧譯(2005)。體適能與全人健康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市。藝軒圖書出版社。
李宗芹(2001)。傾聽身體之歌-舞蹈治療的發展與內涵。台北:心靈工坊文化。
吳元暉(2004)。愛活動的孩子骨骼長得壯。健康世界,34,15。
吳元暉(2004b)。體能活動可以減低自殺風險。健康世界,348,8。
吳郁銘(2004)。學校體適能活動之教學與設計。大專體育,71,24-29。吳昇光、蔡輔仁(2002)。我國發展協調障礙學童之體適能及動作能力之研究。教育部委託研究計畫。
吳萬福(2004)。對新九年一貫國中、小學「健康與體育」領域的教學實踐的建言。國民教育,44(3),52-61。李蕙君(2005,7月8日)。總統教育獎得主×××,不因家境貧困,仍努力於柔道的訓練,甚至忍著傷痛參與全國性柔道比賽,獲得個人冠軍,表現堅強的毅力,連裁判都動容。聯合報,c1版。
阮慧貞、徐金生(2001)。淺談創造性的國小兒童遊戲環境。國教輔導,41(1), 11268-11273。
周宏室(1993)。加拿大曼尼托巴(manitoba)省體育課程之探討。國立體育學院叢書,3(2),17-32。
胡名霞(1998)。動作學習在物理治療之應用。中華物理雜誌,23(4),43-54。
尚憶薇(2004)。探討學齡前兒童體育活動課程設計之概念。大專體育,74,24-25。卓子文(2001)。再訪身心。中華體育,15(1),94-101。卓子文(2002)。舞者身體覺察能力的開發:一項針對舞者實施身心教育課程的行動研究。國立台灣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論文(未出版)。邱艷芬、唐修平、曾詩雯(2003)。改良式腹式呼吸法促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肺功能與活動能力之效果。台灣醫學,7(4),492-500。
姚漢禱(2002)。體育測驗與評量。台北,師大書苑。
胡天玫(2000)。二十一世紀學校體育的危機與轉機。國民體育季刊,29(1),45-51。段芝泉(1981)。練氣行功秘訣。澳門,新聯出版社。
徐澄清(2001)。放鬆身心的自我訓練。健康世界,312,95-101。翁梓林(2005)。拓展身體活動與全人健康之新視野。國民體育,45(5),2-10。
張中煖(1996)。創作性舞蹈教學與拉邦動作分析要素。學校體育雙月刊,45-51。
張玉佩(2004)。初探「身心動作教育(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之應用-以國小六年級「健康與體育課程」之教學實施為例。國立台東大學體育學報,2,1-16。
張宏亮(1995)。運動員之放鬆及自我暗示法。國民體育季刊,24(1),73-79。張儀恆(1994)。肌肉的放鬆和呼吸的控制。大專體育,14,21-22。
許義雄 譯(1997)。兒童發展與身體教育。台北。國立編譯館。
莊美玲(1994)。樂趣化體育教學。國民體育季刊,23(3),12-21。
莊銘隆(2000)。簡介運動心肺功能測試。臨床醫學,36(5),304-310。
陳玉珍(2004)。心動,更要行動-談動作教育的必要性。蒙特梭利,15-17。
陳怡真(2004)。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國小體育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陳秀如(2002)。視覺創造思考應用於創造性舞蹈之探討-以空間元素為創作範例。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數位媒體設計組碩士班論文(未出版)。陳錫中、李明濱(2002)。呼吸放鬆訓練知心身醫學關。台灣精神醫學,16(3), 177-191。
許志耀(2003)。太極拳呼吸法的探討。中華體育,16(3),45-50。教育部(2003)。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葉素汝(2003a)。運動參與學童與非運動參與學童在身體自我概念的比較。台東大學體育學報,1,61-71。
葉素汝(2003b)。身體自我概念與運動行為關係之探討。大專體育,75,134-141。葉素汝(2004)。墊上運動之基本動作介紹。學校體育,14(2),100-106。曾令儀、李引玉(1999)。放鬆治療在護理上的應用。護理雜誌,46(5),68-74。黃月嬋(1999)。樂趣化體育教學的特色與方法。中師體育,1,7-16。黃國明(2004)。樂趣化體操教學探討-以「墊子遊戲」為例。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學系系刊,57-62。
楊延光、葉宗烈、林梅鳳、何昇穎、陳高欽、蔡湘怡、林其和(2004)。自我覺察成長團體對醫學生壓力調適之成效。醫學教育,8(1),39-48。
趙坤景(2002)。運動教育模式基礎下談樂趣化體育教學的應用。中華體育,16(3),94-100。蔡佳良、吳昇光(2003)。從動作發展的觀點來看兒童的平衡能力。大專體育,65,142-147。蔡琇琪(2004)。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小三年級學童靜定、放鬆效果知行動研究-以呼吸覺察活動方案為例。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一民(1991)。運動身體經驗探源-主體性與創造性經驗的反省。體育學報,13, 53-62。劉美珠(1994)。舞者動作質感訓練的良方-太極拳。中華體育,7(4),66-71。劉美珠(1999)。一呼一吸中談人體動作(movement)。學校體育雙月刊,17-23。
劉美珠、林大豐(2001)。身心學。體育理論基礎基點叢書緒論首冊,141-160,教育部。
劉美珠(2002)。身心適能。中華體育,16(4),134-141。
劉美珠(2003)。身體覺察(Body Awareness)。大專體育,68,141-147。劉美珠(2004)。身心動作教育教育與治療。教育研究所資料(未出版)。
劉美珠、林大豐(2004)。身心動作教育應用在「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之研究-以身體構圖(body mapping)的教材發展為例。國立台東大學體育學報,2,105-132。
劉美珠(2005)。從身心學(Somatic)反思學校舞蹈專業者對「身體」與「動作」的認知。台灣舞蹈研究,2,112-148。
劉美珠(2006)。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模式,身心動作教育(so-tai method workshop)研習手冊,4-11。
劉美珠、林大豐(2006)。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模式之建構研究,手稿(未出版)。
鄭黎暉、賴高司、張宏文(1996)。少年階段體操之教學與指導。藝術學報,58,453-466。賴高司(1985)。女子競技體操的訓練。台北市,體育出版社。
賴高司、邱憲祥(1998)。專科學生實施連續五次側手翻教學效果之研究。四海學報,12,369-391。謝秋雲(2002)。從兒童動作發展談體育教學活動。大專體育,62,18-23。蘇朱民(2001)。準諮商員參加身體覺知訓練課程後之身體,身心互動覺察改變經驗及其影響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論文(未出版)。簡馨瑩(1998)。從捉迷藏遊戲談兒童的自我形成空間。教育研究,64,25-30。鍾穗香、王道平(2000)。舞蹈動作醫療-德國Elsa Gindler課程概說。台南女子技術學院學報,19,283-292。
鄭焜杰(2000)。體操教學活動設計。載於林貴福主編國小體育科教材教法。台北市師大書苑,323-346。
闕月清(1999)。體適能課程活動設計。學校體育,9(3),28-33。
82年版國小課程標準一至三年級體育教材綱要(1993):國教專業社群網。http://teach.eje.edu.tw/seftpro/seftpro.php
體操動作技能(前滾翻、側手翻)分解(2000):教育部國小體育學習加油站
http://content.edu.tw/primary/gym/yl_bc/tag.3.1.3.html
二、外文部分
Bacon, M. R. (1985). A behavioral analysis of diaphragmatic breathing and its effects on peripheral temperature. J Behave Ther Exp Psychiatr, 16, 15-21.
Biddle, S. J. H. & Mutrie. N. (2001). Psychology of physical activity determinant, well being and interventions. New York Routledge.
Cohen, B. B. (1993). Sensing, feeling and action: The experiential anatomy of Body-Mind Centering. Northampton: Contact Editions.
Conable, B. (1998). What every musician need to know about the body: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body mapping and the Alexander Technique to making music. New York: Andover Press.
Daly, A. (1988). Movement analysis: Piecing together the puzzle. The Drama Review, 32(4), 40-52.
Feldenkrais, M. (1977). Awareness through movement (illustrated ed.).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2)
Hanna, T. (1977). The somatic healer and the somatic educator. Somatic, 1(3), 48-52.
Hanna, T. (1983). The body of life. New York:Alfred A. Knopf.
Hanna, T. (1986). What is Somatics-Part one?Somatics, 5(4), 4-9.
Hanna, T. (1988). Somatics: Reawakening the mind’s control of movement, flexibility, and health. New York: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Hankin, T. (1984). Laban movement analysis in dance education. JOPERD, 55 (10), 65-66.
Herbert, M.R. (1989-90). Ecofeminist science and the physiology of the living body: Part one. Somatic 7(3), 4-10.
Hobson, M. L.& Rejesski, W. J. (1993). Does the dose of acute exercise mediate psychophysiological response to mental stress.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5, 77-87.
Haywood, K. M. & Getchell, N. (2001). Life span motor development (3rd ed.). USA: Human Kinetics.
Sonstroem, R.J. (1978). Physical estimation and attraction scales: Rationale and research.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 10, 97-102.
Johnson, D.H. (1994). The way of the flesh: A brief history of the somatic movement. Noctic Science Review, Spring, 26-30.
Joanne, H.D. (2002). Motor development in elementary children. Strategies A Journal For Physical and Sport Educators, 15(3), 30-34.
Keleman, S. (1985). Emotional anatomy: The structure of experience. Berkeley, CA: Center press.
Kleinman, S. (1990). Moving into awareness. Somatics, 7(4), 4-7.
Knaster, M. (1996). Discovering the body’s wisdom. New York: bantam books.
Rolf, I. (1990). Rolfing and physical reality. Vermont: Healing Arts press.
Gomez, N. (1988). Moving with somatic awareness: the Body-Mind Centering approach to growth and health. JOPERD, 90-94.
Greene, D. (1995). Embodying holism: A somatic perspective on communication. Unpublished dissertatio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umbus.
Scanlan, T. K. & Simons, J. P. (1992). The construct of sport enjoyment. In G. C. Roberts(Ed), Motivation in sport and exercise (pp.199-215).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