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力爭 譯 (1991)。心、身體與命運。台北市:鹽巴出版社。
山田曉生 (2001)。指導學生的250個重點。臺北市 : 國際村。
王文秀 (1990)。不同形式的團體。諮商與輔導,51,30-33。王文科 (2000)。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市 : 師大書苑。
石明宗 (2003)。身體與空間—運動世界中身體與時空的演變。學校體育,12(78),129-139。沈文玉 譯 (2003)。情緒(Emotion)。台北市:生命潛能文化。
吳武典 (1987)。心理衛生。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武典 (1996)。國小怎樣實施輔導工作。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吳武典 等著 (2000)。輔導原理。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吳武典、洪有義、張德聰 (2004)。團體輔導。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大豐 (2003)。身心學(Somatics)的基本論點。東師體育,9,29-35。林大豐 (2001)。探索與體驗身體智慧的學問--身心學(Somatics)。東師體育,8,42-47。林大豐 (2003)。身心學(Somatics)的基本論點。東師體育,9,29-35。林大豐、劉美珠 (2003)。身心學(Somatics)的意涵與發展之探究。
台東大學體育學報,創刊號,249-272。
林文琪 譯 (2004)。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Identity And differenec)。台北:韋伯文化。
林季福 (2004)。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開發學童覺察能力與改善脊柱側彎效果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李坤崇、歐慧敏 (2003)。行為困擾量表:指導手冊。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吳裕益、侯雅齡 (2000)。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指導手冊。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邱溫 譯 (2002a)。身心合一-肢體心靈和諧的現代健康法。台北:生命潛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邱溫 譯 (2002b)。身心療癒地圖。台北市:生命潛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卓子文 (2001)。舞者身體覺察能力的開發:一項針對舞者實施身心教育課程的行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段秀玲 (1996)。成功的輔導。臺北市 : 天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高強華 (1999)。理解與期盼 : 青少年問題之輔導。臺北市 : 師大。
徐蕙芳 (1997)。淺談動作教育。蒙特梭利雙月刊,13,10-13。徐翠敏 (2000)。與身體共舞。中華體育,14(3),34-40。教育部 (1994)。學生行為檢核手冊。台北市:教育部國民教育司。
張中煖 (1997)。從動作教育看我國體育和舞蹈的發展。舞蹈教育,1,19-24。張玉佩 (2004)。初探「身心動作教育(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之應用─以國小六年級「健康與體育課程」之教學實施為例。台東大學體育學報,2,1-16。
張良維 (2001)。身體自覺—太極導引陸上游泳。台北市:時報出版。
張學建、彭季芳 譯 (2004)。身體療癒訊息。台北市:天鏡出版。
陳玉珍 (2004)。心動,更要行動--談動作教育的必要性。蒙特梭利雙月刊,51,15-17。陳伯璋 (198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 :質的研究方法。臺北市 : 南宏。
陳忠仁 (1994)。動作教育的課程展開--學習有快感、發展會更好。教師天地,73,41-48。陳怡真 (2004)。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國小體育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明堯 譯 (2002)。身心平衡(Body-Mind-Balancing與你的身體和心理對話)。
台北市:生命潛能文化。
陳錫銘 (1992)。認知行為團體諮商簡介。諮商與輔導,83,10-13。陳麗秋 (2003)。動作教育活動設計。蒙特梭利雙月刊,45,16-17。黃政傑 等 (1996)。質的教育研究 : 方法與實例。臺北市 : 漢文書局。
黃春華 譯 (1992)。身心自在。台北市:生命潛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惠惠 (2002)。情緒與壓力管理。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黃愛凈 (1999)。透視身體語言。台北市:高霖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黃瓊瑩 譯 (2002)。覺察(Awareness)。台北市:生命潛能文化。
溫淑真、郭重興 (1987)。身心合一—肢體心靈和諧的現代健康法。台北市:牛頓出版社。
董媛卿 (1995)。如何進行團體輔導。台北市:師大書苑。
雷久南 (1999)。回歸心的喜悅。台北市:琉璃光出版公司。
漢菊德 (2002)。探索身體資源。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蔡琇琪 (2004)。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小三年級靜定、放鬆效果之行動研究-以呼吸覺察活動方案為例。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和敏 譯 (2004)。身體的情緒地圖。台北市:心靈工坊。
潘正德 (1994)。團體諮商歷程中的防衛機構。學生輔導通訊,31,94-103。
潘義祥 (2002)。行動研究法。載於周宏室主編,運動教育學,197-222。台北市:師大書苑。
潘國隆 (2001)。淺談動作教育在融合式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學校體育,11(65),91-95。鄭金川 (1989)。梅洛.龐蒂論身體與空間性。當代,35,34-46。
摩謝.菲登奎斯(Moshe Feldenkrais)(1998)。從動中覺醒(Awareness Through Movement)。台北:世茂出版社。
劉一民 (1991)。運動身體經驗探源—主體性與創造性經驗的反省。體育學報,13,53-62。劉又榮 (1997)。生命的律動--動作在孩子全面發展中的重要。蒙特梭利雙月刊,13,4-9。劉美珠 (2001)。揮汗中的祈禱--「舞蹈」是……談蘿絲(Gabrielle Roth)的靈性舞蹈 The Endless Wave。東師體育,8,48-57。劉美珠 (2002)。身心適能(Somatics Fitness)。中華體育,4,134-141。劉美珠 (2003a)。身心動作教育觀點應用在體育課程之教材研究—以肌膜動作探索教材之發展為例。台東大學體育學報,創刊號,225-247。
劉美珠 (2003b)。身體覺察(Body Awareness)。大專體育,68,141-147。劉美珠 (2003c)。體育課的新方向-瑜珈課程的身心探索之旅。東師體育,9,36-45。劉美珠 (2005)。93學年度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身心動作教育種子教師研習會。身心動作教育研習手冊,國立台東大學。
劉焜輝 (1998)。學習輔導的重要性。載於林清山主編,有效學習的方法,13-20。台北市:教育部。
盧娜 譯 (2002)。平靜內心的25種方法。台北縣:探索出版。
謝美萱 (2004)。運動不只是運動。人本教育札記,181,20-23。蘇朱民 (2001)。準諮商員參加身體覺知訓練課程後之身體、身心互動覺察改變經驗及其影響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羅若蘋 譯 (2002)。心靈體操。台北市:方智出版。
二、外文部分
Bauer, S. M. (1999).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A body/mind approach to movement education for adolescents (part 1). Somatics, 15(2), 38-43.
Beaudoin, C. (1999, Winter). Integrating somatic learning into everyday life. 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4(1), 76-79.
Beck, A.T. (1987). Cognitive therapy. In. J. K. Zeig (ED), The evolution of psychotherapy. New York: Brunner/Mazel.
Blatner, H. A. (1996). Acting-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psychodramatic methods (3rd ed.). NY: Springer Publishing Co.
Biddle, Fox, & Boutcher (2000). Physical activity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orey, G. (1990).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oup counseling. Pacific Grove, Californi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
Dworetsky, J. P. (1985). Psychology. St. Paul, MN: West Publishing Co.
Gomez, N. (1986). Embodying the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of the body. Somatics, 5(2), 43-48.
Gallahue, D. L. & Ozmun, J. C. (1998). Understanding motor development. New York: Mcgraw Hill.
Hackney, P. (1998). Making connections: Total body integration through bartenieff fundamentals. Netherlands: Gordon and Breach Publishers.
Hanna, T. (1977). The somatic healers and the somatic educators. Somatics, 1(3), 48-52.
Hanna, T. (1983). The body of lif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Hanna, T. (1986). What is Somatics-Part one?Somatics, 5(4), 4-9.
Hanna, T. (1987). What is Somatics-Part two?Somatics, 6(1), 49-53.
Hatfield, E., Cacioppo, J. T., & Rapson, R. L. (1994). Emotional contagion. Paris: Cambridge of University Press.
Johnson, D. H. (1994). The way of the flesh: A brief history of the somatic movement. Noctic Science Review, Spring, 26-30.
Keleman, S. (1981). You body speaks its mind. Berkleye, CA: Center Press.
Knaster, M. (1996). Discovering the bady’s wisdom. New York: Bantan Books.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Liebmann, M. (1994). Art thcrapy for groups: A handbook of themes, games and exercises. London: Routlegdge.
Linden, P. (1994).Somatic literacy: Bringing somatic education into physical education. JOPERD, 65(7), 15-21.
Milroy, E. (1982). Role-play: A practical guide. Great Britain: Aberdeen University Peess.
Olsen. A. (1991). Bodystories: A guide to experiential anatomy. New York: Station Hill Press.
Rintala, J. (1991). The mind-body revisited. Quest, 43, 260-279.
Salovey, P., & Mayer, J. D. (1990).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9, 185-211.
Teyber, E. (2000). Interpersonal process in psychotherapy: A relational approach (4th). Brooks/Cole.