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林惠芳(2003/11/14)。動作教育的理論在學前心智障礙兒童體育活動上之運用。2005/08/02,取自「中華民國殘障聯盟e能網」:http://www.enable.org.tw/iss/iss-1.asp?S=57
方進隆(2000)。提昇體適能的策略與展望。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主編。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
布魯克(1998)。感官復甦工作坊─探索身體接觸的樂趣(原作者:Charles V.W. Brooks)。台北市:生命潛能。(原著出版年:1992)
余碧玉(1992)。關心兒童生長的─運動教育。師友月刊,303,50-53。吳萬福(1992)。體育教學的心理。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
吳裕益、侯雅齡(2000)。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珀(2000)。多元智慧與教學。教師天地,106,22-32。李勝雄 (2001)。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教學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師大書苑。
卓子文(2002)。舞者身體覺察能力的開發:一項針對舞者實施身心教育課程的行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大豐(2001)。探索與體驗身體智慧的學問─“身心學”。東師體育,8,42-47。林大豐(2003)。身心動作教育應用於改善運動員下背痛之效果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1-2413-H-143-011),未出版。
林大豐(2003)。身心學的基本論點。東師體育,9,29-35。林大豐、劉美珠(2003)。身心學(Somatics)的意涵與發展之探究。台東大學體育學報,創刊號,249-272。
林大豐、劉美珠(2004)。身心動作教育應用於改善運動員肩部疼痛指數與肌電之效果研究。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5(2),163-192。
林季福(2004)。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開發學童覺察能力與改善脊柱側彎效果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林秋霞(2001)。新式健身操對國小肥胖學童健康體適能與身體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林茂欽(2005)。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教學影片之設計與製作-以脊柱功能性伸展之動作技巧為例。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林風南(2003)。身體意識能力的提高與身體運動。南師體育,11,9-15。
邱溫(譯)(1998)。身心合一─肢體心靈和諧的現代健康法(原作者: Ken Dychtwald)。台北市:生命潛能。(原著出版年:1986)
信世傑(2004)。台北市國小學生身體自我概念與運動參與之關係研究。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張玉佩(2004)。初探「身心動作教育」之應用─以國小六年級「健康與體育課程」之教學實施為例。台東大學體育學報,2,1-16。
張良維(2001)。身體自覺。台北市:時報文化。
張春興(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書局。
教育部 (2003)。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台北市:教育部。
莊燕山(2004)。健走運動對國小高年級肥胖學童健康體適能及身體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莊鵬輝(1996)。兒童身體概念與體適能及其建構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莊鵬輝、季力康(1997)。兒童身體自我概念的編制:信度與效度的分析。體育學報,22,107-116。許義雄(2000)。我國學校體育的出路。載於1999海峽兩岸大專學校體育研討會大會手冊,34-43。高雄:義守大學。
許鋕誠(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身體自我概念與運動參與行為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許樹淵、崔凌震(2004)。健康與體育概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郭靜如(2000)。學童身體外表知多少─淺談國小學童之身體意象。師友月刊,395,25-29。
陳玉鳳(譯)(1998)。從動中覺醒(原作者:Moshe Feldenkrais)。台北縣:世茂出版社。
陳怡真(2004)。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國小體育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陳威伸(1998)。導讀─什麼是菲登奎斯學派。載於陳玉鳳(譯)(1998)。從動中覺醒(原作者:Moshe Feldenkrais)。台北縣:世茂出版社。
陳彥宏、楊進益(2002)。體適能教育模式對兒童健康體適能與身體自我概念之影響。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3(1),165-180。曾志朗(1999年1月3日)。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聯合報,第四版。
曾慧桓(2001)。國小運動代表隊與非運動代表隊身體自我概念及自我概念之差異及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黃月嬋 (1999)。九年一貫課程與學校體育發展趨勢。教育部委託辦理八十八學年度雲林縣國民中小學學校體育行政研討會手冊(28-31)。雲林縣:教育局教師研習中心。黃淑惠(2001)。多元智慧教學--迦德納[Gardner, Howard]的「多元智慧」。師說,159,41-47。
楊聯琦(1992)。學生不喜歡體育、運動之原因探討。中華體育,6(1),1-6。葉素汝(2003)。運動參與學童與非運動參與學童在身體自我概念的比較。台東大學體育學報,創刊號,61-71。
葉憲清(1998)。體育教材教法。台北市:正中書局。
劉季諺、劉建恆(2003)。大專生運動參與頻率及自覺運動強度對身體自我概念之影響。大專體育學刊,5(2),111-120。
劉美珠(1998)。身體像是……從身體的隱喻(Body Metaphors)看動作教育。大專體育,36,119-125。劉美珠(2002a)。身心動作教育之應用研究─開發體操選手身心覺知能力對改善運動傷害之效果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0-2413-H-143-012),未出版。
劉美珠(2002b)。身心適能。中華體育,16(4),134-141。
劉美珠(2003a)。探索與體驗身體智慧的學問—“身心學”。九十二年度暑期進修部體育碩士班身心學導論閱讀資料。國立台東師範學院。
劉美珠(2003b)。身心學與身心動作教育簡介。台東教師輔導團研習講稿。台東市:教育局。
劉美珠(2003c)。應用身心動作教育論點發展新體育之課程與教學研究─以身心適能課程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1-2413-H-143-012),未出版。
劉美珠(2003d)。身心動作教育觀點應用在體育課程之教材研究─以肌膜動作探索教材之發展為例。台東大學體育學報,創刊號,225-247。
劉美珠(2003e)。身心教育課程的實施對溜冰訓練之效果研究─以一位花式溜冰選手的個案研究為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4(下),51-68。
劉美珠(2004)。身心動作教育。2004國際體育教學研討會研習手冊,66-73。
劉美珠(2005a)。“身”與“心”的對話─身心教育(Somatic Education)。國立台東大學九十三學年度辦理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深耕計畫「健康與體育」領域進修活動─身心動作教育之理論與實務研習手冊。
劉美珠(2005b)。身心動作教育與治療專題研究。九十四年度暑期進修部體育碩士班閱讀資料。國立台東大學。
劉美珠、林大豐 (2001)。身心學。體育理論基礎經典叢書序論首冊(141-160)。台北市:教育部。
劉美珠、林大豐(2004)。身心動作教育應用在「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之研究─以身體構圖(body mapping)的教材發展為例。台東大學體育學報,2,105-132。
蔡琇琪(2004)。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小三年級靜定、放鬆效果之行動研究-以呼吸覺察活動方案為例。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蔡耀宗(2004)。教學媒體的使用對運動學習效果之研究--以國小扯鈴教學為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鄭博真(2003)。多元智能理論及其在課程、教學與評量革新之應用。初等教育學報,16 ,111-142。
謝秋雲(2002)。從兒童動作發展談體育教學活動。大專體育,62,18-23。羅若蘋(譯)(1996)。心靈體操(原作者:Robert Masters&Jean Houston)。台北市:方智出版社。
蘇朱民(2001)。準諮商員參加身體覺知訓練課程後之身體,身心互動覺察改變經驗及其影響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二、西文部分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auer, S. M. A. (1999).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A body-mind approach to movement education for adolescents (PartⅠ). Somatics , Spring/Summer , 38-43.
Bauer, S. M. A. (2000).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A body-mind approach to movement education for adolescents (Part Ⅱ). Somatics , Fall/Winter , 40-46.
Denby, P. A. (1977). Basketball participation and the self concept. Thesis (D.P.E.)-- Springfield College.
Fox, K. R., & Cobin , C. B. (1989). The physical self-perceptions profile: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validation.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11, 408-430.
Fox, K. R. (1987). Physical self-perceptions and exercise involvement.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Hanna, T. (1970). Bodies in revolt: A primer in somatic thinking.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Hanna, T. (1977). The somatic healers and the somatic educators . Somatics, 1(3), 48-52.
Howell, M. (1982). Somatic education in publics school. Somatics, 4(1), 34-38.
Linden, P. (1994). Somstic literacy:Bring somatic education into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65(7), 15-21.
Marsh, H. W. (1993). The multidimentional structure of physical fitness : Invariance over gender and age .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 64(3) , 256-273 .
Marsh, H. W. & Redmayne, R. S. (1994). A multidimentional physical self-concept and its relation to multiple components of physical fitness.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6, 43-55.
Shavelson, R. J., Hubner, J. J., & Stanton, G.. C. (1976). Self- concept: Validation of construct interpret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6, 407-441.
Sonstroem, R. J. (1978). Physical estimation and attraction scales: Rationale and research.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 10, 97-102.
Wilfley, D., & Kunce, J. (1986). Differential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exercis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3(3), 337-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