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4.18.52)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4 02:0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玉佩
研究生(外文):Yu-Pei Chang
論文名稱:身心動作教育應用於輔導國小四到六年級學童改善情緒與行為之研究--以小團體輔導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Emotion and Behavior of Schoolchildren from 4th to 6th Grades during Counseling Periods---One Small Group Guidance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劉美珠劉美珠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Mei-Chu Li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東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運動休閒及休閒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42
中文關鍵詞:身心學身心動作教育小團體輔導情緒困擾行為困擾
外文關鍵詞:Somatics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small group guidanceemotional disturbancebehavioral disturba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6
  • 點閱點閱:62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9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以身心動作教育理念為基礎,所研發設計的身體覺察及動作體驗活動課程,透過小團體輔導的方式,以了解學童改善情緒與行為困擾的實施效果之行動研究。
本研究以屏東縣K國小四到六年級的六位學童為研究對象,實施20節課的教學活動方案,主要採質化分析方式,透過學童學習回饋單、教師省思日誌、導師的觀察紀錄表、導師的訪談紀錄、學童的課後訪談、協同觀察員的檢核及建議等作為探討依據,再加入量化資料(行為困擾量表與國小學童自我概念量表的前後測)之結果比較,期使資料更客觀及完備,並根據結果提出建議。
本研究結果有以下幾項發現:
一、教學活動方案適用於本研究六位國小四~六年級有情緒及行為困擾的學童。
二、教學活動方案能提升此六位學童的身體覺察能力。
三、教學活動方案對於輔導學童改善情緒與行為困擾具有正面效果。
四、在教師自我省思及專業成長方面,研究者在教學活動設計、如何進行活動及學童的回應中獲得頗多收穫及啟發。
本研究將身心動作教育應用層面推展至國小輔導教學中,是一項新的嘗試,故根據教學活動方案的實施歷程,提出其應用於輔導教學活動方案編排與實施、教育與輔導上的應用、及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action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eaching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courses for schoolchildren’s body awareness and movement experience via a small group guidance, so as to understand whether schoolchildren’s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turbances were improved or not.
This study took 6 students from 4th to 6th grade of K elementary school in Pingtung County as subjects to attend 20 courses of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program.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was used to collect the data, such as schoolchild’s feedback sheets, teacher’s reflective journals, tutor’s memorials of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and the interviews with schoolchildren after school. Also, the quantitative data (such as measurement of behavior disturbance, pre-tests and post-tests for schoolchildren’s self-concepts) were collected to compare the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the program. The conclusions were presented and could be based to have some suggestion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The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program fit for the 4th to 6th students of this research who had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turbances.
2. This program could beef up the ability for body awareness of all those 6 schoolchildren.
3. This program won positive effects in counseling those schoolchildren to improve their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turbances.
4. From self-reflection and professional progress, the researcher received many positive encouragements from schoolchildren and the enlightenment while designing the program and executing those activities.
It was a new shot to push the applicative level of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forward to elementary counseling education in this study. So based o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is educational activity program, it was showed the application of compiling the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program for counseling-teaching and executing the educational counseling. Also,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es were presented.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目次………………………………………………………………………………Ⅲ
表目次……………………………………………………………………………Ⅵ
圖目次……………………………………………………………………………Ⅶ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4
第三節 名詞釋義……………………………………………………………5
第四節 研究之必要性………………………………………………………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身體覺察和行為、情緒之相關探究………………………………13
第二節 身心動作教育與輔導教學活動之相關探討………………………21
第三節 身心動作教育應用於教學之相關研究與現況……………………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步驟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4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3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8
第五節 資料處理分析 ……………………………………………………50

第四章 研究歷程
第一節 試探性研究實施之歷程 …………………………………………53
第二節 正式實施研究之過程 ……………………………………………65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學童對課程的喜愛(接受)程度………………………………86
第二節 學童身體覺察能力的提升………………………………………89
第三節 改善學童情緒與行為困擾之效果 ……………………………98
第四節 研究者的省思與專業成長 ……………………………………12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24
第二節 建議 ……………………………………………………………130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135
外文部分 …………………………………………………………………139

附錄
附錄一 參與小團體活動之家長同意書………………………………141
附錄二 量表使用同意書………………………………………………142
附錄三 試探性課程活動設計…………………………………………143
附錄四 試探性課程活動之學習回饋單設計…………………………155
附錄五 教學活動摘記表………………………………………………161
附錄六 正式課程活動方案之設計……………………………………167
附錄七 正式課程活動之學習回饋單設計……………………………209
附錄八 六位學童之行為困擾量表前後測施測結果…………………229
附錄九 六位學童之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量表前後測施測結果…231
附錄十 教學省思日誌…………………………………………………233
附錄十一 學童訪談紀錄表………………………………………………234
附錄十二 導師觀察紀錄表………………………………………………235
附錄十三 協同觀察員檢核表……………………………………………236
附錄十四 各單元教學後的檢討與反省紀錄摘要表……………………237
附錄十五 教學過程之觀察及省思紀錄摘要表…………………………240



表 次

表3-3-1 研究實施時程表………………………………………………………39
表3-3-2 試探性研究之教學活動方案的設計簡案……………………………43
表3-3-3 正式研究之教學活動之安排大綱……………………………………45
表3-5-1 研究參與人員與相關重要文件資料提供表…………………………51
表4-1-1 試探性教學後學童對自己身體的覺察與心情………………………60
表4-1-2 試探性教學後學童身體的感受及心態的改變………………………61
表4-1-3 試探性教學後學童對於教學活動的喜愛程度………………………62
表4-1-4 試探性教學後學童對於自己與他人關係之體會……………………63
表4-2-1 教學過程中暖身活動之觀察紀錄摘要表……………………………67
表4-2-2 教學過程中發展活動之觀察紀錄摘要表……………………………69
表4-2-3 教學過程中所問題發現及檢討修正紀錄摘要表……………………79
表4-2-4 教學過程之特殊事件摘要表…………………………………………82
表5-1-1 六位學童對正式課程實施的喜愛程度………………………………87
表5-2-1 學童訪談紀錄摘要表一………………………………………………97
表5-3-1 學童訪談紀錄摘要表二 ……………………………………………101
表5-3-2 小團體實施前之導師填寫認輔表之紀錄 …………………………103
表5-3-3 正式課程實施前之導師訪談紀錄 …………………………………103
表5-3-4 導師觀察紀錄摘要表一 ……………………………………………104
表5-3-5 導師觀察紀錄摘要表二 ……………………………………………106
表5-3-6 觀察員對課程編排實施的觀察摘要表 ……………………………108
表5-3-7 觀察員對團體的觀察摘要表 ………………………………………109
表5-3-8 觀察員對團體的整體評價摘要表 …………………………………110
表5-3-9 學童「行為困擾量表」前後測驗之百分等級對照表 ……………112
表5-3-10 學童「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前後測驗之百分等級對照表…118

圖 次

圖3-1-1 研究架構圖………………………………………………………………35
圖3-3-1 研究流程圖………………………………………………………………38
圖4-2-1 身心動作教育應用於國小輔導課程之教學活動架構圖………………66
圖5-3-1 S401之行為困擾量表前後測驗結果之百分等級比較圖 ……………112
圖5-3-2 S402之行為困擾量表前後測驗結果之百分等級比較圖 ……………113
圖5-3-3 S501之行為困擾量表前後測驗結果之百分等級比較圖 ……………114
圖5-3-4 S502之行為困擾量表前後測驗結果之百分等級比較圖 ……………114
圖5-3-5 S601之行為困擾量表前後測驗結果之百分等級比較圖 ……………115
圖5-3-6 S602之行為困擾量表前後測驗結果之百分等級比較圖 ……………116
圖5-3-7 S401之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前後測驗結果之百分等級比較圖 …118
圖5-3-8 S402之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前後測驗結果之百分等級比較圖 …119
圖5-3-9 S501之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前後測驗結果之百分等級比較圖 …119
圖5-3-10 S502之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前後測驗結果之百分等級比較圖 …120
圖5-3-11 S601之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前後測驗結果之百分等級比較圖 …120
圖5-3-12 S602之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前後測驗結果之百分等級比較圖 …121
一、中文部分
力爭 譯 (1991)。心、身體與命運。台北市:鹽巴出版社。
山田曉生 (2001)。指導學生的250個重點。臺北市 : 國際村。
王文秀 (1990)。不同形式的團體。諮商與輔導,51,30-33。
王文科 (2000)。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市 : 師大書苑。
石明宗 (2003)。身體與空間—運動世界中身體與時空的演變。學校體育,12(78),129-139。
沈文玉 譯 (2003)。情緒(Emotion)。台北市:生命潛能文化。
吳武典 (1987)。心理衛生。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武典 (1996)。國小怎樣實施輔導工作。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吳武典 等著 (2000)。輔導原理。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吳武典、洪有義、張德聰 (2004)。團體輔導。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大豐 (2003)。身心學(Somatics)的基本論點。東師體育,9,29-35。
林大豐 (2001)。探索與體驗身體智慧的學問--身心學(Somatics)。東師體育,8,42-47。
林大豐 (2003)。身心學(Somatics)的基本論點。東師體育,9,29-35。
林大豐、劉美珠 (2003)。身心學(Somatics)的意涵與發展之探究。
台東大學體育學報,創刊號,249-272。
林文琪 譯 (2004)。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Identity And differenec)。台北:韋伯文化。
林季福 (2004)。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開發學童覺察能力與改善脊柱側彎效果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坤崇、歐慧敏 (2003)。行為困擾量表:指導手冊。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吳裕益、侯雅齡 (2000)。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指導手冊。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邱溫 譯 (2002a)。身心合一-肢體心靈和諧的現代健康法。台北:生命潛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邱溫 譯 (2002b)。身心療癒地圖。台北市:生命潛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卓子文 (2001)。舞者身體覺察能力的開發:一項針對舞者實施身心教育課程的行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段秀玲 (1996)。成功的輔導。臺北市 : 天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高強華 (1999)。理解與期盼 : 青少年問題之輔導。臺北市 : 師大。
徐蕙芳 (1997)。淺談動作教育。蒙特梭利雙月刊,13,10-13。
徐翠敏 (2000)。與身體共舞。中華體育,14(3),34-40。
教育部 (1994)。學生行為檢核手冊。台北市:教育部國民教育司。
張中煖 (1997)。從動作教育看我國體育和舞蹈的發展。舞蹈教育,1,19-24。
張玉佩 (2004)。初探「身心動作教育(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之應用─以國小六年級「健康與體育課程」之教學實施為例。台東大學體育學報,2,1-16。
張良維 (2001)。身體自覺—太極導引陸上游泳。台北市:時報出版。
張學建、彭季芳 譯 (2004)。身體療癒訊息。台北市:天鏡出版。
陳玉珍 (2004)。心動,更要行動--談動作教育的必要性。蒙特梭利雙月刊,51,15-17。
陳伯璋 (198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 :質的研究方法。臺北市 : 南宏。
陳忠仁 (1994)。動作教育的課程展開--學習有快感、發展會更好。教師天地,73,41-48。
陳怡真 (2004)。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國小體育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明堯 譯 (2002)。身心平衡(Body-Mind-Balancing與你的身體和心理對話)。
台北市:生命潛能文化。
陳錫銘 (1992)。認知行為團體諮商簡介。諮商與輔導,83,10-13。
陳麗秋 (2003)。動作教育活動設計。蒙特梭利雙月刊,45,16-17。
黃政傑 等 (1996)。質的教育研究 : 方法與實例。臺北市 : 漢文書局。
黃春華 譯 (1992)。身心自在。台北市:生命潛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惠惠 (2002)。情緒與壓力管理。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黃愛凈 (1999)。透視身體語言。台北市:高霖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黃瓊瑩 譯 (2002)。覺察(Awareness)。台北市:生命潛能文化。
溫淑真、郭重興 (1987)。身心合一—肢體心靈和諧的現代健康法。台北市:牛頓出版社。
董媛卿 (1995)。如何進行團體輔導。台北市:師大書苑。
雷久南 (1999)。回歸心的喜悅。台北市:琉璃光出版公司。
漢菊德 (2002)。探索身體資源。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蔡琇琪 (2004)。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小三年級靜定、放鬆效果之行動研究-以呼吸覺察活動方案為例。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和敏 譯 (2004)。身體的情緒地圖。台北市:心靈工坊。
潘正德 (1994)。團體諮商歷程中的防衛機構。學生輔導通訊,31,94-103。
潘義祥 (2002)。行動研究法。載於周宏室主編,運動教育學,197-222。台北市:師大書苑。
潘國隆 (2001)。淺談動作教育在融合式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學校體育,11(65),91-95。
鄭金川 (1989)。梅洛.龐蒂論身體與空間性。當代,35,34-46。
摩謝.菲登奎斯(Moshe Feldenkrais)(1998)。從動中覺醒(Awareness Through Movement)。台北:世茂出版社。
劉一民 (1991)。運動身體經驗探源—主體性與創造性經驗的反省。體育學報,13,53-62。
劉又榮 (1997)。生命的律動--動作在孩子全面發展中的重要。蒙特梭利雙月刊,13,4-9。
劉美珠 (2001)。揮汗中的祈禱--「舞蹈」是……談蘿絲(Gabrielle Roth)的靈性舞蹈 The Endless Wave。東師體育,8,48-57。
劉美珠 (2002)。身心適能(Somatics Fitness)。中華體育,4,134-141。
劉美珠 (2003a)。身心動作教育觀點應用在體育課程之教材研究—以肌膜動作探索教材之發展為例。台東大學體育學報,創刊號,225-247。
劉美珠 (2003b)。身體覺察(Body Awareness)。大專體育,68,141-147。
劉美珠 (2003c)。體育課的新方向-瑜珈課程的身心探索之旅。東師體育,9,36-45。
劉美珠 (2005)。93學年度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身心動作教育種子教師研習會。身心動作教育研習手冊,國立台東大學。
劉焜輝 (1998)。學習輔導的重要性。載於林清山主編,有效學習的方法,13-20。台北市:教育部。
盧娜 譯 (2002)。平靜內心的25種方法。台北縣:探索出版。
謝美萱 (2004)。運動不只是運動。人本教育札記,181,20-23。
蘇朱民 (2001)。準諮商員參加身體覺知訓練課程後之身體、身心互動覺察改變經驗及其影響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若蘋 譯 (2002)。心靈體操。台北市:方智出版。

二、外文部分
Bauer, S. M. (1999).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A body/mind approach to movement education for adolescents (part 1). Somatics, 15(2), 38-43.
Beaudoin, C. (1999, Winter). Integrating somatic learning into everyday life. 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4(1), 76-79.
Beck, A.T. (1987). Cognitive therapy. In. J. K. Zeig (ED), The evolution of psychotherapy. New York: Brunner/Mazel.
Blatner, H. A. (1996). Acting-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psychodramatic methods (3rd ed.). NY: Springer Publishing Co.
Biddle, Fox, & Boutcher (2000). Physical activity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orey, G. (1990).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oup counseling. Pacific Grove, Californi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
Dworetsky, J. P. (1985). Psychology. St. Paul, MN: West Publishing Co.
Gomez, N. (1986). Embodying the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of the body. Somatics, 5(2), 43-48.
Gallahue, D. L. & Ozmun, J. C. (1998). Understanding motor development. New York: Mcgraw Hill.
Hackney, P. (1998). Making connections: Total body integration through bartenieff fundamentals. Netherlands: Gordon and Breach Publishers.
Hanna, T. (1977). The somatic healers and the somatic educators. Somatics, 1(3), 48-52.
Hanna, T. (1983). The body of lif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Hanna, T. (1986). What is Somatics-Part one?Somatics, 5(4), 4-9.
Hanna, T. (1987). What is Somatics-Part two?Somatics, 6(1), 49-53.
Hatfield, E., Cacioppo, J. T., & Rapson, R. L. (1994). Emotional contagion. Paris: Cambridge of University Press.
Johnson, D. H. (1994). The way of the flesh: A brief history of the somatic movement. Noctic Science Review, Spring, 26-30.
Keleman, S. (1981). You body speaks its mind. Berkleye, CA: Center Press.
Knaster, M. (1996). Discovering the bady’s wisdom. New York: Bantan Books.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Liebmann, M. (1994). Art thcrapy for groups: A handbook of themes, games and exercises. London: Routlegdge.
Linden, P. (1994).Somatic literacy: Bringing somatic education into physical education. JOPERD, 65(7), 15-21.
Milroy, E. (1982). Role-play: A practical guide. Great Britain: Aberdeen University Peess.
Olsen. A. (1991). Bodystories: A guide to experiential anatomy. New York: Station Hill Press.
Rintala, J. (1991). The mind-body revisited. Quest, 43, 260-279.
Salovey, P., & Mayer, J. D. (1990).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9, 185-211.
Teyber, E. (2000). Interpersonal process in psychotherapy: A relational approach (4th). Brooks/Cole.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謝美萱 (2004)。運動不只是運動。人本教育札記,181,20-23。
2. 劉美珠 (2003c)。體育課的新方向-瑜珈課程的身心探索之旅。東師體育,9,36-45。
3. 劉美珠 (2003b)。身體覺察(Body Awareness)。大專體育,68,141-147。
4. 劉美珠 (2002)。身心適能(Somatics Fitness)。中華體育,4,134-141。
5. 劉美珠 (2001)。揮汗中的祈禱--「舞蹈」是……談蘿絲(Gabrielle Roth)的靈性舞蹈 The Endless Wave。東師體育,8,48-57。
6. 劉又榮 (1997)。生命的律動--動作在孩子全面發展中的重要。蒙特梭利雙月刊,13,4-9。
7. 劉一民 (1991)。運動身體經驗探源—主體性與創造性經驗的反省。體育學報,13,53-62。
8. 潘國隆 (2001)。淺談動作教育在融合式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學校體育,11(65),91-95。
9. 陳麗秋 (2003)。動作教育活動設計。蒙特梭利雙月刊,45,16-17。
10. 陳錫銘 (1992)。認知行為團體諮商簡介。諮商與輔導,83,10-13。
11. 陳忠仁 (1994)。動作教育的課程展開--學習有快感、發展會更好。教師天地,73,41-48。
12. 陳玉珍 (2004)。心動,更要行動--談動作教育的必要性。蒙特梭利雙月刊,51,15-17。
13. 張中煖 (1997)。從動作教育看我國體育和舞蹈的發展。舞蹈教育,1,19-24。
14. 徐翠敏 (2000)。與身體共舞。中華體育,14(3),34-40。
15. 徐蕙芳 (1997)。淺談動作教育。蒙特梭利雙月刊,1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